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掉思维里的墙

时间:2024.4.27

今天,推荐一本书----古典的《拆掉思维里的墙》,这本书在豆瓣上的得分是8.8。评论我就不写了,豆瓣上已经聚合了很多的书评,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先了解一下。你可以把这本书当畅销书来读,却又不能只是随便翻翻------二三十年形成的思维哪有那么容易就被拆掉的,而新的“心智模式”在搞清楚来龙去脉后,更需要我们在生活中不断地锤炼,至直形成新的思维习惯。

下面是这本书的一些语录,每一句都值得回味。

1、对于大多数刚走入社会的人来说,一套房子就能消灭一个梦想

2、安全感不是拿回来,而是给回来的。

3、无趣之人,往往是无胆之人。孩子对学习“不感兴趣”往往是由于自己觉得没有学好的能力,或者再怎么努力也达不到父母的要求;老人们对任何事情都了“不感兴趣”,是因为他们觉得自己能力不足,或者怎么做都没有年轻人做的好。但是没有人愿意说我很害怕,所以他们骗自己说,我根本不感兴趣!

4、为什么很多有钱人一点也不快乐?因为当他们有了钱之后才发现,钱根本不是他们想追求的。

5、坚持一定会成功吗?答案是错,这是成功学一贯的理念,如果坚持能成功的话,苦追刘德华的杨丽娟就会成为刘德华的老婆的。

6、与其在等待中枯萎,不如在行动中绽放。

7、花费你的一部分过去,去购买一个未来。

8、别用自己的生命点燃别人眼中的光环。

9、你的潜能就好像你的咨询顾问,如果一开始你信任他,他就会越来越努力,为你做越来越多的事情。但是如果你一开始就不信任他,而去依赖其他的东西,他就慢慢远离你,在你需要用的时候,他再也不会再来。

10、恐惧就是这样一个懦夫,当你触及他的底线,接受事情最坏的结果,然后开始准备和它大干一场的时候,它早就不知道躲到哪里去了。

11、一个成功的职业发展人士,十年后一个月的收入是十年前一年收入的十倍。在今天这个变化多端的社会,期待一个公司或者行业连续10年都有最快的发展,怎么可能呢?自我的快速发展,也许需要通过调整职业方向的方式来实现。而房贷却让我们不敢做任何的职业变动。

12、以今天的房价,排除那些富二代不说,普通人买房子只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双方父母出钱资助,这种人的前途和发展基本上被父母控股了。第二种人是牺牲了太多的发展机会,典当梦想来成就一套房子。

13、爱有两种,一种是死死抓住,你紧张他也紧张;一种是轻松拖住,你舒服他也舒服。

14、安全感绝对不是来自婚姻,如果你是抱着想要安全感而进入婚姻的话,这个婚姻80%会出现问题。

15、我没有一个人活下去的勇气,没有你我怎么办,干得好不如嫁得好。这些天天围绕在我们身边的屁话,你真的相信吗?其实说出这些话的人都是没有安全感的人。

16、你是否给爱人发过短信“小红,我爱你。”然后拿着手机焦急的等待,一分钟看一次,你在等待对方的回复“小明,我也爱你”。其实这不是爱,而是索取,真正的爱的表达不是期望得到对方同等的回复,不要把爱自己当成爱别人。那些打着爱的旗号的伤人者、自残者、伟大牺牲者,没有发现,那其实不是爱,而是恐惧。

17、我们很多时候把依赖当成了爱,当看到别人没有自己也活得很好的时候,内心就会莫名其妙的生气,觉得对方不爱自己了。其实真正的爱,是给对方自由,也给自己自由。

18、你的父母有没有对你说过:“我这样为了你,你却让我这么伤心。”这些话听上去是爱的表达,其实是一种要求与责备。翻译过来就是:“我对你这么好,所以你必须听我的话!”

19、你的孩子得了100分,你很高兴,对他说:“你得了一百分,妈妈好爱你啊!”但当他得60分的时候,你又会说什么呢?你会不会生气地说:“怎么这么低?妈妈不喜欢你了!”你的孩子很快就会学会:妈妈爱的不是我,而是我的分数。他也会把“喜欢”和“爱”混为一谈。

20、能力=天赋*时间,如果有一件事情你没有成功,那不一定是欠缺天赋,而是欠缺时间。

21、不相信自己,又随时害怕失去。我们终将被奴役,成为安全感的奴隶。

22、在安全的环境,拆掉思维里的墙,小范围地冒一冒险吧!试试看只用你们家房子的一平方米的钱,给自己安排一段旅游;试试看在一两个你永远不再去也不可惜的小群体里面做做自己一直不好意思做的事;试试看给那些可去可不去的职位打电话,试着推销一下自己试试看······

23、远离那些让你容易获得安全感的事情!包括过于关心你的父母、一张可以任意刷的卡、一个不会犯错误的任务和一个养老般的工作。那么驯化你成为安全感奴隶!

24、给自己一个恐惧保险箱,你会发现,你曾经担心的那些东西,几乎从来没有发生过。

25、很多人害怕公众演讲,其实,你真正恐惧的不是讲砸,而是自己没有能力面对讲砸的状况,这才是你内心深处的不自信与恐惧。

26、背对恐惧最可怕,当你真的转过脸去面对,会发现其实没有什么好怕的。

27、你有没有被逼到命运的墙角?有没有试过触碰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的底线?那请你记得问自己:如果我失败了,新来了一个家伙/ 新的情况下,我会怎么办?

28、你有没有注意到,安全感不是从别人身上要什么,而是内心深处,一种被需要的感觉?你有没有注意到,安全感不是从别人身 拿到些什么,而是为这个世界给予些什么?你有没有注意到,安全感是给出来的,而不是要回来的呢?

29、我们在吃饭时想着工作,在工作时想着出错,在恋爱时担心分手,在拥抱时还在看表······我们不能在适当的时间做专一的事,所以我们还是凡人一个。

30、乐趣来源于全情投入,而不是投入后的结果,正是因为这样,乐趣可以是无条件的。

31、一个婴儿在玩的时候咯咯地笑,并不是因为这个游戏会让他获得什么。我们在演奏乐器时觉得开心,并不是因为我们要通过这个拿到钢琴十级。我们在听笑话的时候哈哈大笑,并不是因为我们要记录下来炫耀给别人。我们看小说的时觉得心向往之,并不是因为这本小说能让我减压。因为快乐就是快乐,投入的快乐是无条件的。

32、当你真正完全投入到当下的事情中去时,不管这个事情多么简间卑微,你都能感受到无穷的乐趣。任何一个瑜伽教练都会告诉你,即使认真地投入你的呼吸----这个每天你做过无数次的事情------都能感受到无数的乐趣。

33、不计较钱多钱少肯认真工作的人,往往觉得只要能从事这份工作,本身就是对他的最大报酬。事实上,当一个人为了工作本身而不是工作后的工资来做事情的时候,他往往能够把工作做到最好,也一定会收到最多的报酬。

34、生命就好像镜子一样,有趣之人对生活保持着极高的投入度,全力拥抱,生活也全力拥抱他。无趣之人用“没兴趣”把自己和生命隔绝所以生命也躲开他。

寻找那些不能够被满足的深层兴趣,比如爱,成长,超越自己,快乐,助人、宁静······它们会让你幸福一辈子。

35、成功的尝试能收获到成果,不成功的尝试能收获到智慧。

什么是快乐?就是做事情既快,又乐!

36、对什么都“不感兴趣”的人害怕冒险,害怕失败,所以压根不投入,不投入就难以获

得成果,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当一个人对自己的生命开始用“不感兴趣”来搪塞时,生命也开始对他不感兴趣了。

37、带着关爱而不是期待的投入生活,你会发现能力与乐趣接踵而来。

38、为你的生命找到一个长期的,深层的、不能被满足的乐趣。让这个永恒乐趣带领你穿透生命的无常。

39、我们就是自己生命的巫师,我们给自己搭建一个幻想世界,然后在现实中让这个幻想慢慢实现。

40、如果你是金子,你要提高你的含金量到一定程度,才会成为金矿。当你被挖掘出来,你要经过很痛苦的碾磨、冲刷、浸泡,要让你身上的杂质,不好的习惯、污点被熔掉。然后还要成型、打磨、抛光,最后才成为很有价值的发光的金子!

41、人们宁愿自我歁骗,也不愿意相信自己被欺骗的。因为他活在自己的思维之墙当中。

42、“道”是不会改变的,而“法”会简单地改变,至于做事情的方式“术”,就会经常的改变。

43、一件事情的价值,不取决于现在你判断的价值,而取决于在未来情况中的价值,这就叫做未来价值。懂得静观大地开花结果的人,决不会为失去的一切而痛心。

44、沉没成本其实就是已经损失的成本,为了这个损失而追加成本,最后只头破血流。害怕损失的人,损失最大。

45、有目标的人穿越困难航行,无目标的人躲避困难漂泊。航行者一直在接近目标,漂泊者一直在逃离恐惧。

46、爱害者最擅长的两件事:这不关我事,那不关我事。当然他们也没有做过任何事。他们每一个人都在别人的受害故事中获得不少廉价的快乐。其实是因为受害者深深坚信,自己快乐与否,成功与否掌握在他人手中。

47、你的生命就像你的家。因为你的不坚持,却让别人进来布置。但是你不要忘了,在里面住一辈子的还是你自己民。所以让你的父母停止质疑的最好方式,就是尽快开始行动,然后用事实证明给他们看!你不妨把自己的梦想想象成一家上市公司的董事会,你和你的父母对于“你”这个公司都有一定的发言权。他们占有一定的股份。他们有权利发言,有权利表达观点,而你也有义务认真倾听、考虑。但记得在关于你人生的董事会上,你永远是最大的股东。

48、我们很听话地长成为一群有脑无心的人,一群没有逻辑没情感的人,一群讲高度不讲尊重的人。我们长成为别人要求的样子,并且以此为荣。就这样,我们把自己弄丢了。

49、当一个人等待与拖延的成本,远远高于他真正开始行动所需要的成本,他就会慢慢陷入越等待越不行动的怪圈。我把这个模式称为“等死模式”。

50、什么是成长?那是你内心的一个尺度。你能够感觉到你的成长,你内心知道你会成长为什么样子,就好像一棵橡树籽,无需教导,也会成为一棵挺拔的橡树。世界上每一个人都可 成长为自己最好的样子,同时我们也拥有关于成长为这个样子所有的资源。


第二篇:拆掉思维的墙:逃出情绪牢笼


罗素说,我是不会为信仰而死的,因为万一我错了怎么办?情绪大脑是大脑中牢笼最多的地方,如何出逃?文章较长,但非常值得一读,强烈建议通读后再细读。

情绪是人类最强大的能力之一,我们有丰富而微妙的情感世界,我们大脑中有众多涉及到情感的模块,如杏仁核、前额叶皮层、前扣带皮层等等,我们强大的情绪脑使我们能够在一瞬间对事物贴上“喜欢”、“没感觉”或“厌恶”的标签(从而迅速作出“趋向”、“无所谓”还是“回避”的选择)(《The Happiness Hypothesis》,《The Mindfulness Solution》),能够对复杂的道德情境作出众口一词的判断(《The Moral Animal》),能够体会蕴含着无限微妙情愫、只能意会不可言传的隐喻(《I Is an Other》)。

然而,另一方面,我们的情感世界也是我们大脑中牢笼最多的地方。要理解这一点,需明白情绪大脑的几个基本属性:高优先级、黑盒、迅速但粗糙。

情绪大脑——高优先级

大脑中的情绪模块属于进化年代较为古老的部分(《Synaptic Self》),其掌管的事情往往是关乎生存繁衍利益,所以权力至高无上,例如你走在河边,忽然看到一条弯弯曲曲的东西横在路边,还没等你的理性大脑反应过来你就一跳三丈高了,这个让你一跳三丈高的信号便源于我们情绪大脑的一个重要模块——杏仁核(Amygdala)。

情绪大脑——迅速但粗糙

我们的视觉信号进入大脑之后兵分两路, 其中一路(high road)通往我们大脑的“高级”区域做详细但较慢的计算,另一路(low road)则到达我们的杏仁核,进行迅速但粗糙的计算,我们的立即行为受到 low road的支配(被杏仁核绑架了),因为该路的计算速度较快(但很遗憾“快”跟“准”是一对矛盾),如果疑似遇到对我们可能有威胁的场景,我们立即就会进入所谓的“战斗或逃跑”(fight-or-flight)状态。

由此可见,情绪大脑并不那么“聪明”,它要的是“快”(因为所涉及的决策往往生死攸关),而未必是“准”,就像我们设计计算机算法一样,为了 “快”,有时候必须以牺牲“准”为代价。此外,当牺牲“准”的时候,情绪大脑也不是胡乱牺牲,而是会有特定的倾向性,它会倾向于宁可错在保守的一边,即宁可把绳子错当成蛇,也不可把蛇错当成绳子,因为把绳子错当蛇只不过是吓一跳而已,没什么代价,而把蛇错当成绳子可能就犯下了生死攸关的大错。大脑中的这种固定的、有章可循的倾向性就是所谓的“认知偏差”(cognitive bias)

(《Predictably Irrational》)

情绪大脑——黑盒模块

此外,我们的情绪大脑还是一个黑盒模块,绝大多数时候,我们只能感受到其输出(情绪体验),而对于为什么我们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情绪,却一无所知。有些时候,我们甚至都不知道我们对某些人和事的真实情感是什么(例如人们常说的“总是在失去以后才知道珍惜”)(《Strangers to Ourselves》)。很多时候我们认为很了解自己,是因为我们的理性大脑非常善于为自己的情绪或行为寻找看上去合乎情理的解释(《逃出你的肖申克(四):理智与情感》)。

有这样一个有名的心理学实验,由心理学家 Donald G. Dutton 和 Arthur P. Aron 在19xx年设计,实验名叫“悬索桥上的爱”(《Sway》)( <我们对爱情的冲动,从Capilano悬桥开始> )。实验者招聘了一些被试,表面上称实验的目的是为了研究优美的风景对人的创造力的影响,实验的场所在一处风景名胜,被试需要穿过一座悬索桥,如图:

一位漂亮的女助手会拦住被试,请求填写问卷。对于其中一部分被试,女助手在他们已经穿过了悬索桥之后拦住他们,而对于另一些被试,则在悬索桥中间拦住他们。在问卷填写完毕之后,女助手会留下自己的电话号码,并对对方说“如果你有兴趣,欢迎打电话给我,我很愿意进一步解释实验的细节”。

然而,这个实验的真实意图却是想要知道到底是哪组被试中有更多的人对女助手动心,实验人员事后会统计哪组被试当中有更多的人会打电话约女助手出去。

这个实验之所以有名,是因为其结果很令人掉下巴:两组被试唯一的区别便是在桥上还是桥头被拦下来,这个无关紧要的区别跟女助手的吸引力究竟能有什么关系呢?然而,包括后续的类似实验也证实了确有关系:在桥上被拦下来的被试当中有更多的人打电话约女助手。

为什么? 心理学家认为,当被试处在悬索桥上的时候,情绪处于高唤起状态,心跳加速,手心湿润,这跟异性吸引所致的唤起状态很相似,人们的下意识会将这种唤起状态部分错误归因为女助手的吸引力。而实验最关键的地方在于,被试自己并不认为是这种错误归因让他们觉得女助手更加具有吸引力,而是真诚地认为女助手就是更有吸引力。

类似的,我们都知道,热恋中的情侣,父母越是干涉,往往会反而导致他们情感越发热烈。但这儿的关键在于,他们不会觉得这是家长干涉的“功劳”,而是真心觉得情感越发强烈。心理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为“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体现了一个一般性原则:由于我们的大脑每秒接受的信息里面只有少得可怜的一部分到达意识层面,绝大多数都在下意识层面处理掉了。因此我们无法直接洞察大脑中发生了什么,绝大多数时候,我们之所以感觉“知道”我们为什么这样那样做,是由于我们的大脑无时无刻不在推理“为什么我

会那么做”,对于了解自己的人来说,这种推理往往正确,但如果不够了解自己,那么就有可能错误地推断了自己行为的动因。

心理学对我们行为的动机有一个基本的区分: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

前者例如:金钱、物质、惩罚,等等。后者例如:好奇心、成就感、价值观等等。一个重要的观察是:当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同时存在的时候,我们常常会下意识倾向于把自己的行为的动机归因于外部动机,因为外部动机更为看得见摸得着,而内部动机则较为隐蔽(文艺一点的说法就是内心的小声音太容易被外界的喧哗所遮蔽)。

心理类和育儿类的书籍中经常可见引用这样的一个故事(此处的版本稍加演绎,原版记不大清了):

一位老人住在一个小木屋中,经常有小孩来他的木屋旁边玩闹,喜欢安静的老人不胜其扰,老人知道赶他们走也没有用,甚至可能 适得其反。有一天,老人把孩子们叫过来,给了他们每人五毛钱,说“我很喜欢你们,请以后你们每天都过来玩,每次都会给你们每人五毛钱”。孩子们听了之后当然很开心,居然还有这等好事,还有人愿意花钱让他们玩,于是他们每天过去玩。如此过了一阵之后,老人又把他们叫过来,说“最近我没什么钱了,只能给你们每人两毛钱”,孩子们听了之后虽然有些不快,但总比没钱好吧,所以还是过来玩,但劲头已经大不如前了。如此又过了一阵,老人说“虽然我很想你们过来玩,但我真的没钱了,以后不能再给你们钱了”。孩子们听了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心想“没钱还指望我们来玩吗?”,于是都散了。

育儿类的书籍用这个故事来告诫父母,毁掉孩子对事情本身的兴趣的最好的办法就是给物质奖励。当物质奖励和兴趣同时存在的时候,由于前者更为看得见摸得着,而且我们的大脑对于物质激励更为敏感,所以更容易推测自己的行为的动机为物质激励,而一旦大脑将这两者挂上了因果关系就坏事了,因为一旦以后“因” (物质激励)被撤掉,“果”(好好学习)也就消失了。(当然,如果孩子本身就对什么都没有兴趣,那么使用物质激励来作为初始动因也无不可。由于本就没有内部动机,所以外部激励不会让事情更糟,《Redirect:The Surprising New Science of Psychological Change》第四章对此有非常详细的分析)

反过来说,当外部动机看上去不足以解释行为的时候,我们也会(同样错误)地把动机归结为“我想这么做”。社会心理学有一个有名的说服技巧叫“登门槛效应”( <登门槛效应:得寸进尺提高说服力> )(《Yes!: 50 Scientifically Proven Ways to Be Persuasive》),其原理也与此类似。

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它们统称Overshadowing Effect(遮蔽效应)——

当行为存在多个可能的解释的时候,更“吸引眼球”的解释往往会占上风,不管其是否真正的解释。换句话说,“吸引眼球”的外部动因会“遮蔽”内心的微弱的小声音。

面对选择也是如此,我们究竟是因为什么原因选择这个而不是那个呢?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口味的双盲实验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了——人们相信他们选择可口可乐而不是百事可乐是因为前者味道更好。然而一旦把标签撕掉,人们往往惊讶地发现自己选择的却是百事可乐。

实际上,标价、品牌、甚至放在货架上靠左还是靠右的位置、菜单上的字体是否美观,这些都在下意识层面对我们的行为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但由于种种原因我们往往错误地将自己的选择或体验归因于商品本身的质量或者味道(《Subliminal》)。我们倾向于相信自己的决策是理性的,是基于正确的信息的,这种 Wishful Thinking使得我们推测自己之所以选择一种商品肯定是基于其质量(“否则自己就太傻了”,我们当然不希望自己很傻),这种自我认知的需要掩盖了真正的动因。

有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这个实验有各种变种,也许你也可以在自己的现实生活中找到自己的版本):

实验者雇了两组人,给他们一些艺术海报让他们选择,其中一组人让他们在选择之前先详细罗列自己认为每一张海报好在哪里或不好在哪里(就像本杰明·富兰克林著名的列表决策法一样),另一组人则不这么做,而是直接遵循自己的喜好进行选择。在实验结束之后若干天,实验者回访了这些人,发现第二批人(直接选择的)很明显比第一批人(先罗列原因的)更中意他们当初的选择。

这个实验的原理是这样的:由于我们的情绪大脑是个黑盒,它选择喜好的时候有自己的一套逻辑,而我们所意识到的只是结论(“一眼眼上去就喜欢,也说不清为什么”),但是第一组被试却试图去推测这个黑盒内部的逻辑到底是什么,而推测往往是错误的,但他们却相信自己的推测是正确(理性)的,于是他们基于这些推测出来的(往往不正确)的逻辑进行决策,之后发现自己的情绪大脑却并不买账,因为理性大脑的猜猜看猜错了。这里,后者的“理性”分析遮蔽(Overshadow)了情绪大脑真正的动机。

Overshadowing Effect是一个比较一般性的现象,不仅体现在心理动机方面。例如早在19xx年的时候,人们就发现,对视觉记忆进行语言描述不仅不会帮助深化记忆,反而还会损害记忆。Schooler 和 Engstler-Schooler 两位心理学家在19xx年做了一个很经典的实验(《The Invisible Gorilla》),这篇论文的标题是这样的:“语言对视觉记忆的遮蔽效应:有些事情不可说,一说便破”。其中“不可说,一说便破”是我意译的,原文是“Some

Things Are Better Left Unsaid”,这个实验模拟的是当时目击证人指认犯罪嫌疑人的过程:

两组被试首先观看30秒银行被抢现场录像,其中犯罪嫌疑人露了一下脸。之后,其中一组被试被要求花五分钟“尽可能详细”地描绘他所看到的犯罪分子的脸,另一组被试在这五分钟内则什么都不做。接着,两组被试都被要求从一组嫌疑人当中进行指认。

猜怎么着?什么都不做的一组被试指认的准确率为64%,而另一组被试,也就是那组被要求尽量详细地描绘录像中看到的嫌疑人的脸的被试,他们的准确率竟反而只有可怜的38%。

正如前面提到的选艺术海报的实验一样,当我们被要求对自己无法获知其内部状态的大脑黑盒模块(不管是情绪模块还是视觉记忆模块)进行分析的时候,我们的分析只是推测,或者只是在用有限描述能力的语言去试图逼近无限微妙的视觉记忆,而我们又倾向于相信自己的推测或分析,并进而仅依据他们来做判断决策 (而将真正拥有信息的大脑模块抛弃在一旁),于是遮蔽效应就发生了。

我们知道,很多时候我们的行为的最深层动机来源于情绪大脑,情绪大脑指引着我们绝大多数的日常行为,而既然如上面所说,情绪大脑“并不总是对的”,但又是一个黑盒,无法窥其内部,所以出错了也很难“调试”和“纠错”,那么——

当情绪大脑出错的时候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二战之后,由于战争的创伤,很多儿童无家可归,无人照料,这些孩子在成年之后,在人际关系相处交往方面出现了诸多的困难,联合国遂派心理医生、心理分析学家John

Bowlby去做调研。Bowlby后来便由此提出了著名的 Attachment Theory(依恋理论)。虽然心理分析学派后来饱受批判,但Bowlby的依恋理论本身却是一个很成功的经典理论,并且在后来被拓展到两性关系当中。

最简单的来说,依恋理论认为:一个人成年之后在亲密关系中的行为模式与其儿童时期与主要照顾者(通常是父母)的相处模式有很大的因果关联。

与心理分析学派试图把任何成年的行为模式都往童年归根溯源不同(这属于拿着锤子找钉子),依恋理论基于一个很“现实”的假设:对刚出生不久的幼儿来说,有两个关键的需求:

1. 生存需求。2. 探索环境的需求。前者要求父母在视线之内,后者则往往意味着离开父母。Bowlby认为,漫长的进化中的自然选择使得我们大脑中形成了一个动机调节/控制系统,这个系统的第一要义是满足安全感(生存)需求,在此前提之下,去努力探索环境。就像我家宝宝总喜欢玩楼下某户人家门口蹲着的一只惟妙惟肖的石膏狗, 但是很显然她觉得那是

只真动物,所以有点害怕,所以她的折衷方案就是拉着我的手要我跟她一块过去,然后她就放心地调戏人家的门神了 : )

Bowlby用负反馈系统来打比方,例如空调中的自动控温系统,当室内温度达到某个阈值之下的时候就自动启动空调,到达阈值之后便关闭,从而使室温稳定在一个温度。我们大脑中的安全感控制系统也是如此,当安全感降到某个阈值之下的时候,便开启大家都熟悉的一种叫“焦虑”的情绪,驱使宝宝去寻找他/她 的照料者,而找到了之后,焦虑便逐渐降低。当第一需求——安全感——得到满足之后,便启动第二个需求——探索,而探索的过程中一旦感知到不安全因素的存在 (例如父母离开、环境陌生,等等),则探索行为会立即停止,安全感的调节器再次打开。由此可见这是一个在两个需求之间去的平衡的动态控制系统。

但以上只是理想情况,基于父母的不同行为,孩子的行为也会有显著的不同,以下是依恋理论当中的三个比较主要和典型的类型:

1、安全依恋型,即安全感较强,相信妈妈总会在身边,所以探索行为较多,即便因妈妈离开而焦虑哭泣,一旦妈妈回到身边也会很快回复到探索状态。这个被认为是理想的依恋模型,形成这种依恋模型的前提是父母总能够在宝宝需要的时候满足其安全感需求。

2、逃避型,这种类型的孩子不管对父母还是对陌生人都表现漠然,也不会去探索环境,比较孤僻。依恋理论认为这种行为的成因是父母总是不能给与足够的安全感,例如没有耐心,对孩子的需求不敏感,拒绝身体接触,以及其他负面反馈,久而久之孩子会形成“我也并不需要你”的心理,因为没有人能够长期生活在期望得不到满足的焦虑中,要么改变现实使希望成真,要么改变期望以适应现实,在这种类型的依恋关系中,由于父母无法满足孩子对于亲密关系的期望的现实,所以孩子只能降低心理期望。但是,由于前面提到的控制系统把安全感放在首位,安全感得不到满足就不能去探索环境,所以这类孩子可能会陷在这个阶段很久。其实,心理学家通过检测心跳、压力荷尔蒙水平发现这类孩子并非真的通过调节期望从而完全没有焦虑,其实在平静的表面下,他们仍然期望得到父母的关爱(你可能会觉得奇怪,人说天下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原因很多,以后慢慢再说)。

更多相关推荐:
拆掉思维里的墙 读后感

拆掉思维里的墙原来我可以这样活读后感施臻老师推荐了这本书我拿到书一打开就被那简单却富含哲理的插画吸引住了深深的被吸引住了于是我带着期待读完了这本书它的确是一本人生的开窍手册古典老师的每一句话都让我获益匪浅也让我...

《拆掉思维里的墙 》读后感

摆正心态做幸福的自己熊晓昀我们的思维里会有墙吗谁在我们的思维里搭了墙这面墙还可以拆掉吗带着这一连串好奇的问题我翻开了拆掉思维里的墙原来我还可以这样活这本书奇怪的是我并没有从这本书中找到拆墙的方法却收获了一种心态...

读《拆掉思维里的墙》有感

读拆掉思维里的墙有感拆掉思维里的墙原来我还可以这样活初次浏览书名便对此书一见钟情看了下书的作者是人生设计大师古典所著更有熟悉及仰慕人士俞敏洪徐小平的推荐此书也便顺其自然的成为了我本次阅读的青睐拆掉思维里的墙非常...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后感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后感原来我可以这样活我们每个人的内心中都有一些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对于幸福成功事业我们往往纠结于世人的看法这些固定的思维方式在我们脑海中处于相当强势的地位它们驾驭我们操纵我们束缚我们的思想和行为剥...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后感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后感你相信星座吗也许许多人会说很相似我不信性格可以预测却一直不明白为什么测试的结果会如此相似看了古典的书我明白了原来人们会因为对自己星座的相信慢慢的发展成那样的性格星座性格的心智模式不仅让他们看...

《拆掉思维里的墙原来我还可以这样活》读后感

拆掉思维里的墙原来我还可以这样活是新一代人生设计大师古典倾情打造人生开窍手册心理学职业规划人生哲学你是否缺少安全感你会经常觉得累吗结婚一定要买房吗坚持一定会成功吗努力一定有结果只有有钱才能够幸福老板可以掌控吗小...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后感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后感原来我可以这样活前段时间闲来无事在网络世界里游荡偶遇多年未见挚友其询问这些年我们的发展历程向其表示碌碌无为一事无成其也感叹世事艰辛并向我推荐了古典的著作拆掉思维里的墙简单游览了序之后感叹原来...

拆掉思维里的墙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后感当我拿到这本书顺便翻了几页也没觉得他跟其他励志的书有什么区别于是放一边一直也没看就在偶尔一个机会是个周末闲暇之余再翻开这本书时我对这本书有了不同的看法这本书通过一个个小故事和案例的分析再结合...

拆掉思维里的墙

拆掉思维里的墙搞定职场中的六种人问1如何搞定六种不同类型的人我们在课上已经学过人可以分为6种类型您能否概括一下具体如何搞定这六种不同类型的人他们的兴趣点分别在什么地方比如您说你只会给俞敏洪这样S类型的人教师节而...

拆掉思维里的墙:买房VS买梦想

从职业发展来看一套房子消灭一个梦想我们尝试翻阅国内大部分创业者的成功档案发现他们都在最适合开始创业的年代选择创业而不是买房19xx年马化腾五人凑了50万创办腾讯没买房19xx年史玉柱向朋友借了50万搞脑白金没买...

《拆掉思维的墙》读后感

拆掉思维的墙读后感关于成长拆掉思维的墙gt读后感郑慧慧CBS最近39郑在前行39推出了好书推荐我非常喜欢这个模块希望未来的微信号能将这个模块做的更好上周推出的是一本励志书籍拆掉思维的墙在大学期间就曾听过这本书一...

拆掉思维的墙读后感

拆掉思维的墙读后感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要想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重要因素就是要有良好的自身素质这良好的自身素质包括很多内容比如人品德行文化知识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等等其次就是处世态度面对你的人生你是积极应世还是玩世不恭...

拆掉思维里的墙读后感(3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