读后感Microsoft Word 文档 (3)

时间:2024.4.20

为爱而活

郎丛芹

一个偶然的机会读到三毛的《不死鸟》,一下子触动了我心底最柔软的部分,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震撼。文章字字句句渗透着心碎又心碎的挣扎,分分秒秒饱含了对丈夫荷西的爱恋和思念,对父母的不舍和无助。那是一个怎样的三毛啊?温婉的三毛,脆弱的三毛,痴情的三毛,孝顺的三毛,无奈的三毛。

河西的死无疑给了三毛致命的打击,他写道“许多个夜晚,许多次午夜梦回的时候,我躲在黑暗里,思念荷西几成疯狂,相思,像虫一样的慢慢啃着我的身体,直到我成为一个空空茫茫的大洞。夜是那样的长,那么的黑,窗外的雨,是我心里的泪,永远没有滴完的一天。”这表达了三毛对河西多么地痴情和怀念。她爱菏西胜过爱自己,饱尝了失夫之痛的三毛却在心里自语“感谢上天,今日活着的是我,痛着的也是我,如果叫荷西来忍受这一分又一分钟的长夜,那我是万万不肯的。幸好这些都没有轮到他,要是他像我这样的活下去,那么我拚了命也要跟上帝争了回来换他。”一个何等痴情的女子啊!

面对年迈的父母,几近崩溃的三毛有着太多的不舍和无奈。“让我的父母在辛劳了半生之后,付出了他们全部之后,再叫他们失去爱女,那么他们的慰藉和幸福也将完全丧失了,我的死亡将带给我父母及丈夫的大痛苦,大劫难,每想起来,便是不忍,不忍,不忍又不忍。这不忍之中又饱含了三毛对父母的无限牵挂和愧疚。

犹豫再三三毛选择了暂时做之不死鸟,“虽然我的翅膀断了,我的羽毛脱了,我已没有另一半可以比翼,可是那颗碎成片片的心,仍是父母的珍宝,再痛,再伤,只有他们不肯我死去,我便也不再有放弃他们的念头。一个有责任的人,是没有死亡的权利的。” 是啊,爱不仅是付出还是一种责任,普天之下为人子女,为人父母无不身负爱的责任。要做一个有责任的人除了要勇于爱自己所爱的人,更要敢于为你所爱的人爱自己,我们为爱而生,为爱而活,活得精彩,活到极致才是真正的在爱你的爱人。

我愿意在父亲、母亲、丈夫的生命圆环里做最后离世的一个,因为我明白了爱,而我的爱有多深,我的牵挂和不舍便有多长。请求上苍看见我的诚心,给我在世上的时日长久,护住我父母及丈夫的幸福和年岁。


第二篇: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Microsoft与 Word 文档 (3)


《战争与和平》读后感

历时两个多月,终于啃下了托老的这部大部头的《战争与和平》,读完后,内心深有感触。战争与和平》问世至今,一直被人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这部卷帙浩繁的巨著以史诗般广阔与雄浑的气势,生动地描写了1805至1820年俄国社会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各个生活领域。这是托尔斯泰创作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前后耗费十余年的光阴,才完成这部划时代的巨著。《战争与和平》主要以1812年拿破仑侵俄的战争为中心,叙述三个俄罗斯贵族家族,在战争与和平的年代里,经历生活中无数的苦痛后,终於体验出人生真谛的故事,同时随著主角的命运轨迹,展露出19世纪初期俄国社会与政治变迁的形形色色,托尔斯泰作品最大的特色便是运用写实主义和心理分析的手法。在《战争与和平》中,人物就多达559个,每一个都是活生生的血肉之躯,各有其独特的个性,且充满了生命的悸动,人的欢乐、痛苦、各种内心思绪——在这幅画里都应有尽有。而书中史诗般的辉煌节奏与宽阔视界,也只有荷马的作品可以相较。

作为一部史诗般的作品,《战争与和平》确实是场面宏大,无论是横向的人物、时代,还是纵向的历史贯穿,全书可谓是包罗万象,吞吐山河日月。它以战争问题为中心,以库拉金、保尔康斯基、劳斯托夫、别竺豪夫、四家贵族的家庭生活为线索展示了19世纪最初15年的俄国历史,描绘了各个阶级的生活,是一部再现当时社会风貌的恢弘史诗。作品中的各色人物刻画精准细腻,景物如临眼前,虽是19世纪的小说作品,但流传至今,却没有任何隔阂感,其中流露出来对人性的悲悯情怀,穿越时空背景,仍旧撼动人心。

整部《战争与和平》就好像是一幅瑰丽的历史画卷,将那个时代的人物和事件囊括其中。全书展现了1805至1820年间俄国一系列的重大历史事件。如俄奥联军同法军在奥斯特里茨的会战、法军入侵俄国、莫斯科大火、拿破仑军队溃退等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站在历史的高度来看,作者以这部小说为一曲赞歌,表现了在抗击外来侵略的过程中,俄罗斯儿女们的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精神,歌颂了俄国人民同仇敌忾的精神和人民力量的伟大。以宏观的视角,我们可以说全书场面宏大、结构清晰,富有强烈的时代感。

但我体会最深的并不是作品的史诗般的气势和宏大的历史画面,而在于它对人物的刻画描写和对人物内心的挖掘。这部小说人物形象非常鲜明、富有个性。如安得烈性格内向,意志坚定,有较强的社会活动能力;彼埃尔心直口快,易动感情,缺少实际活动能力,更侧重于道德理想的追求;女主人公娜塔莎则是个情感丰富,生机勃勃,热爱大自然,接近人民,具有民族气质的女人。他们在保卫祖国的战争中得到了锻炼和成长,这几个主要人物形象都具有较高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而以库拉金为代表的宫廷贵族的贪婪、虚伪和堕落的个性,也被赤裸裸地刻画出来,并进行了无情的鞭笞。

从《战争与和平》里面,我们可以学到很多东西,包括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军事学甚至宗教学等等,这一切综合起来,就构成了一个庞大的思想体系。这个体系既是主观的,同时又是客观的。说它主观,是因为他来源于托尔斯泰的思考与总结,很多地方都打上了“托氏烙印”;说它客观,则是因为他并不强加于人,而是对人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人在“托化”的同时又逐渐凸显出自己的个性来。 有人说托老写《战争与和平》的目的是为了探讨俄国社会的出路,但我觉得这并不完全,因为《战争与和平》是一部伟大的小说,它是包罗万象的,覆盖了社会的各个方面,它不仅展现了作者深邃的思想,更像是一部百科全书,表现了作者渊博的学识和对这个社会的深刻的认识。因此,小说没有拘泥于思想的探讨,而读者的认识也可能只是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的冰山一角,越是伟大的小说就越需要我们去仔细品读,不同的人,不同的阶段也许都能读出不同的兴味。如此说来,我们不必对把小说给限定死了,它并不局限于一些小小的目的。

另一方面,我又认为,以托尔斯泰的眼界之高、目光之远,他未必会把人类的所谓政治放在眼里。从根本上讲,托尔斯泰所关心的,应该是更广阔的精神与永恒。《战争与和平》里

面,托尔斯泰曾不止一次地借皮埃尔、安德烈的大脑来探讨这个问题,探讨的最终结果,他没有告诉我们,这也正是其客观之处。他似乎希望我们去独立思考,并找出答案来。然而,人的思想是不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观点与见解,所以,凡是读过《战争与和平》的人,都在心里构造了一部属于自己的《战争与和平》。

应该说,《战争与和平》这部书最大的成就在于其思想性,那是无与伦比的。但是,在其它方面,它的成就也同样不凡。

在这里我想就《战争与和平》的结构安排,语言风格和所表达的人物性格以及精彩片段等方面做一些简单的探讨。

在小说的结构安排方面,要处理好这样一部浩瀚的作品原本是非常困难的,托尔斯泰却能够凭借自己的艺术天才,在战争与和平之间穿来插去,井然有序,分毫不乱。而且,托尔斯泰似乎特别擅长描绘那种高难度的大场面,战争、舞会、宴席,他可以用极简短的话把每个人的性格及心理和盘托出,却从无顾此失彼杂乱无章的感觉,这是其他任何作家都望尘莫及的。

语言方面,《战争与和平》始终保持一种质朴大气且与众不同的风格,它并不旗帜鲜明,但内蕴深邃,使人一看便知是托氏文字。

人物性格方面,《战争与和平》也有其高超过人之处。首先,书中几乎每一个人物,包括那些并不重要的配角,如伊波利特、莫特玛、小尼古拉等,都有他们自己的性格(要做到这一点是比较困难的,其它小说如《红楼梦》、《水浒传》也有类似成就)。其次,书中许多人物的性格,都在不断变化。如皮埃尔,从单身到结婚、从私生子到继承人、从海伦到娜塔莎、从雅各宾派到共济会、从战争前到战中到战后、从贵族老爷到俘虏再到释放、从初出道时的年轻气盛到后来的好学深思,他的性格一直处于一种无法停止的状态,每经历一件事情,他都会产生一些新的想法,并在不知不觉中完成自身的转变。再如安德烈,他的一生经历过很多大的变故,从军、负伤、丧妻、对娜塔莎的爱情及娜塔莎的变心、还有死亡。相比皮埃尔而言,他的性格的变化是比较突然的,这与他所处的环境及自身特点有关。娜塔莎的变化最大,尤其是与皮埃尔结婚后,她由原来那个活泼、快乐、爱唱爱跳的小姑娘变成了一位不修边幅、甚至有点吝啬的母亲,以至杰尼索夫再次见到她时,竟会大吃一惊。但,无论这些人物的变化多么不可思议,我们都会觉得它合情合理,提不出任何异议,似乎一切事情就应该这样。而且,无论他们怎样变化,皮埃尔还是皮埃尔、娜塔莎还是娜塔莎、安德烈还是安德烈,他们天生具有的根本性特点是永远不会改变的。这就是托尔斯泰的高明之处,他总是能够站在一个客观的高度,从客观上描述并观察人物的性格,而不因为任何主观因素来刻意创造。表面上看,这种旁观者的白描手法似乎缺乏情感,太过冷峻,但如果往深处挖掘,你便会发现,托尔斯泰其实在他笔下的人物身上寄寓了很多东西,包括这个世界上最为深沉的感情和悲悯。也正是这种最深沉的感情,才使得托尔斯泰与他所热爱的东西始终保持着一定距离,他可以客观地评判,却很难一厢情愿地投入。记得高尔基在致契可夫的一封信中说:“您可知道,在您的戏中,我觉得您处理人物比魔鬼还要冷酷,您对待他们像雪,像风雪一样的冷。”可就是《万尼亚舅舅》这部戏却使高尔基感动得哭了。读《战争与和平》也让我有类似的感受。

《战争与和平》里面有很多精彩的片段,值得我们咀嚼回味,如罗斯托夫一家因战乱迁出莫斯科时娜塔莎与皮埃尔告别的场景。娜塔莎从车窗里探出头来,看到穿着邋遢匆匆走过的皮埃尔,就向他打招呼。他们简单聊了几句,皮埃尔因为痴恋娜塔莎又考虑到自身的处境而显得漫不经心,最后他向娜塔莎挥手道别:“明天,不!再见,再见了。”随即停下脚步落在了马车后面。娜塔莎则好一阵子还把头伸出窗外,对渐渐远去的皮埃尔露出亲切、快乐的微笑。

这一段特别使我感动,虽然他们之间的谈话非常平淡,几乎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但我仍然可以感觉到战争阴影下人与人之间的依依真情。尤其是皮埃尔那句:“明天,不!再见,再见了。”更加可贵。他似乎觉得这一分别,与娜塔莎将永无再见之日,战争逐渐临近,明天风雨不定,所以说出这么看似不经意却沉痛之极的话来。

总之,《战争与和平》给了我许多东西,包括宇宙万物运行的道理、人生的启发以及心灵上的慰籍。让我们怀着对先知的崇敬,细细地品读这部无可复制和超越的经典!

更多相关推荐:
The story of an hour book review

TheStoryofanHourBookReviewTheStoryofanHourisashortstorywrittenbyKateChopinandpublishedin1894Thestorydescribestheser...

The Story of an Hour是一篇非常著名的短篇小说

TheStoryofanHour是一篇非常著名的短篇小说作者凯特肖邦叙述了女主人公MrsMallardLouise在得知丈夫过世之后的一系列反应课堂上老师说已有许多名家对这篇小说做出评论但不知为何第一次读这篇小...

The Analysis of The Story of an Hour对一小时故事的分析

TheAnalysisofTheStoryofanHourThestoryofanhourisaboutawomanwhogainedthepreciousfreedomwheninformedtheaccidentaldeath...

The story of an hour 英文鉴赏

1AFeministPerspectiveThestoryTheStoryofanHourwrittenbyKateChopinisashortbutpowerfulstoryTheendingofthestoryofanhour...

英美小说赏析 The story of an hour 绝对完整,高分!!!

黑龙江外国语学院20xx20xx学年第1学期Term120xx20xx3AcademicYearHeilongjiangInternationalUniversityAStudyintoFeministCons...

The Story Of An Hour 译文欣赏

TheStoryOfAnHour译文欣赏浙江奉化二中吴彩云读了TheStoryofAnHour使我感受到这故事充满了幽默和讽刺它的结局出乎意料这使人想起了项链的结局作者对故事中的主人公表示强烈的讽刺也给读者增添...

从女权主义看The story of an hour

AStudyonFeminismofTheStoryofanHourAbstractKateChopinisoneofAmericansmostimportantwomenwritersofthe19thcenturyKateCh...

2--The story of an hour

Americanshortstorymasterpiecespassage2PassageTwoKateChopin185119xxChopinwrotequotTheStoryofanHourquotinth...

response for the story of an hour

JunyiQianParisResponsePapertoTheStoryofanHour1stdraftShortFictionDrWatt091420xxThisshortstorytellsastoryinonehourIt...

The appreation of The Story of an Hour

TheAppreciationoftheStoryofanHourBackgroundInformationTheauthorofthenovelisKateChopinwhowasanAmericanauth...

answer of the story of an hour

QuestionsandanswersaboutquotTheStoryofanHourquotQIsittruethatthisisKateChopin39smostpopularstoryAItmaybetrueThestor...

The symbols of the story of an hour

ThesymbolsinthestoryofanhourSymbolinliteratureisathingthatrefersorsuggestsmorethanitsliteralmeaningTheSto...

the story of an hour 读后感(3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