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科波菲尔》读后感

时间:2024.4.20

共5页 第1页

《大卫科波菲尔》读后感

民勤一中高一中和曾润泽

小学时读过一次《大卫科波菲尔》,当时只觉得里面没什么意思,连唯一有点感触的主角大卫幼年时的悲惨遭遇,也被他在朵拉死后移情别恋的事件所冲淡了。而现在看了《大卫科波菲尔》之后,我有了更多的感触,那就是我忽然发现了这个世界的疯狂,同时也看到了金钱的力量——它既可以帮一个人完成愿望,但是,它也能让一个人家破人亡。狄更斯正是从人道主义的思想出发,暴露了金钱的罪恶,展露了其肮脏的真面目。

大卫科波菲尔是个可怜的孩子,他尚未出世时,父亲就去世了,因而他没有爸爸。他在母亲及女仆的照管下长大,然而,更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摩德斯通娶了大卫的母亲,做了大卫的继父。但他异常暴虐,不仅监视着大卫和他母亲的一举一动,还在看不顺眼的时候鞭打他。因此,继父不仅没有使他享受到父爱的温暖,反而比原来更加痛苦!他把大卫看作累赘,婚前就把大卫送到了女仆的哥哥佩克提家里。佩克提是个正直善良的渔民,住在雅茅斯海边一座用破船改成的小屋里,与收养的一对孤儿艾米丽和海穆相依为命,大卫和他们一起过着清苦和睦的生活。出于对母亲的思念,大卫又回到了后父家。然而后父不但常常责打他,甚至剥夺了母亲对他关怀和爱抚的权利。后来,他的母亲被摩德斯折磨而死,

大卫成孤儿了,也失学了,但也没能唤起摩德斯通精神的良知。不过大卫在辟果提一家人中重新感到了温暖与幸福的滋味,他们家人的心灵是纯洁和热情的,不含任何杂质的。

十岁时,他被摩德斯通强迫到一家油漆公司干活,一个月只有六先令,但是每天却要工作十几个小时,他有幸结识了米考伯先生。他热情、真诚,追求自由,被贫困包围却始终充满乐观主义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大卫则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支持米考伯一家走过一段艰苦的岁月,他怀着一颗忠实的心给了米考伯许多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们彼此感谢。啊!大卫,多么善良的孩子。

大卫他不屈服摩德斯通给他安排的工作,想到了他唯一的亲人:贝西姨婆,于是便逃走了。他历尽艰辛,最后找到了姨婆贝西小姐。

贝西小姐生性怪僻,但心地善良那是一个心地善良,充满爱心且拥有正义感与同情心的伟大女性,她无条件地收留了大卫,并且让他接受了良好的教育,成为一个有修养的人,在某种程度上是她造就了一个善良的大卫。她收留了大卫,让他上学深造。大卫求学期间,寄宿在姨婆的律师威克菲尔家里,和蔼的威克菲尔先生允许大卫留宿在他家,享受与自己女儿艾妮斯同样舒适的条件,于是大卫与他的女儿安妮斯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但大卫对威克菲尔雇用的一个名叫希普的-极为反感,讨厌他那种阳奉阴违、曲意逢迎的丑态。

大卫中学毕业后外出旅行,邂逅了童年时代的同学斯蒂弗茨。两人一起来到雅茅斯,拜访佩克提一家。已经和海穆订婚的艾米丽经受不住阔少爷斯蒂弗茨的引诱,竟在结婚前夕与他私奔国外。佩克提痛苦万分,发誓要找回艾米丽。

大卫回到伦敦,在斯本罗律师事务所任见习生。他从安妮斯口中获悉,威克菲尔律师落入诡计多端的希普所设计的陷阱,正处在走投无路的境地,这使大卫非常愤慨。此时的大卫爱上了斯本罗律师的女儿朵拉,但两人婚后的生活并不理想。朵拉是个容貌漂亮,但头脑简单的“洋娃娃”。贝西姨婆也濒临破产。这时,大卫再次遇见他当童工时的房东米考伯,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虽然米考伯先生非常贫困,

共5页 第2页

但他有着一颗善良而公正的心。在后来看到威克菲尔先生的助手尤利亚在他病重的时候抓住他的弱点,加以利用,以牢牢地控制了威克菲尔先生,他毅然站出来,揭露尤利亚的卑鄙罪行,使他入狱,使威克菲尔先生摆脱了重荷,从而渐渐走向健康。 与此同时,佩克提和海穆经过多方奔波,终于找到了被斯蒂弗茨抛弃后,沦落在伦敦的艾米丽,并决定将她带回澳大利亚,开始新的生活。然而就在启程前夕,海上突然风狂雨骤,一艘来自西班牙的客轮在雅茅斯遇险沉没,只剩下一个濒死的旅客紧紧地抓着桅杆。海穆见状不顾自身危险,下海救他,不幸被巨浪吞没。当人们捞起他的尸体时,船上那名旅客的尸体也漂到了岸边,原来竟是诱拐艾米丽的斯蒂弗茨。艾米丽为海穆的行动深深地打动了,回到澳大利亚后,她终日在劳动中寻找安宁,并且终身未嫁。

大卫终于成了一名作家,朵拉却患上了重病,在佩克提返回澳大利亚前夕便离开了人世。大卫满怀悲痛地出国旅行散心,其间,安妮斯始终与他保持联系。当他三年后返回英国时,才发觉安妮斯一直爱着他。两人最终走到了一起,与姨婆贝西、女仆愉快地生活着。

科波菲尔他是个助人为乐的人,他的一生可以说是历尽坎坷的,他的人生遇到了重重困难,但是他有一颗无畏的心,面对任何困难都毫不畏惧,更不会轻易选择逃避,因为他从小经历的事太多了,也深刻的明白了逃避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于是他在自己遇到种种困难时,都努力的想办法去解决。在解决过程中,他没忘记自己助人为乐的本分。他一边帮助人,一边解决自己的困难。最后他获得了成功的事业和幸福美满的生活。

所以说,大卫科波菲尔是个坚强的人,他在历尽了重重的困难以后,终于获得了自己的幸福生活。

从他的身上,我想我应该是明白了些什么,至少,我知道我不应该太在乎“钱”这个万恶的魔鬼,我拥有的远比钱重要,至于待人接物上面,我应该记得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助别人做些什么,我坚信,一份帮助换来的一定是无尽的快乐,如果我也遇到了些许的坎坷,那么,我想我会坚强逃避毕竟不能解决现实问题,我会靠自己的努力去获得自己的幸福的!大卫科波菲尔让我明白的东西一定是我这一生都不能忘记的!

以上是我对本书的简单了解,接下来是我粗浅的一点感想。

《大卫科波菲尔》的开头竟一点也不枯燥,不像其他那些个英国古典小说,要过十几页才能让自己和书同步上。也许还是电视误导之故,当看到主人公科波菲尔并不怪癖而且很善良很天真,不由有意外之喜。行文也毫不阴暗晦涩,一不小心便看了近百页。

看大卫少年时与继父那一段,直是一句一哭。“只是当时已惘然”,此之谓也。写得如此风起云涌之《双城记》作者,掉个笔花,竟便将一段少年心性也写得如此动人。更绝妙在于哀而不伤,文中无一丝凄苦气,却偏偏令读者心酸,几欲气绝。“少年不识愁滋味”竟也当得如此解,少年之时,非但说愁时需强自寻觅,而即便早已愁云笼罩,人人见而惊心,少年却依然不识,纯是一片天真烂漫。而偏偏此天真烂漫,更衬得世途之艰险,人情之凉薄。

斯蒂福之形象总觉似曾相识,终于醒悟,原来《挪威的森林》之永泽便是如此行状,果不其然最后作出令人不齿之事。若说村上没有借鉴此书,我是不太相信的。当然了,我不太赞成高中生读这一本书,因为我发现其中有一些对我们不宜的内容,看来日本人不但在领土上可恶,连书也是这么的特色。

好了,一不小心扯远了,现在继续谈感想。

共5页 第3页

大卫的形象令人怒其不争,一本长篇巨著的第一主人公,偏偏其性格如此不鲜明,实为奇迹。然而通过狄更斯之巧笔,此一性格不鲜明到懦弱的人物形象偏又跃然纸上,可谓蹊径独辟。

狄更斯笔下的角色可真够辛苦,个个都被充分利用挖尽潜力。京剧里有的是角色多演员少,于是演员便一赶二,一赶三,上半场是文官,下半场变了武将。狄更斯倒好,干脆让文官该行直接当武将,也省得观众啰嗦。抑或是英国当时人口太少?兜兜转转总是碰见相同的那几个人?反正一个人只要有名有姓地在狄更斯著作里登场,中途消失了也不必挂念,因为最后总还是有机会与他重逢。

剧情总让人费猜。当看到姨奶奶破产,只当是要演出一场嫌贫爱富的“马前泼水”,不料风云一变,又以为会成“罗密欧与朱丽叶”,结果还是错了。最终大卫与朵拉的结合,眼看着往“伤逝”的路子上去了,大卫也渐渐变心起来,却让朵拉先病亡了,免去了碎梦后的彷徨凄凉。只是看过那些别的故事,觉得这科波菲尔便不能痛快下去。然而作者间或跳出来说是自传,或许这便是生活,本不能事事沉着起落,否则便是戏剧。

主人公的故事未能波澜壮阔,其他人的倒是愁云惨雾。只是看到达特尔小姐辱骂艾米莉,大卫却在隔壁干等,只知道期盼旁人来搭救,不由怒火中烧。英国人不知道玩的什么花样,这等情形,纵有天大理由,如何便不冲进房内救人于苦难,竟还能忍受关爱之人受此番侮辱。本不过是小说情节,不至动怒,偏偏作者要说是自传,于是转怒作者,不齿其行。好比作者持双节棍舞得一片棒花,看客正瞧得眼花缭乱,双节棍却突然失手,梆地一声将作者打了个鼻青脸肿。

看到快收场,人便一个个开始死掉。哈姆的一生令人无言唏嘘,斯蒂福的则让人难受。斯蒂福与希普同是卑劣之人,但两人举止风范有天壤之别,便让前者即便坏事做绝仍赢得作者敬重,后者则被从头鄙视到脚。这算是作者不自觉地宣扬以貌取人的例证吧。朵拉是个全无用处的可爱姑娘,然而贵在有自知之明,大卫也有知人之智,总算匆匆完结了一个爱情神话而不致崩裂。那时英国眼中的澳洲,就如同水浒中的海外一般,最终无法安排的李俊一干人,便去海外浪迹,开拓一片新天地,不在正传之中了。

看罢掩卷,才发现此书曲曲折折,竟是奔著一个目的而来,那就是完美无瑕的艾尼斯,完美无瑕的爱情。之前的一切情形,不过是伦敦那漫天迷雾,而作者一路顺著艾尼斯的明灯,终是穿透迷雾到达彼岸,全剧便也降下帷幕。而此书用自传体写就,便可以一路信马由缰,懒散而行,将途上可歌可叹的风土人情尽揽其中了。唯自传体能如斯散漫,只因唯真正的人生能如此目的不明而又性意昂然。向前望,一切尽在迷雾中朦胧虚幻,向后望,则是一条清清楚楚的小径蜿蜒而至。我们不知道自己的人生能否有别样可能,这小径是否一早便在那里,只有劝诫自己努力、善良,各各为着自己眼前那一豆灯光,摸索前行。

《大卫?科波菲尔》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狄更斯的一部代表作。在这部具有强烈的自传色彩的小说里,狄更斯借用“小大卫自身的历史和经验”,从不少方面回顾和总结了自己的生活道路,反映了他的人生哲学和道德理想。

在这部作品里,对主人公大卫.科波菲尔的塑造无疑倾注了作者的全部心血。不论是大卫成长过程中遭遇的种种磨难和辛酸,还是成年后不屈不挠的奋斗,都表现了一个小人物在社会中寻找出路的痛苦历程。作者通过大卫悲欢离合的一生,多层次的刻画了一个丰满的人物形象,善良纯洁,奋发向上的大卫最终实现了他的生活目的,达到了精神上的幸福和谐。小说中许多普通人,如大卫的姨婆贝西小姐,女仆辟果提,渔民海穆等,不论是言谈举止,还是习惯好恶都描绘的惟妙惟肖,这

共5页 第4页

些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共同组成了一个人物画廊。

《大卫?科波菲尔》通过主人公大卫一生的悲欢离合,多层次地揭示了当时

社会的真实面貌,突出地表现了金钱对婚姻、家庭和社会的腐蚀作用。小说中一系列悲剧的形成都是金钱导致的。摩德斯通骗娶大卫的母亲是觊觎她的财产;爱弥丽的私奔是经受不起金钱的诱惑;威克菲尔一家的痛苦,海穆的绝望,无一不是金钱造成的恶果。而卑鄙小人希普也是在金钱诱惑下一步步堕落的,最后落得个终身监禁的可耻下场。狄更斯正是从人道主义的思想出发,暴露了金钱的罪恶,从而揭开“维多利亚盛世”的美丽帷幕,显现出隐藏其后的社会真相。 在人物的塑造上,大卫?科波菲尔无疑倾注了作者的全部心血。不论是他孤儿时代所遭遇的种种磨难和辛酸,还是他成年后不屈不挠的奋斗,都表现了一个小人物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寻求出路的痛苦历程。经历了大苦大难后尝到人间幸福和温暖的大卫,靠的是他真诚、直率的品性,积极向上的精神,以及对人的纯洁友爱之心。安妮斯也是作者着力美化的理想的女性。她既有外在的美貌,又有内心的美德,既坚韧不拔地保护着受希普欺凌的老父,又支持着饱受挫折之苦的大卫。她最后与大卫的结合,是“思想和宗旨的一致”,这种完美的婚姻使小说的结尾洋溢一派幸福和希望的气氛。他们都是狄更斯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理想的化身。这种思想的形成与狄更斯个人的经历和好恶是 分不开的。他始终认为,处于受压迫地位的普通人,其道德情操远胜于那些统治者、压迫者。正是基于这种信念,小说中许多普通人如渔民辟果提、海穆,尽管家贫如洗,没有受过教育,却怀有一颗诚朴、善良的心,与富有的斯提福兹及其所作所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当然,这种强烈的对比还反映着狄更斯本人的道德观:“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这部小说里各类主要人物的结局,都是沿着这种脉络设计的。如象征着邪恶的希普和斯提福兹最后都得到了应有的惩罚;而善良的人都找到了可喜的归宿。狄更斯希翼以这样的道德观来改造社会,消除人间罪恶,我认为这是他的局限性所在。

《大卫?科波菲尔》在艺术上的魅力,不在于它有曲折生动的结构,或者跌宕起伏的情节,而在于它有一种现实的生活气息和抒情的叙事风格。这部作品吸引人的是那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具体生动的世态人情,以及不同人物的性格特征。如大卫的姨婆贝西小姐,不论是她的言谈举止,服饰装束,习惯好恶,甚至一举手一投足,尽管不无夸张之处,但都生动地描绘出一个生性怪僻、心地慈善的老妇人形象。至于对女仆辟果提的刻画,那更是维妙维肖了。 在黑暗笼罩下的英国,宛如大雾笼罩的雾都:伦敦,但仍有许多人的心灵在迷雾中闪闪发光,照亮夜行的路,是光明和灿烂的,不被阴霾所污染,不因世俗的观念而改变,这是仍然拥有一颗纯洁、善良的人性在发散着伟大的光辉,迷雾渐渐散开?? 本来,大卫就是遗腹子,没有爸爸,然而,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摩德斯通娶了大卫的母亲,做了大卫的继父,但他异常暴虐,不仅监视着大卫和他母亲的一举一动,还在看不顺眼的时候鞭打他。这不仅没有使他享受到父爱,反而更加痛苦!更可恶的是,他与学堂勾结,在大卫身上系上一块告示:“当心他,他咬人。”这仅仅是因为大卫在不屈服他的殴打时做的唯一的自我反抗,咬住了堵住他的嘴的手,一种本能的行为,摩德斯通就用如此卑鄙的手段对付一个小孩,致使一个未成年人这么小就要承受心灵上的巨大痛苦,我为大卫悲痛,为他惋惜。我愤怒了,也心碎了!在大卫当时的幼小眼光看来,最幸福的日子便是和母亲以及女佣辟果提一起相处的日子,是那么闲暇,那么自由,没有恐惧,没有摩德斯通那阴险的、咄咄逼人的目光,他就心满意足了,但这小小的愿望每次却只能实现一会会儿!哎!可怜的大卫!

总结起来说,《大卫.科波菲尔》的艺术魅力,不仅在于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和他

共5页 第5页

们起伏跌宕的人生命运,还在于它有狄更斯式的和蔼可亲的诙谐幽默,多愁善感的情调和感人至深的深情流露。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也非常有感染力,写得生动逼真,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读完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自然要数主人公大卫·

大卫科波菲尔读后感

科波菲尔了。

大卫科波菲尔读后感

他是一个让人不由得心生敬佩的人。在他的人生中充满了重重的艰难险阻,但是他面对困难时的那种不退缩、不软弱的毅力,使他获得了成功的事业和幸福美满的生活。他的坚强和勇敢是他的一种人格魅力,他以他艰苦奋斗的成长过程来启发我们,不管遇到多少困难,只要不逃避,只要勇敢的去面对,就能战胜自己,就能成功!大卫的一生,被爱包围着,温暖与幸福也守护着他。但是,我从大卫身上看到,只有用双手去创造幸福,才会更加幸福!这就是幸福之真谛!

这就是《大卫·科波菲尔》,我希望有更多的人,来感受这部巨著的辉煌! 写于20xx年10月27日


第二篇:个人随笔 大卫科波菲尔读后感


大卫,一个不幸却幸运的孩子,8岁的时候就没有了爸爸,母亲嫁给了一个异常暴虐的男人,不仅监视着他和母亲的一举一动,还在看不顺眼的时候鞭打他。和母亲以及女佣辟果提一起相处的快乐时光烟消云散,可怜的妈妈在继父的无尽折磨中也离开了大卫。

大卫成了孤儿,但幸运地是他在女佣辟果提一家人中体验了人间本应有的真情。十岁时,他被继父强迫到一家公司干活,有幸结识了米考伯先生。米考伯先生被贫困包围却始终充满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妻子对他忠贞不渝的爱让人流泪满面。

他不屈服继父通给他安排的工作,于是选择了“大逃亡”计划,义无反顾地踏上寻找唯一的亲人——姨妈的道路。善良的姨妈和威克菲尔先生收留了大卫,让他接受良好的教育,给了他世界上最美的爱。

经历了大苦大难后尝到人间幸福和温暖的大卫,靠的是他真诚、直率的品性,积极向上的精神,以及对人的纯洁友爱之心。又想起福贵,一位老人,一头老牛,田地间,还有老人眼里美丽的夕阳。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帮助别人也许只是小小的一个举动也许会给受帮助的人带来一生的影响,所以请不要吝惜您的帮助。

世界是美好的,只要你以一颗美好的心去看待。也许生活常常会在不经意间绊了你一下,没关系,勇敢地跨过去,你会发现原来幸福一直都在身边。

谈谈司马迁

司马迁,一个普通的史官,却造就了一个奇迹,留下了千古流传的《史记》。《史记》乃是二十四史之首,开创了中国纪传体的先河。从《史记》的成就而言,鲁迅“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评价恰为中肯。

司马迁父亲司马谈是汉武帝时期的史官,子承父业,司马迁自然而然地成为了一名史官。如果不是李陵事件,司马迁也许就平平凡凡终其一生;可也许正是李陵事件,使司马迁在历史长河中给自己留下了一席之地。司马迁因为替李陵求情,汉武帝龙颜大怒,司马迁被披上了“诬上”的罪名,获死刑。按照当时的制度,获死刑者有三种选择:伏法受诛、上交50万免罪、接受宫刑。“行莫丑于辱先,诟莫大于宫刑”,可是司马迁一没钱,二不能死,因为此时他已经开启了梦想的第一步,无奈之下已经47岁的司马迁只能选择宫刑。“肠一日而九回,居则忽忽,若有所亡,出则不知所如往”,看到这里,心不禁为之痛,这才是真正的勇士,真正的才人。

一个人死并不难,挣扎卑贱地活着才是难上之难。“人终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也许只有站在人生的高度上才能悟出此道理吧。我们貌似都懂此道理,可是真正理解的又有几人?即使我们真的懂此道理,可是真正做到的又有几人?我们很多人都会说现在的社会是个浮躁的社会,是个越来越浮华的世界。当我们谴责社会时请反省一下,我们自身是不是造成这浮躁社会的一份子呢

程婴,我心中的英雄

《史记》看到现在,赵氏孤儿这一段第一次让我落泪,只为一人,程婴。

晋景公的时候,大臣屠岸贾想诛灭赵氏一族,找的理由是赵盾曾经“弑晋君”。想必大家都记得这样一句话“亡不越境,反不讨贼,是为弑君”。孔子看到曾叹“越境乃免。”逃出国境,君臣义才绝。韩厥为之辩护,先君也不曾怪罪,今天岂可诛灭?无奈,屠岸贾党羽多,势力大,未请求晋君,擅自攻赵氏。

此时,正值赵盾的儿子赵硕时。韩厥却赵硕赶紧逃亡,赵硕不肯。屠岸贾最终还是诛灭赵氏一族。值得庆幸地是,赵硕其中的一个妻子侥幸逃脱,恰有遗腹子。

赵硕门客公孙杵臼也在混乱中幸存下来,后见赵硕的友人程婴“赵氏先君待子厚,子何不死?”程婴答道,现在赵硕的老婆有身孕,若有幸生下来是男孩,我得奉之。若不幸是女孩,我再死也不迟。

生下来是男孩,屠岸贾听到了,到处搜寻。为了避免绝嗣,公孙杵臼和程婴上演了一场众所周知的戏。上戏之前,杵臼问程婴,“死难还是奉祀难?”“死容易,奉祀难。”杵臼说:“我来做容易的,你勉为其难做难的这件事吧。”于是杵臼抱着他人的孩子以假冒真藏到 山中,程婴假装向屠岸贾告密,杵臼抱着婴儿跳了悬崖。

15年以后,晋景公生病,占卜,说是“大业之后不遂者为祟”。韩厥告诉晋景公真相,于是悄悄迎来赵氏孤儿赵武。(“悄悄”一词告诉我们当时晋景公势力显然削弱,当然有后来众所周知的三家分

晋。)召见诸大臣,大臣把责任都推到了屠岸贾的身上,最后屠岸贾一族被诛灭。赵武得到了分地,延续赵氏一宗。

等到赵武成人行冠礼以后,程婴向赵武和众大臣辞行,“当初我不能死,是因为我要立赵氏的后人,现在君已成人,已立位,我要下报公孙杵臼和先君盾。”赵武啼泣顿首,“我愿意一生报答你,你怎么忍心离我而去呢?”程婴也哭泣不止“当初杵臼死在前,是因为他相信我可以成事。如果我不死,杵臼怎么知道我成事了呢?”遂自杀。

所谓“死者复生,生者不愧”,程婴是也。读到这里,我的泪水哗地一下出来了,没有任何征兆,也许是最后一句话触到了我的心底。一个尘世间的人向另外一个世界的人承诺誓言,告知成功,只为心底的那份“情”,只为曾经的那份相约。

现在的人常说,人死如灯灭。也许吧,也许人到了另外一个世界,什么都不知道了,不知道自己的亲人怎样,不知道这个世界怎样,也许甚至不知道自己怎样。可是活着的人却知道一切,忘不了曾经的承诺,忘不了曾经的情分。程婴以死来告知自己的心灵,超越了死亡。而凡人我们做不到,也不能做。也许我们死了以后能见到自己想见的人,可是也许见不到,谁知道呢?

程婴,我心中的痛,也是我心中的骄傲,亦是我心中的灯塔。

更多相关推荐:
大卫科波菲尔读后感

开头竟一点也不枯燥不像其他那些个英国古典小说要过十几页才能让自己和书同步上也许还是电视误导之故当看到主人公科波菲尔并不怪癖而且很善良很天真不由有意外之喜行文也毫不阴暗晦涩一不小心便看了近百页看大卫少年时与继父那...

大卫科波菲尔读后感

大卫科波菲尔读后感看了大卫科波菲尔忽然发现了这个世界的疯狂也看到了金钱的力量它既可以帮一个人完成愿望但是同时它也能让一个人家破人亡狄更斯正是从人道主义的思想出发暴露了金钱的罪恶大卫科波菲尔是个可怜的孩子他没有爸...

大卫科波菲尔读后感

大卫科波菲尔读后感《大卫·科波菲尔》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狄更斯的一部代表作。在这部具有强烈的自传色彩的小说里,狄更斯借用“小大卫自身的历史和经验”,从不少方面回顾和总结了自己的生活道路,反映了他的人生…

《大卫·科波菲尔》读后感

大卫科波菲尔读后感利用寒假的时间我读了大卫科波菲尔一书看到这个名字不要以为他是魔术师大卫科波菲尔大卫科波菲尔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狄更斯的一部代表作这本书构思于1847年但作者直到1849年才动笔写它完...

大卫 科波菲尔读后感

大卫科波菲尔读后感相对于开学后那段忙碌的季节假期的确是欣赏世界名著的好时光在风雪飘舞的天气下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舞动着我的心扉舞进了我的记忆我是怀着寻访狄更斯生活细节的态度来阅读这部小说的而同时我也在依据这部小...

《大卫·科波菲尔》读后感

重庆万州中学高20xx级学生读大卫科波菲尔大卫科波菲尔是由英国19世纪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查尔斯狄更斯所著是一部半自传体小说也是狄更斯生平最喜欢的一部这部作品被称作世界文学史上的一部杰作它采用第一人称叙述以主...

大卫科波菲尔读后感1000字

大卫科波菲尔读后感1000字大卫科波菲尔gt读后感1000字一大卫科波菲尔尚未出世时父亲就去世了他在母亲及女仆的照顾下长大不久母亲改嫁后父摩德斯通凶狠贪婪他把大卫看作累赘婚前就把大卫送到了他乳母的哥哥佩葛蒂学生...

大卫科波菲尔-狄更斯!

内容梗概大卫科波菲尔尚未出世时父亲就去世了他在母亲及女仆的照管下长大不久母亲改嫁后父摩德斯通凶狠贪婪他把大卫看作累赘婚前就把大卫送到了他乳母的哥哥佩葛蒂先生家里佩葛蒂是个正直善良的渔民住在雅茅斯海边一座用破船改...

Purification of Soul《大卫·科波菲尔》英文读后感

PurificationofSoulDavidCopperfieldisalongpieceoffictionwhichwaswrittenbyCharlesDidkensafamousBritainauthorIwastotal...

大卫科波菲尔的读后感

大卫科波菲尔的读后感大卫科波菲尔本书围绕着主人公大卫科波菲尔描写了一系列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有善良质朴的老保姆辟果提有貌似严肃却有菩萨般心肠的姨婆有生活不甚如意的密考伯夫妇有恬静聪明的艾妮斯有天真浪漫的朵拉还有凶...

大卫科波菲尔 读后感

大卫考波菲尔是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狄更斯的一部代表作在这部具有强烈的自传色彩的小说里狄更斯借用小大卫自身的历史和经验从不少方面回顾和总结了自己的生活道路反映了他的人生哲学和道德理想大卫考波菲尔一书中通过...

中外名著--大卫科波菲尔

大卫科波菲尔读后感我曾经读过大卫科波菲尔这本书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让我收获良多大卫科波菲尔是英国小说家查尔斯狄更斯的第八部长篇小说被称为他心中最宠爱的孩子书中各式各样的人物轮番登场情节跌宕起伏让我沉醉其中这本书的...

大卫科波菲尔读后感(4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