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读后感

时间:2024.5.4

《论语》读后感

于许多人而言,他们对于略显生涩的《论语》无从下手,故而将其束之高阁,也有许多人觉得不论读什么书、学什么东西都应该与现实生活有关,儒家的那些大道理在古适用,但是在现在却已然不再适用了,在当今社会这些思想也并非跟不上快速发展的社会、已经落伍于时代。

我认为不然,在古时儒家思想培养出了忠君爱国的良臣和心怀天下的明君,遵从儒家思想的帝王也皆建立了安定的国家,在他们的带领下国强、家和、人民幸福安乐,人人恪守礼仪道德,儒家伦理依然在每个人的心里悬了一根不可逾越的界限,人们都懂得自我约束,有什么不好呢?即使在当今时代儒家思想也并不过时。

若觉得《论语》晦涩难懂,全部读懂很难,那就不必都懂。在我们的年幼时,就有过启蒙教育,从小我们便可以朗朗上口的读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也许在当时我们还小并不能完全明白其中的意思,但是等到我们长大后我们就慢慢明白了,原来当时朗朗上口的句子竟能和现实生活如此契合,等我们真正经历过一些事、真正见过一些事情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圣人之言原来不在云里雾里,而是取自我们身边。身为一个人,我们便就是一个人,不同于山川河流,没有感情;不同于树木鸟兽,没有思想,在这个世界上人要考虑很多,作为目前地球实际统治者的人类不仅有自己的生存需要、不仅担负家人的生存需求,人也有维护于周围人和谐的需要,人有帮助身边弱者的需要,人有维护万物生存的需要,人也有维护世界和平的需要。

人,很重要。儒家思想告诉我们,如何做一个真正的人,如何做一个杰出的人——君子。做君子很难,但是《论语》也并非要求世间人人都做君子,《论语》只是把世人的楷模摆到了大家面前,我们可以不完美,但是不可以因为自己做不到完美就摒弃完美,如果没有一个完美的模子树立在众人面前,众人心中那条为人处事的底线将会在哪里呢?若是没有儒家树立的这个模子,是非都随心而变,那么真正做到明辨是非便将难上加难。

《论语》告诉我们,人很重要,所以我们必须做一个真正的人,必须明辨是非,心中必须有所约束。同时它也告诉我们,为人必须谦虚低调,在很多时候人

做善事并不是为了让别人知道,并非是为了名利,人做善事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自己向君子跟进一步,想让自己心中道德的准线更加清晰明确,是为了真正帮助他人,所以在人做了善事之后需要谦虚低调,无需大肆宣扬。在这个世界上,人的确很重要,但是《论语》也告诉我们,世界并不是非“我”不可。

世界上有千千万万个“我”,每个“我”在这个世界上留存的日子不过百年,时间始终如白驹过隙,倏而而过。换句话说,对这个世界重要的是“我们”。一个个“我”组成了“我们”,个我的力量有限,可是这世界上千千万万个“我”便成了整个人类,主宰了整个世界。“我”有德,人类便有德,世界便安定;“我”为善,人类便为善,世界便和睦······所以每个“我”都需要谦虚低调、每个“我”都需要努力变成真正的人,只有这样千千万万个我才会谦虚低调、千千万万个“我”才会努力变成真正的人,人类才能真正无愧于万物,人类才能心怀万物、安心的主宰万物。

《论语》虽不难,但看不懂就慢慢看;《论语》虽不长,看不下去就看一半。知道你真正有所经历、有所感悟,你便会捧着《论语》手不释卷。

最后我想说,《论语》精神即便是在功利实际、物欲横流的今天也并不过时,在今天我们要追求更好的生活,没有人反对,可是在我们踏上追寻之路时还是手捧《论语》吧,它虽不是方向,但却是警钟,是让我们不至于陷入沼泽、踏入深渊的绳索,是我们追求自己、追求本心的明灯。在上路时我们带上《论语》吧,虽然现在我们不能完全理解,但是我相信,在见过世事沧桑后我们再细细品读,一定会惊于古人的智慧,我们会感叹先贤毕竟是先贤,我们就会知道为什么中国文化能历经千年不被同化,依然散发光彩。

生于中国,是我幸。因为无论是生于哪个别的国家,必不能完全领略历经千年,依然“熠熠生辉”的中国文化。


第二篇:论语读后感


《论语》读后感

《论语》是我国的经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

粗看《论语》,不过是一本语录,与其他的语录没什么差别。可细细品来,孔子及其弟子的有关修身(内圣)、治国(外王)的思想流连于语录的字里行间。 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

就我看来,人的一生中秉怀着许多有关生活的触动,只是很多时候,这些触动没有点燃让我们人格震撼的导引线,而使我们困窘地活着。于丹的《论语》心得中,虽然从其独特的个性视角出发解读《论语》。但毕竟是一种颇能为大众认可的个人独特的对于《论语》的感悟。每个人要是想要在《论语》中找到让我们人格震撼的导引线,还需自己到论语中慢慢寻觅。

《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如今人们对父母的付出视之为必然,孝道在逐渐褪色。对现在的人们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 “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事父母能竭其力;”为人子女,做让父母为你担心的事情,也不算是孝道。如今人们认为只要提供父母良好的生活条件就是孝,而对父母们的感情需求漠然不管,不听从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但父母们真正需要的就是这些。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孔子提倡仁爱,但他并不认为应当以丧失原则的仁爱之心去宽宥所有人的过失。《论语》告诉我们,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去尊重每一个人,且彼此之间要留有一点分寸,有一点余地。

仁者,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其喜人之有福,而恶人之有祸也;生心之所不能已1也,非求其报也。故曰:“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 所谓的仁,是说其从心底里欣然地去爱别人;他喜欢别人也有福,而且不喜欢别人有灾祸;这是从心中生起而不能停止的情感,是不求回报的情感。所以说:“那上面的与人相互亲爱有所作为而不有心于作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其实也就是"恕"这个字的本意。这句话现在看来,有其现实意义。其中包含相互体谅的意思。遇事如果换位思考,推己及人,仁爱待人,就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改变已有的不正确做法,这样就会多一分理解,少一分对立,避免对他人造成伤害。

我对孔子的仁爱之道尤为触动,孔子曾经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爱离我们远吗?我想要仁的时候,念头一动,斯仁至矣,仁爱就来到我的心中,我的生命就被仁爱充满了。

修身,一是修德,二是修智,德才兼备,便是修身的理想结果。而修德又是修身的首要任务。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说的是,先要懂得“孝悌”、“谨信”、“仁爱”,然后“学文”,这就明白告诉我们,应以修德为先。论语中,修德之道无处不在。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已是家喻户晓的至理

名言。庄重、宽厚、诚信、勤敏、慈惠,人之“五德”。至于修智,《论语》不仅指明了学习知识“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为学之道和“举一隅”而“三隅反”的学习方法。

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同时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可见学习的重要性。 治学与做人,“做人”乃“治学”之本,德才兼备方能至于至善。“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虚浮而学,德才具不兼备。

在现在社会中,孝道、仁爱、修身和治学,每每被人忽视,圣贤与经典也逐渐模糊,纷繁世界的庸俗烦琐和思想的高贵纯粹似乎缺少了一些必要的链接。《论语》,让我领略到的就是一种智慧,是对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确对待,是对为学之道理智看待,是一种心态,一种融入在现在社会中的理性道德。

华克营

2014.02.05

更多相关推荐:
读论语有感

读论语有感几千年的中华文化沉淀在一本散发着油墨书香的论语之中任凭他在时间的长河中刷洗的一字不剩然而这其中所包含的所有美丽文化都以他安详的姿态静静的躺在那泛黄的纸张上像方向标在人生航行的旅途中指引我向着梦想的方向...

我读《论语》 论语读后感

我读论语真理并不在于它有多么的深奥晦涩恰恰相反真理是最朴实无华的论语语言简练但千百年来却作为儒家学派的经典名著深为文人志士所尊崇其表述的孔子学说迅速传播从伦理道德政治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社会前进...

论语读后感 1500字

论语后感论语后感论语是我国的经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粗看论语不过是一本语录与其他的语录没什么差别可细细品来孔子及其弟子的有关修身内圣治国外王的思想流连于语录的字里行间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

读论语有感

读《论语》有感080240304808行政管理卞远09.12.24有句俗语说:半部《论语》治天下!我也曾经看过一个有关大学生找工作问题的专题节目,上面也提到了《论语》,这不禁勾起了我的好奇心,为什么人们对《论语…

读《论语》有感

读论语有感初读论语是小学那时的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等名句就萦绕在心尖因为年龄的限制不知道其深层次的意义但其表面的意义却依旧可以指导我学习待人处世等方面...

读论语有感

中华瑰宝灵魂之作读论语有感轻轻合上论语的最后一页我的心被深深震撼我仿佛看到了一个怀才不遇的文人在社会的底层生活传播文化并不断地自我完善着我仿佛看到了一个目光长远的教育家正积极地传播着进步的思想我仿佛看到了一个独...

读论语有感

读论语随感这个寒假在家读了论语一书不愧是儒家的经典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每次读都会有不同的收获以前在小学初中高中都学习过论语里面的经典语录那时都是似懂非懂地死记硬背老师讲的东西大都是为了考试时候能够正确无误地默写...

党旗飘扬,双百经典阅读:《论语》读后感

党旗飘扬双百经典阅读论语读后感在现在社会中所谓的孔孟老庄已经离人们越来越远圣贤与经典也逐渐模糊纷繁世界的庸俗烦琐和思想的高贵纯粹似乎缺少了一些必要的链接而于丹教授以白话诠释经典以经典诠释智慧把两千多年前的论语用...

《论语》读后感

不必问别人你能做什么除了你自己没有人知道也不必问别人你到底该做什么除了行动没有任何解答看孔子谈quot仁quot孔子认为人特别聪明和特别傻的都很少我们大部分人都是处在中间既不绝顶也不透顶根据智力他把人分为3种一...

论语读后感

生命太过短暂今天放弃了明天不一定能得到想了解别人必先了解自己读论语有感我们总是苦于不被人了解可是自己又真正了解自己多少呢我们总是苦于没有慧眼辨英雄的能力却总是找不到原因看了两遍论语的我实在想天真无鞋的说两句想了...

论语读后感

篇一论语读后感20xx字在论语一书中谢了人世间愈多的道理而我认为其中最为经典的便是人生之道了从古至今人生一直是人们最关心最为重视的有多少名家感叹光阴的流逝庄子就曾经说过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人生就像白驹...

读《论语》有感

读论语有感读了论语一书我感触很深不但学到了许多知识而且还使我的精神世界得到了升华所谓论语即孔子及其弟子编纂的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它是我国一部最早的语录体散文其作者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是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

读论语读后感(4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