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五导”——《甲午中日战争》一课教学有感

时间:2024.4.29

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五导”——《甲午中日战争》一课教学有感

摘 要 : 多媒体辅助《甲午中日战争》一课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多媒体优势,适时导趣、导学、导疑、导法和导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提高教学效果。实践证明: 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 多媒体 历史教学 自主学习 引导

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应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构建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在《甲午中日战争》一课教学活动中,我运用多媒体适时导趣、导学、导疑、导法和导评,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导趣

布鲁纳说过:“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运用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通过图形、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媒质,以多种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创设悦耳、悦目、悦心的情境,产生动静结合的画面和智能性启发诱导功能。使枯燥的历史概念、历史材料变得直观化、具体化,富有感染力;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情感、兴趣等心理因素保持良好状态,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已过去的历史现象生动、具体、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压缩了空间感和距离感,能够主动地学习,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甲午中日战争》一课教学中,我运用Authorware 软件工具开发制作了CAI课件。上课开始采用fiash制作的片头,屏幕上显现甲午中日战争的重要人物和重大事件图片,伴随背景音乐,产生电影效果,制造悬念,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仅用只秒钟,把学生带入甲午中日战争的情景。课中,对原因分析、战争经过、结果认识,通过动画效果演示,图片资料展示,形象直观;利用多媒体极强的交互功能,根据学习需要,随时跳转到相关的环节,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课尾,再播放甲午中日战争资料影片,加深对课文知识掌握,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 导学

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 “滔滔不绝”地讲,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参与。多媒体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能够创设多种形式,更为逼真的问题情景,它既可以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看精心剪辑过的录像、图片进行思考,也可以通过录像、图片引出问题进行思考,达到知识迁移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目的。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组合,创设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交流的问题情境,在教师的引导、启发和激励下,让学生主动、自主地探究。 甲午中日战争一课,我利用自制的CAI课件,采取多种导学形式,如知识结构导学式、文字资料导学式、网络资源导学式、问题探究式、学习积件辅助式。教学中,首先通过展示学习目标,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重点难点;然后展示探究问题(探究问题可一个一个地展示,也可一起展示),让学生置身其中。 1、中法战争的结局是什么?它说明了什么?2、甲午中日战争爆发的背景是什么?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3、日本为什么要制定“大陆政策”?其侵略步骤是什么?列强对日的态度怎样?4、李鸿章的避战求和政策的原因是什么?有哪些具体表现?5、甲午中日战争中有哪些主要战役?为什么中国会战败?6、为什么说《马关条约》是《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丧权辱国的条约?7、三国为什么干涉还辽?三国干涉还辽的实质是什么?8、台湾军民反割台斗争体现了什么精神?为什么会失败?9、中法战争与甲午中日战争有何异同。

学生带着一个一个问题,采取“粗读、细读、精读”的方式阅读课文内容,并利用CAI课件中的电子文字资料或网络资料,阅读相关甲午中日战争资料,开展自主探究,从中由浅入深地思考和理解本课所要掌握的历史知识,进而完成知识体系的建构。探究问题的同时进行质疑,标记所发现的问题及获取的认识。

三、导疑

历史教材中的某些内容比较抽象或复杂,年代久远或地域空间概念强,学生感到陌生,教师也难以用语言讲清,使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很难突破这些难点。而运用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无声为有声,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共同作用以强化感知,或帮助其建立起地域空间想象能力,解决了过去许多教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苦衷。

如讲“甲午中日战争”的原因时,其原因比较复杂,“大陆政策”概念比较抽象,列强对日态度等是学生难以弄懂的难点,我利用CAI课件学习积件之一“大陆政策”,展示动态大陆政策示意图和列强对日示意图,变静为动,化难为易,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认识大陆政策的原因、步骤和列强对日态度,同时。并归纳战争爆发的背景:①日本的“大陆政策”(根本原因);②国际形势和列强的态度(有利条件);③朝鲜东学党起义(有利时机);④清政府的态度(被动挨打)。

如讲“甲午中日战争” 经过时,展示CAI课件学习积件之二“甲午中日战争”形势图,指出丰岛、平壤、黄海、辽东、威海卫战役的地理位置,分别演示战役进军路线,配以声音讲解,引导学生分析每次战役的战况,欣赏甲午战争中爱国官兵的英雄形象,痛斥日军屠杀旅顺居民的罪行。历史的时空性,清晰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看后效果很好,大多能搞清楚战争的经过,并得出甲午中日战争正确认识:甲午中日战争由于日本蓄谋已久,准备充分,清政府腐败无能,李鸿章避战求和,军备松弛,部分官兵临阵脱逃而失败。

四、导法

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多媒体辅助历史教学,应有效地把学法渗透到教学中。

在甲午中日战争教学中,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自主解疑,自学探究分三步走,给学生个体充足的学习时间,学生互相合作的小组探究时间。体现个体学习差异性和多样性。先是学生个体探究,以疑促读;教师引导学生阅读电子文字资料或网络资料时,提供操作使用方法。如阅读网络资料:第一步, 请点击下面的链接图标,第二步, 点击相关网页查看相关资料,第三步,关闭网页,返回本课件。然后是小组合作探究,以读促思;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多媒体提供的思维提示进行探究。如探究“甲午中日战争的爆发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时,思维提示:①应从日本分析;②应从国际形势和列强的态度分析;③应从朝鲜东学党起义分析;④应从清政府的态度分析。再全体学生探究交流,以疑促解;对学生提出在自主探究中未解决的问题,教师要“抓大放小”,对问题作必要的筛选和加工,使其更具典型性和代表性。利用多媒体释疑。如引导学生分析《马关条约》签订、内容及影响时,多媒体与教师表达相配合,担当起诱导与点拨的作用,通过图片、表格、地图等,组织讨论,一环扣一环,让学生明晰概念、弄清本质,得出:《马关条约》是《南京条约》以来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程度,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

五、导评

教学评估是教学过程的重要内容。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兴趣发端于动机,伴随着行动过程,落实在行动结果的满足上。这就是说,学生学习有愿望、有行动,但行动结果没有满足感,难以产生兴趣。学生通过学习获得某种启迪,受到了教益,学到了真本领,及时受到全体师生的肯定、赞赏、表扬和鼓励,就会极大地增强学生的热情。学习的内部诱因得到了正强化,从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课件具有诊断评价,反馈强化的功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自制的CAI课

件中,设计了10个问题作为形成性练习。学生通过计算机当场作答,计算机会对每位学生的回答作出评判,并记录解答时间、次数等参数,按照标准计算成绩,迅速作出学习评价。这样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并通过自我反馈,能发现自己在掌握知识中的缺陷,并检查自己各方面能力的高低,从而促使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巩固所学的历史知识,进一步改进学法、提高能力、发展智力。

(湖南省耒阳市一中 罗洪钦

发表于《中国电化教育》20xx年第12期 )


第二篇:观《1894甲午大海战》有感


观《1894甲午大海战》有感

于少珺 2014212418 生命科学学院

甲午中日战争是所有中国人都不愿回想的一段历史,他永远刻在了中国上下五千年历史的耻辱柱上。通过这部电影的视角,我对这次事件发生的一个大的时代背景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同时也有了一种新的感觉,并不是落后就要挨打,而是精神上的放弃和屈服才会让别人骑在脖子上。

电影中邓世昌说过:中国守着三万六千里海岸线,从郑和之后就再也没有向大海深处驶去,一个放弃海权的民族必然要在海上吃亏。这句话放在现在同样让我担忧。中国的海防现在还不是很完善,如果我们还没有那种居安思危的意识的话,过去的悲剧或许还会重演。中国以三千五百多万人的牺牲换来日本在二战中的无条件投降,台湾及附属岛屿才回归祖国。现在,虽然中国拥有了自己的海军一体化系统,从航母到潜艇再到补给舰都应有尽有,但都可以说和世界上的先进水平还有一定差距。比如说,航母还是常规动力,舰载机不多,我们是否有更多的关注投入到其中呢?百年前,日军大举入侵中国,并在旅顺进行了灭绝全城的大屠杀,全城只剩下36人。而此时的北京颐和园里却是一片欢歌,慈禧太后的六十寿典进行得如火如荼。如今,我们能不能发表舆论,对国家的海防有更多的支持,如果有需要,我们也可以奉献自己的力量,而不是对国家的时局不闻不问呢?我想,这才是这部影片给我们的启示。

赫尔德说:“中国这个巨人有时突然跳起,伸个懒腰,我们以为他醒了。准备看他做一番伟大的事业,但过了一阵看见他又坐了下来,喝口茶,吸大烟,打个哈欠又睡着了。”这是多么令人心痛呀!中国人当时思想的麻木,政府思想的腐败,使得中国这个大树从根部就腐烂空心了,所以国人对现在国家的发展有了更热切的期盼。确实,前几十年中国经济的腾飞世人有目共睹,中国基本上是一年一变样。但是中国现在正处于转型期,人们就对政府也有了更多的质疑和不理解,政府也背负了很多压力。其实,每个国家的发展都会经过这几个时期。而我们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应该做的是能把政府和家庭个体沟通起来,能给国家提出好的建议,同时也能对家庭做出更妥帖的处理方法。

同样,国家现在倡导廉政政府,行政透明化、公开化,这也为新中国的发展开个一个好头,这也是对过去历史的反思和作为。李鸿章当年感叹道:大清每年的银子有十分之一用在正经地方就不错了。现在他是不是会有一点欣慰呢?我想,他至少不会再被气的病倒了吧。他那一句:千古骂名啊,千古骂名呐。道出了一代晚清名臣多少辛酸,我能理解他的无奈和愤怒,我同样又感到庆幸,时代不会逼我做出这么痛苦的抉择。

最后,用一句话共勉: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更多相关推荐:
甲午中日战争教学反思

甲午中日战争教学反思通常不同的施教者对同一个知识点的处理会有所不同正所谓教无定法任何一节课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但我们却可以运用教师本身的特长结合学生实际创造出一节实用实效实在的课堂效果在准备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课的...

中日甲午战争教学反思

中日甲午战争教学反思在准备甲午中日战争这一课的过程中我尝试了多种上课方式对教材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对课件做了多次修改其间遇到一些问题最为显著的就是如何使用当前教材的问题我最后采取了探究式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在具体的讲...

甲午中日战争教学设计及反思

甲午中日战争的教学设计与反思

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思考与反思

关于甲午中日战争的思考与反思中日甲午战争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它以1894年7月25日清光绪二十年日本明治二十七年丰岛海战的爆发为开端到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字结束按中国干支纪年时年为甲午...

《甲午中日战争》教学设计与反思

甲午中日战争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的原因和过程结果知道马关条约给中国带来的严重危害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本课内容使学生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目的3情感态度和价值...

甲午中日战争教学反思

甲午中日战争教学反思青铜峡市四中梁淑琴通常不同的施教者对同一个知识点的处理会有所不同正所谓教无定法任何一节课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但我们却可以做到将相关知识以完美的境界传授在上甲午中日战争这课内容时由于课前准备好...

《甲午中日战争》教学设计与课后反思

甲午中日战争教学设计与课后反思杨顺国第一部分教案内容教学思路比较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的内容感知历史不断积累历史知识进而不断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同时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学目标一知识...

《甲午中日战争》教案 新人教版

山东省枣庄市第四十二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甲午中日战争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1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概况日本发动战争的目的为什么叫甲午中日战争黄海海战旅顺陷落威海卫溃败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台湾人民反抗殖民统治的...

教学设计《甲午中日战争》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4课单位芜湖县实验学校城东校区授课人洪家喜授课地点芜湖市镜湖新城实验学校授课时间20xx年9月25日上午实验版讲述甲午中日战争中邓世昌的主要事迹体会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的民族气节和斗争精神简...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3课 甲午中日战争

第3课甲午中日战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甲午中日战争的起因和简单经过黄海海战邓世昌马关条约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等基础知识从战争经过分析中国战败的原因说出马关条约给中国造成的影响过程与方法在教师的引导下能运用列举图...

《甲午中日战争》说课稿 新人教版

第课甲午中日战争我说课的内容是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甲午中日战争一课我从以下方面给大家介绍1是教材分析2学情分析3教学目标4设计思想5学法指导6教学流程一教材分析甲午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又一次深重的民族灾难它...

甲午中日战争的教学案

2教学反思1通过放视频和情景剧的表演从中感知历史不断的思考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2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和教育学生一方面要铭记历史另一方面要积极倡导和平和发展加强和包括日本在内...

甲午中日战争教学反思(2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