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与礼法对抗的矛盾心态-读《萧萧》有感

时间:2024.5.8

人性与礼法对抗的矛盾心态

——读《萧萧》有感

第一 萧萧

《萧萧》作于19xx年,19xx年在《小说月报》发表,后相继被收入在《新与旧》、《沈从文文集》、《沈从文全集》以及戴乃迭英文版《辺城及其他》中、甚至在19xx年,被大陆著名导演谢飞将拍成电影——《湘女潇潇》。它是沈从文早期小说比较成功的乡土抒写和文化思考。萧萧是个童养媳,在十二岁的年纪,“什么也不知道,就做了人家的新媳妇了”,她的丈夫还不到三岁,还不曾断奶。对萧萧这个寄人篱下的女孩来说,“出嫁只是从这家转到那家”,所以她就成了少见的做媳妇不哭的人。萧萧每天要做的事就是照顾小丈夫,承担一些家务劳动,待丈夫到了年纪便正式拜堂圆房,为夫家承宗接祖。倘若事事如愿以偿,萧萧的一生可能就平波无澜了。生活总不能安分,偏偏要在平静的湖面惊起些许波澜。于是,在十五岁时,萧萧出了事。在对情事懵懵懂懂的时候,情窦初开的萧萧受不住摘瓜工人花狗大的诱惑,与其发生性行为。肚子渐渐大了起来,花狗大却不知所踪,事情也终于暴露。沉潭或者发卖,萧萧的结局无非是这两种。但是沈从文却不动声色地给萧萧的人生抹上了亮色。本该接受惩罚时,由于生了个儿子,她有惊无险地留在了婆家,十年后按原计划与丈夫拜堂。在儿子接亲这天,“萧萧抱着新生的毛毛在屋前榆蜡树篱笆间看热闹,同十年前抱丈夫一个样子”。

《萧萧》中,沈从文依旧以他惯有的从容,舒缓的情节和古朴的语言,在充满诗意的效果再现了湘西人原始、自然的生命形式。

“我只想造希腊小庙,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作者以一个拥有都市知识的乡下人眼光去赞美湘西人性的真善美、揭示中国现代城市文明对人性的扭曲。 但是沈从文又不仅仅是单纯的去赞美或者批判,在自热人性与社会礼法之间,他也有过深深的矛盾。以下,以《萧萧》一文做分析,以达到管中窥豹的效果。

第二自然人性与现代文明对抗的矛盾心态

沈从文的学生汪曾祺老师说他对这篇小说讲不明白,只觉得好,却说不清好在哪。说不清的原因恐怕是沈从文在字里行间的矛盾心态了。下面略举几点。

矛盾心态之一

沈从文的很多小说中,对于“乡下”的定位是很苛刻的,无非是远离城市的穷乡僻壤,一点也不受现代文明的污染,可能还得有条河,即使是小镇也不离偏僻一词的修饰。如《边城》,故事就发生在湘西边境的小山城。但是,在选择萧萧的出生地时,作者并没有使它远离城市,而是落在不远的郊外。这里不断有“装扮奇奇怪怪”的女学生“过身”,引得一村人指指点点,说上一整天的笑话。沈从文着力吟唱田园牧歌、努力搭建人性小庙,但是“过身的女学生作为流动的风景线间或出现在萧萧的生活和梦境里,沈从文的努力又多少或部分地被消除,显示了他对变化的外部世界在“人性小庙”前的矛盾心态。”(《沈从文文集》导读)

矛盾心态之二

作为都市知识分子,沈从文一方面维护着传统礼教,一方面又充满蔑视。例如,古时腐女有不贞行为时,沉潭、烧死是最合乎常理的处罚。但发现萧萧有违伦常时,却写道“照习惯,沉潭多是读过子曰的族长才做的蠢事”。决定将萧萧发卖时,又说到“这件事情即已经说明白,照乡下规矩,倒又像不甚么要

紧······大家反而释然了。”一件难以启齿的羞事,乡下人却轻易释然,显得那么无足轻重。再有,在等发卖的下家时,萧萧与小丈夫都不愿离开对方,乡下人也显示出了大度,“大家全都莫名其妙,只是照规矩像逼到要这样做,不得不做”,对封建礼教不以为意。沈从文笔下的乡下人是否真的跳出了封建思想的束缚了呢?并非如此。“生下的既是儿子,萧萧不嫁别处了。”因为萧萧生了个儿子,命运从此改变,不仅没有把萧萧发卖,“大家把母子二人照料的好好的,一家人都欢喜那儿子”。 重男轻女、生男传宗接代的思想可见一斑。

矛盾心态之三

性,是自然人性中难以躲避的东西。沈从文小说中的男女很少受教条束缚,他们用与生俱来的生命热情拥抱原始欢爱,没有灵与肉的冲突。湘西的少男少女们看对了眼,再用某种手段表示出来,只要对方愿意,甚至就可以邀请对方共赴短暂的欢愉。“各处山洞里,都有情人在用干草铺就并撒有野花的临时床铺上并排或并头睡”(《龙珠》)。只要“两方面在唱歌中把热情交流了,于是女人就可以约他夜里到洞中去。”(《媚金·豹子与那羊》)即使萧萧与花狗大有了一次不合时宜的性爱,她也仅仅只是“仿佛明白自己做了一点不大好的糊涂事”而对于始作俑者,全文丝毫没有指责过花狗大。可见在双方愿意的情况下,沈从文是不排斥性的,甚至是觉得用性才能表达爱意,为爱而性,性是服务与爱的。但是在《萧萧》的开篇,他却写到,女人婚嫁,“和一个陌生男子汉在床上睡觉”是为了“做传宗接代的事”,将性目的化,爱和性,本末倒置。似乎偏离了沈从文自己对于性爱的理解,这也是他的矛盾心态。

或许沈从文本就是一个矛盾之人。在我对感情懵懂之际,不知道沈从文为何人,就因一句话,想当然的爱上这个多情的男人。是的,就是那句至今仍被我写在扉页的一段话。“我行果许多地方的桥,看过许多次的云,喝过许多种类的酒,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这是一个多情而又专一的男人,我不禁这样想。他轰轰烈烈的追妻史,与张兆和的师生恋,在那个敏感的时代一时被传成佳话,但是后来,他也有着普通男人的通病。

我不能理解沈从文,甚至是他的妻子也不能及时理解。“从文同我相处,这一生,究竟是幸福还是不幸?得不到回答。我不理解他,不完全理解他。后来逐渐有了些理解,但是真正懂得他的为人,懂得他一生承受的重压,是在整理编选他遗稿的现在。过去不知道的,现在知道了。过去不明白的,现在明白了。”(张兆和)


第二篇:读人格有感


读人格有感

星期天,我读了一篇关于人类的文章——《人格》,它使我深有感触,并进一步人有了新的认识.

文章虽不是很长,但写得生动,真实.它讲了一个富豪千金和一个老妇人,他们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一个寒风凛冽,风雪交加的日子里,一位身穿破衣裳,黑发之中掺和着白发,一双鞋子连脚趾都露出来的老妇人在沿街乞讨.她的嘴唇变成紫色了,两只冻僵的手不停地搓着,身子微微颤抖.她来到了一座灯火辉煌的大豪宅前,当它看到一位大小姐从门里出来时,她走上前去:"小姐,发发慈悲,给点东西吃吧."没想到,那位小姐不理不睬,凶巴巴地说:"你这下贱的老东西,也配到我家要吃的!"说完,"砰"一声把门关上了.

世界上的人应该都是平等的,怎能分谁低谁高.即使是富人,他们原来也只是平凡的人,由于自己的努力与创造才有了今天美好的日子,但也不能贬低别人.贫穷的人只要能吃饱,穿暖就心满意足了,但他们知道要节约,要勤奋,要靠自己的努力才能比得上富人.穷人和富人都是人,都是一个祖宗,只不过命运不同而已. 人,就是一个活的生命,不分富贵和低贱;人,就是一个有生有死,得经历千百般挫折;人就是平常不过,就是活生生的人.

更多相关推荐:
人心与人生读后感

人心与人生读后感首先是自己的两个感想1人才就是人才可以触类旁通可以由此及彼对信息的敏锐是一般人达不到的所谓为学既需分别精审又贵善观其通书中一些基于生物学事实引出的想法即使是现在也很经得起推敲2读书啊要读名著要读...

《职业与人生》读后感

职业与人生读后感看这书名有点心灵鸡汤的意思说心灵鸡汤那是污辱黄德辉教授了但初看到此书时确实有一个念头想着用它来指导我的职业和人生昨天看完这本书已觉得此书不同一般没有抛出什么大道理没有冗言赘语不至于句句读来便是醍...

经典即人生读后感

经典即人生读后感经典即人生gt读后感一站在智者和勇者面前我汗颜商丘市第一实验小学吕雪明一口气读完了陈琴老师的经典即人生虽然因为时间紧来不及细细咀嚼但是我已经完全被书中深刻的见解和细致入微的描述给深深地吸引了好像...

路遥《人生》读后感

读路遥人生有感这是我第二次翻读路遥的人生我很诧异路遥为何要把人生作为小说名记得在高中读的时候还不能理解小说的内容只是一味单纯的以看小说的眼光来看待这本书但上大学后再来看它时却是另一种感受先来谈谈人生的情节吧小说...

《人生十论》读后感

人生十论读书笔记学号20xx015093班级广告141姓名刘一婧第一章人生三路向这章钱穆对人生定向的前提是人生只是一个向往我们不能想象一个没有向往的人生向往必有对象那些对象则常是朝我而外在然后提出三种路向的人生...

《人生》读后感

读人生有感没有一个人的路是笔直的没有岔路口的而正是在这些人生的岔路口上我们所做出的抉择构成了我们绚烂多彩快乐和悔恨参半的一生主人公高加林就是在多次抉择中自觉不自觉的从城市回到农村从农村回到城市最后又从城市回到农...

我的语文人生读后感

我的语文人生读后感我的语文人生gt读后感谢海珍听过几次张化万老师的课喜欢他的教学风格看到他的着作我的语文人生就买来拜读读着读着我对张老师有了更多的了解他那深刻的教育思想丰富的创新实践高尚的人格执着的追求一次次给...

《人生》读后感

人生读后感关于人生我已经读了大量的书籍因此对此我也稍有理解但直到我七年级的这个寒假中读了路遥写的这本人生之后我仿佛才真正懂得了人生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农村的事物更为亲切而这本人生恰恰写的是一些农村的故事让我觉得...

人生若只如初见 读后感

人生若只如初见读后感喜欢这本书在很大程度上源于这句话人生若只如初见人生若只如初见超越了多少的是是非非涵盖了多少的爱恨情仇人生若只如初见所有往事都化为红尘一笑只留下初见时的惊艳倾情忘却也许有过的背叛伤怀无奈和悲痛...

人生若只如初见——读后感

我喜欢这句话人生若只如初见命运像名贵的丝绢怎样的巧夺天工拿到手上看总会透出丝丝缕缕的光那些错落是与生俱行的原罪纳兰词长于情也短于情有时太过直抒心意显得浅了反而没有多少余味这一句也有这个毛病但有了第一句其他的都可...

人生不设限读后感

人生不设限读后感人生最可悲的并非失去四肢而是没有生存希望及目标人们经常埋怨什么也做不来但如果我们只记挂着想拥有或欠缺的东西而不去珍惜所拥有的那根本改变不了问题真正改变命运的并不是我们的机遇而是我们的态度力克胡哲...

好教育好人生读后感

最近我读了肖川先生的好教育好人生一书令我深有感触好教育好人生主要阐述了人生中能够受到良好的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塑造一个美好人生作者从教育的概念教育与人生教育的目标教育即解放教育即服务教育对人的成全教育是一种文化...

人心与人生读后感(2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