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归来》教学反思

时间:2024.5.2

《大雁归来》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的目标包含有三个维度,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考虑到《大雁归来》为翻译作品,其语言文字已经不可避免地带上了译者的“个性解读”,显然不可能全然以语言文字为依据去理解作者的主题思想,但又不能离开课文空谈作者的思想 观念,所以就定下了“重感悟”的教学重点。

在教学中,力求让学生和作者一起去“观察”和“思考”,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整体性品味和理解,深层次地感悟其中所包含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真正理解作者“土地共同体”的思想。这无疑是有难度的,但也正因为此,才能够让我们的语文课有点思想深度,而不仅仅停留在文字的表面。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结构中,设计的是从“观察”(大雁的飞翔、声音)到“思考”(大雁世界给予我们人类的启示、作者的思想观念),体现了由浅入深、由文字到思想、由感性到理性的层次性,最终从“我们”一词突破,期望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感悟到作者看待自然万物时的多角度和大视野,获得一种全新的环保观念——“土地伦理”。

小课堂,大世界

一堂语文课,由于执教者在教材理解和处理上的差异,带给学生的东西也是不一样的。对于《大雁归来》,一直有多种主题解读,我的看法是:“呼吁‘环保’”显然粗浅了些;“呼唤‘野性’的回归”更多的带有“个性解读”痕迹;而教参中认定的“保护野生动物、珍爱野生动物”则完全不符合作者的“土地伦理”观念,是一种误读。其实,只要结合作者《沙乡年鉴》中的其它文章,我们不难发现,作者真正追求、一心向往的是自然万物之间平等、和谐的境界。

从这个意义上说,“大雁世界”其实也正代表了“动物世界”、“植物世界”、“人类世界”等等??并且启迪着我们对“土地”的思考。假如能在这短短的四十五分钟里,不仅让学生学会欣赏自然界美好和谐的画面,且能给予他们一种思想上的“碰撞”,让他们改变人们一贯以自然的“主宰者”身份居高临下审视“自然”的视角,学得一种新的世界观、人生观,我以为,这节课可以说是成功了。

二、课后反思:

这节课,从教学的出发点上来说,是希望能够引起同行们对语文教材“思想性”的关注,让我们的语文课有语文课该有的“本色”,有语文课该有的“深度”,同时帮助学生建立起正确、积极、和谐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无论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思想如何正确、深入,也不管这节课的教学流程设计有多么严谨有序,从最终的课堂呈现来看,教学效果却很不尽人意,最为明显的一个表现是“温度”不够,课堂气氛比较低落。反思一下原因,不能排除一些客观因素造成的评分偏低,如有些专家评委对教材的理解和处理有不同看法、绝大多数群众评委更看重课堂气氛的热热闹闹等等,但客观原因毕竟不是最主要的,更应该反思的还是主观上的不足。

1.教学设计不够“活”

如果仅仅从学生的实际获得来看教学目标的达成,不谦虚地说,这节课已经达到了预设的目标。在老师一步步的引领下,学生跟着作者的脚步进行了“观察和思考”,从观察“大雁”的世界到思考“土地共同体”的问题,最终真正理解了“我们”这个关键词中所包含的作者的平等、博爱、和谐的环保观念,这也是教学这堂课真正的目的所在。可惜的是,这是通过老师一步一步的引导,最终以一部分同学的思考、发言来呈现的,而不是在一种有实效性的教学活动中由学生“顿悟”,不是在一种非常融洽和谐的师生交流中“豁然开朗”而得到的,这就不能不让人反思在学情预估和教学设计上存在的问题。

这样一篇在大量感性的描写中蕴涵着深刻理性的随笔,这样一种有高度有难度的环保观念——“土地伦理”,要想让初二学生真正深入理解,确实是有难度的,还是应该寻找一种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又能够行之有效的活动形式作为载体来实现教学,而不是像这堂课中所采用的研读、讨论等如此“家常”化的教学形式,这里就暴露出对学情预估的不足。

如果能够解决这一个关键问题,那么就完全可以达到王曜君老师提出的“三有”要求——有序、有趣、有效。而现在的这节课,尽管在“有序”上做得不错,但“有效”毕竟不足,原因就是因为整个教学设计上缺乏一个吸引学生的“活动点”、“亮点”,所以“有趣”还差得远。

2.教师调控不够“灵”

在这堂课中,始终有一种感觉,就是台上学生们的表现有些紧张。这种紧张,不仅影响了学生思维的活跃性、语言的流畅度,也间接影响到老师在课堂上的情绪,最终导致课堂气氛低落,不够活跃。王曜君老师把课堂不足归咎于教师的亲和力不够,而事实上,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自认为在学生面前还是很有亲和力的,这又是怎么回事呢?是学生的紧张造成了我的紧张,以致发挥失常了吗?

正在苦思冥想,不得其解时,俞建祥老师的一句话如醍醐灌顶,一下子惊醒了我。“学生的紧张是谁造成的?就是老师造成的!”是啊,课堂上,作为“组织者”、“引导者”的老师不是应该努力用自己的情绪、调控手段去影响学生的状态吗?怎么可以反过来让学生影响你呢?如果当时能够多一些自身情绪的良好调控,多一些学生活动和心理方面的良性调控,这堂课不是就精彩得多了吗?毕竟,那一部分敢于表现自己的学生的发言其实还是相当出彩的,缺少的,正是老师在语言、行动、情绪方面的灵活“调控”啊!看来下一步,在本身课堂情绪的调控方面、在学生活动的调控方面,还应该多多锻炼自己,努力让自己的课堂调控更加成熟。得出了以上两条“不足”后,这个不足的存在其实是理所当然的了。

看来,一堂好的语文课,不仅要有“深度”,还应该有它最佳、最合适的“温度”,才能够使课堂更加和谐、美好。最后,真诚地希望得到各位老师更多的批评意见。


第二篇:《大雁归来》教学反思


《大雁归来》教学反思

大雁归来教学反思

更多相关推荐:
《大雁湖》教学设计 73小王晓燕

大雁湖教案设计

《大雁湖》教学设计

大雁湖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蒙古族风土人情激发我们对家乡的赞美与热爱2学会歌曲并有感情的演唱大雁湖3将歌曲进行改编并演唱教学重点教学难点1对啊哈嗬节奏的准确掌握2改编歌词演唱教学用具琴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课1开课2师...

《大雁湖》教学设计

大雁湖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蒙古族风土人情激发我们对家乡的赞美与热爱2学会歌曲并有感情的演唱大雁湖3将歌曲进行改编作并演唱教学重点通过反复聆听和自学的方法学会歌曲并启发学生有感情地演唱教学难点1对啊哈嗬节奏的准确掌...

人音版音乐四下《大雁湖》教学设计

四年级第5周教学内容歌曲大雁湖教学目标1将歌曲进行改编和创作并用不同的速度力度演唱对啊哈嗬节奏的准确掌握2学习简单的蒙古族舞蹈并有感情的演唱大雁湖3初步了解蒙古族风土人情及民歌音调风格激发我们对家乡的赞美与热爱...

《大雁湖》教学设计

大雁湖教学设计教学内容1歌曲大雁湖2蒙古族舞蹈的基本动作3歌词的二度创作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蒙古族风土人情及民歌音调风格激发我们对家乡的赞美与热爱2学习简单的蒙古族舞蹈并有感情的演唱大雁湖3将歌曲进行改编和创作并...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教学反思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教学反思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中国当代诗人海子的抒情短诗名作语言简洁朴实流畅自然我在讲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一课时因为自己不是很喜欢海子有关海子的资料读的又不是很多所以在分析诗人在这首诗中究竟表达...

海底世界教学反思

海底世界教学反思利济中心周翠华本课教学我做到了重点明确思路清晰一开课我就出示大海这个词让学生谈大海是怎样的以海底是个怎样的世界这个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让同学们用一个词语概括对海底的印象学生有的说...

教学反思 五上

在大海中永生教学反思小学语文苏教版第七册中的在大海中永生一文摘自新华社通讯在大海中永生记叙了伟人邓小平的不朽功绩表达了人民对伟人深深的怀念和悲痛之情文章运用拟人排比对偶等手法以生动的语言充沛的激情使读者深受感染...

《信》教学反思

信教学反思课文是一首诗歌诗歌篇幅虽短但内容丰富词句清新优美富有感情课文的第一节我学会了写信用笔和纸用手和心交代了写信的工具是笔和纸但书信是人与人之间心灵沟通的桥梁第二到第五节是小作者所写的许多许多信分别是替雏鸟...

教学反思t

大海的歌教学反思学生根据自己个性化的反复品读中体会语言的优美体会了大海的神奇如海上的风第1小节写的是微风时海面荡起无数浪花这时海上的风像花神这个小节就要用轻柔欢快的语调朗读第4小节与之相反要用激烈高昂的语调读出...

大海啊故乡教学反思

大海啊故乡教学反思歌曲大海啊故乡是影片大海在呼唤的主题歌词曲都是音乐家王立平先生音乐通俗易懂格调清新旋律流畅舒展给人抒情荡漾的感觉节奏严谨结构简洁是一首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抒情歌曲在讲授歌曲时播放课件播放歌曲张雨...

海陆的变迁教学反思

海陆的变迁教学反思海陆的变迁是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是在学生从静态角度认识海陆分布的基础上使学生又从动态方面了解地球表面的海陆格局也是不断变化的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科学兴趣和科学精神初步形成世界海陆不断变...

大雁湖教学反思(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