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Q正传读后感

时间:2024.4.7

读《阿Q正传》有感

最近读了很多鲁迅的文章,我对于他也愈发敬佩。而《阿Q正传》也揭露了许多人丑恶的一面,使他们不禁心里发慌。

阿Q的悲剧从序中就开始了,没有人知道他的姓和他名字的写法,也没有人知道他的籍贯。即使他真的姓赵,也有人不让他姓赵,他本人却却以姓赵为荣四处炫耀,实在是可悲。就好像某些富二代在微博上晒奢侈品炫富,而他们本人却甚至以为光荣,不正和阿Q的行为一样可笑吗?而阿Q死后再也没人叫他了,他只是一个时间的过客,被大家所遗忘。也许我们都是如此渺小,但我们被几个挚爱的亲人朋友所挂念,大概便是阿Q所没有的幸福。

而文中给我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阿Q的精神胜利法,这种方法看起来未尝不可,而实际上是在欺骗自己,

蒙蔽事情的真相。若是这样,则事实对于人们来说还有什么意义呢?这和掩耳盗铃一样愚蠢,和那残忍杀害善良学生,却称他们为暴徒的民国政府又有什么区别?人民群众即使再愚昧也不可能连表象都不知道。在我看来,精神胜利法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只要灰心丧气的时候给自己一点精神的慰藉,这便是好的。比如我上次语文考了倒数几名,如果我想“反正我不是最后一名,还不差呢。”这就是精神胜利法。而我想“这次没有考好并不代表一直都不好,以后一定要认真复习,争取取得进步。,给自己这样一些慰藉,会好受许多。” 阿Q对于小尼姑的态度也体现了他的欺软怕硬的性格,这便是现实的影射。就在我们身边,多少人对于比自己有钱有势的人毕恭毕敬,而对于体力劳动者却是高高在上,一副木有无人的样子。如果没有这样的人,那哪来的农民工在地铁公交上怕“弄脏”座位而不

敢坐的现实?这是对社会的讽刺。

阿Q虽然是有些见识的人,但毕竟缺少文化和对现实的认识。他有时单纯得就像个孩子,他虽然不知道革命具体是什么,但自以为革命就可以凌驾于赵老爷之上了,他希望得到这种虚荣,便不明不白地参加了所谓的革命。当然,他的下场注定是惨烈的,他被冤枉抢劫,自以为是因为革命被抓,到游街的时候,他才名字自己被判了死刑。而前来围观的群众们的反应更是让人心寒,他们仿佛是在看戏。而死后,除了为追赃而哭的,阿Q就被遗忘在了这个世界。

陈白尘改编的剧本中写到:“据考据家说,阿Q还是有后代的,而且子孙繁多,至今不绝……”这句话韵味深长。阿Q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人心中丑恶的一面。


第二篇:鲁迅的阿Q正传读后感


鲁迅的《阿Q正传》—读后感

一、女性观

自古就有“红颜祸水”之说,在士大夫的眼中,女人的意思有两个:要么是泥美人似的玩物,要么是破国亡家的狐狸精。 大抵前者多用于诗词,如“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的杨贵妃、“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施;而在做史论时则是后者的一套论调了, “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啊!男人对女人,一面是轻蔑,一面是追求,连屈辱不堪的阿Q面对静修庵里的尼姑也是或“唾骂”,或“伸出手去摩着伊新 剃的头皮”并说着下流话,但同时又是小尼姑引起他对女人的无限联想并出现了对吴妈的调戏。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女人是奴隶,当男人也成为奴隶的时候,女人便成为物品,连人也称不上了,男尊而女卑。

二、传统习惯

“从来如此,便对么?”作者借阿Q这一人物对这个问题作了阐释。在阿Q眼中,凡是不合未庄老例的,他都认为是错的,阿Q的逻辑是墨守成规,反对变革,排 斥异己。凡有变化的,他都要加以排斥。小尼姑不合儒教,是他排斥的对象;而假洋鬼子进洋学堂,剪掉长辫子自然也是异端,因而成为他最厌恶的一个人;因城里 人将长凳称为条凳、煎鱼用葱丝不合未庄老例而不满意;对革命他一向就是“深恶而痛绝之”的。

传统有精华与糟粕之分,习惯有好坏之别。尊老子幼,文明礼貌,艰苦朴素,勤俭节约,这些都是好传统、好习惯,值得发扬光大;至于女人缠足,男人脑后留条长辫子,虽是传统习惯,则不是什么好习惯,确确实实是有弊无利。

三、革命观

阿Q的革命畅想曲——报私仇、分财物、讨老婆,这些是他的自我设计,是他对革命的理解,也是他向往革命的目的。对“威福、子女、玉帛”(权力、女人、金钱)的追求反映了农民为了“生存和生活”的合理要求,这也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大小丈夫”们的最高理想。因此,我们可以想见:即使阿Q成了“革命”政权的领导者,他也将只会以自己为核心重新建立起一个新的未庄封建等级社会,这也是历代农民起义的结果。

四、奴隶性

鲁迅对国民精神弱 点批判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奴性人格的批判,作品主人公阿Q是一个双重性格的奴性人物。“见了狼,自己就成为羊;见了羊,自己又变成狼”,这是阿Q性格中最 为突出的一面。在“假洋鬼子”、赵太爷这些“狼”面前,阿Q表现出空前的软弱,乖乖地做“羊”了,任其欺辱。在王胡面前,阿Q虽然不甚服气,并试图获得胜 利,然而,在王胡真的动了气同他打起来的时候,他又软下来了,“君子动口不动手”,这是弱者的哲学,也是由狼变羊过程中的心理安慰。阿Q式的人物,就是这 样一种两面人:“他们是羊,同时也是凶兽。”

五、看客态度

鲁迅在一系列小说中描写了神情麻木不觉醒的看客形象:《药》、《示众》 里鉴赏杀人场面时,“一堆人”“竭力伸长了脖子”“嘴张得很大”;《孔乙己》中酒客们取笑孔乙己写“回”字、偷书被打;《祝福》中鲁镇上的人们拿祥林嫂额 上的伤疤、阿毛被狼叼走做笑料;而“阿Q十分得意的笑”着调戏小尼姑时,“酒店里的人也九分得意的笑”;未庄的人们十分“欣然”地听阿Q讲杀革命党的事, 阿Q游街示众时“两旁是许多张着嘴的看客”,看客们露出“闪闪的像两颗鬼火”的狼一样的眼睛。

一部伟大的作品,总是超越时空而魅力不朽。鲁迅先生的《阿Q正传》是对我们民族国民性的自我批判,是对人性弱点的大暴露,是现实生活中人们自我审视的一面明镜。

更多相关推荐:
《阿甘正传》读后感

阿甘正传读后感人生没有一帆风顺的只有不懈的努力奋斗才能有美好的未来才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在阿甘正传中阿甘的母亲曾说过人生就像各种各样的朱古力你永远不会知道那一块属于你阿甘母亲的这一理解向我们阐明了每一个人的生命轨迹...

阿甘正传读后感

阿甘正传读书心得lifewaslikeaboxofchocolatesYouneverknowwhatyouaregonnaget生活就像是一盒巧克力你永远都不会知道下一颗是什么滋味看过阿甘正传都会深刻记住这句...

阿甘正传读后感 中文

阿甘正传观后感阿甘正传一个激励人的电影一个感人的故事影片的使用了阿甘讲故事的手法由一片羽毛展开它在风中飘曳划过汽车落到某人肩头最后停在阿甘的脚下被他夹进书里电影就此展开跑福雷斯快跑这句话可以说是解释了整个影片阿...

看《阿甘正传》有感

一个人的世界看阿甘正传有感阿甘正传是美国19xx年出的电影全球票房超过六亿美元被评为美国百部经典电影影片中阿甘精神感动并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这部电影为什么如此深受喜爱虽然阿甘的智商只有75但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忠诚...

电影《阿甘正传》观后感

电影阿甘正传观后感LifeislikeaboxofchocolatesYouneverknowwhatyouregonnaget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自己会遇到什么每当我遇到问题或困难的时候我也不知道为...

阿甘正传观后感

阿甘正传电影观后感一个傻子的幸福阿甘正传不同于阿Q正传的讽刺意味阿甘正传更有一点幽默诙谐的色彩不同于阿Q的自我安慰法阿甘更是一个乐天而又不知事的英雄影片一开始便是阿甘自己开始以讲故事的形式回忆他的一生从一个智商...

阿甘正传 读后感

小说阿甘正传读后感作者美温斯顿格卢姆男主角福雷斯特甘女主角珍妮可兰看过阿甘正传这部电影从中学到了很多很再想看一看它的原著抱着试一试的的心态去搜它的原著果然在新浪爱问上搜到了电子书版的阿甘正传小说版的阿甘正传和电...

阿甘正传英文读后感

阿甘正传英文读后感篇一阿甘正传英文gt读后感MomalwayssaidlifeisjustlikeaboxofchocolesYou39llneverknowwhatyougonnagetEverfindthe...

阿甘正传观后感英文

ltForrestGumpgtFilmreviewForrestGumpwhoisunfortunatelytobebornwithalowerIQandthemuscleproblemusuallypeopl...

阿甘正传读后感(英文版)

OnTheWayToLoveAndCourageFilmreviewofForrestGumpThefilmForrestGumpisastoryofasimplemanGumpwhowasunfortunatelytobebor...

阿甘正传读后感

傻人有傻福电影阿甘正传赏析林淑熠外语系07410720xx8119摘要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美国个人价值观也产生了一些变化而阿甘正传正是通过塑造一个quot平民偶像quot阿甘来见证美国当代社会具有历史意义的大...

阿甘正传读后感

阿甘正传读后感读完阿甘正传后心好像都变平静了阿甘是个智障儿从出生起他的人生就像一张白纸直到他遇到了珍妮巴布丹中尉他们为他的人生绘上了一抹抹亮色但他仍旧纯洁得像一张白纸我很羡慕和喜欢阿甘尽管他不聪明他思考问题的方...

阿甘正传读后感(5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