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读后感

时间:2024.5.13

《不抱怨的世间》读后感

化学化工学院

化学工程与工艺(1)班

《不抱怨的世间》读后感

“世界上唯一能做到的建设性永久改变,就是自我的改变。”随着社会竞争的日益激烈,我们的精神压力越来越大,而本书中的神奇“不抱怨”运动,来的恰是时候,它正是我们现代人最需要的。我们可以这样看:天下只有三种事:我的事,他的事,老天的事。抱怨自己的人,应该试着学习接纳自己;抱怨他人的人,应该试着把抱怨转成请求;抱怨老天的人,请试着用祈祷的方式来诉求你的愿望。这样一来,你的生活会有想象不到的大转变,你的人生也会更加地美好、圆满。

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曾经说过“人生是不公平的,习惯去接受它吧。请记住,永远都不要抱怨!” 。抱怨是最消耗能量的无益举动。有时候,我们不仅会针对人、也会针对不同的生活情境表示不满;如果找不到人倾听我们的抱怨,我们还会在脑海里抱怨给自己听。戴尔·卡内基先生的30条沟通人际关系原则中,第一条就是:不批评、不责备、不抱怨。抱怨会让我们陷入一种负面的生活、工作态度中,常常在他人身上找缺点,包括最亲密的人。不抱怨的人一定是最快乐的人,没有抱怨的世界一定最令人向往。

在这个假期,我阅读了美国心灵导师威尔·鲍温的力作《不抱怨的世间》,阅后受益匪浅,这本书如能细细领会一定会使阅读者的命运得以彻底改善,并能尽享 工作和人生的快乐! 此前很多人都认为,中国人重视关系,只有好的人际关系才能得到好的发展。而外国人比如美国人,却主要靠自己的本事、学识干事业。不用费劲脑子去经营关系。其实这种说法是大错特错的。每个人,无论东方还是西方,只

要生活在社会之上就会产生人与人之间的 关系,不重视经营或呵护这种关系,就会处处碰壁,最终导致自己一事无成。美国国务卿希拉里说:不抱怨是世界上最有力量的法则。而这本书的宗旨是告诉我们: 关系决定命运,而不抱怨则可以建立关系,特别是建立积极的和谐的关系。但现实是,每个人都习惯于抱怨。家庭当中,父对子,子对父;工作当中,上对下,下对上。同事之间,邻里之间等等,抱怨不断。据调查,每个人每天平均要抱怨 15 次之多,这样的抱怨,肯定不利于家庭和谐,社会和谐,单位和谐。在以人为本的社会里,没有员工 的和谐的氛围,没有一个好的向上的企业文化,员工如果怨声载道,这样的单位在竞争中一 定不会走多远,一定会面临失败的风险。中国文化里其实就有“静水深流”的和谐管理理念。

也许有人会说,不抱怨如何让人发泄,长期不抱怨会不会得病。其实不抱怨是人生 的一种境界,是一种放下挫折和不满去寻找和追求新目标的一种衔接方式。真正 的做到不抱怨,再加上努力和拼搏,你的事业会更加成功,你的人生会更加美好。其实里面并没有什么大道理,只是用很普通的方式,很普通的事 例,来告诉我们一种生活的态度。让我们更加了解自己,在镜子里我们能看到自己的外表是否整洁,我们的脸上是什么表情,是愤怒还是难过……而这本书就是反照内心的镜子,他让我们看到自己不能外露的内心世界:是乐观向上的,还是消极低沉的?他让我们认清自己的状态,并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从而着手解决这种抱怨的心态,当然,有人认为抱怨是一种宣泄,一种情绪的调节方式。当我看完这本书后,我才知道原来抱怨是

一种流行病,你的抱怨会唤起他人的共鸣,让抱怨成为一种传递的心灵疾病,不但不能找到解决的方法,还可能让你因为抱怨的快感而升级抱怨的程度,最终又可能导致不可收拾的结果。而当你没有抱怨的对象时,你会潜意识里抱怨给你自己,让你的内心,整日处于忧郁烦躁的状态,整日不见阳光的滋润。面对人生的困境,有人选择抱怨,有人选择坚强。抱怨者在抱怨 中迷失了自我,坚强者在坚强中发现了亮光。

(一)要停止抱怨,做一个胸襟宽广的人。抱怨其实是一种胸襟不宽的表现,在现实工作和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每个人都有抱怨的理由。但抱怨往往都是无济于事,遇到不顺心的时候,要更多 地在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要总是责怪他人。威尔.鲍温在书中指出:“抱怨是在讲述你不要的东西,而不是你要的东西。抱怨会影响人际关系,是最消耗能量的无益运动” 。作 为一名党员干部更要学会停止抱怨,培养大度容人、见贤思 齐的良好品质;摒弃私心杂念,以平和的心态对待升迁;保 持淡泊宁静,以奉献的精神回报社会,在工作中追求素质的 提升、人格的完善和理想的实现.

(二)要懂得知足,学会感恩,做一个有品德的人。人的一生其实很短暂,什么是幸福,我觉得幸福就是一种心态,是相对而言的。财富上的不平等客观存在,物质的追求也永无止境,所以我们要在比较中学会知足,不要在物质名利上进行盲目攀比,不要为一些小事而斤斤计较。感恩是一种做人的态度,一种优良品德。有人说:这个世界值得抱怨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怎么感恩?其实我们要善于换位思

考,要保持良好的心态。把困难当作一种磨练,把挫折当成一种挑战。作为一名组工干部,更应时时将感恩放在心上,感恩做人,感恩做事,我们今天所拥有的一切并非理所当然的,我们的每一次进步都离不开组织的培养、领 的关心、同事的帮助和家人的支持。带着感恩,我们的心 胸会更加坦荡,工作会更有动力。

(三)要勤奋工作,永不懈怠,做一个有进取心的人。从学校走进单位,经过几年的工作让我深知自己还存在着许许多多的不足之处,每一次的岗位变动都会给我带来更高的要求和更大的挑战。所以对待工作我始终心怀敬畏,在以后的工作中,定会好好学习业务知识,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发扬任劳任怨,淡泊名利的吃苦精神;忠于职守,高度负责的敬业精神;刻苦勤奋,忘我工作的实干精神和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精神。不断提高自己在文字写作能力、思维能力和综合办事能力。要通过勤奋工作努力达到“节奏 要快、工作要实、标准要高、差错要无、状态要好、待人要 诚”的工作要求,做一名合格的党员干部。

(四)要坚持“学哲学、用哲学” ,做一个会思考的人。哲学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无时不有,读完这本书后,让我进一步认识到“学哲学、用哲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这本书的作者威尔.鲍温是一名虔诚的基督教徒,信仰的是上帝,是唯心主义。而我们信仰的是马克思辩证唯物义,应该用辩证的唯物的观点看待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告诉我们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积极的心态是成功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一个人要想成功,除了必须拥有良

好的心态之外,还需要诸如机遇、努力、人际 关系等因素。

不抱怨运动这本书绝对不是空洞之词。随手翻看就可以看到若干亮点:要想改变一个人,首先你要改变自己的他的看法――这是改变别人的唯一途径;你可以试着去改变对他人的成见,慢慢的你会发现,你和对方相处的越来越愉悦,那么你就会投入更多的精力,努力为双方的关系创造出新的奇迹;你所说的话只对你自己和同意你观点的人起作用;当你觉得自己的理由不够充分的时候或者有些苍白无力的时候,你就会尖刻的指责别人,企图用些激烈的言语证明自己是对的。等等,不一而足。我们之所以提倡不抱怨运动,因为抱怨的最大受害者是自己。有的人自认为才华横溢,却得不到提升,他们怀疑环境不好,对工作总是抱怨不休,不认为主动工作是自己的责任,而将诉苦和抱怨视为理所当然;还有不少人自命清高、眼高手低,他们动辄感到自己的能力 没有得到展示、领导对自己不重视、单位对自己不公平,因而在产生严重的抵触情绪,聪明 财智没有用于思考如何尽善尽美做好,而是整日抱怨,把大好的光阴和精力,在怠慢的蹉跎 中白白浪费掉了。一个人一旦被抱怨束缚,不尽心尽力,就会自毁前程。没有谁会在喋喋不 休的抱怨中得到奖励和提升的,后果只能自己承担。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我们只要翻开这本书,到处都是活生生的例子。振聋发聩,令人深省。 此外,这本书还设计了实践活动,配置了手环和实践手册,同样具有可操作性。 总之,这是一本好书,是一本可以推荐给亲友以及子女阅读的终身受益的好书。从这个意义上说,要谢谢上级行选择了这本书。难能可贵!


第二篇:假期教师读后感


读《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有感

今年寒假,我有幸阅读了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的文章《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记忆犹新。记得叶老在文中说过?凡是希望学生去实践的,我自己一定实践;凡是劝戒学生不要做的我一定不做。?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特征,因此教师应该在各个方面成为表率,做一个好老师。

于是由此文我不禁想到:好教师要有优秀的人格魅力。人格魅力是一个教师个人修养的积淀,厚积才能薄发的,不断提高的道德修养。是一个社会、一个职业在历史文化底蕴的积极熏陶下不断成长起来的。是教师和学生在和谐交往的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一个教师有了优秀的人格魅力,如一片冰心,不受污染,对学生产生强烈的亲和力和人格感染力。一举一动,一言一行起着示范作用,影响和塑造着新一代人,用自己的思想品德去感染学生,陶冶学生。因而每一个教师应时刻记住?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叶老认为,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教师要?言教?,但更要?身教?。?‘身教’就是‘以身作则’,教育工作者自己作出榜样来,让受教育者自动仿效,收到的效果当然比光凭口说深切得多? 。?当然,‘言教’还是有用,还是需要的,?但是,?教育者如果光要求受教育者这样那样,自己却不去实践,这怎么行呢??受教育者会怀疑,?原来你光是嘴上说说的,并不打算去实践的。你说的是不是由衷之言呢?我们是不是应该照你说的去做呢??这样一来,?随你怎么翻来覆去唠叨,再也进不了受教育者的耳朵,更不必

说深到心坎了?。?唯有教师的话跟他的实际生活完全一致,不但像平常说的‘说得到做得到’,而且要做得到才说,情形就大不相同。那时候学生非常信服,愿意照着教师的话积极地实行。?教师的本质是教育好每一个学生,传授先进的文化知识,教育他们学做人的道理。而知识是传道解惑的资本,新时代对教师的要求很高,不仅要求教师精通本学科的知识,对教材内容抓住要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运用自如,而且要求教师要有更宽的知识面,增加知识的储存量,要有?一桶水?来浇灌,既是专才又是复合型人才。这就需要教师不断的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终身要锲而不舍,孜孜以求,不仅要做好?教书匠?,更要做好?学者型?的教师,进入传道授业解惑游刃有余的境界。

教育事业是一项面向未来的事业,培养具有时代精神和积极关注人类社会明天的人正是创新教育的主旨和灵魂。如果教师没有超前意识,不能捕捉瞬息万变的信息,那如何来积极应对明天的人。因此教师必须不断的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培养创新情感感染学生,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点燃学生心灵中创新的火花。

好教师要有良好的外在形象。教师的形象在学生家长眼中是纯洁和崇高的,教师因此在日常的工作中需要注意自身形象,一定要做到衣着整齐、大方、朴素,不可奢华,举止端庄,说话文明,言必信,行必果,态度亲和,给学生一种如兰花般的沁人心裨,清新、自然。真正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教师良好的气质形象、得体的仪表形象、高雅的行为形象,定会给学生一种亲近感和信赖感。

?人类社会的进步乃是对于美的追求。?教师为人师表务必真、善、美三位一体。唯真、唯善、唯美成为教师心灵的底蕴。这必须教师要?牺牲?,懂得付出,才能达到?求真?的境界。

教育要以人为本,以德育人,教师是关键,因此我想,应该时刻提醒自己——我是一名老师。神圣的职业注定要有规范的师德形象,老师们,别忘记:我是一名老师。

更多相关推荐:
读后感——工作如此重要

读工作如此重要你要懂得珍惜有感自从阅读了工作如此重要你要懂得珍惜一书后我懂得了很多东西特别是对工作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原来工作对于一个人来说是那么的重要工作首先是为了满足自身最基本的需求生存及更好地生活...

读后感

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读后感通读了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后感慨良多现将感悟记录如下文章紧紧围绕信息素养的作用从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信息素养和高度教育信息素养和教学三个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来进行阐述和分析深...

读后感

读后感1让人生在苦难中开放出花朵邂逅霍金读后感一颗种子在无数的风雨中坚强奋斗在苦难的土壤里顽强生长终有一天以最光彩的面容绽放出夺目的花朵我想人生也是如此吧再苦难的土壤往往能孕育出美丽的花儿读了这篇文章让我知道一...

读后感

RecentlyIhavejustreadanovelnamedAfterTwentyYearswhichiswrittenbyOHenryItmainlydescribedtwoyoungmenBobandJimmygoingi...

读后感

骆驼祥子读后感王奕琳八年五班骆驼祥子读后感八年五班王奕琳寒假我读了老舍的名著骆驼祥子小说通过一个旧人力车夫祥子的辛酸故事描绘了黑暗的旧社会是如何把一个正直善良自食其力的平凡车夫从肉体到灵魂加以毁灭的过程从这本书...

读后感写法

荷露阅读作文读书是为了人生的积淀写作是为了生命的精彩第四十三课读后感写法1学习读后感的方法2习作练笔螃蟹和兔子赛跑读后感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看一篇小说一部电影一篇文章一首诗歌一副画面常常会有感触会被高尚的行为...

20xx读后感

20xx读后感20xxgt读后感一前几日我闲暇无聊便读了刘慈欣写的小说集20xx去年我读了他写的三体三部曲深为震憾我以前读过两本科幻小说是迈克尔克莱顿写的侏罗纪公园和神秘之球虽然读起来也不错但气势远不如三体恢宏...

实践论读后感

实践论读后感实践论是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代表著作作者为着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主观主义错误而写的文题虽为实践论则其论述过程离不开认识通过不断阐述认识与实践的...

基辛格《论中国》读后感--中国文化的独特性

从论中国中看中国文化的独特性论中国是基辛格先生晚年的一本巨作本书对中国近2500年来的的外交和对外政策进行了解读基辛格先生站在一个外国人的角度给我们深刻的诠释了中国外交文化的变迁过程同时也较为深刻地解读了中国的...

历史观后感、读后感

姓名学号1001班级高一10班东周列国志读后感在这个寒假里我略读了东周列国志历史相关书籍从中有所体会东周列国志是是中国古代的一部历史演义小说是由明代著名的通俗小说家冯梦龙创作的这本书讲述的是秦国齐国楚国赵国等几...

读《满江红》有感

读满江红有感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读岳飞的满江...

联邦党人文集读后感

联邦党人文集读后感联邦党人文集是由美国开国元勋汉密尔顿约翰杰伊麦迪逊等人书写的85篇文稿组成详细的介绍了美国的政治制度的来源优缺和作者对政治制度的看法这本书使我对美国政治制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引...

读后感(5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