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第五册教案

时间:2024.4.20

1 我们的民族小学

授课时间:   月     日

教学要求:

1 .会认4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 .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体会课文表达的自豪和赞美之情,并受到民族团结的教育。

4.抄写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初步体会这些句子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关键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部分。

2.  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教学方法:朗读感悟 小组合作  讨论交流法

教具准备:词语卡片  有关我国少数民族服饰和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教学挂图

教学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读5个生字,掌握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3学习课文第一段。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出示教学挂图

2了解这是哪里?有哪些人?在干什么?

二 、自由读课文

1用笔画出生字词。

2了解每一段讲了什么。

三、汇报自学内容

1学习认读的生字

2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

3学习会写的生字。

出示生字,分小组评比读并组词

4学习本课出现的反义词

粗——细          尾——头

5了解每一段的内容。

第一段:小学生来自各个民族,他们来到学校里,成了好朋友。

第二段;钟声敲响了。

第三段:不同民族的小学生上课学习,下课玩耍。

第四段:民族小学景色优美。

四、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先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

2朗读全文

五、学习第一段

1自由读第一段后交流读后的感受。

2汇报

3读了这一段话大家好象看到了什么情景。

4用欢快的语调读出民族小学的美丽,学生的可爱。

5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六、 认识民族服饰

1出示图片

2看图讲民族的名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课文二到四段

3背诵喜欢的部分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1听写词语

2出示图认一认民族。

二、 学习课文第二到四段

1     自由读课文

2     交流读后感受

3     汇报

4     大家在读课文的时候,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情景?应怎样读?

5     感情朗读课文

三、 积累好词好句

1     自由读课文

2     找出描写的好的句子。

(1)  描写景色美的句子

(2)  找出描写环境安静的句子

3读找出的句子

4背诵以上句子

5抄写自己喜欢的句子

6背诵自己喜欢的句子一。

四、 小结

民族小学的学生们快乐、幸福。大家在学习的同时,要珍惜我们今天的学习生活,努力上进。

板书设计:

                   穿戴

1我们的民族小学

                   语言——学校——好朋友

课后反思:

2金色的草地

授课时间:   月     日

教学目标

1 会认2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2有感情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进一步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感受大自然给我们生活带来的乐趣。

4初步体会课文中一些句子表达情意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2感受草地的可爱;蒲公英的有趣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

朗读感悟法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  生字卡片  有关蒲公英的文字资料

教学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感受草地的可爱、蒲公英的有趣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出示填空    (         )的草地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口头填空

过渡:这道题有很多填法,同学们看课文是怎样说的

二、 自渎设疑

1各自轻声读课文

2问:草地怎么会是金色的呢?为什么作者称它为可爱的草地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三、 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同桌交流预习时画出的生字,读准字音

2同桌合作交流,把生字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3反馈:出示含有生字的词语,指名说说自己认识哪些词语,带领大家一起读一读。

4朗读展示:你最喜欢哪个自然段,站起来读读

四、 再读解疑

1为什么草地是金色的?自读第一自然段体会

观看有关音像资料,给直观感受

引导想象:蒲公英盛开的景象

2朗读第二、三自然段

思考图中这两个孩子分别是谁,他们在做什么?

他们此时的心情怎样?应用什么样的语气读?

你喜欢这草地上的蒲公英吗?请你对他们说一句话。

3通过读课文,你们还知道了什么?

有关蒲公英变色的原因

4朗读第四自然段,再对这片草地说几句贴心话。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学会本课生字

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 成果汇报

1分小组总结汇报你的学习成果。每人在小组里可以任选一项进行汇报。例:

a多么有趣的蒲公英。

B蒲公英的变色规律和原因分析

C画出你心目中的草地,并向其他人介绍

2学生汇报成果,师纠正

二、识字写字

1出示生字词,自渎,指名读

2学生自主合作学习,讨论交流怎样记住的

3指导写字

三、拓展活动

到郊外游玩时,仔细观察你所看到的草地,再用你喜欢的方式向同学们介绍你的见闻。

板书:

绿色

2金色的草地  

金色         开合

 

绿色

课后反思:

3 爬天都峰

授课时间:   月     日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我”和老爷爷如何在相互鼓舞下,坚定信心战胜困难。

4抄写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2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方法

朗读感悟法  小组合作学习法  讲授法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挂图  

教学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

2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知道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初步了解天都峰的雄伟壮观。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挂图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曾学过课文《黄山奇石》,今天我们就去黄山的三大奇峰之一的天都峰看看。

板书  天都峰

简介天都峰

看了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

二、 通读课文,读准字音

1 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

2分自然段朗读,正音。

三、 再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1 检查预习,说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2默读课文,回答学生的问题。

3小组讨论理清课文脉络。

4齐读课文

四 、生字教学

1认读生字

2两人对读

3学习要求写的生字

五、 教学课文一、二自然段

1小组读第一小节,这节告诉我们什么?

2指名读第二小节,你读懂了什么?

3结合挂图体会天都峰的高,石阶的陡。

4 为什么作者要在这儿写天都峰的高和险呢?(讨论)

5师小结:写天都峰的高和陡,目的在于突出爬天都峰的困难,暗示爬天都峰有有勇气和力量。

六、布置作业

1 书写生字

2熟练地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讨论重点句,培养战胜困难的勇气。

教学准备

1“鲫鱼背”图

2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引入

1生字卡抽读

2听写课后生字词

3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

二、 教学课文3-7节

1 指名读课文,其余同学用笔画出“我”和“老爷爷”的第一次对话,注意对话中的相同部分。

2强调“也”字的作用。

3你还从对话中读懂了什么?

4用曲线画出描写“我“奋力向上”爬“的不同动作。

5第7自然段告诉我们:我们三个人终于爬上了山峰。“终于“是说明这件事完成的不容易,需要有恒心和毅力。

6指导3-7节课文,齐读。

三、 教学8-10

1 自由读三个自然段,说说每段分别讲什么。

2指名读第8节,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集体读第9小节,汇报读懂了什么?

4齐读爸爸的话,讨论“都会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5师小结

四、 齐读全文

五 、分角色朗读课文

六、作业

感情朗读全文

板书

                    奋力

                    一会儿……一会儿……    勇气

3 爬天都峰   手脚并用                 从别人身

           爬呀爬                 上汲取力量

          终于爬上峰顶

课后反思:

4 槐乡的孩子

授课时间:   月     日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体会一些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学会阅读,了解课文大致内容

教学方法:阅读感悟法  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具准备:课文插图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在草地上玩耍、去野外登山会获得许多乐趣。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挣前交学费,体会到了种种劳动的乐趣。他们就是—槐乡的孩子。

二、 初步阅读,读通课文

1轻声读课文,读通课文

2小组合作练习朗读

3小组选代表分段朗读课文

三、 再读课文,感知理解

1出示图片,结合课文介绍槐树、槐花。

2读读议议

 a槐花什么时候开花?那花苞是什么样的?文中还把槐花称做什么?

B槐米有什么用处?

C课文哪部分介绍了槐米

D八月份,天气热,在这炎热的天气大家都经历过,谁能描述一下这种情景?描述后朗读课文中有关的句子。

E虽然天气炎热,勤劳的槐乡绝不会错过槐树开花的时节,他们是怎样分工合作割槐花的?练习分角色朗读。

四、欣赏评价深化感悟

1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些句子?用笔画出来多读几遍。

2通过课文朗读,我们认识了解槐树,认识槐乡的孩子,你还有什么感受呢

3小结:快乐不只来自于休闲、享乐,劳动中也有无穷的乐趣。同学们,让我们也像槐乡的孩子那样去品尝劳动的快乐吧!

课后反思:

语文园地一

授课时间:   月     日

教学目标

1交流自己前一阶段的课余生活。交流是作到态度自然、大方,表达流利,内容比较充实。向课余生活安排的好的同学学习,安排好自己今后的课余生活。

2把自己的课余生活写下来,写好后读给父母听,与他们分享习作的快乐。

3发现一些多音字的不同读音,准确区别。

4发现和运用识字方法,认识9个生字。

5熟读背诵古诗《小儿垂钓》。

6积极参与展示活动,精心准备采用最好的方式展示自己的课余生活。

教学安排:四课时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教学目标:进行口语交际

教学过程:

我们的课余生活

一、谈话导入

通过这一组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民族小学孩子的课间活动,与苏联小朋友一起发现蒲公英的秘密,目睹了槐乡孩子爬上高高的槐树割槐花挣学费的情形;我们也记录了自己的课余活动。这一阶段大家的课余生活而又有乐趣。今天,我们就通过交流,共同分享课余生活的乐趣。

2小组展示自己的课余生活

a讲讲课间课后同学之间开展的游戏、娱乐活动。

B讲讲在老师指导下进行的小制作、小发明等活动。

C讲自己读了什么好书,摘记了多少卡片,增长的见识和受到教益;

D讲自己的兴趣爱好、个人特长项目上花了多少工夫,有那些长进。

E讲自己与家人外出游览获得的新发现、增长的新见识

……

三、全班交流

四、共同评议

五 、谈听了他人的介绍之后,自己对课余生活的打算。

第二课时   习作指导

教学目标:完成习作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我们交流了我们各自的课余生活,这次习作我们就来写一写自己的课余生活。

二、 回忆介绍课余生活中,我们可以选择哪些内容来写。

(1)                      游戏娱乐活动,如“踢毽子、跳皮筋、跳绳、老鹰捉小鸡、扔沙包。”

(2)                      课余辅导训练,如科技制作、绘画、足球比赛、乒乓球训练等。

(3)                      个人爱好,种植花草、练习钢琴

(4)                      家务劳动,如洗衣服、餐具,打扫卫生。

三、 你准备怎么写?学过的课文会给你的习作带来什么启发?

四、 学生起草,教师巡视

五、学生交流

六、各自修改,可以放声朗读,想想词语用的是否恰当,句子是否通顺,意思是否交代清楚。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朗读展示优秀习作

1.教师在批改中挑选优秀习作,让小作者朗读自己的文章。

2.全班同学听后逐一评议,交流哪些方面值得学习。

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议:

(1)    是否写了课余生活中的事情;

(2)    有没有把事情说清楚;

(3)    语句是不是通顺。

二、        小组交流互相评议

前后四人互相朗读,交流自己的习作,互相评议。

三、        修改誊写,张贴展览

1.各人修改自己的习作。

2.将修改后的习作在学习园地里张贴展览。

第四课时

一、我的发现

1.各自轻声朗读课本中的词语,注意每一行两个词语中的加点字,想想自己有什么发现,读不准的字可同桌相互请教。

2.指名朗读,要求横着逐行读。

师生共同正音,再指名几位后进生读读,然后齐读巩固。

3.交流各自的发现。每一行两个词语中带点字字形相同,读音不同。思考深入的学生还会发现,这同一个字在读音不同的情况下意思也不一样。如有这样的发现该大力加以鼓励表扬,并且引导其说说不同的读音情况下的字义。

二、读读背背

1、古代的孩子玩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读一首唐代诗人胡令能写的《小儿垂钓》。

教师范读。

2。短短四行二十八个字把一位垂钓孩子的外貌、姿势、环境、神情勾勒得生动传神,跃然纸上。请大家各自试着读一读,不认识的字根据拼音拼读一下,模仿老师的样子,读出诗的韵律。

3.朗读比赛。指名朗读,看谁读得正确,读得有韵味。

4.师生合作,表演古诗短剧。

教师准备荷叶、渔竿、竹篓等道具。学生演稚子垂钓,教师演路人,诗句作台词,师生演练后可再请学生合作演练。

5.练习背诵。

三、读读认认

1.各自轻声读本题中的各组字,读不准的借助注音拼读。

2.比赛:谁读得正确、流利。

3.谈谈这一题中每一组字有什么共同之处。

这一题中每组的两个字读音都相同或相近。每组右边的字都是左边的字的一部分。

4.齐读巩固。

5.单独指读横线条中的生字,并用生字卡片检查巩固。

四、展示台

1.课前观察展示台中的图片,阅读学习伙伴的话,小组内交流各自展示什么内容,以什么形式展示;共同讨论,互相协作,考虑本小组采取何种展示形式,能否搞出特色。协商统一后分头准备。

2.班长或学习委员了解各组的展示准备,协商展示情况。

3.举行“多彩的课余生活”展示会。各组轮流介绍,然后参观学习。

课后反思:

5 灰雀

授课时间:   月     日

教学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3通过人物对话描写,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4体会列宁善解人意、循循善诱和对儿童的保护,懂得做错事情应该改正的道理,同时受到保护鸟类等动物的教育。

教学重点:小男孩每次回答时心中的想法

教学难点: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的友好和真诚。

教学方法:朗读感悟法  小组合作法  讨论法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  挂图

教学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列宁的一生以及他的贡献。

2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学习生字新词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   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交流材料,揭题导入

1板书课题

2导入:同学们,看到这个题目,你们会想到课文一定是写什么的?

3师启发:这篇文章并不是主要写人,那究竟还写了什么?

4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什么事?

5交流收到的有关资料。

二、 自学生字新词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生字新词

2在预习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3学生交流

4开火车拼读生字词

三、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出示思考题

(1)    列宁在公园里大树上看到了什么?

(2)    这三只灰雀是怎样的?从哪里可以看出列宁非常喜欢他们?

3读本段,动手找出相关的句子讨论

4联系理解

惹人喜爱    仰望

四、总结

这只可爱的灰雀会发生什么事情/

五、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讲读2-13自然段,进一步理解课文。

2了解列宁怎样喜爱小麻雀,以及在他爱鸟的影响下,小男孩怎样纠正错误。体会小男孩诚实的优秀品质,教育学生要当个知错就改,诚实的孩子。

3能把自己喜欢小动物的感情表达出来,用一段话写下来。

教具准备:挂图、课文朗读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听写部分生字新词

2课文第一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二、学习课文第2-10自然段

1听朗读录音。

2讨论做答

(1)    当列宁发现深红色的灰雀不见时,是怎么问小男孩的?小男孩又是怎么回答的?从中说明了什么?

(2)    分角色朗读二人的对话,让学生体会:

a小男孩为什么开始说“没看见,我没看见。”后来又说:“会飞回来,一定会飞回来!”

b最后小男孩以坚定的口气说:“一定会飞回来的!”这说明了什么?

(3)让学生在体会中来扮演角色推测小男孩心情。

3小结:列宁的爱鸟之新感染了小男孩使他纠正了错误。

三 、学习课文第11-13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出示思考题

(1)    文中的“果然”一词是什么含义?

(2)    这里用上“果然”可与前文哪些照应。

(3)    小男孩站在白桦树旁低着头,他在想什么?

(4)    分角色扮演小男孩,进行内心独白

(5)    列宁此时怎么说的?读列宁的话,你知道列宁明白了什么?

(6)    为什么说小男孩是个“诚实的孩子”?

3小结

4指导朗读,体会感情变化,读出高兴之情。

四、总结全文

学习这篇课文中,你受到了什么教育?

板书设计:

灰雀

喜欢           放

列宁   (教育)       小男孩

课后反思:

6小摄影师

授课时间:   月     日

教学目标:

1会认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读好对话,并从中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4感受高尔基对男孩的关怀爱护和男孩读高尔基的崇敬热爱。

教学重难点:

1感知高尔基接受少先队员照相的经过。

2通过对话和细节描写来体会人物的心理活动。

教具准备:生字词卡片、教学挂图

教学方法:讲授法 合作探讨法

教学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初步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认识本课生字词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质疑导入

1揭示课题:板书

2提问:看到这个题目,你们有什么疑问?

二、初读课文

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明白的词语、句子作上记号。

2检查朗读情况

3标上自然段序号

4学生提出难理解的词 、句,引导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

5默读全文后,完整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合作识字

1小组合作,想办法记住生字字型。

2交流识记方法

3抄写本课要求会写的字和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深入学习课文,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感情。熟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联系说话

1认读词语

纸团     墙报    鞠躬   打量   吩咐   摆弄   胶卷      

秘书         杂志社      转告

2用上以上词语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 、 分角色演读,体会感情

1以小组为单位,组长当导演,分角色表演课文1-11自然段的内容。

提示:以课文内容为剧本,找出描写动作、神态的重点词语,边作动作边朗读。

2指导朗读、表演

3选一组同学表演,师相机处理重点词句

例:“鞠躬”  “打量”  “摆弄”   “赶紧站起来”

从小男孩“咧嘴笑了”到“大哭起来”说说你表演时体会到小男孩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

抓住高尔基的反应,尤其是“吩咐”二字,展开讨论,体会到他对下一代的慈爱和关怀。

引读第10自然段,注意高尔基的神态动作,指导读好相关的语句。

4练习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话的不同语气。

三、 巧设疑问,升华感情

1提问:小男孩会回来吗?

2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要求联系全文,在课文中找出自己的看法的依据。

3高尔基希望孩子再来吗?指导朗读最后一句话,抓住“不过”“一定”等词语表示的前后态度上的转变,再次深切感受他对少年儿童的关怀和深深的爱意。

四 、课外延伸,续编故事。

如果小男孩再次来到高尔基的办公室,见面后他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请你展开想象,接着往下编这个故事,同学间相互交流。

板书:

 

                       喜欢:小摄影师

高尔基                    关爱少年一代

           不允:记者

课后反思:

7 奇怪的大石头

授课时间:   月     日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李四光勤于思考、善于动脑,执着求索的可贵品质。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体会李四光是怎么问题的。

2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他后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方法

启发法  讲授法    合作学习   讨论法

教具准备

生字词卡片、挂图

教学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生字词

2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

一 激发兴趣,导入

同学们见过大石头吗?你见过这样的大石头吗?(出示大石头的图片,越大越好。)

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就对一块大石头产生了很大的兴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奇怪的大石头》

二 初读课文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生字,把课文读通顺。

2分节指名读课文,检查巩固生字、新词的读音

三检查预习,质疑解难

1结合收集资料,介绍本文主人公——李四光

2学生针对课文内容质疑,师生共同解决

理解词语:

陨石  地质学家  突兀   第四纪  冰川

3完整地齐读课文

四指导写字

1认读要写的字

2争做写字小老师

3学生写字,教师指导。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复习生字词

2了解童年李四光对大石头产生的疑问以及他后来震惊世界的研究成果与童年的疑问间的关系。

3认识好奇心在发明创造中的重要意义。

教具准备

石头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生字新词

二 感知巨石形象

1课文讲的是李四光小时候的事。小时候他们经常围这一块巨石捉迷藏。我们一同去看看这是怎样的巨石,他们是怎样围着石头捉迷藏的。轻声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2讨论:

a这是块怎样的石头?

B李四光和伙伴是怎样围着大石头捉迷藏的?

C小伙伴转来转去找不到李四光,这是为什么?

三 感受好问精神

1时间长了,李四光对这块大石头有了疑问。他首先想到的是问老师,他是怎样问的?老师是怎样回答的?李四光又是怎样想的?同学们读读课文,同桌两个演一演。

2选出上台表演

四 解迷

1李四光又去跑去问爸爸,他爸爸也说不清。后来这个疑团 没有解开,是怎样解开的?请读最后两个自然段

2读后讨论

(1)    李四光是怎么解开这块巨石之迷的?

(2)    对这块巨石的研究,使李四光取得了什么重大发现?

五交流读后感受

1完整朗读课文

2读了这篇课文,大家都会有一些感想。

3小结鼓励。

板书:

                        小时候     发现问题

7奇怪的大石头                                震惊世界

                  长大后    勇于探索

 课后反思:

    

8          我不能失信

授课时间:   月     日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宋庆龄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使自己在做人在做人做事上面获得启示。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课文的内容

懂得生活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你们知道宋庆龄吗?结合资料袋中的内容介绍宋庆龄。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她小时候的故事——《我不能失信》

二 初读课文

1请各自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拼读一下括号里的注音,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顺畅。

2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3讨论交流,粗知大意。

4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

 文中讲到了哪几个人?他们之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完整地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 分角色朗读

1交代任务:前后四位学生为一组,分角色朗读。

2组内安排角色,各自练习,教师巡视。

3选同学进行朗读比赛。

4同学评议

四探讨深化

1读了这个故事,你觉得宋庆龄做得对不对?

2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你是怎么处理的?读了本文后有什么感想?

3小结:诚实守信是我们做人处事的基本准则,希望以后大家也能像宋庆龄一样中诺言,守信用。

                 8 我不能失信

 

           去伯伯家       约小珍叠花篮

课后反思:

语文园地二

授课时间:   月     日

学习目标

1选择一个课外读到的名人故事讲给同学听,同时认真听其他同学讲名人故事,交流读后感想。

2写一篇习作,介绍自己熟悉的人的一件事。

3自主发现引用人物的话的三种不同形式。

4读读背背,搜集积累名人名言。

5通过组词辨析形近字。

6读成语故事,了解故事内容。

教学准备

名人故事 

教学方法

交流法   讨论法

教学安排:

四课时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讲名人故事

教学目标

1口语交际,交流名人故事

2收集名人故事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最近在语文课上我们结识了列宁高尔基、李四光、宋庆龄等许多名人,课外大家也在读名人故事、寻找名人资料,今天我们就来举办一个故事会。

二分组举行

    1交代讲故事、听故事的要求

讲的同学讲清楚,让别人听明白;听的同学要认真听,可以提问,也可以补充;讲完后评选本组“故事大王”1-2名。

2调整座位,各小组围坐在一起。

3各人在小组内介绍自己要讲的故事的主人公

4小组内同学试讲、教师巡视。

三全班交流

1各组介绍本组评选出的“故事大王”

2“故事大王”讲故事。

四畅谈感想

  1听了这么多名人故事,大家有些什么想法?可以谈谈对名人行为、品格的评价,可以联系自身和现实情况发表感想。

2学生畅谈感想。

3从他们身上获得力量,学得智慧,向自己的理想迈进。

                第二课时      习 作 指 导

教学目标

1练习习作

2写熟悉的人一件事,把内容写具体。

教学过程

一 引出课题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家庭、学校、社会这个万千世界里,认识了许许多多的人,在这些人中有你的亲人、老师、同学,有默默奉献的清洁工……你认为他们身上有哪些值得写的事吗?

二交流材料

1学生互相交流最熟悉的一个人的事迹。

2用最简练的一两句话说这个人身上的品质特点

三动笔练习

1你愿意将这个人的优秀品质写下来吗?

习作要求:

(1)    从身边选择你熟悉的人。

(2)    选择最能表现这个人的优秀品质的一件事。

(3)    把事情经过写具体

   事情发生的时间   地点   主要人物   事情的起因  经过  结果

(4)    写完后,可以读给你写的哪个人听,请他评评写的怎样。

2请大家开始动笔练习习作,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相信你一定能把事情的经过和自己的感受写清楚、写具体。

3 学生开始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第三课时

习作  讲评

教学过程;

一修改眷写

1请有代表性的学生朗读自己习作。

2师生共同评议。

3针对已发现问题修改自己的习作。

4提示格式及书写要求

5把自己写的文章读给你写的哪个人听。

二 读文猜人

1教师挑选几篇以本班同学为介绍对象的优秀习作,朗读请同学们猜写的上谁。

2讨论:为什么他们的作文没说出名字我们就能猜出写的是谁呢?

引导学生明确,要了解一个人,平时要多关注他,做个有心人;习作时,要用心回忆,写出特点。

三 欣赏交流

1请写其他人物的小作者朗读习作,大家听后评议。

2教师朗读其他同学习作中的一些精彩片段,酌情评点表扬。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区分行近字。

2阅读文章,从小培养勤学苦练的意志。

教学过程

一 我的发现

1轻声读本题的三个句子,比较一下,这些句子有何不同。

2学生交流发现,师引导总结

3从所学的课文中再找这样的例子,并说说属于哪一种形式。

二 读读背背

1导入

2自己轻声读书上提供的名人名言,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

3指名朗读交流

4想这些名言的意思,并试着放声读出感情。

5指名读

6交流自己搜集的名人名言,有感情地朗读给大家听。

三 我会填

1认真观察比较,发现每组的两个字有什么特点。

2进行形近字组词。

3同桌交流

4教师巡视指导。

四 成语故事

1引出成语——闻鸡起舞

2各自轻声读故事,把故事读通顺。

4各自朗读。

5同桌试讲故事

6了解故事,理解成语所表达的意思。

9.古诗两首

授课时间:   月     日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学习借助注释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感情,激发和培养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      理解古诗中字词,诗句的含义。2.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方法:通过朗读课文,体会诗中的感情,背诵课文。

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

教学准备:课文插图、收集作者及古诗的材料。

教学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习古诗《舟夜书所见》,理解诗句表达了诗人的心情。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了解背景

1.      学生交流已知的材料。

2.      教师引述:我国宋代有个诗人叫叶绍翁。有一年秋天,他离开家乡,独自在外。一个傍晚,他外出散步,触景生情,便提笔写下了一首诗,大家想知道他写了什么吗?

3.      看图说话:(出示挂图)瞧,这就是叶绍翁所见到的情景,请大家仔细看图,说一说你们看到了什么。

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      自由朗读。放声朗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这首诗读通、读正确。

2.      同桌互读。要求学生把这首诗读给同桌听,互相评议,互相指点。

3.      自学古诗。借助课后注释或结合插图理解字词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语。

4.      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已读懂的字词,解决不理解的问题,老师巡回指导。

5.      课堂交流。小组指派代表交流,一起解决疑难问题。

三、再读感悟,体会情感。

1.      自由读诗,边读边在脑海中浮现画面:诗歌描绘了怎样的情景?

2.      指名描述画面,教师可相机引导学生把想象的画面说具体、说生动。

3.      体会感情。假如你就是哪个离乡背井、独自在外的诗人,看到眼前的情景,你会是怎样的心情?

4.      感情朗读。带着你体会到的情感朗读古诗。通过赛读、评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读好这首诗。

四、图文结合,熟读成诵

根据诗意,参照插图,熟读课文,练习背诵。

五、指导写字

1.      出示要写的字。

2.      让学生观察范字,交流识字写字经验。

3.      学生练习书写生字。

六、拓展活动

你还读过哪些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古诗,读或背给同学听。

板书:

舟夜书所见

见:梧叶   挑促织    一灯明

              听:寒声                       孤独、寂寞

感:动客情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学习《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      朗读古诗。

2.      理解古诗字词的意思,了解古诗的大意。

3.      体会作者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        背诵古诗,导入新课

1.      指名背诵《舟夜书所见》

2.      出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体温:你了解这首诗的作者王维吗?

二、        小组合作,讨论自学

1.      根据学习《舟夜书所见》的方法,小组讨论怎么学习这一首诗。自学步骤:

A.    自读:读准字音,并借助注释或工具书理解词义。

B.     自思:想想自己读懂了什么,并提出自读中产生的疑惑。

C.     交流:读读、说说、问问。

D.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2.      学生按自己小组议定的方法自学,教师巡回指导。

三、        师生交流,解决疑难

1.      每组说说读懂了什么,并提出小组学习时所产生的问题及讨论的结果。

2.      其他组的同学与老师参与其中,或讨论解决或补充己见。

四.感情朗读,启发想象

1.      指名朗读诗文。提问:你们觉得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2.      引导以情促读。提问:你能用读来表达这种思想感情吗?

3.      引导学生以读启发想象。提问:同学们在朗读时头脑中形成了怎样的画面,能交流一下吗?

4.      学生交流想象的情景,并再次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五.熟读成诵,品赏文字

1.自由朗读,练习背诵。

2.品赏文字,述说感觉。问:你觉得这首诗中,哪些字用得特别好?

六、练写生字,当堂展评。

1.      出示生字,读记、组词。

2.      说说要求会写的字写时要注意些什么。

3.      练写绳子,同座互相评点或当堂展评。

七.拓展活动

1.      你还读过哪些描写秋景的诗,背给同学听。

2.      有机会到公园或田野里走走,看看哪些景物反映了秋天的特点,想想自己心中产生了怎样的感受。

板书: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每逢佳节倍思亲

(思念家乡、亲人)

10.风筝

授课时间:   月     日

 教学要求:

1.      会认5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读懂课文内容,找出文中描写心情的句子和词语,体会秋天里放风筝给孩子们带来的乐趣。

4.      引导学生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教学重难点:

体会感悟“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不同心情。

教学方法:

朗读感悟法、自学法、小组合作、讨论

教学准备:收集有关风筝的资料、图片、课件

教学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      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感,导入学习

1.导语:童年充满了欢声笑语,老师特别怀念自己的童年,我小时候,经常与小伙伴一起捉迷藏,跳皮筋。你们有什么童年趣事和大家分享吗?

      2.出示课题:有一群孩子和大家一样也有着快乐的童年,让我们走进课文,走进中间,分享他们的快乐。

      二.初读课文

1.      自由、大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出示卡片,认读生字。

3.      指导书写生字,特别注意“却、命、丧“的写法。

4.      词语解释。

憧憬:向往。

凌空:升,高出天空。

垂头丧气:情绪低落。

三、学习课文

1.      读课文,边读边画出写“我们”做风筝、放风筝、找风筝的心情的句子,画好后读读这些句子。

2.      交流句子,教师出示。

(1).我们精心做着,心中充满了憧憬和希望。

(2). 我们快活地喊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

(3)我们都哭了……

(4)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

……

3.      教师引导:你发现了什么?

(我们的心情在做风筝时是挺高兴,放风筝时高兴,找风筝时很难受。)

四、学习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1.      创造比素氛围,读好第二自然段。

A.    在读、评、赛中读通课文。

B.     移情悟情:你们在做风筝时会想写什么?课文中的小伙伴和大家是不是一样的心情?

C.     感情朗读:让学生自己带着自己的体验和感受读好课文。

2.      想象入境学习第三自然段

A.    风筝做好了,大家最想做什么?

B.     谁想放风筝?大家是怎样放风筝的?

C.     出示课文的填空题,填进有关的字和词,然后把怎样放的告诉同桌。

D.    风筝越飞越高,你们在快活地喊着什么?说给大家听听。

3.      感情朗读,带着高兴、喜悦的心情朗读课文。

4、齐读第一、二、三自然段。

五、布置作业

1.      抄写生字。

2.      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朗读课文。

2.      体会放风筝时的高兴和找风筝时的难过。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1.      导语: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风筝》,谁能说说这风筝是怎么制作的呢?

2.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        学习4—8自然段。

1.      教师引述: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起舞,风筝带着我们的憧憬和希望。突然,发生了一件事,画出课文中的句子。

2.      教师引导:此时,我们的心情有什么变化?请画出我们心情难受的句子。

3.      交流,教师出示。

A.    我们都哭了,在田野里四处寻找,找了一下午,还是没有踪影。

B.     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

4.      朗读这些句子。

5.      教师引导:这些小朋友是怎么做的?

6.      学生汇报。

7.      “小小的风筝,你寄托了孩子们多少欢乐,多少向往。”大家能读出这份情怀吗?

8.      指导朗读。

三、        谈感受

1.      放风筝时,线断了,风筝飞走了,孩子们很难过很着急,你们有这样的生活经验吗?

2.      学生交流。

四、        拓展练习

1.      亲手制作风筝。

2.      写一写制作风筝的过程。

五、        布置作业

1.      继续制作风筝,到公园放风筝,感受一下做风筝,放风筝的快乐。

2.      收集有关风筝资料、图片,互相交流。

3.      把自己喜欢的句子抄写下来。

11.秋天的雨

授课时间:   月     日

教学目标:

1.      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对秋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      读懂课文内容,感受秋天的美好。

4.      积累好词佳句。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激发学生对秋雨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自主学习、自学法、朗读法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录音带

教学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习课文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        激发情感,谈话导入

1.      播放秋天下雨时的情景的课件。

2.      引发情感:大家喜欢这秋天的雨吗?就让我们来读一读这篇文章,一定会有新的感受。

3.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        初步感知课文

1.      听课文录音,初步感受优美的文字。

2.      出示 课文卡片,认读词语,纠正字音。

3.      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么记住这些字的。

4.      把你最喜欢的段落读给学习小组的同学听,互相正音。

三、        质疑

1.      提出不理解的词语,互相补充说明。

2.      读词。

四、        练习写字

1.      学习写生字,交流学习方法。在写字时,你有什么话要提醒大家吗?

2.      练习写生字。

3.      抄写词语表中的生字。

五.布置作业

1.      抄写生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      背诵喜欢的段落。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3.      激发学生对秋雨的喜爱。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1.      师引述:金秋时节是丰收的季节,秋天踏着轻盈的脚步洋洋洒洒地来到我们中间。她不仅有着缤纷的色彩,还有着奇妙的声音,不信,你们听。

2.      播放课件。(课文内容)

3.      交流:秋天的雨声令人遐想。听到这雨声,你有什么感受吗?请用一句话来说一说。

4.      师小结:是啊,就如小朋友们所说的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们的是一首欢乐的歌。现在让我们打开课文一齐欣赏这篇诗意的文章——秋天的雨。

二、        初步感知课文。

1.      听课文录音,完成填空题。

秋天的雨,是一把                     。

秋天的雨,有一盒                      。

秋天的雨,藏着                        。

秋天的雨,吹起                       。

2.指名口头回答。

3.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自然段,读一读,还可以进行背诵,然后对你同桌 说说你喜欢这段的原因。

三.学生汇报,老师相机教学。

1.      教学第二自然段。

(1).学生汇报。

(2).教师引导:课文描写梨香香的、菠萝甜甜的,还有什么味道吗?

(3)指导朗读。

3.教学第四自然段。

A.    学生汇报。

B.     教师引导:如果你是秋雨,你准备给小动物带去什么?

C.     教师:小动物们听到你们的话了吗?它们在干什么?

D.    指名学生朗读。

4.教学第五自然段。

A.    教师:秋天的雨带给我们什么呢?请全班同学读第五自然段。

B.     齐读第五自然段。

四.拓展活动

1.      教师引述:同学们,看完这篇课文,你们喜欢秋天吗?形成子,你最想干什么呢?是画一幅画呢?还是写一首秋天的诗?

2.      学生自由组合,动手创作。

五.布置作业

1.      背诵喜欢的段落。

2.      继续完成绘画或诗歌。

板书:

                    一把      钥匙

                    一盒      颜料       丰收的歌

11.秋天的雨      藏着      气味        欢乐的歌

                    吹起      喇叭

课后反思:

12.听听,秋的声音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内容。

2.      一边读一边展开想象,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秋天的美好。

3.      仿照诗歌的形式,续写诗文。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秋的声音是什么?

教学方法:自学法、朗读法、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准备:生字词语卡片、磁带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享受音乐,发挥想像

1.      描述引入:秋天,不仅有丰富的色彩,还有美妙的声音,不信,你听……(磁带)

2.      直观感受:同学们闭上眼睛,仔细聆听,想象画面。

3.      交流感受:你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4.      导入课题:有一位作家也听到了秋的声音,他听到的和你们听到的是不是一样呢?(揭示课题)

二.朗读欣赏,感受诗情。

1.      读通诗句:自读课文,喜欢读的可以多读几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感知内容:你在诗中听到了哪些声音?你最喜欢那种声音?把喜欢的部分多读几遍。

3.      朗读展示,想象表演。

A.    鼓励学生用欣赏性的语气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可欣赏性地听,听后可仿读,可评点。

B.     开展想象性的表演活动。如:大树抖抖手臂……

(朗读和想象表演可以结合在一起进行,学生喜欢哪段就读哪段,演哪段。)

4.      配乐朗读。

A.    老师播放音乐,学生配乐试读。

B.     指名配乐朗读。

三.想象创作,续写小诗。

1.      各自仿写:同学们,秋的声音还有好多好多,把你听到的声音也写下来,好吗?可以仿照自己最喜欢的某一段来写。

2.      当堂展示:把自己写的小诗展示出来,并有感情地朗读给同学听,要把自己的心情表达出来。

3.      汇编成诗:几个同学只有组合,把自己的小诗合并成一首新诗,画上插图,准备展览。

四.课外活动:举行小小诗展,感受成功的喜悦。

语文园地三

授课时间:   月     日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自主探究和发现的能力。

2.      通过“读读背背”和填空,引导学生学习语言,积累语言。

3.      以“秋天”为主题展开语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重难点:

1.      练习表达秋天所做的事。

2.      给所选择的图画配上内容。

3.      练习对对子。

教学准备:有关课件、有关秋天的图画。

教学方法:自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朗读法

教学安排:四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互相交流,加强口头表达能力。

2.      交流金秋时节做的事情,从中感受到的快乐。

3.      在说的基础上流利地写下来。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引出话题。

1.      教师引述:金秋时节,天空如净,阳光柔和。在这明媚的秋光里,我们来到果园里摘果子,我们来到公园里放风筝,是多么惬意的事情啊。孩子们,你们在秋天最喜欢做什么事呢?回答之前,先请同学们来看一段录象。

2.      播放课件。

3.      学生自由发言。

4.      教师在学生自由发言的基础上,引出课题,秋天时节要做的事情可真不少,接下来,就请同学们来交流秋天做的事情。

二.分组交流

1.      在学习小组内交流。

(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同组的同学应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同学发言完毕,可以进行提问,或补充,如果有不同意见的还可以进行讨论。平时,教师可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2.      各小组推荐一名优秀组员向全班做介绍。

三.集体交流

1.      各组代表进行介绍。

(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认真倾听,并养成习惯。鼓励学生对他人的发言进行补充,提问及讨论。)

2.      评选最佳发言人。

四.教师总结

1.      对学生在听说方面的表现情况做一总结,提出希望。

2.      结束语:秋天里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希望同学们多到户外去,呼吸新鲜空气,多进行体育锻炼,以充沛的精力迎接每一天!

五.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能介绍清楚所选择图画的内容。

2.      能写清楚图的内容,内容要具体,语句要通顺,注意用平时积累的词句。

教学过程:

一.  提出要求

请同学们把选出的或画的最美的画展示给大家看,并给美丽的画配上文字说明,和大家共享。

二.  说一说

1.      各自准备,说说图画的内容。注意:

A.    描述图画要有一定的顺序。

B.     用上平时积累的词句,要把图画的美表达出来。

2.同桌互说,推荐说的好的同学上台交流。

3.全班交流,师生评议。

三.  写一写

1.      给自己喜欢的画配上一段话(或一首小诗)。

2.      选出写得好的向大家介绍。

四.  改一改

1.      读给自己的同桌听,相互提出修改意见。

2.      把话端正地写在图画下面,或写在纸上贴在图画下方。

五.  赏一赏

·把完成的作品贴在教室里,让大家欣赏,选出最好的作品。

·把推选出的作品制成连环画册。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习描写颜色的词语,增加学生的词汇量。

2.      背诵、积累对子。

教学过程:

一.我的发现

1.      教师引趣:汉字的构词方式非常奇妙。这节课,我们来了解一下有关颜色的词语,看看从中能发现些什么。

2.      教师可先将“黄色”和“绿色”这两组词语卡片贴啊黑板上,拨把学生分成男女两组,各读一组词语,看谁先有所发现。

3.      学生交流发现:“黄色”一组词语是由“事物 + 颜色”这种构词方式组成。“绿色”一组词语是在“绿”字前加上表示颜色深浅的词语。再让学生按这两个特点分别组词,丰富词汇。

4.      让学生读“红色”与“蓝色”两组词语,说说这两组词语在构词上分别有什么特点。

5.      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说“黄、红、绿、蓝”颜色的词,看哪一组说的词多。

二.  读读背背

1.      教师引述:我国的语言文字非常丰富,有时候人们常常把那些意思相近或意义相反的词语成对的用在诗文中,用来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我们先来看看语文园地里的对子歌。

2.      采用多种方式朗读这两段文字,激发兴趣。

3.      引导学生发现哪些词语是相对的。

4.      让学生再读这两段文字,并说说读后产生怎样的感受。

5.      试着背诵对子歌。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会运用词语搭配。

2.      积累词句。

教学过程:

一.揭示本课要求

完成“我会填”和“趣味语文”的内容。

二.完成“我会填”

1.      投影出示“我会填”的内容。

2.      指名朗读内容。

3.      在学习小组内说一说如何填写。

(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应注意不同层次的学生表现情况,尽量让每一位学生都进行发言。)

4.      教师指名回答。

5.      小结:同学们,在词语搭配中要注意运用是否恰当,当你将词语进行搭配后,应多读一读。

三.完成“趣味语文”

1.      出示绕口令。

2.      请一学生上台画朗读节奏。

3.      其他同学在书上画

4.      自由朗读,粗知大意。

5.      交流读背。

三.  作业。

1.      读背绕口令。

2.      完成“我会填”。

13.花钟

授课时间:   月     日

教学目标:

1.      认识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书写词语。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语境理解词句,并用欣赏的心情朗读和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3.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用不同的说法表现鲜花开放的特点。

教学重点:通过第一自然段的学习,体会花儿开放的美。

教学难点:弄清不同植物的开花时间不同的原因。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挂图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朗读法、讨论法

教学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习新字生词。

2.      初读课文,了解不同的植物开花时间的不同及其原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      钟声可以告诉我们准确的时间,可是你们知道吗?自然界的花也像钟表一样能报时呢。有位植物学家还把不同时间开的鲜花栽在一起,组成一个花钟,你们想了解以下吗?

2.      读了题目,你们有什么问题想问吗?

3.      这些问题的答案也许都在课文里藏着呢,我们一块去寻找吧!

二.初读感知

1.      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流利。

A.    自由读全文,遇到生字圈起来,多读几遍。

B.     同桌互相听读课文内容,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检查自学情况。指名让学生挑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教师根据“读准字音,读通句子”的要求组织学生进行评价。

3.      同桌互相说说课文的内容。

三.读读画画

1.      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      相互交流读懂了什么。(先分组交流,再指名说)

3.      各种花在一天之内,开花的时间是不同的我们根据各种花开花的先后顺序来绘制一个花钟,好吗?

4.      同桌合作制作花钟。

5.      在小组内展示花钟并进行介绍。(要求介绍时用上课文中的词语)

6.      小组内推荐一只最好的花钟在全班展示、介绍。

四.读读悟悟

1.      课文用不同的说法表达鲜花的开放,我们先来填一填。

2.      再来读一读,看谁读得好。

3.      最后说一说,你觉得哪些表达鲜花开放的词语用的特别好。

五.课堂作业

1.      学习生字。

A.    出示生字卡片。

B.     小组内交流各自识记生字的方法。

C.     同桌提醒楔子注意事项,介绍写字经验。

D.    学生书写。

2.      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新词。

六.课外延伸

1.      学生继续搜集各种花儿不同的时间开放的资料,看谁在花钟上补充的花最多。

2.      读、背课文第一自然段。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学习课文,了解植物的花开时间的不同及原因。

2.      熟练地朗读课文。

3.      培养学生对自然界,对科学的兴趣和认真观察的习惯,做生活的有心人。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      听写词语。

2.      指名背、齐背课文第一自然段。

3.      校舍功能交流搜集资料的情况。

二.朗读感悟

1.      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      小组相互交流读懂了什么。

3.      为什么不同的植物开花的时间不同?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三.讲述花钟

1.      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想植物学家修建的花圃。

2.      出示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看着画面,当小小讲解员,介绍这个奇妙的花钟。

A.    在小组内讲述。

B.     每组推荐一人全班讲述。

C.     评出最佳讲解员。

四.积累语言

你还喜欢哪部分课文内容,能把它背下来吗?

五.指导写字

1.      出示生字卡片,组词朗读。

2.      同桌提醒写字注意事项,介绍写字经验。

3.      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14.蜜蜂

授课时间:   月     日

教学目标:

1.      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字。能正确读写20个词语。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表达课文蕴涵的思想感情。

3.      理解课文内容,经历探究蜜蜂辨别方向能力的实验过程,激发学生动手探究自然奥秘的兴趣。

4.      通过查找资料,进一步了解有关蜜蜂的知识。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讨论,明确作者从试验中得到了什么结论,是怎么得到的。

教学难点:了解课文内容,了解自然界的奥秘。

教学方法:朗读法、启发引导法、讨论法、自学法

教学准备:生字词语卡片、师生共同搜集有关蜜蜂的资料。

教学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学习生字词语。

2.      感情朗读课文。

3.      了解课文内容,知道课文介绍作者作了有个什么试验,这个试验的结果怎样。

教学过程:

一.交流资料,激趣导入

1.      教师引述。上节课我们领略了植物王国的奇妙,这节课我们将走进昆虫世界。想探究一下昆虫世界的奥秘吗?

2.      板书课题。今天要探究的对象是 蜜蜂。对于蜜蜂,你知道些什么呢?

3.      把自己从书上或网上查到的资料与大家交流分享。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自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      同桌互读,纠正错误。

3.      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A.    出示生字词语卡片,用指名读、开火车等方式检查生字新词的认读情况。

B.     交流是怎么认识生字的,肯定各种不同的认字方法。

C.     指名多人多形式地分段朗读课文,激发学生朗读兴趣。

4.      整体感知课文大意,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感悟,经历探究

1.学习第一自然段。

A.    读一读。谁愿意把第一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B.     想一想。知道“我”想做个什么试验吗?

C.     说一说。假如是你,你想怎样做这个试验?

2.学习第二自然段。

A.    读一读。下面我们来仔细研究一下作者是怎样试验的,请读第二自然段。

B.     画一画。画出能表示作者实验做法的句子。

C.     写一写。请若干学生把画出的句子写在黑板上。

D.    议一议。

·表示作者试验做法的句子有没有完全找出?

·为了保证试验成功,这些做法是否都是必须的?

E.     猜一猜。假如我们没有读过下面自然段的内容,你觉得这些蜜蜂能找到家吗?理由是什么?

F.      讲一讲。先指名学生复述这一自然段内容,然后同桌互述。

四.课堂练习

1.      学习生字。

A.    出示要写的字,引导观察,说说书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什么。

B.     书写后,评议。

2.      抄写词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学习课文,了解作者是怎样把这一试验经过和结果写具体的。

2.培养孩子们对自然,对科学知识的热爱,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听写上节课所学的生字新词。

2.      说说作者做了一项什么实验,是怎么做的。要求不漏述试验的重要内容。

3.      试验结果怎样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二.精读课文,探究结果

1.      激励学生多朗读第三.四、五段。

A.    自由朗读课文第三、四、五自然段。

B.     指名读。你喜欢读哪一自然段。

C.     教师激励:觉得自己能读的和他一样好的或比他更好的,可以站起来再读。

2.      感知主要内容。说说蜜蜂回家的只数和时间。

3.      讨论辨别。假如回家的蜜蜂只有那两只,能不能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4.      再读再思,深入理解。

A.    两次回来的蜜蜂情况有什么不同?

B.     结合课文有关内容想象一下:假如你是第一次或第二次回来的蜜蜂,在途中会遭遇到什么情况,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可先让学生充分想象,再请多人次说)

C.     其他同学点评他们的想象是否有道理。

D.    教师深入引导:从蜜蜂回来时遭遇到的不同情况,你有没有感受到蜜蜂有着很强的辨认方向的能力?请说明理由。

三.赏读片段,表达感情

1.      教师引导。小蜜蜂真了不起!你们觉得小女儿告诉爸爸说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再想一想,当作者介绍“二十只蜜蜂中,十七只没有迷失方向,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时,口气又是怎样的?

2.      学生自读体会。

3.      指名学生多人次表演或表现性地分别朗读相关的两段话,表达自己的感情和感受。

四.再思导疑,再激兴趣。

1.      诱导生疑:读了第三、四、五自然段以后,同学们对蜜蜂具有辨别方向的能力,是不是又产生了一些疑问?

2.      学生发问。(主要目的就是要诱发学生提出疑问,把兴趣拓展到课外的生活实践中去。)

3.      教师引读。我们来看看作者法布尔是怎么说的,好吗?

4.      学生多种形式地朗读,或指名读,或小组读。

5.      教师再引。

A.    对于法布尔所说,同学们还有什么想法想交流吗?

B.     学到儿,同学们也许又产生了更多的疑问,让我们一起到书籍中,到生活中,用我们的实践和智慧去解决这些问题好吗?

五.指导写字

1.      出示要写的字,引导观察,说说书写这些字时要注意些什么。

2.      学生组词书写后,展示交流,评议不足或优点。

六.拓展活动

分工合作,搜集有关昆虫的奥秘的资料,设计一张手抄报。

板书:

14.蜜蜂

听说……做试验……确实飞回来了

 


无法解释的本能

15.玩出了名堂

授课时间:   月     日

教学目标:

1.      认识6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名堂……”等17个词语。

2.      理解课文内容,从列文虎克玩出名堂的过程中受到启发。

3.      写写自己玩中的乐趣与收获。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有所感悟。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边玩边想的良好习惯。

教学方法:朗读法  讨论法 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准备:生字词语卡片  搜集有关列文虎克的资料

教学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词语。

2.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大意。

教学过程:

一 谈话揭题

1.      同学们,你们爱玩吗?平时都玩些什么呢?

2.      今天我们学习一个有趣的故事。(板书课题)读后你想到了什么问题?(学生质疑)

二.整体感知

1.      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通顺。

A.    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遇到生字新词、多银字多读几遍。

B.     同桌互相听读课文,纠正字音,读通句子。

2.      学生交流。通过自读,你已经能够解决了哪些问题?在交流中可让学生介绍一下搜集到的列文虎克的有关情况。

三.探究发现

1.      学习第一自然段

A.    读一读。指名读、齐读第一自然段。

B.     议一议。玩耍常常被认为是浪费时间的行为,你们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呢?教师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C.     语言引述:在科学史中,有许多伟大的发现就是在玩耍中产生的,荷兰的列文虎克就是 其中的一位。下面,我们来进一步了解他喜欢玩什么,是怎么玩的,好吗?

3.      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A 读一读。指名多人次朗读第二、三自然段,教师重点指导读准多音字的读音。

B.说一说。列文虎克喜欢玩什么?是怎么玩的?

C.想一想。从列文虎克玩镜片的过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词语体会列文虎克玩镜片的特点:在做中玩,玩中做。

D.联系自己的玩,谈谈你对列文虎克的这种玩法有什么看法?

E.带者自己所产生的情感朗读第二、三自然段。

四.指导写字

1.      出示生字词语卡片。

2.      小组内交流各自识记生字的方法。

3.      同桌提醒写字注意事项,介绍写字经验。

4.      学生写字。

五.作业

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了解课文内容,启发学生从玩中能有所发现,有所收获。

3.      激发学生对科学、对为人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      听写上节课学的生字新词。

2.      说一说列文虎克是怎么做放大镜、玩放大镜的。

二.逐步朗读,探究发现

1.      学习第四自然段。

A.    语言引述:列文虎克在玩中做成了放大镜,玩出了乐趣。那么在玩放大镜时,他又玩出了什么?让我们跟随着他一起去玩一起去探究好吗?

B.     读一读。

·这一自然段内容很长,我们采用分组轮读的办法来读,第一排第一、二句,第二排读第三、四句,第三排读五至八句。

·再指名三位同学分读这一自然段。

C.     引导发现。读了这么多,同学们对列文虎克的玩又有什么发现,能和大家交流一下吗?

D.    交流发现。让学生说说列文虎克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发现了什么。

E.     读到这里,你想对列文虎克说些什么?

F.      带着敬佩的情感自由朗读这一段。

2.      学习第五自然段。

A.    读一读。指名读、齐读这一段。

B.     说一说。读到这里,你知道列文虎克玩出了什么名堂吗?引导学生阅读“资料袋”中的资料,大致了解微生物,从而体会列文虎克玩出的名堂了不起。

C.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

三.总结回顾

1.      教师问:读了课文,你对玩又有了哪些新的看法呢?

2.      学生交流。

四.拓展延伸

1.      古今中外,还有许多像列文虎克那样在玩中玩出了名堂的人,你们能来说一说吗?

2.      小练笔:平常我们都爱玩,让我们来写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吧。

15. 玩出了名堂

                           浪费时间?

       玩耍         伟大发现  (显微镜   微生物)

                           边玩边想,边想边玩

16.找骆驼

授课时间:   月     日

教学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通过学习,感悟“在生活中,只要用心观察,认真思考,就会有所发现”的道理。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老人是怎样仔细观察,认真思考,发现骆驼的特征的。

教学难点:学会初步分析、推理,了解故事发展的顺序,启发学生思维、想象,对学生进行观察与思维的训练。

教学方法:在熟读、分角色读课文的基础上,学会用心观察周围事物,认真思考。

教学准备:课文插图

教学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观察画面,导入新课

1.      教师引述:老师这里有一些有趣的图片,它能测试出一个人的观察能力强不强。同学们想不想一比高低?

2.      出示图片,开展观察竞赛活动。

3.      其实在生活中,只要我们用心观察,认真思考,也会有许多发现的,《找骆驼》这个故事讲述的就是这个道理。想不想学一学?

二.朗读课文,理出线索

1.      建议学生用自己下的方式阅读全文。

2.      学生根据提示思考内容。

A.    老师出题。

·商人走失了一头骆驼后,是怎么做的?

·老人看到了什么?知道了什么?

B.     教师提出问题要求:看谁课文读的认真,看谁答案找的准确、完整。

C.     学生按问题提示和要求,到课文中寻找答案。在此过程中,教师可让几位同学把寻找的答案写在黑板上。

D.    然后在交流中,把答案补齐。

三.根据线索,比较异同

1.      启发学生思考。看了这位商人走失了骆驼以后的表现,你觉得他和老人的表现有什么不同?先在小组里交换一下看法。

2.      组织学生集体交流。交流要点:

A.    这位商人走失骆驼以后,可能因为心急,到处乱找,结果没有找着。

B.     这位老人在走路时能留心观察,所以发现了路上的骆驼脚印、脚印的精神县和方向、路边的蜜和米,以及骆驼啃过的树叶上的牙齿印等。

C.     这位老人还能根据观察到的情况认真思考,于是就知道了骆驼的许多特点。

4.      组织学生评价商人和老人。假如你是一个旁观者,看到找骆驼这一幕,你想对商人和老人分别说什么?

四.角色朗读,表现人物

1.      小组内分配好角色色,讨论一下商人和老人的对话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并互相评议。

2.      展示角色朗读,比一比哪组读得好。

16.找骆驼

脚印右深左浅       左脚跛   

路左边蜜右边米    驮着蜜和米  顺着脚印找

啃过的树叶齿印      缺牙齿

语文园地四

授课时间:   月     日

教学目标:

1.      通过“读读认认”,认识7个生字。

2.      利用形声字的特点识字并理解字义,学会在学习中观察发现。

3.      学习在生活中积累谚语。

4.      通过阅读或其他途径,了解更多科学发明和发现的故事。

5.      乐于观察,参与口语交际活动,并乐意把观察到的写下来。

教学时间:4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      将看到的事物写成日记。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列文虎克在观察中发现了显微镜和微生物,老人在观察中发现了商人的骆驼,那么这段时间你观察了什么?有哪些新的发现?这节课让大家畅所欲言,把自己的观察告诉同学们。

二.板书:观察中的发现

三.分小组先汇报自己在观察总的发现。

四、小组派代表汇报,师生评议。

五、建议将观察到的事物写成日记。

1.      出示范文日记一、两则,指导格式。

2.      口头日记,看看如何将观察到的事物写的具体。

3.      试着将日记写下来,教师巡视指导。

六、作业

继续写观察日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继续将看到的事物写成日记。学会修改自己的日记。

教学过程:

一、教师简述本周日记的基本情况。

1.      日记格式正确与否。

2.      观察的事物及发现是否有新意。

3.      叙述是否较完整。

二、对典型日记作品进行评议

1.      出示佳作。

·生读。

·生评。

·齐读。

2、比较差的作文。

·生自由读。

·生评。

·生改。

三、根据所学知识在学习小组内评改作品。

四、修改并抄正自己的日记。

五、作业

抄写改后的日记。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课外阅读和查找资料,了解更多科学发明和发现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

一.完成“我的发现”

1.      回忆这学期学过的生字中有形近字的例子。

2.      出示小黑板。

3.      自由读,汇报带点字的特点。

4.      指导识记这些字。

5.      说说除了这些字以外,还有哪些字也有类似情况。

6.      进行课堂练习巩固。

二、完成“日积月累”

1.      出示小黑板。

2.      学生各自借助拼音、字典将顺口溜读通。

3.      指名或小组汇报读

4.      归纳顺口溜的内容。

5.      试着背诵顺口溜。

6.      学生自由汇报课外积累的顺口溜。

7.      出示人体挂图。

8.      指名上前指出人体部位,根据指出标出器官的名称。

9.      指导看图读、记名称。

10.  指导识记生字。

11.  指导书写。

三、作业

1.      抄写“我的发现”词语。

2.      背顺口溜。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课外阅读和查找资料,了解更多科学发明和发现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指名读背顺口溜。

二、谈话

许多伟大的发明和发现都离不开细心的观察,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一定又查找了不少资料,让我们这节课来开开眼界,受到启发吧!

三、板书:观察与发明

四、展示资料

五、交流、谈谈这节课的感受,受到哪些启发。

六、小结

古今中外还有不少这样的故事,让我们通过日常阅读和其他途径,了解更多科学家和发明发现的故事。同时,自己也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好习惯,那么不远的将来,伟大的科学家就从我们在座的同学们诞生了!

17  孔子拜师

授课时间:   月     日

教学要求: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远近闻名、相距、学问”等14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激发对大思想家孔子和老子的崇敬之情。

4.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能用查字典、联系生活或结合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句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了解孔子拜师的过程,体会孔子谦虚好学,老子诲人不倦的品行,并在读故事的基础上对孔子和老子作出简单的评价。

教学方法:情境导入法 讲解法  朗读交流法  读书汇报法

教学用具:课件  生字卡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谈话:同学们,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有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叫孔子(板书:孔子)让我们随着这段录像一起走近孔子。

2.播放多媒体课件。看了这段录像,你想说些什么?

3.引入:为什么孔子能成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学了《孔子拜师》这篇课文,就能揭开这个秘密。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检查词语掌握情况。

指名朗读这些词语:日夜兼程  风尘仆仆  纳闷  风餐露宿       毫无保留  传授  佩服  (注意读准加点字的字音)

3.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请学生分段朗读,师生评议。

4.感知课文大意。说说课文讲了些什么。

三、研读感悟

1.孔子和老子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请你用“-”标出文中让你感动的句子,并在文中注一注你的感受。

2.读一读你划的语句,把自己的感受说给同桌听。

3.班级交流读书感受。

学生结合文中的重点语句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感受。

(1)  谈孔子

u  他总觉得自己的知识还不够渊博,三十岁的时候,他离开家乡曲阜,去洛阳拜大思想家老子为师。

u  曲阜和洛阳相距上千里,孔子风餐露宿,日夜兼程,几个月后,终于走到了洛阳。

u  孔子想:这位老人大概就是我要拜访的老师吧!于是上前行礼……

u  孔子连忙说:“学生孔丘,特地来拜见老师,请收下我这个学生。”

u  学习是没有止境的。

u  从此,孔子每天不离老师左右,随时请教。

(2)  谈老子

u  你就是孔丘啊,听说你要来,我就在这儿迎候。研究学问你不比我差,为什么还要拜我为师呢?

u  老子也把自己的学问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他。

(3)  学生综合谈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四、课后作业

结合课文或课外搜集的资料谈谈自己对孔子或老子的印象。下节课,班内召开“我心中的孔子”、“我心中的老子”读书汇报会。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引入

1.认读、书写生字。

同桌交流记忆这些生字的方法。注意“丘”与“兵”的区别,“尘”上面“小”字的写法。然后练习写生字。

2.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孔子、老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

3.引入:大家能通过朗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

二、    朗读感悟

1.学生自由练读。

2.学生读自己感受深刻的语句。(提醒学生读好孔子和老子交往时的态度的词语以及礼貌用语)。

3.教师引读。

三、    演读感悟

1.分小组演一演。

2.推荐小组演一演,进一步加深对孔子、老子的印象。

四、    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先议论一下哪些字写的时候要特别注意。写完后适当展示、指导。

五、读书汇报

学生结合搜集的资料,班内召开“我心中的孔子”和“我心中的老子”读书汇报会,从多方面介绍孔子和老子(鼓励学生引用孔子的名言)。

五、    拓展活动

孔子、老子是我国的大思想家,他们创立的儒家学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华。生活中,我们也处处可以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中华传统文化,为了更多地了解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我们准备开展“闪光的金钥匙”活动,用这把金钥匙去开启中华传统文化的大门。

1.自由分组: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特点选择伙伴组成合作学习小组。

2.明确责任:各小组民主推荐一名同学作组长,具体负责本小组的活动。

3.商定方案:各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商定准备了解哪些内容、准备怎样开展活动,组内具体分工等事宜,形成文字报老师处。

板书设计:

17     孔子拜师

拜孔子                  师(老子)

 


“书山有路勤为径”   (大思想家)

“学海无涯苦作舟”

18  盘古开天地

授课时间:   月     日

教学要求: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宇宙、黑暗”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

3.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并能把这个神话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教学方法:合作交流法  讲解法  朗读感悟法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        故事导入

1.教师讲什么是神话故事。

2.“我记忆中的神话故事”。

选择一个自己印象最深的神话故事讲给同学听。

3.揭题:18、盘古开天地

二、        初读感知

1.识记生词

(1)    自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2)    同桌互相认读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2.读通课文

(1)    自由练读课文。

(2)    同桌合作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3.感知文意: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三、研读交流

1.学生自读课文,谈谈对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的印象,并说一说为什么会留下这样的印象。

2.重点研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读一读,想一想,你有什么新发现?

3.重点研读课文第四自然段。

(1)    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人类的老祖宗给我们创造的宇宙的美丽样子。

(2)    让学生根据教学挂图介绍盘古创造的美丽宇宙。

(3)    选择感受最深的部分读一读。

四、作业

1.复习生字词。

2.练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巩固

1.复习课文,指名朗读课文,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复习生字词,开火车读生字卡片、词语卡片。

二、        指导写字

1.学生自主观察字的间架结构,并思考怎样把字写好。教师重点指导。

2.练习书写。写一遍生字,再抄写一遍词语表中的词语。

3.成果展示,师生评议。

三、        朗读回味

1.展示读。看谁读得最有感情,读得最美。

2.记忆读。看谁能记住一些优美的词语,如“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

四、        练习复述

1.同座练说。

2.指名在全班复述,然后评议。

五、        课后作业

把《盘古开天地》这个神话故事讲给别人听。

板书设计:

盘古       开         用自己的一切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19  赵州桥

授课时间:   月     日

教学要求: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设计、参加、雄伟”等2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了解赵州桥的结构特点,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让学生了解赵州桥的建造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教学方法:谈话法  讲解法  竞赛法

教学用具:课件  生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一、        谈话导入

赵州桥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赵州桥,揭开它那神秘的面纱。

教师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活动引路,读文识字

1.开展读书“闯关”活动。

(1)“闯关”总动员。讲清方法及规则,共设三关:字音关(读准字音)、句子关(读通句子)、感情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同座两人互为“闯关员”与“守关员”。每闯一关得一面小旗。

(2)学生自主读书,做“闯关”准备。(遇到生字新词,通过查阅工具书自行解决)

(3)同座分别“闯关”。一次没有闯过关者可以练习后再“闯关”。

2.开展读书“展示会”活动。

(1)“我会认”。卡片抽读生字词:横跨、创举、坚固、石栏、同首遥望、图案、设计、雕刻、智慧。

(2)“我会读”。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教师了解读书情况,相机纠正字音。

(3)“我想读”。谁想读谁就站起来读。(侧重指导学生用高兴的语气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和用自豪的语气读最后一自然段。)

三、巩固认字,指导写字

1.“说”字。请同学当“小老师”,帮助大家明确写每个字的注意点。2.“写”字。“小老师”在田字格内范写生字。大家在练习本上写字。

3.“查”字。同座互相检查写的字。

四、作业

1.抄写词语。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字词

听写词语。听写后自己对照课文批改、订正。

二、品读课文

1.            紧扣主线,研读课文。

读课文,想一想,再填空:赵州桥是一座(     )的桥。

2.交流汇报,感悟课文。

(1)    历史悠久的桥。引导学生读一读文中的相关语句。

(2)    雄伟坚固的桥。引导学生通过读文中的语句或画赵州桥的结构示意图来加以说明。

(3)    非常美观的桥。引导学生用多种形式来感悟文字,可以读一读,演一演,还可以引导学生想象龙的其他形态。

3.上下联系,整合课文。

选择赵州桥留给你印象最深的两个特点,用“不但……而且……”连起来说一说。

4.课件展示:赵州桥今日的风貌,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5.熟读成诵,内化课文。

让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三、拓展活动

1.交流有关桥梁的资料。

2.有兴趣的,可以了解家乡的古建筑或家乡的桥梁。

四、提示综合性学习

1.说说开展了哪些活动,了解了哪些中华传统文化。

2.提醒学生注意整理资料,商量商量怎样展示成果。

五、作业

抄写第三自然段。

板书设计:

美观

 

                 

雄伟                             坚固

赵    州    桥

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20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对照画面,了解课文描写了画面上的哪些内容,了解古画《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

3.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教学重难点:

通过阅读课文和观察画面,初步了解古画懂得内容和艺术价值,继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感情。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  讲解法 

教学用具: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紧扣课题,谈话引入

1.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中华民族曾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中华文化,出现了许多伟大的诗人、画家、思想家。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北宋时期的大画家张择端。

教师板书课题: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2.齐读课题,学生紧扣课题质疑。

二、        自主阅读,理解内容。

1.平时我们遇见问题都是怎么解决的?(学法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会议本单元学到的学习语文的方法。

2.学生选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按照阅读要求自学课文。

三、全班交流,取长补短

1.“我来告诉你!”

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感受讲给同学听。

(注意:相同内容不重复交流)

2.“我要请教你!”

还有什么问题需要同学帮忙解决的?学生提出问题,别的同学帮助解答。

四、再读课文,加深理解

1.教师启发思考:为什么说《清明上河图》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2.学生自由读课文,选出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准备读给大家听。

3.展示台: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自己最喜欢的段落,并说说自己的感受(引导从内容和表达两方面说)。

四、课外作业

把近期了解到的我国传统文化整理一下,准备与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辉  灿

人物多    煌  烂

街市热闹  的  的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清明上河图》 街头趣景   历  文

……      史  化

语文园地五

授课时间:   月     日

教学要求:

1.学会观察生活和搜集资料,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

2.把自己想说的话写下来,做到语句通顺。

3.自主发现词语的构词特点,通过观察图画与词语,初步了解十二生肖这一传统文化。

4.运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认识“搞、稿、编”等9个字。

5.能主动参与展示活动,乐于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才能,并善于与别人交流。

教学重难点:

1.读背积累成语、词语,体会反义词用法及农历年份编排。

2.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笔讴歌中华传统文化。

3.训练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和评价能力。

教学方法:讲解法  练习法  讨论交流法  自主合作法

教学用具:课件  十二生肖挂图

教学时间:4课时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一、        创设情境

1.教室黑板上写上“闪光的金钥匙”新闻发布会。

2.教师宣布会议内容、规则及奖励办法。

内容:

同学们将近期了解到的祖国传统文化以新闻发布会的形式向大家作个汇报。

规则:

(1)    按小组推选一名“新闻发言人”,“发言人”先要全面了解小组内各位同学搜集到的不同的传统文化,再加以归纳向大家作具体介绍。

(2)    “新闻发言人”在介绍的过程中要接受班内“记者”们的提问。

奖励办法:

凡是让大家有耳目一新之感的发言均可奖励一把“闪光的金钥匙”。

二、        民主推荐

1.            组内交流,让全组同学充分了解各自搜集的资料。

2.            组内评选,推出“新闻发言人”。

3.            共同商定向大家介绍哪些方面的传统文化。

三、        成果发布

1.各小组依次进行介绍,“发言人”介绍的时候,本组的同学可以补充,其他小组的同学可以提问。

2.所有同学根据发言情况对各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估。

四、        总结颁奖

五、        布置作业

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种传统文化讲给家人听。

第二课时  习作

一、        再现生活

1.回忆近期开展的“闪光的金钥匙”这一活动。

2.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项说给小组里的同学听,请他们提意见。

二、        描述生活

1.指名同学在班内把自己最感兴趣的一项介绍给大家。

2.介绍同一、传统文化的同学可以相互补充,说说可以从哪几个方面去介绍。

3.把自己最感兴趣的话题整理一下,写成一篇习作。

三、        回味生活

1.小组内互阅习作,提出修改意见。各自根据同学提的修改意见进行修改。

2.教师选取优秀习作加以评价,发现带共性的问题适当指导。

四、        创造生活

1.把自己写的习作介绍给更多的人,做一名祖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2.班内交流习作,选出好的,装订成一本习作集。

第三课时

一、我的发现

1.            回忆旧知,明其特点。

出示:“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学生说说这句话中意思相反的词)

2.            出示词语

远近闻名    黑白相间    轻重倒置

舍近求远    头重脚轻    积少成多

异口同声    左邻右舍    里应外合

(1)    引导学生认读词语。

(2)    引导学生留心加点的字的意思及在词语中的位置,发现这些词语的构成特点。

3.引导学生积累词语。

(1)    鼓励学生把想到的具有上述特点的词语写在黑板上。

(2)    学生读读记记这些词语。

二、读读背背

1.观察与认读

(1)    学生观察图片:这是什么?(邮票)上面画的又是什么?

(2)    学生认读图片下面的词语,不认识的字看拼音。

2.了解十二生肖。

(1)让学生懂得邮票上画的是十二生肖,这是我国的传统文化之一。

(2)交流一些有关十二生肖的传说。

(3)    交流生活中与十二生肖有联系的地方,如,人的属相、年份。

(4)    学生说说自己属什么?

3.读读与背背

(1)    学生读词语,注意按一定的顺序。

(2)    学生试背十二生肖。

第四课时

一、        读读认认

1.学生自读并观察生字特点。

2.学生说说发现的特点。(生字都是由熟字加上偏旁构成的,字音也与熟字相同或相近。)

3.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4.同座互相检查对生字的认读情况。

二、展示台

1.学生商议展示方式。

2.自主或合作进行展示的准备工作,班长与组长负责进行分工,教师参与准备(注意不同传统文化的不同展示形式)。

3.学生自主进行展示、交流(鼓励学生边展示边介绍)。

4.教师总结,表扬表现突出的小组或个人。

21 古诗两首

授课时间:   月     日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①认识“亦、妆”2个字。会写“断、楚、孤、帆”4个字。了解诗句的主要意思。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望天门山》。

③通过朗读感悟,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诗人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重点: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望天门山》。

教学难点:默写《望天门山》。

教学准备

①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和生字词、古诗的课件。

②学生课前搜集有关古诗内容及诗人的资料,搜集描写祖国大好河山的古诗。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学习《望天门山》

回忆诗人,导入新课

①同学们,你们了解李白吗?谁来背背他写的诗?

②看来同学们非常喜欢李白的诗,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他写的一首诗——(学生齐读课题)

读通诗句,了解诗意

①学生初读课文。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读不准的字音多读几遍,在读不懂的地方打一个问号。

②检查交流。

a.多媒体出示课文中生字:断 楚 孤 帆 亦 妆

让学生读生字,并帮助正音。

b.多媒体出示课文《望天门山》。如果大家把这些生字带到诗中一定会读得更好!

学生读诗句,个人读,集体读。

③自读自悟诗意。请大学联系课文中注释,并参考一些工具书,想一想诗句的意思。

a.学生个人读悟。

b.在学习小组中交流。

c.在全班交流:提出疑问,大家商讨解决。

d.教师引导大家说说诗意。

诵读全诗,感悟诗情

①教师范读,学生自由体验。

②多媒体配乐练习读,整体体验,力求读出感情。

③指名朗读,读完后,请介绍为什么读得这么好!

④引导背诵:这么美的诗大家想不想永远留在自己的记忆中呢?

自由练背。 同桌互相背。 多媒体配乐有感情的背。

书写生字,默写课文

①练习生字“断、楚、孤、帆”。

②默写《望天门山》。

总结全诗,深化感悟

读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呢?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感受表达出来。

第二课时

学习《饮湖上初晴后雨》

创设情境,导入课文

①播放西湖景色的课件。提问:西湖的景色美吗?如果你欣赏了雨中的西湖,那才别有一番滋味呢!

②板书课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诗《饮湖上初晴后雨》。

自由诵读,初步感悟

①借助拼音初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教师重点指导:潋liànyàn 空蒙kōngméng

淡妆浓抹dànzhuāngnóngmǒ 相宜xiāngyí

③读通课文:如果把这些生字新词放入诗中,大家一定会读得更好!

学生再读课文,边读边体会诗的朗读节奏。

④同座互读全诗,并相互正音。

熟读成诵,体验情境

①朗读交流。学生自由读,指名读,小组读,集体读。

②体会诗意。你从这首诗中读懂了什么?

③再读课文,读出诗情。你能将西湖雨中的美景读出来吗?

学生借助多媒体的音画反复诵读体验。

④学生自由背诵。

走出课文,拓展延伸

①交流课前搜集的描写祖国壮美河山的诗。

②举行“美丽的祖国”古诗词朗诵会。

课后反思:

22 富饶的西沙群岛

授课时间:   月     日

教学目标

①认识“饶、屿”等10个生字。会写“蓝、赖”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等21个词语。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③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④摘抄课文中优美语句,丰富语言积累。

 教学重点: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读懂课文主要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准备

①让学生自读课文,搜集与西沙群岛有关的图片与文字资料。

②教师准备与课文内容相关的风光片或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激趣导入

①多媒体出示祖国地图。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听说过西沙群岛吗?请看这是一幅我们伟大祖国的地图,谁能从地图上找到西沙群岛的位置?

②多媒体播放风光片。这节课就让我们来游览美丽富饶的西沙群岛吧!(播放完)美吗?如果我们读了课文,一定会有更美妙的感受的。

初读课文

①读课题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想问?(学生质疑)

②学生自由读课文。

a.明确要求: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生字新词多读几遍。边读边想刚才提出的问题,在读懂的地方可以用笔注一注。

b.学生自由读课文。

③检查自读情况。

a.检查生字新词。

b.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指名读课文,说说通过读课文知道了什么。

重点探究

①凸现重点。

a.课文是围绕哪几方面描写西沙群岛可爱的呢?学生交流后教师板书:风景优美 物产丰

b.文中是怎样具体描写这两方面的?

②自主感悟。

a.请同学们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方面,轻声读一读,把自己特别喜欢的语句画下来,仔细想一想为什么喜欢它。

b.小组内相互交流,相互指点。

③合作探究。

探究一:(根据学生回答,多媒体出示)

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上看,色彩就不同了。

a.你读到这段话时,有什么样的感觉?(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海面 五光十色 瑰丽无比)你能把海水的美读出来吗?

b.海水真美呀!说说瞃,为什么这么美?(学生读——)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吗?

c.这么美的海水,让人一看,就觉得西沙群岛是个——(教师指板书)风景优美的地方。

探究二:(根据学生回人,多媒体出示)

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正像人们说的那样,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a.你为什么喜欢这两段话?(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海底 珊瑚各种各样 海参到处都是 大龙虾样子威武 鱼多得数不清)

b.教师小结:海底真是个大宝库,有谁喜欢珊瑚的,请举手;有谁喜欢海参的,请举手……请把你们的喜欢之情读出来!

c.学生朗读体验。重点理解“蠕动”“威武”;重点体会“有的……有的……有的”句式。

课堂总结

这节课,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游览了西沙群岛的海面,知道了——(学生齐读);走进了海底,欣赏了——西沙群岛的海滩上怎样呢?海岛上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下节课继续游览。

布置作业

①练习朗读第一至四自然段。

②抄写生字,每个字写两遍。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看地图了解西沙群岛的地理位置,知道西沙群岛是我国的南大门。“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西沙群岛总的特点。现在,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看看课文从哪些方面介绍西沙群岛的?(海面、海底、海滩、海岛)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问:“五光十色”什么样儿?课文里是怎么写的?(播放课件,展示不同颜色的海水的画面,教师解释“多么美的海水呀!有深蓝的、淡青的、淡绿的、杏黄的,多像一个变色的世界,真是五光十色”。)这么美,我们怎么读?

  2、再读,思考:西沙群岛的海水为什么会是五光十色的?

   (通过“五光十色”一词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理解第二自然段两句话内容。)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默读,思考:这段介绍了什么?

  2、小组学习,出示自学提示。

  自学提示:海底有哪些动物?有什么特点?用你喜欢的方式学习。(填表、列提纲、表演、课外资料。)

  (让学生填表或列提纲,对学生来说完成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在表述和书写时学生不懂得归纳设计,在这里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有所尝试,引导学生由会到不会,所以学生讨论时教师要深入到小组中进行指导如何填表、列提纲,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3、汇报展示

  学生在汇报时可能会找出海底有各式各样的鱼,有飞虎鱼、气鼓鱼,多得数不清,找到“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这句重点句,这是教师要给学生及时的评价“你找的真准!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追问:你是怎么理解的?能再读一下吗?

  4、以读促背,配录像,加强记忆。

    (学生通过画面顺序的出现,自己解说,在此教师引导“能不能用文中原话说说,看谁记得最多。”)

  5、再读,想想这段主要向我们介绍了什么?(引导学生看板书,把重点词串连起来归纳段的主要内容。)

  四、学习四、五、六、七自然段

1、 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一读,说说为什么喜欢?再读出自己的感受。

2、本段向我们介绍了哪些事物?(贝壳和海龟。)

3、在第六自然段中,这段中每句话是围绕什么写的,是怎么连起来的?

五、总结:

1、课文是按什么顺序记叙的?通过对课文的学习,理解了是按总—分—总

2、 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想?

我们生活在幸福的新时代,有老师的辛勤培养,应该好好学习,勇于向上,用自己的知识才华建设更加美丽的祖国。我想:你们也会珍惜这美好的时光。我相信,十年,二十年后,你们一定回用自己的知识才华来装扮祖国妈妈,将我们的国家建设的更加美丽、富饶。你们能做到吗?

  板书设计

               富饶的西沙群岛

       海水 五光十色

       海底 珊瑚 海参 大龙虾 各种各样的鱼

       海滩 贝壳 海龟

       海岛 鸟的天下◆

课后反思:

23 美丽的小兴安岭

授课时间:   月     日

教学目标

①认识“融、汇”等10个生字。会写“汇、欣”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抽出、嫩绿、汇成”等15个词语。

②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④体会作者准确生动的语言,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生字

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教学难点:了解小兴安岭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①组织学生搜集有关小兴安岭的文字资料、图片。

②制作小兴安岭四季风光的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情境导入

①播放小兴安岭四季风光的课件。

②让学生说画面,从而导入课题:美丽的小兴安岭。

引导质疑

①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

(如,小兴安岭在什么地方?课文是怎样描写小兴安岭的美丽的?)

②你找算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

初读课文

①初步感知。

a.学生带着刚才提出的问题自由读课文。

b.在文中找出要求会认的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②检查交流。

a.出示带生字的词语,指名读,集体读。

b.重点指导难读的字。

难读的字,抽chōu 赏shǎng 浸jìn 缕lǔ 献xiàn 软ruǎn

c.指名学生读课文,大家评价。

再读感悟

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特别喜欢的语句画下来,并想一想为什么喜欢它。

②学生读画,教师观察学情。

写字写词

①出示要求会写的14个字,让学生认读,再组词。

②写生字一遍,再抄写词语一遍。

第二课时

检查字词

听写生字词。听写后同座互相批改。

感悟品味

①学生交流自己最喜欢的语句,并引导诵读品味。

a.根据学生朗读,多媒体出示: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欣赏自己映在水中的影子。

◆学生说喜欢的原因,教师板书:抽出

◆多媒体播放小兴安岭春天的画面。

◆体验“抽出”的过程。体会“抽出”用得真好。

◆边读边想春天的画面,读出自己喜爱的感情。

b.欢的语句。多媒体出示: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真像个美丽的大花坛。

◆教师引导:读了这段话,有什么样的感受?

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葱葱茏茏 密密层层 封

◆学生朗读体验,感悟“封”字用得真好。

◆多媒体播放小兴安岭夏天的画面。

◆学生再次感受夏日小兴安岭的美丽,用朗读表达自己的感受。

c.朗读交流,多媒体出示:秋天,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

◆学生读课文,想像秋天的画面。

◆多媒体演示“落叶在林间飞舞”的情景。

◆学生再次朗读,加深感悟。

d.多媒体出示: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树上……看着春天是不是快要来临。

◆学生交流喜欢的原因。教师反问:你能把自己的喜欢之情读出来吗?

◆指名读,大家评价。

◆指导学生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生动,突出“积满”“又松又软”“舔着又肥又厚的脚掌。”

◆多媒体播放小兴安岭冬天的景色,学生在情境中进行朗读,深入体验。

②教师引导学生小结。

刚才大家欣赏了小兴安岭春夏秋冬的美景,此时此刻,作为一名游客,一定会有这样的感受:(齐读)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是一座美丽的大花园,也是一座巨大的宝库。

拓展活动

①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②当一次小导游,把感受到的小兴安岭的美景讲给父母听。

③选择家乡的一处景色,仔细观察,再写一写。

(江苏建湖 吴勇)

课后反思:

 

24 “东方之珠”

授课时间:   月     日

教学目标

①能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②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们把香港称为“东方之珠”的原因。

③让学生搜集资料,了解香港的历史与今天。

教学重难点: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们把香港称为“东方之珠”的原因。

教学准备

搜集与香港有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①板书课题。看了课题,你知道课文讲的是什么地方吗?(香港)

②香港,她为什么被称为“东方之珠”呢?今天我们就去游览一下,具体感受这颗璀璨无比的“东方之珠”。

整体感知

①指名读阅读提示,找出阅读要求:说说课文是从哪几方面介绍香港的。

②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

③交流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相机板书:万国市场 美食天堂 旅游胜地 灯的海洋

诵读体验

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把自己特别喜欢的段落多读几遍。想想读懂了什么,还有哪儿没有读懂。

②交流展示。学生读自己喜欢的语段,说说从课文中了解到了什么,提出不懂的问题。

③师生共同释疑。

拓展活动

举行“香港的昨天与今天”发布会。

学生自由交流搜集到的资料,也可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读了课文后的感受。

课后反思:

语文园地六

授课时间:   月     日

教学内容:口语交际 我的发现 日积月累 宽带网

教学目标

①了解一字多义的语言现象和几种不同的构词形式,并能在平时自觉积累词语。

②背诵古人描写景物的诗句,并能在平时的读写中应用。

③增强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感情,培养口语交际和书面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一字多义的语言现象和几种不同的构词形式,并能在平时自觉积累词语。

背诵古人描写景物的诗句,并能在平时的读写中应用

教学难点:了解一字多义的语言现象和几种不同的构词形式,并能在平时自觉积累词语。

教学准备

①搜集和整理曾经出游时拍摄过的照片,并回忆当时的情景。

②小黑板,词语卡片。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①揭示交际话题:风景优美的地方。

同学们,你们去过或最想去哪些风景优美的地方?

②大家去过的或想去的地方真不少!假如你去过那个地方,你能把观赏到的优美色向大家介绍吗?假如你最想去某个地方,能讲讲想去的原因吗?

③可是怎么向大家介绍呢?学生讨论,教师板书:

结合照片或图片 说具体说清楚

语言生动形象

④生生交际。

可以与自己同座交流,也可以自由组合成小组进行交流。

⑤全班展示交流。

学生自由上台介绍,相互评说。

⑥拓展延伸。

a.祖国地大物博,风景优美,可是由于人们缺乏环保意识,使有些优美的风景失去了往日风采,大家想想看,我们怎样使祖国的山更青,水更美?

b.学生相互讨论,谈感想,出主意。教师鼓励学生当环保小卫士。

第二课时 习作

①联系口语交际导入。

上节课,同学们有声有色地介绍了自己去过的地方,真让我们大开眼界。如果把它写下来,就会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祖国的大好河山了!可是怎么写呢?我们可以从刚学过的几篇课文中学到一些方法。

②教师联系本组课文具体指导。

按顺序——写清楚

《富饶的西沙群岛》:海面—海底—海滩—海岛

《美丽的小兴安岭》:春—夏—秋—冬

《东方之珠》:万国市场—美食天堂—旅游胜地—灯的海洋

让学生背背印象深的语句。

③学生构思,自主习作。

教师对有困难的同学个别指导。

④学生自我修改,同桌互改。

⑤请几个学生读习作,师生共同评点,肯定优点,指出修改方向。

⑥学生再次修改习作,誊抄在作文本上。

第三课时

我的发现

①学生自由读文中两组句子,注意句子中加点的字。

②教师提问:读了这两组句子,大家有什么发现?

③学生讨论交流,发现同一个字在不同的句子里意思不同。

④引导学生查字典,了解“深”和“封”的多义。

海水有深有浅。  深——与“浅”的意思相反。

夜深了,老师还在工作。  深——久,时间长。

他收到远方同学的一封信。  封——封起来的或用来封东西的纸袋。纸包。

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 封——密闭。

⑤拓展延伸。“封”和“深”除了这两个意思外还有哪些意思?还可让学生举例说说,还有哪些字也有好几个意思。

读读背背

①借助拼音自由读读列出的诗句。

②指名读。集体齐读。

③学生试着说说诗句的大概意思。

④学生自由地背一背诗句,可以相互抽查。

⑤指名背诵。小组背诵。集体背。

⑥你还记得哪些描写景物的优美诗句?给大家背一背。

第四课时

读读记记

①学生在小组内自读所列词语,并说说这些词语的构成有什么特点。

②全班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掌握词语的构成特点。

AABB式:严严实实 来来往往 舒舒服服 确确实实

ABAC式:不松不软 又香又脆 又唱又跳 又说又笑

不慌不忙 不紧不慢 不知不觉 不闻不问

③学生读读记记这三组词语。

④学生根据词语的构成特点,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语,看谁说得又多又准确。

宽带网

①引导学生通过图书、网络搜集反映祖国迷人景色、富饶物产的资料。

②指导学生将搜集到的资料进行分类。如:

风景类,物产类;

文字类,图画类,文字图画结合类;

……

③在大家搜集了比较丰富的资料以后,我们选一个时间召开“可爱的中国”资料展示会,好吗?

课后反思:

25 矛和盾的集合

授课时间:   月     日

教学目标

①认识“矛、盾”等6个生字。会写“矛、盾”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集合、招架”等16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课文中你认为用得好的词语。

③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发明家勤于思考、关于实践的品质,懂得“谁善于把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抄课文中你认为用得好的词语。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发明家勤于思考、关于实践的品质,懂得“谁善于把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的含义。

教学准备

①生字卡片。指导写字的多媒体课件。

②矛和盾的图片。

③录音机及本课的朗读录音磁带。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①出示矛和盾的图片:你知道哪个是“矛”?哪个是“盾”吗?

②矛和盾是两种相对峙的开口,如果把它们集合在一起,结果会怎么样呢?出示课题,齐读:矛和盾的集合。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   学生轻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请学生读。

③指读课文,读后评议纠正错误。

④自己把课文再默读一遍,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质疑提问,初步释疑

①学生再默读课文,边读边提出不懂的问题。

②同座交流交流。

③全班初步交流所提的问题。

对于一些非重点问题,相机解决。

④提炼重点问题,明确学习目标。

以下两个问题可作参考:

a.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发明坦克的?

b.“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给你什么启发?

这两个问题作为下节课学生讨论的话题。

指导写字

①出示要求会写的14个字。

②重点指导7年左右结构的字。

持 般 攻 炮 坦 战 神

a.引导学生观察这7个左右结构的字各部分所占的大小有什么不同。

b.多媒体演示这7个字的布局。

③学生写字,教师巡视,及时评议。

实践活动

搜集能说明课文最后一句话含义的事例,准备交流。

第二课时

复习问题,揭示目标

上节课我们提出了哪两个问题?教师出示问题:

①发明家是怎样把矛和盾的优点集合在一起发明坦克的?

②“是的,谁善于把别人的长处集于一身,谁就会是胜利者”这句话给你什么启发?

这节课我们就来讨论这两个问题。

学生讨论,交流感悟

①学生自己先带着以上两个问题自主阅读课文,可以适当作点批注。

②小组内交流。

要求每一个同学都发言,并且推荐一名同学代表小组发言。请这个同学做好记录,整理其他同学的意见。

③全班交流。

每一组派一名代表发言,其他组员可以补充。

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教师应相机请学生朗读有关内容。

④感情朗读全文,读后让学生继续质疑、释疑。

联系实际,加深理解

①师出示课文的结尾。

②齐读这段话。

③你还能用别的例子来说明这句话吗?

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事例或课前搜集到的事例,加深对这句话的理解。

写字抄词

①练习其他7个生字。

②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实践活动

①摘抄你认为课文中用得好的词语。

②搜集一些发明家的故事,开一个故事会。

课后反思:

26 科利亚的木匣

授课时间:   月     日

教学目标

①认识“匣、锯、阶”3个生字。会写“挖、鞋”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冰鞋、斧头”等15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懂得一切事物在变化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科利亚埋木匣和挖木匣的经过,懂得一切事物在变化的道理。

教学准备①学生自读课文,对照课后生辽表在课文中画出生字,标好每个自然段的序号,记下自己的疑问。

②生字词卡片,课文朗读录音带一曲节奏舒缓的乐曲。

③用纸分别画一个5岁左右和9岁左右的“科利亚”的模样,剪下来准备板贴用。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①出示5岁时的“科利亚”人物像。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苏联小朋友,他的名字叫科利亚。课文讲了科利亚的什么事情呢?他是个怎样的孩子呢?

②板书课题,指导学习生字“匣”:读准音:联系木盒子识记形,了解义。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学生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②出示生字词卡片,开火车请学生读。

③朗读展示: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评议: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

④教师播放课文录音带,学生边听边思考揭题时的两个问题。

⑤学生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尝试帮助老师完成板书:

(  )木匣→(  )木匣(  )

⑥学生简单谈谈自己觉得科利亚是个怎样的孩子。

⑦引导学生质疑。

精读感悟,明白道理

①学生轻声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思考问题:科利亚的木匣里有什么?他是怎样埋木匣的?为什么要埋木匣呢?

a.教师指导学生用朗读的方式告诉大家:科利亚的木匣里有什么。

学生找出句子读:木匣里盛着各种各样好玩的东西,有冰鞋、小斧头、小手锯和其他小玩意儿。

教师结合生字的学习,启发学生读的时候注意突出“各种各样、冰鞋、小斧头、小手锯、其他小玩意儿”这些词语。

b.教师引导学生画出描写科利亚埋木匣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c.教师引读:科利亚干吗要把这些东西埋起来呢?学生接读第三自然段。

②学生默读课文第四至十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科利亚后来是怎么找到木匣的?

a.引导学生找出科利亚开始挖木匣时的言行的句子读一读,体会科利亚是个勤于思考、善于动脑的孩子。

b.重点指导学习第十一自然段。

用人像图和简笔画帮助学生理解:四年前,科利亚是5岁(教师在黑板上贴出5岁的“科利亚”形象,让学生自己从前后课文的有关语句中找到推算的依据),走了10步埋下木匣(用线段图表示);现在的科利亚是9岁(教师在黑板上贴出9岁的“科利亚”形象),启发学生自己上黑板画线段图表示科利亚现在每一步的大小,应该画几步。

c.联系上文,让学生说说第十二自然段中“果然”的意思。

d.分角色朗读第四至十二自然段。

③学生齐读最后一段课文,边读边思考:从这件事中,科利亚懂得了什么道理?

a.指名读这一段;分男生、女生读这一段。

b.引导学生回顾课文: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周围的一切都在起变化?

c.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生活上的事、社会上的事,也可以联系学过的课文或课外读到的文章来说说“我们周围有什么在起变化”。

作业 

抄写课文最后一段

第二课时

熟读课文

①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②自由朗读全文,挑选自己喜爱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巩固生字

①用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

②分类记忆要求会写的字。

a.找出左右结构的9个生字:挖、鞋、锯、抢、难、初、敌、阶、懂。有的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形声字特点来记忆字形。

b.学生利用笔画、偏旁或熟字记忆其他4个生字:斧、免、屋、管。

③给生字组词。

指导写字

①出示9个左右结构的字。引导学生观察这9个左右结构的字各部分所占的大小有什么不同。

②学生写字。

a.教师播放节奏舒缓的音乐,学生闭目静坐,正确执笔,摆好坐姿。

b.学生对照范字临写。每个字写两遍。

c.教师巡视,及时评议。遇到共性问题可以范写指导。将学生写得好的作业即时展示。

抄写词语

①自己读、记词语。

②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复述课文

个人练习。指名复述,全班评议。

实践活动

回家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课后反思:

27、陶罐和铁罐

授课时间:   月     日

教学目标

①认识“陶、懦”等10个生字。会写“陶、谦”等14个字。能正确读写“骄傲、傲慢”等13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

③感悟课文寓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教学重点: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

感悟课文寓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教学难点:感悟课文寓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教学准备

①陶罐和铁罐的图片或实物。

②生字、词语卡片。课文朗读录音带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形象揭题,点明学法

①出示陶罐和铁罐的图片或实物,让学生看一看,还可摸一摸。

②板书课题,指名学生读,学习生字“陶”的音、形、义。

③揭示学法:学生充分自读自悟,同座、小组合作学习。

初读课文,读准读通

①学生听课文的录音磁带。

②学生轻声自由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如果遇到有困难的地方,停下来多读几遍。

③同座互相朗读课文,形式自定:可以交替一人读一段,可以分角色读,可以一人读1至9自然段,一人读10至17自然段。互相评议字音是否读准,句子是否读通。

④同座配合,向全班展示朗读。

精读课文,读出感情

①小组讨论,合理安排小组内每个成员的分工,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请一个小组汇报朗读,其他同学注意倾听,看他们是否读出了陶罐和铁罐不同的特点。

③结合学生的朗读,进行评议,点拨理解。

a.你觉得铁罐像是个什么样的人?找出表现他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读一读。

b.你觉得陶罐像是个什么样的人?找出表现他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读一读。

c.教师扣住学生的朗读,引导领悟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克制,帮助学生归纳出理解词语的几种方法:如联系上下文理解“奚落”;利用近义词理解“谦虚、懦弱、轻蔑、争辩、恼怒”;通过表演朗读来理解表示神态和动作的词语。

④小组再次合作,分角色朗读全文。

⑤全班交流,展示朗读。评出最佳合作小组。

交流感受,明白道理

①教师启发: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表现以及最后不同的结局,你得到什么启发?

②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尊重学生不同的感受:如:学生认为“要谦虚,不要骄傲”可以;认为“要多看别人长处、多看自己短处”可以;认为“谦虚的人有好的结局,骄傲的人下场可悲”也可以。

③拓展延伸,加深理解。让学生说说读了这个故事,想到了哪些学过的课文或生活中的事情。

复习生字词

①用生字卡片开火车读读本课的生字。

②用本课学的生字组词,再读读词语表中列出的词语。

第二课时

复习巩固

①分角色朗读课文。

②开火车认读生字词。

③交流记字方法。本课有一部分生字是形声字,可引导学生利用形声字特点来记忆。还可联系熟字比较记忆。

指导写字

①认读要写的生字。

②归类认识字形特点,观察字的间架结构。

a.观察8个左右结构的字,看清左右部分所占位置。

b.观察6个上下结构的字,看清上下部分所占位置。

c.集体讨论一些需要注意的字,教师可范写。如,“陶、谦”。

③教师播放音乐,学生做好写字准备。

④学生自己练习写字,教师巡视指导。

⑤即时展示学生作业,师生评议。

语言实践

①抄写课文中表现陶罐、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句。

②找几位同伴合作把这个故事演一演。

听写词语

①抄写、记忆词语表中的词语。

②听写。订正。

28 狮子和鹿

授课时间:   月     日

教学目标

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好看的东西有进会带来坏处,而难看的东西有时却会带来好处。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好看的东西有进会带来坏处,而难看的东西有时却会带来好处。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好看的东西有进会带来坏处,而难看的东西有时却会带来好处。

教学准备

①学生复习这一单元已学课文,想想课文给自己哪些启发。

②根据课文插图制作活动挂图:丛林、池塘为背景,另外用纸画一只鹿并剪下来。

③抄录课文第六、七自然段的小黑板。

教学过程:

形象揭题,展开联想

①教师在黑板上贴好背景图,语言渲染:茂密的丛林中,住着许多动物。(边板书课题边描述)有狮子,有鹿。(贴图)

②看到这两种动物,联想到了什么呢?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③教师小结激趣。狮子凶猛,鹿很美丽,这个大家都已知道。不过,这篇课文通过狮子和鹿的故事却告诉我们一个新的道理。是什么呢?下面就看谁的读书本领强,能够自己读懂课文,领悟这个道理了。

自主读书,领悟道理

①学生轻声、自由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想想一些生字新词的意思。

②学生互相提醒注意易读错的字词,汇报对本课生字新词的理解和理解方法。教师及时点拨小结,如鼓励大家用看图、换词方法理解“匀称”;用联系近义词和上下文来理解“抱怨”。

③学生开火车分段朗读课文,要求“音准、句通、文顺”,其他同学边听边在感受深刻的地方做记号。

④学生再次轻声、自由地朗读课文,在感受深刻的地方多读几遍。

⑤教师出示课文第六、七自然段。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这两段课文。可以和四人小组讨论读;可以把喜欢的词句读给同座听;可以和好朋友一人读一句交替读。

⑥全班交流。读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体会?你是从哪里得出这个体会的?鼓励学生联系课文,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来谈。

前后联系,延伸拓展

①教师引导学生回忆《陶罐和铁罐》带给大家的启示。

②学生分析、比较《陶罐和铁罐》与《狮子和鹿》这两篇课文有哪些相同的地方。

③学生自己设计作业,可以摘抄课文的好词佳句;可以有感情朗读课文;可以比较这篇课文与其他课文的异同。

课后反思:

语文园地七

授课时间:   月     日

教学内容:口语交际 我的发现 日积月累 成语故事

教学目标

①引导学生学会关注自己的生活,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设想解决问题的办法。培养口语交际能力。

②通过练习编童话故事来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③引导学生在读读、认认、背背中发现反义词现象,积累语言。

④通过连连认认的方法,认识“谎、笛”等8个生字。

⑤读成语故事,联系本组教材的专题,使学生懂得用发展、变化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处理问题。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在读读、认认、背背中发现反义词现象,积累语言。

通过连连认认的方法,认识“谎、笛”等8个生字。

教学难点:读成语故事,联系本组教材的专题,使学生懂得用发展、变化的眼光去看待事物,处理问题。

教学准备

①学生搜集有关日常生活中的小发明、小窍门的资料。

②学生每人准备一个自己喜爱的童话故事。搜集自己喜爱的动物图片与资料。

③写有“日积月累”里内容的小黑板。

④教师准备有关日常生活中的小发明的资料制成课件。

⑤教师准备“最佳提问奖”、“最佳办法奖”、“最佳表达奖”的奖状。

⑥教师准备一本孙幼军写的《小猪唏哩呼噜》的书。

教学时间:五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①事例导入,引出话题。

a.课件展示事例。

◆要剪一圆纸板,通常先在纸板上画出一个相应直径的圆,再用剪刀仔细剪下,花费时间较长。有同学想到用圆规画圆,把贺规的笔尖改装为小刀片,则成为一个很好的切圆片专用工具。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用具的“缺点”往往是大家主攻的目标,但在不同使用场合,有些缺点有可能成为“优点”。德国一工厂生产的一种纸因严重化水无法使用,按常规只能打浆返工。有个工程师考虑到化水原因是吸水性太强,能否专门用这种纸来吸水呢?经过进一步“扩大缺点”制成了专用吸水纸,并申请了国家专利,增加了工厂收益。像这种“缺点逆用法”就是逆向思维的成果。

◆一般的门锁锁舌有斜口,这样关门比较方便,但如果朝门缝中塞入硬片等却容易把门撬开,防盗功能差,有个同学发明了“简易防盗锁”把门框上锁孔内侧焊个斜片,而锁舌却改成方形,这样从结构上与原锁反转,关门照样方便,但由外往里撬门,由于锁舌是方形的就不易被撬开了,从而使防盗性能大大增加。

b.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有关日常生活中的小发明、小窍门的资料。

c.教师小结,引出话题。在日常生活中,总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人们用自己的聪明才智不断想出办法解决问题。我们同学在生活中可能也会遇到一些不方便的地方。比如,夜里要开灯,摸来摸去找不到开关;擦高楼上的玻璃,又麻烦又不安全……。大家仔细想一想,你曾遇到过哪些不便之处?在小组里把问题提出来,请组长做好记录。选一个大家感兴趣的,讨论可以怎样改进,然后推举代表准备在全班交流。大家在讨论时要畅所欲言,尽量从不同角度想办法。最后我们要评选出“最佳提问奖”、“最佳办法奖”和“最佳表达奖”获得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小组。

②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参与,了解每组学生的合作情况,随机给予点拨指导。

③全班交流,师生互动。

在学生表达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说话通顺、连贯。说的同学要大方自然,口齿清楚。听的同学要专心致志,能提出自己没听清楚的地方。

④评选出“最佳提问奖”、“最佳办法奖”和“最佳表达奖”获得者,颁发奖状。

第二、三课时 习作

①交流故事,激发兴趣。

a.同学们已经读过不少童话故事,课前我们请每位同学准备了一个童话故事。请你们先在小组内交流交流,简要地说说大概,然后选出最有趣的故事在全班讲。

b.小组交流。

c.全班交流。

d.教师挑选《小猪唏哩呼噜》书里的一段故事读给大家听。

②点拨角度,开阔思路。

a.教师结合同学交流的故事及《小猪唏哩呼噜》的故事加以点拨。看作者抓住了这种动物的什么特点展开想象的,拓展学生思路。

b.学生展示自己搜集的动物图片和资料。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展开联想。

③选择动物,编写故事。

a.学生选择几种动物做主人公,想象一下它们之间可能会发生什么事。

b.学生把自己想象的故事写下来。

④交流展示,互相学习。

学生把自己写好的故事读给大家听,教师引导学生要善于发现、吸取别人的长处,并能根据别人提出的意见进行修改。

第四课时

我的发现

①教师和学生玩“对相反词”游戏。教师说:“我说黑。”学生回答:“我说白。”……

②教师出示小黑板:傲慢—谦虚 懦弱—勇敢 丑陋—美丽 愚蠢—聪明

③学生小声读一读,不认识的字读读拼音。

④同座讨论从这两行词语中发现了什么。(发现上下两个词意思是相反的。)

⑤延伸拓展。请学生再说一些意思相反的词。

读读背背

①教师出示写有“读读背背”的小黑板,明确题目要求,看谁能很快地背下这些句子。

②学生自由地小声读读、背背这些句子。同座可以互相读读背背,也可以“对口令”似的读读背背,如,一个人背“千里之行”,另一个背“始于足下”。

③全班交流学习成果,学习可以自由选择汇报形式,可以独自背,可以与人合作背。

④集体读、背。

连连认认

①教师板书学生已经认识的字:竹、说、海、木、书、怒、女、子。请学生读一读,组组词。

②教师板书拼音,请学生读读词。

③教师板书生字,让学生边看边猜一猜这些字可以和生字中的哪个字连成词呢?

④学生自由地小声读读这些词语,再找一找合适的字,连一连线。同座可以互相帮助。

⑤全班交流。请学生上黑板连一连线,再请学生做小老师带大家读读词语。

⑥教师出示生字,用多种形式请学生认读。

第五课时

成语故事

①教师有声有色地讲成语故事《刻舟求剑》。

②学生自由地小声读读这个故事。

③请学生自己画画简笔画来想一想:那个人最后能不能捞到宝剑?为什么?

④全班交流。先读一读这个故事,再说一说从这个故事中想到了什么。

⑤学生练习讲个成语故事。

⑥教师鼓励学生讲讲自己知道的别的成语故事,课后还可以去搜集更多的成语故事。

课后反思:

29 掌声

授课时间:   月     日

教学目标

①认识“麻、症”等10个生字。会写“愿、姿”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掌声、文静、愿意”等16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学会尊重别人、关爱别人。特别是给身处困境的人鼓励与帮助。

教学重难点: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会尊重别人、关爱别人。特别是给身处困境的人鼓励与帮助。

教学准备

①展示屏。

②搜集一些反映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关爱的名言或谚语。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启发谈话,揭示课题

我们每个人都听过掌声,有些掌声是你给别人的,有些掌声是别人给你的。掌声响起来,你的心情怎样?(让学生自由说说)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课文,出示课题:“掌声”,齐读课题。

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①学生一读课文(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句子读顺畅。

②学生二读课文(和同座合作读),可以每人读一节,互相指正读错的地方。

③学生三读课文(指名读或开火车读),每人一个自然段,读后请学生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

④学生四读课文(默读),想一想:课文围绕掌声讲了一件什么事?引导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精读课文,体会人物的变化 

①屏显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内容,让学生自由读,读后说说英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②屏显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内容:指读,读后让学生说说这时的英子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联系第一自然段,理解“忧郁”的意思。)

③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和第四两个自然段。

④课文读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呢?

引导学生提出:英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变化呢?这个问题提出来之后,可作为下一阶段学生自主阅读的目标。培养学生边读边疑边悟的能力。

指导认字和写字

①屏显本课的生字。

②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识记要求认识的字。

③引导观察要求写的字。重点探讨“姿、势、吞、烈、普”这5个上下结构的字的写法。教师板书给学生看。

④学生练习写13个字。及时展示学生写的字,进行评价、指点。

拓展活动

学生继续搜集有关反映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关爱的名言或谚语。

第二课时

复习提问,明确阅读目标

上节课同学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

(英子为什么会有这么大变化的呢?)

精读课文,自己释疑

①学生自读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带着以上的问题自读自悟。

要求学生在文中勾勾画画,可以适当地写一点读书感受。

②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讨论交流。

教师提出讨论的要求:

人工明确:组长负责,确定代表小组发言的人。

人人参与:要求每一个人在小组内都发言。

③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其余成员可以补充。

学生发言的要领主要是认识掌声对英子的帮助,谈从两次掌声中体会到了什么。

④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第二、三自然段。

a.学生自己先练读。

b.然后展示朗读水平,可以进行赛读,挑战读。

学生读后,组织学生进行评议,哪个地方读得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拓展延伸,加深认识

①屏显英子信的内容:“我永远不会忘记那一次掌声,因为它使我明白,同学们并没有歧视我。大家的掌声给了我极大的鼓励,使我鼓起勇气微笑着面对生活。”

a.学生齐读这段话。

b.联系全文谈谈对这段话的理解。

②生活中,你得到过掌声吗?当时有什么感受呢?你给过别人掌声吗?当时又是怎么想的呢?

③学了,又谈了那么多,还想对自己或别人说些什么呢?

抄写词语

先读、记,再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

交流搜集的名言,背诵积累

①你搜集到了哪些有关反映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关爱的名言或谚语呢?

②组织学生交流。

③让学生读读背背这些名言和谚语。

实践活动

假如你的一个好朋友考试考得不好,他很难过,请你写一两句鼓励他的话。

课后反思:

30 一次成功的实验

授课时间:   月     日

教学目标

①认识“锤、堵、获”3个字。会写“育、瓶”等13个字。能正确读写“成功、实验”等13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做人要谦让,要有先人后己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到做人要谦让,要有先人后己的精神。

教学准备

演示实验的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揭示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①出示课题:一次成功的实验。

②质疑提问: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学生质疑的问题可能有:

为什么要做这项实验?什么人在做呢?又是怎么做的呢?为什么实验能取得成功呢?

教师可以把以上问题写在黑板上。

初读感知

①学生自由读文,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

②学生再读课文,用笔画出不容易读准、读好的词句,然后反复练读,直到自己满意为止。

③指名读课文,互相评价。

④课文是按照实验的先后顺序来叙述的,老师板书:实验这前 实验之时 实验之后 每部分重点讲了什么?学生边读边想。

⑤组织交流。

a.请三个学生分别朗读实验之前、实验之时、实验之后这三个部分。

b.再请三个学生分别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三部分内容。

精读感悟

①学生自读课文,想一想刚才提出的问题,你有哪些已经解决了?

②组织学生交流已经解决的问题。主要交流以下三个问题:

a.什么人在做实验?

b.又是怎么做的呢?

c.教育家为什么要做这项实验?

在交流第二个问题时,教师可演示实验过程的课件。

识字写字

①课件出示本课的生字。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住这些生字。

②指导观察要求会写的字。

a.引导学生分析“绳、险、俩、堵”这4个左右结构的生字在写时要注意什么?(左窄右宽)

b.引导学生分析“瓶、顺”这两个左右结构的字在写时要注意什么。(左右一样宽)

c.引导学生分析“育、系、茶、危、索、获”这6个上下结构的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d.引导学生思考写左中右结构的“激”应注意什么。

③学生写字,教师巡视指导,注意即时评价。

实践活动

演示课文中这个实验的课件,鼓励学生课后与同伴一起做一做这个实验。

第二课时

继续精读感悟

①这篇课文你还有哪些问题已经理解了?

②重点引导讨论“实验为什么能取得成功”这个问题。

a.4人小组讨论。

组长负责整理本组的意见,代表小组进行全班交流。

b.全班进行交流。

学生要抓住重点语句,如:一个女孩低声对两个同伴说:“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女孩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谈自己的看法。通过交流认识到,实验成功的主要原因,一是小女孩具有舍己为人的精神,关键的时刻首先想到的是别人的安危;二是三个学生有合作精神。互相配合得很好。

③让学生再质疑,再释疑。

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①学生先试着自己读一读。注意体会不同人物不同的语气。

②小组内合作读一读。

③各小组毛遂自荐来读,其他小组进行评议。

拓展活动

请你写几句话来赞美一下课文中的这位小女孩。写好后和同学交流,也可贴在班级的黑板报上

课后反思:

31 给予树

授课时间:   月     日

教学目标

①认识“予、圣、诞”等10个生字。会写“予、担、宽”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给予、试探、心意”等20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③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的特点,感受富有爱心给人们带来的真情和快乐。

教学重难点;生字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金吉娅的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的特点,感受富有爱心给人们带来的真情和快乐。

教学准备

①反映圣诞节的录像带或图片。

②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

①学生看录像(或图片),了解圣诞节。

②谈话:你了解圣诞节吗?

③出示课题。今天我们来读一篇发生在圣诞节前夕的感人故事,齐读课题:“给予树”。

④理解课题。“给予”是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理解这个题目的呢?读了这个题目,你还想知道什么?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①按要求把课文读两遍。

要求:a.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特别注意生字的读音。b.边读边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c.把自己不懂的词句画出来与同学讨论。

②检查读书情况。

a.出示下列词语,读一读,记一记。

给予 试探 心意 祝福 甜蜜 担心 宽裕 前夕 提醒

兴高采烈 立即 卡片 盼望 拥抱 仁爱 同情 体贴 如愿以偿

b.指名读课文。

提示学生:认真听读,注意发现读错或读得欠通顺的句子,评议时提出来。

③学生讨论: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学生自主再读课文

教师提出自主阅读要求:请你认真读读想想,看看对哪部分内容最感兴趣,你从中能感受到什么?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可以用笔在课文上画画写写。下节课我们来讨论交流。

指导写字

①屏显要求会写的12个字,先读读,再组词。

②请学生做小老师,指导写字。

这12个生字,你哪个字写得最好?请你上黑板在田字格中板演给大家看,再谈谈写好这个字的经验。

③学生写字写词。

先把生字写两遍,再把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词语抄写一遍。

第二课时

复习

①听写词语。听写后同座互相批改。

②指名分段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内容。

交流感悟

①组织学生交流上节课自主阅读的感受。

你对哪些内容最感兴趣?又有什么感受呢?

②教师相机出示以下句子,引导学生体会。

a.回家途中,孩子们兴高采烈。你给我一点儿暗示,我让你摸摸口袋,不断让别人猜测自己买了什么礼物。只有八岁的小女儿金吉娅沉默不语。

可引导学生抓住“沉默不语”来质疑、释疑。

b.让学生充分地读第四、五自然段,感悟金吉娅善良、仁爱的品质。

③交流不理解的问题。

师生互相合作释疑。

总结全文

读了这篇课文,你一定很感动,请你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布置作业

①抄写自己喜欢句子。

②如果你是那个小女孩,一定非常感激金吉娅,请你替那个小女孩给金吉娅写几句感谢的话。

课后反思:

32 好汉查理

授课时间:   月     日

教学目标

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查理发生的变化,感受善良、信任、充满爱心给人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查理发生的变化,感受善良、信任、充满爱心给人带来的快乐。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准备:

录音机和本课的朗读磁带、《好汉歌》磁带。

教学过程:

谈话揭题

①导语。善良、仁爱的金吉娅同情、体贴一个陌生的小女孩,向她献出了爱心。这个只有八岁的小女孩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感人的故事。今天我们再来学习另一个感人的故事。

②读题:“好汉查理”。“好汉”你是怎么理解的?读了这个题目,你还想知道什么呢?

初读感知

①学生听课文录音,激发朗读的兴趣。

②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③检查读书情况。

a.指名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学生评议。

b.和同桌一道再读一读这个感人的故事。

④讨论交流。

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再读质疑

①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内容。

②初步释疑。

对于一些浅显的问题或不大重要的问题,引导学生相机解决。最后提炼出以下两个问题作为重点探讨的问题。

a.查理有哪些变化?

b.查理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

读悟交流,感受查理的变化

①查理有哪些变化?你找到了哪些句子?

②教师相机出示以下句子让学生谈感受:

a.“不,好汉查理从来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

b.“谢谢!”查理显得彬彬有礼。

c.“当然可以。”

d.“查理虽然调皮,但说话是算数的。整整一个暑假,他每天都陪杰西在草地上玩。”

e.“杰西,我会做个好汉。”

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到查理确实变了,变得有礼貌了,变得诚实、实信了,变得有上进心了,自信了。

探究查理变化的原因,评价文中人物

①引导谈话:查理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

②你觉得查理的变化和哪些人有关呢?

跟自己、杰西、罗伯特先生以及镇上的人有关。

③你对故事中的这些人物有什么看法?

学生自由说说对这些人物的看法,重点谈对小女孩杰西的看法,体会杰西的信任和友谊是查理变化的主要原因。

练习有感情朗读

可以自由组合,分角色感情朗读。

拓展练习

①完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先说一说,再写一写。

②镇上的人后来会怎么评价查理呢?请你发挥想象,写出人们对查理的评价。

课后反思:

语文园地八

授课时间:   月     日

教学内容:口语交际 我的发现 日积月累 趣味语文

教学目标 :

①能发现ABB式词语重叠部分的读音变化,感受重叠的表达效果。积累ABB式词语和成语。

②读背《三字经》节选,大致了解意思。

③猜字谜,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④启发学生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通过具体的事情,真诚地夸奖别人,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⑤通过自由表达,锻炼学生的习作能力。

教学重难点:

能发现ABB式词语重叠部分的读音变化,感受重叠的表达效果。积累ABB式词语和成语。

②读背《三字经》节选,大致了解意思。

③猜字谜,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教学准备

①教师准备数本不同版本的《三字经》。

②学生带字典或词典。

③学生搜集字谜。

教学时间:四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①谈话引题。

教师结合本堂课上两位学生的实际由衷地进行夸奖,让被夸奖的同学谈谈感受。

学生交流自己受到的最难忘的一次夸奖以及当时的感受。

教师小结。人和人之间需要互相欣赏。夸奖别人就是给别人送去温暖的阳光。因此,我们要学会夸奖别人。

②讨论明法。

引导学生联系前面的例子讨论:应该如何夸奖别人。

引导学生认识到,夸奖别人首先要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要通过具体的事情真诚地夸奖别人。

③分组交流。

可按教室自然组分成四组。先想想小组里每个同学的长处,再用具体的事情来夸一夸组里的同学。注意小组里的每一个学生都要夸奖同学,每一个同学也都要被夸奖到。

④全班交流。

a.各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在全班说。

b.师生评议。评议要点:要用具体的事情;要实事求是;要真诚热情。

c.对于同学赞扬的话语,请被夸奖的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

⑤填写“成长卡”。

成长卡上分四栏:“教师说”“家长说”“同学说”“自己说”。同学间交换填后两项。

第二课时

习作

①谈话导入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交流一下这一学期来自己的习作写了些什么?教师对学生的习作态度、习作成绩充分肯定、表扬。

②交流拓展

a.最的,你有——哪些很想和别人说说的?人、事、景或物都可以,不受任何限制。

b.范例引路。

请学生,把自己想要告诉别人的内容具体说一说,要把内容说清楚。

引导其他学生讨论:哪些地方说清楚了,是怎么说清楚的;哪些地方还没说清楚,应该怎样说清楚?

注意:教师要选择有代表性的内容作为例子组织讨论,引导学生掌握一般方法。

③学生自选内容进行习作。

④选取部分习作朗读交流,互相议议优点和不足,提出修改意见。

⑤学生对自己的习作进行修改,然后誊抄。

第三课时

讲评作文

①教师概述上次习作的成绩,重点是内容丰富多样,习作态度认真等。

②优秀习作赏析,激励学生以后把习作写得更好。

③建议学生把这学期的习作整理一下,也可以再修改,誊抄一下,保存起来。

我的发现

①出示“我的发现”中的列出的词语。

引导学生认真读读,再仔细观察,看看有什么发现。

②指名读词语,纠正读音。

③互相交流:你发现了什么?

这些词语都是ABB式。这种形容词的重叠式,一般表示程度加深或带有某种感情色彩。

④指导朗读,通过读体会这样重叠的表达效果。

⑤拓展积累。

a.你还能举出这样的词语来吗?小组合作照样子写词语,看哪一组写得多。

b.投影展示,并朗读。

c.请学生从大家举出的ABB式词语,选择自己喜欢的抄下来。

读读背背

①请学生捧起书,借助拼音,反复练习,把韵文读正确,读通顺。

②指名试读。

③教师根据学生读的情况进行范读和指导。

④怎样理解这几个句子的意思?

a.学生用查字典词典、与同学讨论等方法理解句子。

b.请学生说说句子的意思。不懂的地方互相讨论一下,教师也可稍做指点。

⑤自由朗读,熟读成诵。同座互相检查背诵。

课外扩展

有条件的,再找《三字经》读一读,以后背给大家听。

第四课时

读读记记

①自读“读读记记”中的词语,读准带拼音的字的字音。

②同座互相检查是否能读正确。大致说说词语的意思。

③分类记忆这些词语。

趣味语文(猜字谜)

①仔细看看谜面,你能猜出谜底是什么字吗?(是“口”字)

②说一说,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③请同学们在搜集的字谜中,选一个让大家猜猜。

④试着编一个字谜。独立编、合作编均可。

⑤交流,并评选星级字谜。

根据所编字谜的准确和巧妙,评选三星级、四星级、五星级字谜。

更多相关推荐: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11学生对克千克这两个质量单位并不太了解在本课的学习中学生有了一定的初步认识但这还远远不够需要在日常的生活中进一步加强练习与巩固才能让学生真正了解这两个单位的使用12吨作为一个质量单位对学生而言非常的陌...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

1窃读记七教学反思窃有偷的意思是贬义词但本文窃的是读就别有一番情趣在里面教学本课时会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起鲁迅笔下的孔乙己的那窃书不算偷的话来品读课文时我们伴随着这个怯怯地藏身于大人中间匆忙而贪婪地阅读着的小女孩体...

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反思整理

窃读记教学反思窃读记是五年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篇课文第一单元的主题是我爱阅读教育学生要热爱阅读在阅读中获得知识学会思考而且得到情感的陶冶和精神的享受窃读记生动细致地刻画了窃读的心理和乐趣表达对读书的喜爱和渴望在教学...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反思

20xx20xx学年度五年级语文教学反思锦城小学毛美鸿走遍天下书为侣教学反思课文走遍天下书为侣以环游世界带何物引出书之后作者畅谈自己读书的感受及做法号召人们要认真读书全文表现了作者对精神世界的无限追求初读文章觉...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1-8单元教学反思

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学反思执教年学期学生自识字以来一直都在阅读本组教材以我爱阅读为专题其目的一是引导学生把握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书的深厚情感二是要在阅读中能够结合学习和生活实际学得一些读书和习作的方法更重要的...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国彩学校林秀云窃读记讲述了一个酷爱读书的女孩的故事我窃读的经历一波三折窃读时的心理动作描写更是入木三分是篇美文文章篇幅较长学生通常要用两三节课才能将本文学透用一课时学习本文并能重点突出对我...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反思

窃读记教学反思窃读记是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是著名女作家林海音写的一篇散文回忆少年时代因贫穷买不起书但又酷爱读书只能到书店蹭书看的少年往事文章因为是作者的亲身经历所以对当时窃读的心情描写得惟妙惟肖相当的生动...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

小学五年级上册教学反思第一课时小数乘以整数教学反思今天的教学法在学生预习后显得十分顺利但在预习与作业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需要注意1第二个因数是两位数的小数乘法该怎样计算由于教材中并无此类例题要适当补充指导2小数乘...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教学反思

一小数乘法单元教学目标1自主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笔算并能对其中的算理作出合理的解释2使学生会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商是小数的近似值3使学生理解整数乘除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一些...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可能性》教学反思[1]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统计与可能性教学反思统计与可能性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内容通过教学有以下体会和感悟在导入阶段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数学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在具体的数...

苏教版20xx-20xx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反思

梅花小学20xx秋季学期苏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教学反思教师何东学1梅花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拟写人何东学由看温度计说气温这一场景从上海南京北京三大城市的气温由高渐低相继展开再引导学生认识到零上4摄氏度和零下4...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小数除法教学反思一小数除法单元主要让学生掌握以下几方面的知识1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第一类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方法按照整数除法的方法做被除数的小数点与商的小数点对齐第二类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方法利...

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教学反思(4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