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地平线

时间:2024.3.31

《消失的地平线:香格里拉》读后感

之前听说香格里拉的时候只觉得应该是个很神圣,宗教气氛很浓郁的地方。 因为不曾去过,也没听周围的人有那么多的提及,所以香格里拉在我心中也就是个陌生而遥远的名词而已。《消失的地平线》一次很偶然的机会在图书馆

这座圣山坐落在中国的西南部终年覆盖着皑皑白雪,山脚下延绵着这片迷人的美景人们称这里为香格里拉,这个名字会让人想起传说中的仙境,这样的仙境是否存在仍然是个未解之谜,


第二篇:中国的香格里拉,西方的理想乌托邦——解析希尔顿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


天津师范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的香格里拉,西方的理想乌托邦——解析希尔顿的小说《

消失的地平线》

姓名:陈欣冬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指导教师:赵利民

20090101

中国的香格里拉,西方的理想乌托邦

——解析希尔顿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

摘要

“香格里拉’’一词所象征的人与自然和平共处的理想王国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熟识、向往。本文将主要运用文本细读和比较论证的方法,从西方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形象角度对其出处——美籍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进行解析。作者把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经济大萧条、全球探险热等社会背景融入到小说里的人物中,反映出当时人们对于自己心中的“香格里拉’’的热切渴望与努力追寻。西方作家热衷于表现异国异族,尤其是对于中国这一西方历史传说中以道德为唯一重要标尺的社会文化的向往,其实是出于对本国现实的质疑和对欧洲文明的幻灭而进行的对于社会总体想象物的描述。也就是说,作者在这部小说中塑造理想中国形象并不取决于中国现实,其作用是利用异己力量来警示在20世纪初物质糜烂、利益至上、热衷于发动殖民战争的欧美国家,催其自省,希望建立能与自然完美协调的、和平、进步、平等、智慧的西方新世界。在希尔顿眼中,中国形象始终是作为“他者"出现的,欧美利益才是他的“自我"所在。这种作家在创作作品时无法抛弃“自我”,以“自我"为中心,以“他者"为手段的写作现象是一种客观存在。同时我们应该肯定,将异域形象作为一种异己力量,促动对自身文化传统的调整和改造,是一种积极的文化探索活动。文化都是在相互的融合中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取长补短是一条基本途径。利用中国形象来质疑、批判西方的现存秩序从而提出构建一种新秩序的设想,这种写作手法非常有意义。

关键词:詹姆斯?希尔顿;《消失的地平线》;异域乌托邦形象之中国形象;“自我”与“他者";积极的文化探索

SHANGRI—LAINCHINA,IDEALUTOPIAINWESTERNWORLD

———.T0ANALYZELOSTHORIZON,NOVELBYHILTON

ABSTRACT

Shangri—lastandingfortheidealutopiaworldinwhichthehumanitylivesaharmoniouslifewiththenaturehasbeenattractingmoreandmorepeopletoexplore.ThisthesistriestoanalyzethederivationofShangri-la,thenovelLostHorizonbyBritainwriterJamesHilton,inthewayofstudyingtheChineseimageappearedinthewesternliteratureworks.HiltonmoldedhischaracterswiththeFirstWorldWar,theeconomydepressionintheUnitedStatesofAmericaandthegreatmassfervorinexplorationasthebackground.It’Sbecauseoftheirquerytotherealityandthevanishmentof

onEuropeancivilizationthatthewesternliteraturewritershavebeenkeenshowingthedifferentnationsandculture,especiallyChinainwhichthemoralityhasbeentheonlyimportantstandardinthewesternlegends.TheappearanceoftheidealChineseimageinthisliteraryworkisnotuptotherealityofChina,buttotherequirementofwarningtheprofligateandbellicoseEuropeancountries、析mthepowerfromdifferentnationsinordertoacceleratethereformationoftheirownnations,hopingtocreateanewwesternworldwithpeace,improvement,equality,

aswisdomandharmonywiththenature.HiltonregardedtheimageofChina

whiletheselfwasintheprofitofEuropeandthe

appearedthatthewriterscouldn’t

whiletheotherstheotherUSA.Whenandwriting,it’Sasusuallyabandontheselfregardeditthekeypart,aastheassistance.Meanwhile,thenovelshowsuspositive

theexplorationinculture.Asweallknow,culturehasbeendeveloping

understandingandacceptancefromdifferentnations.Takingculturalusegreatly谢moftheothers’advantagetohelpthewest,thiskindofwritingmethodismeaningful.KEYWORDS:JamesHilton;LostHorizon;allopathicutopiaimage?-?-China;Selfand

TheOther;positiveexplorationincultureII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苤鲞!重整盘堂或其它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签名:登垒茎日期:——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人完全了解天津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并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以供查阅和借阅。同意学校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

签名::隆:呈兰墨导师签名:日期:

1绪论部分

提到美籍英国现代作家詹姆斯?希尔顿(JamesHilton),也许人们并不熟悉;但是,“香格里拉"一词所象征的人与自然和平共处的理想王国却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熟识、向往。香格里拉,这梦幻般的世外桃源,如此虚幻迷离地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与精神世界之间的地平线上游荡了整整半个多世纪,至今仍散发着诱入的魅力,让世人向往不已。1933年4月,詹姆斯?希尔顿发表小说《消失的地平线》(LostHorizon)1,获得英国著名的霍桑登文学奖,而对世人的影响经久不衰的“香格里拉”,就是他在这部文学作品中所构想的人间天堂。作者把第一次世界大战、美国经济大萧条、全球探险热等社会背景融入到小说里的人物中,反映出当时人们对于自己心中的“香格里拉”的热切渴望与努力追寻。那是一个拥有奇特文化的袖珍之地,深藏在许多无人知晓的山峦之中,被某种含混不清的神权政治所支配。香格里拉就像西方版的桃花源2,也是一个难以找寻、神秘的理想国。可是香格里拉比桃花源入世,它会和世界有限度的接触,不会放弃科技文明的成果;它主张中庸之道,它不会偏激,也不会过于心如止水,无欲无求。香格里拉更有其自身的责任,即为世界即将来临的灾难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做准备。它其实是一条现代的挪亚方舟。

小说出版后在欧洲引起了轰动,并很快畅销到美、日等国家。“香格里拉”一词甚至被收入英语词典中,在《简明牛津辞典》(1999:1317)上的解释是“一个想象的人间天堂"(animaginaryearthlyparadise)3。那里没有战争,是一片宽容、安宁、祥和的净土;是一片神奇、拥有无与伦比原始自然美的乐园,那里的生活是透明而清澈的,它远离正在走向毁灭的西方现代机器文明世界。从此,这片想象中的人间乐土就成了“伊甸园”、“乌托邦"、“世外桃源"的代名词。它的美好震撼了世界上千千万万的人,它对世人的影响如此之大,独具慧眼的好莱坞制片公司曾在1937年和1973年两度将其摄制成电影,导演分别是鼎鼎大名的弗兰克?卡普拉和查尔斯?杰洛特(音乐版),影片风靡世界,主题歌《这美丽的香格里拉》唱遍全球;香港一新加坡企业家郭氏家族更是买断了“香1(英)詹姆斯?希尔顿,‘消失的地平线》【M】,胡蕊、张颖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2陶渊明,《桃花源记》,[DB/OL].http://baike.baidu.com/view/94220.htm,2008.10.2.

3姜智芹。《镜像后的文化冲突与文化认同一英美文学中的中国形象》[M].中华书局,2008.第96页。

格里拉"一词,使其成为酒店的商号,进而享誉世界,成为世界酒店品牌的至高象征之一,这也从侧面印证了《消失的地平线》在人文学上的伟大意义:而在1998年底,英国国家广播四台曾录制有关在西藏寻找“香格里拉"的耗时三个小时的探险记录片,专门在圣诞夜播出。小说和电影里的香格里拉已经成为一个理想国的象征,由此,人们开始了寻找香格里拉的活动,不光寻访地理上的香格里拉,而且寻找心灵上的香格里拉。而且,人们心灵上的寻求永远不会停止,它是一个希望,也是一种力量,在雄峰峡谷间闪烁光芒,成为照亮世界的希望的灯塔,也是激励人类在坎坷的前进旅途中艰难跋涉的信念与力量。

1.1研究状况

自小说发表至今,它所拥有的中国读者越来越多,而国内对其所进行的研究与评论甚少,主要在姜智芹的《英美文学中的中国形象》,汤世杰的《梦幻高原》,周宁的《孔教乌托邦》和《龙的幻象》中有部分关于此书的概括性论述。在《英美文学中的中国形象》一书中,作者姜智芹认为《消失的地平线》是利用一个理想化的中国形象来质疑英国的现存秩序,提出构建一种新秩序的设想。“这种异域形象带有乌托邦色彩,塑造者一方力图否定其社会的群体价值观,创造一个根本不同于自我世界的异国形象,将异域形象作为一种异己力量,促动对自身文化传统的调整和改造。”1姜智芹的研究方向主要在作者的写作动机与目的,整体肯定了这部小说的积极意义。但因此部分内容只是作为其作品若干举例中的一个例子出现,所以所用篇幅甚少,并没有对小说进行展开式的具体分析。不难看出,汤世杰写作《梦幻高原》商业目的较强,是为了把《消失的地平线》一书中描述的人间天堂——香格里拉的原型安置在云南迪庆并为其宣传造势,而其中对于小说本身的文学性与艺术性的分析与研究不足以取。相比较之下,周宁对这部小说的研究更为全面、深入。在《龙的幻象》中,他认为西方人正是根据西方精神或文化传统无意识中的原型来规划世界秩序“理解”或“构筑”中国形象的。“在西方的中国形象中,中国并不是一个实在的国家,而是一个神话,一个隐藏姜智芹,《镜像后的文化冲突与文化认同一英美文学中的中国形象》[M],中华书局,2008.4,第2页。2

了西方人欲望与恐怖的梦乡。’’1在相关内容中,周宁侧重研究的是西方文学作品中的不同中国形象出现的动机,他关注的是西方作家对中国形象的价值利用。在《孔教乌托邦》里,周宁进一步指出从孔教乌托邦到香格里拉,真正改变或者说失去的东西,恰恰是“孔教”,它可以继续是东方乐园或乌托邦,但核心智慧已经不是中国精神。“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中国文化过于自毁,时刻破坏着西方孔教乌托邦的现实背景:另一方面是西方人过于自恋,连想象中的东方乐园也变成西方的殖民地。"2显然,他认为这部小说不但应该令中国文化自省而且具有明显的文化殖民色彩。

以上对于小说《消失的地平线》的研究与论述主要都是为了满足各自著作的需要,这种评论是作为各部著作中所阐述的主要理论与观点的若干例证中的一个例证而出现的,侧重研究小说中能够为其所用的部分,没有对小说所体现的积极意义进行充分、具体的分析与论证,也没能展示小说里其他更为细腻的部分。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其从不同角度进行解析,为读者提供更加全面、深入了解此书的机会,并把它所体现的积极意义做进一步展示。

1.2理论与现实意义

法国形象学专家萨特认为,“一个作者主要不是按照现实中的异国去描述,而是根据自己的体悟去创造它的。因此,形象学研究的是想象的创造者们。"3换句话说,他眼中的异国形象并非真实的异国,而是制造它的注视者一方的文化模式。法国学者把这种在“他者"形象创造中起支配作用的,来自其所属社会的影响源称为“社会总体想象物’’4。也就是说,虽然形象学面对的形象首先是异国异族形象,但是隐藏在异国异族形象背后,对异国异族形象的塑造起决定作用的却是创造者自我民族的形象。西方人正是根据西方精神或文化传统无意识中的原型来“理解"或“构筑”中国形象的。

这种异域形象带有乌托邦色彩,塑造者一方出于对本国现实的质疑,力图否定其社会的群体价值观,创造一个根本不同于自我世界的异国形象,将异域形象1周宁,《龙的幻象》[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5,第38页。

2周宁,《孔教乌托邦》[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5,第193页。

3陈停,孙景尧,谢天振,《比较文学》[岫,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4,第125页。4陈俘,孙景尧,谢天振,《比较文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4,第126页。

作为一种异己力量,促动对自身文化传统的调整和改造1。詹姆斯?希尔顿在这部文学作品中塑造理想中国形象的最终目的是催促西方社会自省,他始终把中国形象作为“他者"来处理2,这是因为他的欧洲意识在小说的艺术构成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作家在创作作品时无法抛弃“自我”,以“自我"为中心,以“他者"为手段的写作现象是一种客观存在。

文化都是在相互的融合中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取长补短是一条基本途径。从这一角度来看,利用优越的“他者”文化促动对自身文化传统的调整和改造,是一种积极的文化探索活动;利用中国形象来批判欧洲的某些社会风习,这种写作手法非常有意义。文化交流的一个潜意识动机是文化的互为利用,如果一个民族的所短恰好是另一个民族的所长,一个民族文化的特色可以作为另一个民族缺憾的补偿,那么他们之间的文化交流就变成了一项促进人类进步的重要事业。《消失的地平线》就是利用一个理想化的中国形象来质疑英国的现存秩序,提出构建一种新秩序的设想。

1姜智芹。《镜像后的文化冲突与文化认同一英美文学中的中国形象》[M].中华书局,2008.第2页。2周宁。《中国异托邦:二十世纪西方的文化他者》[DB/OL].http://www.pkucn.com/viewthrcad.php?tid=20018,4

2本论部分

1933年4月,英国小说家詹姆斯?希尔顿(JamesHilton)发表小说《消失的地平线》(Lostt]orizon),描写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深藏在高山和峡谷之间、有一座座使人陶醉的田园式庭院的世外桃源——香格里拉。1937年,意大利裔美籍电影导演费兰克?卡普拉把该书拍摄成电影。从此,“香格里拉”一词所象征的人与自然和平共处的理想王国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熟识、向往。《消失的地平线》在内容上是西方历史上对于中国乌托邦想象的一次复述与总和。西方传说中有关中国的理想特征:富足、悠闲、博学、宽容、和平甚至长寿与神秘的法术等等,都被编织到小说中,变成西方人自我超越的乌托邦。但在作品所反映的思想观念中,这部书摈弃了它的前人们在考察和著作中表现出来的功利目的,以及征服、占有欲。詹姆斯?希尔顿在书中对香格里拉的阐释与创造,更富于理性色彩,也更具有浪漫意味。他让西方的人们看到,在那个遥远的国度有一个值得他们效仿的美丽、和平与宁静之地。

书中描述的香格里拉只能存在于人类对于遥远未来想象的理想世界里,那是一个与世隔绝、远离尘嚣、不为人知的神秘之地,没有压迫,没有剥削,人的潜质得到了充分展现。这个远较现实美好的自由、完美、富足、不受现代文明玷污的社会,实际上表达了作者对西方现存制度与社会的质疑与批判,警醒世人去发现生活中的缺陷、病症,激发现实世界里的人们积极投身实践、建设美好未来的决心。这是一部值得我们探讨的典型的乌托邦小说。

在小说中,作者记叙了主人公康维等四位西方人士,在战时从南亚次大陆一个叫巴斯库尔的城市乘机转移去裴沙坞时,被一个神秘的东方劫机者劫往异地的神奇经历。在那里,他描绘出一个名叫“蓝月谷’’的狭长山谷,位于山谷高崖处的名叫“香格里拉’’的汉藏合壁且兼有天主教印记的喇嘛寺,以及山谷尽头一座叫做“卡拉卡尔’’的标准金字塔形状的雪山。书中这个隐秘的小世界后来被人们统称为“香格里拉"。人们或许不知道《消失的地平线》,但都听说过香格里拉。这是一个在地图上找不到的“幸福的山谷”。小说主人公康维叙述自己在那里的经历,像是天堂记游。每一次呼吸,每一次触目所见,都使他陷入一种深深的“如痴如醉的宁静"。那是一个自然美景——雪山、冰川、峡谷、森林、草甸、湖泊

与人类财富和纯净空气的荟萃地;是美丽、明朗、安然、闲逸、悠远、知足、宁静、和谐等一切人类美好理想的归宿。山谷的最高处耸立着世界上最美丽的雪山,那洁白无瑕的金字塔状轮廓,单纯得如同出自一个孩童的手笔。狭长的蓝月亮山谷内隐藏着世外桃源般神秘灵和的香格里拉,它仅通过马帮与外界联系,这里有翠玉似的草旬、明镜般的湖泊、丰富的金矿、漂亮的喇嘛庙和其它教派的庙宇,万物深深沉浸在宁静的喜乐中。香格里拉各种信仰和平共存,那里有基督教堂、佛教寺庙、道观和儒教祠堂。人们奉行适度的原则,对任何事情都保持适度的态度,即使对待欢乐也不例外。生活在此的人们都很热情友善、温文尔雅、落落大方、无忧无虑,每一个人都致力于手边各种各样的工作,但谁也不会显得匆忙。他们大都是汉藏混血,清洁、英俊而且普遍长寿,保持着同大自然之间伟大的调和,每个人的生活都被瑞祥与幸福所灌满。这是康维见过的最可爱的地方,不仅有东方式的自然灵性的美与神圣,还有西方式的物质文明的完善。在香格里拉度过的那段日子,是康维一生中最幸福的。

这个在地图上找不到的“幸福的谷地",是唯一未被现代文明污染的地方,那里仍旧保持着天堂般的纯洁与爱。神在东方的伊甸设了一个乐园给人安居,西方人永远也忘不了这段启示,它是幸福的回忆,也是永恒的许诺。但是根据香格里拉的最高喇嘛佩劳尔特的预测,一个“黑暗纪元”即将到来,它会像一个棺材罩住整个世界,既无逃脱之路,也无避难之所,这场风暴将践踏每朵文明之花,人类所有的一切都将变得浑浊不堪,在这场劫难中,只有与世无争的绝密乐土香格里拉将保全下来……

《消失的地平线》是一部乌托邦小说,而且作者将乌托邦“落实”在20世纪初的中国。法国当代著名形象学研究专家巴柔说:“一切形象都源于自我与‘他者’,本土与‘异域’关系的自觉意识之中。"1笔者即将从西方文学作品中的中国形象角度对这部小说进行解析。

2.1现实遭质疑,异域乌托邦形象之中国形象受瞩目

香格里拉拥有一个“幸福的山谷",在它所提供的启示中,有印度的神秘,1(法)巴柔:《比较文学意义上的形象学》【MI,载《中国比较文学》,1997.1?6

中国的优雅,基督教的精华。那里,人们和睦友爱、天真淳朴的道德和乐天知命、温文豁达的生活态度令世人向往不已。被银光闪烁的卡拉卡尔雪峰围绕着的幸福的香格里拉,是人类精神登临的高处。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把香格里拉安排在中国,然而,那时的中国现实是什么呢?腐化不堪的满清皇朝灭亡,存在于中国两干五百多年曾使中华文明闻名于世的封建社会结束了,封建制度被推翻;孙中山先生倡导的民主革命没能全面拯救中国,反而导致进一步的混乱,各省各地军阀混战,社会动荡不安。中国正处在崩溃的边缘,无数的中国人民正在忍受天灾人祸中的苦难。这是中国当时的现实情况,与人间仙境——香格里拉简直就是天壤之别。那么,詹姆斯?希尔顿为什么把这样一个理想乌托邦安排在中国?法国形象学研究专家萨特认为,“一个作者主要不是按照现实中的异国去描述,而是根据自己的体悟去创造它的。因此,形象学研究的是想象的创造者们。’’换句话说,他眼中的异国形象并非真实的异国,而是制造它的注视者一方的文化模式。

法国学者把这种在“他者"形象创造中起支配作用的,来自其所属社会的影响源称为“社会总体想象物"。古代和现代,东方和西方,不同的作家笔下的“他者”形象,都受制于各自的“社会总体想象物”。事实上,任何个人都不可能绝对脱离集体无意识的樊笼,无论他有多么强烈的批判意识。也就是说,虽然形象学面对的形象首先是异国异族形象,但是隐藏在异国异族形象背后,对异国异族形象的塑造起决定作用的却是创造者自我民族的形象1。西方人正是根据西方精神或文化传统无意识中的原型来“理解"或“构筑”中国形象的。对于西方入来说,中国形象这一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异域经验模式,使任何中国的“事实"本身都失去自足性,必须在既定原型框架中获得改造与装扮,以充分西化的、希奇古怪的形象,滋养西方人的想象以及他们对世界的理解系统。中国,这个漂浮在梦幻与现实之间的“他者”形象或异域,只有在为西方文化的存在提供某种参照意义时,才能为西方人所接受。中国形象是西方文化的一面镜子,他们在镜子中只能看到自身,却永远看不到镜子背后的中国。

2.1.1作者对20世纪初的欧洲社会现实提出质疑

1陈俘、刘象愚,《比较文学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第226页。7

欧洲人对基督教的信仰真诚久远,但是我们知道20世纪初的欧洲现实情况如何: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空前的灾难,打破了人们对于西方文明的幻想,基督教的信徒们真实的被笼罩在战火与硝烟中,欧洲的自信心受到沉重打击,并受到第二次世界大战阴云密布的威胁。英国的情形更甚,这个曾以“日不落帝国”炫耀于世的国家,其黄金时代结束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虽然是战胜国,但在人力和财力上都遭受了重大损失,战后各个殖民地争取独立的战争此起彼伏。这个老大的“不列颠帝国"危机不断,政治颓废,经济迟缓,道德败坏,在西方列强中,它先是落后于德国,随后落后于美国,显示出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衰落态势。

此时此刻清醒的英国人感受到了一种无法逃避的末日感,其社会的群体价值观受到否定。小说主人公康维曾对好友马里逊说,“你还记得我们在被切断了与外界的联系前收到的最后一个信息吗?那封从曼彻斯特的一家纺织公司寄来的函件,居然问我们知不知道在巴斯库尔有什么商业渠道可以出售女人的胸衣?你说这够不够荒唐?"表达了他对西方世界由于战乱与对物质的贪婪而给人们带来的道德败坏与人心冷漠的深深的失望与无奈。

小说里对康维那段经历中生活状况的总结,也是对世界局势的概括是这样的:“十年光景令人欣慰,却不完全让人感到满意,他没有怀旧的感叹。变故不断,难得的瞬间闲适之后又变的极不安定。”他在1914年至1918年间作为一名英国军官在战争最前线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那时他的年龄在十九岁到二十二岁。所以在老佩劳尔特面前,康维对自己内心世界的诉说,更深刻的展现了经历那次战争时人们的真实状况:“事实上,我兴奋过,想过自杀,尝过恐惧,有过莽撞,还有过怒不可遏的时候——像其他很多人一样。我发酒疯、杀人、纵欲,一个人自暴自弃时会发泄自己的感情。经历过这一切以后,到头来,人生只剩下一片百无聊赖、烦躁沮丧的苍白。就是这些使以后的日子举步维艰。”战争给人类带来了什么?战败国尸横遍野、国土沦丧,战胜国虽然侥幸保住了相对更多人的性命,但是在精神上、心理上留下永远无法治愈的伤疤的人同样是不计其数。战争毁灭的不仅是城市建筑、物质、经济、文化、生命,还有人的心灵、是非观和对文明的向往。詹姆斯?希尔顿在创作观点上接近批判现实主义,他经常在作品中用冷嘲热

讽的笔法来鞭笞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种种荒谬现象。他在1941年曾发表长篇小说《恢复了记忆的人》(又名《重温鸳梦》),讲述了一位英国绅士查理?雷尼埃年轻时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的故事。查理?雷尼埃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在对德作战中中弹受伤而得了炮弹震荡恐怖症,留下了部分记忆不能恢复的后遗症。二战中他成了工业企业家,并在不断的“回忆"和“追寻”一战期间给过他无私帮助与温存的一位姑娘。小说表面在写一个具有甜蜜缠绵的爱情纠葛的故事,实际上体现了令人惊悸的战争对人类心灵的迫害以及给世界带来的灾难,表达了作者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制造者——西方世界的极端厌恶。书中有关雷尼埃兄弟姐妹分家产时的描绘,可以说是入木三分,栩栩如生的展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家庭里亲情关系微不可见,取而代之的是人们的虚伪、狡诈、势利、奢侈、颓废和对金钱与财富的无止境的追求。

2.1.2欧洲对表现异国异族形象的浓厚兴趣

西方文化中有一种强烈的乌托邦冲动,这是他们发现世界的动机,也是他们批判与改造自身的楷模。实际上,异国已经不是一个纯粹的地理概念,而是一个思想概念。他们的想法是,在其他民族中具有我的民族所不具备的东西,在精神的“异国’’有着“自我’’所不具备的内在特质。没有异国的存在,人们也就无法认识自我。的确,在欧洲文学两千多年的历史中,对表现异国异族形象一直有着浓厚的兴趣。作家们热衷于表现异国异族,并不单纯为了志异猎奇,常常有深刻的思想动机和文化背景。如劳伦斯、毛姆这样一些作家对异国异族的描绘,反映了他们对当时社会现实的质疑和对欧洲文明的幻灭。毛姆的许多短篇小说以及《月亮和六便士》、《刀锋》等长篇小说,表现主人公与西方世界决裂,而把少受物质文明沾染的半原始的、自然状态的民族生活当成未来的理想范型。世俗的人或许会认为《月亮和六便士》中的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是一个冷酷无情、自私自利、不合时宜、不可理喻的人。他一心一意为追求自己的目标甘愿放弃舒适的生活,在接近于半原始生活状态的塔希堤彻底平息了从文明社会里带来的失望、厌倦、郁闷。实际上,思特里?克兰德的行为是一种对庸常的城市生活的某种反叛,一种对伊甸园,对一切古老、单纯永远的怀想。在他的内心世界里,他只是在追求一种艺术境界,那是一种混沌初开、原始朴拙的境界。他想要的世界9

就是上帝初创世界时那种原始和荒蛮的样子,而不是现实里的所谓的“文明”,不是那种人与人之间的虚伪、做作与冷漠。

《刀锋》反映了两次世界大战的中间时期欧洲世界的精神空虚状态,记叙一个年轻人拉里对人生意义的漫长探索。拉里来自美国,在参加世界大战之前是个“正常”的年轻人,战争中好友的死亡给了他当头棒喝,这种战争的经历使他受到极大的精神打击与巨大震撼。他对西方的信仰幻灭,从而改变了对人生的看法。战后他一直身感不安,觉得有必要探索宇宙的奥秘以及本人在宇宙中的位置,以便使今后的生活有充实的意义。他的探索分四个阶段,以地域的转换加以区分。他先来到巴黎,继而是波恩、西班牙,但这些欧洲城市和国家的文化都使他感到幻灭,最后他在印度的宗教中找到了真正的信仰,在印度的吠陀经哲学中了悟人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在他精神顿吾的时刻,他看到了香格里拉一般的山中仙境,精神得到了升华。拉里的期望是这一时期包括毛姆在内所有富于忧患意识的西方人共同的心理指向,他们从自己的生活中寻不到答案,便把目光投向了东方,希望从东方文化里面寻找拯救欧洲危机的曙光。

在西方的想象地图上,身处东方的中国一直被传说为某种类似人间乐园的地方。马可波罗曾在蒙古统治下的中国长期居住,他的游记传述了一个极度文明、和平而繁荣的民族,尽管他们不知道上帝,却在许多方面值得尊敬。17—18世纪的耶酥会士们为了让欧洲人相信他们有可能将中国基督教化,宣扬一种正面的中国人形象,把中华民族塑造成一个生来就有礼有德、进步繁荣的民族,治国君主睿智通达,朝廷谏臣都是智者贤士。中华民族只差基督教的光辉指引他们去了解极乐世界。在争取思想自由的斗争中,中国是启蒙哲学家那里文化与道德的理想国,是他们用来对抗教会和一切形式的压制的“神话”般的武器。他们认为中国是一个孔教乌托邦,中国人普遍信奉哲人王孔子的学说,以道德为唯一重要的知识。特别是在伏尔泰理想化的中国里,他以一个有开明的君主,完美的制度,和谐而又重视人性的充满理想的伦理道德社会的中国形象,来作为启蒙运动所需要的思想资源和精神力量。他所塑造的迥异于西方的中国模式,是对路易十四时代的欧洲,正陷于谬误和腐化堕落的反叛,是对法国封建制度的有力批判,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昏庸国君的憎恨之情。正是这种“相异性"所铸成的中国神话,切合了西方文化中被视为受质疑的地方,起到警示的作用。西方的知识界精英也10

曾想象中国的传统哲学与生活的宁静、和平的旨趣能够给陷入贪婪与仇杀中的“没落"的西方某种启示。

2.1.3将异域乌托邦定址在中国西藏

詹姆斯?希尔顿自称师法英国作家萨默塞特?毛姆,而毛姆有着浓厚的东方情节,敬仰叔本华对东方哲学的崇拜和王尔德欣赏庄子“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毛姆在寻求一条以中国文化弥补西方现代文明缺失的道路。1从1919年年底到1920年3月,他在中国游历了四个月之久,回国后写出散文集《在中国屏风上》和小说《彩色的面纱》。《彩色的面纱》讲述了一对年轻的英国夫妇来到中国偏僻的乡村生活的故事,在这里,他们经历了在英国家乡舒适生活中绝对无法想象和体验的情感波澜,最终领悟到了爱与奉献的真谛。他比较集中描述中国的作品还要数《在中国屏风上》,那是他在中国游历时所见所闻所感的记录。书里面不仅描绘了古老而又神秘的中国景致:天光云影的水田、激流险滩的长江、古朴幽远的长城、雕梁画栋的庙宇、竹林深处的农家,还具体刻画了他所遇到的、拜访的各类中国人,构筑了一幅生动鲜活的中国图画。他对中国人的态度显然是赞赏、同情多于蔑视、排斥,特别是对于秉承中国传统思想的哲学家,对处在社会最底层的劳动人民,他明确表示了自己的敬慕和同情。

将完美和谐的异域乌托邦设置在中国,在西方历史上有着悠久的传统,而对毛姆十分敬仰的英国现代作家希尔顿,在创作质疑欧洲社会现实、塑造理想异域世界的乌托邦作品时,很有可能受到毛姆崇拜中国传统哲学与道德的影响最大,从而把香格里拉定址在中国。小说里的破产金融家巴纳德说,“当整个游戏都崩溃的时候,要想遵守规则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而且世界上没有一个人知道规则到底是什么。所有哈佛大学和耶鲁大学的教授都无法给你答案。"当政治规则、经济规则、甚至法律规则、智慧都无法奏效的时候,人类只有寄希望于依靠道德的约束来维系文明的发展了。东方的中国,这个西方历史传说中神秘的国度,“是一个孔教乌托邦,中国人普遍信奉哲人王孔子的学说,以道德为唯一重要的知识。"于是中国也成为了质疑现实的西方人信仰需求的转向之一,他们希望在那里找到乌托邦乐园,找到另外一个上帝。在中国传统思想中占据首要地位的儒家1姜智芹,《镜像后的文化冲突与文化认同—英美文学中的中国形象》[M].中华书局。2008。第386—394页。

思想中的中庸之道在小说里得到了倍受推崇的机会。在西方文化中,中国形象的真正意义不是地理上一个确定的、现实的国家,而是文化想象中某一个具有特定伦理意义的虚构的空间,一个在“需要"的时候比西方更好的地方。在20世纪30年代西方世界阴云密布、危机重重的时刻,中国这一想象中美好、宁静、和平、富足而又充满异国情调的人间乐园,正迎合了西方人的追求和对东方世界的想象。

另外,《消失的地平线》这部小说的一个译者和为剑认为詹姆斯?希尔顿创作的灵感来自奥地利裔美籍探险家约瑟夫?洛克从1924到1935年在云南省西北部探险期间在《国家地理杂志》发表的系列文章和照片。“约瑟夫?洛克其人确是个与滇西北有过不解之缘的传奇人物。当地人对这位寄情于高山峡谷之间,踏遍了中国西部壮丽雄奇的雪山冰峰,与他喜欢穿藏族服装的纳西助手们相濡以沫的西方人有着抹不去的记忆。而滇西北这片世外桃源般的神奇土地及其文化便是终身未娶的洛克大半辈子的精神依托和伴侣,以至于他到弥留之际都‘宁愿回到玉龙雪山的鲜花丛中死去。’这样一位不平凡的人物在西方社会文人学士必读的著名刊物《国家地理杂志》上发表的长篇纪实散文把富于异国情调的滇西北民族风情以及雪山冰峰的气息带进读者的居室,引起他同时代的英国著名作家詹姆斯?希尔顿的注意和兴趣,并引发了他创造‘香格里拉’意境的灵感,这是情理之中的事情。"1并且,和为剑曾于1998年赴美国访问时作过相关考察,所以这种分析结果也不无可能。对希尔顿塑造理想中国形象的深层影响源自毛姆,而他创作本书的灵感迸发自对约瑟夫?洛克的文章和照片的阅览,我想这两者并不矛盾。

传统的乌托邦大多设置在某个神秘的岛屿或山谷中。因为只有这些未知的地方,才可能既是某一个地方又不是任何一个地方。《消失的地平线》在书名上已经暗示了这一层意义。“Lost’’的中文意思是“丢失的,迷路的,错过的”,既指失去又暗示着迷茫;“Horizon”的中文意思是“地平线”,既指地域的极限又暗示人们对地域知识(视域)的极限。在爆发世界大战的20世纪初对西方人来说,世界上如果还有某处神秘未知之地可以容下幻想安置乌托邦,大概是只有1(英)詹姆斯?希尔顿,《消失的地平线》,破解。香格里拉”之谜,和为剑译[DB/OL].http://嗍.tianyabook.com/waigu02005/x/xierdun/xsdd/,2008.9.28.12

世界屋脊的那些神秘大山这样的与世隔绝的高山峡谷来容纳人们内心对乌托邦乐土的想象。那里不仅是世界上最高最难以企及的地方,也是西方人了解最少的地方。“香格里拉’’就是“消失的地平线",它是人们失去的乐园,在地域与人们已知视域的极限之外。于是中国西藏山区成为了西方的“社会总体想象物’’。

小说中对山的美好、神圣与崇敬性描述甚多,不仅因为山本身的高大威仪,更是因为正是这些大山隔绝了乱世,维护了世外桃源。“他的视线被不可抗拒地引向山谷的正前方,就在那里凌空高耸着一座雄伟的山峰,在月光的朗照下闪烁出熠熠的辉光。在他的心目中,这该是世界上最美丽,最可爱的山峰……前方构勒出苍白的三角形,这金字塔式的山峰又呈现眼前,开始是灰色,接着换成了银色,后来,太阳最初的光芒吻了上来,这顶峰竟妆点上粉色的胭脂’’。

“从任何角度看,它都是一座另人叹为观止的山峰,而让他感到惊奇的是那些到过西藏的旅行家门在他们的书中却从未对这座山有过记录,都是些老套的故事。他出神的注视着那座山峰,心已经登上了山,穿过关隘和峡谷寻找着登山的路线。’’

“在我看来,这里是我见过的最偏远封闭的地方了。有一种独特的文化在这里繁荣兴旺,他与世隔绝,避免了外界的污染。"

“整个山谷就像是一个被陆地包围的港湾,而俯瞰着它的卡拉卡尔雪峰就是港口的灯塔。卡拉卡尔在山谷方言中的意思是‘蓝色的月亮’。"

很强调个人权利的西方文化,在宗教观念上却是相信并处处要找个“上帝’’来主宰自己,将有限的人的最美好的一切都奉献给无限的神。经过孔教洗礼后的中国人的政教文明是一笔“文明财富”。中国人尤其是士大夫偏重情感的陶冶、心灵的自足和道德的自我完善,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对物质的追求,因而在西方入看来无疑是一剂拯救西方物质文明弊病的良药。加之以世界屋脊的那些神秘的、与世隔绝的高山峡谷的掩饰,詹姆斯?希尔顿最终将他的异域乌托邦定址在中国西藏。2.2“自我”与“他者’’,既定观念决定西方的“香格里拉"

“他者"形象是作家在社会总体想象物支配下创造出来的幻象,它和“自我"是一对相对的概念。西方人的“他者",是指西方人“自我”以外的非西方世界。作家们赋予“他者"形象以意识形态或乌托邦色彩,总是有意无意在维护、扩张或颠覆自我文化。1我国形象学研究学者姜智芹认为,“异域形象带有乌托邦色彩,塑造者一方力图否定其社会的群体价值观,创造一个根本不同于自我世界的异国形象,将异域形象作为一种异己力量,促动对自身文化传统的调整和改造。英国作家对中国形象的塑造多具有乌托邦色彩,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本国现实的质疑和重构。"在小说《消失的地平线》中,詹姆斯?希尔顿就是力图通过这部文学作品中的异己力量——香格里拉,来警示“变的越来越喧嚣和庞大的"西方国家,试图让人们在物质的糜烂和“一种无休止的甚至是相当荒唐的狂热对世界指手画脚”中自省,希望建立能与自然完美协调的、和平、进步、平等、智慧的欧洲新世界。

香格里拉是人世间最后一块净土,在世界的劫难中负载着人类文明的薪火。主人公康维认为香格里拉与其说是西藏的,不如说是中国的。形象学专家周宁曾说,香格里拉与其说是中国的,不如说是东方的;与其说是东方的,不如说是西方的。2的确,中国形象出现在欧洲乌托邦或理想国传统的视野中,异域文明本身是否属实是无关紧要的,重要的是乌托邦的创造者们发现了这种文明具有可以利用的价值并真诚的加以利用,将其转化为自我解放与自我超越的力量。否则,一种异域文明不管多么伟大,对文明之间的交流来说都是没有意义的。3

2.2.1大喇嘛佩劳尔特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决定了西方人的“香

格里拉’’

我们注意到,在神秘中国的香格里拉,最具智慧的最高长老佩劳尔特却是一个卢森堡人,他所选定的最符合各项特质与条件的继承人康维也是英国人,而非中国人。这是因为,作为英国作家的詹姆斯?希尔顿,中国形象始终是作为“他者’’来处理的,他的欧洲意识在小说的艺术构成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在他的笔下,1陈悖、刘象愚,《比较文学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第230页。

2周宁,《孔教鸟托邦》叫],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5,第175-176页.

3岗宁,《孔教乌托邦》[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5,第45页。14

“香格里拉"只能是西方人的,不可能是中国人的或者东方的。

小说中已经两百多岁的老佩劳尔特在讲述他创建喇嘛寺的历程时,同样证实了这一点。他十分赞赏在17世纪由罗马发起的基督教复兴运动,称领导那次运动的基督教徒为史诗般的英雄人物。他是1917年于北京发起的一次在边远地区寻找幸存的景教信徒活动的四名嘉布遣会托钵修士之一。在经历九死一生的艰险旅途之后,他无意中跌进了通往蓝月谷的岩石隘道之中,在那里他惊喜的发现了原本是佛教徒的当地居民。恢复健康之后,他立刻开始讲经传教,并取得巨大成功,进而萌发在这一风水宝地修建一座基督教修道院的想法。佩劳尔特是一位学者,酷爱音乐和艺术,在确立自己的职业方向之前他尝遍了世间的一切凡俗乐趣,切身经历过战争和侵略的残酷恐怖。他所投身的伟大事业就是到远东地区传教。建造基督教修道院的工程非常艰巨,“只有他的豪情和岿然不动的基督教的坚定信念能够胜任"。他认为,“如果释迦牟尼能激励人们在香格里拉的边缘地带建造庙宇的话,那么基督教也可以。"这就是老佩劳尔特的过去,希尔顿刻画的是.一个清晰的欧洲基督教的坚定信仰者的形象。

山谷里的居民和僧侣们爱戴他,听从他的教诲。但后来,当他年事已高,他所创建的机构开始经历一些微妙的变化。“这些变化虽然有点伤感可悲,却也不会让人吃惊,因为你很难想象一个孤立无援的人永远的连根拔除一个时代的习俗和传统。当他自己的坚持变的虚弱时,没有一个西方的同事来给予强有力的支挣和鼓励使他坚定信念。"他的追随者们甚至在忘记了他的教诲的时候也仍然如此地尽心竭力,而山谷里的人们也仍然如此的敬爱他,因而他可以安然宽恕他们又回复到原先的习俗中去。他仍然很活跃,他的才学还是格外的出众。“他从九十八岁开始研习那些先人遗留在香格里拉的佛教经书,而他的意图就是要在自己的余生致力于撰写一部以正统的立场抨击佛教观点的书。”佩劳尔特确实完成了这项任务,然而抨击非常的温和,因为那时他已经达到一个世纪圆满的数字——在这样的年纪,就算最为尖刻的锐气也已淡然消逝。这样的状况一直延续到他两百多岁时康维一行人的到来。老佩劳尔特的这一段漫长的“现在"时光,虽然在表面看来不但没能使更多的人皈依基督教,还出现教徒数量逐渐减少、观念与习俗逐渐回归当地传统的现象,但是他的内心却无时无刻不在挂念基督教和作为一名忠实的基督教信徒传播教义的使命。所以,尽管香格里拉的领导理念所奉行的适

度原则是中国儒家的中庸之道,但并不意味着佩劳尔特放弃了基督教的信仰,这只是他势单力孤的无奈与悠长光阴消磨下的淡定。

虽然在小说的最后部分,对自己选定的领导香格里拉的继承人康维交代了身后事宜之后,老佩劳尔特真的去世了,他看似没有未来,但是他对康维讲述的在梦境中对世界的预言,却充分展示了他对于在未来世界里基督教将会挽救人类、基督教的教义将会引领全人类精神与灵魂的热切期盼。“我们就是在狂风巨浪中航行的惟一一艘救生艇,我们可以救一小部分幸存者,可是如果所有遇难者都要冲我们的船攀爬上来,那我们这艘船就会自动沉下去的……即将来临的‘黑暗时代’将要给整个世界罩上棺盖,没有漏网之鱼,也不会有庇护所,除了那太隐蔽而无法发现或太卑微而无人注意的地方才会幸免于难。而香格里拉可能是两者兼备。我相信你会顺利度过这场风暴的。然后,将经历一段漫长而荒寂的岁月,你仍会活着,而且越老越明智,也越有耐心。……在遥远的地方,一个新的世界将从废墟中崛起,虽然艰难却充满希望,寻找它所失去的传奇般的宝贵财富。一切就在这里啊,我的孩子,藏在蓝月谷的重峦叠嶂之中,奇迹般的保存下来为的是一次新的‘文艺复兴’的诞生。’’“香格里拉’’就是希尔顿笔下的现代的诺亚方舟,是西方人眼里唯一可以拯救人类于世界灾难之中的工具。它所能承载的“一小部分幸存者”也一定是基督教徒或者是容易被“感化”而最终皈依基督教的人。所以,“等强权相互侵吞毁灭之时,香格里拉基督教的伦理价值观最终得以实现,温和柔顺的人会继承这个世界。"可见,“它”所寻找的曾经失去的藏在蓝月谷的重峦叠嶂之中的传奇般的宝贵财富,就是在基督教教义映照下的全世界。

发现者总是带着自身文化的视野去“发现"世界的,他“眼后”的既定观念决定他“眼前”所见的事物的意义。当前香格里拉人民的多重宗教信仰只是老佩劳尔特实现管理过渡的权宜之计,代表西方社会的基督教的伦理价值观才是他最终要实现的理想,而对中庸之道的崇尚是他用以弥补基督教教义之不足的尝试。我们不难看出,身为欧洲人的詹姆斯?希尔顿就像老佩劳尔特一样坚信将来在废墟中崛起的如“一次新的文艺复兴的诞生”的新世界,就在西方的基督教精神里。2.2.2与小说《鲁滨逊漂流记》和《奇岛》中所体现的“自我"中

心进行比较分析16

这种作家在创作作品时无法抛弃“自我",以“自我”为中心,以“他者"为手段的写作现象是一种客观存在,在其它文学作品里也经常出现。比如在英国作家笛福的乌托邦小说《鲁滨逊漂流记》中,主人公克鲁索历经种种磨难建立了他的理想殖民地,而且面对自己的同胞——英国人所表现出来的冷酷、猥琐、利欲熏心和野蛮表示极度的痛恨、唾弃,但是他所选择的岛主继承人仍然是一个来自资本主义国家——西班牙的人,而不是当地土著人,不是忠诚、善良、聪明、能干的星期五,至使小说中的领导阶层始终没有脱离资本积累阶段经济快速发展的欧美洲范围。林语堂在小说《奇岛》中也创造了一处乌托邦乐土——南太平洋上的泰诺斯。在那里,除了土著人之外最多的是美国人、西方人,他们在古希腊一般的地理环境中生活,拥有各自的西式信仰;而“奇岛"之魂,却是一个具有中国血统的希腊哲学家劳思,他用中国老庄的“无为而治"方式管理岛民。他从宗教、哲学、艺术、教育以及社会制度等诸多方面入手,对20世纪40、50年代以美国为代表的“旧世界"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检讨,并建立起一套新的文明体系。林语堂眼中那时的美国形象是这样的:它是世界上最发达的现代化国家,在物质繁荣的同时精神危机全面展示出来。这形象背后,隐含着身处“异国”的林语堂对中国古老文化的魅力和生命力的珍视情怀。《奇岛》中的“美国形象"源于他对“自我"与“他者"、“本土”与“异域"关系的自觉意识之中。20世纪初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不同于欧美,它是一个被动的、外来的和强加的过程,并伴随着殖民者的军事入侵和经济掠夺,同时又与本国传统发生激烈冲突。所以考虑到现实中国的弱势地位,林语堂极力强化“文化中国”的形象,并以“文化中国"的理想来解构现实美国的优势,尤其是优势背后隐藏的精神危机。他努力为西方入建构了一个有深厚文化依托的“中国形象”,并且以中国人的眼光打量西方。他通过劳思及其所在的“奇岛"向我们描绘的未来世界的文化图景,是在古希腊文明和中国儒道文化相结合的基础上改写而成的,它寄托了作者向往已久的文化理想。很显然,他的创作是立足于抽象的文化观念而不是客观现实。1换句话说,作为中国作家的林语堂,美国形象始终是作为“他者”来处理的,“中国形象"才是“自我”的寄身所在,他的中国意识在小说的艺术构成中起着决定性作用。1孟华,《中国文学中的西方人形象》[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第266页。17

2.2.3西方人的“香格里拉”在其他人物形象上的体现

在小说的开始,希尔顿是这样塑造主人公康维的形象的,“他的多才多艺,他的英俊潇洒,他的智慧和体魄的完美统一,使他看上去更像是一个伊丽莎白时代的完美人物,又有些像菲利蒲?西德尼。我们的社会文明已经很难造就出像他这样的人才了。’’从这段话的表面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西方社会的不满,但是作者把小说主人公的身份确定为英国人,不是要彻底否定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而是要揭示西方社会的弊病从而警示西方人正确认识自我、调整与改造自我。书中对出场人物的描述是这样的,叙述者“我”看到统治阶级的代表维兰德自命不凡、傲慢冷漠,却很喜欢资产者的代表卢瑟福,“他已经变的很成熟,……现在他大概赚了很多钱,过着比我们更加丰富多彩的生活,这让我和维兰德都有些嫉妒。"很显然,作者虽然厌恶政府统治者的所作所为,但是对西方的物质进步持肯定与支持态度。在其他描述中,代表英国或者说是欧洲20世纪初反战人士形象的主人公康维虽然失意漂泊,但却才华横溢。他暂时迷失了人生的方向,模糊了追求的目标,可是“他有一种独特的魅力,那是一种迷人的气质,"可以让你心甘情愿的帮助他,甚至于不自觉的崇拜他。“康维是一个了不起的人,或者说他本应该是一个了不起的人。"希尔顿似乎是在说明,欧洲社会追求糜烂的物质生活和他们的好战情绪是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恶瘤",他在呼吁人们看清现实,如果能够除去“恶瘤’’,促动自身改造,那里“应该是一个了不起的"地方。

康维典型的个性是沉稳、冷静、乐于对别人的优点表示欣赏。当发生争论或者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他总是让别人去坚持自己的观点,不大理会别人的大惊小怪。然而,当巴纳德向他征询意见时,他却像大学教授阐述问题一样,客观而流畅的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这是因为巴纳德拥有美国人身上常见的乐观与幽默。虽然他是一个被通缉的破产的美国银行家,他正在逃避法律的制裁,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人因为他而倾家荡产、走投无路,但在作者看来这不是金融家们的错,他们自己也损失惨重,真正该为整件事负责任的是“游戏规则",也就是西方世界里人们普遍贪婪无比的追求金钱与物质享乐的欲望和政府统治者自以为是、狂热于发动殖民侵略战争的野心。

康维是作者最为满意的主人公形象,作者极力赋予他的是融合了东西方两种文化的复杂背景,这个欣赏中国文化、擅于吸纳“他者"优势用以不断丰富、完18

善自我的西方人,是老佩劳尔特选定的香格里拉的领导继承人,也是詹姆斯理想中的经过改造的未来西方世界的领导者形象,甚至是全世界的领导者形象。但是在小说最后部分,当这个人物面对继承香格里拉或者是成全朋友个人的青春与爱情时,却选择了后者。“而眼下,在越发深入内心的一阵阵空虚落寞中,他唯一能想到的就是他喜欢马里逊,而且必须得帮助他。像芸芸众生一样,他命中注定了,要逃离智慧去当所谓的英雄。’’文中说,“全世界的未来,较之以青春和爱情,将会轻若云烟。"虽然康维是一个年轻人,但是当面对“全世界的未来"时,这个作者一手“打造’’的、“栽培"已久的候选人怎么会选择离开呢?可见他的性格中仍然存在着弱点,在自己的真爱与朋友的道义面前,他处理事情表现的感情用事、因小失大。与之相比,香格里拉的一位张姓中国人身上既有一种传统的谦逊、温文尔雅,又有那种冷峻刚毅的魅力。在接待香格里拉的来客时,他表现得高雅庄重、彬彬有礼、做事周到而又不乏热情。面对马里逊急切的想返回印度的焦躁不安,他总是和蔼、宽容、耐心的好言相劝。书中没有明确描述香格里拖的具体管理工作,但香格里拉却处处体现着有条不紊与秩序井然,这不可能是老佩劳尔特的亲自操持,因为他已经老得无法走出房间;这也不可能是其他喇嘛的功劳,因为书中只有关于他们钻研文学与艺术、追求智慧的介绍;那么,这个现行的香格里拉的出色的管理者只能是张。他是一个聪明敏锐、沉稳冷静、拥有令人钦佩的智慧与管理才能的人,他九十七岁的年龄较之以其他喇嘛的高龄和香椿里拉的长寿特点应该还属于青年人或者中年人,而且他已然超越了执迷于爱情与其它任何人世诱惑的生命阶段,最重要的是他忠实于香格里拉、清晰的了解香格里拉,那么为什么他没能成为老佩劳尔特的继承人呢?希尔顿在作品里塑造了这样一个拥有各项特质的张的形象,却丝毫没有考虑他成为未来世界的领导入的可能性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张是中国人,不是西方人。张是詹姆斯眼里的“他者",康维才是詹姆斯心中的“自我’’,他的和蔼、谦恭、随机应变,在作者看来至多是一个说一口流利英语的“洋买办"。

小说中对代表西方传统基督教教徒布琳克洛小姐的描写不是很多,但是从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出作者对基督教没有摈弃。布琳克洛小姐有些愤世嫉俗,身上有各种顽固的习惯,可头脑很有条理而且非常内行,总是处变不惊。她既有官方的严格正统又有非官方的宽大胸怀。她最终决定留在香格里拉宣经布道,实际上是19

作者让她在香格里拉寻觅真正的精神家园。她原先信仰的传统基督教的教义没能拯救人类于战争的灾难之中,所以需要在香格里拉博大、宽容的世界里得到丰富、改良与提升。

希尔顿还刻画了一个中国女性形象——罗珍,在她身上体现出一半的中国女性性格特征和另一半更为重要的西方女性性格特征。她是一个和香格里拉“同样完美”的女性,“细长的鼻子、高高的颧骨、如蛋壳般白皙的皮肤,是一个典型的满族小姑娘;一头乌黑的长发梳到脑后编成辫子,看上去十分美丽动人而且娇小乖巧;双唇犹如粉红色的花瓣;她是那样文静,只有纤细的手指如同行云流水般在琴弦上舞动。待那首加伏特舞曲奏完,她微微鞠了一躬,便离开了。"康维看到这个“象牙娃娃’’很有礼貌,衣着得体,相貌迷人,弹一手好琴,而且她温柔文静,不会像打曲棍球那样满屋子乱串。而在西欧,绝大多数的女性都缺乏这些美德。这是典型的中国传统美女形象,容貌出众、温柔得体、才艺俱佳。她曾和一位土耳其斯坦的王子订婚,在去克什米尔与王子见面的途中,轿夫们在山里迷失了方向,最后被香格里拉的使者迎接进入香格里拉,并且像其他许多人那样再也没有走出这片天地。从某个方面来讲,罗珍在很长时间以来都是挽留住那些闯入香格里拉的异性客人的最后法宝。康维也像其他初到香格里拉的男人那样爱上了她,她成为最让他牵挂的两个人之中的一个。康维会静静的聆听她弹奏艰深难懂的赋格曲旋律,他会好奇是什么隐藏在她那淡淡的冷漠的微笑背后能够牵动得她的双唇像一朵盛开的鲜花。一种动人的魅力在她的沉默无语中完美的展现。“他知道自己已经悄悄的爱上了那个满足小姑娘。她的爱不需要什么回报,甚至不需要回应。这是心灵的奉献,只是给他的情感世界增添一些回味。’’是的,她总是能让她的爱慕者们在心灵的愉悦和充分满足之间徘徊。西方女性的美往往是“满足了哪里就在哪里制造饥渴”,而罗珍的美却是“满足了哪里就在哪里驱散饥渴”。她总能把悸动的心抚慰得服服帖帖的,即便得不到情感的回报也不乏心灵的舒适愉悦。她的美不仅是感性的,还被赋予了中国道德的高尚。

康维对罗珍的爱慕之情如同对香格里拉的发自内心的爱恋一般越来越浓厚,直到马里逊告诉他是罗珍策划了一切逃出香格里拉的计划。马里逊是康维在领事馆的助手,也是另一个康维最为牵挂的人。康维很喜欢他的年轻气盛与直率,但他是一个被外面的邪恶世界毒害过深而无法融入理想世界的不可救药者,他沉湎20

于俗世将会给人类带来灭顶之灾的享乐之中。他焦躁不安的催促张安排他们离开香格里拉,而且他也爱上了罗珍。他的爱是占有式的,他嘲笑康维对罗珍的欣赏式的爱情是冷漠的,说康维从来不关心罗珍的感受。其实他并不像康维那样了解罗珍的真实年龄已有四十七岁,还把她当作一个二十岁左右的风华正茂的女子并引诱了她。这是香格里拉的幻象。从此罗珍由一位传统中国美女一变成为了西方的富于冒险精神的女性。她在马里逊的鼓动下策划了逃出香格里拉的计划,她倾心的对象就是马里逊——一个给她感性与活力的年轻人,而不是康维这个中国套路中的沉稳、智慧的男主角。难怪罗珍对任何事都无动于衷,只有那种伤心和绝望能触碰她的心弦,原来她拥有一颗不安的心,她从未对给予了她永恒青春的这方美丽的世外桃源死心塌地。中国女性格外顾虑年龄的理智在这里消失不见,只有西方人为达目的不计后果的狂热“自我"在这里彰显。如果说马里逊这个人物的原型是伊甸园里引诱亚当和夏娃偷食禁果的蛇,那么无疑罗珍就是受了蛇的引诱进而诱使亚当离开伊甸园的夏娃。康维没有家人,没有女友,马里逊和罗珍慰他道义上和感情上唯二的牵挂,他不能面对对方的苦苦哀求而无动于衷,最后选择帮助他们一起离开了香格里拉,以了却“尘缘"。如果缺少二者中的任何一个j在大喇嘛去世后,康维的选择一定会不同。在逃出香格里拉与罗珍会合后,康维看到“这满族小姑娘还从未这么容光焕发过。她向他投来十分迷人的一笑,但她的目光全都倾注在另外那个小伙子身上。"康维看似做对了,因为他既实现了对待朋友的道义又让自己心爱的人得到了幸福。但是,典型的西方文学作品很少给读者“大团圆”式的幸福结局。在经历了“外面凛冽的寒风"和返回现实世界的艰难险阻后,罗珍变成了“世界上最老的女人"并迅速死去,马里逊消失不见。当康维终于对现实世界心灰意冷、想要重返香格里拉之时,读者却再也无从知晓结果,因为故事结束了,作者留下一个令人深思又恰如其分的悬念。小说最后写到,“他是一个徘徊于两个世界间的漂泊者,而且将永远漂泊下去。"这似乎象征着现实世界里一些已经觉醒的西方人士,他们认识到并了解了西方社会的弊病,他们知道治疗这种病症的良药,但是却得不到强有力的支援去获得这剂良药,他们只能在两者间不断徘徊、继续探索。这就是詹姆斯文学创作上的“自我",他让抛弃“香格里拉”的人得到恶果,让“香格里拉”的信奉者继续不懈的寻觅。另外,老佩劳尔特在介绍香格里拉需要不断吸纳新人以保持居民数量和“时

代感”所进行的选择性比较也值得关注。他认为日本人不是很有价值的人选;藏族人由于充分习惯了高海拔和其他环境条件且性情可爱,所以得到吸纳的较多;比较起来汉族人又稍好一点,但仍然不够理想;“我们的最佳人选,毋庸置疑,就是北欧人种和欧洲拉丁人种,或许美洲人也同样适应。”香格里拉呈现给我们的处处都是平等、自由、宁静的画面,而身为西方人的詹姆斯骨子里所透出来的人种歧视观念却不容忽略。“自我”既是反思“他者”的出发点,又是其归宿。作为二十世纪初欧洲醒悟的一代文人代表之一,詹姆斯向往和平、自由、平等的心是真诚的,但是他脑子里种族优越性的既定观念决定了他所打造的“东方伊甸园”——香格里拉不可能是东方的,也不可能是世界的,只能是西方的。2.3打造完美“香格里拉",进行积极文化探索

香格里拉的核心精神是西方的,但是不可否认,它所体现的包容性与进步意义是世界性的。詹姆斯?希尔顿的这部乌托邦小说,在人类生存环境、人与自然的关系、各民族问的关系、人类梦想、财富、艺术、文学、文明、建筑、国家管理制度等方面,都对未来的理想社会进行了近乎完美的打造,引领人们朝向美好梦想的方向前进了一步。他着重用优美、宁静、奉行适度原则的东方乌托邦,对衬当时西方世界的衰败、混乱和无止境的贪欲。利用中国来批判欧洲社会,这是文化交流的一个潜意识动机——文化的互为利用。作者创造出以欧洲进步意识、丰富物质结合中国儒家管理标准的中西合璧的香格里拉,是利用一个理想化的中国形象来质疑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社会的现存秩序,提出构建一种新秩序的设想。文化都是在相互融合中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相互理解、相互包容、取长补短是一条基本途径。

2.3.1香格里拉的完美生活

香格里拉的一切都是那么完美,充满着安详与宁静。还在身处险境时康维就被“世界上最可爱的山峰"——卡拉卡尔峰所征服。那是自然、宁静与神圣的化身,是康维内心的向往,“它几乎是一座完美的冰雪之锥,简单的轮廓就好像是孩子随手描画出来的,然而它是那么大,那么高,离的那么近,是不可能与任何

绘画相提并论的。它是那么光芒四射,那么宁静安详,以至于片刻间康维辨不出这到底是真是幻。’’小说突出描述了作者向往人与自然和平共处的前瞻性思想。康维有种习惯,他不关注“风景”,“尤其是那些被‘考虑周到’的市政人员设置了花园座椅的著名风景区。"他对事先安排好的观看世界第一峰——珠穆朗玛峰的日出景观感到很失望,而他看到卡拉卡尔峰却完全不同,“它没有一点矫揉造作,那矗立的冰山雪峰和悬崖峭壁蕴藏着某种自然而神奇的力量,似乎稍靠近就会冒犯到它的庄严与神圣。”这段对卡拉卡尔峰的描述充满了灵性、神圣与可望而不可及的色彩。而作者对蓝月谷的描画却是清楚、明确的,几乎就是写实的,从山谷的轮廓、地理面貌、气候、物产,到农耕区域的大小范围;从地质结构到水利灌溉系统的布局;从人文环境的特色到居民的文化、婚俗、性格特点、民族服饰,作品都有所涉及,却都点到为止,留有让读者猜测联想的余地。

蓝月谷简直就是一个被群山环绕的天堂,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在几千英尺的范围内,垂直距离的温差就跨越了温带和热带的气候。各种各样的农作物浓密孓。.的生长着,作者特别强调科学合理的设计规划使得这里没有一寸荒废的土地。尽管这是一个狭长地带,却有幸在每天正午的时候得到最强烈的日照。实际上,朗:使是没有阳光的时候,气候也非常温暖适宜。只是从雪山上流下的溪水有些冰凉,灌溉着这片富饶的土地。几条小河穿过山谷注入水库,灌溉着土地和良田,可以堪称是环境工程师精心设计的杰作。康维再一次被迷住了,就是这种独特的魅力~让他觉得以前在中国度过的那几年比其他任何时候都快乐,现在的一切同样如此。四周环绕着崇山峻岭,与之相映成趣的是小巧精致的草坪和花园,小溪边上色彩亮丽的茶馆以及精致的像玩具似的房屋。在他看来,这里的居民是汉族和藏族完美的结合体,他们长的比其中任何一个民族的人都要匀称俊美。他们性格开朗,好打听但很有分寸,谦恭有礼,无忧无虑。他们忙于很多工作,却不显得手忙脚乱。他们最令人欣赏的美德就是亲切友善、知足常乐。总而言之,康维认为这是他所见过的最幸福的社会之一,就连一直关注异教衰败迹象的布琳克洛小姐也不得不承认这里的一切是令人满意的。这里有富饶的金矿,但人们只是适度的开采。他们没有疯狂的淘金,所以避免了金矿的迅速枯竭和财富信息向山谷外界的散播,进而避免了世俗的人们对这里产生垂涎欲滴的贪婪欲念。在这里,人们的生存环境优越,人与自然和平共处。-^’

英国现实生活里的“中国风"主要包括中国光洁的瓷器、飘逸的丝绸、健体的茶叶和浑然天成的园林艺术。这些在小说里,尤其在喇嘛寺都得以体现。在最初张到山谷外迎接他们盼望已久的尊贵的客人时,就穿着“一身绣着图案的丝质长袍’’。张在生活方面十分节俭,但就喝茶而言他却具有品位十足的中国人的派头。老佩劳尔特在接见康维时也用茶道招待他。彩漆托盘里摆放着小蛋壳班的茶碗,里面盛有几近透明的液体,“那滋味清雅、香郁,回味无穷,幽幽的萦绕与舌间上。"老喇嘛在谈论本地出产的茶叶时,其言语和神态尽显得意与自豪,“整个中国的茶品种繁多,香味也自有一绝,但本地山谷特产的这种茶,我认为完全不亚于其他品种。”喇嘛寺里有一个景色秀丽的园林,这里美得无法比拟,犹如进入画卷一般。园中有一池诱人的荷花,荷叶一片紧挨着一片,看上去好像是一块湿漉漉的绿色地板。池塘边缘装饰着黄铜铸成的神态各异的兽群,有狮子、龙和麒麟,每只铜兽都张牙舞爪、凶猛异常,好像是在守护周围的平静祥和。整个图景布局的如此完美,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这里完全没有浮华奢侈与争奇斗艳之感,甚至连高高耸立在蓝瓦屋顶上的无可匹敌的卡拉卡尔峰此刻也似乎倾倒在这绝美的艺术构架之中。这里的空气纯净的仿佛来自另一个星球,每呼吸一次都让人觉得弥足珍贵;虽然由于稀薄,刚开始时让人不太舒服,但不久就让人心旷神怡,把焦躁的心抚慰的静如止水。

香格里拉的人民有来自各民族的代表——多数为汉族人、藏族人,还有英国人、希腊人、俄国人、美国人、瑞典人、日本人等等,他们亲切友善、知足常乐。不同民族间的战争与厮杀在这里销声匿迹,各民族融合后的快乐生活在这里得以显现。并且人们获得了有史以来人类最为向往的、苦苦寻觅却又无法得到的长寿的秘诀。这里的人们普遍长寿而且能够保持年轻的生理状态。在康维最初认识张的过程中,书中是这样描述的,“此刻与他离得那么近,康维才发现很难猜出他的年龄。他消瘦的脸盘和不太明显的容貌特征以及泛着油光略微粗糙的皮肤,使他看上去既像一个过于成熟的年轻人,又像一个保养很好的老人。他并不是那种没有魅力的人,他身上有一种传统的谦逊,如此的温文尔雅让你在不知不觉中就能察觉到。"而那时的张已经是九十七岁高龄。还有那位与香格里拉“同样完美"的女性罗珍,如瓷器般细致的肌肤使初来者永远弄不清“她是十三岁还是三十岁”,而实际上她已经四十七岁。最高地位的喇嘛老佩劳尔特甚至活到了两百多24

岁且神智清晰。长寿所带来的好处一直是人类所向往的,而作者在文中阐述的不是长寿带来的无尽的享乐,而是另外一种境界——“你能长久的保持异常奇妙的青春年华……岁月年复一年的逝去,你将从热衷于感官享乐的阶段步入到更为节制却不乏惬意的领域;你可能会失去对肉欲和食欲的热切渴求,但你的所得将足以补偿所失;你将获得沉静和深邃、成熟、智慧以及清晰记忆的魅力。而其中最为珍贵的,是你将拥有‘时间’——一件你们西方国家越是追求越是失去得多的稀罕的宝贝礼物。刀这里的长寿不仅指凡人生命的长久、青春的延续,更是作者希望人类的文明长盛不衰。如果说长寿距离我们过于遥远的话,小说里另外一个人物——金融家巴纳德所说的一段话,可以让喧嚣、浮躁的世界里的人们切身感受到香格里拉无与伦比的生活环境,“这里是个安静闲适的好地方。每年秋天,我都会到棕榈海滩去休养,但是那些地方无法给你这样的感受——你还是同样处在喧闹纷乱之中。可是在这里,我猜我已经做到了医生吩咐的一切。当然,我觉得过着一种高雅的生活:饮食变了,收不到电报。"同时作者明确提醒读者,这一切只有在香格里拉能够持续,一旦离开,长寿的人便会迅速老化、死去。所以那些现实世界里的人们啊,踏破铁鞋终究也无法觅得“真经",是因为你们内心的私念与贪欲阻碍了那些美好事物的来临和梦想的实现。

2.3.2香格里拉的“适度”管理与智慧

香格里拉的管理理念是什么?香格里拉的领导阶层运用了什么样的管理体制让它的居民能够生活的如此幸福、惬意?这里没有战争,没有纷扰,没有竞争,没有匆忙,有的只是和谐、宁静、智慧、闲适与秩序。让我们首先来看看香格里拉的主要建筑喇嘛庙吧,那是“一片色彩绚丽的亭台楼阁紧紧依偎在山腰上,完全没有来茵古堡刻意营造出来的阴森恐怖,令人讨厌的做作,而像是几片精巧雅致的花瓣偶尔盛开在陡峭的悬崖上,显得富丽而又高雅。”这就是小说中香格里拉喇嘛寺的外景,它象征着香格里拉的管理理念与自然的完美融合,这是以上诸点得以实现的根本所在。主人公康维注意到屋顶上盖的是蓝灰色的瓦片,寺的上方竖有灰色的岩石棱堡,远处的背景是光彩夺目的金字塔一卡拉卡尔的银峰雪壁。当他从寺的附近展望“蓝月山谷”之时,有一种“终于来到世界的某个尽头和归宿的感觉”。逐渐显露的雅致,完美无暇的风格以及令人心旷神怡的芬芳,

似乎不用睁开眼睛就能闻出它的高雅。康维在认识喇嘛寺的过程中,很努力才把自己从艺术家的陶醉之中召回到鉴定家的赏识之中来。这里的人被赋予平等与宗教信仰自由的权利。在山谷里有佛教寺庙、道观、孔庙,它们有自己的喇嘛,都在香的统治之下,但比较宽松自由,没有刻板的按照同样的规定来管理。“宝石是多面体的,"香格里拉管理阶层的代言人张说,“有可能许多宗教都有自己适度的真理……我只能告诉你我们这个团体里有着多种不同的信仰和习俗,但是我们中的大部分人都能以适度的方法来看待那些异教的观点。"求同存异、合而不同是人类历经艰辛与挫折、付出高昂代价得出的治世之道,也是在现今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大环境里谋求世界和平与发展所必持的观念。詹姆斯?希尔顿在这部小说中提出了这样的理念是对“他者’’一种极大的宽容与尊重。

“适度”是中庸之道,身处管理阶层的喇嘛们对待人民亲切有礼,他们实行的管理方式赢得了人民的敬重与爱戴。所以蓝月谷的人为喇嘛寺进行打扫并送去一些生活物资,不是因为他们身份、地位低下,而是因为喇嘛们在他们心里占有崇高的精神地位,他们自愿而为之,不计报酬。就连为张抬轿子去迎接康维等人的脚夫都是自愿前去的。而张之所以乘轿也并不为显示身份与地位,是原于他的高龄让他无法跋涉险途。任何事情都达到适度是一个很高的境界。詹姆斯深刻体会到西方文明中人们对物质无止境的追求、好战及欲壑难填,导致西方社会的动荡、不同民族之间的残杀和人类文明的毁灭,因此他更加强调节制,节制会给人类带来福音。“我们反复灌输的美德是要避免所有过激行为,包括那些似是而非的论点以及美德本身的过激。”“我们以适度的严格来行使控制,而得到的回报是令人满意的适度服从。我认为可以宣称:我们的人民是适度的认真,适度的贞洁,适度的诚实。"管理蓝月谷的一个关键是不断向当地居民灌输良好的举止和生活方式,让人们感到有些事情是不能做的,一旦做了就会丧失社会地位和做人的尊严。这里的人民最大的美德是亲切友善、知足常乐,这是所有政治手段和统治制度都无法达到的完美的理想境界。

作者在小说中极力推崇对智慧的追求。喇嘛们都拥有非凡的文化修养,“都在致力于静心修炼和追求智慧”。喇嘛寺的特色之一就是那间令人欣喜的图书馆,高大而宽敞,收藏了大量的书籍。整个环境充满了一种浓浓的智慧的气息。在那里康维发现了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学作品;还有许多似乎是深奥难懂而且希奇古怪

的资料,让他瞠目结舌。香格里拉的大量藏书达到了令人震惊的程度,而且喇嘛们在各个领域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也更加让人叹服。作者虽然在小说中没有安排康维会见更多的喇嘛,但是却让他渐渐认识到他们都在从事涉及各种深度和广度的行当。除了他们的各种语言知识外,有些喇嘛,在无涯的学海中痴迷不懈的态度可能会让西方世界大吃一惊。“很多人在从事各种各样的经文典籍的文稿撰写工作,有一位还对纯数学问题做了很有价值的研究,另有一位正在根据吉本(Gibbon)和施彭格勒(Spangler)的著作撰写关于欧洲文明史的一篇大论文……他们尽情的邀游于各行各道,就像音乐天才布里亚克喜欢收集古老的音乐片断,或像那个英国老牧师,致力于修改有关《呼啸山庄》的新理论。还有比这些更加不切实际的东西。”在老佩劳尔特的启发下,康维欣喜的认识到香格里拉那宁静平和的意境就是为了包容无数奇怪而平凡的行当,这里是人类的各种梦想实现的地方。他自己就对这样的事物很感兴趣,“但不论过去的日子有多丰硕,他此时此刻正在发现和感受幸福。当他坐在图书室里阅读,或是在钢琴房弹奏莫扎特的曲子,他时常会感觉被一种深层的精神力量所侵占,仿佛香格里拉就是生命的精华,萃取自年龄的魔力之中,在与时间和死亡的角逐中奇迹般的保存了下来。"

香格里拉的领导阶层专心追求智慧,一个永无止境的研究领域。他们的兴趣范围始终没有脱离文学与艺术,或者说始终没有脱离有利于人类完善道德、满足心灵、陶冶情感的方向。那里没有政治斗争,没有利益纷争,甚至很少涉及科学与经济的发展。这个乌托邦虽然过于理想化与不现实,但是表达了以詹姆斯?希尔顿为代表的西方文人内心的向往,体现出他们对于利欲熏心与战争灾难的痛恨恶绝。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带来的结果。西方工业文明自18世纪以来阔步前进,在物质方面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同时也极大的激发了人类本性中的贪欲,导致社会的浓疮开始溃烂,终于酿成20世纪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国与国之间爆发了残酷的战争。这场战争使很多文化人吃惊的发现,人类从原始社会进化到现在,有了这么多的先进科学技术,结果却用来打仗,使残杀面更广、更残忍。因而,不少西方文化入对人生、对人类失去信心,西方文明进入了黎明前的黑暗。就乌托邦思想本身来看,在压迫最惨烈的时候,往往是乌托邦冲动最强烈的时候;在黑暗最沉重的地方,也就是乌托邦冲动注定要前往扫荡的地方。在人类自身成长的历史长河中,乌托邦总是担负着拯救灵魂、拯救历史、拯救理性的重大而深远27

的历史使命。

作者借助老佩劳尔特的梦境彻底否定了机械与战争,“他看到那些国家日益强大,但不是以明智的方式,而是激起粗鄙的疯狂激情和毁灭他人的意志。他看到机械的威力日益膨胀到只需配备一件武器,单枪匹马就可与法王路易十四的整个庞大军团相匹敌。他也预感到当大地和海洋都填满人类文明的废墟时,他们就开始转向进攻天宇。

他还预见到一个时代的来临,那时的人类为杀人的技巧策略而得意洋洋,并在这世上如此的猖獗肆掠以至于所有珍贵的东西都危在旦夕,那些书画、和谐的局面、千年的珍宝、精致的工艺品和那些没有防备的——统统像李维的著作那样散失殆尽,像北京圆明园那样遭到英国人的洗劫和焚毁。

它将是一场,我的孩子,惊世骇俗史无前例的风暴。届时不可能用战争赢得和平,不可能用权力寻求帮助,不可能用科学寻找答案。他将猖獗的蔓延,直到每一朵文明之花都遭受蹂躏,人类的一切都被毁灭。”这不仅体现了詹姆斯对于战争、武器威力与人类探索外星生存环境方面惊人的预测能力,而且表现出他对失去人类文明和文化遗产的痛心与无奈。权力、科学在人类永无止境的贪婪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现实世界的彻底毁灭将是贪婪者害人害己的结局。所以康维沉迷在与世隔绝的香格里拉的神奇魅力之中,那里拥有丰富的典藏书籍,会让收藏家们发狂的奇珍异宝,中式的精巧园林,西式的先进物品,甚至还为初到者们“准备"了一个美丽动人、琴艺高超的“满族小姑娘”罗珍,“她总能把悸动的心抚慰的服服帖帖的,即使得不到情感的回报也不乏心灵的舒适愉悦"。更重要的是那里拥有宁静,人们心态平和,无争无扰。这一切对于已经厌倦了争名夺利的生活而且具备学者特质的康维都有着致命的吸引力。就像那个被通缉的美国银行家巴纳德所说的“整个游戏都崩溃了",它不仅真实的表明了美国银行业和信托公司的经营状况,也符合“巴斯库尔"、德里、伦敦的情况,它还适用于战争部署和领土扩张,还有领事馆、贸易特权和政府的宴会等场合。整个世界弥漫着一股消亡和毁灭的臭气,只有香格里拉是例外。所以当康维,这个作者最满意的主人公,也是拯救人类文明的担当者适应了这里的生活,他从身体上和精神上都感到一种超凡的舒适和安定。他觉得自己从来不曾这样幸福过,即使在战争以前的岁月也没有这样的感觉。他喜欢香格里拉赐予他的那一片静谧的世界,它所蕴涵的

深刻而惊人的理念抚慰了他的心灵;他喜欢这里的神秘,那令他兴奋:他同样喜欢这里的人们普遍具有身藏不露的情感世界和细腻婉转的表达方式。“蓝月亮俘获了他的心,无处逃脱"。

2.3.3中西结合,进行积极文化探索

作者在他的小说里创造出中国儒家管理标准配以欧洲进步意识、丰富物质的中西合璧的香格里拉,这是一种积极的文学文化探索。葡萄牙游历家兼小说家品脱也早在16世纪就提出利用中国的概念,主张利用中国来批判欧洲的某些社会风习。这些提法非常有意义,文化交流的一个潜意识动机是文化的互为利用,如果一个民族的所短恰好是另一个民族的所长,一个民族文化的特色可以作为另一个民族缺憾的补偿,那么他们之间的文化交流就变成了一项促进人类进步的重要事业。1詹姆斯?希尔顿勇于取中国之长补欧洲之短,在小说中处处流露着中西合璧的优势。

作者在小说中把西方的卫生技术与东方的传统技艺结合得非常完美。在西藏的寺庙里居然装有整套的暖气设备,令香格里拉的来客——康维等人非常的震惊。他们在初到喇嘛寺洗浴时奢侈的享受了一番:所用浴盆是精细的绿瓷制品,根据上面的商标,是“俄亥俄州的阿克伦’’生产的产品;“当地的侍者用中国的方式服侍他们,帮他们清洗耳朵和鼻孔,又用一根细细的丝绸拭品擦拭客人的下眼睑。"

中国的园林艺术与英国建造的园林艺术风格截然不同,英园遵循西方天人相分、人类要支配自然、改造自然的理念,追求人为的巧夺天工:中国园林在天人合一思想的烛照下,遵循师造化、法自然的设计原则,以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己任,通过移步换景、曲径通幽等手法,求的是自然与人为的巧妙和谐。这也是中庸思想的核心“天人合一"的体现。希尔顿很显然更欣赏中国的园林艺术,更欣赏与自然合为一体的中庸之道,所以在书中为喇嘛寺建造了一个美得无法比拟的中式园林,用大量的笔墨描绘了它的美丽与灵秀。在画卷般的中式园林的亭阁里“摆放着一支拨弦的古琴和一架现代豪华钢琴",希尔顿处处都在构想与安排中西合璧的画面,可谓用心良苦。典型的中国传统美女技巧娴熟的弹奏莫扎特名1姜智芹,《镜像后的文化冲突与文化认同一英美文学中的中国形象》[M].中华书局,2008.第l页。29

曲。“法国十八世纪如银铃般清脆悦耳的乐曲似乎与那雅致的宋代陶瓷花瓶和精美的漆器以及旁边优美如画的荷花池融为了一体。"在这里,西方的物质进步又一次得到肯定,中国传统思想中的中庸之道又一次受到推崇。

老佩劳尔特和康维在交谈的间歇时间里品茶时,老佩劳尔特说:“和本地山谷所产的很多其他草药一样,这种茶独特而珍贵,但要慢慢品来——这不仅是出于礼仪和欣赏的需要,且是为了最大程度的体味饮茶的乐趣。这是从大约1500年前顾恺之那里学到的著名训诫。他当年在吃甘蔗时,总是慢慢品来,不愿立刻去啃那多汁的精髓部分,他为此解释说——这是让自己‘渐入佳境’。不知你曾否涉猎中国伟大的古典名著?"来自卢森堡的最高大喇嘛身上具有顾恺之那种慢条斯理的特质,他对中国的茶道运用自如,对中国的古典文学充满敬仰,甚至还掌握了传说里中国特征之一的神秘的通灵之术,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作者对于神秘的中国文化与道德的欣赏、尊重和渴望。

从作者所安排的四个人物同时进入香格里拉来看,《消失的地平线》正好是一个有着巨大包容性的人类世界。康维,英国人,英国驻印度领事,他聪明沉稳、出类拔萃,通晓几种东方语言;布琳克洛,法国人,一位东方传教团的传教士,她愤世嫉俗、思想顽固;马里逊,英国人,康维的助手,性格急躁不安、蛮横自私、占有欲强;亨利?巴纳德,美国人,一个被通缉的经济在逃犯,乐观、幽默;而香格里拉所处的地理方位则代表着东方,代表着中国。詹姆斯让这些性格各异、观念不同的人因为战争逃生而乘坐同一架飞机来到香格里拉,显示出香格里拉博大的胸怀与宽容、接纳能力。作者极力赋予主人公康维的是融合了东西方两种文化的复杂背景,也象征着在世界文明日益呈现多样性的现代社会历史环境下,不同国家和民族文明之间只有在相互开放、相互理解、相互包容、相互吸纳的情况下,才能获取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各国文化都不是一个封闭的僵化的文化系统,而是一个充满了活力的开放的文化系统,是在开放的溶汇中发展。尤其是19世纪以来,随着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扩张、全球一体化的加速,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也在加速。林语堂在《谈中西文化》中说:“我想处世哲学社会制度终归东西不同,但是西方主动,东方主静,西方主取,东方主守,西方主格物致知之理,东方主安心立30

身之道,互相调和,未尝无用。"当自我确认发生危机时,~方文化勇于否定其社会的群体价值观,创造一个根本不同于自我世界的异国形象,将异域形象作为一种异己力量,促动对自身文化传统的调整和改造,这是一种积极的文化探索活动。文化都是在相互的融合中不断发展壮大起来的。面对积极因子,我们应该深刻自省与积极吸收,认识到中西合璧的优势。沟通和对话,合而不同才应是世界文化发展的方向。

3结论部分

在这部小说里,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力图否定20世纪初西方社会沉迷于无止境的物质追求、狂热于发动殖民侵略战争的群体价值观,利用西方文学传统上对于异国异族形象的浓厚兴趣,创造了一个迥异于己的理想异域乌托邦形象——香格里拉。在西方文人眼里,中国是一个注重传统哲学与道德的“孔教乌托邦”,这正符合治疗西方社会精神危机弊病的需求。也就是说中国形象在这部文学作品中的出现,是为了满足作者对本土现实提出质疑后创造社会总体想象物的需求,而非对中国现实的描述。

中国形象始终是希尔顿心中的“他者",而“他者"与“自我"是相对的,他的欧洲意识中的“自我”在小说的艺术构成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当前香格里拉人民的多重宗教信仰只是老佩劳尔特实现管理过渡的权宜之计,代表西方社会的基督教的伦理价值观才是他最终要实现的理想,而对中庸之道的崇尚是他用以弥补基督教教义之不足的尝试。由此可见,詹姆斯?希尔顿的“自我",深刻的表现出在20世纪初、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觉醒的一代西方进步人士的心态:一方面是对西方现实劣端的清醒认识与疏离,另一方面又竭尽所能的寻求“他者”之长补己之短。希尔顿的最终目的就是将异域形象作为一种异己力量,来警示欧洲社会,催其自省,从而促动对自身社会世界观、意识形态的调整和改造,希望建立与自然和平共处的、和平、进步、平等、智慧的理想西方新世界。詹姆斯?希尔顿就像其他大多数作家一样在创作作品时无法抛弃“自我”,以“自我’’为中心,以“他者”为手段。小说里以老佩劳尔特为代表的多数人物的伟大理想其实就是作者的理想,他坚信将来在战争的废墟中崛起的新世界仍然是西方人主宰的世界。

同时,香格里拉所体现的具有积极意义的包容性与进步性不容忽略。它拥有一流的人类生存环境、丰富的物质、知足常乐的人民、崇高的智慧追求,既奉行儒家中庸之道的管理理念又有坚定信仰基督教的大喇嘛作为最高领导人。作者对于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或者说是“他者"优势付出毫无掩饰的欣赏与崇敬,并且虚心学习,积极借鉴,这对促进积极的文化交流非常有益。各国文化都需要开放自己、接纳他者,相互理解、相互包容才能紧跟时代快速发展的步伐,在相互的融合中不断发展进步。在21世纪,全球经济、文化一体化的今天,随着东西方32

文化碰撞与交融的进一步加速,这种探索也更加有意义。

每一个认真解读《消失的地平线》这部传世之作的人都会随作者的妙笔神游一番香格里拉,让自己的意念同小说的主人公一道感慰,又同时拥有得而复失的沉重的失落感,从而明白,《消失的地平线》,消失的不只是“香格里拉",还有我们的精神家园。小说以康维一个老朋友的提问“你认为他会找到香格里拉吗?"结局,令人深思。现实世界里的人们会珍惜康维的“发现’’吗?这个问题同样像意味着“难得一见"的“蓝月谷’’和小说的名字“消失的地平线’’一样耐人寻味。其实,每个人心里都有一片梦一般美丽的园林,不管是西方人的“香格里拉",还是中国人的“世外桃源”,它都是人类灵魂的净土,是我们心灵的感应与归宿。让我们在尘世机器的喧嚣与追名逐利的忙碌中暂缓脚步回顾一下吧,不要忘记了生命最初的地平线,那才是我们内心深处真实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英)詹姆斯?希尔顿,《消失的地平线》[M],胡蕊、张颖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

2.James?Hilton,LostHorizon[M].YunnanPeople’SPublishingHouse,2006.3.(英)詹姆斯?希尔顿,{:消失的地平线》,和为剑译[DB/OL].http://www.tianyabook.com/waigu02005/x/xierdun/xsdd/,2008.9.28.

4.陶渊明,《桃花源记》,[DB/OL3.http://baike.baidu.com/view/94220.htm,2008.i0.2.

5.姜智芹,

社,2005.

6.姜智芹,

2008.《文学想象与文化利用(英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镜像后的文化冲突与文化认同一英美文学中的中国形象》[M].中华书局,

7.汤世杰,《梦幻高原》[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0.

8.周宁,《孔教乌托邦》[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

9.周宁,《龙的幻象》[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4.

10.周宁,《天朝遥远——西方的中国形象研究(上下卷)》[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1.(法)莫哈,《比较文学的形象学》[M].载《中国比较文学通讯》,1994.

12.孟华,《中国文学中的西方人形象》[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

13.(法)巴柔,《比较文学意义上的形象学》[M].载《中国比较文学》,1997.

14.陈停、刘象愚,《比较文学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15.周宁,《乌托邦或意识形态:西方中国观的知识状况》[DB/OL].http://chinese.xmu.edu.cn/bigclass.asp?typeid=17&bigclassid=126,2008.10.2.

16.周宁,《中国异托邦:二十世纪西方的文化他者》[DB/OL].http://www.pkucn.com/viewthread.php?tid=20018,2008.10.2.

17.(英)詹姆斯?希尔顿,《恢复了记忆的人》[M],彭恩华、刘晓瑶译.花城出版社,1983.18.赵毅衡,《对岸的诱惑》(增编版)[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19.杨乃乔,《比较文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0.孟华,《比较文学形象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1.

22.(英)萨默塞特?毛姆,《月亮和六便士》[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英)萨默塞特?毛姆,《刀锋》[M],周煦良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

23.(英)萨默塞特?毛姆,《毛姆读书随笔》[M],刘文荣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7.24.陈悖、孙景尧、谢天振,《比较文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5.

26.

27.

2007.(美)龙安志,《寻找香格里拉》[M],梁心刚、艾昕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8.(瑞士)米歇尔?泰勒,《发现西藏》[M],耿升译.北京;中国藏学出版社,1999.(德)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M],黎鸣、李书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8.乐黛云,《探索人的生命世界》[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29.林语堂,《林语堂集》瞰],施建伟编注.花城出版社,2007.

30.

2007.(英)丹尼尔?笛福,《鲁滨逊漂流记》[M],赵字译.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

31.曹顺庆,《比较文学论》[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

32.林语堂,《奇岛》[M],张振玉译.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2007.

33.(法)伏尔泰,《老实人》[M],徐向英译。中国书籍出版社,2009.

34.(古希腊)柏拉图,《理想国》[M],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

35.(英)威尔斯,《隐形人》[M],贾敏译.重庆出版社,2008.

36.(意大利)伊塔洛?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M],张宓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6.37.(英)威尔斯,《时间机器》瞰],陈才译.重庆出版社,2008.

38.(美)迈克?亚当斯,《文化殖民方面经济、文化殖民——西方征服全球的软战争》,王明杰、仲维光编译[DB/OL].

http://hi.baidu.com/hton9520/blog/item/24cd3fdc7efl70df8d1029c3.html,2008.12.3.39.《文化殖民》[0B/oL].http://baike.baidu.com/view/662110.htm,2008.12.6.

40.陶东风,《大众文化一文化殖民一媒介帝国主义详细内容》[DB/OL].http://聊哪.studa.net/Movie/070107/10204786—2.html,2007.1.12.

41.曾艳兵,《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35

附录

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我曾发表学术论文一篇,论文题目是《中国的香格里拉,西方的理想乌托邦——解析詹姆斯?希尔顿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期刊名称是《作家杂志》,2009年3期下半月刊,第112页。该期刊属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第三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论文署名单位为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

致谢

我为期一年有余的硕士论文写作即将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此时此刻我激动的心情难以平静。在天津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班的三年学习时光让我受益终身。在这三年里,我认真习读了比较文学各门课程,无论是课堂上各位教授的精辟讲解,还是工作之余为研习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所付出的辛苦努力,我都将永远铭记在心。

在论文写作的过程中,从论文的选题到确定思路,从资料的搜集、提纲的拟定到内容的写作与修改,继而诸多观点的梳理,都得益于我的导师——赵利民教授的悉心指导和匠心点拨。

论文的点评中总是闪烁着智慧的火花,与他的每次交谈我都能从中获益。他渊博的学识,敏锐的学术洞察力,严谨的治学态度,一丝不苟的负责精神,以及对学生孜孜不倦的教诲都给予了我极其深刻的印象,让我受益匪浅。在此,谨向赵教授表示我最衷心地感i身j_和最诚挚的敬意。

同时,也向两年来所有教授过我和帮助过我的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的各位教授——孟昭毅、甘丽娟、曾思艺、曾艳兵、王国授,高恒文等表示感谢。他们为我走上比较文学之路提供了无私热情的帮助。没有他们的帮助和指点,这篇论文的完成也是难以想象的。感谢您们对我的谆谆教诲和耐心指导。

还要感谢我的同学和朋友们,感谢你们在我论文写作过程中给予的鼓励、关心和无私的帮助。陈欣冬

中国的香格里拉西方的理想乌托邦解析希尔顿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

中国的香格里拉,西方的理想乌托邦——解析希尔顿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

作者:

学位授予单位:陈欣冬天津师范大学

本文链接:http://d..cn/Thesis_Y1648025.aspx

更多相关推荐:
《消失的地平线》读后感

消失的地平线读后感有一个古老的传说在藏北雪域隐藏着一个由神人统治的神奇王国香格里拉同时在藏经中也记载着一个由释迦牟尼佛指认的香巴拉王国19xx年这个传说中被称为地之肚脐的理想国因为一部乌托邦式的作品的出版而广为...

Lost Horizon《消失的地平线》读后感

外语093班张吉利28号ImpressionsofLostHorizonIThebookandthewriterLostHorizonwhichwrittenbyJamesHiltonafamousBritis...

被现代文明摧毁的浪漫——消失的本南族_读消失的地平线有感

被现代文明摧毁的浪漫消失的本南族1被现代文明摧毁的浪漫消失的本南族马来西亚婆罗洲沙捞越北部远离大陆在此与自然和谐相处了几个世纪的12万名本南族人依靠潮湿茂密雨林生存然而数十年来由于伐木种植园发展巨坝建设等本南族...

世界上最经典的25句话

世界上最经典25句话1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2能冲刷一切的除了眼泪就是时间以时间来推移感情时间越长冲突越淡仿佛不断稀释的茶3怨言是上天得至人类最大的供物也是人类祷告中最真诚的部分4智...

《麒麟》经典语录

1剥去所有华丽的外衣爱情不过是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的想念2人总需要勇敢生存我还是重新许愿例如学会承受失恋明年今日别要再失眠3有时候我们记得一个人是因为心爱有时候我们记住一个人是因为感动有时候我们无法忘记一个人因为...

《夏至未至》经典语录

夏至未至经典语录我不寂寞我只是一个人而已我的世界里有我一个人就好已经足够热闹1他们站在喧闹里面把黄昏吹成了安静把人群吹成了飞鸟把时光吹成了过往把过往吹成了回忆2曾经那样清晰的痕迹也可以消失不见所以很多的事情其实...

一句话经典语录

一句话经典语录一句话笑话一句话情书一句话经典语录包含了一句话笑话一句话情书等优美伤感一句话经典语录都在这里了快看看这些最经典的一句话吧为小事感动收获大的幸福人生是由每一个片刻串联起来的0604寂寞是成功必经的一...

世界是平的读后感:以开放的心态、积极的行动应对平坦的世界

以开放的心态积极的行动应对平坦的世界世界是平的读后感最早读托马斯弗里德曼的世界是平的是在大学时期朋友推荐的那时候还未走出象牙塔读过之后除了有一些冲击之外没有更多的感受从大学门到机关门已经四年有余加上读MBA后所...

《世界是平的》书评、读后感集锦

世界是平的书评本书揭开了笼罩在这个世界上的神秘面纱讲述了复杂的外交政策和经济问题涉及世界是怎么变得平坦的美国与平坦的世界等问题在本书中弗里德曼将全球化划分为三个阶段全球化10主要是国家间融合和全球化开始于149...

世界是平的读后感123

读世界是平的再版有感其实在一年之前我就听闻过这本书当时没有什么看书的动力也就搁置了直到这次暑假让我有这个想法把它读完初闻这本书觉得很奇怪世界怎么会是平的呢而这平的世界又怎么和经济扯上关系带着疑问我通读了这本书这...

世界是平的读后感

结合世界是平的理解媒介谈谈有关网络时代新特征的看法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相对于之前漫长的传统社会最大的区别在于随着更先进的通讯以及交通方式的出现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地域与地域之间的距离正在飞快的缩短着而这一趋势随着互联...

世界是平的读后感

当我在睡梦之中这个世界正在变得平坦这也是我在看这本书后的一个感受在看这本书前我不知道还有这么便捷的供应链还有这么复杂的公司构架我和我身边的同学是不是已经落伍了呢大世界只是个小村落小个人也有大作为这就是这个平坦世...

消失的地平线读后感(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