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提纲

时间:2024.3.23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复习提纲

题型:名词解释(30%)、填空(20%)、简述(20%)、论述(20%)

一.文化结构的分类(P5)(名词解释)

在文化结构的分类上,采用物态文化、心态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四层次说。

物态文化,通常又称之为物质文化,这是人类所从事的物质生产创造活动及其劳动产品的总和。物态文化以满足人类生存发展所必需的衣、食、住、行诸种条件为目标,直接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利用和改造的程度与结果,反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这是一种可以感知的,具有物态实体的文化事物,是人类从事一切文化创造的基础。

心态文化,又称精神文化,这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和意识形态活动中絪缊升华出来的价值观念、知识系统、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等的总和。具体说来,心态文化又可以进一步区分为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态两个部分。社会心理指人们的日常精神状态和思想面貌,是尚未经过理论加工和艺术升华的流行的大众心态,包括人们的情绪、愿望和要求等等。社会意识形态是指经过系统加工的社会意识,往往是由文化专家对社会心理进行理论归纳、逻辑整理、艺术升华,并以著作或作品等物化形态固定下来,流行传播,垂于后世。

行为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和复杂的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性定势,是以民风和民俗形态出现,见之于日常生活中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和地域特性的行为模式。

制度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所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的总和,包括婚姻、家庭、政治、经济、宗教等等制度在内。

二.文化的特征(P6)(名词填空)

文化的特征是同一性、时代性、民族性、地域性。

同一性——文化从最本质的角度上讲是对自然的人化,劳动创造了人,人在劳动中创造了文化。人类的活动是在社会中进行的,所以文化是人类共同创造的社会性产物,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的经验积累和智慧汇聚。它为人类社会成员共同接受,共同享有,不为社会成员共同接受和理解的事物,不属文化现象。

时代性——任何人类活动,都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进行的,因此,文化是一定社会、一定时代的产物,是一个历史性的概念。每一代人都生活于一个特定的文化环境下,他们很自然地从上一代那里继承传统文化,并根据新的时代需要对其进行利用和改造,使其适应新的时代的要求,因此,文化又同时具有承传性和变异性。

民族性——人类与动物的显著区别就在于人类的社会性。因此人类的活动总是带有社会集团性质,以实现社会集团的利益为活动的目的和方向。当不同的社会集团分化、整合为民族的时候,反映这种以集团利益为活动方向的社会文化,便自然地带有民族文化的特征。

地域性——人类的活动必须借助一定的空间条件才能进行,因此,文化也就很自然地具有了地域的特性。文化的地域性与文化的民族性是紧密相关的,因为一般民族都是带有区域性的社会共同体,民族文化在某种程度、某种角度上,也反映出区域文化的特点与内容。

三.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P34)

宗法制度

宗法制度,即宗族之法,是宗族内部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标榜尊崇共同的祖先,区分尊卑长幼,规定继承秩序,确定宗族成员不同的权利和义务的法则。宗法制度系由氏族社会的父权家长制演变而来,至西周时期,宗法制度发展完善,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如下三个方面:嫡长子继承制、分封制度、宗庙制度。

1.嫡长子继承制

西周初年,周公制礼作乐,始行嫡长子继承制。至周时,统治阶级内部划分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四个等级,财产和地位,世世相传,实行世袭制。在各个等级中,继承财产和职位者,必须是嫡妻长子;如果嫡妻无子,则立庶妻中地位最尊的贵妾之子。所谓“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2.分封制度

西周分封制度是由宗法制度直接衍发出来的一种巩固政权的制度,具体内容是按照血缘关系的亲疏,把同姓子弟分封到各地建立起大小不等的诸侯国,诸侯把自己的子弟分封到周围建立起诸多卿大夫之家,卿大夫再把自己的子弟分封到各地作士。西周的分封制是在嫡长子继承制的原则下实行的,从而形成了层层相属、代代相袭的政治结构。从君统上看,周天子是天下共主,从宗统上说,周天子是天下大宗,族权与政权互为表里,宗族与国家一体同构。

3.宗庙制度

上古时代,社会上最重要的有两件大事,一是奉祀祖宗,二是征伐不臣。统治阶级利用宗法制度,通过祭祖,把宗族心理升华为阶级意识,从而有效地巩固和强化了现实统治秩序。西周之际,宗庙祭祀制度也发展到了完善制度。西周以后,宗法制度始终贯彻通行在中国古代社会生活之中,家天下的观念长期存在,家族制度长盛不衰,忠孝一体,家国同构。

专制制度

专制制度出现于战国末年,完成于秦汉之际,在2000余年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中,总的发展趋势是日渐强化和完备,至清朝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皇帝独裁专制制度的发展达到了极限。在皇帝独裁,君主专制的政治氛围下,所有臣民都被剥夺了自由,即使在统治阶级内部,也毫无民主可言,皇帝的意志,就是法律。专制制度的另一个重要表现,便是君权高于神权,这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生活区别于西方世界的一个显著特征。

四.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P44)

1.统一性与延续性

中国文化既具有连续的统一性特征,又具有一元的连续性特征。中国文化在其历史发展的长河中,逐渐形成了一个以华夏文化为中心,同时汇聚了国内各民族文化的统一体。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已形成具有自我发展规律和内在逻辑联系,有较为明确又有适当弹性的质的规定性和自我完善的机能,所以能不受外部的影响,独立地发展,具有极大的空间和时间的延续性能。中国文化的统一性与延续性表现在:

政治的统一

从政治方面看,中国文化经历了持久的统一过程。以国家统一为乐,以江山分裂为忧,是中华民族天经地义的政治价值取向。这种大一统的观念,经过董仲舒在理论上的阐述,汉武帝在实践上付诸落实之后,逐渐转化为民族文化深层结构的社会心理,形成了我们民族的政治思维定势,推动了我们民族的整体发展和文化进步。自秦以后,中国封建社会虽然在某个时代处于封建割据状态,但分裂是短暂的,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的主流。

民族的融合与凝聚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是在各民族共同创造中华文明的历史进程中,经过长期的锤炼形成的。中国文化的统一性特征,与中国境内各民族的融合息息相关。华夷各族经过经过2000多年的不断融合,逐渐华夏化。到汉代,中华民族的建构终于完成。隋唐之后,之后各民族的融合一直没有停止。汉民族的不断壮大,对于各民族的交往和发展,对于统一局势的形成、巩固和国内经济文化的发展逐步趋于平衡,特别对以汉族为核心的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大作用。

文化传统的承袭

中国传统文化强调前代文化遗产的价值,充分宣扬传统本身得以存在和流传的合理性,自宋以降,其质的规定性基本上已经沉积。因此,虽然它也有起伏跌宕,并多次面临挑战,但一次又一次表现出巨大的再生能力,成为世界上罕见的不曾中绝过的古老文化。这种得以延续千年的文化传统,与半封闭大陆环境提供的“隔绝机制”相关,也复惠于“农业——宗法社会”所具有的延续力。

2.人文精神与民本主义

人文传统即非宗教性

中国文化就整个体系来说,是非宗教性的,充满了人文理性精神。由于中国特定的古代历史环境所决定,宗

教神权始终不发达。从商周开始,中原农业经济逐步占据主流,农业文化同化、融合其他文化,从而促使人们形成重视现世人事的实用理性精神。中国传统文化追求的是作为文化主体的人所应遵循的伦理规范及道德法则,对超然于现实之外的来生,则很少加以关注。所以在中国这块由人文精神渗透的土地上,世俗的君权始终高于宗教神权。

尊君重民的“民本”思想(侧重于其作用)

民本主义的作用首先在于,通过调和阶级矛盾,调整统治阶级内部关系,限制和“软化”专制暴政,以维护封建专制政治的正常运转,整个过程始终以君为本位。中国的民本主义,把国家长安久治的希望寄托在“崇德”的圣君贤相身上,用“德”来约束他们,促使他们成为清官和好皇帝。民本主义尚有其消极的一面,即“邦宁”受到威胁时,反民、残民以保邦就跃居为治民之主要手段。

3.重群体轻个体

儒家伦理强调人之个体对群体秩序承担无限的道德责任,曾为人类文明的进步做出相当大的贡献,但发展到后来,其主要日趋绝对化,个体完全丧失其独立价值的个性,变得无欲无我,溶解于群体之中。

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家族本位、宗法集体主义原则、追求社会价值

家族本位

中国社会的最大特征是家族本位,家构成社会的本位与本体。“家国同构”,家族是家庭的扩大,国家是家族的扩大延伸。家族精神在古代渗透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领域。家族本位一方面戕害个性,抑制其自由发展,有一种惰性;但作为社会的细胞,具有承担社会赋予的各种任务的职能,可以有效地调节个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宗法集体主义原则

所谓宗法,是指一种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尊崇共同祖先以维系亲情,在宗法内部区分尊卑长幼,并规定继承秩序以及宗法成员各自不同的权力和义务的法则。在宗法制度下,宗族内贵贱等级有别,血缘亲疏有异,宗族内的团结藉此而得以维系。每个人都落入宗法关系中,都缺乏独立性,只好依赖宗法关系整体行动。

追求社会价值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是社会动物,把人的个体价值归结为人的社会价值,以社会标示个人,强调人的社会义务与责任,强调人对社会的服从,要求人们推己及人和要对社会有牺牲奉献精神。中华民族因为群体意识的作用,所以有着强大的向心力和凝集力;民族传统文化因而能经受种种冲击、考验,连绵不断,长久不衰。然而,它也诱发了家长主义、王权主义乃至专制主义,制约了人的个性和能动性的充分发挥。

4.重人伦轻自然

中国传统哲学的特点是“一天人”、“合知行”、“同真善”,不把外在自然界作为一个客观的认识对象来研究,而把它作为一个具有人伦情感的整体来体验,其结果是不注重探求自然规律,只注重践履人伦关系、道德原则。中国的哲人们不去探讨自然的奥秘,反而把关于自然界的知识视为雕虫小技。另一方面,中国封建教育制度与科学技术相脱节,教育内容、考试内容都排斥科技知识,用行政力量将儒家重人伦轻自然的传统固定下来。所以中国封建社会真正实验意义上的自然科学始终不发达,直到19世纪为止,中国思想史上从来没有出现一次科学革命,中国的自然科学长期停留在经验或技术的水平上,没有形成近现代形态的各种自然科学理论体系。

5.崇老尚古

任何民族文化中都有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未来的憧憬。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是以上古的“黄金时代”为价值取向,以恪守宗法伦理道德作为最高的人格理想,以宗法社会的传统作为价值评判的标准。一方面,建立在农业基础上的宗法社会,只求稳定不求发展,以尚古为美德。另一方面,求稳喜静,厌恶变革。崇古意识的浓厚还表现为祖先崇拜与先王观念,其中宗法伦理的基本精神要求“尊老尚齿”。

尊老尚古传统客观上保留了古文化,有利于继续发扬传统,同时也形成了一种因循守旧、依傍前人的思想作风,阻碍了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五.为什么说哲学是文化的思想核心(P120)

文化是一个具有丰富复杂内容、多层次的统一体系,其主要包含四个层次:心态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物态文化。由价值观、思维方式等主体因素构成的心态文化,作为文化的核心部分,而它们与世界观一样,历来为哲学的基本内容。

另一方面,中国哲学凝聚了中华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文明发展的结晶。自古以来,中国人对宇宙奥妙的探索,对人生至高境界的追求,对丰富生活意义的探讨,对理想价值信念的树立,主要都是通过中国哲学来实现的。传统哲学中“天人合一”的宇宙观,道德理想高于一切的价值观,辩证而系统的思维方式,无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主要的思想基础,对于中国文化的发展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所以说,哲学是文化的思想核心。

六.中国哲学的人生观(P130)

中国哲学的人生观主要分三方面:天人合一、天人相分相胜、刚健宽厚。

天人合一、天人相分和天人相胜构成了中国天人关系的基本模式。

天人合一,大体而言,是指天与人是相通相类和统一的,认为天是人伦道德的本源,人伦道德源出于天,将天道与人性合而为一,表面上似将天道说为人性,实际上乃是将人性说为天道,即将人伦义理说为宇宙的主宰原则。

最先把天道与人性联系在一起的是孟子,而理学的天道性命之学,标志着“天人合一”思维的最后完成。总之,中国传统哲学在“天人合一”的基本模式中,都主张自我体验、自我直觉、自我超越,认识了自身,也就认识了自然界和宇宙的根本规律。

天人相分相胜,“天人相分”是指天道自然与人事社会各有其职分,人不可过份依赖于天,而应更多地发挥主体作用,完成自我价值的实现。

最早论及天人相分的是春秋时代郑国大夫子产,然后战国末年荀子首先系统地从理论上提出了“天人相分”的学说。在此基础上,刘禹锡确定了“天人交相胜”的思想。由此可见,在天人互依互存互能互胜的辩证思想里隐含着人占据着主动性的思想倾向,反映了人生价值观的积极意义。

刚健宽厚,是一种推动中国人追求积极的天人合一理想的、中国哲学所洋溢的进取精神。刚健宽厚的思想成熟于《易传》,主要包括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两个方面,是以自强不息为主同时包括厚德载物的系统。

其积极进取的人生哲学,反映了中华民族积极有为而又兼容百家的“刚柔相济”的优秀性格。作为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精华,刚健宽厚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仍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七.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P145)

道教形成于中华大地,是我国土生土长的民族宗教。从它形成至今,已有近二千年的历史。在我国整个封建时代,道教对哲学、政治、经济、科技、文学、艺术都产生过深刻的影响,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八.道教的思想渊源(P147)

道教来源之一:古代宗教和神仙传说。

中国古代盛行的自然崇拜和鬼神崇拜,成为道教滋生的温床。因此中国古代百神后来有许多被道教吸收,变成道教的尊神,神仙崇拜也就成为了道教信仰的核心。由于长生成仙说是整个道教的核心教义,所以它与道教的诞生有最密切的关系。而对于民间信仰中的神灵,道教也从没间断过对它们的吸收改造。

道教来源之二:先秦老庄哲学和秦汉道家学说。

老庄和秦汉道家都是学术派别而并不是宗教。但是道教在理论上却紧紧依托于道家,道家思想是道教直接吸收的思想养料,这使以后的道教始终和道家紧紧联系在一起。

道教来源之三:儒学与阴阳五行思想。

儒家思想到东汉末已经衰落,但它的思想中的某些部分却为道教所吸收利用,例如在道教的经典中,就包含着不少儒家名教成份。而在战国时期以邹衍为代表的阴阳五行学说在秦汉之际广泛传播,为道家、儒家和方士们共同吸收,

阴阳五行学说是道教内外丹学的重要理论依据。

综上,道教思想来源虽多,但主要还是以儒道两家为主,使这一宗教派别体现出儒道互补的特征。

九.道教的兴盛和发展(P150)

从隋唐到明代中叶,是道教的兴盛时期。主要表现在创立了相当系统化的道教哲学体系,在组织上存在全国性的管理体制和道官系统。

体现为:

唐宋统治者为了提高自己的出身门第,自称是老子后裔,奉行崇道政策,大大促进了道教的兴盛发展;

自宋以后,南北天师道合流,称正一道。宋以后的道教流派以全真道、净明道、正一道为主,净明道在元以后归入正一道,全真、正一两派明清以来历世相传,直到现代。

十.南传佛教和北传佛教(P155)

佛教在巽伽王朝分化为南传和北传两大派统,影响十分深远。

早在释迦牟尼在世时,佛教内部就出现了分裂。后来形成以主张改革的大众(多数)部和主张维护原始佛教教义和戒律的上座(长老)部两大派。此后在两大部派之下又分出许多支派。再后来在印度孔雀王朝的阿育王的支持下,佛教逐渐成为世界性宗教。

佛教的向外传播分为两条路线:

以斯里兰卡为基地并向东南亚传播的,称作南传佛教。以上座部为主,逐渐形成较多地保持早期佛教特色的所谓小乘佛教;

以克什米尔、白沙瓦为中心,继续向大月氏、康居、大夏、安息和我国的于阗、龟兹传播,再从中国传入日本、朝鲜、越南等国的,称作北传佛教,以大乘佛教为主。

在公元前后的两汉之际,佛教传到中国内地。

十一.佛教各宗派在中国的传播与流布(P155)

佛教传入我国后,经过大致三个阶段的发展过程:

1.汉至南北朝:传入与扩展

这个时期,以佛经翻译、解说、介绍为主,译的主要是禅经和《般若经》。从汉至三国,佛教发展缓慢,只在上层人士中传播;东晋十六国时期,社会动荡,佛教发展迅速,很快普及到社会各阶层;南北朝时期,从广译佛经进入到深入地研究佛经,讲经和著述之风甚盛。随着对佛经研究的深入,开始出现中国自己独立的佛教学派,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后来的佛教宗派。

2.隋唐:宗派林立的全盛期

隋唐时期,由于统治阶级的大力扶植,中国佛教进入了鼎盛时期,也进入了成熟期。有三个标志:一是寺院林立;二是僧尼众多;三是中国化宗派涌现。唐宋之际,三教之间的影响进一步加深,三教合一的思潮进一步形成,佛教终于与中国本土文化融为一体。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之后在儒、佛、道三教融合的基础上形成了新儒家学说——宋明理学。

3.宋至清:由盛而衰的停滞期

中国封建社会自宋代开始走下坡路,而中国佛教也由此走向衰微。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大体上一直处于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附庸地位,成为儒家思想的一种补充。

十二.封建伦理道德(P174)

1.三纲五常

“三纲”是宗法等级原则的集中体现。“三纲”是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是对君权、父权、夫权的绝对肯定。称其为“三纲”,还意味着它是整个封建道德的纲领,集中体现了封建社会全部道德关系的精神实质,是封建道德关系之网的总纲。

仁、义、礼、智、信等“五常”是封建道德的准则,它同“三纲”融为一体,构成完整的封建道德规范体系。“五常”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一方面起着欺骗、麻醉劳动人民的作用,另一方面它也起着调整统治阶级内部关系、缓和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

2.“忠君”、“孝亲”和“贞节”

“忠君”与“孝亲”合称为“忠孝”。“三纲”说之提出,最后完成了传统孝道与忠的结合而使之转化为封建伦理。“忠君”道德是君权至上观念的体现,也是维护封建统治的主要思想支柱;而“孝亲”道德在封建社会里的根本主旨在于巩固封建家长制,也为巩固整个封建统治服务。“孝亲”是为效忠君主打下思想基础,如果出现“忠孝不得两全”的情况,封建道德要求“孝亲”必须服从“忠君”的需要。另外,在封建制度下君主是政权与国家的象征,故忠君观念又往往和忠于国家、民族联系在一起。

“贞节”是封建统治阶级专门为妇女制定的道德规范,具体为“三从四德”、“贤妻良母”的封建社会妇女生活准则,它是封建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封建社会轻视妇女、压迫妇女的道德观念。贞节观使中国的女性作为一个整体都不具有独立的人格,她们精神上被压抑、被扭曲,形成软弱、自卑、狭隘和依附心理,失去了自主精神。

“忠君”、“孝亲”和“贞节”,实际上分别是“三纲”的具体化。

十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P178)

1.仁爱孝悌

“仁”指的是为人之本性,是做人的基本道理。“仁”,自敬爱父母兄长开始,但并未停留在家族范围之内,而是自亲而疏,由近及远,推己及人,将这种爱扩大到包括了友爱和博爱,这爱也就可以称之为“仁爱”了。

友爱、博爱是孝悌之情的扩展。孝,指对父母还报的爱;悌,指兄弟姊妹的友爱,也包括了和朋友之间的友爱。孔子非常重视孝悌,认为孝悌是做人、做学问的根本。孝悌不是教条,是培养人性光辉的爱,是中国文化的精神。谈孝悌,“父慈子孝,兄友弟恭”都是相对的,并不只是单方面的顺从、尊敬。

2.宽容和谐

从天人合一、万物一体这一基点出发,中华民族在道德上追求一种和谐,强调群体义务。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对宽容和谐有许多精辟论述。如孔子所建立的仁学思想体系、西周史伯的“和同”理论等。“宽容”在传统道德中占有突出地位。千百年来,以宽为“上德”的道德要求经各派思想家反复咀嚼加工,已深入中国人的心髓,对中华民族宽容精神的形成起了极大作用。中国历史上的贤哲们不仅将“宽”作为“君子”德行的标志,而且还指出了“能容”对于人生修养、成就德行有重要意义,从而凝聚成和谐的社会。

3.诚信知报

中华美德由于主要建立在性善论的基础上,强调发挥自主自律的精神,所以特别重视“诚”与“信”的品德。“诚”最基本的含义是诚于己,诚于自己的本性。而“信”则指恪守信约,履行诺言,言而有信。诚与信,前者偏重自我行为,后者偏重与人交往言行。

在人伦关系中,中华民族还有“报”的德性。“报”即知恩思报,“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在世俗生活中是公认的美德,是“义”的重要内容。中国人强调要报父母养育之恩、长辈提携之恩、朋友知遇之恩、国家培养之恩等等,而忘恩负义之人总是受到人们的唾骂和严厉的道德谴责。

4.修己慎独

中国传统伦理认为,道德是人的本质,是人与禽兽区分的根据所在。但人决不能仅仅满足于人有道德,而是要求人的道德不断升华,使之成为具有高尚道德情操的理想人格。“修己”即身为道德主体的“我”为达到最高理想的人格,讲求自觉性,不断完善自身的道德。

在诸多的自我道德修养方法中,“慎独”最能体现道德的主体意识,是中国伦理思想史上一个特有的范畴。所谓“慎独”,是指人们在独自活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凭着高度自觉,按照一定的道德规范行动,而不做任何有违道德信念、

做人原则之事。这是进行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也是评定一个人道德水准的关键性环节。

修己慎独的修养传统不仅培养了中华民族践履道德的自觉性与主动性,还造就了许多具有高尚品质和坚定节操的君子人格,从而积淀为中华民族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不畏强暴、富于牺牲的民族精神,成为爱国主义的精髓。

十四.《诗经》(P210)

《诗经》是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故称“诗三百”。《诗经》依音乐和作品性质不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各地民间歌谣;“雅”是王畿所在地的曲调;“颂”是宗庙祭祀配合舞蹈所用的颂歌。

《诗经》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对中国文学影响极其深远。

十五.楚辞(P211)

楚辞是战国时期流行于江汉一带的一种新诗体,因其具有鲜明的楚地地方文化色彩而得名。其作品铺张夸饰,讲求辞藻华美,形成一种“弘博丽雅”的风格。它篇幅宏大,想象丰富,长于抒情,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楚辞以屈原作品为代表,其代表作是《离骚》,这是古代文学史上绝无仅有的抒情长诗。

楚辞的风格对汉赋的产生有直接影响,它开创了重幻想的浪漫主义文学传统。后世“风”、“骚”并称,认为它们是我国古代诗歌的典范和评论诗歌的最高准则。

十六.明清小说(内容、特点、评价)(P218)

《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罗贯中在史书《三国志》和民间传说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的产品,它描写了东汉末年和整个三国时代曹魏和蜀汉、孙吴三个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

《三国演义》具有突出的艺术成就,这首先表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塑造出许多生动而色彩鲜明的不朽典型角色,如曹操的残暴和狡诈,关羽的神勇和忠义,诸葛亮的智慧和赤忱等。其次它还在描写战争方面成绩非凡,构思宏伟,手法多样,使我们对古代文化有了很多了解。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小说,开创了历史小说的先河,代表了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

《水浒传》

《水浒传》的作者为施耐奄和罗贯中,以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描述了梁山英雄聚众起义的故事。

在小说中,作者善于通过生动的细节表现一个场面、一个事件,展现人物的某一形象特征,无不写得有血有肉。《水浒传》在故事情节上富有变化,引人入胜。作者还善于营创意境,往往简单几笔便形象地写出人物活动背景来,而且情景交融,相互映衬;在语言技巧上,文笔洗炼、明快、准确、通俗,运通了不少民间的成语、谚语、歇后语、口头禅,表现了鲜明的民族特色。

《水浒传》是中国描写中国封建社会农民起义的章回体长篇小说,在文学成就上受到后世不少文学评论家的赞许,被称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西游记》

《西游记》是以唐僧玄奘去印度取经的真实故事为基础,由吴承恩所写,描述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保护唐僧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的传奇历险神话故事。

该书以浪漫主义手法,成功地刻画了不同角色的鲜明个性。并且全书充满了神奇瑰丽的幻想,如火焰山、芭蕉扇、大闹天宫等。

在《西游记》这神话世界里,寄寓着对现实社会腐朽、黑暗的控诉,具有揭露、批判封建社会世态人情的深度内容。其巨大的文学影响,被称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

《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是由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成章回小说)。小说假托明,实际描写了康乾时期科举制度下读书人的功名和生活。

它善于运用含蓄、婉转的手法进行尖刻辛辣的讽刺和嘲弄,做到“戚而能谐,婉而多讽”、“无一贬词而情伪毕露”。其结构别具一格,其语言精炼含蓄,质朴辛辣,往往寥寥几笔就把人物的丑态刻画得形神毕具。

《儒林外史》是我国小说史上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反映了科举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毒害,讽刺因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风习,对后世影响深远。

《红楼梦》

《红楼梦》的作者为曹雪芹,书中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爱情悲剧为主线,着重描写荣、宁两府由盛到衰的过程。全面地描写封建社会末世的人性世态及种种无法调和的矛盾。

它打破了中国古典小说塑造人物的类型化写法,使一大批典型人物具有高度的复杂性,鲜明的个性和生活的真实性;还打破中国古典小说情节描写的传奇写法,还原了生活的真实,书中描写大量的琐屑家常,无不是经过艺术锤炼,具有内在意义的生活细节,但又表现得天衣无缝、浑然天成。《红楼梦》的语言,是一种十分纯净、生动洗练、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艺术表现力的文学语言。

《红楼梦》是清代最杰出的长篇小说,代表了我国古典小说的最高成就。作为四大名著之一,它被译为多国文字,广为传播,并形成了许多学者终生专门研究的“红学”。

十七.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P251)

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是:实用性、整体性、直观经验性

1.实用性

中国古代科技具有鲜明的“务实”传统,各种领域的研究均为实用而开展,并主要表现为“绝对地以国家的实用为主”。中国古代科技这种明显的实用性,在人类社会早期对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科技进步,无疑起了积极作用,但是偏重功能和实用就必然会轻视对自然作抽象理性的研究。这种对自然只求利用、不求改造的顺乎自然属性的特点,也就注定了中国古代科技不可能进入更高层次,建构起独立的科学体系。

2.整体性

中国古代科技对自然的探索往往是同对人、社会的考察结合在一起,着意追求人与天、社会与自然的和谐与统一,这主要受中国古代哲学中“天人合一”的有机自然主义观的影响。这种几乎贯穿古代中国一切文化领域的整体和谐的“生态”的宇宙观,是一种具有整体性和系统性的思想意识,它一方面使得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一开始就站到全面、联系、辩证和发展的高度去推动科学与技术的进步;但另一方面,极易使人对自然的考察发生偏差,忽视天与人、自然与社会之间的区别,不能把自然界当成独立观察的对象,不能把自然科学从灵魂的王国中带领出来,从而为科学的发展深深地打上了人伦道德的烙印,打上了封建王朝企图垄断一切的烙印。并且,过分看重整体,又势必影响对具体细节的运思,从而注定我国科技始终停留在对自然界笼统神秘、模糊的认识上,而不能科学、具体、精确地说明自然界的变化规律。

3.直观经验性

在科学诞生的最初时期,人们对自然界的认识往往靠直觉和猜测顿悟来实现,早熟的中国古代科技,不仅别无例外的烙上了这一印痕,而且一直伴随了两千年,忽视对客观事物作具体深入的逻辑分析和系统的科学实验,只求其然而不求所以然,停留表面不求甚解,含有很强的主观臆测,而很少有过自觉的理性的探索,以致最终严重地阻碍了中国近代科技的产生与发展。

十八.中国近代科技落后的原因(简述内容+评价+论述有自己看法)(P254)

中国古代科技虽然发达,但进入近代以后,却明显落后于西方,究其原因,除其自身特点所表现的不足外,归根结底还是由于古代中国的政治、经济与文化背景的影响。

古代中国曾经历长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央集权的大一统专制政体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这个社会的基本内

容。由于手工业只是农业的附庸,商品经济又受到历代重农抑商政策的限制而不能很好地发育,因此,尽管在明中叶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但它却只能在仍占统治地位的封建自然经济的夹缝中生长,而且还要受到强大的封建专制制度和封建意识的顽固阻挠和摧残。明清之际封建专制可谓登峰造极,封建朝廷所推行的锁国政策、特务统治、文化专制等,使一度出现的以启、魏源为代表的近代启蒙文化迭遭扼杀,大规模农民起义和民族战争又严重摧折了商品经济,从而使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难以确立,这是近代中国科技落后的的最根本原因。

由于中国长期处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因此,人们的文化心理也就必然表现为雍容稳定的自我满足状态,再加上长期受小农意识熏陶,也就派生出崇旧排它的思想,以致在实际行为中言必称古人圣贤,对新生事物不敏感,对外来品竭力排斥。此外,这种封闭守旧性还明显表现在对文化的垄断上,如祖传秘传之类等。中国封建的传统文化中所表现的这种保守崇旧的小农意识,及偏执排斥的民族自大主义,不仅桎梏了中国科技向近代发展的步伐,而且还失去了一次融合世界文化,取长补短,走向世界的历史机遇。

影响中国近代科技发展还有一个更深层次上的原因,那就是自秦汉以来逐渐形成的政治伦理型文化。这种文化将一切认识活动完全纳入道德的规范,并且社会生活均以治乱兴衰为中心,提倡“政治挂帅”。在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倡导下,许多人对政治人事之外的问题漠然视之。在这种环境下,科学发明也只是为了需要而产生,也没有能够形成浓厚的学术气氛,显然,也就诞生不出一支具有实力的近代科学家队伍。由此,近代中国科技的衰落也就成为势在必然的了。

中国近代科技的落伍是一个沉痛的教训,但绝不是沉重的包袱。历史即将进入21世纪,当代许多新的科技理论都可以从中国古代哲学及科技领域中得到启示。只要我们深沉反思,扬我所长,克我所短,又能不断汲取外来文化精华,则东方巨龙一定能革故鼎新,重振雄风。在未来科技领域里再次腾飞于世界民族之林。

十九.近代中国社会落后的原因?现在要如何吸取教训?(P257)

原因:

1.政治上,①中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压制商业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在国内设置重重关卡;

②封建专制走向末期,政治上日益黑暗腐朽,社会动荡,生产遭到破坏;

2.经济上,①原始的农业经济仍是经济体系的主体,商业经济的发展举步维艰,资本主义基本上被扼杀在摇篮中; ②即使是农业的发展也是时断时续,往往是朝代初期很重视,末期就受到严重破坏;

3.军事上,①中国的封建王朝发展的主要还是比较原始的军队,而西方的洋枪洋炮中国的武器根本没法对付; ②中国的军队军纪也比不上西方,特别是清朝末期,吸食鸦片让中国的军队战斗力大大削弱;

4.文化上,①科举制度在其后期表现出越来越大的弊端,特别是八股取士更是浪费人才,尽培养了一批奴才; ②当西方的文人思想家哲学家在大力宣传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时候,中国的文人还在儒家文化影响下

吟诗作对、歌功颂德、编纂《四库全书》;

③中国根深蒂固的重农轻商思想让很多人不到迫不得已时不去从事商业;

5.对外关系上,中国封建末期的王朝主要奉行闭关锁国的政策,打击阻碍对外贸易,导致中国人看不到也学不到

外面的新东西新思想新制度,错过了一次又一次的生产技术革命的机会。

教训:

中国当前唯一的追求应该就是:“强国”。中国的强国之路不是对外扩张,而是内部治理,这是中华文化的精髓,实际上,从当今的“科学的发展观”、“和谐社会”、“先进性教育”、“八荣八耻”、“十一五规划”、“十六届五中全会”无不体现了这种精神与要求,奈何贯彻不下去。如何贯彻下去呢?从中国的文化上找原因,政府官员们掩耳盗铃的作态该结束了。千百年来,中国老百姓的智慧从来不低于统治者,只是受制于传统文化沉默而已。鲁讯先生说过:“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那为什么许多事情不在前面解决,而非要在发生了再解决呢?中国最大的危机是不重视人才,中国最大的欠缺是缺乏战略。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规则是:“大人们需自律,小民需遵守规则”。如此则国家兴,否则国家将陷入动乱,几千年的历史无不如是。

二十.官学(P259)

学在官府

最初的学校是奴隶主为培养自己的子弟而设立的,由于这些教育机构都设在官府,所以称之“学在官府”,又称“学术官守”。这是夏、商、周时期教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学在官府”的表现形式为官师不分和政教不分,是我国奴隶制社会特殊条件下的产物,是原始的、自然形态的教育到专门化的学校教育的过渡形式。到了春秋末年,由于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被私学和封建官学所代替,这是教育的又一进步。

太学

太学即古代的大学,专为统治阶级的上层贵族子弟而设,周代已有其名。西周太学是政教合一的组织形式,而专门研究学问、传授知识的太学则创立于西汉武帝时期。汉代博士弟子是统治者选拔官吏的后备队,成分不限于贵戚和官僚。平民子弟德、才、貌佳者也可以推荐入学。为博士官置弟子是汉武帝的创制,这一制度开了封建时代学校制度的先河。晋设国子学后,太学与国子学并存,明以后不设太学只有国子监。

国子学

国子学是中国封建社会为贵胄子弟而设的最高学府,始创于晋咸宁四年。国子学简称国学,隶属于太常,内设祭酒、博士各一人。从此,国子学与太学并立的一种双轨的大学教育制度形成。它是门阀士族享有政治、经济、社会各种特权在教育上的反映。此后为历朝所效仿,所谓“国子寺”、“国子监”等名异而实同,一直到清朝仍就沿用。

国子监

国子监是封建王朝的教育管理机构和最高学府。其前身叫国子寺,北朝北齐始立。隋文帝时正式设立国子寺为统一的教育行政管理机关,而到隋炀帝时又改为国子监,下辖五学。唐承隋制,国子监是最高教育行政机关,掌管中央六学。宋代国子监与唐代同。元代设国子学,又称国子监。明代国子学与国子监合一,在北京和南京分别设立国子监,称“北雍”和“南雍”,规模很大。清代国子监与明代同,到光绪三十一年废国子监,设学部。

府州县学

府州县学是古代地方政府设立的官学,因周代地方学校叫乡学,故后来的地方官学也称乡学。唐代学校教育发展较快,从中央到地方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学校教育体制。地方学校分为京都学、都督府学、州学、县学和乡学。州府之学分医学和经学两种,学生名额依州府人口多少而有差异,而县学只设经学。州县学生经毕业考试合格者,可参加相应的科举考试,也可升入四门学为俊士。乡学是唐代地方官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乡一所,不过师资、生员、经费均无统一规定,一部分经费要依靠捐献。

二一.私学(P263)

私学的兴起和发展

春秋时期,随着王权失坠,官学衰落,私学开始萌生并迅速星布各地,孔子就是这一时期著名的私学创办者。春秋末年到战国晚期,学派林立,百家争鸣,一些持不同政见者为宣扬自己的学说,纷纷创办私学,从而为中国几千年私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秦禁私学,私学处于低谷。秦亡汉兴,私学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各种类型的私学几乎遍布全国各地。即使在官学制度建立以后,私学仍是与之并驾齐驱的一块重要教育领域。私学甚至几乎完全承担社会蒙养教育的任务。

魏晋南北朝时期,战乱迭起,官学废弃,私学相沿不衰。到了唐代,在国家完备的学校教育体制下,私学暂时出现了衰微,但仍兴起了一种新的私学形式——书院。宋代私学再度兴起,名师硕儒讲学遍于民间,特别是书院制度更加勃兴,形成中国封建社会独具特色的教育组织形式。南宋私学教育有了明显的分化,大体上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教授师资和日常基本知识的小学和蒙学,主要有乡学、村学或富有人家的家塾或由宗族设立的义学;第二类则是为年龄较长、程度较高的学子设立的研究学问或准备科举的书院和学馆。

南宋以后,私学发达,但总起来看,历代都具有这二种基本类型,特别是书院和学馆,随着统治阶级文化专制的加强和科举入仕的诱惑,逐渐成为科举的附庸。

私学的地位和作用

纵观中国古代的教育发展状况,私学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其表现主要在于:

第一,私学几乎完全承担了蒙养教育的任务。在中国古代,蒙养教育还没有纳入官学教育体系之中,因此,上至王公贵族,下到平民百姓,其子女的蒙养教育都要由私学来承担。蒙养教育为私学所独占,这是中国古代教育的一大特色。

第二,私学对中国古代教育的普及作出了贡献。私学招生时不讲出身,无论贫富贵贱,只要愿意学习,都可以入学。这就扩大了教育范围,使教育对象遍及社会各个阶层。而且私学在学费的征收上也没有强制的统一的规定。这种办学方式,是带有普及教育意义的教育形式。

第三,私学为中国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作出了贡献。由于私学办学灵活、讲学自由,许多有价值的学术思想和观点都在其中产生和发展并得到传播。而且每当国家政治动荡、官学衰败之时,中国文化的传播则主要依靠私学。

二二.书院(P264)

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独具特色的文化教育模式。作为中国教育史上与官学平行交叉发展的一种教育制度,它萌芽于唐末,鼎盛于宋元,普及于明清,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后期集教育、学术、藏书为一体的文化教育机构,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产生过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宋代闻名的有四大书院:白鹿洞书院、应天府书院、岳麓书院和嵩阳书院。

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被誉为我国四大书院之首,位于江西庐山五老峰下,原为唐李渤与其兄李涉隐居读书之处,南唐升元年间,因洞建学馆,以李善道为洞主,当时称“白鹿洞国庠”。南宋孝宗淳熙六年(1179),南康守朱熹重建。朱熹在经营白鹿洞书院过程中,为书院制订学规,完善制度,置田建房,延请名师,充实图书,使书院名声大震,也深受宋代历朝皇帝的重视。淳佑元年(1241),理宗赵昀亲书《白鹿洞书院教规》,“颁之学宫”。从南宋到清朝,这一学规为大多数书院和官学所共同遵守。

应天府书院

应天府书院位于河南商丘。原为宋初戚同文旧居并讲学授徒之所,应天府民曹诚就此建学舍150间,聚书数千卷,与戚同文嫡孙戚舜宾一起招生讲学。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诏赐额为“应天府书院”。仁宗景佑二年(1035),应天府书院改为府学,官拨学田十顷,充作学校经费。当时,北宋著名文学家晏殊任应天府知府,大力聘请名师,王洙、范仲淹等先后任教其中,使应天府书院成为中州一大学府。

(百度版)应天府书院又称睢阳书院,前身南都学舍,原址位于河南省商丘县城南,由五代后晋杨悫所创,并列中国四大书院之一,宋初书院多设于山林胜地,唯应天府书院设于繁华闹市,历来人才辈出。靖康国难时(1126),金兵南侵,中原沦陷,应天府书院被毁,学子纷纷南迁,中国书院教育中心随之南移,应天府书院没落。历朝虽有人曾重修书院,但未能成功,今天应天府书院只剩下残存的建筑,供人瞻仰

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位于湖南长沙岳麓山下,宋太祖开宝九年(976),潭州守朱洞在岳麓山抱黄洞下,造了讲堂、斋舍以待四方学者。真宗咸平二年(999),潭州太守利李充扩大了规模。大中祥符八年(1015),皇帝赐名“岳麓书院”。两宋期间,享有盛名。理学家张栻、朱熹曾在此讲学,从学者千余人。

嵩阳书院

(简)嵩阳书院位于河南登封市太室山南麓,原为嵩阳观,五代后唐进士庞式曾在此讲学,后周时建院。宋太宗至道二年(997)赐“太室书院”院额及九经。景佑三年(1036)重修,改名“嵩阳书院”。程颢、程颐曾在此讲学。

(详)嵩阳书院在河南省郑州登封市嵩山南麓。创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公元484年)时,时称嵩阳寺,至唐代改为嵩阳观,到五代时周代改建为太室书院。宋代理学的“洛学”创世人程颢、程颐兄弟都曾在嵩阳书院讲学,

此后,嵩阳书院成为宋代理学的发源地之一。明末书院毁于兵燹,清代康熙时重建。嵩阳书院经历代多次增建修补,规模逐渐形成,布局日趋严整。书院的建制,古朴雅致,大方不俗。嵩阳书院与河南睢阳书院(又名应天书院)、湖南岳麓书院、江西白麓洞书院并称我国四大书院。

二三.科举制度(P268)

1.科举制起源于唐

隋文帝统一全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扩大封建统治阶级的统治基础,废除了九品中正制。后隋炀帝时创制了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的开始。隋代科举虽属草创时期,还未起到应有的作用,但其用公开考试来甄别人才高下,从而量才录用的方法,则是中国选官制度的重大改革。

2.科举制度完备于唐

唐代完备了科举制度。其考试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种。常科每年举行,分秀才、明经等多种。制科由皇帝临时立定名目。但制科出身当时并不被视为正途,而看成“杂色”。另外,唐代还设有童子举。

3.宋代科举制的发展

两宋科举制基本上因袭唐制,其中进士科最受重视。宋代科举制度的发展表现为以下几方面:一,实行殿试;二,确立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三,实行糊名和眷录;四,扩大录取名额。

元代科举考试举棋不定,到仁宗皇庆二年(1313),才议定科举程式,就四书出题,以朱熹《四书集注》解释为准。

4.科举制鼎盛于明清(原因、表现)

原因:

一.统治者的高度重视;

二.继承了前代科举制度的成果;

三.适应明清强化中央集权尤其是强化皇权以及官僚制度空前发达和建立与此相应的文官统治的需要;同时也是适应强化对知识分子及其思想控制的需要和进一步增强朝廷凝聚力、巩固统一的需要;

四.适应明清阶级关系的新变化;

五.科举制本身的优势及其在发展中的内在张力。

表现:

一.完全实现了科举与空前完备的官办学校教育的紧密有机结合;

二.形成了严格的三级考试制度;

三.形成了空前完备的功名体系;

四.科目的高度单一和考试的高度统一;

五.防范和惩治作弊的制度达到了空前戒备的程度;

六.取士地域的广泛性空前增强,并得到制度的切实保证;

七.创制了进士观政制度;

八.明中叶后形成了中央和地方要职几乎全部由进士占据,及“非进士不得入翰林,非翰林不得入内阁”的局面。

二四.五四新文化运动(P298)(前后期原因、内涵、标志)

前期:

原因:一.辛亥革命失败后,列强支持袁世凯牵复辟帝制,并加紧侵略中国,中华民族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

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以更好地发展资本主义;

三.知识分子对于辛亥革命失败的反思,认识到革命失败的根源在于国民脑中缺乏民主共和意识,必

须从文化思想上冲击封建思想和封建意识,通过普及共和思想来实现真正的共和政体。

内涵:一.宣传民主思想,反对封建专制;

二.宣传科学思想,反对封建迷信;

三.对以孔子学说为代表的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旧礼教、旧道德,发动了猛烈攻击,提出了“打

倒孔家店”的口号(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四.发起文学革命,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标志:19xx年9月,《新青年》的创刊,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后期:

原因:一.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爆发,李大钊等先进的激进分子民主主义者受到了极大鼓舞;

二.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入,知识分子开始重新寻求解决中国问题的出路;

三.五四爱国运动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

内涵:一.各地出现了一大批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进步刊物;

二.宣传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团体在全国各地陆续出现;

三.大量马克思主义著作被翻译出版;

四.全国各地涌现出一批积极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先进分子。

标志: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迅速传播,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由主要宣传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和科学思想的反

封建的思想运动发展成为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主流的思想运动。

更多相关推荐:
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

大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现实意义分析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是无数人用自身的终身感悟沉积下来的文化精髓。对人的生存和发展具有极大地积极指导意义、需要得到传承和发展。而作为社会上最具活力的大学生,既是先进文化的吸收者…

把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作为语文教学的制高点

把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作为语文教学的制高点毕文亮摘要:面对全球化开放性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随着外来文化的渗透,越来越多的中国青少年热衷于外来文化,而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冷漠感。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化史正面临断链…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悟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悟上这门课前,我一直有一个错误的认识,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就是指儒家思想。从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儒学就开始成为中华文化的基础。儒家思想也一直处于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被视为中华文化…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考试复习资料

[转]中传名词解释二:名词解释1,孔子: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推行“礼”,倡导“仁”。思想体系以德治主义为核心。后人尊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为中华民族建立了道德观,价值观,濡…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课前诵读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课前诵读一、活动目的:温家宝总理说:“读书可以给人智慧,可以使人勇敢,可以让人温暖”。为了学生自然亲近经典,养成读中华经典的好习惯,要求全体学生都要诵读经典名篇。为了开展好这项活动,必须人人参与…

春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节日

春节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节日,也是中国消费的高峰周。外出、旅游、请客、吃饭成为了一种常态。有的乘飞机,有的乘火车,有的乘汽车。相比之下,当然是汽车比火车便宜,火车比飞机便宜,硬座比卧铺便宜,经济舱比头等舱便…

论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理念的八大互动关系学习心得

论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理念的八大互动关系——学习心得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其他民族文化所不及。中国传统文化以其特有的包容性,传承中华文明,同时也不断的在与外域文化的交流中吸取精华,为我所用,形成了独具特色…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文——生活中的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什么是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是指文明史上和历史上存在过的发生过的一些现象中国的传统文化包括古文诗词民族音乐民族戏剧国画书法对联灯谜歇后语等还有一些传统的节日比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一传统节日一春节1...

演讲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振奋中华民族

借传统之力筑民族之魂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当今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物质生活丰富多样但在物质生活极为丰富的对立面是人们精神层面的营养不良所以我们现在应当重视精神文明以提高自身修养如何提升修养让我们的人格闪耀光辉呢是去美...

中国的传统文化 小学生作文集锦

中国传统文化春节中国有许多传统的节日比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但我最喜欢的就要属过年了每到春节家家户户喜贴春联敲锣打鼓张灯结彩辞旧迎新的活动热闹非凡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节日的喜悦但你知道吗过年为什么会...

中国传统文化作文300字

中国传统文化作文300字篇七每年的正月初一是春节俗称过年它是我国最重要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是个辞旧迎新的日子它意味着漫长而严寒的冬天回家去了而春暖花开的春天回归大地多么令人高兴呀人们自然要载歌载舞地迎接春节春节前...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心得专业姓名学号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心得传统文化是指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形态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华夏民族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融合形成...

中国传统文化(11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