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昆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5)

时间:2024.4.13

曼昆《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5)

  应用原理6

什么是竞争市场

在一个竞争市场中什么决定一种物品的需求

在一个竞争市场中什么决定一种物品的供给

供给和需求如何共同决定一种物品的价格与销售量

市场经济中价格在配置稀缺资源中的关键作用

  关键概念(Key Concepts):

1.       市场 market

a group of buyers and sellers of a particular good or service.

2.       均衡 equilibrium

a situation in which supply and demand have been brought into balance.

3.       需求量 quantity demanded

the amount of a good that buyers are willing and able to purchase.

4.       供给量quantity supplied

the amount of a good that sellers are willing and able to sell.

5.       供给表supply schedule

a table that show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ice of a good and the quantity supplied.

6.       替代品substitutes

two goods for which an increase in the price of one leads to an increase in the demand for the other.

7.       互补品complements

two goods for which an increase in the price of one leads to a decrease in the demand for the other.

8.       需求表demand schedule

a table that show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ice of a good and the quantity demanded.

9.       需求曲线demand curve

a graph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ice of a good and the quantity demanded.

10.   供给规律law of supply

the claim that, other things equal, the quantity supplied of a good rises when the price of the good rises.

11.   需求规律law of demand

the claim that, other things equal, the quantity demanded of a good falls when the price of the good rises.

12.   正常物品normal good

a good for which, other things equal, an increase in income leads to an increase in demand.

13.   低档物品inferior good

a good for which, other things equal,an increase in income leads to a decrease in demand.

14.   供给曲线supply curve

a graph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ice of a good and the quantity supplied.

15.   竞争市场competitive market

a market in which there are many buyers and many sellers so that each has a negligible impact on the market price.

16.   均衡价格equilibrium price

the price that balances supply and demand.

17.   均衡数量equilibrium quantity

the quantity supplied and the quantity demanded when the price has adjusted to balance supply and demand.

18.   超额供给surplus

a situation in which quantity supplied is greater than quantity demanded.

19.   超额需求shortage

a situation in which quantity demanded is greater than quantity supplied.

20.   其他条件相同ceteris paribus

a Latin phrase, translated as “other things being equal,” used as a reminder that all variables other than the ones being studied are assumed to be constant.

第四章 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

THE MARKET FORCES OF SUPPLY AND DEMAND

一、市场与竞争

1、市场

    市场是某种物品或劳务的一群买者与卖者。

2、竞争市场

    竞争市场是有许多买者与卖者,以至于每一个人对市场价格的影响都微乎其微的市场。

3、完全竞争市场

    可以根据两个基本特征来定义完全竞争市场:

(1)所提供销售的物品是完全相同的, 

(2)买者和卖者如此之多,以至于没有一个买者或卖者可以影响市场价格。

由于完全竞争市场上的买者与卖者必须接受市场决定的价格,所以,他们被称为价格接受者。

4、垄断 monopoly

一些市场只有一个卖者, 而且这个卖者决定价格。这个卖者被称为垄断。如有线电视。

5、寡头 oligopoly

一些市场只有几个卖者,而且这些卖者并不总是主动地进行竞争。这种市场被称为寡头。如航线。

6、垄断竞争 monopolistically competitive

一些市场有许多提供略有差别产品的卖者。由于产品并不是完全相同的,每个买者都有某种决定自己产品价格的能力。这种市场被称为垄断竞争。如软件行业。

二、需求

1、需求量

    需求量是买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物品量。

2、个人需求的决定因素

Ø  价格

(由于需求量随着价格上升而减少,随着价格下降而增加,我们说,需求量与价格负相关。)

Ø  收入

Ø  相关物品的价格

Ø  嗜好

Ø  预期

3、正常物品和低档物品

如果当收入减少时,一种物品的需求减少,这种物品就被称为正常物品。

如果当收入减少时,一种物品的需求增加,这种物品就被称为低档物品。(搭公交)

4、替代品和互补品

当一种物品价格下降,减少了另一种物品的需求时,这两种物品被称为替代品。如毛衣与长袖衫、猪肉与鸭肉。

当一种物品价格下降,增加了另一种物品的需求时,这两种物品被称为互补品。如汽油与汽车。

5、需求表与需求曲线

需求表:即一个表示一种物品价格与其需求量之间关系的表。

需求曲线:把价格与需求量联系在一起的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被称为需求曲线。价格在纵轴,需求量在横轴。

表 4-1 凯瑟琳的需求表

图 4-1 凯瑟琳的需求


曲线

6、其他条件相同

经济学家用“其他条件相同”这个术语表明,除了正在研究的变量之外,所有相关变量都保持不变。

7、市场需求与个人需求

市场需求是所有个人对某种物品或劳务需求的总和。

市场需求量不仅取决于一种物品的价格、而且还取决于买者的收入、嗜好、预期,以及相关物品的价格。它也取决于买者的人数。

8、需求曲线的移动

在某种既定价格时,任何一种增加买者希望购买的数量的变动都会使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在某种既定价格时,任何一种减少买者希望购买的数量的变动都会使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人们的嗜好并增加了冰激凌需求。在任何一种既定价格时,买者现在想买更多的冰激凌,而且冰激凌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除了价格之外,任何一种决定需求的因素变动时,需求曲线移动。

表 4-3 需求的决定因素

三、供 给

1、供给量

    任何一种物品或劳务的供给量是卖者愿意而且能够出售的数量。。

2、个人供给的决定因素

Ø  价格

由于供给量随着价格上升而增加,随着价格下降而减少,所以我们说,某种物品的供给量与价格是正相关的。

价格与供给量之间的这种关系被称为供给规律

Ø  投入价格

Ø  技术

Ø  预期

3、供给表与供给曲线

供给表:表示一种物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表格。

供给曲线:一种物品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图形。

4、市场供给与个人供给

正如市场需求是所有买者需求的总和一样,市场供给也是所有卖者供给的总和。

5、供给曲线的移动

除了价格以外,任何一种决定供给的因素变动都会使供给曲线移动。

任何在每一价格水平时增加供给量的变动都使供给曲线向右移动。

同样, 任何在每一价格水平时减少供给量的变动都使供给曲线向左移动。

四、供给与需求的结合

1、均衡

供给和需求曲线相交于一点;这一点被称为市场的均衡。

这两条曲线相交时的价格被称为均衡价格,而相交时的数量被称为均衡数量。

2、分析均衡变动的三个步骤

当分析某个事件如何影响一个市场时,我们按三个步骤进行。

第一,                  我们确定该事件是使供给曲线移动,需求曲线移动,还是在一些情况下,使两种曲线都移动。

第二,          第二,我们确定曲线是向右移动,还是向左移动。

第三,          第三,我们用供求图来考察这种移动如何影响均衡价格和数量。

由于供给与需求是如此普遍的经济现象,所以,供求模型是一种十分有用的分析工具。

了解市场是如何运行的。在任何一种经济制度中,资源都要配置到竞争性用途中。市场经济利用供给与需求的力量来实现这个目标。供给与需求共同决定了经济中许多不同物品与劳务的价格.价格又是指导资源配置的信号。

五、内容提要

l  经济学家用供求模型来分析竞争市场。在竞争性市场上,有许多买者和卖者,他们每个人对市场价格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l  需求曲线表示一种物品的需求量如何取决于价格。根据需求规律,当一种物品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增加。因此,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l  除了价格之外,决定需求量的其他因素包括收入、嗜好、预期,以及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如果这些其他决定因素中的一种改变了,需求曲线移动。

l  供给曲线表示一种物品的供给量如何取决于价格。根据供给规律,当一种物品价格上升时,供给量增加。因此,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l  除了价格之外,决定供给量的其他因素包括投入价格、技术,以及预期。如果这些其他决定因素中的一种改变了,供给曲线移动。

l  供给与需求曲线相交决定了市场均衡。在均衡价格时,需求量等于供给量。

l  买者与卖者的行为自然而然地使市场趋向于均衡。当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存在超额供给, 这就引起市场价格下降。当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存在超额需求,这就引起市场价格上升。

l  为了分析任何一个事件如何影响市场,我们用供求图来考察这种事件对均衡价格和数量的影响。 这样做时,我们遵循三个步骤:第一,我们确定该事件是使供给曲线移动,还是使需求曲线移动。第二, 我们确定曲线移动的方向。第三,我们用新均衡与旧均衡进行比较。

l  在市场经济中,价格是指引经济决策,从而指引配置稀缺资源的信号。对于经济中的每一种物品来说,价格确保供给与需求平衡。这样,均衡价格决定了买者选择购买多少某种物品,以及卖者选择生产多少这种物品。


第二篇:曼昆第五版经济学原理


引用请载明出处,谢谢!请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曼昆第五版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部分笔记

微观部分

第一篇·导言

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

稀缺性:社会资源的有限性

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1.1人们如何做出决策

1.1.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效率: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大利益的特性

平等: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平均分配的特性

1.1.2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1.1.3理性人考虑边际量

理性人:系统而又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实现其目标的人

生活中的许多决策很少是黑与白的选择,而往往是介于其间。

边际变动:对现有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

(围绕你所做的事的边缘调整)

理性人通常通过比较边际利益和边际成本来做出决策

1.1.4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

激励:引起一个人作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诸如惩罚或奖励的预期

Eg安全带法律:最终导致车祸的次数增加了。原因:开车谨慎程度的下降对行人有明显不利的影响,因为他们遇上车祸的概率上升了,却没有(像司机那样)获得增加的保护的利益。所以,这些法律减少了每次车祸的死亡人数,但是却增加了车祸的次数。佩兹曼的结论是司机死亡人数变动很小,而行人死亡人数增加了。

分析一种政策时候,不仅应该考虑它的直接影响,而且应该考虑通过激励产生的不大明显的间接影响。如果政策改变了激励,那就会使人们改变自己的行为!

1.2人们如何相互交易

1.2.1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

某种意义上说,经济中的每个家庭都在与所有其他家庭相竞争。但是,贸易可以使每个人(国家)都可以专门从事自己最擅长的活动,通过与其他人交易,人们(国家)可以按较低的成本获得各种各样的物品与劳务。并且享有种类更多的物品和劳务。

经济学专业大一基础课·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部分·曼昆第五版教材笔记整理

1.2.2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市场经济:当许多企业和家庭在物品与劳务市场上相互交易时,通过他们的分散决策配置资源的经济

价格——“看不见的手”用来指引经济活动的工具。作为买者和卖者决策的结果,市场价格及反应了一种物品的社会价值,也反映了生产该物品的社会成本。斯密的重要观点是,价格会自发调整,指引这些单个买者和卖者,在大多数情况下实现整个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斯密观点的推论:当政府阻止价格根据供求状况自发调整时,他就限制了“看不见的手”对组成经济的千百万家庭和企业的决策进行协调的能力。Eg:税收扭曲了价格,也就扭曲了家庭和企业的决策。

1.2.3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

原因之一,只有在政府实施规则并维持市场经济至关重要的制度时,看不见的手才能施展其魔力。之二,看不见的手是强有力的,但并不是无所不能的。政府干预经济并改变人们自己选择的资源配置的原因有两类:促进效率或促进平等。

产权:个人拥有并控制稀缺资源的能力

效率目标:

市场失灵: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市场失灵很可能的原因:外部性,市场势力

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eg污染

市场势力:单个经济活动者(或者一小群经济活动者)对市场价格(不适当的)有显著影响的能力

平等目标:

市场经济根据人们生产其他人愿意购买的东西的能力来给予其报酬。

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并不意味它总能这样

1.3整体经济如何运行

1.3.1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

生产率:每一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数量

在考虑一项政策如何影响生活水平时,关键问题是这项政策如何影响我们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相似于政治经济学,为了提高生活水平,决策者需要通过让工人受到良好的教育、拥有生产物品与劳务需要的工具,以及获得最好的技术,来提高生产率)

1.3.2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

通货膨胀: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1.3.3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经济周期:就业和生产的等经济活动的波动

2

经济学专业大一基础课·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部分·曼昆第五版教材笔记整理

(用生产的物品与劳务量或雇佣的人数来衡量,经济活动中无规律的、大部分无法预测的波动)

货币注入的短期效应:经济中货币量增加刺激了社会的整体支出水平,从而增加了对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需求的增加随着时间推移,会引起企业提高物价,但同时他也鼓励企业雇用更多的工人,并生产更多的物品与劳务;雇佣更多的工人意味着更少的失业。

内容提要:

关于个人做出决策的基本结论是:

人们面临不同目标值钱的权衡取舍;

任何一种行为的成本可以用其所放弃的机会来衡量;

理性人通过比较边际成本与边际利益做出决策;

人们根据他们所面临的激励改变自己的行为

关于人们之间相互贸易的基本结论是:

贸易以及相互依赖性是可以互利的;

市场通常是协调人们之间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

通过纠正市场失灵或者提高经济中的平等程度,政府可以潜在地改善市场结果

关于整体经济的基本结论是:

生产率是生活水平的最终根源;

货币量的增长是通货膨胀的最终根源;

社会面临着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第二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

2.1作为科学家的经济学家

2.1.1科学方法:观察、理论和进一步观察

(经济学研究中进行实验往往很困难,有时是不可能的,经济学家通常不得不使用这个世界碰巧向他们提供的数据,故经济学家十分关注历史所提供的自然试验)

2.1.2假设的作用

假设可以使复杂的世界简单化,而且使解释这个世界变得更为容易。经济学家在研究货币量变动的短期效应时可以假设价格变动并不大(甚至可以认为所有价格都是完全固定的),但是长期中我们要假设所有价格都是完全可变的。

2.1.3经济模型

所有模型都建立在一些假设之下,撇开与所研究问题无关的许多经济细节,简化现实

2.1.4循环流量图

定义:一个说明货币如何通过市场在家庭与企业之间流动的直观经济模型

两类决策者:企业——用劳动、土地、资本(建筑物和机器)这些投入品来生产物品和劳务,家庭——拥有生产要素并消费企业生产的所有物品与劳务

生产要素:劳动、土地、资本等用来生产物品和劳务的投入品

(据百度百科)指进行社会生产经营活动时所需要的各种社会资源,是维系国民经济运行及市场主体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因素。生产要素,是经济学中的一个基本范畴。现代西方经济学认为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企业家才能四种,随

3

经济学专业大一基础课·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部分·曼昆第五版教材笔记整理

着科技的发展和知识产权制度的建立,技术、信息也作为相对独立的要素投入生产。这些生产要素进行市场交换,形成各种各样的生产要素价格及其体系。

2.1.5生产可能性边界

定义:表示在可得到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技术既定时,一个经济所能生产的产品数量的各种组合的图形

经济可以用它拥有的资源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和以内的任何一点进行生产,但它不能再这条边界以外的任何一点进行生产

如果经济从他可以获得的稀缺资源中获得了他能得到的全部东西,这种结果就是有效率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个点代表了有效率的生产水平。

生产可能性边界表明了用另一种物品来衡量的一种物品的机会成本

要注意,一个物品的机会成本等于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斜率!

生产可能性边界通常是凹向原点的情况。生产可能性边界表明在某一特定时期内生产不同物品之间的权衡取舍。社会选择该边界上的哪一点取决于它对两种物品的偏好。

2.1.6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它们如何在市场上相互交易 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包括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

2.2作为政策顾问的经济学家

2.2.1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实证描述:试图描述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观点

规范描述:试图描述世界应该是什么样子的观点

2.3经济学家意见分歧的原因

2.3.1科学判断的不同

2.3.2价值观的不同

2.3.3感觉与现实

内容提要:

经济学家们努力以科学家的客观态度来研究他们的学科。向所有科学家一样,他们做出了适当的假设并建立了简化的模型,以便解释我们周围的世界。两个简单的经济模型是循环流量图和生产可能性边界。

经济学可划分为两个分领域: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家研究家庭和企业作出的决策以及家庭和企业在市场上的相互交易。宏观经济学家研究影响整体经济的力量和趋势。

实证表述是关于世界是什么的论断。规范表述是关于世界应该是什么的论断。当经济学家作出规范表述时,他们的行为更像是政策顾问而不是经济学家

经济学家们想决策者提出的建议之所以有时会相互矛盾,不是因为科学判断的差别,就是因为价值观的差别。在一些时候,经济学家提供的建议是一致的。

4

经济学专业大一基础课·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部分·曼昆第五版教材笔记整理

(附录:因果关系中忽略变量、反向因果关系)

第三章: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

3.2比较优势:专业化的动力

3.2.1绝对优势

定义:用比另一生产者更少的投入生产某种物品的能力

3.2.2机会成本和比较优势

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机会成本衡量了每个生产者所面临的两种物品之间的权衡取舍。

比较优势:一个生产者以低于另一个生产者的机会成本生产一种物品的行为

一个人不可能在两种物品的生产上都拥有比较优势,因为一种物品的机会成本是另一种物品机会成本的倒数。比较优势反映了相对机会成本。

3.2.3比较优势与贸易

贸易可以使社会上每个人都获益,因为它使人们可以专门从事他们具有比较优势的活动

3.2.4贸易的价格

每一方都可以以低于他机会成本的价格购买一种物品

3.3比较优势的应用

进口品:在国外生产而在国内销售的物品

出口品:在国内生产而在国外销售的物品

内容提要:

每个人都消费本国和世界各国许多其他人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相互依存和贸易之所以合意,是因为它可以使每个人都可以享有更多数量和品种的物品与劳务

有两种方法可以用来比较两个人在生产一种物品时的能力。一个可以用较少投入生产该物品的人被称为在生产该物品上有绝对优势。生产该物品的机会成本较小的人被称为有比较优势。贸易的好处是基于比较优势,而不是绝对优势。

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加好,因为它使人们可以专门从事自己有比较优势的活动。

比较优势原理不仅适用于个人,还适用于国家。经济学家用比较优势原理支持各国间的自由贸易。

第二篇·市场如何运作

5

经济学专业大一基础课·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部分·曼昆第五版教材笔记整理

第四章: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

4.1市场与竞争

4.1.1什么是市场

市场:有某种物品或劳务的买着与卖者组成的一个群体

4.1.2什么是竞争

竞争市场:有许多买着和卖者,以至于每个人对市场价格的影响都微乎其微的市场 特征:(1)可供销售的物品是完全相同的;(2)买着和卖者人数众多,以至于没有任何一个买者和卖者这可以影响市场价格。完全竞争市场上的买着和卖者必须接受市场决定的价格(价格接受者)

垄断者:一些市场上只有一个卖者而且这个卖者决定价格

4.2需求

4.2.1需求曲线:价格和需求量之间的关系

需求量:买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一种物品的数量

需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物品价格上升,对该物品需求量减少;一种物品价格下降,对该物品的需求量增加。

需求曲线:表示一种物品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图形

4.2.2市场需求与个人需求

市场需求是个人需求之和

市场需求曲线表示在所有影响消费者想购买的数量的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一种物品的总需求量如何随该物品的价格的变动而变动

4.2.3需求曲线的移动

需求增加:使每一种价格水平下的需求量增加的任何变动都会使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需求减少:使每一种价格水平下的需求量增加的任何变动都会使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使需求曲线移动的变量:

(1) 收入:

正常物品: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收入增加引起需求量增加的物品

低档物品: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收入增加引起需求量减少的物品

(2) 相关物品的价格

替代品:一种物品价格上升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量增加(当一种物品价格下降引起对另一种物品的需求量减少)的两种物品

互补品:一种物品价格上升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量减少(当一种物品价格下降引起对另一种物品的需求量增加)的两种物品

(3) 嗜好

(4) 预期

(5) 买者的数量

(6)总结:价格变动表现为沿着需求曲线的变动,而其他任何一个变量的变动将使需求曲线移动

4.3供给

4.3.1供给曲线:价格与供给量之间的关系

6

经济学专业大一基础课·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部分·曼昆第五版教材笔记整理

供给量:卖者愿意并且能够出售的一种物品的数量

供给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物品价格上升,该物品供给量增加;一种物品价格下降,该物品供给量也减少

供给曲线:表示一种物品的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图形

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是因为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价格越高意味着供给量越多

4.3.2市场供给与个人供给

市场供给量是在每种价格水平下所有卖者的供给量之和,可以水平地相加个人供给曲线得出市场供给曲线

4.3.3供给曲线的移动

影响供给曲线的变量:价格(其变动表现为沿着供给曲线的变动)

(1) 投入品价格

(2) 技术

(3) 预期

(4) 卖者的数量

4.4供给与需求的结合

4.4.1均衡

均衡:市场价格达到使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的水平时的状态

均衡价格:使供给与需求平衡的价格

均衡数量:均衡价格下的供给量和需求量

在均衡价格下时,买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物品量正好与卖者愿意而且能够出售的数量相平衡

过剩:供给量大于需求量的状态(超额供给)

短缺:需求量大于供给量的状态(超额需求)

供求定理:

任何一种物品价格的调整都会使该物品的供给与需求达到平衡

4.4.2分析均衡变动的三个步骤

(1)确定该事件是使供给曲线移动还是需求曲线移动(还是两者都移动)

(2)确定曲线移动的方向

(3)用供求图说明这种移动如何改变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曲线移动和沿着曲线的移动

供给指供给曲线的位置,而供给量指供给者希望出售的数量。供给曲线的移动被称为“供给移动”,而需求曲线的移动被称为“需求变动”。沿着一条固定供给曲线的变动被称为“供给量的变动”,而沿着一条固定需求曲线的变动被称为“需求量的变动”

曼昆第五版经济学原理

7

经济学专业大一基础课·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部分·曼昆第五版教材笔记整理

内容提要

经济学家用供求模型分析竞争市场,在竞争性市场上,有许多买者和卖者,他们每个人对市场价格影响很小,甚至没有影响。

需求曲线表示价格如何决定一种物品的需求量,根据需求定理,随着一种物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因此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

除了价格之外,决定消费者想购买多少物品的其他因素包括收入、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嗜好、预期和买者的数量。如果这些因素中的一种改变了,需求曲线就会移动。

供给曲线表示i价格如何决定一种物品的供给量,根据供给定理,随着一种物品价格上升,供给量增加,因此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除了价格之外,决定生产者想出售多少物品的其他因素包括投入品价格、技术、预期和卖者的数量。如果这些因素中的一种改变了,供给曲线就会移动。

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相交决定了市场均衡,当价格为均衡价格时候,需求量等于供给量。

买者和卖者的行为会自然而然的是市场趋向均衡。当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存在物品的过剩,引起市场价格下降。当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存在物品的短缺,引起市场价格上升。

市场经济中价格是引导经济决策从而配置稀缺资源的信号。对于经济中的每一种物品

来说,价格确保供给与需求达到平衡。因此,均衡价格决定买者将购买多少这种物品,以及卖者选择生产多少这种物品。

第五章:弹性及其应用

弹性:衡量买者和卖者对市场条件变化的反应程度。衡量需求量或供给量对某种决定因素的反应程度的指标。

5.1需求弹性

5.1.1需求价格弹性及其决定因素

定义:衡量一种物品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指标,用需求量变动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百分比来计算。

(1) 相似替代品的可获得性

有相似替代品的物品的需求往往富有弹性、

(2) 必需品与奢侈品

必需品的需求往往缺乏弹性,奢侈品的需求往往富有弹性

8

曼昆第五版经济学原理

经济学专业大一基础课·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部分·曼昆第五版教材笔记整理

(3) 市场的定义

范围小的市场的需求弹性往往大于范围大的市场需求弹性,因为范围小的市场更容易找到相近的替代品

(4) 时间框架

物品的需求往往在长期内更富有弹性

5.1.2需求价格弹性的计算

需求量变动百分比需求价格弹性=价格变动百分比

取绝对值。需求价格弹性越大,意味需求量对价格越敏感

5.1.3中点法

(Q2?Q1) [ Q2+Q1 /2]需求价格弹性=5.1.4各种需求曲线

完全无弹性的需求:弹性等于0

缺乏弹性的需求:弹性小于1

单位弹性需求:弹性等于1

富有弹性的需求:弹性大于1

完全有弹性的需求:弹性无穷大

5.1.5总收益与需求价格弹性

总收益:一种物品的卖者支付从而卖者得到的量,用该物品的价格乘以销售量计算。 如果需求缺乏价格弹性,价格上升将引起总收益增加。(同方向变动)

如果需求富有弹性,价格上升引起总收益减少(反方向变动)

如果需求是单位价格弹性,当价格变动时,总收益不变。

5.1.7其他需求弹性

需求收入弹性:衡量一种物品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变动反应程度的指标,用需求量变动百分比除以收入变动百分比计算。

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衡量一种物品需求量对另一种物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的指标,用第一种物品需求量变动百分比除以第二种物品价格变动百分比。物品为替代品,则交叉价格弹性为正;物品为互补品,则交叉价格弹性为负。

5.2供给弹性

供给价格弹性:衡量一种物品供给量对其价格变动反应程度的指标,用供给量变动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百分比。

在一些市场上,供给弹性并不是不变的,而是沿着供给曲线变动。企业拥有的工厂的生产能力是有限的。在供给量水平很低时,供给价格弹性很高,表明企业能对价格变动做出相当大的反应。随着供给的增加,企业逐渐接近其最大生产能力。一旦生产能力得到完全利用,企业需要建立新工厂。要使企业能承受这种额外支出,价格就必须大幅度上升,因此供给变得缺乏弹性。

内容提要

9

经济学专业大一基础课·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部分·曼昆第五版教材笔记整理

需求价格弹性衡量的是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如果某种物品可以得到相近的替代品,是奢侈品而不是必需品,市场范围狭小,或者买者有相当长的时间对价格变动作出反应,那么,这种物品就倾向于更富有弹性。

可以用需求量变动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百分比来计算需求价格弹性,如果需求价格变动比例小于价格变动比例,如果需求量变动比例小于价格变动比例,那么弹性小于1,就可以说需求缺乏弹性。如果需求量变动比例大于价格变动比例,那么弹性大于1,就可以说需求富有弹性。

总收益,即对一种物品的总支付量,等于该物品的价格乘以销售量。对于缺乏弹性的需求曲线,其总收益随着价格的上升而增加;对于富有弹性的需求曲线,其总收益随着价格上升而减少。

需求收入弹性衡量的是需求量对消费者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衡量一种物品需求量对另一种物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供给价格弹性衡量的是供给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这种弹性往往取决于所考虑的时间长短,在大多数市场上,供给在长期中比短期中更富有弹性。

可以用供给量变动百分比除以价格变动百分比来计算供给价格弹性。如果供给量变动比例小于价格变动比例,那么弹性小于1,就可以说供给缺乏弹性。如果供给量变动比例大于价格变动比例,那么弹性大于1,就可以说供给富有弹性。

第六章:供给、需求与政府政策

6.1价格控制

价格上限:出售一种物品的法定最高价格

价格下限:出售一种物品的法定最低价格

结论:当政府对竞争市场施行限制性价格上限时,就产生了物品的短缺,而且,卖者必须在大量潜在买者中配给稀缺物品。限制性价格下限引起了过剩

6.2税收

税收归宿:税收负担在市场参与者之间进行分配的方式

结论:(1)税收抑制了市场活动。当对一种物品征税时,该物品在新均衡时的销售量减少了。

(2)卖者和买者分摊了税收负担,新均衡时,卖者得到的更少,买者支付的更高。 对买者征税和对卖者征税是相同的!

6.2.3弹性与税收归宿

税收负担更多地落在缺乏弹性的市场一方身上

在本质上,弹性衡量当条件变得不利时,买者或卖者离开市场的意愿。需求弹性小意味着买者对消费某种物品没有适当的替代品。供给弹性小意味着卖者对生产某种物品没有适当的替代品。

内容提要

10

经济学专业大一基础课·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部分·曼昆第五版教材笔记整理

价格上限是某种物品与劳务的法定最高价格。租金控制就是一个例子。如果价格上限低于均衡价格,则需求量大于供给量。由于所引起的短缺,卖者必须以某种方式在买这种配给物品或劳务。

价格下限是某种物品或劳务的法定最低价格。最低工资是一个例子,如果价格下限高于均衡价格,则供给量大于需求量。由于所引起的过剩,必然要以某种方式在卖者中配给买者的物品和劳务。

当政府对一种物品征税时,该物品的均衡数量减少。也就是说,对某一市场征税缩小了该市场的规模

对一种物品征税是在买者支付的价格和卖者得到的价格之间打入的一个楔子。当市场向新均衡移动时, 买者为该物品支付的价格提高了,而卖者从该物品得到的价格减少了。从这种意义上说,买者和卖者分摊了税收负担。税收归宿并不取决于是向买者征税还是向卖者征税。

税收归宿取决于供给与需求的价格弹性。税收负担更多地落在缺乏弹性的市场一方,因为市场的这一方难以通过改变购买量或者销售量来对税收作出反应。

第三篇·市场和福利

第七章:消费者、生产者与市场效率

福利经济学:研究资源配置如何影响经济福利的一门学问。

市场上的供求均衡可以使卖者和买者得到的总利益最大化。

7.1消费者剩余

支付意愿定义:买者愿意为某种物品支付的最高量

消费者剩余:买者愿意为一种物品支付的量减去其为此实际支付的量

在任何一种数量时,需求曲线给出的价格表示边际买者的支付意愿,边际买者是如果价格再提高一点就首先离开市场的买者。

需求曲线以下和价格以上的面积衡量一个市场的上的消费者剩余。

7.2生产者剩余

成本:卖者为了生产一种物品而必须放弃的每种东西的价值

生产者剩余:卖者出售一种物品得到的量减去其生产成本。生产者剩余衡量卖者从参与市场中得到的利益。

在任何一种数量时,供给曲线给出的价格表示边际卖者的成本,边际卖者是如果价格再降低一点就首先离开市场的卖者。

价格之下和供给曲线以上的面积衡量一个市场上的生产者剩余

7.3市场效率

效率:资源配置使社会所有成员得到的总剩余最大化的性质

11

经济学专业大一基础课·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部分·曼昆第五版教材笔记整理

平等:在社会成员中平均地分配经济成果的特征

消费者剩余=买者的评价—买者支付的量

生产者剩余=卖者得到的量—卖者的成本

关于市场结果的观点:

(1) 自由市场把物品的供给分配给对这些物品评价最高的买者,这种评价用买者的

支付意愿来衡量

(2) 自由市场将物品的需求分配给能够以最低成本生产这些物品的卖者

(3) 自由市场生产出使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综合最大化的物品量

7.4结论:市场效率与市场失灵

第一,我们的分析假设,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市场势力

第二,分析假设市场结果只影响买者和卖者——外部性

内容提要

消费者剩余等于买者对一种物品的支付意愿减去其实际为此支付的量,它衡量卖者从参与市场中得到的利益。可以通过找出需求曲线一下和价格以上的面积,来计算消费者剩余

生产者剩余等于卖者出售的量减去其生产成本,它衡量卖者从参与市场中得到的利益。可以通过找出价格一下供给曲线以上的面积计算生产者剩余。

使消费者和生产者剩余的总和最大化的资源配置被称为是有效率的。决策者通常更关心经济结果的效率和平等。

供给与需求的均衡使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的总和最大化,也就是说看不见的手指引着买者和卖者有效配置资源

在存在市场实力或者外部性等市场失灵的情况下,市场不能有效地配置资源。

第八章:应用:赋税的代价

8.1赋税的无谓损失

一种物品的税收无论向买者还是卖者征收,其结果都是相同的

对一种物品征税是在买着支付的价格和卖者得到的价格之间打入一个楔子,该物品的销售量下降。

政府的税收收入:T*Q,即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之间的矩形的面积

买者和卖者因税收遭受的损失大于政府筹集到的收入

无谓损失:市场扭曲(例如税收)引起的总剩余减少

无谓损失的最终来源:税收引起的无谓损失是因为它使买者和卖者不能实现某些贸易的好处。

阻止了买者评价与卖者成本之间的差额小于税收的这样互利的贸易。

8.2决定无谓损失的因素

12

经济学专业大一基础课·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部分·曼昆第五版教材笔记整理

供给和需求的弹性越大,税收的无谓损失也就越大。

8.3税收变动时的无谓损失和税收收入

P176

乔治·亨利:土地税(因为供给弹性为0,土地所有者承担了全部税收负担。土地税没有改变市场配置,没有无谓损失,政府收入就是土地所有者的损失)

拉弗曲线和供给学派经济学‘

内容提要

一种物品的税收使该物品卖者与买者的福利减少了,而且,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减少常常超过了政府筹集到的收入。总剩余——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和税收收入之和——的减少被称为税收的无谓损失

税收带来无谓损失是因为它使买者少消费、使卖者少生产,而且这种行为变动使得市场规模缩小到使总剩余最大化的水平之下。由于供给弹性和需求弹性衡量市场参与者对市场状况变动的反应程度,所以弹性越大意味着无谓损失越大

税收增加越多,它对激励的扭曲越大,无谓损失也就越大。但由于税收减少了市场规模,税收收入不会一直增加,税收收入起初随着税收规模的扩大而增加,但是如果税收规模达到足够大的时候,税收收入开始下降。

第九章:应用:国际贸易

9.1决定贸易的因素

世界价格:一种物品在世界市场上所通行的价格

如果世界价格高于国内价格,就成为出口国;反之则是进口国

9.2贸易的输家和赢家

小国模型——对世界市场的影响微不足道,价格接受者

出口国:(1)当一国允许贸易并成为一种物品的出口者时,国内该物品的生产者的状况变好,而国内该物品消费者情况变坏

(2)从赢家收益超过输家损失的意义上说,贸易使得一国的经济福利增加了

进口国:(1)当一国允许贸易并成为一种物品的进口国时,国内该物品消费者的状况变好,而国内该物品的生产者情况变坏

(2)从赢家收益超过输家损失的意义上说,贸易使得一国的经济福利增加了

关税:对在国外生产而在国内销售的物品征收的税

关税减少了进口量,并使得国内市场向没有贸易时候的均衡移动

关税的无谓损失:一,关税使得国内纺织品的价格高于世界价格,尽管生产这些增加的纺织品的成本高于按世界价格购买这些纺织品的成本。但关税使得国内生产者生产这些纺织品还是拥有利可图的。

二,当关税提高了国内纺织品消费者不得不支付的价格时,他鼓励这些消费者把纺织品的消费量减少。一部分对纺织品评价高于世界价格但是低于加上关税之后价格的消费者退出市场。

13

经济学专业大一基础课·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部分·曼昆第五版教材笔记整理

国际贸易的其他利益

增加了物品的多样性、通过规模经济降低了成本、增加了竞争、加强了思想交流

9.3各种限制贸易的观点

工作岗位论(消灭工作岗位的时候也创造了一些工作岗位)

国家安全论(保护关键行业可能是合理的,但是如果这个观点是由行业代表而不是国防机构提出时候,就应该谨慎看待。为了得到免受外国竞争的保护,公司有夸大自己在国防中作用的激励)

幼稚产业论

不公平竞争论

作为讨价还价筹码的保护论

内容提要

通过比较没有国际贸易时的国内价格和世界价格,可以确定自由贸易的影响。国内价格低表明,该国在生产这种物品上有比较优势,而且将成为出口者。国内价格高表明,世界其他国家在生产这种物品上有比较优势,而且该国将成为进口者。

当一国允许贸易并成为一种物品的出口者的时候,该物品生产者状况变好,但是该物品消费者的状况变坏。当一国允许贸易并成为一种物品的进口者时候,该物品消费者状况变好,而生产该物品生产者的状况变坏。在这两种情况下,贸易的好处都大于损失。

关税——对进口物品征收的税——使市场向没有贸易时的均衡移动,因此减少了贸易的好处。虽然国内生产者的状况变好了,而且政府增加了收入,但是消费者的损失大于这些好处。

第四篇:公共部门经济学

第十章:外部性

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无补偿的影响,就是对这种影响既不付报酬也得不到报酬,有正负外部性之分。

10.1外部性和市场无效率

铝的需求曲线反映了消费者对铝的评价,这种评价用他们的支付意愿衡量。在任何一种既定数量时,需求曲线的高度表示边际买者的支付意愿。就是表示购买最后一单位铝对于消费者的价值。

社会成本:包括铝生产者的私人成本加上受到污染的不利影响的旁观者的成本 外部性内在化:改变激励,以使人们考虑到自己行为的外部效应

负外部性使得市场生产的数量大于社会合意的数量,正外部性使得市场生产的数量小于社会合意的数量。政府可以通过对有负外部性的物品征税并给予正外部性的物品补贴来使外部性内在化。

正外部性举例:技术溢出、产业政策、专利保护

10.2针对外部性的公共政策

14

经济学专业大一基础课·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部分·曼昆第五版教材笔记整理

反应方式:命令与控制政策直接对行为进行管制;以市场为基础的政策提供激励,以促使私人决策者自己来解决问题。

10.2.1命令与控制政策:管制

10.2.2以市场为基础的政策1:矫正性税收与补贴

矫正税:改变了吉利,使其考虑到外部性的存在,从而使资源配置向社会最适水平移动。矫正税既增加了政府的收入又提高了经济的效率。

10.2.3以市场为基础的政策2: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

10.3外部性的私人解决办法

类型:外部性内在化、慈善行为、私人市场利益各方签订合约

科斯定理:如果私人各方可以无成本地就资源配置进行协商,

那么他们就可以自己解决外部性问题

配。有关各方总可以达成一种协议,在这种该协议中,每个人的情况都可以变得更好,而且结果是有效率的。

有时候利益各方不能有效解决的原因:交易成本、谈判容易破裂、利益各方人数众多 交易成本:各方在达成协议与遵守协议过程中所发生的成本

内容提要

当买者和卖者之间的交易间接影响第三方时,这种影响成为外部性。如果一项活动产生了负外部性,例如污染,市场的社会最适量小于均衡量。如果一项活动产生了正外部性,例如技术溢出效应,社会最适量将大于均衡量。

政府用各种政策来解决外部性引起的无效率。有时候政府通过管制来防止从社会来看无效率的活动。还有的时候哦,政府通过矫正税来使外部性内在化。还有一种公共政策是发放许可证,例如政府可以通过发放数量有限的污染许可证来保护环境,这种政策的结果与对污染者征收矫正税的效果大致相同。

受外部性影响的人有时候可以用私人方法解决问题。例如,当一个企业给另一个企业带来外部性的时候,两个企业可以通过合并把外部性内在化。此外,利益各方也可以通过签订合约来解决问题。根据科斯定理,如果人们能够无成本地谈判,那么他们总可以达成一个资源有效配置的协议。但在许多情况下,许多利益各方面达成协议是很困难的,从而科斯定理并不适用。

外部性、科斯、产权都在讲同一个故事!

15

经济学专业大一基础课·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部分·曼昆第五版教材笔记整理

排他性:一种物品具有的可以阻止一个人使用该物品的特性

消费中的竞争性:一个人使用一种物品将减少其他人对该物品的使用的特性

私人物品:既有排他性又有竞争性的物品

公共物品:既无排他性又无竞争性的物品

公共资源:有竞争性但是没有排他性的物品

自然垄断:有排他性但是没有竞争性的物品

搭便车者:得到一种物品的利益但避开为此支付费用的人

如果政府确信一种公共物品的利益大于其总成本,他就可以提供该公共物品,并用税收收入对其进行支付,从而使每个人状况变好。

Eg:国防、基础研究、反贫困

成本——收益分析:比较提供一种公共物品的社会成本与社会收益的基础研究

公地悲剧:一个寓言,说明从整个社会的角度看,为什么公共资源的使用大于合意的水平

结论:当一个人使用公共资源时,他就减少了其他人对这种资源的使用。由于这种负外部性,公共资源往往被过度使用。政府可以通过用管制或者税收减少公共资源的消耗来解决这个问题。此外,有时候政府也可以把公共资源变成私人物品。

11.3.2一些重要的公共资源

清洁的空气和水、拥挤的道路、鱼、鲸、其他的野生动物

内容提要

物品是否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上存在差别。如果阻止某个人使用某种物品是可能的,这宗物品就具有排他性。如果一个人对某种物品的使用减少了其他人对于同一物品的使用,这种物品就具有竞争性。市场运行最适用于既有排他性又有竞争性的私人物品。市场运行不适用于其他类型的物品。

公共物品既无竞争性有无排他性。公共物品的例子包括烟火表演、国防和基础知识的创造。由于不能对使用公共物品的人收费,所以在私人提供这种物品时,人们存在搭便车的激励。因此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并以成本——收益分析为基础做出关于每种物品供给量的决策。

公共资源在消费中有竞争性但无排他性,例子包括共有的草地、清洁的空气和拥挤的道路。由于不能向使用共有资源的人收费,他们往往会过度地使用公共资源。因此,政府努力用各种方法限制公共资源的使用。

第十二章 税制的设计

12.1.美国政府的财政状况

12.1.1联邦政府

1)联邦政府最大的收入来源是个人所得税,家庭的税收负担依据其总收入。

工薪税:企业付给给工人的工资征的税收(社会保障税)

16

经济学专业大一基础课·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部分·曼昆第五版教材笔记整理

联邦政府的支出主要为社会保障、国防、医疗保障、收入保障

预算赤字:政府支出大于政府收入

预算盈余:政府收入大于政府支出

转移支付:政府未用于交换物品和劳务而进行的支付?

12.1.2州与地方政府

最重要的两类税收:销售税、财产税,最大的一项支出为教育

12.2税收和效率

当税收扭曲人们作出的决策时引起的无谓损失,无谓损失来自于没有纳税的人,正是因为税收改变了他的行为。

纳税人在遵照税法纳税时承担的的管理负担

平均税率与边际税率

平均税率:支付的总税收除以总收入(了解纳税人作出的牺牲,衡量收入中用于纳税的比例)

边际税率:对增加的一美元收入征收的额外税收(了解税制在多大程度上扭曲了激励,决定所得税的无谓损失)

定额税:对每个人等量征收的税收

(可能最有效率,因为一个人的决策并不改变应纳税额,税收也没有扭曲激励,因此也不会引起无谓损失,给纳税人带来的管理负担最小)

12.3税收与平等

受益原则:认为人们应该根据他们从政府服务中得到的利益来纳税,与此相似,一个从公共物品中得到更大利益的人也应该比那些得到利益小的人多纳税 支付能力原则:应该根据一个人可以承受的负担来对这个人征税。

支付能力原则得到了两个推论:纵向平等——支付能力更强的纳税人应该缴纳更多税收

横向平等——有相似支付能力额纳税人应该缴纳等量税收

三种税制:(1)比例税:高收入纳税人和低收入纳税人缴纳收入中向同伴

(2)累退税:高收入纳税人缴纳的税收在收入中的比例低于低收入纳税人的税收

(3)累进税:高收入纳税人缴纳的税收在收入中的比例高于低收入纳税人的税收

税收粘蝇纸理论:税收负担就像粘蝇纸上的苍蝇,被粘在它首次落下的地方。

税收负担的分配与税单的分配不是一回事

内容提要

美国政府用各种税收筹集收入。联邦政府最重要的税是个人所得税和用于社会保障的工薪税。州与地方政府最重要的税是销售税和财产税。

17

经济学专业大一基础课·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部分·曼昆第五版教材笔记整理

税制的效率是指它给纳税人带来的成本,除了资源从纳税人向政府转移,税收还有两种成本:第一种是由于税收改变了激励、扭曲了资源配置而带来了无谓损失。第二种是遵从税法的管理负担。

税制的平等涉及税收负担是否公平地在个人之见进行分配。根据受益原则,人们根据他们从政府得到的收益来纳税是公平的。根据支付能力原则,人们根据他们承受财务负担的能力来纳税是公平的。当评价税制的平等性时,记住从税收归宿研究中得到的一条结论:税收负担的分配与税单的分配不是一回事。

当考虑税法的变动的时候,决策者经常面临效率与平等之间的权衡取舍。大多数关于税收政策争论的产生是因为人们对这两个目标的侧重不同

第五篇:企业行为与产业组织

第十三章:生产成本

产业组织——

13.1什么是成本

企业的目标:利润最大化

总收益total revenue:企业出售产品所得到的货币量(=企业的产量乘以出售这些产品的价格)

总成本total cost:企业用于生产的投入品的市场价值

利润profit:总收益减去总成本

作为机会成本的成本

显性成本explicit cost:需要企业支出货币的投入成本

隐性成本implicit cost:不需要企业支出的货币投入成本(eg:已经投入企业的金融资本的机会成本,把资本放弃的利息收入作为隐性机会成本之一——储蓄利息)

经济利润:总收益减总成本,包括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

会计利润:总收益减总显性成本

生产函数production function:用于生产一种物品的投入量与该物品产量之间的关系

边际产量:增加一单位投入所引起的产量增加

边际产量递减:一种投入的边际产量随着投入量增加而减少的特征

固定成本:不随着产量变动而变动的成本

可变成本:随着产量变动而变动的和成本

平均总成本:总成本除以产量

平均固定成本:固定成本除以产量

平均可变成本:可变成本除以产量

18

经济学专业大一基础课·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部分·曼昆第五版教材笔记整理

边际成本:额外一单位产量所引起的总成本增加

成本曲线的三个特征:

边际成本随产量上增加而上升(随着产量增加,边际成本最终要上升)

平均总成本曲线是U形,曲线的低端对应着是平均总成本最小的产量,这种产

量有时被成为企业的有效规模。

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总成本曲线在平均总成本的最低点相交

边际成本和平均总成本之间的关系:(重要,理解)

只要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总成本,平均总成本就下降。只要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总成

本,平均总成本就上升。

规模经济:长期平均总成本随产量增加而减少的特性

规模不经济:长期平均总成本随产量增加而增加的特性

规模收益不变:长期平均总成本在产量变动时保持不变的特性

一个企业的成本往往取决于所考虑的时间框架,特别是,许多成本在短期中是固定的,但在长期中是可变得,结果,当企业改变其产量水平时,短期中的平均总成本可以比长期中增加得更快。

第十四章 竞争市场上的企业

竞争市场有时称为完全竞争市场,特征:市场上有许多买者和卖者,各个买者提供的物品大体上是相同的(企业可以自由地进入或退出市场)

竞争市场:有许多交易相同产品的买者和卖者,以至于每一个买者和卖者都是价格接受者的市场

平均收益:总收益除以销售量

边际收益:增加一单位销售量引起的总收益变动

在竞争市场上对于所有企业而言,平均收益=物品的价格=边际收益,即P=MR=AR

利润最大化的三个一般性规律:

如果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企业应该增加其产量

如果边际成本大于边际收益,企业应该减少其产量

19

经济学专业大一基础课·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部分·曼昆第五版教材笔记整理

在利润最大化的产量水平时,边际收益和边际成本正好相等

在本质上,由于企业边际成本曲线决定了企业在任何一种价格时候愿意供给的物品数量,因此,边际成本曲线也是竞争企业的供给曲线!!!(有前提限制) 停止营业:由于当前的市场条件而在某个特定的时间不生产任何东西的短期决策。如果生产能得到的收益小于生产的可变成本,MR=P<AVC,企业停止营业

退出:企业离开市场的长期决策

竞争企业的短期供给曲线是边际成本区现在平均可变成本曲线以上的那一部分。 竞争企业的长期供给曲线是边际成本曲线位于平均总成本曲线之上的那一部分。 沉没成本:已经发生而且无法回收的成本。

利润:(P-ATC)*Q

长期,在这种进入和退出的过程结束时,仍然留在市场中的企业的经济利润必定为零 只有当价格与平均总成本相等时候进入和退出的过程才结束。 在可以进入和退出的竞争市场的长期均衡中,企业一定是在其有效规模上运行。

长期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原因:

一些用于生产的资源数量是有限的

不同企业有不同的成本!

由于企业在长期中比在短期中更容易进入和退出,所以长期供给曲线一般比短期供给曲线更富弹性。

需求变动在不同的时间框架之下有不同的影响。在短期中,需求增加引起价格上升,并带来利润,而需求减少因其价格下降,并带来亏损。但如果企业可以自由进入和退出市场,那么企业在长期中数量将自发调整,使市场回到零利润状态。

第十五章 垄断

竞争企业是价格接受者,垄断企业是价格制定者。

垄断企业:一种没有相近替代品的产品的唯一卖者的企业。

垄断产生的根本原因:进入壁垒——垄断企业能在市场上保持唯一卖者的地位,是因为其他企业不能进入市场并与之竞争

垄断进入壁垒的三个形成原因:

(1) 垄断资源:生产所需要的关键资源由单个企业所拥有

(2) 政府管制:政府给予单个企业排他性地生产某种物品或劳务的权利(eg:专利

法、版权法)

(3) 生产流程:某个企业能以低于大量生产者的成本生产产品

20

经济学专业大一基础课·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部分·曼昆第五版教材笔记整理

自然垄断:由于一个企业螚低于两个或者更多企业的成本向整个市场提供一种物品或者劳务而产生的垄断(当一个企业的平均总成本曲线持续下降时候。在这种情况下,当生产分到更多企业中时,每个企业的产量减少了,平均总成本上升了。结果是单个企业可以以最低成本生产任何及定量的商品。但是随着市场的扩大,一个自然垄断市场可能会变成一个更具竞争性的市场。)

竞争企业可以在市场价格下想卖多少就卖多少,所以竞争企业面临一条水平需求曲线。实际上,由于竞争企业出售有许多完全替代品(在其市场上所有其他企业的产品),所以,任何一个企业所面临的需求曲线都是完全富有弹性的。

由于垄断企业是市场上的唯一卖者,所以他的需求曲线救市市场需求曲线。这样垄断企业的需求曲线就会由于所有的正常原因而向右下方倾斜。如果垄断企业提高其物品的价格,消费者就会少买这种物品。也就是说,若垄断者减少他销售的产量,其产品价格会上升。

市场需求曲线限制了垄断者有其市场势力获得利润的能力!市场需求曲线具体描述了垄断企业所能得到的价格和产量的组合。通过调整所生产的数量、价格,垄断者可以选取需求曲线上的任意一点,但是他不能选择需求曲线外的任何一点。

垄断者的边际收益总是小于其物品的价格。

(原因:面临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

当垄断者增加他销售的数量时候,这是对总收益有两种效应:

(1) 产量效应:销售的数量多了,从而可能增加总收益

(2) 价格效应:价格下降了,从而可能减少总收益

竞争企业没有价格效应。但是,当垄断者增加一单位产量的时候,他必须将都对所销售的每一单位产品收取的价格,而且这种价格下降减少了他已经卖出的各单位收益。依次,垄断者的边际收益总是小于其物品的价格。垄断者的边际收益曲线位于需求曲线之下。

对于竞争企业,P=MR=MC

曼昆第五版经济学原理

;对于垄断企业,P>MR=MC

(供给曲线表明企业在任何一种既定价格下选择的供给量。但是垄断企业是价格制定者而不是价格接受者,垄断企业在选择供给量的时候同时确定价格。)

社会有效率的产量:需求曲线与边际成本曲线的交点

垄断着生产的产量小于社会有效率的产量

无谓损失:由于垄断者收取高于边际成本的价格,并不是所有对物品评价高于物品成本的消费者都会购买它。一些潜在的消费者对物品的评价高于垄断成本但是小于垄断者指定的价格,这些消费者不会购买物品,结果无效率。垄断者相当于税收,税收是在消费者的支付意愿(体现在需求曲线上)和生产着成本(反映在供给曲线上)打入一个楔子。

21

经济学专业大一基础课·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部分·曼昆第五版教材笔记整理

价格歧视的三个结论:

(1) 通过向不同顾客收取的价格更接近于顾客的支付意愿,

(2) 能够根据支付意愿划分顾客。

推论:某些市场势力会组织企业实行价格歧视 Eg:套利

套利:在一个市场上以低价购买一种物品,而在另一个市场上以高价出售,一边从价格差中获利的过程

(3) 价格歧视可以增进经济福利!可以消除垄断定价中固有的无效率。福利增加表

现为生产者剩余更高而不是消费者剩余更高。

完全价格歧视:垄断者完全了解每个顾客的支付意愿,并对每位顾客收取不同价格的情况。所有互惠的贸易都得以进行,没有无谓损失,垄断生产者以利润的形式获得了市场的全部剩余。

结论:价格歧视增加了垄断利润,否则企业就会选择对所有顾客收取同样的价格了。

对垄断的公共政策:

政府的方法:(1)努力使垄断行业更有竞争性eg反托拉斯法;(2)管制垄断者的行为;(3)把一些私人垄断企业变为公共企业;(4)不作为(与政策不可避免的不完善性相比,市场失灵的程度更小)

协同效应:有的时候公司合并并不是为了减弱竞争,而是为了通过更有效率的联合生产而降低成本。

第十六章 垄断竞争

定义:存在许多出售相似但不相同产品的企业的市场结构

特征:(1)许多卖者:有许多企业争夺相同的顾客群体

(2)产品差别:每个企业生产的一种产品至少与其他企业生产的这种产品略有不同。因此每个企业不是价格接受者,而是面临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需求曲线。

(3)自由进入和退出:企业可以无限制的进入或退出市场。因此,企业数量要一直调整到经济利润为零时停止。

短期:

垄断竞争企业选择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产量,然后用其需求曲线找出他可以出售的价格。

长期均衡:

企业有正利润时,新企业有进入市场的激励,增加了顾客可以选择的产品数量,从而减少了市场已有的每家企业面临的需求,促使企业面临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随着对留下来的企业产品需求的减少,这些企业的利润下降。企业有负利润的时候,市场上的企业又退出的激励,顾客可选择的产品少了,这种企业数量的减少扩大了原来留在市场上的企业面临的需求,需求曲线向右移动,这些企业利润增加了(亏损减少了)

22

经济学专业大一基础课·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部分·曼昆第五版教材笔记整理

一旦进入和退出使利润为零,需求曲线和平均总成本曲线相切。只有在这两条曲线相切而没有相交时,最大化利润才是零。这个切点出现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同样数量时候。

垄断市场长期均衡特点:价格大于边际成本(垄断),价格等于平均总成本(竞争)

(1)企业在垄断竞争下有过剩生产能力,垄断企业可以总价其产量并降低生产的平均成本。企业放弃这种机会是因为为了把增加的产品卖出去,必须降价。

(2)高于边际成本的价格加成

垄断竞争与社会福利:

1, 高于成本的价格加成

2, 市场上企业数量可能不是“理想”的数量,可能有太多或者太少的企业进入。每当

一家新企业考虑带着一种新产品进入市场的时候,它只考虑自己的经济利润,有两种外部效应:

(1) 产品多样化外部性:由于消费者从新产品引进中得到了消费者剩余,因此新企

业进入给消费者带来了正的外部性

(2) 抢走业务外部性:由于其他企业因新竞争着的进入而失去了部分顾客和利润,

因此新企业进入给原有企业带来了负的外部性。

广告:争论;作为质量信号的广告;品牌——品牌向消费者提供了在购买前不易判断的产品质量的信息,品牌向企业提供了保持高质量的激励。

第十七章 寡头

寡头市场的本质:只有少数几个卖者

寡头:只有少数几个卖者提供的相似或相同产品的市场结构

博弈论:研究在策略状况下人们如何行为

“策略”:一个人所处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当他在不同的行为之中做出选择时,必须考虑其他人对他采取的行为会做出什么反应。

17.1 只有少数几个卖者的市场

寡头的关键特征:合作与利己之间的冲突

勾结:一个市场上的企业之间就生产的产量或收取的价格达成的协议

卡特尔:联合起来行事的企业集团,一旦形成,市场实际上就是有一个垄断者提供服务 利己的逻辑使双头产量的增加大于垄断水平,但不会使双头达到竞争状态下的分配 纳什均衡:相互作用的经济主体在假定所有其他主体所选策

略为既定情况下选择自己最优策略的状态

23

经济学专业大一基础课·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部分·曼昆第五版教材笔记整理

当寡头企业单独选择利润最大化的产量时,他们生产的产量大于垄断但小于竞争的产量水平。寡头价格低于垄断价格,

但高于竞争价格(竞争价格等于边际成本)

寡头数量如何影响市场结果?

决策时要权衡两种效应:

产量效应:

由于价格高于边际成本,在现行价格时每多销售1加仑水将增加的利润

价格效应:

提高产量将增加总销售量,这就会降低水的价格并减少所销售的所有其他水的利润

买者的数量越多,每个卖这越不关心自己对市场价格的影响。这就是说,随着寡头数量的增加,价格效应在减少。当寡头数量增加到极大时,价格效应就完全消失了,只剩下了产量效应。这就是说,个别企业的生产决策不再影响市场价格。在这种极端情况下,每个企业在决定生产多少时都把市场价格作为既定的,只要价格高于边际成本,他就增加生产。

一个大的寡头市场本质上就是一个竞争企业集团,竞争企业在决定生产多少的时候只考虑产量效应,因为竞争企业是价格接受者,不存在价格效应。因此,随着寡头市场上卖者数量增加,寡头市场就越来越像竞争市场。其价格接近于边际成本,生产量接近于对社会有效率的水平。

17.2 合作经济学

囚徒困境:两个被捕的囚徒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博弈”,说明为什么甚至在合作对双方都有利时,保持合作也是困难的。

占优策略:无论其他参与者选择什么策略,对一个参与者都为最优的策略

垄断结果对于寡头整体来讲是理性的,但每个寡头都有违背协议的激励。利己使寡头难以维持低产量、高价格和垄断利润的合作结果。

人们有时能合作的原因:博弈多次。

违规成本,只要参与者都非常关心未来的利润,他们就将放弃违规带来的一次性好处。在多次囚徒困境博弈中,两个参与者肯呢个达到合作的效果。

17.3 针对寡头的公共政策

贸易限制与反托拉斯法

争论:

(1) 转售价格维持:

经济学家认为,一,这种做法不是为了减少竞争,如果超级电子公司有任何市场势力,他可以通过批发价格而不是转售价格维持来实施这种力量。二,转售价格维持有合理的目标。当一个人提供一种公共物品时,其他人可以不付费就享用,这种情况下折扣零售商将搭其他零售商提供的服务便车,这就使得服务低于合意的水平。

24

经济学专业大一基础课·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部分·曼昆第五版教材笔记整理

“转售价格维持”阐明的原则:

看起来减少竞争的经营做法实际上可能有其合理的目的。

(2) 掠夺性定价:P384

(3) 搭售:

原因:1,是价格歧视的一种形式,如果不同的电影院对电影的评价不同,搭售就可以使制片厂通过收取接近于买着总支付意愿的联合价格而增加利润,

2,可以用搭售作为扩大其市场势力的手段。

第6篇:劳动市场经济学

第十八章:生产要素市场

生产要素:用于生产物品与劳务的投入

劳动、土地、资本是三种最重要的生产因素。

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派生需求。企业的生产要素需求是从它向另一个供给物品的决策派生出来的。

18.1劳动的需求

大多数劳动服务不是作为最终产品供消费者享用的,而是作为生产成本投入到其他物品的生产中去的。

关于企业的假设:第一,假设我们的企业在苹果市场上(这里企业是卖者)和摘苹果工人市场上(这里企业是买者)都是竞争性的。竞争企业是价格接受者。

第二,企业是最求利润最大化的(主要目标)

(还有是企业对于短期要素的需求,单个厂商的需求)

生产函数:用于生产一种物品的投入量与该物品产量之间的关系。随着投入量增加,生产函数变得越来越平坦,这反映了边际产量递减的特性。是一种最大可能产量 劳动的边际产量:增加一单位劳动所引起的产量增加量。

边际产量递减(diminishing marginal product):一单位投入的边际产量随着投入量增加而减少的性质。(公理化假设)

边际产量值(value of marginal product):一种投入的边际产量乘以该产品的市场价格 边际产量值(与边际产量本身一样)随着工人数量的增加而递减。有时也叫做边际收益产量,是企业从多使用一单位生产要素中得到的额外收益。

一个竞争性的、利润最大化企业雇佣工人数要达到劳动的边际产量值等于工资那一点。对于该企业来说。边际产量值曲线也是劳动需求曲线。 投入需求和产量供给:额外一单位劳动生产出MPL单位的产量,那么一单位产量的边际成本MC=W/MPL。又因为W(工资)=P*MPL(劳动边际产量值)推出W/MPL=P,那么P=MC。(等边际法则)等式表明企业产品的价格等于生产以单位产品的边际成本。因此,当一个竞争企业雇佣的劳动达到边际产量值等于工资那一点时,它的产量也就达到价格等于边际成本那一点。 边际成本/企业成本是边际成本曲线向上倾斜、边际产量向下倾斜的那一部分。

25

经济学专业大一基础课·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部分·曼昆第五版教材笔记整理

引起劳动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1),产品价格(某物价格上升增加了每个工人的边际产量值从而增加了生产企业的劳动需求;相反,价格下降减少了边际产量值,也减少了劳动需求)

(2)技术变革

技术变革通常增加了劳动的边际产量,从而增加了劳动需求,并且使得劳动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但是技术变革也可能减少劳动需求,比如廉价工业机器人的发明,减少劳动的边际产量,使劳动去先向左移动。这是一种节约劳动的技术变革。

(3)其他要素的供给

在场期中需求曲线弹性更大一点。

18.2劳动的供给

劳动供给曲线反映了工人如何根据机会成本的变动做出劳动——闲暇权衡取舍的决策。向右上方倾斜的劳动供给曲线意味着,工资上升使得工人增加他们供给的劳动量,即工人对闲暇的机会成本增加的反映是减少闲暇。

但是劳动供给曲线并不一定是向右上方倾斜。闲暇的机会成本变大,但是工人也比以前更富有了,可能会用额外的财富去享受更多的闲暇。即是在高工资条件下,也许会选择少工作几个小时。这样劳动供给曲线会向后弯曲。可以根据劳动供给决策的冲突效应(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去分析。

引起劳动供给曲线移动的因素:嗜好变动,可供选的机会改变(在任何一个劳动市场上,劳动的供给都取决于其他劳动市场上可以得到的机会),移民

18.3劳动市场的均衡

竞争市场决定工资的两个因素:工资调整使得劳动供求平衡。工资等于劳动的边际产量值。

改变劳动供求的任何事件都必定使均衡工资和边际产量值等量变动。因为这两个量必定总是相等的。

生产率三个决定因素:物质资本,人力资本,技术知识。

18.4其他生产要素:土地和资本

资本:生产中所使用的设备与建筑物的存量。代表现在正用于生产新物品和劳务的过去生产的物品的累积。

购买价格:个人无限期的拥有那些生产要素而支付的价格。

租赁价格:一个人为了在一个有显示器内使用那些生产要素而支付的价格。

资本价格:利息

曼昆第五版经济学原理

曼昆第五版经济学原理

曼昆第五版经济学原理

26

经济学专业大一基础课·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部分·曼昆第五版教材笔记整理

劳动需求又反映了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在均衡时,每个工人都得到了他在经济中声场物品与劳务过程中的边际贡献的价值。

19.1决定均衡工资的若干因素

①补偿性工资差别:为抵消不同工作的非货币特性而产生的工资差别。

好的轻松有趣又安全的工作的劳动供给大于那些艰苦枯燥而危险的工作

②人力资本:对人投资的积累,如教育和在职培训

最重要人力资本的类型是教育,教育代表着为了提高未来生产率而在某一时点的资源指出。教育投资是和一个特别的人相联系,这种联系使教育成为人力资本。

资本的本质载于它本身是被生产出来的生产要素。

实际上,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工人与收受教育程度较低的工人之间的工资差别可以被看作对受教育成本的补偿性工资差别。

Q:为什么近年来熟练工人与非熟练工人之间的收入差距扩大了呢?

KEY:假说一,国际贸易改变了对熟练劳动与非熟练劳动的相对需求。当国际贸易扩大时,美国国内对熟练劳动的需求增加了,而对非熟练劳动的需求减少了。

但是胡老师认为,如果本国收入差距大,则交易对手国必然、可能出现的收入差距在缩小。那么国际贸易中总存在一些收入差距拉大和收入差距缩小的国家,但是事实上是收入差距不断拉大。

假说二,技术变革

③能力、努力和机遇

收入当中无法解释的差异主要归因于天赋能力、努力和机遇

(胡老师认为要对均衡保持足够的敏感,内在禀赋有差异)

④超级明星现象

产生在有两个特点的市场上:(1)市场上每位顾客都想享受最优生产者提供的物品,

(2)使最有生产者低成本向每位顾客提供物品成为可能的是生产这种物品的技术。

高于均衡的最低工资:

① 最低工资法

② 工会的市场势力(工会:与雇主谈判工资和工作条件的工人协会,罢工:工会有组

织地从企业撤出劳动)

③ 效率工资:企业为了提高工人的生产率而支付的高于均衡工资的工资

特别地,高工资可以减少工人的流动性,提高工人的努力程度,并提高申请企业工作的人的素质。

19.2歧视经济学

歧视:对仅仅由于种族、宗教、性别、年龄或其他个人特征不同的相似个人提供不同的机会。

1, 衡量:歧视通常是观察不同群体的平均工资。即使在一个无歧视的劳动市场,不同

人的工资也是不一样的。简单观察宽泛经济群体间差别没有说明歧视具有普遍性,一部分原因可以追溯为补偿性工资差别、人力资本(受教育程度较高、工作经验的形式)

由于不同群体之间平均工资的差别部分反反映了人力资本和工作特性的差别,因此这些差距本身并不能说明劳动市场上到底存在多大歧视。

2, 利润动机是消除歧视性工资的强大力量,但也存在对这种矫正的限制,两个重要的

27

经济学专业大一基础课·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部分·曼昆第五版教材笔记整理

限制因素就是顾客偏好和政府政策。

第20章:收入不平等和贫困

贫困率:家庭收入低于一个称为贫困线的绝对水平的人口百分比

贫困线:由由联邦政府根据每一个家庭收费规模确定的一种收入绝对水平,低于这一水平的家庭被认为处于贫困状态。

(与种族、年龄、家庭结构相关)

收入分配与贫困率数据所给的生活水平不平等状况是不一致的。

原因:实物转移支付、经济生命周期(在人的一生中有规律的收入变动形式)、暂时收入和持久收入(家庭购买物品与劳务的能力主要取决于其持久收入)

经济流动性:人们在各收入阶层之间流动(代际经济成功的持续性)

20.2收入再分配的政治哲学

1,功利主义:政府应该选择使社会上所有人总效用最大化的政策

(效用:衡量幸福或满足程度的指标)

2,自由主义:政府应该选择必要的公正的政策,这种公正要由一位在“无知面纱”背后的无偏见观察者来评价

最大最小准则:认为政府目标应该使得社会上状况最差的人的福利最大化

社会保险:旨在保护人们规避负面事件的政府政策

(自由主义者的要求的收入再分配比功利主义者更多)

3, 自由至上主义:政府应该惩罚犯罪并实行自愿的协议

机会平等比收入平等更重要

20.3减少贫困的政策

最低工资法

福利(补贴需要者收入的政府计划)

负所得税(向高收入家庭征税并给低收入家庭补贴的机制)

实物转移支付

21章消费者选择理论

21.1预算约束:消费者能买得起什么

预算约束线:对消费者可以支付得起的消费组合的限制

预算约束线斜率:两种物品的相对价格——一种物品与另一种物品的价格之比。反映了市场提供给消费者的权衡取舍

21.2偏好:消费者想要什么

21.2.1用无差异曲线代表偏好

无差异曲线:一条表示给消费者相同满足程度的消费组合的曲线

边际替代率:一条无差异曲线任意一点的斜率等于消费者愿意用一种物品替代另一种物品的比率。(消费者愿意以一种物品交换另一种物品的比率)

21.2.2无差异曲线的四个特征

1,消费者对较高无差异曲线的偏好大于较低无差异曲线。消费者通常偏好消费更多而不是更少的商品。

28

经济学专业大一基础课·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部分·曼昆第五版教材笔记整理

2,无差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无差异曲线的斜率反映了消费者愿意用一种物品替代另一种物品的比率。在大多数情况下,消费这两种物品都喜欢。因此如果要减少一种物品的量,为了使得消费者同样满足,就必须增加另一种物品的量。

3,无差异曲线不相交。反证法

4,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边际替代率通常取决于消费者目前消费的每一种物品的量。特别是人们更愿意放弃他们已经拥有的数量较多的物品而不愿意放弃他们为数不多的物品,因此,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21.2.3极端例子

物品容易替代时候,无差异曲线呈现较小的凸性;物品难以替代的时候,无差异曲线呈现极大的凸性。

完全替代品:无差异曲线为直线的两种物品

完全互补品:无差异曲线为直角形的两种物品

21.3最优化:消费者选择什么

消费者可以达到的最高无差异曲线是正好与预算约束线相切的那条无差异曲线,相切的点被称为最优点

消费者选择的两种物品组合要使得边际替代率等于相对价格

相对价格:市场愿意用一种物品交换另一种物品的比率

边际替代率:消费者愿意用一种物品交换另一种物品的比率

消费者最优的时候,消费者对两种物品的评价(用边际替代率表示)等于市场的评价(用相对价格表示)

效用:消费者从一组物品中能够得到的满足程度和幸福程度的抽象衡量

更高无差异曲线上物品的组合提供了更高的效用。可以把一条无差异曲线作为一条等效用曲线。

任何一种物品的边际效用是消费者从多消费一单位该物品中得到的效用的增加。一般假设大多数物品表现出边际效用递减。

两种物品之间的边际替代率取决于他们的边际效用

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物品价格的比率,边际替代与等于边际效用的比率。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约束线相切。

21.3.2收入变动如何影响消费者的选择

正常物品:收入增加引起需求量增加的物品

低档物品:收入增加引起需求量减少的物品

21.3.4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当一种价格变动使得消费者移动到更高或者更低无差异曲线时所引起的消费变动

替代效应:当一种价格变动使得消费者沿着一条既定的无差异曲线变动到有新边际替代率的一点时所引起的消费变动

收入效应是向更高无差异曲线移动引起的消费变动

替代效应是沿着无差异曲线变动到有不同边际替代率的一点引起的消费变动

21.3.5需求曲线的推导

21.4三种应用

吉芬物品:价格上升引起需求量增加的物品

29

经济学专业大一基础课·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部分·曼昆第五版教材笔记整理

劳动供给曲线既可能向右上方倾斜也可能向右下方倾斜

信息不对称:

道德风险;一个没有收到完全监督的人从事不诚实或者不合意行为的倾向(雇佣关系。反应:更好的监督、高工资、延期支付)

逆向选择:从无信息一方的角度看,无法观察到的特征组合为不合意的倾向(卖者对所出售物品的特征了解比买者多的市场上产生的问题。例子:二手车市场、劳动市场、保险市场)

发信号:有信息的一方向无信息的一方披露自己私人信息所采录的行动

筛选:无信息的一方所采取的有信息的一方披露信息的行动

博达计算

阿罗不可能定理

中值选民定理

人不总是理性的:人类过分自信,人们过分重视从现实生活中观察到的细枝末节。人们不愿意改变自己的观念

30

更多相关推荐:
读曼昆经济学原理有感

读曼昆经济学原理有感国贸0942朱书德09020xx04229刚开始读曼昆经济学原理我发现自己对经济一词的认识竟然是错误的经济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意思是管理一个家庭的人在生活中相互交易的一群人一个经济的行为反映了...

曼昆经济学原理读后感

格里高利曼昆曼昆经济学原理读后感曼昆的微观经济学分册告诉我们由于对于市场产品价格的话语权存在本质上的差别垄断企业的产品价格要高于其边际收益产生了超额垄断利润这种利润是以抑制有效需求减少社会福利产生无谓损失为代价...

读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有感

读书笔记读曼昆经济学原理有感接触的第一本经济类的书籍就是曼昆的经济学原理第三版当时同学介绍说这本书跟其他书不一样看过其他经济学教材后都是感觉充满了抽象的概念生硬的图表艰深的数学公式和模型读起来往往让人感到枯燥乏...

经济学原理曼昆读后感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经济这一词来源于希腊语其意思为管理一个家庭的人经济是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与政治是人类社会的上层建筑一样是构建人类社会并维系人类社会运行的必要条件小到家庭个人大到国家社会经济金融活动是人类生活之中不...

曼昆《经济学原理》读后感

曼昆经济学原理读后感近期看了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感慨颇深全书没有晦涩难懂的抽象概念也没有复杂深奥的近代数学知识这是一本适合平民大众阅读的作品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另一方面其内容是博大精深返璞归真用平易的语言向读者展现了现...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

学经济学原来也是一种享受读曼昆经济学原理有感对于神秘而陌生的经济学我希望去探索和了解它我在网站上搜索关于经济学的书籍网友们如此评论了一些优秀的经济学教科书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充满了哲学的味道读来就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

经济学原理读后感经济学原理读后感经济学本源问题的回答刘倩国民经济学20xx020xx4最近一直都在忙兼职班主任的事情书确实读少了不少但是在与小师弟小师妹的交往中我又对经济学这个词汇有了新的认识今年华师经管院的招...

曼昆《经济学原理》名词解释(整理版)

曼昆经济学原理上名词解释1稀缺性社会资源的有限性2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3效率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多东西的特性4平等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公平分配的特性5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

曼昆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4)

曼昆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4比较优势原理表明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变得更好关键概念KeyConcepts1绝对优势absoluteadvantagethecomparisonamongproducersofagoo...

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

经济学十大原理前提社会资源的有限性经济学实际上是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一至四人们如何决策五至七人们如何相互贸易八至十整体经济如何运行一人们面临交替关系个人家庭以及社会面对效率和平等的控制问题效率从稀缺资...

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

经济学原理读书笔记读别做正常的傻瓜有感人们都说学习经济学会使人变得更聪明更精明的确经济学来自于生活却指导我们的日常生活经济学大到可以影响世界经济格局左右国家经济形势小到我们日常生活琐事而学习经济学是离不开看书的...

读马歇尔《经济学原理》有感

读马歇尔经济学原理有感近日由于学校读书工程的启动我选择阅读了由阿尔弗雷德马歇尔所著的经济学原理一书这本经济学经典之作令我感悟颇深不仅让我对经济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为我之后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阿尔弗雷德马歇尔近...

曼昆经济学原理读后感(2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