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01课《白杨礼赞》

时间:2024.4.20

偃师市实验中学语文教学资源库(语文版) 版权所有九年级语文组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1课《白杨礼赞》

第一部分 教学目标分解

第1课 《白杨礼赞》(2课时)教学目标双向表

学 习 要 求 学 习 内 容

识记

理解 字词 无边无垠 坦荡如砥

恹恹欲睡 虬枝 婆

娑 秀颀 大毡子 开垦 外壳 锤炼 主宰 倦怠 潜滋暗长 旁逸斜出 婆娑 妙手偶得 纵横决荡 傲然挺立 一、作者赞美白杨树是

“伟丈夫”,由树及人,一 句子 连用四个“难道……?”

的句式

二、文中直接对白杨树进行赞美的五处语句

段落 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

凡”为线索, √

1第一部分(1)直接抒发对白杨树的崇敬和赞美。

第二部分(2-4)描写黄土高原的景色,交代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 第三部分(5-6)描绘白杨树的形象和性格,突出它的不平凡。 第四部分(7-8)提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点明主题。

第五部分(9)将白杨树与楠木对比,再次赞美白杨树。、

中国教育学会中育学业质量保障研究所 分析 综合

1

重 难 检测方法

评鉴 应用 点

A、C

C、D、F

√ √

D、E、F

学业质量保障体系构建课题指导

偃师市实验中学语文教学资源库(语文版) 版权所有九年级语文组 主旨 借白杨树的不平凡形象,

赞美共 产 党领导下坚持抗战的北方军民,歌颂他们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抒发了作者对他们的崇敬的赞美之情。 语法

修辞 拟人比喻和对比

排比和反问

A、C、E、

D、E、F

写作采用了含蓄的象征手法, 方法 托物言志。

√ D、E、F

知识

A、C

文学茅盾

神不散

A

散文的基本特点:形散而√

主要检测题型: A、填空题 B、判断题 C、选择题 D、简答题 E、阅读分析题 F、欣赏评价题

第二部分 第1课《白杨礼赞》课堂教学设计

一、关于教材分析与处理: 1.现代文教学要求

新课标对现代文阅读教学的要求中强调“用普通话正确地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的大致内容”、“从课文中找出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欣赏课文中优美精辟的语句” 、“用圈点批注的方法精读课文”等。这些要求是展开本课教学的依据 2.教材内容分析

《白杨礼赞》是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的一篇讲读课文。是茅盾散文的代表作,这篇散文以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为抒情线索,运用象征手法,托物言志,歌颂了整个中华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同时严厉斥责了一些贱视民众的顽固分子爱憎分明,感情炽热,有着一种特殊的艺术魅力尤其是它那质朴的语言,新颖巧妙的构思,更是令人赞叹.

《白杨礼赞》所在的这一单元是散文单元,它在教材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 (1)通过此文去引导学生学习散文阅读,在了解散文中记叙和描写的基础上了解散文中抒情和议论的特点及作用;提高阅读散文的能力和写作记叙文的能力。

(2)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精神意志,感受山水之美,指导学生切实感受白杨树的美。

中国教育学会中育学业质量保障研究所 学业质量保障体系构建课题指导 2

偃师市实验中学语文教学资源库(语文版) 版权所有九年级语文组

(3)本文语言朴实,饱含感情,而且贴近生活,跟本单元作品语言风格基本一致,容易让学生领会,使用语言要在朴素自然的基础上,吸收融进典雅的书面语言,这才是提高语言能力的正道的道理。 二、关于教学设计的建议

1.学情分析

以前学生学过不少写景的文章,也学过不少议论抒情的文章,但是对于如何把事物的外在特点和内在特点结合起来,并借之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理想和追求的托物言志的文章不太熟悉,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学习本文需要引导学生带着感情观察事物,处理好物与情的关系,把握好文章的写法,并能写借物寓理的文章。

2.教学建议

(1)新课标指出:“阅读是搜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根据本课的特点和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建议对《白杨礼赞》的教学应用普通话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方法,注意课文的用词,修辞方法的运用,语言的锤练,通过阅读来完成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

(2)根据“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指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动手解决问题,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

(3)教育家卢梭认为:“在达到理智的年龄以前,孩子不能接受观念,只能接受形象。”鉴于此,建议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采用图例让学生进一步感知课文,同时借助多媒体演示,以便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本文所要表达的情感。

(4)新大纲明确指出:“要贯彻启发原则,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动脑、动口、动手,培养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据此,教学该课,建议采用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指导学生根据间接经验学习感受生活。 教学过程设计:

课时安排:2课时

学生课前准备:

①提前预习课文,扫除字词障碍。

②了解作者及文章的写作背景。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同学们好!现在我们开始上课。树是大自然中一道美丽的风景,我们欣赏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柳的风韵,我们瞻仰过“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松的雄姿,我们也遥望过“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的梅的倩影。今天,我们学习现代文学大家茅盾的散文《白杨礼赞》(板书:白杨礼赞),体会作者为什么要赞美这平凡的白杨树。这节课,我们要随着茅盾的笔回到抗日战争的年代,到西北高原去走一走,看看那儿生长的白杨树是一种什么样的英姿。

(以图片导入。出示一张苍劲盘结的古松图片和一张妩媚的杨柳图片从反面引出白杨树的笔直向上,导入到对白杨树另一种美的赞美。)

二、作者简介:

(1)学生根据资料进行自己介绍。

(2)幻灯片呈现作者简介。(强调记忆)

茅盾,小说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出生在浙江桐乡。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子夜》、短篇小说《春蚕》、《林家铺子》等等。

三、学生自读文本

1.师:本文题目为《白杨礼赞》,请同学们说说看“礼赞”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这中国教育学会中育学业质量保障研究所 学业质量保障体系构建课题指导 3

偃师市实验中学语文教学资源库(语文版) 版权所有九年级语文组 个词语又告诉我们本文的基调是什么呢?

生:答“礼”为敬礼,致敬,“赞”是赞美,因而本文以崇敬的、赞美的作为基调。

2.课件呈现要求掌握的字词并播放《白杨礼赞》的朗读带,要求学生边听朗读边给下面字注音。

无边无垠(yín) 坦荡如砥(dǐ)恹恹欲睡(yānyān)

虬枝(qiú)婆娑(suō) 秀颀(qí) 大毡子 开垦 外壳 锤炼 主宰 倦怠 潜滋暗长 旁逸斜出 婆娑 妙手偶得 纵横决荡 傲然挺立

听完后要求每组派代表把注音写在黑板上。后老师订正。

四、学习探究

1.动脑:本文是一篇散文,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同学们思考本文的线索也就是本文的“神”是什么呢?

学生各抒己见后课件显示: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

2.动手:本文五次提到了白杨树的不平凡,用笔在书上画出来。

老师检查学生画的是否准确。

3.手脑并用:根据主线试对本文进行层次划分。

第一部分(1)直接抒发对白杨树的崇敬和赞美。

第二部分(2-4)描写黄土高原的景色,交代白杨树生长的自然环境。

第三部分(5-6)描绘白杨树的形象和性格,突出它的不平凡。

第四部分(7-8)提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点明主题。

第五部分(9)将白杨树与楠木对比,再次赞美白杨树。

五.小结

《白杨礼赞》是一篇美文,处处渗透着高尚的审美情趣。作者西北之行所见的白杨树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树?作者借赞美白杨树到底要赞美什么?让我们下节课继续讨论。

六.作业

1.给一幅北京奥运会的会徽,要求学生用100字左右的文字分析会徽的象征意义。

2.掌握“字词积累”及课件所显示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显示本文写作背景)

《白杨礼赞》写于一九四一年三月,那时,正处于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这期间,他看到了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种种事实,也欣喜地看到了广大的北方军民在共 产 党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一致,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一次次地粉碎了日寇的“扫荡”,巩固和发展了敌后的抗日根据地。作者从解放区人民身上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希望,精神振奋,满怀激情地写下了《白杨礼赞》等散文。由于当时作者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没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采用含蓄的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热情歌颂共 产 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我们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二.学习探究

(一)动脑:学生朗读第一、二部分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思考:开头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开门见山,点明文章题旨,直接抒发了对白杨树的崇敬和赞美之情,为下文定下了感情基调。(结合学生平时作文开头冗长的毛病进行分析)

2.自由朗读2—3段,要求找准表现以下内容的词句:黄土高原特点,见到黄土高原的中国教育学会中育学业质量保障研究所 学业质量保障体系构建课题指导 4

偃师市实验中学语文教学资源库(语文版) 版权所有九年级语文组 感觉,见到白杨树时情绪的变化。

明确:特点: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无边无垠,坦荡如砥。

感觉:雄壮,伟大,单调。

情绪:恹恹欲睡,惊奇地叫了一声。

3.描写高原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①交代白杨树生长的环境,“雄壮”“伟大”的背景,正面衬托白杨树的不平凡。 ②写高原单调,令人“恹恹欲睡”,这是从反面为白杨树不平凡的形象作铺垫。

(二)手脑并用:学习探究,研读课文第三部分 1学生朗读,要求其他学生在听读时,注意画出文中有关直接描写白杨树的语句。 2思考几个问题:

(1)文章选用了哪几个词语来概括白杨树的形象特征?

(2)文章是从哪些角度来描写白杨树的?

(3)作者认为白杨树的性格特征是什么?请引用课文中的词语回答。

学生讨论后明确:

(1)作者用“力争上游”概括了白杨树的形象特征。

(2)分别从干、枝、叶、皮等四个方面描写白杨树的特点。写干,突出了白杨树的直;写枝,突出了它的直而紧靠;写叶,突出了它的向上;写皮,则主要点明它“微微地泛出青色”。

(3)文章中用“倔强挺立”总写了它的性格特点,并用“参天耸立”“不折不挠”等词语加以深化,突出了白杨树在恶劣环境下坚强不屈的斗争性格。

3 同学们在你们的作业本上用简笔画下白杨树外观结构并标明其特点。 叶:片片向上

枝:笔直、紧紧靠拢

干笔直

皮:光滑、有银色的晕圈

(三)手脑并用:继续研读课文第四部分

通过细致的描绘,白杨树笔直、挺拔的“外形美”就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读者眼前了。然而,文章的主要目的还在于表现白杨树的“内在美”。 1教师朗读第四部分内容。要求:教师朗读时,学生画出文章中赞美白杨树的相关词语。 2学生思考并讨论如下问题:

(1)在第7段中,作者运用了哪些词语来赞美白杨树?

(2)文章是如何由树联想到人的?

(3)这一部分连用了四个反问句,这一组反问句的意思是怎么逐步加深的? 学生讨论后归纳:

(1)用七个感情色彩强烈的褒义词语——“伟岸”“正直”“朴质”“严肃”“温和”“坚强不屈”“挺拔”,热情赞美它是“树中的伟丈夫”,采用了拟人和对比的手法。

(2)以亲切谈心的语气将读者的视线引向“积雪初融”的高原,连用四个反问句,由树及人,写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

(3)第一句由树及人,启发人们深思不应该只觉得它是树,为下文作铺垫。后面三个“难道”,就由浅入深地写出了它的象征意义。“不想到”、“不联想到”、“不更远一点想到”一层深一层地揭示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第二句从白杨树的性格出发,点明白杨树“至少”象征着“朴质、严肃、坚强不屈”的北方农民。第三句从白杨树中国教育学会中育学业质量保障研究所 学业质量保障体系构建课题指导 5

偃师市实验中学语文教学资源库(语文版) 版权所有九年级语文组 “傲然挺立”的形象出发,把它象征为在敌后坚强不屈守卫家乡的哨兵。第四句从白杨树的“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品质出发,把它象征为在中国共 产 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和意志。气势充沛,酣畅淋漓,展示了阔大而深远的境界。感情得到升华,文章达到高潮。

3 学生自由朗读第7段,体会排比和反问的表达作用。

明确:排比的作用:增强语言气势,深化思想内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反问的作用:加强语气,激发读者的感情,以使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4 小结:第8段进一步表明:“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深化了四个反问句的意思,于是水到渠成,揭示出全篇托物言志的主旨。

(四)动脑:研读课文第五部分 1学生阅读课文第五部分。 2讨论:作者将白杨树与楠木进行比较,目的何在?

教师补充:茅盾同志曾经说过:“贵族化的楠木象征国民党反动派。我写此散文是这样想的。”学生讨论后明确:作者之所以在此写楠木,其实是把楠木和白杨树对比,再次强调白杨树的不平凡,与顽固派的观点形成对比,表明作者鲜明的爱憎之情,歌颂抗日军民,呼应篇首。

3 思考:回顾我们曾经学过的周敦颐的《爱莲说》其中有写到菊、牡丹,结合刚才我们所说的楠木的作用说说他们在文中的作用。

明确:菊与莲形成正衬,牡丹与莲形成反衬。

三.总结全文

四.作业布置

与心灵对话

在你身边是否有一些和白杨树一样平凡的普通人,你是否也能发现他们身上的美? 在你心中,美的标准是什么?(不需要给美下定义,只要谈出你对美独到的认识) 如:心灵善良是一种美。

朴素是一种美。

妈妈劳碌的身影是一种美。

孩子纯真的笑容是一种美。

仿照以上句子写几句话。

板书设计

白 环境之美

杨 不平凡 形神之美

树 象征之美

点勾画以下内容

第三部分 第 1课 《白杨礼赞》教学效果检测

(一)课内检测题

1. 选出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 )

A.折磨(zh?) 折本(zh?) 折腾(zhē)

B.参天(cān) 参差(chēn) 参考(cān)

C.纵横(h?ng) 横行(h?ng) 蛮横(h?ng)

D.倔强(jiàng) 强壮(qián) 强迫(qiǎng)

2. 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中国教育学会中育学业质量保障研究所 学业质量保障体系构建课题指导 6

偃师市实验中学语文教学资源库(语文版) 版权所有九年级语文组 主宰( ) 倦怠( ) 地壳( ) 恹恹( )

晕圈( ) 婆 suō( ) qiú( )枝 秀qí( )

3.根据词义写出相应的词语。

(1)平坦得像磨刀石一样。

(2)文学素养深的人偶然间得到的。

(3)暗暗地不知不觉地生长。

(4)纵横驰骋,冲杀突击。

4.文学常识填空。

《白杨礼赞》的作者是 , 原名 ,字 ,现代作家。他著有长篇小《 》,短篇小说《 》《 》《 》《 》等。本文体裁是 ,选自 。“礼赞”含有 之意。

5. 从括号中选出恰当的词,填在后面的括号内。

(1)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奔腾),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

(2)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结果),是麦田。( )

(3)我那时是(惊奇、惊讶)地叫了一声的。( )

答案:1.C A项中“折本”的“折”应读“sh?”;B项中“参差”的“参”应读“cēn”;D项中“强壮”的“强”应读“qiáng”。2. zǎi dài qiào yān yùn 娑 虬 颀3. (1)坦荡如砥 (2)妙手偶得 (3)潜滋暗长 (4)纵横决荡4. 茅盾 沈德鸿 雁冰 子夜 林家铺子 春蚕 秋收 残冬 抒情散文 尊敬和赞美5. (1)奔驰 (2)成果 (3)惊奇

(二)课后检测题

1.写出下面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1) 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

(2) 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 )

2. 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表达方式。

(1)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

(2)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绝不是平凡的树。( )

语文版九年级上册第01课白杨礼赞

(3)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

3.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白杨树在严冬里,她迎着刀霜雪剑,依然伫立在寒冷的黄土地,枝枝傲骨,树树无字,树树有声。而此时,贵族的花草,却在暖房里,接受着送到叶面和根部的养料,懒洋洋地打发着没有血色的日子。

材料二:白杨树生长在西北高原,耐严寒,零下40度的条件下无冻害,深根性。抗风、抗病虫害能力强。寿命达90年以上。它可作庭荫树、行道树,丛植于草坪,还可作固沙,保土、护岩固堤及荒沙造林树种。

①请运用白杨树的相关材料对出下联。

上联:观翠竹仰慕谦逊品节。

下联:

②白杨树在西北是一种很普通的树,为什么有人要赞美它呢?请根据材

料写出自己的探究结果。

中国教育学会中育学业质量保障研究所 学业质量保障体系构建课题指导 7

偃师市实验中学语文教学资源库(语文版) 版权所有九年级语文组

课文检阅

1.下边两个句子,你认为哪一种说法更好,并说说你的理由。

A 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

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

B 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只是一株,傲然地耸立,

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

我认为_____句好,因为:

2. 文中结尾写道“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

的楠木”。这“楠木”象征 。

3. 对下面是对课文的品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篇点题,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 B.本文赞树的目的是为了赞人。

C. 作者一唱三叹,反复歌咏白杨树的“不平凡”。这“不平凡”是作者抒发赞美之情

的基础,也是用来结构文章的线索。

D. 作者先写白杨树“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算不得树中的

好女子”,而后指出但它是“树中的伟丈夫”,这采用的是先扬后抑的写法。

4. 根据你对课文的理解,请你谈谈作者为什么要礼赞白杨树?

答案:1、(1)比喻 (2)拟人2.(1)抒情(2)议论(3)描写3.示例:赏白杨敬

仰傲骨精神。示例:白杨树不畏严寒,有极强的生命力,我们做人也应该具有像白杨一

样的品格。

课内检阅1. 用A句,“一排——三五株——一株”构成递减,这符合人们的思维过程,

能以引起惊奇的白杨树数量之少反衬白杨树给人的惊奇之大;2. 国民党反动派3. 选

D.“扬”和“抑”, “扬”指好的方面,“抑”指不好的方面,二者都是写作艺术上

的一种强调手段。具体写法上有两种形式,即先抑后扬和先扬后抑。D句中先写的是白

杨树不好的方面,后写的是好的方面,故应是先抑后扬。 4. 因为白杨树不但象征了

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

精神。

(三)拓展练习题

峭壁上的树

是为了摆脱那饥寒交迫的日子,你才无可奈何地跳下悬崖?是为了免遭那被俘的耻

辱,于弹尽粮绝之后你才义无反顾地投落这峭壁?

那一天你确实跳下来了,像俯冲搏猎的雄鹰,像划破静夜的流星。然而,你并没有

死,一道峭崖壁缝救助了你,一捧贫瘠的泥土养育了你。生根、发芽、长叶??从此,

你就在这里安家落户,日日夜夜,年年岁岁,终于顽强地活了下来,长成一簇令人刮目

的风景。这便是故乡那座大山的悬崖峭壁上的一棵摇曳在我记忆中三十年之久的酸枣

树。

一次次,它在风雨中抗争呐喊:一回回,它把云雾撕扯成碎片;它以威严逼迫霜雪

乖乖地逃遁;它以刚毅驱逐雷电远避他方??

它明知道自己成不了栋梁高树,却还是努力地生长,却还是努力地茂盛着。不像山

前的桃树,山后的梨树,一个个娇生惯养让人伺候、抚慰,动辄就使性子给点颜色瞧瞧。

也不像贪图热闹的杨树柳树们,一个个占据了水肥土美的好地方,便忘乎所以地摆首弄

姿,轻飘飘只知炫耀自己。酸枣树默默地兀立肴,不鄙位卑,不薄弱小,不惧孤独。从

不需要谁的特别关照与爱抚,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长成了那堵峭壁上的生命,让人领

中国教育学会中育学业质量保障研究所 学业质量保障体系构建课题指导

8

偃师市实验中学语文教学资源库(语文版) 版权所有九年级语文组 略那簇动人的风采。它真诚而没有嫉妒,它纯朴而从不贪婪;抬手向路人致意问候,俯首向胜利者恭贺祝福。

那一年秋天,于不知不觉中,它竟结出一粒小小的酸枣。只有一粒,而且几乎小得为人们所不见。

那酸枣是春光秋色日月星辰的馈赠,是一片浓缩的丹霞霓云。亮亮的,红红的,像那万仞峭壁的灵魂。见到它果实的那一刻,我陡地生出一个奇怪的想法:小酸枣,或许正是那颗酸枣树苦修苦熬数十年而得到的一颗心吧!有了心,它便会有梦,便会更加热烈地拥抱世界!

1.从第四段中找出体现“不鄙位卑,不薄弱小”的语句,用横线标出。

2.文中“像俯冲搏猎的雄鹰”,“ 长成一簇令人刮目的风景”,“ 像万仞峭壁的灵魂”,其中加点的“雄鹰”、“风景”、“灵魂”分别指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的行文线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源:

4.文中写酸枣树的同时,写了桃李杨柳四种树;课文《白杨礼赞》也在写白杨树的同时写了楠木,两篇文章在这里运用的共同写法是____________,这样写的目的是突出白杨树的______________,突出酸枣树的______________.

答案:1、它明知道自己成不了栋梁高树,却还是努力地生长却还是努力地茂盛着。2、酸枣树的种子;故乡峭壁上的酸枣树;小酸枣。3、酸枣树的成长经历。4、对比;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生命力顽强;不慕虚荣,甘于平淡的品格。

中国教育学会中育学业质量保障研究所 学业质量保障体系构建课题指导 9

更多相关推荐: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总结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工作总结思茅第六小学杨鸿简本学期我担任四年级3班的语文教学工作作为刚走上教学岗位的青年教师一学期来我本着对学生的热爱怀着高度的责任感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地工作顺利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为了能从本学期的教...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总结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总结一、这学期,你一定积累了一些好词好句。你最喜欢的是《》课文中的:1、好词:()()()()2、好句:(),因为()二、这学期我们游览了:()的钱塘江大潮;()的雅鲁藏布大峡谷;()的鸟的天…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总结

语文教学总结四年级上学期20xx年x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工作总结四年级一班共有学生35人,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了提、精、细的教学措施,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写字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写作能…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20xx年秋季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工作总结光阴荏苒秋去冬来转眼间一学期就过去了回顾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虽觉辛苦却甚感欣慰因为我的学生在本学期他们的双基础得很扎实语文能力有了明显提高现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一加...

四年级语文上课文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观潮背诵全文1课文按照潮来前潮来时潮来后的顺序写的2潮来前薄雾蒙蒙人山人海潮来时作者抓住声音形状和人群这四个方面按从远到近的顺序写出了其奇特壮观的景象潮来后江面上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江面上依旧风号浪吼...

四年级上册语文总结

四年级上册语文教执教者唐敏华20xx年1月25日一个学期将要过去本学期本人注重研究教学理论积极参加语文教研活动并能经常听其他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

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工作总结

在这个学期我担任四年级的语文教学工作,在教学中,我依据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认真落实课程标准,抓好教学常规工作,圆满完成了教学任务,为了能从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也为了使自己的教学水平有所提高,…

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全册新课标语文教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电子备课教案1第七册语文教案1绿叶的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生字生词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部分逐步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五自然段3按认读和读写的不...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文填空复习题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文填空复习题2第一单元1观潮写的是作者耳闻目睹的的景象描写了大潮由而奔腾西去的过程描绘出江潮由到奔腾咆哮再到又恢复的动态变化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2雅鲁藏大峡谷运用了和说明它是世界第一大...

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教案

第七册语文教案整体教材分析本册教材共八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导语课文和语文百花园三个部分本册仍以专题组织单元设计了八个主题依次是多彩的童年神奇的自然景观成长的足迹人与自然意志品质科学精神爱国精神中外文化内容贴近儿童...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课文复习填空题

第一单元1观潮写的是作者耳闻目睹的的景象描写了大潮由而奔腾西去的过程描绘出江潮由到奔腾咆哮再到又恢复的动态变化写出了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2雅鲁藏大峡谷运用了和说明它是世界第一大峡谷3鸟的天堂是作家的作品记叙了他和...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总结

四年级语文上册教学总结一班级基础情形本班共有24名学生其中有5名同学学习认真各方面表现突出有3名同学聪慧聪颖学习比较尽力学习成绩优良有45名同学虽能按时完成作业但学习方式不够机动学习成绩良好有两名同学学习不够尽...

四年级上册语文课文总结(4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