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谋、蛮、幻、色——以《妻妾成群》为视域,反思中国女性生存状态

时间:2024.4.7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权、谋、蛮、幻、色

院(部)名 称: 汉 语 言 文 学

学 生 姓 名: 冯 涛

专 业: 汉语言 学 号:

联 系 电 话:138xxxxxxxx

1

权、谋、蛮、幻、色

——以《妻妾成群》为视域,反思中国女性生存状态

摘要:苏童《妻妾成群》借封建大家族的一代兴衰更迭,不仅写出了父权制社会中妇女的悲剧命运,而且写出了父权制历史必然崩溃的劫难。揭示了某种心态、意绪与幻觉,侧重分析女性的生存感受,疑虑、欲望、恐惧、空虚??含蓄哀婉的叙述着女性悲剧命运。大背景的“恶”促成了她们的“坏”,而就女性自身来讲,欲望和性格是酿成人生悲剧的主要因素。她们拥有饱满的生命情欲,却总面临着生命力不能张扬的苦恼,更无法摆脱自身情欲的困扰。“对女性的伤害已经不仅仅是社会问题,而且是人本身、女性自身的问题。这里深藏着人性深处的许多奥秘[1]。”作为新世纪的人,作为女性,我们是否应该不断审视、反思,克服其人性的负面与残缺——欲望与性格的失衡!

关键词:苏童;妻妾成群;女性意识;女性生存

20世纪80年代中期,“先锋文学”在文坛异峰突起, 苏童作为其中一个代表人物,他的小说以其叙述的优美、精致,想象的奇特和舒卷的美学气韵而引人注目,开阔了当代文学的视野。从苏童小说女性形象塑造的角度,不仅能洞悉苏童小说中的女性世界,反思中国女性生存状态和其创作中女性意识的凸现, 而且能了解其独特的审美追求。

苏童擅长写“旧故事”,尝试着用“一些古老的叙述方法叙述古老的故事”,他的选材大多以过去表现现在,借过去的人、事来反映社会,表现生活,《妻妾成群》则是典型代表作。之所以选择《妻妾成群》作为“先锋派”的代表作,主要是因为这篇小说影响甚大,也标志着苏童叙事风格走向成熟。这篇看上去古典味十足的小说,也显示了非常现代的叙事方法;它强调语言感觉和叙事句法,依然未脱形式主义外衣。并且,小说着力展示了一夫多妻制的旧式婚姻下妻妾们无法逃脱的悲剧命运归宿,可以称做是透视中国女人命运的一面镜子。

一.苏童及其创作主题

(一)苏童创作特色及其在《妻妾成群》中的表现

苏童的作品以“阴柔”为主调,初看很多人都误以为是出自某位女性作家之手,故苏童曾被人戏称为“苏女”。在《婚姻即景》自序中,苏童这样说过:“??当初写《妻妾成群》的原始动机是为了寻找变化??而我的创造也许只在于一种完全虚构的创作方式??我有的只是‘白纸上好画画’的信息和描绘旧时代的古怪的激情[2]。”

苏童在《妻妾成群》中描写一个封建大家庭中一代兴衰。在这个大社会的小缩影中,五位姨太太以自己对人生的不同定义与选择,对理想的不同定位与追求,处理着各自与老爷(封建家庭的统治者)之间的关系,游离于整个大家庭众多人事当中,在岁月的轨道上铸成了不同的结局。苏童无意于展现时代,也无意于刻画人物,他试图揭示的其实只是某种心态、意绪与幻觉,侧重的是她们的生存感受、虚荣、欲望、恐 2

惧、空虚,这些通过井、箫、阳痿、醉酒等一系列意象弥漫开来。小说着力于刻划陈家后院,那里的紫藤和枯井、海棠等等,承担了非常重大的叙事功能。《妻妾成群》依旧以“阴柔”为大的基调,苏童对姨太太的描写,暗示生命的浮躁、萎谢,反映了女性身陷绝境而不自觉的意识状态、行为方式以及在男性压抑下生存的悲哀。《妻妾成群》中采用了"井",有一种神秘的象征,也带有颇浓的宿命色彩。苏童的文字始终有着阴暗潮湿的气息。

(二)苏童创作中对女性的独特认识,普遍同情

《妻妾成群》中细致入微地刻画了女性心理,入木三分地揭露了人性,再加上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暧昧模糊的神秘死亡气息以及作者含蓄哀婉的叙事方式,都是它能成为苏童代表作乃至当代文坛佳作的重要因素。然而,苏童显然不是在重复讲述封建婚姻悲剧的故事。

苏童笔下的红粉有生存之痛,善恶之变,在女性形象的塑造中,苏童用独特的笔触,如同知音一般,描绘着女性内心世界,着力刻画了红粉女性的自轻自贱与魔性放浪,进而引发对女性命运的关照、对普遍人性的思索。其作品都是把女性放在中国那种男权至上的传统文化中去挖掘其中所蕴藏的女性文化内涵,这种女性文化内涵的实质是女性依附于男性,女性文化是对强势男性文化的一种消极反叛。

苏童笔下的主人公性格大都是孤独、冷漠、甚至有些病态的忧郁,表现在行为上也是异乎寻常的。作品平静、从容,又弥漫着淡淡的忧郁,使读者既感到阅读的愉悦,也感到一丝丝的沉重。

二.《妻妾成群》人物形象分析及其生存状态

(一)“五彩缤纷”的女性

苏童尤为擅长刻划女性形象,“红颜薄命”的古训,在苏童手里特别富有韵味。那些女性优雅明净,任性而薄命,浑身散发着感伤的诗意。很显然,《妻妾成群》的结尾似乎有意营造悲剧性的结局,苏童的那些女性的命运早已被先验地注定了。

颂莲进入陈府,在她与其他三位姨太太第一次见面的过程中就体现了各人的性格特征。大太太毓如高傲冷漠,但年华已老;二太太卓云无比热情,但最阴险毒辣;三太太梅珊只是一个市井女子,虽抱有明显的敌意却缺乏心机。小说中最为激烈的斗争发生在卓云,颂莲和雁儿之间。卓云利用雁儿使用符咒加害颂莲,被发现后雁儿被逼吞下草纸,结果枉害了一条性命。颂莲假意给卓云剪头发,趁机刺伤其头部,其余的还包含卓云捉奸在床逼死梅珊。这些都已经超越了传统的争风吃醋,而具有了很浓厚的血腥色彩。最后,梅珊死了,颂莲也随之发疯。而小说的结尾更是以第五房姨太太的进入收场,不知道又会是怎样的故事发生。

1.五位女性之间

权利与大太太毓如——元配夫人毓如是看着每一位姨太太走进陈家,进而取代自己获得宠爱的悲剧人物。自二太太卓云嫁入陈府的那一天起,毓如就意识到她的年老色衰,传统发妻的身份限制,陈佐千的贪欲与追求新鲜的惯性??这种随着时间推移的宠爱是单向的、不可逆回的。但是,她要让陈府的人们都明白,即使失去了陈佐千的宠爱,她也是不容侵犯、不容忽视的。毓如从不强行干涉丈夫陈佐千的纳妾行为。当“陈佐千带着颂莲去见毓如,毓如在佛堂里捻着佛珠诵经”??面对丈夫的新宠四太太颂莲,她也只是“??推开红木靠椅下地捡佛珠,口中念念有词,罪过,罪过?? 3

始终没抬眼看颂莲一眼??[3]”毓如深知,作为一个女人,她诱惑男人的筹码几乎不复存在。 “妻”的身份限定了她的性格行为,但同时又赋予了她特殊的武器。于是,毓如努力维护着自己在陈府的正统地位,高高在上,不容忽视,甚至始终不抬眼去看一眼继她之后的妾氏们如何兴风作浪,互相争宠。她赋予自己的责任只是帮助陈佐千管理众妾氏,并在争斗中将失败者剔除。可以说,毓如是将自己定位在丈夫陈佐千的妻妾队伍之外的高度,她冷眼旁观陈府妾氏,而不参与其中的明争暗斗。坚守着权利,保卫着自己的领地。

谋划与二太太卓云——卓云做为仅次于妻的第一位妾氏,是她直接夺取了陈佐千对于大太太毓如的宠爱。在身份上略显劣势的卓云,并没有仗着陈佐千的宠爱而和大太太发生正面的冲突,也没有以宠妾的身份刁蛮任性,更没有欺虐下人??作为二太太的卓云深知,没有权利又会随时面临失宠的情况下,能保护她的只有“人言”。为了获得陈府上下的支持拥护,让陈佐千在不宠爱她的情况下也不厌恶她,她“笑”对陈府所有人,上到老爷陈佐千、大太太毓如,下到管家丫鬟老妈子。小说中这样描述:“颂莲在二太太卓云那里受到了热情的礼遇??颂莲偷偷地瞟陈佐千,示意离开,但陈佐千似乎有意要在卓云这里多呆一会,对颂莲的眼神视若无睹。??颂莲想,卓云这样的女人容易讨男人喜欢,女人也不会太讨厌她。颂莲很快地就喊卓云姐姐了[4]”。卓云在言谈举止间都将自己深深隐藏,她善使谋略,以退为进,她可以与身为丫鬟的雁儿走近,一同合作的暗箭伤人(四太太颂莲),使得颂莲对自己的贴身丫鬟雁儿恨之入骨甚至采取过激行为,进而触怒老爷陈佐千,让陈佐千一步步靠近自己。卓云在陈府生存的武器——“笑”。她和上下各种人靠近,收集尽可能多的信息,保护自己避免祸端,谋划着一个个阴谋,布下暗箭去射伤她的敌人。

蛮横与三太太梅珊——三太太梅珊说的话常常让不舒服,所作所为也常常使人不以为然,但对她却始终是有一份真诚的关心与同情。梅珊是戏子出身,多年的戏子生涯,使她真切的体味着生活的冷暖。听梅珊唱京戏时会流泪,因为同她一起感受着对追求真爱以及寻觅正常人的幸福生活有着强烈的企盼。梅珊的艳丽与张狂,似乎成了陈府之内一道风景。她的敢爱敢恨,她的明目张胆,让我们为她的变相反抗叫好的同时,深深的为她的过激言行,出轨行为而担忧。在主观愿望与无可奈何的残酷现实之间,梅珊用一种强烈的出格的自我行为寻求一个自我生存的平衡点,然而正是这样,加速了陈府其他妻妾对梅珊的迫害。梅珊的敢爱敢恨,疯狂热烈,外露直率,梅珊的种种行为是颂莲想做而不敢做的,梅珊的结局也隐喻着颂莲的下场。所以当梅珊死了,颂莲也就疯了。梅珊可以说是我们走进陈腐的唯一精神安慰,是没落腐朽的陈府里的仅存的一丝生命的气息,当这丝活泼的气息被死人井吞噬后,剩下的还会有什么——戏服、唱词似乎成了梅珊曾经所有的唯一见证,红烛点亮了三太太的屋子,各式戏服依旧平整的挂在四面墙壁上,彰显着其主人的艳丽而短暂的一生,磁针下流出的美妙唱词,向世人诉说着未完的故事??然而,终归是人去楼空!

幻想与四太太颂莲——颂莲身为知识女性,体现出的是倔强、反抗并且不断地寻找精神的出路。她不断地在陈府这个黑暗深渊中挣扎,只是为了争得做人的一个资格。当她与大太太毓如发生争吵时,她说 “树叶自己会烂掉的,用得着去烧吗?树叶又不是人[5]”树叶自己会烂掉,而人则是在与所谓“同伴”的勾心斗角残酷厮杀中溃烂沉沦。这是对陈府的生活对人性畸形摧残的最强烈的抗议。当毓如辱骂她“你颂莲在陈 4

家算什么东西”时,“颂莲站起来,目光矜持??说对了,我算个什么东西??天知道你们又算个什么东西? [6]”在陈府,女性以陈佐千的朝三暮四的宠爱为立命之本。颂莲作为一个知识女性,她觉察到了自己的尴尬处境以及可悯地位,她想为自己在这个能将人物化的陈府中争一席“人“的地位。陈佐千与飞浦这两个男性是导致颂莲毁灭的重要因素,也代表了摧毁女性的两种方式:性的放纵以及情的收敛。而在与女性的相处上,颂莲则是不卑不亢,爱憎分明。她与自以为是的毓如针锋相对,她对笑里藏刀的卓云冷若冰霜,她对倔强阴险的雁儿非打即骂,而她对梅珊则是一种复杂模糊的感情。她们的灵魂是相通的,所以她会对梅珊吐露自己的心声“女人到底算个什么东西,就像狗、像猫、像金鱼、像老鼠,什么都像。就是不像人[7]”。梅珊可以说是她的唯一的精神安慰,当这丝活泼的气息被死人井吞噬后,颂莲的灵魂也是彻底死去了,只剩下一个成天嚷着“不跳井”的躯壳。

美色与五太太文竹——关于五太太,采用简洁之法,为我们留下一定的“空白”即所谓“召唤结构”,留给读者填补,让“文竹[8]”作为审美主体模糊起来。可以说,作者只是让这个人物出场,至于她的命运,任凭读者去猜去想——她将会成为陈府新的宠儿,还是会成为下一个陈府的祭品,亦或别的什么??

从陈府姨太太们的悲剧命运,我们可以看到,大太太掌控权利,二太太善用谋略,她们用各自的方式保护着自己,暗伤着他人。而三太太的被填井与四太太的精神崩溃,则充分说明失败者的惨剧。那摸我们不妨从作品中与命运息息相关的景物“井”的描写那里寻找一点启示。

那口井每次出场都是借颂莲的眼睛或颂莲与他人的对话引出,而且总是给颂莲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以及精神压力。直到颂莲亲眼目睹了梅珊的死,死人井的秘密被揭开,颂莲也就走向了崩溃。他们说她是疯子,其实恰恰相反,她是最清醒的人,她洞悉了陈家几代杀人不见血的罪恶以及红颜凋零的惨剧。最后的结局耐人寻味,作品以颂莲说她不跳井以及陈府娶进了五太太结束,说明颂莲的悲剧还没结束,文竹的悲剧又开始了。而这口井,就是一个个妙龄女子的青春的见证人,也是她们的毁灭的制造者。

井不仅仅是一口井,它是一个象征。象征着吞噬美好生命与阻碍真挚追求的封建家庭与黑暗势力,对它的不厌其烦的描写就是对那个可以任意蓄妾买婢的时代下女性的悲惨命运和男权统治下的龌龊血腥内幕的最有力的批判。作品提供了一个不是结束的结局,让人颇有想象的余地,也告诉读者,这种悲剧不是一时一境一人,而是一代又一代的无法停止的罪恶与伤逝。

2.苏作之间

《妻妾成群》中颂莲本来是一个女学生,却由于家庭的破产走进了陈家的大门,踏上了另一条道路,这还是一种宿命。而进入陈家以后她身上的宿命色彩更加浓厚,也就是那口废井的诅咒。就这样在宿命的驱使下,颂莲的人生一步步走向灭亡。

古希腊罗马的神话,会在其中读到很多宿命造成的无奈。比如俄狄浦斯王的杀父娶母,即使俄狄浦斯的母亲将他双脚钉钉丢弃荒野,他还是被抚养长大杀死父亲。宿命如此,没有办法改变。而苏童的小说让人又一次深刻地感受到这种不可违背性。颂莲、梅珊以及他的其他作品中的人物,比如《红粉》里的秋仪、小萼、老浦,《飞越我的枫杨树故乡》里的幺叔,《我的帝王生涯》里的燮王,包括蕙妃、端文、端武等 5

人,他们的结局都是从文章的一开始就注定好了的,各自的生命旅程不过是按照一定的轨迹走了一段而已,怎么绕总是会回到那一点去。

苏童的小说,其背景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即若浓若淡,似有似无,隐没在一片迷离恍惚之中。加上文本中透露出的那种淡淡的回忆、斑斓诡秘的意象,形成了迷雾般的气氛。像《妻妾成群》、《红粉》、《婚姻即景》中渗透出的那种纤丽婉约的文本气质,恰如一种喟叹,一种缠绵,一种倾诉,一种美丽的忧伤,构成了《妻妾成群》乃至苏童前期绝大部分作品的美学世界。

(二)悲剧的根源

这部中篇小说《妻妾成群》通过讲述一个几十年前的女性悲剧故事,表现了封建婚姻文化对女性生命的戕害,颂莲作为其中的亮点,是一极具个性色彩且值得关注的人物。瑞士著名心理学家荣格认为一些原型在塑造我们的人格和行为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现从荣格的众多原型理论中最重要的四个原型:人格面具(persona)、阿妮玛(anima)和阿妮姆斯(animus)、阴影(shadow)及自性(self)出发,从人性和生命本体的潜层来挖掘和分析颂莲这一人物形象,从而看到旧时代女性悲剧的普遍性。

颂莲在嫁入陈家之前,有一个自我身份的认同:一个民国时期的“白衣黑裙的女学生”,一个现代的知识女性。但由于父亲的破产与自尽,她最终把自己的名分给“卖”了陈家。因此她的自我身份的认同也要发生改变,在陈家这个夫权为“天”的环境里,颂莲所面对的是妻妾之间的争夺,这些女人的全部智慧、全部才能、全部阴谋心计,统统施展到与自己同命相怜的姐妹们身上,演出的是女人折磨女人的悲剧。

陈府中,毓如的阴郁与计较,卓云的手段与恶毒,梅珊的艳丽与张狂这些妻妾们的人格面具的投射都指向主宰者陈佐千的爱宠,这些行为的统一标准强加给初来乍到的颂莲,使她采取了被动、柔顺的态度。她希望使自己以有利的良好的形象得到大家庭的认可,主要是陈佐千的认可。而正因为如此,颂莲在这个勾心斗角的大家庭中,在人格面具的掩护之下已经蜕化成了一个争风吃醋的妇人形象,她的挣扎却同样是孤立无援的。最终是由于陈佐千的逐渐冷淡而失宠。

直到陈佐千的儿子陈飞浦出现并且逐渐与她的交往,她心中阿妮姆斯意象才得到激活,从而将她的阿妮姆斯投射在飞浦身上。

根据荣格的理论,女子的阿尼姆斯的首次投射总是在父亲身上。但父亲的自杀使颂莲的阿尼姆斯意象失去了依附感,而作为丈夫的陈佐千仅仅是待她同其他的太太一样:视为“物”和“性”的代名词而已,不可能是她所依附的阿尼姆斯,这就使在陈家日益消沉且无助的她急切需要一个依附点。由于人格面具的扩张,与一个有着青春蓬勃之气的年轻男人的交往,这种在陈家看似不道德的爱恋方式,使颂莲从压抑的势力中赎回自己和她的阿尼姆斯,通过爱情连结她的精神与本性。然而颂莲这种企图寻求和恢复她的阿尼姆斯原型的行动是失败的,这种行为在飞浦身上最终解读成为阳痿。在颂莲对于飞浦有偷情的欲望时,“飞浦把双手慢慢地举起来,作了一揖,不行,我还是怕。他说话时脸痛苦地扭曲了。我还是怕女人。女人太可怕。”最终还是人格面具的发展得以先行,抑制了阿尼姆斯原型的发展。

颂莲是一个从小失去母爱的女孩子,性格中有着先天的潜在孤独与恐惧失去一切的冷酷意识。在陈家这个一夫多妻制的家庭中,妻妾之间相互猜忌、倾轧、自我折磨、无谓消耗的品性在颂莲身上潜移默化地深入着。为了消解掉内心的这种晦暗阴冷的气 6

息,颂莲打骂丫头雁儿、逼她吃草纸、与其他太太们的相互倾轧以及醉酒等等都发泄着她内心的不满、仇恨与愤怒。但是阴影在她心中的累积没有消除反而加强了,作品中景物的极具象征色彩的意象,昭示着陈家的整个湿漉漉、残败的死亡气息。颂莲即使到了陈家依旧有着自己的独特的个性和自主的愿望,有着自己的一份清高。有着实现“自性”的理想。在陈家的失宠,地位的下降等等,颂莲已经由单纯易为伤感的忧郁诗人形象。

陈府上演着女人之间萁豆相残的悲剧:雁儿暴死;梅珊被那口氢氖着死亡气息的古井吞噬。在这种搏斗中,妻妾之间、主仆之间、朋友之间互相仇视、充满敌意、耍尽手腕,不自觉地摧折着自身本来拥有的亲情、同情、友情,代之以虚荣、妒嫉、窥伺、刻毒等等异己的力量的主宰,造成自身人格的裂变。而单纯易伤感的颂莲,她的内心被环境以及自身引起的恐怖造成了无法调和的极高的心理警觉。颂莲的人格面具失败了,阿妮姆斯原型不得实现,阴影虽然发泄了一些却累积了大多数。在种种对立与冲突下,最终,随着梅珊的被投井,颂莲发疯了。梅珊的行为是她想做而不敢做的,梅珊的结局也隐喻着她的下场。她最终被逼得走了极端——成为一名精神病患者,到此为止,颂莲的“另一半”也已经彻底地死亡了,整个人成了一个空洞的原型。

将颂莲的心路历程结合荣格的四个原型理论进行分析,颂莲经由了一个民国时期的女学生、一个争风吃醋的妇人、一个感伤的忧郁诗人、一个神经病者的变化过程。颂莲的悲剧不仅仅是她个人的悲剧,而是以陈家为代表的几千年来中国传统封建势力的悲剧投射在女性身上的代表。

苏童在《妻妾成群》中为我们塑造了一群弃妇形象。温顺而遭冷落的毓如,算尽机关为邀宠的卓云,敢于反抗的梅珊,为了争宠而放弃人的尊严的颂莲,她们为了得到陈佐千的宠爱,不惜互相攻讦互相残害。都是被侮辱被践踏的女性,但她们不去与她们共同的不幸的制造者陈佐千抗争,反而迁怒于与她们本身同样无辜软弱可怜的姐妹,到最后不过是“四败俱伤”。最终都难逃被陈所冷落和捐弃的命运。她们的被弃一方面是由于不公平的男权社会造成的,另一方面也有她们自身不可推卸的责任。

这篇小说以大胆而生动的笔触暴露了人性中丑陋阴暗的一面,也深刻地透视了人在一个暗无天日的环境中灵魂的焦灼与燥动。苏童,一个男性作家,描写女性的心理世界描绘得如此细致,真实,哀怨,他在行文时对她们没有明显的批判与嘲讽,他似乎只是想展示一种生存状态与人性本质。但细细读来,行云流水的冷静叙述中,夹杂着淡淡的怜悯与深深的惋惜,常常令人泫然。

(三)与其他作品对比

颂莲的悲剧是旧时代的悲剧。一个知识女性在这样的家庭里挣扎,试图以局外人的目光对待这一切,最终还是陷进妻妾之争不可以幸免。这一篇写的比较的悲凉。而王安忆的《长恨歌》就写的轻松而小资情调了,给王绮瑶的是等待和思念,寂寞和空房,而且还让他们是彼此爱着的。而结局是李主任的死也成必然,等待的结局是守寡。而颂莲应该还有两个结局的:一个是张爱玲的《金锁记》里曹七巧的结局,为了自己的将来,拼命的和屋里的人争斗争夺财产,像守财奴一样,对自己的儿女,变态,容不得儿女比她幸福;一个是《雷雨》里的繁漪一样,演绎一段畸恋。但是,苏童是让颂莲疯了。这是苏童本人心底的自私,他不想让她落入凡俗的命运。她喜欢菊花,她 7

有一支萧,她说话时那种忧伤的神情。她将寂寞,守活寡,受排挤,一无所有,或者心里变态,等待衰老,等待枯萎。

三.《妻妾成群》形象的价值

(一)作品自身的思想价值:普遍性

苏童小说的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那种充分个性化的叙事方式和审美风格上。其作品的风格是独特的,有人称为“零度风格”,即没有风格的风格。19xx年以后苏童的风格有所变化,从形式退回到故事,尝试以老式方法叙述一些老式故事,《妻妾成群》则是典型代表作。

苏童的作品大都不是自己的亲身经历,他崇尚虚构。也许作者本身并不是想去描述现实,去对社会人生做什么深刻的思考,而仅仅是在向读者讲述一个故事,一个自己编织出来的梦一般的故事,而这个故事给人带来的伤感和叹息也正是它的预期效果吧。

在苏童作品中,还普遍涉及到了“性”。对于中国文学长期以来“谈性色变”来说,苏童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如《妻妾成群》、《红粉》、《武则天》等,都不同程度地向读者展示了“性”。在这些作品中,尤以《妻妾成群》为盛。读这个中篇,我们会不自觉地想到《金瓶梅》。作者把“性”置身于“家”的梦魇中,性的争夺、性的疯狂、性的统治成为了家的历史。在这个家中,精瘦的主人陈佐千道貌岸然,却成了性的主宰,妻与妾的明争暗斗被演绎成了紫藤架下埋葬着陈氏家眷的尸骨的枯井。苏童在小说中肆无忌惮地展示着性的世界,调侃着封建卫道士的隐晦,试图在自我结实中矫正被扭曲的人性。

(二)社会意义(反思现代女性的优化生存)

纵观这群生活在陈家大院的女性,我们不难发现毓如、卓云、梅珊、颂莲都是妻妾,同为主子,可归为一类。她们互相勾心斗角、争风吃醋,因为她们的处境决定了她们要放冷箭、施冷刀。这是一个生存问题。然而惟独雁儿身份特殊,是丫鬟,是奴才。“局外人”的雁儿却也自觉得加入了她们的争宠,这就不能不让我们思索了。如果把毓如、卓云、梅珊、颂莲看作是一群困守“围城”取悦于男人的不幸女人,那么雁儿就是那个身在“围城”外心在“围城“内的偷窥者。

小说中的雁儿心中有一个隐秘的幻想——成为陈家太太。这是她进入“围城”的原动力,是她的欲望。雁儿要“成为陈家太太”,其实并不是没有可能的。首先,她正值青春年华,这是做太太最起码的资本,也是陈佐千的“择偶标准”;其次,陈佐千摸过雁儿的乳房,表明对她有好感。对主子的凌辱,雁儿非但没生气,还把它看作是主子对她的恩宠,有几分野心,有几分侥幸;最后,身为下人的雁儿比主子们更了解他们各自的矛盾与不和。针刺布人就是典型一例,她既讨好了二太太卓云,与其建立了良好的私人关系,又借机发泄了对颂莲的不满。最重要的是这符合她当太太的欲望。除了欲望在诱惑她外,她的性格也在支配她的行动。

“性格即命运”。这个有着疯狂性格的女子,可以同敢爱敢恨“高兴就唱,不高兴就哭”的三太太梅珊平分秋色。雁儿性格中最鲜明的恐怕要数她的固执了。这在她与颂莲最后的较量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沤草纸”事件发现后,欲望压倒了一切,最终她的固执成了她悲剧不可挽回的重要因素。充满野心和欲望的雁儿,自己成为了自己的祭品

8

如同北大教授曹文轩在谈到悲剧时所说:在这个世界上发生的许多悲剧,其原因既与社会无关,也与民族性无关,而与人类自己有关——人(人类)自己,是自己悲剧的原因。俄狄浦斯(急躁)、克瑞翁(固执)、奥瑟罗(嫉妒)、哈姆雷特的叔叔(淫欲与对权力的贪婪)??这些人的悲剧在很大程度来说由他们自己负责。身为悲剧人物的雁儿显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在她看来,是颂莲一手造成了她的悲剧。于是我们不难理解,她在临死还叫着颂莲的名字。或许我们可以告诉她:她的膨胀的欲望和疯狂的性格害了她。

《妻妾成群》这部小说抒写的是历史,却又有当代指涉的意味。雁儿这个人物形象的当下意义在于她能时刻警醒人们:千万不能让自己的欲望和性格害了自己。这对生活在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社会里的我们是非常有益的。

(三)对社会的批判价值:“化丑为美”

在小说内部环境中,人物是丑的,但当丑具有揭示“丑”的价值时,丑就具有了美,即“化丑为美”。

在苏童笔下,根本没有完全完美的形象,人物总在一些不经意之间,被刻意地扭曲,丑化。“五彩缤纷”的女性在陈府内宅群芳争艳,惊心角逐过程中暴露她们背后种种扭曲心理与丑恶行为。然而,终难逃悲剧结局的她们,是那样的无辜,那样的让人感伤。是大环境大背景的“恶”,促成了她们的“坏”。面对权利争夺的残酷现实、尔虞我诈的悲剧人生、蛮横自私的人际关系、自欺欺人的理想梦幻、酒色沉迷的暗淡生活??她们坚强的迫使自己适应,用尽心血只为求的生存,在非人的生活中获得一席之地。是她们用自己的“坏”承载了整个时代的“恶”,所以她们又是美丽的,她们是陈府内宅的勇士,是生活的强者!

苏童,他更看重的是人作为本在的根本性欠缺,这种欠缺是与生俱来的、无法回避和改变的,因此,苏童常常不能为自己笔下的人物的遭际提供一个社会性的解释,苏童笔下的人物常常是宿命的。在他灵气四溢的写作中,那种细腻而略显纤弱的艺术个性,那种略带阴郁和书卷味的惆怅和感伤,都顽强地穿越故事的表层而传达出来,形成了一种明亮的主体精神的照耀和穿透,流露出了强烈的主体抒情特征。作者以徐缓而沉静、激情而诡秘的叙述穿行在家族历史的碎片之间。这些,在其代表作《米》、《妻妾成群》和《罂粟之家》中都有充分的体现。叙述的激情与抒情其实仅是装饰颓败故园上的花朵,显得凄艳美丽却又不失悲壮激越,历史的感伤之气从叙述的纵深之处铺展开来,让人无法回避。

看苏童的书,总觉得是对人性的揭示。苏童笔下的女人:坚强的背后是一层吹弹可破的脆弱,总会在瞬间唤起莫名的疼痛。苏童善于写女人,更善于写男人股掌中的女人,女人总是被社会遗忘,总是处于柔软。每每看到这些,都是揪心的痛。苏童的书只有用极深情的语言才能深深体会到字里行间的那种感情。作者用平淡的自叙文字,轻轻的布置了一个迷茫而微微灰暗的气氛。每一个词的运用,每一种表达方式的穿插,以及句式的长短和顺倒叙的安排,都在极尽一种炫目背后的忧伤。

作为新世纪的人,作为女性自身,我们是否应该不断地审视、反思、克服其人性的负面与残缺。《妻妾成群》就是已逝灵魂向我们发出的一次哀号、警告吧!

9

【参考文献】

[1]《苏童王宏图对话录》,江苏:苏州大学出版社,2003.63.

[2] 苏童.《苏童文集——婚姻即景》[M].江苏: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1.

[3] 苏童.《苏童文集——婚姻即景》[M].江苏: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109.

[4] 苏童.《苏童文集——婚姻即景》[M].江苏: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110.

[5] 苏童.《苏童文集——婚姻即景》[M].江苏: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120.

[6] 苏童.《苏童文集——婚姻即景》[M].江苏: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125.

[7] 苏童.《苏童文集——婚姻即景》[M].江苏: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136.

[8] 苏童.《苏童文集——婚姻即景》[M].江苏: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 161.

[9] 苏童.《苏童精选集》[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16.

[10] 苏童.《苏童——后宫》[M].江苏:江苏文艺出版社.1993.

[11] 朱立元.《美学》[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2] 张孝评.《文学概论新编》[Z].西安:西北大学出版社,1987.

[13]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Z].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4] 童庆炳.《文学理论教程》[Z]修订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5] 马新国.《西方文论》[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6] 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中国现代文学史》[Z],北京:高教出版社,2004.

[17] 骆晓戈.《女性学》[M],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

[18] 陈思和.《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Z],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19] 韩开绯.“昔日芙蓉花今日断草根” [J].《学术交流》,2004,(4)

[20] 王丽梅.由性到情:《妻妾成群》的欲望发抒[J].《北方论丛》,2007,(6)

[21] 郭本思.《妻妾成群》的男权意识[J].《现代语文(理论研究)》,2005,(8)

[22] 许宁.论苏童小说的女性文化内涵[J].《学习与探索》,2004,(5)

[23] 池永文.论苏童小说中的红粉女性形象[J].《文教资料》,2006,(27)

10

更多相关推荐:
资料:中国需要反思

资料中国需要反思曾经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中国人引领着技术创新的世界潮流从春秋时期到宋代1800年间中国发明家走在世界前列公元前600年古代中国人发明了液态生铁冶炼技术使人类迅速进入铁器时代公元前300年古代中国人...

中国式反思

中国式反思赫文迪红灯停绿灯行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交通规则而红灯绿灯一样行却是我们司空见惯的生活场景这种矛盾造就了人们对中国式过马路的讨论我认为中国式过马路之所以能形成新闻效应关键就在中国式三个字给闯红灯现象贴上中国...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

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思我们还是先从苏东坡的诗说起吧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因为人在山中他的视野是有限的而且由于所处地位和观察角度的不同得到的印象也会不同而且只能是一个局部难免片面所...

反思中国式的教育

反思中国式的教育中国式教育主要有以下几个典型的特征严重的功利主义色彩传统上的强烈的家长意志传统上的片面偏执的思想近二十年形成的功利主义色彩自开科举以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教育就是读书而考中科举就是读书的唯一目标...

中国企业四大反思

偶像死了中国企业四大反思记者宁南资讯龚伟同cn20xx年07月30日1102商务周刊杂志美国灯塔突然的暗淡使中国上市公司治理者们从来没有过如此的无援现在我们要做的不是面对一个个轰然倒塌的美国大公司茫然无措张着大...

对中国历史的反思

对中国历史的反思在已知的文明史中充满了官民色彩并以此为背景和基础演绎出种种历史事件和故事有的至今还在演中国的历史几乎可以以官民二字包罗和形容一边是以皇帝为首的官各种各样的官形成的群体或称统治层一边是民各种各样的...

反思中国的人口

中国的人口资源与环境问题说课稿北城中学杨琳琳课程标准运用典型事例和相关数据说明现阶段中国和世界的人口资源与环境形势列举人口问题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理解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了解世界和中国的老龄化趋势知道我们应...

反思中国现状--需关注的

中国人为什么丧失了慢的能力急之国中国人赶时间最爱快进狂点刷新评论要抢沙发寄信最好是特快专递拍照最好是立等可取坐车最好是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磁悬浮坐飞机最好是直航做事最好是名利双收创业最好是一夜暴富结婚最好有现房现车...

反思中国当下教育

反思中国当下教育读中国教育怎么了和观念决定成长有感专业物理学班级20xx级物理2B班学号20xx2301167姓名黄彦摘要1中国教育怎么了孩子们从进入学校的那一天起就只是倍数做题逐渐变成了考试极其他们的能力训练...

中国教育模式反思

中国教育模式反思美国纽约时报12月7日的报道说中国首次参加中学生国际标准化考试就取得了不俗成绩代表中国参赛的约5100名上海15岁中学生在阅读数学和科学这三项测试中全部取得第一相比而言美国中学生的表现则差得多科...

彩色的中国教学反思

彩色的中国教学反思彩色的中国是一首相对较为复杂的歌曲要想在一节课内教会学生演唱这首歌有一定难度在细节上不能抠得太多应该从整体上感受歌曲难点的解决上采用画旋律线的方法将歌曲的主要部分用线条表示出来通过画旋律线使学...

中国十大失败企业的反思

中国十大失败企业的反思企业的管理存在一些基本的定律即便是违反了这些基本定律中的一条企业就会失败企业的失败往往都是因为违背了这些基本定律中的一条或几条但是即使遵循了所有这些基本定律企业也未必一定能成功因为企业成功...

中国反思(4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