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兰观后感

时间:2024.4.5

《花木兰》观后感

小时候,就对木兰诗,特别有感觉."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有时自己也会随口,就会背出这些诗句来.敬重花木兰,是个忠孝节义奇女子。

木兰辞,陌上桑,孔雀东南飞这是汉乐府里歌颂女子的三篇诗歌。流传最广的,国人耳熟能详的,莫过于木兰辞。它被改编成了小说,戏剧,电影被历代政府用来对百姓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从小熟读《木兰辞》,也看过很多次的豫剧"花木兰",但是,这一次,通过电影"花木兰",才解开"为什么花木兰一个女儿身,在战场上活了十二年,靠的是什么?"的疑惑。十二年中,每个夜晚"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十二年中,身为一名女子,如何忍受在黑暗的夜里"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阵阵悲凉?十二年,要如何才能坚持到"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看过"花木兰",才真正理解什么是"英雄情,山河泪"。那样的混沌乱世,那样的惨烈沙场,那样的不舍苦恋。

电影中,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带领将士们誓死保卫国土的爱家爱国之情;木兰和小虎,以及将士们的深厚友谊兄弟之情;木兰和文泰之间的至死不渝儿女之情,在你死我活的战场上,尤显可贵和温情。爱,成了战火连天时期人们的希望所在。

木兰说:十二年来,因为有你,每天早上我才有勇气把眼睛睁开,以后的每一天,也将会这样!

我为这句话流泪,因为懂得,对于木兰,爱是希望,是活着的理由。战场是如此,生活中更是如此。

在弹尽粮绝之时,两军对阵,文泰从容走出,亮出了自己是北魏七皇子拓跋宏的身份,以自己当人质,换取花木兰和兄弟们的性命。

我为这样的"舍"而流泪。因为懂得,对于文泰,木兰是希望,是爱着的理由。 而在战争停止之时,爱情却要为现实让道。荡气回肠的爱情无奈凝结成无疆之大爱。 文泰说:若大爱,请相忘!

木兰说:若真爱,岂能忘?

是啊,真爱,怎能忘?放弃生命容易,但忘记,太难。

影片可能是杜撰的故事,但是,我宁愿相信这些都是真实发生的。

在影片的最后,那一段旁白让人感动:有人说,离家太远就会忘记故乡;杀人太多,就会忘记自己。在战场上死去,生命像雨水落入大地,毫无痕迹。如果那时候,你爱上了一个人,希望会从泥土中重新绽放,热烈的拥抱生命……

在新版的电影中,故事依然发生在大漠,影片没有过多渲染花木兰从军前的普通生活,而是以很多篇幅描绘了这位女英雄在战场上的飒爽英姿及发生在花木兰与文泰(皇子拓跋宏)之间的一段辛酸爱情故事。电影情感层面刻画细腻,穿上戎装的花木兰是一名保家卫国的战士,脱下军装的她又是一个懂得为爱付出且深明大义的女子。大漠孤烟、沙石纷飞的战场,为这段传奇故事增添了一丝丝的无助和苍凉。影片中赵薇与陈坤两位演员的演出可圈可点,作为影片重中之重的赵薇,也圆满地完成了让花木兰从古诗走向画面的任务。但是,陈坤扮演的文泰这个角色的闪光点不容小觑。无论是感情戏还是打戏,陈坤展示了历史最好“水准”。也许是跟赵薇彼此的默契,在感情戏路上的把握,陈坤信手拈来丝毫看不出任何怯场,这可能是一名优秀演员的内在潜质吧。

在整部影片能打动观众的情节中,我印象最深的是花木兰欲率领被困峡谷的残部与敌决一死战时唱起的那首挽歌,“人生百年,如梦如幻。有生有死,壮士何憾?保我国土,扬我国威,生有何欢,死有何憾?北地胡风,南国炊烟,思我妻儿,望我家园,关山路阻,道长

且远。”环绕于影院四周的音响,制造出了将士把观众合围在中间吟咏的效果,这当是近年同类作品里最悲壮也最具感染力的一幕,如果《花木兰》全部以此格调制作,那么它将会是一部了不起的作品。

在这个花木兰的故事里,有爱情,但更多的,是责任,是成长,是成全。其实无论男人或女人,在战场上成长都是一件非常残酷的事,而在这残酷的历练中,遇到一个为成全你的成长而牺牲自我的人,又何其幸运。我为文泰对木兰的三次成全而动容。

第一次,以死亡的名义,让花木兰走出儿女情长,成为战场上的虎将。对于文泰的诈死,初看起来觉得方式太过离奇极端,但仔细一想,从木兰危急时刻独骑驰骋而来时那一亮的目光,到面对木兰踌躇杀人时“这是命令”的大声狂吼,从河边温和殷切的挽留,到“战场上不能有爱情”的决绝冷酷,相比女人的柔情,这男人的目光太过敏锐通透,在花木兰还未了解自己的时候,他已经看到了她的未来。

第二次,用生命的代价,换取垂危的木兰和兵士们的绝处逢生。

最喜欢这里的文泰,狂沙过后,那一声绝望的“花木兰”,这个多年来藏在暗处的男人终于袒露了自己的情怀,终于相见的无语凝噎,割腕输血的平静温存,峡谷困顿中的相偎相依,走向敌阵的决断从容,以死相逼,义无反顾,针锋相对,毫不示弱,只寥寥数语,便让对手哑口无辞。这是一个有着强大内心的男人,憔悴瘦弱的外表下澎湃汹涌的壮士豪情,让人荡气回肠。

第三次,则是爱情的了断。我常想,文泰“愿意为国赴死,不愿牺牲爱情”, 然而在朝堂之上,抬眸垂首,终是无言承受;蓬蒿离离,没有缠绵悱恻,轻轻一抱,便是默然长别。“家国”二字,是个沉重的话题,大漠孤烟,长河落日,一将功成,万户涕泗。

对这样的结局,我不知是悲是喜,惟有无尽遗憾。“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区区二十字,隐藏了多少真实的历史。如果说赵薇版的木兰,英姿飒爽,让我觉得真实;那么陈坤版的文泰,带给我更多的则是感动。因为大爱,所以无私,因为辽远,所以壮美。

谁说女子不如男?《花木兰》这部影片再一次告诉大家巾帼不让须眉的道理。女人照样可以统率千军万马,也可以为了国家的利益而牺牲自己的幸福,选择“大爱”而放弃“小爱”!

因为有爱,才能坚持;因为有爱,沧海桑田才能天长地久;也因为有爱,虽有遗憾,却仍觉人间如此美好。


第二篇:花木兰资料


19xx年美国迪士尼公司根据中国魏晋南北朝乐府诗《木兰辞》改编拍摄了一部动画电影,影片公映后立即轰动世界,并一举夺得了“全美电影票房榜”冠军。虽然故事的内容仍然是叙述花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但经过美国迪斯尼动画产业的包装,中国文化传统内核已经悄然被美国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模式所替代,中国国内的一部分电视电影制作人更是认为,美国人以“美国口味”拍摄的这部动画电影,不能代表中国的“花木兰”,至少不是国人心目中的传统花木兰形象。本文将试图重新对比中西文化中的花木兰形象,以获得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的渗透及改造的理性认识。

一、孝义之道和个人主义

《孝经》中写道:“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中国老百姓眼中熟悉的花木兰故事着重弘扬的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孝义之道。《木兰辞》中的花木兰代父从军的首要原因是“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是因为父亲的年老力衰,家中没有兄长,为了尽孝道,在万般无奈的情形下,木兰才选择代父出征。而历经生死与磨难的出征生活,更是时时刻刻以父母的存在为木兰的行动的意义。“朝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而“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则直指儒家亲情伦理思想。乃至后来九死一生,建立战功,皇帝要封木兰为尚书郎,木兰婉言谢绝,只道“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从立下奇功,到天子赏赐,却拒受官职,安然返家,是对孝道的终极推崇。在《木兰辞》中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典型的中国女性,她始终是勤劳善良,勇于自我牺牲的。我们看不到她对自我价值的实现有任何想法和意见,她将个人的声音置于集体的宏大主义价值体系中。

而反观迪斯尼动画《Mulan》。它最突出的特点在于通过幻想和假定,描绘了一个符合现代社会发展规律的、有着西方个人主义价值观的人物形象———花木兰,在其身上西方文化色彩表现得分外鲜明强烈。她生长于一个民主自由的家庭中,有许多稀奇古怪的念头,不遵循封建礼教的束缚,为了应付媒婆的提问竟然在手臂上“做小抄”,敢于反对钦差大臣的命令,不让身有残疾的父亲出征。同时,可以看到,木兰还是一个在不断追求自我价值的人,从出征前面对湖水所唱的“Reflection”中“WhoisthatgirlIsee,Staringstraightbackatme.Whenwillmyreflectionshow,WhoIaminside.”到后来木兰被识破女性身份而被遗弃在雪地上的思索:“也许我并不是为了爹爹,也许更重要的只是想证明我自己有本事,这样往后再照镜子,就会看见一个巾帼英雄。可我错啦,我还是我自己。”这样的一个出征过程,与其说是为了尽孝道而违反圣旨,还不如说是一个迷茫的个体如何在身份的错置中寻找到自己的定位。至此,中国文化的传统内核已经完全被西方个人主义价值内核所取代,而花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也已然演变为个人成长、实现生命价值的故事。

二、女性价值的隐藏和凸显

在《木兰辞》中女性的地位是模糊不清的,纵然是代父从军,甚至得到了皇帝所代表的集皇权和父权为一身的价值主体的肯定,木兰仍然是回归原来安静的闺阁生活,“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重新以儒家传统的女性面貌出现。只在“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的隐喻中略微透露出男女平等的意识。应该说,这是与中国几千年所强调的“男尊女卑”等级观念所分不开的。中国整个封建社

会都是把女子当作男权社会的附属品,她们几乎没有任何社会地位可言,而且绝对不被允许参与到男人社会中去。《木兰辞》中直到花木兰安然返乡后才揭示自己的女性身份,这是与中国封建社会实情所不能分割的,试想,倘若木兰在军中便被揭露了女儿身,那么等待她的将不是军功,而是“欺君”的大不赦罪名。而在《Mulan》中,花木兰不仅不做父权社会所要求的温顺女子,反而屡建战功,勇敢表达对爱情的渴望,甚至两次救下了“白马王子”——李翔。当士兵们以男权中心大唱理想女性美貌、贤惠的赞歌时,木兰的插话却流露出明确的女性意识:“一个有头脑的女子又如何?”“在一个由性的不平衡所安排的世界中,看的快感分裂为主动的男性和被动的女性。起决定性作用的男人的眼光把他的幻想投射到照此风格化的女人形体上。女人在她们那传统的裸露癖角色中同时被人看和被展示,她们的外貌被编码成强烈的视觉和色情感染力,从而能够把她们说成是具有被看性的内涵。”[1]动画片中的花木兰彻底颠覆了男性的窥视欲,她容貌平平、丢三落四,懒惰鲁莽,并没有男性所要求的美貌、温柔以及贤惠等种种传统女性特质。为了抵抗“一个女孩要光宗耀祖,找个好人家,”“多添人丁”的封建伦理要求,她用男装和男性言行将女性自我包裹起来,而完成“巾帼不让须眉”的意志愿望。木兰的每次成功都是无一例外地凭借女性个体独特的智慧,在营救皇帝千钧一发之际,木兰彻底卸下了男性的包装,而以女性的形象拯救了集皇权和父权为一身的最高统治者,甚至赢得了皇帝的尊重和千万百姓的朝拜。至此,影片对中国三纲五常、男尊女卑的伦理秩序作出了彻底的解构,用西方女性价值观念改写了中国女性的命运。同时影片中的两性身份界线常常被穿越被模糊,甚至是被颠覆的。影片结尾处,士兵们要靠扮女装才能进入宫廷,营救皇帝,而“白马王子”李翔在木兰的光彩下更是失去了自己的男性地位,他一度只是以为了圆满木兰爱情的身份出现。总之,影片的女性主义强调女性主体意识,挑战了传统的性别秩序,这正是当代西方主流文化中女性主义的要旨。美国20世纪60年代的女权运动轰轰烈烈的开展,一大批女权主义者的振臂呐喊,一大批女权主义专著的诞生,为女性意识的觉醒做了很大程度上的铺垫,相应而言,女性的地位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女性在很多领域都有了更多的权利。《Mulan》一片亦是对西方流行的女性主义文化的一个折射和反映。

“对?异国主义?者来说,异国女人显得更为重要,特别是当这个女人不是欧洲人时,因为她没有原罪观念,没有接受所谓“现代性”之类的东西。她与异国一样,代表着一种原始状态。我们说世界上最后的殖民地是女人,我们也可以说,世界上最神秘的异国也就是女人世界。”[2]在文化领域里,女性、女性的脸以及身体从来都是具有战略性的。由于地缘政治因素,东方女性在好莱坞电影中经常被符码化,视为性的象征。在电影中,女性身体意象,她的任意一个部位,已经成了正文本身。在这里,我们不仅看到了一种作为生产与再生产的文化的表象化发展趋势,而且,我们还看到了一种建立在视觉经验上的文化、知识及其实践。从迪斯尼动画把中国传统女性塑造成僭越男权社会,和男人一样投身时代,共赴国难,报效国家的女英雄的再解读过程中,我们发现电影作为一种能把观众直接卷入一个身临其境的超现实的幻觉感的艺术形式,透露出西方在观察东方时的心态,他们通过电影,通过电影中的中国女性建构属于西方的东方“乌托邦”,而中国文化也已然在不经意间被西方文化置换。霍米•巴巴曾直指:“一切忽视文化差异的结果,一切抹平少数话语的立场的做法,其最终结果都可能是复制帝国主义的政治和文化,使得全球性的文化丧失差异而变成一种平面的模块,那将是人类文化的末日。”[3]只有在平等互补的环境中,东方文化才能真正表现自己的文化内核,西方文明才能在正确的眼光中看待东方女性这个“她者”,而世界文化才能保持多元化和谐化。

参考资料:

[1].劳拉•穆尔维.视觉快感和叙事性电影.李恒基.杨远婴主编,外国电影理论文选.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5.574.

[2].(德国)顾斌《关于异的研究》,第46页,曹卫东编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3].转引自王岳川:《后殖民主义与新历史主义文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xx年,第66页

{转}动画片《花木兰》影评

由迪斯尼制作的动画影片《花木兰》别出心裁,给了我们不一样视觉感受。影片对花木兰的故事进行了改编,但没有改变具体的史实。影片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影片具有幽默、风趣的风格,看起来给人酣畅淋漓的感觉,非常轻松。这样的风格是极受小孩子欢迎的。 在古老的中国,有一位个性爽朗,性情善良的好女孩,名字叫作花木兰,身为花家的大女儿,花木兰在父母开明的教悔下,一直很期待自己能花家带来荣耀。不过就在北方匈奴来犯,国家正大举征兵的时候,木兰年迈的父亲竟也被徵召上战场,伤心的花木兰害怕父亲会一去不返,便趁着午夜假扮成男装,偷走父亲的盔甲,代替父亲上战场去。花家的祖宗为保护花木兰,于是派出一只心地善良的木须龙去陪伴她,这只讲话像连珠炮又爱生气的小龙,在一路上为木兰带来许多欢笑与协助。 而迪士尼在第36部年度长篇动画钜片,首次采用中国古老的传奇故事“花木兰”,在600位多位迪士尼动画师,孜孜不倦历时四年的时间,将传说内容幻化为令人目不暇给的动画场面,其中当然不乏优美的配乐与令人捧腹大笑的幽默罗!影片中的一对活宝--木须龙和蟋蟀,两个原本毫无拉拢的个体出现在了剧中,成了影片的一大看点,他们极尽搞笑之能事,木须龙活跃万分,蟋蟀则低调行事,但两者结合在一起则闹出了很多笑料。这条龙虚荣心强,爱面子,具有人性一面,此外,这龙还有疯的特点,让人极为喜爱,活脱就是活宝一个。在雪山跟匈奴一战的时候,这头龙还在雪崩的时候拿个铠甲冲浪,令人发笑不已。 而对于出身于古老中国家庭的花木兰,她自小便是个聪明伶俐,志气高昂的女孩,虽然她一心一意想要父母为她这个女儿感到骄傲,但似乎常常弄巧成拙,令她自己伤心不已。当她得知年迈的父亲将被徵召入伍,以对抗日渐入侵的匈奴时,花木兰不禁为父亲的安危感到忧心,突生的勇气促使木兰决定告别家乡,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就像是得到祖先们的庇荫般,。由被排斥到接受,就在花木兰的军人生活渐入佳境时,她女扮男装的身份被揭穿了,她与木须被抛弃在冰天雪地的边疆,即使在如此恶劣的情势之下,木兰都没有放弃对抗挫折的勇气,但是原想要为家人带来骄傲的花木兰,要如何回到中原,并

证明自己的一片心意?而瞒骗父母出征,欺骗长官从军的欺君之罪,又要会让花木兰如何面对自己的家人呢?

从军之后,花木兰靠着自己的坚持的毅力与耐性,通过了许多困难的训练与考验,也成为军中不可或缺的大将。然而,就在赴北方作战时,花木兰的女儿身被军中的同僚发现,众家男子害怕木兰会被朝廷大官判以「欺君之罪」,只好将她遗弃在冰山雪地之中,自行前往匈奴之地作战。幸好在这么艰难的时刻里,木须龙一直陪伴在她身边,不时给她精神上的支持与鼓励,而凭着一股坚强的意志与要为花家带来荣耀的信念,木兰最后协助朝廷大军抵挡了匈奴的来犯,救了全中国。

无论从故事体裁还是任务形象塑造上,动画影片花木兰都是我们心目中的经典之作! 二

从电影《花木兰》看中西文化

《木兰词》是中国家喻户晓的一部文学作品,长期以来它和女英雄的形象联系在一起,近带女革命家秋瑾还引用她的典故入诗,“谁说女子不如儿男?”、“巾帼不让须眉”成了中国家长激励女儿最长用的话语,可见,中国人是非常推崇花木兰的英雄实事迹的,有趣的是在中国花木兰没有延续自己抗击匈奴的符号意义,却成了最古典式的女性主义。

我们没有必要去考究中国文本和这部最美国的好莱坞G级片究竟有什么出入,不难看出,导演只是托了中国故事的衣钵向全世界的小朋友献上他们一贯的大礼——享受愉快的电影过程,我想,再学究的老先生都不会和这部动画片过意不去,它实在是太讨巧了,小朋友门喜欢,还能怎么样呢?真的不是给上了年龄的人准备的。

所以,我所关心的是动画片在转述中国经典故事上的成功,虽然说只是市场的成功,不过从贩卖中国魅力的角度来说,美国人确实给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户——我们怎样去表达我的的典藏并被人喜欢呢?是用一幅老中国的面孔去讲花木兰、杨家将和岳飞霍元甲吗?不可能的,这是一个浅阅读的时代,逗大家开心就好,所以我们看到,在电影《花木兰》的结尾,美国人给我们来了一个更中国式的大团元结局。皇帝对李翔说“这么好的女孩不是到处都有的”,李翔也心领神绘,千里迢迢的来到花家送还帽子,最绝的是木兰:你可以留下来是晚饭吗?这里,你可以理解为好莱坞对小朋友门期待视野的又一次献媚,当然也可以看做为美国人把

中国的大团圆结局给彻底搞过头了。在原文中,只是写到木兰以前的朋友来花家拜访,更没有写到,有男人对木兰暗生情素,在这里,我们有必要看看电影中对木兰的特殊照顾,最敏感的就是安排了一场洗澡的情节,一方面,为将士门将信将疑的认为木兰是女人打好了铺垫,另一方面也迎和了小观众对两性关系的初步认识与兴趣。当然,该场景自然是很好的消融了,诙谐又不缺乏“有意思”。而反观我们的文本根本找不出任何这方面的蛛丝马迹,若没有点噱头怎会有人理解呢?所以,好莱坞的一大好处就是把花木兰真正“女性化”了,无论是小朋友还是世界范围内的大龄观众门都觉得亲切可人,可见感情戏是美国好莱坞不可或缺的一个组成部分,个中反映出美国派对人性的态度:每个人都是充满了感情的——无论她是不是英雄,而中国人一碰到英雄人物便严肃得不得了,总想把他往高、大、全上弄,最后在历史的长河中风化成一个古老的符号,活泼不得,这便是我们的民族英雄会在美国人手中宣传开去的原因。我想,有一位男子喜欢上木兰是多么正常的事,如果《木兰词》中稍有暗示也不见得就会掉价,或许,我们今天的中国观众们会在看完电影后还可以理直气壮的批评动画中的李翔确实没有书中描写的那样帅。

另外,我们看到,电影对原著也有大胆的加入有趣的角色,这当然不是《木兰词》的错了,但我们可以看出,小龙和小蟋蟀还是博得了满堂彩,从电影《狮子王》开始,这种插科打诨的角色成了迪斯尼动画中最有特色的元素,这次在中国经典上“动刀”, 迪斯尼当然是手到擒来,在推动故事情节和逗笑上有时简直成了最重要的角色,看完电影,你仍然相信没有这两个家伙,但你若是想起这部电影,你一定会首先想到那个陈佩斯陪音的小龙,这就是把经典交给迪斯尼的好处,他门有各种各样的方法来阐释一古老的故事,他们建立起了一个和中国完全不同的木兰世界,或许,这个版本比我们的更出名,或许,在我们的小朋友还没有看过《木兰词》的时候就已经知道木兰有个男朋友,还有一个小龙和小蟋蟀是她的宠物,这就是迪斯尼,你是说它好呢还是讨厌它呢?真的很难。

当然,我们看到,就算是小龙和小蟋蟀其实也是美国人对中国文化予以尊重和“理解”之后的产物,小龙是花家先灵们的使者,敬重先灵是中国给世界最初也是最深刻的印象,龙是最中国的符号,所以就算是中国观众也可以买单照收的,更何况那个关在笼子里的小蟋蟀呢!他是用来祈福的,体现了中国人对天地的敬畏,虽然被美国人彻底解构了,可到底也不乏“中国味儿”,另外诸如木兰相亲,媒婆和木兰父亲对神灵的敬重等等,都是具有浓烈的中国特色的,而且,我可以说,其中的手法不比中国的真人古装戏差,甚至还要好很多。

《木兰词》和电影《花木兰》,我们可以看做对同一事件的两种阐释方式,中国人自有其婉转徘徊的叙事方式,美国人也有cowboy直接与简单的作风,任你喜欢哪样,真正的花木兰只在你自己的心中。 对动画片《花木兰》的赏析

作者:林慧敏 出自:感恩 浏览/评论:2,847/3 日期:20xx年12月9日 10:22

对动画片《花木兰》的赏析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由迪斯尼公司制作的动画片《花木兰》,取材自我国南北朝乐府民歌代表作《木兰诗》,以我国的花木兰从军故事为蓝本。富有历史、文化的底蕴和神秘的传奇性、生动性的中国古代传奇,使迪斯尼动画片《花木兰》成为老少成宜的流行文化精品。

这部影片虽然是老少成宜,但它对儿童群体似乎更适合。因为其的建构有着非常浓重的童话色彩,里面充满童话的最基本的特征—幻想。还有影片中出现了童话常用的拟人、象征、夸张的表现手法。

(1)从人物塑造来看,虚实相结合。

女主角花木兰,是一个具有现代美术风格的大力女孩,是具有美国精神的木兰。出身於古老中国家庭的花木兰,自小便是个聪明伶俐,志气高昂的女孩。她个性爽朗,性情善良,一心一意想要父母为她这个女儿感到骄傲,但似乎常常弄巧成拙,令她自己伤心不已。写到这,不禁想起她令人抱腹生笑的相亲一幕:大大咧咧的她,在相亲前一晚,忐忑不安,夜不能寐。相亲时,却由于内心的而引起连连错误,再加上蟋蟀“叽叽”一个打浑,把整个相亲会彻底弄砸了。当北方匈奴来犯,国家大举征兵的时候,木兰年事已高、行动不便的父亲也被征召上战场,伤心的花木兰害怕父亲会一去不返,便假扮成男装,偷走父亲的盔甲,代替父亲上战场。在这幕中,影片中采用了骇人的暴风雷雨来象征木兰内心的痛苦挣扎。从军之后,花木兰靠着自己的毅力、耐性,以及在由花家的祖宗派出的心地善良的木须龙和忠实的蟋蟀“叽叽”的鼓励下,通过了许多困难的训练与考验,练就了一身好功夫。在与匈奴军队在雪地作战中,她表现出异常的勇猛和聪明,在千均一发之时用一支箭拯救了整个军队。在皇帝即将被宰的重要关头,木兰使出浑身解数大战单于,最终在李翔将军的帮助下杀死单于,

救出皇帝。最后,木兰也就光明正大地恢复了女儿身,衣锦还乡,为家族蠃得了无上的荣光,也为自己找到生命的真命天子。木兰渴望爱,渴望幸福的心是真实的,她身上所有的神力和高超的武艺又来得有点虚。作为主角,花木兰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揭示了影片的主题:人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要保持着乐观、积极的心态,保持着对幸福、快乐的不懈追求。不知道,这是不是迪斯尼制作人想在儿童心里投入对美好幻想的种子。

(2)从虚幻的情节来看。

木兰在黑夜中整装备马,蓄势待发的场景刻画得澎湃振奋:高亢、震撼的音乐声,仿佛要把天空劈开的刺目闪电,夹杂着暴雨的狂风肆无忌惮的怒恐着。还有木兰代父从军,惊动了成睡在地下的花家列祖列宗。祖先的的灵魂,在宗庙守护神木须龙的锣声中纷纷从神主牌中跑出来,进行声势浩大的商讨大会。在雪谷一战中,木兰的一支箭能把高山上巨大的积雪射下来,具有万顷之势的滚滚大雪把整个匈奴军队掩没。而木兰却能与木须龙、蟋蟀从雪中逃脱,还能把埋在雪中同僚们一手一个提出来。

(3)从拟人化的事物看。

本来在现实中,非人类哪能说话,哪能像人一样有思想感情呢?但在这里,小木须龙和蟋蟀被赋予了人类的思想情感、行为和语言能力。讲话像连珠炮又爱生气的小木须龙是一条心地善良的小龙,花家的祖宗为保护花木兰,所派它去陪伴她,一路上小木须龙给木兰带来许多欢笑与协助。后来也因为有它和幸运神蟋蟀“叽叽”的鼓励和帮助,木兰才能最终实现花家带来荣耀的愿望。说到蟋蟀“叽叽”,我不由想起它陪木兰去相亲的情景,它看见相亲使木兰紧张不已,就想帮帮她,谁知道它的帮倒忙---导致“婆婆”的屁股来了个红烧屁股。唉,真是越帮越忙啊!这是不是有点像我们看到小孩子们帮倒忙时,觉得有好笑有点生气的心情呢?

不知道看完迪斯尼动画片《花木兰》,你是否有久久回味的感觉?我本人就有。那天晚上看完影片回来,我还坐在椅子上细细地回味了影片的一些细节。对这部影片,我个人最欣赏的是它的音效和音乐设计。音效和音乐设计给我的感觉就是非常精致。无论用于抒发思想的歌曲,还是衬托情节的音乐,以及各种音效的使用都极具匠心。如马匹在雪崩中冲突一节,因实际雪地中的音效不够响亮,难以衬托紧张情节,片中就在每一次马匹冲脱的时候加入磬的打击声,效果完美。又如木兰和军队离开烧毁营寨进入雪山一节,用主调高亢的音乐预示隐藏的危险。 不知你们有没有发觉,影片风格借鉴了中国画的一些技法,虚实结合,工笔水墨结合。使整个影片意境悠远,颇富东方韵味。

写到这里,我不禁想:“要是什么时候,我们中国人也可以制作出为人们喜爱的动画片就好了”。

赏析动画片《花木兰》 (2008-02-24 11:57:24)

转载

标签: 分类: 读书感悟

杂谈

看完了动画片《花木兰》后,聪慧勇敢的女孩花木兰久久定格在我的脑海之余,我还隐约地看到了世界温柔的一面。《花木兰》的故事早就已家喻户晓了,几乎连三岁的小孩子都知道花木兰曾经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继而立下汗马功劳衣锦还乡的事迹,然而,很少有人会知道花木兰背后的辛酸及离奇。这部动画片从切合儿童心理的角度出发,采用大量夸张的手法把花木兰的形象塑造得活灵活现,既有深刻的教育意义,又有轻松幽默的娱乐风格,是一部大人小孩都适合看的影片。

一、夸张的表现手法是儿童在影片中寻找乐趣的源泉。

动画片面向的观众是以儿童为主,要吸引儿童的眼球,让儿童体会到快乐和趣味,片中情节绝对不能过于沉闷和古板,语言要轻快跳跃,人物往往具有传奇色彩。夸张的手法常常能让动画片收到很好的观看效果:搞笑、富有动感且适合儿童的胃口。动画影片中花木兰的出场与《木兰诗》中“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的体贴贤淑女孩相去甚远,她是一个个性率直、调皮机灵,令父母伤透了脑筋的“假男孩”。家人用尽心机把她打扮成一个漂亮女孩希望她在相亲中成为一个准新娘,光耀门楣,谁知道品性随意的她烧掉了婆婆不成,还把相亲现场搞得乱七八糟,丢尽了家人的面子,诚然,这里头也有小蟋蟀的一份“功劳”。整个相亲情节,极尽夸张之余,花木兰一系列的心理和行为又符合儿童的实际,容易引起儿童的兴趣。在接下来的情节如代父从军、炸毁冰山、杀死单于以及花木兰几十代祖宗的显灵,无不着色于夸张,嬉笑怒骂见真性情,一步步丰满和完善女英雄花木兰的形象。

二、人物形象各具特色,滑稽而不失本性。

花木兰是影片中的主角,片中处处体现花木兰式的矛盾:要尽孝,就要乖乖地顺从,成为别人艳羡的好新娘,为了保护父亲,代父从军与想做回自己相矛盾;女儿身的“柔”与男儿身的“刚”相冲突以及对自由的渴望和背负着家族的荣誉相磨合。在一对对的矛盾当中,却见花木兰的真本色:孝顺、聪慧、勇敢、具有个人牺牲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虽是女将但绝不逊色于男将。最后连皇帝在内举国上下向花木兰低头深情鞠躬的瞬间,完完全全的女英雄形象成功地展现在观众的眼前。影片里头同样不容忽视的角色是幸运神小蟋蟀和守护神龙须。小蟋蟀调皮,龙须具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欲,两者都曾经帮助过花木兰度过难关。透过这两个尽是给观众制造笑料的小不点儿角色,让我看到了世界对儿童温柔的一面。儿童的心理承受能力有限,制作者没有过多地把战争的残酷、花木兰代父从军的坎坷孤独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尔虞我诈灌输给儿童,而是刻意地安排了几个神守护花木兰,适当时候帮她一把,常常让幸运降临在她的身上,让儿童观众更多地看到好的方面。影片的温柔手法,自然而然地让儿童感受到世界的美好和希望,绝对比耳熟能详的童话故事“白雪公主”里面皇后想方设法地用各种各样极尽歹毒的害人手段追杀白雪公主要好。在教育儿童的过程中,让儿童见识世界黑暗的方面是有必要的,可以增强日后的心理承受能力,但是绝不可不分主次,世界还是光明的多。

而且,作为成人的我们,看过影片后,应该反思一下,怎样才能让世界对我们的孩子更温柔些。

三、娱乐和教育相得益彰。

影片的娱乐性很强,花木兰的传奇经历以及惊险刺激的镜头扣人心,很容易让人走入花木兰的角色当中,与儿童爱冒险和充满幻想的心态相吻合,达到娱乐的目的。在幕幕惊险中夹着明显的教育性质。儿童在自娱的过程中受到爱国、爱家和爱父母及他人的教育。告诉儿童遇到困难时不要硬碰,要善于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智斗是花木兰成为举国称颂的女英雄的主要方法。而且还暗示儿童当成人一时无法相信自己的时候,不要气馁和泄气,用行动去证明给他们看,自己是行的。花木兰就是一次次在强烈要求做回自己的愿望当中,用自身的聪明才智证明了自身的存在价值,既做回了自己,有得到了别人的信任和尊重!

影片结束,花木兰终于苦尽甘来,衣锦还乡,而且还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真爱。更让观众欣慰的是,花木兰从军后,无论在思想上还是在待人处事当中都多了几分成熟和稳重,我想,女孩真的长大了,不再是影片开始时令父母头痛,担心嫁不出去的“假男孩”了。 赏析动画片《花木兰》

作者:程颜 出自:淡淡的心,淡淡的情,淡淡的我。。。 浏览/评论:1,464/0 日期:20xx年1月2日 15:07

赏析动画片《花木兰》

再次欣赏完《花木兰》这部影片,片中可爱的蟋蟀,搞笑的木须龙,写意的国画背景,扣人心弦的情节设置,一个小女孩的成长历程,恰如其分的歌曲配乐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从一下几方面来赏析一下这部影片:

一、 故事的完整性。

《花木兰》讲的是出身于古老中国家庭的花木兰,当她得知年迈的父亲将被徵召入伍,以对抗日渐入侵的匈奴时,花木兰不禁为父亲的安危感到忧心,突生的勇气促使木兰决定告别家乡,女扮男装“代父从军"。从军之后,花木兰靠着自己的坚持的毅力与耐性,通过了许多困难的训练与考验,也成为军中不可或缺的大将。可是就在赴北方作战时,花木兰的女儿身被军中的同僚发现,众家男子害怕木兰会被朝廷大官判以「欺君之罪」,只好将她遗弃在冰山雪地之中,自行前往匈奴之地作战。花木兰的结局会怎样?她会不会被处死?孩子们总是喜欢听那些有头有尾的完整故事,他们总是期待着事件的结局。故事的完整性能给儿童带来一种完美无缺的心理满足与美感享受。这部影片正是从儿童的角度出发,将故事的情节设置为花木兰木兰最后协助朝廷大军抵挡了匈奴的来犯,救了全中国的大喜团圆,给了儿童一种美的感受,将儿童的情感带到高潮。

二、 情节的生动性。

儿童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和转移的,如果平淡无奇的故事则很难把儿童给吸引到影片的情节当中去的。《花木兰》这部影片考虑到了这些细节问题,一开始就设置了花木兰弄巧成拙的去相亲的搞笑画面,让儿童一开始就容易吸引到故事的情节当中去,想热切知道花木兰后来的结局会怎样,就会一路追踪着情节看下去。片中可爱的蟋蟀,搞笑的木须龙,也吸引着儿童的目光。冲突是情节的源泉,也是故事中最扣人心弦与激发人心的地方。片中花木兰与自然的冰块斗智的场面、与匈奴斗智斗勇的场面等等都扣动着儿童的情思。

三、 悬念艺术手法的运用。

悬念最能激起儿童的好奇心,悬念的设置能激起儿童的阅读兴趣,让他们有一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心理。在《花木兰》一片当中,就在花木兰的军人生活渐入佳境时,她女扮男装的身份被揭穿了,她与木须被抛弃在冰天雪地的边疆,即使在如此恶劣的情势之下,木兰都没有放弃对抗挫折的勇气,但是原想要为家人带来骄傲的花木兰,要如何回到中原,并证明自己的一片心意?而瞒骗父母出征,欺骗长官从军的欺君之罪,又要会让花木兰如何面对自己的家人呢?这些悬念都让儿童对影片的发展有一种很热情的期待。

周末晚上终于有时间将觊觎已久的美国动画片《花木兰》看完,这个片子很久之前就听说了一直没机会弄到,前一段时间在网上搜到下载到电脑里了却一直没有合适的心情和足够的时间欣赏。昨天晚上,无意间,就把这件事情给完成了。

看完一部渴望这么长时间的电影,总觉得有一点想法。写下来,等下次再看的时候,比较一下内心的体会。

一、中西文化的迥异。这个中西的迥异,我仅仅指的中国传统道德和美国个人英雄主义精神情怀的不同。就这部动画片,他的主题因为美国文化的影响而改变了,木兰在反思自己的行为时自言自语的话,正是这个碰撞的内容。中国传统道德里,

木兰替父从军这件事情即是至孝的典范又是女中的豪杰;而在美国,这仅仅是一个妇女自由精神的体现。

二、夫为妻纲变身阴阳调和。其实这一点也是中西文化的不同,但远远不是道德层面便能说得清楚的问题。夫妻到底应该怎么相处?是中国古代圣贤要求的夫为妻纲么?我觉得这完全是有些怕老婆的古人意淫出来的准则。中国古代也并不是夫为妻纲这么单纯,到了现代的美国,更是变换成了阴阳调和之美。看完这个片子之后,我就觉得,其实道德和法律都是扯淡的,夫妻之间根本得不到这些准则的调整,完全是两个人的感觉决定一切。

三、中国龙和外国龙想起??,中国龙没有翅膀,美国龙都是有翅膀的。中国龙是神武不可冒犯的圣兽,外国龙妖魔化的比较多,像木须这样的龙,在美国肯定是最正面的一个了。木须也有人的性格,这正像西方神话中的神一样,大都是有善恶两重的性格。中国一概喜欢高大全的形象,这么浪漫主义的情调竟然滋生在如此复杂功利的人群之中,这个世界的莫名其妙可见一斑。

四、横看成岭侧成峰。嘿嘿,写这一条的题目,我有点恬不知耻的卖弄了一下我才华横溢的灵感以及古诗词信手拈来的敏感。这个感觉就是角度不同,感觉就变了,正如木兰在木须的错误引导下产生了对李群的反感,后来自己又从另外一个角度有了新的认识,两人重归于好。这就是角度不同的原因。

暂时想到这四条,正在伺机看第二遍??

更多相关推荐:
花木兰读后感

花木兰读后感同学们一定知道有一个故事叫花木兰吧读了这个故事我深有感触很佩服那位名叫花木兰的女子从前有一位女生叫花木兰有一天皇帝让每户人家抽出一位强壮的男兵充军木兰没有哥哥只和她年迈的父亲相依为命木兰不忍心看到自...

《花木兰》观后感

花木兰观后感我特别高兴因为又要去看电影了妈妈问我是看豚鼠特工队还是花木兰我说用点点羊羊点点羊羊点点羊羊结果是看花木兰花木兰故事情节跌宕起伏首先是柔然大军来袭魏国征集军马时花木兰恋恋不舍离开家乡代父从军然后是千军...

花木兰观后感1

动画片花木兰是根据中国古代传统故事木兰从军改编而来的动画片的花木兰在传统的故事架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把一个流传千年脍炙人口的传统故事用生动形象的动画画面呈现出来动画片花木兰是一儿童电影其生动有趣的故事情节色彩变...

《花木兰》观后感

花木兰观后感昨天晚上我看了花木兰动画片这是20xx年由迪斯尼公司生产的动画片它讲的是花木兰的爸爸花狐接受了保卫国家的重任可是花狐的腿曾经受过伤走起路一瘸一拐花木兰很不放心所以她半夜起来把自己的头发剪短偷了父亲的...

电影《花木兰》观后感

悠悠木兰情观电影花木兰有感为什么看着他转身的背影你不稍加阻止为什么不裹紧你的身体而任凌风吹冷他刚拥抱的体温为什么你不轻启红唇即便欲言又止为什么他留给你的是渐行渐远的背影而他的身后却是你深深的凝眸木兰你不顾欺君之...

花木兰观后感

最近用了将近一个星期的时间才把花木兰看完看花木兰传奇的原因有多种一是因为老师要求要求看完48集大型古装剧花木兰并写观后感二是因为老师推荐课堂上老师说有一些电影电视剧可以增加自己的正能量而花木兰可以直接增加700...

看《花木兰》有感

看花木兰有感昨天下午我和妈妈看了电影花木兰在北魏有个从小学习武术的女孩名叫花木兰她不忍心让身患重病的父亲上阵就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她刚进军营时就因为武艺精湛被副营长文泰所注意某天胡奎的玉佩不见了命令全体士兵脱衣搜身...

花木兰观后感

由迪斯尼制作的动画影片花木兰别出心裁给了我们不一样视觉感受影片对花木兰的故事进行了改编但没有改变具体的史实影片具有浪漫主义色彩影片具有幽默风趣的风格看起来给人酣畅淋漓的感觉非常轻松这样的风格是极受小孩子欢迎的在...

英文读后感花木兰

ABraveHeartthefeelingafterreadingMulanThismorningIsatonthechairnearthewindowandlistenedtothebirdsreadingt...

花木兰的观后感

花木兰的观后感昨天晚上我看了花木兰动画片这是20xx年由迪斯尼公司生产的动画片它讲的是花木兰的爸爸花狐接受了保卫国家的重任可是花狐的腿曾经受过伤走起路一瘸一拐花木兰很不放心所以她半夜起来把自己的头发剪短偷了父亲...

花木兰读后感

ThebattlefieldwassotheworldissoTheimpressionsofreadingMulan学校纪台一中班级七年级三班姓名王琳辅导教师宋爱凤Thebattlefieldwassothe...

花木兰英语读后感

TheimpressionsofreadingMulanDuringthesummerholidayIhavefinishedreadingthebookMulanitmakesmyheartcannotbecalmforalon...

花木兰观后感(3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