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时间:2024.4.5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彭莉娟

《给教师的建议》一书是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根据自己三十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谈了一百条建议,书中每一条谈一个问题,都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和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读此书,就好像与一位智者谈话,使我受益匪浅。

本书在《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中就提出了值得教师深思的问题:“为什么在一年级就开始出现落伍的,考试不及格的学生?而到了二、三年级甚至有落伍得无可救药的学生呢?”是这些学生太笨,是他们上课不专心听讲,还是从教师自身寻找原因? 作者在提出问题后,直接给出了解释:这是因为在学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领域——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态度的缘故。作为教者,我们面对的是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学生的基础不一,接受能力有差异,因此我们就不能以同样的标准来要求不同的学生。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学习上的成就这个概念本身就是一种相对的东西:对一个学生来说,“五分”是成就的标志,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三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教师要善于确定:每一个学生能够做到什么程度,如何使他的智力才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这与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的“因材施教”原则不谋而合。我们经常说,备课不仅要备教材, 还要备学生。而在实际的教育工作中,又有几人能做到这一点呢?要想“个别对待””因材施教”,就必须对这“个别””材”进行细致的了解,诸如其性格脾气、家庭背景、学习方式、思维特点等等,从而在课堂上为不同的学生创造能发挥他们自身能力的学习情景,“使每一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苏霍姆林斯基曾提到,对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走到他们跟前,看看他们有什么困难,提出专门为他们准备的习题。学习差的学生脑力劳动的效果如何,不能要他们光听别的学生流利的回答,记黑板上的内容,而要设法使他们独立思考,因为思考的过程已经包含对知识因素的利用。要促使他们在每一节课上,在脑力劳动中哪怕获得一点点进步也好。要做到这一点,确实不是很容易的。因为大多时间我给学生上着同样的课,提着同样的问题,做着同样的作业,考着同样的试卷。即使做错题后订正的方式也几乎是一样的。试想,这样下去,怎会不产生学困生呢?

在《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中写道:“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是啊,我们经常听到老师们说忙,没时间。一昼夜只有24小时,每天在单位工作的时间只有8小时,而且这8小时是排得满满的:备课、上课、批改学生的作业、辅导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学生、处理学生之间发生的摩擦、搞好班级的环境、完成学校的工作等等,还要抽出时间来搞科研;晚上回到家还要忙着家中琐碎的事情。那么教师的时间到底从那里来呢?带着这个问题与烦恼我仔细阅读了这一章节。书中写到: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终汇成大海。就拿我所教的语文学科来说吧,学校教科书里的只是学科基础知识,入门的常识罢了。在科学知识的海洋里,我所教给学生的只是沧海一粟。书中所举的那个历史教师的例子就是最好的证明。他的成功之处就是用他的终身的时间在扩大自己的知识海洋,持之以恒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技巧。教师的时间问题是与教育过程的一系列因素密切相关的。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好比一条大河,要靠许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怎样使这些小溪永远保持活力,有潺潺不断的溪流,是我们必须考虑的。

书中讲到“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只有学生喜欢上了某一学科,那么这些学生的天赋素质才会得到发展,他们的爱好、禀赋、才能、志向才能建立起来。一个人最终的研究或发展方向,都可能与他小时候所喜爱的那门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啊,作为老师,最希望的就是学生热爱你的学科。

如何让学生喜欢你的学科呢?它所需要的条件太多了,教师靠高尚的人品,博大的智慧,高超的教育艺术吸引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喜欢你,自然会爱乌及屋,从而喜欢了你教的这门学科。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了一些很好的建议,他希望你去争取自己学生的思想和心灵,跟你的同事们——其他学科的教师来一番竞赛。在我们的教学中,总能看到这样的情景,上课前或下课后,学生快乐的围绕着老师身边,和老师交谈着自己的所见所闻或讨论着有关课堂上的问题。当然,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有些“你自己的学生”,这些学生都是对你这门学科特别感兴趣的学生,但也有一些学生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他们对一切都感到漠然。那么如何激发这些学生的兴趣呢?教师要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不断学习,提高课堂效率,找出学生不感兴趣的原因,对症下药,使学生真正成为”自己的学生”,使课堂成为学习知识的乐园。

在《谈谈对后进生的工作》中,苏霍姆林斯基讲了“费加”的故事。“费加”是苏霍姆林斯基难忘的,他是这样描述费加的,她“简直是来不及记住应用题的条件,在她的意识里,来不及形成关于作为条件的依据的那些事物和现象的表象:当她的思想曲折要转向另一件事物的时候,去又忘记了前一件事物”。这和我认定的差生非常相似,对这样的学生我们经常通过补课,使他们掌握该掌握的知识,反复地给他讲解、背诵直到他“懂了、会背”为止。而苏霍姆林斯基却不这样做,他给她编了一本特殊的习题集——《给思想不集中的儿童的习题集》,给她搜集了一套供她阅读的书籍,都是关于智力练习的。苏霍姆林斯基也从来没有给她补过课。就这样,费加到了五年级,学业成绩赶上来了,七年级毕业后,费加进了中级技术学校,后来成了一名高度熟练的机床调整技师。费加碰到了苏霍姆林斯基这样的老师真是她的幸运,这样的教育为她今后的一生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我想,我们虽然不能像苏霍姆林斯基那样地去对侍一个后进生,但至少我们可以从中得到启发,不要让像费加这样的孩子在短时间里一下子记住要背的课文,一下子理解这道应用题,不要把他们看得和优秀学生一样的能干,这样只会越学越死,越学越笨。而要注重锻炼他们的思维,发展智力。

书中有这样一句话:“请记住: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重,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的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对于后进生,我们要多一些赏识,少一些指责。赏识教育把自信、创造与成功,带给孩子,还给孩子一个完整的自我。作位教师一定把爱心放在第一,对学生关心、爱护、尊重、信任、期望、赏识以及尽责的美好情感,当学生感悟到这种师爱后,便会激发出积极向上的热情,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我们应该多一份关爱,多洒一份阳光,给那些“无药可救”的“后进生”。对孩子倾注全部热情,和孩子平等相处,给他们亲切感、安全感和信赖感。爱孩子,就必须善于走进孩子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自己当作幼儿的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以心灵感受心灵,育感情赢得感情。

古人云:“开卷有益”。在书中处处可以看到苏霍姆林斯基对阅读的重视,苏霍姆林斯基在许多条建议中都提到,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育素养,就是要读书,读书,再读书。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确实,我们教师教给学生的那点基础知识,只是沧海一粟,教师要想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在教学时游刃有余,这就需要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自己的知识的储备。读书,能使你的知识变得更丰富,若干年以后,“教科书在你眼里看来就浅易得像识字课本一样了”。

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中国文化中有一个词是‘反省’”,荀子曰:君子日三省乎己。这不是我们所应该学习的吗?我们每天在都在教学,每位教师肯定都有所感悟,有所困惑,只要我们多一些讨论,多悟多写,这不就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吗?叶澜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反思是教师成长和自我发展的基础,教师从经验中学习,在反思中成长。教师从自己的实际教育教学活动出发,发现并分析其中的问题,进而通过教师之间的合作讨论来探索改进教育教学的途径。

这是充分发挥了教师自我导向学习和自主改革教学的积极性的有效途径。反思强调以问题为中心,着眼于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解决”。反思强调“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因此,教师应该带着问题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认识到自己教育教学活动的不足,由于教师是带着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去学习,这就使得他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实效性,使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教师通过反思,自觉地探索教育教学过程,在学中教,在教中学,这是教师自我提高的最佳途径。


第二篇: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徐进龙)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徐进龙

花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断断续续的读完了《给教师的建议》一书,期间,不断被作者敏锐的观察力和善于通过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深深打动。对于工作一年的青年教师,想一口吃个胖子是不切实际的,这里我将拿出书中对我感触良多的地方与大家分享。

1、请记住,没有也不可能有抽象的学生

观点:①为什么在一年级就有落伍的、考不及格的学生呢?这是因为在脑力劳动领域里,对儿童缺乏个别对待的缘故。

②读书也像干体力劳动,每个人完成任务的程度不一样。学生对教材感知、理解、识记得快,在记忆中保持得长久而牢固,那么这个学生成绩就好,反之成绩就差。学习上的成绩本来就是相对的:对一个学生来说,5分是成绩,而对另一个学生来说,3分可能就是了不起的成绩。因此,我们要想办法使每个学生都有收获,——这就是教育的技巧。

③能否保护和培养每一个学生的自尊心,取决于教师对这个学生在学习上个人成绩的看法。不要要求儿童做他不可能做到的事情。

本人感悟:教育的艺术在于,使每个儿童的潜能可以发挥出来,每个学生都在前进,有的快一些、有的慢一些。因此,教师要分别要求、分别对待。正如龟兔赛跑,在学习中赢在最后的并不绝对是天赋很高,领悟能力很强的聪明的孩子,往往智力一般,却总是坚持不懈的努力,一点一点进步的孩子能够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所以孩子要区分对待,最重要的是让每个人发挥自己的潜能。

2、教师的时间从那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

方法:①为了时间够用,您要不断的读书,跟书籍结下终身的友谊。不断的补充我们的知识,如果一个教师在他刚参加工作的头几年所具备的知识,与他要教给儿童的知识的比例为10:1,那么到了15——20年教龄时,这个比例就变成20∶1、30∶1或50∶1,所以他们用的时间就越少。

②教师的知识积累量越大,教师上课把精力花在教材上就越少,花在学生身上就越多,

就可以观察学生在课堂上怎样学习,观察那些学生在感知、思维、识记方面遇到那些障碍,教师就可以有针对性地教。

本人感悟:我一直非常坚持的充实自己的头脑。我自己就非常能够体会到作为一名教育技术出身的学生,教一门不是自己本科学习的通用技术课程是多么“痛苦”的经历。对于通用技术的每一堂课,我往往要花一整天甚至的时间来学习新课、收集资料、备课。原因显而易见——我对这门课了解的不够多。

所以我第一年的时间总是很紧张,但是随着我对通用技术的了解慢慢的深入,现在我备课所花的时间慢慢的减少,备课的感觉也不再压抑了。

虽然,与其他老师相比,我走了些弯路,但是我相信,这些弯路让我更加深刻的体会到教师如果每天想要更多的时间,那么不断的读书、学习是必须的。

3、知识——既是目的,也是手段

观点:①儿童在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原因,就是知识在他们那里常常变成不能活动的“货物”,积累知识好象就是为了“储备”,而不能“进入周转”,知识没有加以应用。

②知识就意味着能够应用。只有当知识成为精神生活的因素,占据人的思想,激发人的兴趣时,才能称之为知识。

建议:请你能力做到,使学生的知识不要成为最终目的,而要成为手段;不要让知识变成不动的、死的“行装”,而要使他们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在集体的精神生活中、在学生的相互关系中、在精神财富交流的生动的、不断的过程中活起来,没有这种交流,就不可能设想有完美的智力的、道德的、情绪的、审美的发展。

本人感悟:回想当时我的高中时代,学习知识的目的很可怜——为了高考,当高考结束后,这些知识对我来说已经无所谓了,我已不在乎它们在我头脑中的去留。但是,上了大学,我慢慢的学着让自己学到的知识能够带来更多的知识,更多的机会,甚至是生产力、财富。现在我国的教育制度还不够完善,高考作为选拔学生的一个手段不可能在一个很短的时间改变,学生在这样的制度下,学习知识仅仅是出于高考这样的一个目的也不可避免。但是,像我们这些小学科,并没有大学科那样的高考压力,所以在我们这样的小学科中能够交给学生用知识作为合法合理的一种手段是非常必须的,这有待我们小学科的老师去努力探究、开拓。

4、学科教学中的学生积极活动的内容

教一门学科时,应安排学生从事一些实践活动,这些实践活动主要是将学生所学的所有知识点在这里综合运用。

观点:在开始教学工作以前,就把本门学科整个教学阶段中让学生从事的积极活动的内容做好安排。

方法:每一位教师在准备一门学科的教学时,都把学生参加的积极活动加以规划。我们相信,没有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相互作用,人的智力发展就是不可思议的。有经验的教师在准备时就要思考:以什么方式、通过何重劳动、组织什么活动来综合运用这些知识、来揭示这些知识的内在联系。

本人感悟:就我教的学科而言,当我带领学生们在实验室里运用已经讲过的知识去解决一些问题,去实际的做些作品出来时,即使在实验室里又“脏”又“累”,学生不仅仅在情绪上是无比兴奋的,而且在学习效果上,也是值得肯定的。所以,希望老师们能够仔细分析教材,发展教材,能够设计出一些能够让学生在很快乐的实践活动中学到知识的案例来。

5、不要让能力和知识关系失调

观点:①所谓能力和知识关系失调,表现为学生还没有具备作为掌握知识的工具的能力,可是教师已经源源不断地新知识硬塞给他:快掌握,别偷懒!这样的学生就好比没有牙的人,被迫的把没有咀嚼的东西囫囵咽下去,开始感到胃不舒服,以后就生病了。 ②凡是没有学会流利地、有条理地阅读的人,他是不可能顺利掌握知识的。

方法:①怎样才能使儿童学会流利地、有条理地阅读,使他能即用视力又用思想快速地感知一组在意思上连贯起来的词呢?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有一系列练习。

②眼睛一刻离不开书的阅读,不能算是真正的阅读。

③到了某一阶段,学生应该掌握迅速书写的技能,以便做到一边书写一边思考。没有这种同时听、写、思考的技能,知识的扩充是不可能的。

④多年的教育告诉我们,收集加工事实是一种特殊的技能,有了这种技能,就能使知识经常地处于发展之中。通过收集和加工信息,学生就走上了自我智育的道路。

本人感悟:“高分低能”类似的对教育制度的批评我们已经听了很久了,但愿,在我们教师的努力下,这样的批评的声音可以越来越小。

6、兴趣的秘密何在

问题的提出:每一个教师都希望学生在自己课堂上对学习感兴趣。怎样才能把课上得有趣呢?兴趣的源泉在哪里?

方法:①对知识的兴趣的第一个源泉,就在于教师上课时要讲的教材和要分析的材料所抱的态度。我在备课时,总是思考和理解那些结合点和线索,因为只有抓住这些思想的结合点,才能在认识周围世界的真理、规律中揭示某些出人意料的东西,学生才有兴趣。如,在讲植物的根系及其在植物生命中的作用时,他的结合点就是:那些很细的根是怎样在土壤里吸取植物所需的物质。

②兴趣的源泉还在于把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体验到理智高于事实的“权力感”,课堂上所讲的东西就能把学生“头脑中已有的”东西弄得更加清晰。

本人感悟:为了能够让学生在我的课堂上能够集中注意力,我总是会找到一些学生日常生活中不能理解,不能解释的地方,学生只有在听了我的这节课后才能够解释。这样学生的注意力明显的得到了提高。

7、给刚参加工作的教师的几点建议

观点:无论年轻时候充满了多么紧张的劳动,但是还是能抽出时间来,逐步地、一步一步的积累我们的精神财富。要做的事很多,但必须点滴的积累作为一个教育者的智力财富。在你个人的藏书里,应该有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社会、革命和关于教育的著作。形成自己的共产主义世界观。这样,我们每天都带着这样的问题去教书:怎样生活?怎样才能成为自己学生的楷模?怎样才能使理想的光辉照耀学生的心田?

年轻的朋友,我建议你每个月买三本书:(1)关于你所教的那门学科方面的书;(2)关于可以作为青年们学习榜样的那些人物的生活和斗争事迹的书;(3)关于人(特别是儿童、少年、男女青年)的心灵的书(即心理学方面的书)。每过一年你的科学知识就变得更丰富,你才可以说:为了上好一节课,你是一辈子都在准备的。请你象寻找宝石一样去寻找那些关于杰出人物生平事迹的书,把他摆在你的个人藏书最崇高的地位,因为你不仅是自己学科知识的教员,而且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如果你会某一种乐器,或有强有力的文艺手段,你就占有优势。年轻教师必须多读书、多思考。有经验的教师,他积累了相当多的代数和几何习题,用于对学生的个

别作业。

本人感悟:教师读的书不仅仅是自己专业领域之内的,还需要读些对学生心智成熟有帮助的书。

8、怎样学习别的教师的经验

观点:学习别人的东西是一件复杂的事,是一种创造。在你工作的学校,有的人常常受表扬,有的人却默默无闻,而还有的人还被指出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你几乎能够向每位教师学到东西,哪怕比你早几年。但学习要讲究技巧,注意节约时间。

方法:建议你先看看这些教师的学生的练习本,如果学生练习本工整、格式好、错误少,你就到这个班去听课吧。

向优秀教师学习,不是把他的方法照搬,而是要移植其中的思想,学习优秀教师的某种信念。

你会得出结论:在教育工作中没有一种结果是单靠某一项措施能取得的,往往是由于上十种、百种跟研究、观察、探索相关的,在研究的过程中就积累了,主要是自己进修,付出努力,提高个人劳动素养。没有个人思考,没有对自己劳动寻根究底的研究精神是不可能的。

本人感悟:和我同时入校的老师中,有个老师,经常去听自己师傅的课,他得到了很快的成长,终于在青年教师大赛课中拔得头筹。

9、教师应当写那些计划

(1)写一份管用好几年的远景计划。计划包括:

A、儿童在这段时间里应当阅读的数目。

B、儿童在学校里应当欣赏的音乐作品。

C、要跟儿童进行谈话时使用的绘画作品。

D、要求学生背诵的课文和文艺作品的片段。

E、最低词汇量,也就是学生应当牢固掌握而长远熟记写法的词汇。

F、为了扩充学生的知识面需要阅读的科普及书籍和小册子的书目。对指定给学习困难学生单独阅读的那些是,要单列出来。

G、“思维课”的主题,即带领学生到思维和祖国语言的源泉去参观的课题。

H、在整个阶段要写的作文题目。

J、教师和学生要制作的教具的题目。

K、在整个阶段要组织哪些参观。

(2)每个教师还要写课题计划和课时计划。课时计划中,教师应当把要讲的内容装在脑袋里,不需要做详尽笔录,计划里只写对教材进行创造性加工的东西,同时要经常考虑到大纲和说明书及远景计划,经常加以对比。

(3)班主任还应当写一份教育工作计划(德育计划)。

本人感悟:青年教师不仅仅要教好书,还需要有个长远的教育计划,这样才能成为好的老师。

10、谈谈教师的教育素养

教育素养是由什么构成的呢?首先是指教师自己对所教的学科有深刻的认识。教师在学校 教的是基础学科,他应该能够分辨清楚这门学科上最复杂的问题,能够分辨那些处于科学思想的前沿问题。如果你教的是物理,那么你就应该对基本离子有所了解,懂得一点场论。教生物的教师则需要懂得遗传学发展的历史和现状,熟悉生命起源的各种理论,知道细胞内部发生的生化过程。教育素质就是由此开始并在此建立起来的。

关于学校教学大纲的知识对于教师来说,应当只是他的知识视野中的起码常识。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比学校教学大纲宽广得无可比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能手、艺术家和诗人。

你将会发现,那么在讲述新教材时应当使用的直观教具和说明性材料(如在历史、地理、生物课上要用的文艺作品中的形象),好象是人为的附加在课的内容上的,所以这些都从学生思想的表面上滑过去了(有时候教师甚至忘记了使用他挑选的和准备好的东西)。为什么会得到这样的结果呢?这是因为,处于教师注意中心的只是教材内容,而不是教育过程的各个细节。教师使足力气去想讲述的过程,他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自己的思考和教材的内容上。学生要领会这样的内容是困难的,这种课堂上没有不随意识记。

当谈到教师信念的问题,有知识并不意味着有信念。这样把两者对立起来是毫无道理的。所谓真正的有知识,这就是对知识有深刻的理解并且把知识多次的反复思考过。而如果对知识有深刻的理解并且把知识多次的反复思考过,如果知识变成了学生主观世界的一部分,变成了他自己的观点,那就意味着知识已经变成了信念。那么在什么情况下知识才能触动学生个人的精神世界,才能成为一个人所珍视的智力财富和道德财富呢?只有在这种情况下——

用形象的话来说,就是在知识的活的身体里要有情感的血液在流淌。

教师对教材有深刻的认识——这是教育素质的基本方面之一。

怎样才能使每位教师不仅懂得一点教学的常识,而且深知本门的渊源呢?——读书,读书,再读书!教师的教育素养正是取决于此。要把读书当成第一精神需要,当成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的思考。

教师的教育素养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要懂得各种研究儿童的方法。

没有扎实的心理学基础,就谈不上教育素养。

教育素养还有一个方面,就是教师的语言修养。

本人感悟:教师的素养,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学生在学校里的榜样就是这些和他们朝夕相处的老师,所以提高我们教师的自身素养,是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方面。

更多相关推荐: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世纪老人冰心说过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这是一句至理名言读一本好书可以使人心灵充实眼界开拓我阅读了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写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书中深入浅出地把一个个生动的实际事例和精辟的理论展现...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基础教育的奥秘基础教育似乎是十分浅显的几乎什么人都可以对此评头品足但它又仿佛是十分神秘的多少的仁人志士花费毕生的精力都没能把它研究透彻以至于每一次的教育教学改革都要进行一次又一次的...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而我们知道的东西又太少了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添加也有用尽的时候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阳邑学校和瑞早就听说过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但由于平时很少有时间静下心来读书所以一直没有拜读这几天将苏霍姆林斯基的这本给教师的建议拜读了一遍又一遍越读越是景仰敬重越读越觉得韵味无穷真是一...

给教师的建议 读后感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一有句名言说得好书籍是人类的朋友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不错的确是这样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带给我极大的启发和深深的感触书中每条谈一个问题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是一本非常好的教育名著我阅读苏...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五篇

给教师的建议读书笔记五篇默认分类20xx1221082314阅读3881评论0字号大中小订阅有句名言说得好书籍是人类的朋友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不错的确是这样本学期我主要阅读的书籍是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

给教师的建议 读后感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一直以来都因为工作忙而疏于静下心来读书总借口没时间而不能够静下心来学习学校要求每个老师要读一本教育专著于是就想从哪里学起呢可前不久一本前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却让我有如获...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平里店镇中心小学李生好书能启迪人的智慧涤荡人的灵魂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就是这样的一本好书清爽甘甜沁人心脾它仿佛是我的一面镜子时刻映照着自己它又好像是我慈祥师长不断地给初入教师岗位的处于茫...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编号076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我阅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有了深深感触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三十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读着他的给老师的建议一书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面前他循循善诱给我排...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后感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后感给教师的建议一书系20世纪苏联教育经典译丛之一由前苏联著名教育家BA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它是苏霍姆林斯基专为中小学教师而写的译者根据我国的情况和需要选择了给教师的一...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读书读给教师的建议有感沭阳县张圩中心小学黄玲艳在我念师范学教育学的时候就经常听老师提起苏霍姆林斯基这个名字当时只是朦朦胧胧地知道他是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写过许多关于教育的文章和专著知道他所...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后感 Microsoft Office Word 97-20xx 文档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在寒假里我认真拜读了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一书读后感触颇深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读着此书就好像有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他循循善诱给你排解烦恼给...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3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