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憩园》读后感

时间:2024.4.14

《憩园》读后感

读完巴金的小说《憩园》,颇让我振动,心里不知是什么滋味,像打翻了五味瓶,什么味儿都有,是悲伤,还是喜悦;是该为小虎、杨三爷的不幸悲惨命运而悲,还是该为姚太太得以安生而喜?连我自己都说不清楚,但最让人明白的是:姚国栋与小虎虽为父子,但却无多大相似之处,他们之间的差距太远了,远的有点让人说不清,也道不明。

杨三爷是可悲的,在大多数人眼里更是可怜的甚至是可悲的。没有人愿意提及他的事情,也没有人关心他的任何踪迹,连名字都让人难以启齿,甚至连他的家人都不愿听到这三个字。唯一除了他的小儿子,还愿意在他周末的小小闲暇时间,冒着被人打被人骂的风险为他摘花,并乐此不疲,因为,他爱他的父亲,人们都说‘血浓于水’,我想在这里就已经表现的淋漓尽致了吧。可他的大儿子却为何没有像他小儿子那样呢?是因为他已成年,不愿表现得这么幼稚?还是他对父亲以前的恶行难以原谅。还是他把现实看得太通透,对人性的认识更加深刻?同是一奶同胞为何会有这么大的差距呢?或许他曾经也和他弟弟一样,对父亲有过思念。对父亲也宽容过,爱过。但杨三爷的性格最终使他彻底的失望,他变得对他冷漠、刻薄,甚至像对待敌人一样仇视过自己的生身父亲。对此,杨三爷也试着改变过,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一大半辈子都是相同的性格这么能够说改就改得了的呢?所以,杨三爷最终的悲惨命运也就不足为奇了,但即便如此,也没有引来更多人对他的同情和关心,唯有他的小儿子对他父亲的无限思念,留下他对父亲的声声呼唤······

俗话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古人说的话似乎没多大偏差的。同是一个年龄阶段的孩子。小虎和杨家小少爷的年龄差距也不大,可做起事儿来就足以看出两人的差距了,杨家小少爷只有十二三岁光景,但他的言行却接近于成年人,虽说到院子里“偷花”是不对的,但他也是事出有因。他甘愿为父亲做任何事,目的就是想减轻他父亲心中的苦楚,他能够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可是小虎呢?他过着无忧无虑的悠闲日子,在赵外老太太家就只会赌钱、看戏,还逃学,整天和他那些个表哥鬼混。连家都不愿回。赌钱输了,就回家向父亲撒娇要回来,还说出“我与表哥们打牌输了五百块钱,你(他父亲)得赔

我”这样的话来。而姚国栋也就真的顺从他孩子的心意,把钱给了他啊。这简直是荒唐至极。无论我们现在任何一位家长,我想都不会这么惯养他的孩子吧,对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来说。不学无术也就罢了,但如果再养成某些恶习的话,那是会影响他一生的,后来小虎的不幸也正是由于他的这些性格带来的后果。所以,不要片面的认为,一切顺从孩子的心愿才是爱他的表现,更多时候得让他吃些苦头才能让他茁壮成长。

《憩园》展示了一所大公馆新旧两代人的悲剧命运及差距,揭示了封建地主阶级寄生生活对人的生存能力以及精神空间的巨大腐蚀。他表达了一种人对自身命运无力主宰的生存状态,是生命主体被封建寄生生活彻底掏空的失重状态。这是封建旧制度下带来的必然结局,从而使得人与人之间所形成的天然屏障,造成的巨大差距。唯一没有多大差距的是憩园里的花草,换了主人,却依旧是那些美丽的植物,那是一方净土,种植着各色鲜花,一花一世界,落入尘埃,谢了又开···


第二篇:憩园03


09法7 苏玉英35号

《憩园》与批评技法

《憩园》是这个学期我拜读的书中最吸引我的,原因是我的专业不在此,阅读的文学作品不多。在一个机缘巧合之下,与此书结缘,没想到此书能让我爱不释手,废寝忘餐,半天之内竟把紧凑的故事情节都消化完。在看书的过程中,由于学习了批评技法这门课,我除了被故事情节所吸引之外,还看到了作者写作的一些文学技巧。请容许我慢慢道来……

《憩园》写战时回到故乡成都一个作家,寓居友人的新置馆邸《憩园》写作。在那里他发现《憩园》主人夫妇有内忧,新婚的女主人,受前妻留下独生子小虎的困扰,前妻娘家是巨富,他们有意无意利用小虎折磨续弦的后母。随后他又发现憩园的旧主人的悲剧,他因一桩婚外爱情,被长子和爱妻逐离家庭流落破庙中,可是爱他的小儿子则与他保持神秘的往来,并且常到憩园折花安慰他父亲。 作家所写小说的情节(盲琴师与卖唱女子之恋),憩园主人的内忧,旧主人的悲剧,以及作家对女主人的关怀,这四条趣味线,交织进展,而各得到动人的归结。

本书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人物,正如田老师所说的一样,作品中的主人公“如同玻璃屋中的镜像,人物也许是我的无数个碎片,但是都不是真实的我”。作品中的主人公的某些经历是作者的亲身经历,例如战时,他的确回过故乡,的确是个作家。某些是自己的听说,杨家的经历就是自己的亲戚的遭遇,等等。作品中的人物模仿“真实的”人物,反过来,现实中的人物也在模仿作品中的人物。文章来源于生活,而人品读完作品之后又会做出与作品或多或少有些相似的情节,大概是这个道理。

本书另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叙事。作者用了几种不同的叙事方法来叙述不同的故事。叙述杨家的故事最特别。首先,设下悬念,然后步步逼近,引出杨梦痴,最后从杨家二少的口中说出,读者似乎也坐在那间美丽的花厅里,听着这个小孩讲着一个悲惨的故事,身同感受。作者合理地安排着每个故事之间的穿插与联系,流畅,合乎逻辑。结局让人遐想,感慨万千。深刻揭示了旧社会有钱人家的不良习气和道德败坏,表现了作者对此的万分痛恨。这从作品的结局能够深切地体会到,每个故事都以悲惨结尾,而主人公却一直用局外人的身份看待一切。

本书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悲剧。杨梦痴的悲剧,小虎死去后友人一家的悲剧,友人新婚妻子渴望自由而不得和前妻家人的折磨的悲剧,还有战时中国人的悲剧。这些悲剧都“与人有关但却令人无法接受的悉心安排”,而悲剧却鼓励我们去反思“历史”与“悲剧”。

文学批评家李广田读了《憩园》之后说:“巴金的《憩园》是一本好书,在我所读过的巴金作品中,我以为这是最好的一本。”巴金的作品论艺术的节制和纯粹,情节与角色,趣旨和技巧的均衡和谐,以及整个作品的晶莹浑圆,从各个角度看者恰到好处,则远超过诸人,可以说,卓然独立,出类拔萃。

更多相关推荐:
憩园读后感

憩园读后感读完巴金的小说憩园颇让我振动心里不知是什么滋味像打翻了五味瓶什么味儿都有是悲伤还是喜悦是该为小虎杨三爷的不幸悲惨命运而悲还是该为姚太太得以安生而喜连我自己都说不清楚但最让人明白的是姚国栋与小虎虽为父子...

《美丽家园》读后感 (20xx.3.12)

美丽中国美好家园读后感看了美丽中国美好家园后我更懂得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重要性更加珍惜我们赖于生存的美丽地球然而我们现在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给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敲响生存警钟全书...

家园 观后感

行动起来吧地球很美有赖你既然你有能力那为什么还不开始去做题记在看这部片子之前我以为我做好了心理准备但我的心灵还是受到了沉重的打击壮丽凄美的画面冷静残酷的旁白使人一边观看一边反思战争政治金融宗教人权科技人类其他的...

美丽中国美好家园读后感

节约资源从我做起今年暑假我阅读了美丽中国美好家园这本书书的序言这样写道在大西洋左岸坐落着我们美丽富饶的祖国祖国大地哺育着我们我们世世代代生于斯长于斯繁衍于斯建设着我们美好家园这本书围绕怎样建设美丽中国从优化国土...

纪录片《家园》的观后感

最近比较热门的一部环保电影家园昨晚终于昨晚目睹了导演和摄影师以无可挑剔的视觉和镜头以极具震撼力的时事给人类以警示开始是把地球最美丽的一面展现给我们表现出一种生态平衡的完美性接着就是人类的出现和肆无忌惮的扩张摄影...

纪律片《家园》观后感(雷石平)

记录片家园观后感火山酝酿水源灌溉细菌繁衍蓝藻吸光树木涌氧不知经过了多少时光的辗转多少岁月的洗礼才出现了那么一个世外桃园如仙境般的温馨家园然而因为人类的出现因为人类的行为经过40亿多年才修炼成的遗产仅仅20万年之...

让家园更美好读后感

从小事做起让家园更美好读郴州生态文明教育读本有感在地球这个大生物群落中有许许多多的生命存在地球供给我们水源食物能量给我们创造了一个美好的生活环境我们在她的蓝天下呼吸我们在她的水湾里畅饮我们在她的沃土上丰收她为我...

家园观后感

我们的家园这个世界的步伐越来越快人类迷失在了金钱利益之中不知从某天开始人类忘记了地球是我们的家园忘记了曾经有过的那段和谐美好观看Home一直处于震撼的状态中不管是从听觉视觉还是大脑每一根神经都在颤抖那刻我仿佛听...

《HOME——家园》观后感

看HOME家园有感在上一次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的课程上老师给我们放映了这部家园的纪录片它让我们深受启发结合着最近云南的干旱状态让我们的感受更深了首先我们必须要向这部纪录片的拍摄者扬阿尔蒂斯贝特朗表达...

读《园冶》与《作庭记》有感

读园冶与作庭记有感开学至今我读了园冶和作庭记两本园林方面的著作这篇读后感主要从园林中的建筑石景和水景等方面加以分析进而探讨中日两国古典园林的特点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这两本书的写作背景以及主要内容作庭记是日本平安时代...

读园冶有感

读园冶有感1301030108园冶是中国最早最系统的造园著作也是世界造园学最早的著作其作者计成是明末造园师能以画意造园他少有林下风趣逃名丘壑中因此久资林园计成还是一位诗人时人评价他的诗如秋兰吐芳意莹调逸是他...

读《园冶》有感

令居之者忘忧寓之者忘归游之者忘倦读计成园冶有感令居之者忘忧寓之者忘归游之者忘倦我想这应该是园林设计的最高境界起初只是觉得恰到好处的利用园林的四大元素即山水植物建筑就可以很好的造园其实却不以为然园林中的门道又岂止...

憩园读后感(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