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时间:2024.5.8

读《唐诗宋词三百首》有感

我小时候看过一本叫《唐诗宋词三百首》的书,这本书上 有许许多多的唐诗和宋词,有唐朝的诗人有:王昌龄、孟浩然、王维、李白、杜甫、刘长卿、孟郊、元稹、白居易、刘禹锡、杜牧。宋朝的词人有:范仲淹、张 先、晏 殊、李清照、辛弃疾、柳 永、司马光、欧阳修、陆 游、苏 轼、王安石、王安国、韩 缜、宋 祁、黄庭坚、晁端礼……

这本书里的诗有好多种,比如说有写景的、写人的、写事的, 有回忆的诗,有思念的诗……我最喜欢《春夜喜雨》,这首诗是唐朝的杜甫写的。是人敏捷地抓住了这场雨的特征,从各方面进行了细腻地描摹,抒发了自己对春雨来得及时的喜悦之情。“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一二句“好”字含情,赞盛春雨。“知时节”赋予春雨以人的生命和情感,在作者看来,春雨体贴人意,知晓时节,在人们急需的时候飘然而至,催发生机。多好的春雨!首联既言春雨的“发生”,又含蓄地传达出作者热切盼望春雨降临的焦急心绪。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潜”字拟人化,写出了春雨来间悄无声息、无影无踪的情态,颇具情趣,诱发人们对春雨的喜爱之情。“润”字传达神,准确而生动地写出了春雨滋润万物,静默无声的特点,既绘形,又言情,形情皆备,精深独妙。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则又抓住典型细节,工笔细描,精妙传神地渲染出春雨迷蒙、

色彩迷离的氛围。 “花重锦官城”,着一“重”字,准确地写出了经受春雨一夜洗礼滋润之后锦官城花朵红艳欲滴,饱含生机的情态,寄寓了作者对春雨的盛赞之情。

宋朝的词人辛弃疾写的《青玉案〃元夕》这首词着力用反衬法。上片渲染元宵节灯火辉煌,车水马龙,一片繁华热闹景象;下片开头,又描 绘观灯女子的盛装艳服,笑语欢快的情景。这一切都不是本篇要写的主要对象,而只是陪衬。最后点出“ 灯火阑珊处”的“那人”,一位忧愁、孤独、自甘寂寞者,才是作品的主角。前面热闹非凡的场景,是衬 托灯火阑珊处的冷落;那笑语欢快的一群观灯者,是衬托“那人”的寂寞孤独。但是,作者描写这样一位 孤独者,用意何在?梁启超在《艺蘅馆词选》中评论说:“自怜幽独,伤心人自有怀抱。”联系作者身世 看这首词大约作于被罢职闲居期间,置身热闹之外的“那人”形象里,实有作者自身的影子在,或者简直 就是作者人格的化身。

总之,这本《唐诗宋词三百首》真的很好看,不过我还有好多句子不理解,我会慢慢的去理解,希望其他同学也可以买一本来看看。

黄晨晨 六(5)班 北塘小学


第二篇: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阅读设计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阅读设计

设计意图:将所感受的言语对象(古诗)转化为语感的基本实践途径是读。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能产生对富有象外之象的诗语的敏感,能产生对富有韵味气势的简练诗语有敏感,能产生对富有丰富内涵的美妙诗语的敏感。指导学生沿着诗文言语的阶梯去攀登作者的精神境界,其攀登的过程就是作品的言语积淀成为学生语感的过程。

阅读设计:

一、揭题导入

背景简介:南宋时期,金占领了中原地区。爱国诗人陆游在山阴(今属浙江)乡下向往着中原地区的大好河山,也惦念着中原地区的人民,盼望宋朝能够尽快收复中原,恢复统一。

二、背诵全诗,初悟诗语形象美。

1.读通全诗,字字读得响亮,做到不漏、不添、不错,读顺口了再读几遍。

2.背诵默写。

“凡读书,须读得字字响亮,不要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读。”[读得准确是朗读的基本要求,在阅读过程中要初悟诗的音韵美。处于记忆黄金时期的儿童朗读音韵和谐、语言精练的古诗必熟记于心,“心书,目过口过总不如手过”,背默之举无疑能强化学生对古诗整体的直觉感受。]

三、拓展阅读,体会诗语意蕴美。

从“南望王师又一年”引申开去,展示以下资料拓展阅读:

(1)1177年陆游52岁作的《关山月》:“中原干戈古已闻,岂有逆胡传子孙,遗民忍死望恢复,几度今宵垂泪痕。”

(2)1186年陆游61岁作的《书愤》:“早岁哪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3)1192年陆游67岁作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4)1193年诗人68岁作的《秋夜将晓出篱门凉有感》(略)。

(5)1210年诗人85岁作的绝笔诗《示儿》(略)。

接着学生分小组选择学习其中一首,大致理解诗意后开展诗歌朗读比赛。这些诗分别是诗人在中原沦陷后50年、65年、66年、67年、83年写的,学生从这些具体数字中可以感受诗人一生关注国家命运和民族前途的伟大精神。

李煜词《相见欢》赏析

阅读目的:赏析《相见欢》

指导过程: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李煜《相见欢》

要理解词中的愁苦之情并不难,可以通过“寂寞”、“离愁”等词语来感知。但仅有这种感知是不够的,也是肤浅的。让我们穿越历史的风尘,去触摸一代亡国之君,一名承前启后的伟大词人李煜真实的脉动。李煜是在风雨飘摇,江山岌岌的情势下登上帝位的,史称南唐后主。李煜即位后,在对北宋的委曲求全,俯首纳贡中度过了十几年苟且偷安的生活,锦衣玉食,纵情声色。但仍不免亡国的命运,南唐为宋所灭后,他被俘到汴京,度过了两年多含羞忍辱的囚徒生涯,含恨而终。这首《相见欢》应当作于他被俘至汴京之后。曾经贵为一国之君,拥有“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而今却带着“违命侯”的屈辱封号过着“日夕以泪洗面”的囚徒生活。李煜的人生经历了常人无法想像,也无法理解的巨大落差,这种落差给了他最深刻的生命体验:家国之悲、亡国之痛,深入骨髓;但同时也让他在艺术创作上绽放出夺目的光彩———这段历史背景是研读李煜词作的一把钥匙。

《秋夕》阅读设计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教学重点:

朗读感悟

阅读设计:

1、诵诗导入。同学们,古诗是我国的文化精华。谁能背几首给大家听呀?(学生背诵古诗)古诗为我们呈现出美的意境,让我们获得美的感受。今天我们学习《古诗》看看诗中写了哪些内容?

(给学生展示的机会,体验学习的快乐,同时欣赏他人的学习劳动成果,也会起到促进的作用,激发了学习古诗的兴趣。)

2、看图导入。出示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说说图中都画了些什么?你想到了什么?那么诗中所写的内容与你看到的,想到的一样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诗》(板题)

研读

1、教师范读,引导学生体会情感,想像画面。

2、出示多课件展示诗中描绘画面,重点引导学生弄清“擎雨盖、傲霜枝”的意思。

3、自由读,边读边看插图,理解诗意。

4、汇报交流诗意。

5、多种方式朗读。

(想像古诗的画面,加上课件的直观效果,使学生感悟古诗的意境,理解古诗的意思,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

诵读

1、出示图画,指名配乐朗读。

2、学生自由练读。

3、赛读,比一比看谁读得最有感情。

4、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

(学生的阅读古诗的实践,切不可用复杂的分析来替代,要让学生在反复的诵读中,初步感受古诗语言的凝炼、优美。)

拓展

你喜欢哪个季节,说说为什么?

(不使学生的思路受到束缚,感知一年四季不同的享受,激发学生热爱生活。)

对联阅读指导

教学目的:

1 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和交流,指导对联是我国独特而宝贵的文学遗产,是我国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2 丰富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了解对联的特点。

3 激发学生阅读对联的兴趣。

教学准备:要求学生摘录一些对联故事,知识,收集精彩的对联。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咱们今天一起做一个文字游戏!出示:天对(地) 明对(暗)细雨对(和风) 桃红对(柳绿) 蓝天对(白云) 地北对(天南)蚕吐丝对(蜂酿蜜) 古木参天对(新苗茁壮)

师:我们刚才做的游戏就叫对对子。我们古人每次看到美丽的景色,遇到高兴或感伤的事情之后,就会用对子的形式写成两句话,那就是对联。今天就让咱们一起走进对联百花园。老师这里有几副对联,先请同学们自己读一读。

一、了解对联特点

师:指出读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读对联的原则是自右向左,自上而下,不能颠倒。指导学生说说对联的特点

二、了解对联描写的内容

师:我们再读几副对联,说说这几副对联所描写的内容。给插图配对联。学生再次读对联,背对联。

师:老师这里有几副对联,同学们能不能试着把这几副对联补充完整。把练习发给学生。练习做完之后,学生自读,试背诵。

三、猜数字对联

快过年了,家家户户都忙着贴对联,一个穷的快揭不不开锅的老老秀才为自己写了一副对联。

横批:南北------没有东西

上联:二三四五-----缺一

下联:六七八九-----少十

你知道这副对联所包含的意思吗?

四、 欣赏对联

出示对联“一片晓烟杨柳绿,满目春色杏花红”

出示对联“万里江山凝秀色,满园花木竞朝晖”

五、应用对联

祖国变化巨大,请你选择一副最合适的对联送给祖国。

六、总结谈话

对联是节庆贺婚满堂生辉的使者,是华夏民族文墨精华的象征。通过这一堂课的学习,我们对对联有了进一步的认识,让我们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多多注意对联,用新去感受这一精髓所蕴涵的丰富的精神营养。

《春夜喜雨》阅读指导

阅读目标:

1、充分利用图书室的学习资源,读背古诗《春夜喜雨》,发展想象,感悟 古诗之美。

2、感悟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能展开想象,体会诗的意境,感受春雨的美好,引导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

3、启迪灵性,相机发展语言,进一步拓展阅读。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的意境,感受春雨的美好。

指导过程:

一、 导语:

同学们,今天我们从图书室又借来了一本好书——《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里面有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杜甫的一篇《春夜喜雨》。打开第51页,一起读课题,解题(春夜喜雨的意思就是春天的夜晚下了一场雨,作者的心里很高兴。)

二、简介诗人。

一个春天的夜晚,下起了雨,一位大诗人抑制不住对春雨的喜爱,写下一首赞美春雨的诗。这位诗人就是唐代“诗圣”杜甫,这首诗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春夜喜雨》。有的同学课前查阅了资料,了解了杜甫的生平和他的诗歌风格,有这方面资料的同学和大家交流。你还读过杜甫的哪些诗?(学生展示资料)

同学们,现在正是春天。我们说春天的美景是一首优美的歌曲,那么,春雨就是这歌曲中调皮动听的音符。人们为什么喜欢春雨,春雨有什么特点呢?同学们平时都善于观察,大家说说你观察到的春雨吧!(学生谈春雨。)

今天我们来看看大诗人杜甫笔下的春雨是什么样的吧。

三、学习古诗,体会意境

1.指名读古诗,简介这首古诗。

提问检查学生课外收集资料、预习课文情况:你在课外了解了哪些有关古诗的知识?

简介《春夜喜雨》的体裁:《春夜喜雨》是一首五言律诗。律诗共八句,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2.自由读《春夜喜雨》,小组合作学习。

3、朗读课文,想一想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和感情读这首诗。

讨论:题目是“春夜喜雨”,应该用欢喜轻松的语气读,读出对春雨的喜爱。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二)诗人为什么喜爱春雨呢?诗句中并没有一个“喜”字,诗人喜悦的心情表现在哪儿呢?

教师相机指导学生说说对诗句的理解,体会意境。

四、总结升华,指导背诵。

1.学习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想?诗人在这首诗中表达了怎么的思想感情?为什么诗人能把春雨写得这么美好?

引导:像诗人一样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并且善于观察,感觉生活中的美。

2.朗读背诵。注意诗的节奏: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五、拓展阅读,欣赏古诗。

请搜集了有关春雨的诗的同学展示资料。

《卜算子、咏梅》阅读指导

阅读目的:了解词的大意,感悟毛泽东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谦逊的作风。 理解阅读

一、理解诗句的意思

1、 交流第一段:风雨刚刚把春天送回来,飞舞的雪花又在迎接春天的来到。已经是冰封雪冻最寒冷的时刻,悬崖边上还盛开着俏丽的梅花。

2、 指导感情朗读这一部分

3、 同学们自己或者小组准备第二段诗词解释:

梅花虽然美丽,但并不炫耀自己,只是为了向人们报告春天到来的信息。等到百花盛开的时候,她将感到无比欣慰。

4、 指导朗读五、 思考课后练习2,你能说出从这两句诗中,可以看出梅花怎样的品格吗?

讨论:梅花的特点——凌寒独放、俏不争春、乐观谦虚来讨论交流,领悟毛泽东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与开阔的胸襟,从而满含激昂赞叹之情读出梅的风姿,梅的品格。

五、感情朗读、背诵总结

这首词是毛泽东读了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同题词后写的。陆游的原词是他坚贞不屈的品格的写照。

读一读,比较一下异同点。

这两首词,虽然写的都是梅花,但由于毛泽东和陆游所处的时代不同,性格不同,经历不同,审美情趣不同,所以词的思想内涵也就明显的不同。

感悟毛泽东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谦逊的作风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解作者所赞颂的梅花不畏艰难险阻、凌寒独放的品格和不居功自傲的精神在读熟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并默写。

拓展阅读

欣赏毛泽东的《沁园春 雪》

课后延伸:可以让学生在课下把诗词朗诵用录音机录下来,同学之间相互欣赏,激发学生诵读和积累毛泽东诗词的兴趣。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课

教学目的: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指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和进行课外阅读。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如何选择健康、有益的课外读物。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有计划地、合理地进行课外阅读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

吕叔湘先生说过:“问语文学得好的人,都说是课外看书。”由此可见,知识不局限于课堂,课外阅读非常重要。你都看过哪些课外读物?

二、我们应该选择怎样的课外读物?

1、师生讨论如何有计划地合理地进行课外阅读

2、进行速读训练。方法有两种:

(1)“遮盖速读法”。准备好一张白纸和书页差不多大小.放在书上端,读完一行就把纸往下拉,盖住读过的一行,使眼睛不能来回重复,同时减少眼睛的左右移动,增强眼的视觉广度。随着训练.把遮盖挡用的纸往下拉的速度加快,即可逐渐提高速度。

(2)“限量速读法”。在阅读前确定阅读的数量,限定时间读完。

二、指导学生从课外读物中吸取营养,学会积累

1、学会做笔记。俗话说:好脑袋不如一支烂笔头。笔记是记忆的贮存器,资料的仓库,思考的激发器,创造的发源地。常见的笔记方法有四种。

(1)眉批笔记。在阅读时随手进行,把读书时产生的心得、评语、疑问等随时写在书页的空白处。

(2) 摘录笔记。把读书时发现的好词语、句子、片断摘录下来。

(3) 提纲笔记。将原来较长较深的书或文章用提纲形式摘录下来。

(4) 写心得体会,也就是读后感。把读书时的心得体会写成短小文章保存下来。

2.学习做卡片。卡片是笔记的一种独持形式。可以分门别类把几十种以至几百种

的数据、词语、句子和对某一问题评价放在一起。

三、品三国

1、同学们,《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演义小说,也是我国历史小说中的著名作品。三国故事更是家喻户晓,上到70岁的老人,下至几岁的小孩,,都能说上一段。同学们已经读了这本书,看了碟子,觉得自己可以被称为"三国迷"的举手。

2、讨论书中大致内容

⑴桃园三结义三兄弟是谁?(刘备、关羽、张飞)

⑵水镜先生所说的卧龙和凤雏分别指谁?(诸葛亮、庞统)

⑶"宁教天下人负我,休教我负天下"是谁说的?(曹操)

⑷《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罗贯中)

⑸"既生瑜,何生亮"是谁的临终一叹?(周瑜)

⑹闭月美女指《三国演义》中的谁?(貂禅)

⑺《三国演义》中有哪"三绝",分别指谁?(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奸绝:曹操)

⑻"死诸葛吓走生仲达"仲达是谁?(司马懿)

⑼"三足鼎立"指哪几个国家三分天下?(东吴、西蜀、北魏)

⑽诸葛亮病逝何地? (五丈原)

二、群英聚会

1、《三国演义》情节曲折,人物众多,它描绘了一个动荡不安的年代,一个产生英雄的年代。同学了们,你心目中的三国英雄是谁?用一两句话说出你敬佩他什么?

2、大家敬佩的英雄各不相同,看来对人物的看法,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3、由情节引出主要人物:看完三国演义,给你印象最为深刻的情节是哪一段?

(以下环节随机,由学生所说情节教师相机引出主要人物)

关羽:

(1)生说:刮骨疗毒

(2)提到关羽,你还想到了哪些情节?(师相机点评)

(温酒斩华雄:出示原文,齐读)

(千里走单骑、水淹七军、单刀赴会、许都护嫂、华容道义释曹操、夜走麦城)

(3)面对曹操丰厚的条件让其归附,关羽报之的是“忠臣不侍二主”的回绝,忠心一片,苍天可鉴!也许,自桃园结义的那天起,关羽就已把自己交给了大哥,那是对大哥的情份,及至以后随之演化成对君主的忠义。

(4)关羽走了,带着情义走了,留下了一段故事,一段我们传诵着,后人也一样会去传诵的故事。

诸葛亮:

(1)生说:草船借箭

(2)诸葛亮是《三国演义》的核心人物,有关他的歇后语非常多,就草船借箭这个故事就有好几个,你知道吗?

(3)老师还收集了许多关于诸葛亮的歇后语,你猜猜会是哪些?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诸葛亮挥泪斩马谡--顾全大局

诸葛亮用兵--神出鬼没

诸葛亮的锦羹--神机妙算

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诸葛亮隆中对策--有先见之明

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已

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分组合作读歇后语)

(4)刚刚我们只说了关于诸葛亮的歇后语,其实由三国故事演变而来的歇后语数不胜数,你还知道哪些?

曹操:

(1)生说:败走华容道

(2)在三国演义中,虽然为了突出刘备的仁义,曹操被写成奸诈之人,但是他的军事才能仍然没有抹杀.他在几年的东征西战中,占领了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连少数民族都臣服于他,他是三位君主中最有才干的,魏也是三国中最强盛的,他奠定了魏国的基础,后来晋国才能统一天下,所以我认为他也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

对于人才的求贤若渴,提出了"唯才是举"的用人方针。

曹操同时也是个很有文学情趣的人,喜欢作文赋诗,即使大战在即也情趣不改,他的许多诗作都是乐府中的名篇.

刘备:

(1)"三顾茅庐"的故事家喻户晓,也使刘备爱惜人才的美名远播,你认为他还有什么地方值得敬佩呢?

他既没有曹操那般的家族势力,也没有孙权父兄遗留的基业,但他却凭着自己的宽厚和耐性,白手起家,争得三分天下,在江山姓氏的帛卷上写下他刘备二字,成就了一段永恒的历史。

四、总结

在同学们侃侃而谈间,我们的眼前又浮现出那一个个鲜活的面容,耳边又回荡起一个个永载史册的名字,让这屋子里挥洒着一股英雄豪气。课外阅读好处显而易见,但要选择好读物,并按合理的阅读方法去阅读。

五年级《历史故事》课外阅读指导设计

一、指导目的: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指导学生学会一定的阅读方法,并实际运用到课外阅读中。

3、利用阅读卡,让学生吧自己阅读的收获积累下来,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4、通过学生阅读《感动小学生的100个故事》让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丰富学生的情感,从而让学生在阅读中成长,享受阅读的兴趣。

二、指导重点

1、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2、怎样让语言文字触动孩子的心灵。

三、指导课时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揭题

1、同学们,本学期来,我们已经认识了不少历史人物,你还记得他们吗?老师来考考你,猜猜他(她)是谁?

(分别出示历史人物图片:孔子、武则天、成吉思汗、诸葛亮、文天祥、王昭君、郑和等,学生说出人物名字)

2、同学们真是见多识广,熟悉这么多的历史人物,老师也甘拜下风!我很想知道,你是通过什么方式认识他们的?

(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评:新课程标准倡导“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课堂上,教师用学生最感兴趣的形式——“猜猜看”及富有激励性的话语营造了有趣、热烈的教学氛围,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形成良好的阅读期待。]

二、走进文本

1、通过阅读,同学们认识了孔子、诸葛亮、文天祥等这么多了不起的历史人物,看来,读书真的让我们受益匪浅呀!你们平时是怎样读这些历史故事的呢?谁来介绍一下你的读书方法?

(学生介绍自己平时的读书方法,教师结合学生回答评议。)

2、同学们的读书方法都很不错,但简单的泛读只能让我们对历史有个大致的了解,要想读懂历史就必须走进历史故事,静下心来细细地品读,才能把书中精华变成知识的营养。遇到好文章更要反复地读。现在我们就一起来静心阅读历史故事《将相和》。

(1)谁先来告诉大家题目是什么意思?

(2)将、相是怎样由不和到和的呢?他们二人又分别是怎样的人呢?请同学们打开《历史故事》这本书,快速阅读,读后思考:这则故事里包含了哪几个小故事?(学生阅读,读后交流。)

3、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完璧归赵》、《渑池相会》和《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我们先来阅读第一则小故事《完璧归赵》。

(1)(课件出示阅读要求)快速浏览,看看这个故事中一共出现了哪几个人物?你觉得哪个人物最有特点,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学生浏览《完璧归赵》这个小故事,然后回答问题)

(2)能告诉大家你是怎样读出人物的特点的吗?

生:我是运用在语文课上学到的方法,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去读的。

生:我是通过想象,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人物去读的。

师:我们就根据这两位同学的读书经验,默读这个小故事,在文中划出描写这个人物形象特点的段落、句子、词语,多读几遍,也可以在旁边写下你对这个人物的理解。

(学生独立阅读思考,画画写写,同时播放轻音乐)

把你的收获与大家交流、分享吧!(全班交流)

小结:看来,同学们真正把这则历史故事中的人物读活了!就是这样,读懂历史故事首先要读懂历史人物。

(3)但是仅仅读懂人物是不够的,还要知道这则历史故事要留给我们什么,作者写下这则历史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请四人组长带领同学们在小组内学习,各位同学把你的体会在小组内交流。(学习小组活动)

交流:读了这则历史故事,你有什么体会?这一点你从哪个人物身上体会最深?

小结:读懂历史故事要读懂道理。

4、几年后,秦国又来找赵国的麻烦了,于是有了《渑池相会》。请同学们用刚才的读书方法来品味文中人物,一会儿在全班交流,可以通过诵读、畅谈、读后感等方式来展示。

(学生独立阅读思考,画画写写。)

全班交流:你从这个故事中读懂了哪个人物?你从中明白了什么?

5、正因为蔺相如完璧归赵立功受赏,渑池会上又建奇功,官至上卿,引起了大将军廉颇的不满,于是有了耳熟能详、妇孺皆知的《负荆请罪》,(出示课件)默读有关段落,想象当时的情景,认真揣摩人物的内心。

(学生再次独立阅读思考,画画写写)

全班交流。

小结:至此,将相和好如初,以国家利益为重,同心协力保卫赵国。

三、总结激励

1、读到这里,老师发现同学们已经真正把这则历史故事读懂了,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是怎样读懂历史故事的?

(1)(出示:读懂历史故事要读懂人物)我们是用什么方式去读懂人物的呢?

(抓住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等的词语、句子、段落,体会人物的特点,多读几遍,也可以在旁边写下对这个人物的了解。)

如果借来一本新书,能在上面圈圈画画吗?(对,要爱护书籍,我们不光要爱读书,更要爱护书。)

那我们碰到好词好句该怎么办呢?(摘录、做读书笔记)

(2)(出示:读懂历史故事要读懂道理)我们又是用什么方式去读懂故事中的道理的呢?(可以自己思考,也可以在小组内交流、讨论)

2、读一篇历史故事是这样,读一本历史书也是这样,读更多的课外书同样可以运用这种方法来读懂人物,感悟道理。

3、历史是一扇窗户,重现人类进步的足迹;历史是一条长河,洗涤人们蒙尘的心灵,所以有人说:“穿越时空??”(配乐朗诵《历史故事》扉页上的小诗)

4、同学们,用我们的一双聪慧而深邃的眼睛阅读历史故事吧,我们会为勤劳智慧的祖先而骄傲;阅读历史故事,我们会对创造辉煌灿烂的明天而充满信心!希望同学们能持之以恒、坚持不懈,读更多的历史故事,读更多的课外书!

歇后语阅读指导

阅读内容:

引导学生认识歇后语,培养学生学习歇后语的兴趣,并能在日常生活中学会积累运用。

指导过程:

课前谈话:

1. 同学们,今天有这么多老师来看我们的表现,你们有没有信心表现好?

2. 看到同学们这么自信,我相信这节课你们一定会表现得非常出色的。

一.故事导入

1. 现在,咱们先来听一个故事。

2. 从同学们的表情中,可以看出你们对这个故事很感兴趣,谁来说一说为什么呢?

3. 哦,原来用上这些有趣的歇后语,能让语言更生动幽默,妙趣横生。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漫游歇后语王国,感受歇后语的独特魅力。

二. 认识歇后语

1. 请同学们读一读刚才故事中的歇后语,想一想,它们有什么特点?(同桌之间可以互相说一说。)

2. 同学们很善于观察,歇后语一般是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半部分像是谜语的谜面,是形象的比喻,而后半部分就是谜底,是对前一部分的解释说明,十分的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只说出前一部分,歇去后一部分,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3. 其实我们平常说话时就经常会用到歇后语,比如有的同学非常聪明,经常为班集体出些金点子,我们常这样称赞他:“你真是八月的石榴——满脑袋点子”。还有,老师经常教育同学们,无论是做人,还是做事都要像是:“沙滩上走路——一步一个脚印。”

4. 通过这几年的读书活动的开展,同学们已经积累了不少歇后语。谁愿意起来说说你喜欢的歇后语?

5. 我们大家一起来被《人文精典》中的歇后语

6. 请同学说说这些歇后语的意思

7. 谁能用其中的一个歇后语说一句话?

三.总结

1. 同学们歇后语是中国语言文化中的瑰宝,它来源于生活,用之于生活。所以希望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多积累和恰当运用歇后语,为我们的语言增光添彩。

2. 课下,同学们还可以把自己积累的歇后语整理成《歇后语集》和同学们交流。

《忆扬州》赏析

指导目的:赏析《忆扬州》

指导过程:

《忆扬州》

徐凝

萧娘脸薄难胜泪, 桃叶眉长易觉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 二分无赖是扬州。

说是忆“扬州”,实际上是一首怀人的作品,所以诗人并不着力描写这座“绿扬城郭”的宜人风物,而是以离恨千端的绵绵情怀,追忆当日的别情。不写自己的殷切怀念,而写远人的别时音容,以往日远人之情重,衬出今日自己情怀之不堪,是深一层写法。

前两句,所谓“相见时难别亦难”,极写当日别离景象,萧娘、桃叶均代指所思;愁眉、泪眼似是重复,而以一“难”一“易”出之,便不觉其烦,反而有反复留连、无限萦怀之感。当日的愁眉,当日的泪眼,以及当日的惨痛心情,都作成今日无穷的思念。于此思念殷切之际,唯觉一片惆怅,无可诉说之人,于是,抬头而见月,但此月偏偏又是当时扬州照人离别之月,更加助愁添恨。虽然时光冲淡了当日的凄苦,却割不断缠绵的思念。这种挣不断、解不开的心绪,本与明月无关,奈它曾照离人泪眼,似是有情,而今宵偏照愁人又似无动于衷,却又可憎。于深夜抬头望月时,本欲解脱此一段愁思,却想不到月光又来缠人,故曰“明月无赖”。

古人律绝的结尾处,有时用一种叫做“一笔荡开”的方法,往往会产生一种“寄意无穷”的效果。这首诗所不同的,是它不在第四句用,而在第三句时即已“荡开”。曰愁眉,曰泪眼,虽作者余情未尽,而他事已不必增添,于是忽然揽入一轮明月,以写无可奈何之态,可谓诗思险谲。这两句看似将全诗截为两段,

实则欲断不断,题中用“忆”字,将全诗连贯起来,依然是“剪不断,理还乱”的“别是一般滋味”。

张泌的《寄人诗》:“别梦依稀到谢家,小廊回合曲栏斜。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与《忆扬州》几乎写同一内容。而在写法上,却是春兰秋菊,各占一时之选。张诗的谢家、曲栏,同于徐诗的愁眉、泪眼,意指所思之人。后两句,也同样以夜月寄怀。一个说春月多情,一个说明月无赖。虽语言各异而诗意相同。

无赖二字,本有褒贬两义,这里因明月恼人,有抱怨意。但后世因惊赏这对扬州明月的新奇形象,就离开了作者原意,把它截下来只作为描写扬州夜月的传神警句来欣赏,这时的无赖二字又成为爱极的昵称了。这也是形象有时会大于作者构思的一例。

本来月光普照,遍及人寰,并不偏宠扬州。

更多相关推荐:
读XX本书读后感

在我拿起这本书名字叫麦田里的守望者我没有想到这么薄的一本书会产生这么大影响在我心中产生这么大的影响一个少年形象出现在我的脑海中他是大人们眼中的坏孩子因为他所作的所想的一切都不像话他的成绩也是那样的糟糕几乎没有人...

读读后感

读小学生之友有感白马桥乡中心小学六班李诗琦指导老师江芳兰读书使人善于思考读书使人深刻使人睿智书给了人成长与精神的营养这本小学生之友也给了我很多很多的启示与感动谁说伟大的莫言童年是一阵欢笑呢他是一个生活贫困的人嗜...

阅读经典读后感

我心中的榜样读西游记有感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它是明朝末年吴承恩写的这部小说讲述的是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故事在去西天的路上有很多妖魔鬼怪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和挫折终于到达了西天取到了真经在他们师徒四人当中我...

教师读一本好书读后感

教师读一本好书读后感教师读一本好书读后感挤出时间读点书吧只有这样你才能偶尔遭遇好书一个人与一本书之间冥冥中有一种缘份读书对于我们教师学习新的知识来面对新的挑战更是不可忽视的它能提供我们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但是由于...

《怎样读书》读后感

怎样读书读后感看了胡适先生的怎样读书一书得到一些感悟胡适先生在书中提到读书可以有三种说法一要读何书这个问题不易解决因为个人的见解不同个性不同各人所选只能代表各人的嗜好没有多大的标准作用二读书的功用从前有人说书中...

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

关于读后感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或几句名言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读后感也可以叫做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所谓感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

读书读后感

读书读后感篇一今天我是升旗手gt读后感升旗手也许在别人心里只是把国旗升上而已但是在孩子们的心中却是一种荣誉在暑假里我读了今天我是升旗手这本书我被书中的人物情节所吸引住了这本书主要写了主人公肖晓出于军人家庭崇拜英...

读《回归》读后感

读回归读后感前天我津津有味的读完了回归这个感动的故事我读完了这篇故事后才知道妈妈辛苦的挣钱养我们很不容易所以我们应该好好的对妈妈回归这篇故事主要讲的是一个小女孩的父亲不幸去世了妈妈挣钱也就更辛苦了小女孩一天中最...

读后感——工作如此重要

读工作如此重要你要懂得珍惜有感自从阅读了工作如此重要你要懂得珍惜一书后我懂得了很多东西特别是对工作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原来工作对于一个人来说是那么的重要工作首先是为了满足自身最基本的需求生存及更好地生活...

小学生作文指导─写读后感

180133906doc小学生作文指导写读后感小学生读后感的写法一什么是读后感读完一本书一篇文章或看完一部电视剧听完一首歌以后它们的全部或其中的一部分内容会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你感动而且也让你想到很多自己听到的...

没有任何借口读后感范文

没有任何借口读后感范文读完没有任何借口细思考这个问题就会发现平时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太多的借口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借口存在的空间逐渐在合理与不合理真实与不真实的借口之间而变成了以人为本没有任何借口看似冷漠缺乏人情味似...

读后感范文

读后感范文一点燃学习的热情励志报告观后感一个周五清华大学宋立滨博士来我校进行了励志报告博士在报告会上用诙谐生动的语言和我们进行了交谈从开始幽默的笑谈到后来感人的故事无不蕴含着一个个令人深思的哲理令我们感慨至极报...

读读后感(4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