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后分析感 《冯谖客孟尝君》读

时间:2024.4.20

词·清平乐

禁庭春昼,莺羽披新绣。

百草巧求花下斗,只赌珠玑满斗。

日晚却理残妆,御前闲舞霓裳。谁道腰肢窈窕,折旋笑得君王。 《冯谖客孟尝君》读后感(原创)

昔者初闻孟尝君,大抵战国四君子之论云云。余不知其人,亦步亦趋。今从《冯谖客孟尝君》读后感觉文章的深刻含义。

-------从《冯谖客孟尝君》谈孟尝君为人

昔者初闻孟尝君,大抵战国四君子之论云云。余不知其人,亦步亦趋。今从《冯谖客孟尝君》观之很有伪君子之嫌,遂转而深思之。得曰:孟尝君伪君子也。 谖,贫乏不能自存,闻孟尝君子威名而投其门下,是落魄之极也。君子本应无由而救之,是义也;然孟尝先问“客和好”,是为求利。论语有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求利者,可谓君子乎?小人也。客本落魄之人,焉肯称其能,如若,恐被讥之曰:有能何至斯。问客何能,本小人之行径也,客无能,无利可图,本应弃之,然孟尝笑而曰:诺。何也?笑多一无用之食客,若弃而不顾有损君子威名,不弃实无用也。故孟尝笑乃苦笑也,试问君子如是乎?孟尝君伪君子也。

本文写冯谖为孟尝君出谋划策,帮助孟尝君在齐国权力交替的局势中巩固了政治地位,表现了冯谖的政治远见和才能,也反映了当时的权贵的养士之风,同时也肯定了孟尝君礼贤下士的某些品德。

从思想内容上来说,这篇文字歌颂了冯谖的政治卓见。冯谖的所谓“焚券市羲”,实际上是一种争取民心的活动。冯谖的政治远见,明智远虑,就在于他比较清醒地看到一个统治者尽管可以一时拥有大量的财富,但如果失去民心,将是十分危险的。

从文学性、艺术特色来看,这篇文章的特点,我们主要从刻划人物上来认识。 作者通过对人物的言谈、行为细节的描写,通过起伏跌宕的故事情节,生动鲜明地刻划了一个有奇谋异策的冯谖的形象,生动地描写了他异乎寻常的智谋和奇士的风采。

文章写冯谖的三件事:一是冯谖初为门客,以异乎寻常的回答和行动试探了孟尝君对“士人”的态度;二是在他替孟尝君到薛地收债时,在薛地当众烧券,收买了民心;三是写在孟尝君失掉相位后,冯谖出奇谋恢复了孟尝君的相位,并建议在薛地建立宗庙,以长久保护封地,最后点出,“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都是冯谖一系列的策谋起了作用。

作品中孟尝君及“左右之人”的描写亦传神,“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以及后来的“以告”,“皆笑之以告”,“皆恶之,以为贪而不足”,见出人情世态来。 1

一、士为知己者死

孟尝君是战国四公子之一,齐国宗室大臣。孟尝君姓田名文,封地在薛,孟尝君是他的封号。孟尝君以“好客养士”、“好善乐施”而名闻天下,他对待门客,不惜“舍业厚遇之”,因而“倾天下之士”(《史记·孟尝君列传》),门下食客达三千余人,冯谖是其中的佼佼者。

他以穷困潦倒而投靠孟尝君的面目出现,说自己没有什么爱好,也没有什么专长。这样做是为了试探孟尝君的胸怀和眼光,但是孟尝君接纳了他。他还三番五次地向孟尝君提出近乎苛刻的要求,但孟尝君无一例外的都满足他而从来不嫌弃,甚至帮他那样一个无用的人赡养老母。这时,冯谖发现孟尝君是一个不势利、非常大度、值得为他出谋划策的领袖,才毅然决定竭尽全力以事孟尝君。通过“薛国市义”、营造“三窟”等活动,冯谖为孟尝君立下了汗马功劳,使其政治事业久盛不衰。

冯谖顶着可能被杀的风险,到薛地为孟尝君“市义”,也就是假传孟尝君之命,把债券一把火全部烧掉,免除了当地百姓的债务。如果是一般人,得知自己的放出去的债全部毁了,一定会大发雷霆,但是孟尝君没有。他只是说了一句“先生休矣”,正是因为冯谖之前对孟尝君的了解,才给了他这样做的胆量。他知道孟尝君有容人之量,所以才会放开手去做。

接下来冯谖为孟尝君巩固政治地位进一步营造了“三窟”,使得孟尝君在及国的地位大大提升。冯谖为孟尝君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报答孟尝君的知遇之恩。 聂政、荆轲、豫让是《战国策》上有名的豪侠之士,他们为了报答他人的知遇之恩,同样不惜生命、刚烈永诀,为朋友赴汤蹈火、义无反顾,他们身上体现的古代英雄节义、精神价值,永远让后世感佩仰慕。

聂政是战国时的侠客,魏国人,以任侠著称,为战国时期四大刺客之一。聂政年青侠义,因为除害杀人偕母及姊莹避祸到齐地(今山东境),以屠为业。韩大夫严仲子因与韩相侠累(名傀)廷争结仇,潜逃濮阳,闻政侠名,献巨金为其母庆寿,与政结为好友,求其为已报仇。聂政待母亡故守孝三年后,忆及严仲子知遇之恩,独自一人仗剑入朝都阳翟(今禹州),以白虹贯日之势,刺杀侠累于阶上,继而格杀侠累侍卫数十人。因怕连累与自己面貌相似的姊姊荣,遂持剑自破其面,挖眼、剖腹。其姊在韩市寻到弟尸,伏尸痛哭,后撞死在聂政尸前。其事迹见《史记·刺客列传》。

荆轲是战国末期人,人称庆卿,据说本是齐国庆氏的后裔,后迁居卫国,改 2

姓荆。他喜好读书击剑,曾向卫元君游说,不被重用。荆轲于是到四方游历,结识了许多豪杰志士。随后,荆轲来到燕国,受到太子丹的礼遇。为报知遇之恩,毅然赴秦刺杀秦王,失败而亡。见《史记·刺客列传》。

豫让,春秋战国间晋国人。是晋卿智瑶家臣。晋出公二十二年(公元前453年)赵﹑韩﹑魏一同灭了智氏。豫让为了报答智瑶的知遇之恩,用漆涂抹身体,吞炭使自己声音嘶哑,悄悄伏在桥下,谋刺赵襄子未遂,后来被赵襄子所捕。临死的时侯,求得赵襄子衣服,拔剑击斩其衣,以示为主复仇,然后伏剑自杀。见《史记·刺客列传》。

《战国策·赵策一》:“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吾其报知氏之雠矣。”古代很多名士都士以这一句为人生信条的,冯谖就是其中之一。

二、领导者的智慧

照理讲,一位无功无劳落魄至此的食客,不断提出各种过分的要求,确实会使人厌烦。但是,孟尝君确实是君子风度强者眼光,怀有宏远之志一一他满足了这位弹铗客的要求。于是,冯谖——这位以义度人的门客,在关键时刻,为孟尝君“市义”,投资了金钱买不到的威信,使这位公子在落难之时有了立身之所,得以再度发展。

战国末期,秦国越来越强大。各诸侯国贵族为了对付秦国的入侵和挽救本国的灭亡,竭力网罗人才。他们礼贤下士,广招宾客,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因此养“士”(包括学士、策士、方士或术士以及食客)之风盛行。当时,以养“士”著称的有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和楚国的春申君。后人称他们为“战国四公子”。正是由于他们能够广纳贤士,给于他们发挥自身能力的机会,并且知人善任,所以才会有“战国四公子”的强大声势。

俗语云:“得民心者得天下,得士者得民心。”当今社会最需要的就是人才,这就告诉领导者,要学会慧眼识珠,广纳贤才。但是如何招揽人才,从这部作品中,我们或许可以得到一些启发。

首先,管理者应当广揽人才,结合实际,争取各方面的饱学之士,形成为我所用的复合型人才结构;其次,应当正确对待人才、容忍人才。一个人在最初之时,或者有这样那样的缺点,甚至会高不成低不就,这是年轻人必经之路、必受之挫,这个时候,相扶一把指点一下,比严厉地指责、训斥更有意义;再次,为人才成长提供必要的条件,使其“食有鱼、出有车、居有养”。

3

一旦做到了以上几点,人才才会感谢你的知遇之恩,才能为你所用。这是知识时代尊重人才、使用人才的一个聪明之道。

奉贤区南桥小学丁春贤

20xx年10月16日

4


第二篇:冯谖客孟尝君7


冯 谖 客 孟 尝 君

一、掌握下列加点字在本文中的意义

1、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 ..

2、孟尝君使人给其母食用,无使乏。 .

3、请而见之,谢曰:“???” .

4、于是约车治装,载券契而行。 .

5、遣太傅赉黄金千斤、文车二驷、服剑一。 .

6、驱而之薛,使吏召诸民当偿者悉来合券。 ..

7、孟尝君就国于薛。 .

8、孟尝君顾谓冯谖? .

9、被于宗庙之祟 .

10、三窟已就? .

二、注意下列古字,写出与它们相应的今字。

1、使人属孟尝君,愿寄食门下。 .

2、谁习计会,能为文收责於薛者乎? .

3、责毕收,以何市而反? .

4、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 .

三、找出本文中所有用于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的词。

1、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

2、孟尝君怪之。

3、先生不羞,乃有意欲为收责於薛乎?

4、孟尝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见之。

5、今君有区区之薛,不拊爱子其民因而贾利之。

6、今君有一窟,未得高枕而卧也。

7、于是梁王虚上位。

8、孟尝君客我?

9、务富其民?

四、注意下列句中“者”字的用法,指出它们各自起到什么作用

1、齐人有冯谖者

2、视吾家所寡有者

3、孟尝君为相数十年,无纤介之祸者,冯谖之计也。

答案:

一、1、揭:高举 过:拜访

2、给:供给,供应

3、谢:道歉

4、约:捆扎,套

5、赉:携带

6、驱:赶车 之:动词,到??去

7、就:接近,前往

8、顾:回头

9、被:遭受

10、就:完成

二、1、属:嘱托,转达意愿,这个意义后来写作“嘱”。

2、责:所欠的钱财。这个意义后来写作“债”。

3、反:归来,这个意义后来写作“返”。

4、说:高兴、喜悦。这个意义后来写作“悦”。

三、1、贱:形容词用作意动,“认为??卑贱”。

食:动词使动用法,“使??吃”。

2、怪:形容词用作意动,“以??为怪”,“认为??怪”。

3、羞:“以??为羞耻”,名词用作意动。

4、怪:形容词用作意动,“以??为怪”。

5、子:名词用作意动,“以??为子”。子其民:以薛地百姓为子。

利:名词用作动词,取利。

6、高:形容词用作使动,“使??高”。

7、虚:形容词使动用法,“使??空缺”。

8、客:名词意动用法,“把??当作客人”。

9、富:形容词使动用法,“使??富裕”。

四、1、者:代词,复指前面的名词。

2、者:加在所字结构之后,起复指名词性成分的作用。使这个名词性成分得到强调,表示“??的东西”。

3、者:代词,与语气词“也”构成“??者??也”的判断句式。

赵 威 后 问 齐 使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

2、书未发 .

3、岁亦无恙乎 .

4、臣奉使使威后 ..

5、岂先贱而后尊贵乎 ..

6、苟无岁,何以有民 .

7、是其为人也,有粮者亦食,无粮者亦食 ..

8、有衣者亦衣,无衣者亦衣 .

9、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 ........

10、是皆率民而出于孝情者也 .

11、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 ..

12、上不臣于王,下不治其家,中不索交诸侯 ...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叶阳子无恙乎? .

2、??恤孤独?? .

3、撤其环瑱?? .

4、何以王齐国、子万民乎 .

5、於陵子仲尚存乎 .

三、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威后曰:“不然。”

2、是助王养其民也,何以至今不业也?

答案:

一、1、派遣

2、启封

3、收成

4、使命 出使

5、使动用法,把??放在前头 把??放在后头

6、假如

7、指示代词,指钟离子 给食物吃

8、给衣服穿

9、怜悯 年老无妻 寡妇 顾念 年少无父 年老无子 救济

10、领导

11、名词用作动词,称王 名词用作动词,把??看成子女

12、名词作介词,对上 名词作介词,对下 求

二、1、she

2、xu

3、zhen

4、wang

5、wu

三、1、赵威后说:“不是这样的。”

2、这样也就是帮助国王滋养百姓,为什么到现在还没有成就事业呢?

江 乙 对 荆 宣 王

一、解释下列加点字 蕃殖

1、果诚何如? ..

2、群臣莫对。 .

3、天帝使我长百兽 .

4、虎求百兽而食之 ..

5、子以我为不信 .

6、吾为子先行 .

7、兽见之皆走 .

8、犹百兽之畏虎也 .

二、辨析下列词语古今词义的差异

1、子以我为不信 ..

2、吾为子先行 ..

3、今王之地方五千里 ..

4、其实畏王之甲兵也 ..

5、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

三、解释下列加点字的用法

1、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 .

2、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 .

3、今王之地方五千里 .

答案:

一、1、“果”和“诚”是同义词,都是真正的意思

2、否定性无定代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没有谁”。

3、动词,做首领

4、寻找 吃

5、言语真实

6、介词,替

7、逃跑

8、好像

二、1、古义:说谎,言语不真实 今义:不信任、不相信

2、古义:先走 今义:模范、其表率作用

3、古义:土地方圆 今义:某一具体的地点

4、古义:它实际上,它本质上 今义:副词,承上文而含转折

5、古义:认为它是? 今义:认为?

三、1、介词,取消“北方畏昭奚恤”这个句子的独立性,使它作为“闻”的宾语。

2、代词,指代狐狸; 代词,指代狐狸和老虎

3、助词,相当于现代汉语里的结构助词“的”

庄 辛 说 楚 襄 王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辇从鄢陵君与寿陵君 ..

2、郢都必危矣 .

3、先生老悖乎 .

4、襄王流揜于城阳 .

5、于是使人发騶徵庄辛于赵 .

6、夫黄雀其小者也,黄鹄因是以 .

7、故昼游乎江河,夕调乎鼎鼐 .

二、解释下列加点字

1、辇从鄢陵君与寿陵君,专淫逸侈靡 ....

2、君王卒幸四子者不衰,楚国必亡矣 ..3、庄辛去之赵 4、秦果举鄢、郢、巫、上蔡、陈之地 .

5、臣闻鄙语曰? ..

6、方将调饴膠丝,加己乎四仞之上 ...

7、将加己乎十仞之上,以其类为招 .

8、倏忽之间,坠于公子之手 ..

9、奋其六翮,而凌清风 .

10、方将脩其碆庐 .

11、南游乎高陂,北陵乎巫山 ...

12、襄王闻之,颜色变作,身体战栗 ....

13、不知夫穰侯方受命乎秦王,填黽塞之内 .

14、辇从鄢陵君与寿陵君,饭封禄之粟 .

答案:

一、1、nian zong

2、ying

3、bei

4、yan

5、zou

6、hu

7、nai

二、1、超过常度 放纵 奢侈 浪费

2、始终 宠爱 减

3、离开 往

4、攻下

5、俗语、俗话

6、正要

7、射的目的物、靶子

8、顷刻、极言时间的迅速短暂

9、驾、乘

10、整治

11、高丘 升、登

12、脸色、表情 哆嗦

13、布满军队

14、名词作动词,吃

鲁 仲 连 义 不 帝 秦

一、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周怒,赴于齐曰:“天崩地坼,天子下席??则斮之!” ..

2、威王勃然怒曰:“叱嗟!而母,婢也。” ..

3、鲁仲连曰:“然则吾将使秦王烹醢梁王!” ..

4、辛垣衍怏.然不悦,曰:“嘻!??”

5、文王闻之,喟.然而叹,故拘之牖.里之库百日,而欲令之死。

6、邹鲁之臣,生则不得事养,死则不得饭.含。

7、即有所取者,是商贾.之人也。

二、解释下列加点字

1、鲁仲连义.不帝.秦 名词作状语,根据正义

2、魏安釐王使.将军晋鄙救赵

3、魏王使客将军辛垣衍间.入邯郸,因.平原君谓赵王曰??

4、今齐泯王已益.弱,方今唯秦雄.天下

5、此时鲁仲连适.游赵,会.秦围赵??

6、百万之众折.于外,今又内.围邯郸而不去.

7、梁客辛垣衍安在..?吾请为君责而归之..。

8、曷为..久居此围城之中而不去也

9、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

10、权.使其士,虏.使其民

11、先生恶能..使梁助之耶

12、居岁馀,周烈王崩.,诸侯皆弔,弃后往

13、卒.为天下笑

14、十人而从一人,宁.力不胜,智不若.耶?

15、鬼侯有子.而好.,故入.之于纣

16、鄂侯争之急,辨之疾,故脯.鄂侯

17、平原君乃置酒,酒酣,起,前.,以千金为鲁连寿

三、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词义

1、天子巡狩,诸侯辟舍,纳筦键,摄衽抱几。

2、将之薛,假涂于邹。

3、夷维子谓邹之孤曰:“天子弔,主人必将倍殡柩,??”

4、彼秦者,弃礼义而上首功之国也

四、用划线法分析下列句子成分。

1、彼又将使其子女谗妾为诸侯妃姬,处梁之宫。

2、公语之故,且告之悔。

3、始吾以君为天下之贤公子也。

答案:

一、1、che zhuo 2、chi jie 3、peng

5、kui you 6、fan 7、gu

二、1、动词,不尊秦王为帝

2、派

3、偷偷地进入 靠,通过

4、更加 称雄

5、副词,正巧,恰在这时 副词,正好碰上 hai 4、yang

6、挫败 状语,深入国内 离开

7、在哪里 使之归,叫他回去

8、为什么

9、指示代词,那个 通“尚”,崇尚

10、名词作状语,诈术 名词作状语,象奴隶一样

11、怎么能够

12、封建时代帝王死的专称

13、终于,最终

14、疑问副词,难道 动词,及

15、女儿 貌美 进献

16、动词,做成干肉

17、动词,走到鲁仲连面前

三、1、“辟”通“避”,避开,离开的意思

2、“涂”通“塗”,道路的意思

3、“倍”通“背”,指不正面对着

4、“上”通“尚”,崇尚的意思

四、略

触 龙 说 赵 太 后

一、选择题

1、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且贰于楚也(从属二主) 失其所与,不知(给以) ..

B、川壅而溃(阻塞) 吾能弭谤矣(消除、阻止) ..

C、吾妻之美者,私我也(偏爱) 王之蔽甚矣(被蒙蔽) ..

D、曾不能疾走(快) 入而徐趋(小步快走) ..

2、加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触龙说(shuì)赵太后 大臣强(qiáng)谏

B、盛(sh?ng)气而揖之 没(mào)死以闻

C、媪(yùn)之送燕后也 老妇恃(sì)辇而行

D、形貌昳(yì)丽 朝(zhāo)服衣冠

3、选出完全不含通假字的一组()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无害 ②形貌昳丽 ③失其所与,不知 ④邹忌修八尺有余 ⑤朝济而夕设版焉 ⑥徐公来,孰视之

⑦少益耆食 ⑧老妇恃辇而行 ⑨奉厚而无劳

A、②④⑤ B、②③⑤ C、②⑤⑧ D、⑤⑧⑨

4、和例句中“夫”字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①遂率子孙荷提者三夫 ②夫晋,何厌之有 ③夫战,勇气也

④予观夫巴陵胜状 ⑤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⑥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

A、①⑥ B、②③ C、④⑤ D、③④

5、下列句中“犹”字用法相同的两句是()和()

A、民之有口,犹土之有山川也

B、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C、犹得备晨炊

D、农夫犹饿死

E、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

6、下列句子中用了比喻说法的是()

A、原未及填沟壑而托之 B、一旦山陵崩 C、愿令得补黑衣之数 D、老臣贱息舒祺

7、下列句子没有敬称的是()

A、敢以烦执事 B、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C、吾不能早用子 D、媪之送燕后也

8、“与”字作介词用的一项是()

A、失其所与,不知 B、秦伯说,与郑人盟 C、若壅其曰,其与能几何 D、吾与徐公孰美

9、“其”字作人称代词用的一项是()

A、吾其还也 B、其所以阜财用衣食 C、谓其妻曰 D、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

10、下列每项中的两句,后一句接得对的是()

A、因人之力而敝之,不武。 B、防民之口,伤人必多。

C、问之客曰:“吾孰与徐公美?” D、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

11、选出加点字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句的一项()

(1)A、不若长安君之甚 B、目似瞑,意暇甚 ..

C、由是观之,王之蔽甚矣 D、甚矣,汝之不惠 ..

(2)A、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 B、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

C、及郡下,诣太守 D、在肌肤,针石之所及也 ..

(3)A、为川者决之使导 B、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

C、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 D、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

12、省略成分不同于其它三句的一项是()

A、晋军函陵B、敢以烦执事C、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 D、使监谤者

13、下列句子中,结构相同的一组是()

A、以其无礼于晋 且贰于楚也

而封以膏腴之地 贤于长安君

B、夫晋,何厌之有 忌不自信

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C、是障之也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非弗思也

D、客从外来,与坐谈 敢以烦执事

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 使监谤者

14、选出停顿有误的一组()

A、于是/入朝见威王。 今齐/地/方千里。

B、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

C、邹忌修八尺/有余。 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

D、老臣窃以为/媪之爱燕后贤于长安君。老臣/今者/殊不欲食。

答案:

1、A 2、B 3、C 4、B 5、AE 6、B 7、

B 8、B 9、C 10、D 11、(1)B (2)A

(3)D 12、A 13、D 14、C

单 元 总 练 习

一、填空题

1、请按照《汉书·艺文志》中所列的六书的次序,写下许慎《说文解字·叙》中的六书名称:( )( )( )( )( )( )。

2、形声字是由( )和( )两个部分组成的。如果一个形声字有多项意义,我们可以根据( )来辨认该字的本义或较原始的意义。

3、请举出一对古今字:A、古字如( );B、今字如( )。

4、请举出一组异体字:A、( );B、( )。

二、单项选择题

1、把全是指事字的一组字找出来:

A、湖、海 B、莫、兵 C、本、末

2、在下列各句中,找出有通假字的句子:

A、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

B、祭祀必祝之,祝曰:“必勿使反!”

C、太后盛气而胥之。

3、把全是形声字的一组字指出来:

A、公、私、行 B、疆、围、河 C、李、松、旦

4、甲骨文字体笔画的明显特征是:

A、方折笔画 B、平直笔画 C、线条圆转笔画

5、在下列各义项中,“叔”字的本义是:

A、用手拾 B、排行在后的 C、不父亲年少的父辈

三、多项选择题

1、下列各组全部是会意字的有:

A、沐、猴、而、冠 B、休、息、集、益 C、刃、上、下、川 D、信、从、岩、泪

2、下列各组全部是象形字的有:

A、刀、斤、马、鹿 B、木、子、月、田 C、兵、库、充、盈 D、桃、种、柳

3、下列各句中都有“约”字,其中使用本义的有:

A

B

C

D

4、下列各句中都有“即”字,其中使用本义的有:

A、来即我谋 B、可望而不可即 C、即其帐中斩宋义头 D、非其父兄,即其子弟 ....

5、下列各句中都有“信”字,其中使用假借义或后起义的有:

A、尺蠖之屈,以求信也 B、信非吾罪而弃逐兮,何日夜而忘之。 ..

C、驰遣信就阮籍求文 D、美言不信,信言不美 ...

四、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老臣贱息舒祺。 .

2、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 .

3、弱固不可以敌强。 .

4、白公奔山而缢,其徒微之。 .

5、臣窃计君宫中积珍宝,狗马实外厩。 ...

6、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 ...

7、是其为人,哀鳏寡,恤孤独,振困穷,补不足,是助王息其民者也。 ....

8、不义不暱,厚将崩。 ..

9、日饮食得无衰乎? .

10、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 ...

11、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 ..

五、翻译下列句子

1、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

2、孟尝君使人给其食用,无使乏。

3、千金,重币也;百乘,显使也。齐其闻之矣。

4、臣闻鄙语曰:“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5、先生老悖乎?将以为楚国袄祥乎?

6、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而挟重器多也。

六、简答题

“说(yue)”和“悦”之间,是通假关系还是古今字关系?为什么?

答案:

一、1、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2、意符、声符、意符 3、略 4、略

二、1、C 2、C 3、B 4、A 5、A 三、1、BD 2、AB 3、CD 4、AB 5、AC 四、1、儿子 2、帝王 3、本来 4、隐藏 5、私下 充满 牲口棚

6、假称 债 接着 7、老而无妻 同情 救济 蕃殖

8、亲近 塌台 9、减少 10、快步向前 道歉 快 11、对敌寇的蔑称 假如

五、1、老虎寻找各种野兽来吃,找到一只狐狸。

2、孟尝君派人供应冯谖母亲的生活用品,不让缺乏。

3、千斤,是厚礼;带车百辆,是尊贵的使者。齐君必定听到这个情况了。

4、我听俗话说:“发现野兔而回头招呼猎犬,不算晚;跑走了羊而修补羊圈,不算迟。”

5、先生是老糊涂了呢,还是认为我的行为是楚国的不祥之兆呢?

6、(这是由于)地位高俸禄厚却没有功劳,而且拥有许多贵重的器物啊!

六、“说”和“悦”是一对古今字。因为凡是“喜悦”的意思,在上古书中全是用“说”字表达。到汉以后才出现“悦”字。

古汉语通论(五)

汉字的构造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汉字,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形声字四种都有的一组是

A、止末行锦 B、目曰戒哀 C、又甘受朝 D、皿亦眉疆

2、下列各组字,具有相同声符的一组是()

A、条修修倏 B、胡朔朗朝 C、闷问闺闾 D、颖颍顿颈

3.下列各组字中,属于形声用字的一组是()

A.本朱寸刃 B.受伐戒莫 C.理期衷闻 D.牛止日高

4、列各组字,意符全都相同的是()

A徒徙行径 B腥胡肖胃 C冯骐笃骏 D孟盟盆益 E福神祈视

5、许慎的“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是指()

A会意 B形声 C假借 D转注

6、下列各组中完全属会意字的是()

A莫、休、甘、武 B炎、寒、贼、朱 C从、信、秉、亦 D友、及、伐、取

二、形声字的形符和声符有种种不同位置,试根据要求各举三例。

1.上形下声:

2、上声下形:

3、左形右声:

4、左声右形:

5、外形内声:

6、外声内形:

三、分析下列形声字的结构。

1、哀

2、衷

3、闷

4、闺

5、锦

6、锡

7、篇

8、鸿

9、膏

10、徙

11、从

12、雑

13、盆

14、基

15、胜

16、务

17、街

18、累

19、斧

20、凤

21、藩

22、波

23、群

24、匪

25、釜

三、简答题

1、分析下列各字的字形构造,说明每个字的本义,并说明它们各自的意符的表义功能:

答案:

一、1、B 2、A 3、C 4、BC 5、C 6、D

二、略

三、哀:从吕衣声 衷:从衣中声 闷:从心门声 闺:从门圭声 锦:从帛金 锡:从金易声 篇:从竹扁声 鸿:从鸟江声 膏:从肉高声 徙:从辵土声 从:从辵土声 雑:从衣集声 盆:从皿分声 基:从土其声 胜:从力朕声 务:从力敄声 街:从行圭声 累:从糹畾声(省声) 斧:从斤父声 凤:从鸟凡声藩:从艹潘声 波:从水皮声 群:从羊君声 匪:从匸非声 釜:从金(省形)父声

三、简答题

鄙:从邑,啚声,本义是边邑。意符“邑”,与城邑有关。融:从鬲,虫省声,本义是炊气上腾的样子。意符“鬲”,与釜锅有关。鞍:从革,安声,本义是马鞍。意符“革”,与熟皮有关。 攻:从攴,工声,本义是攻击。意符“攴”,与手的动作有关。赋:从贝,武声,本义是敛收钱财。意符“贝”,与钱货有关。除:从阜,余声,本义是殿阶。意符“阜”,与山陵或台阶有关。耨:从耒,辱声,本义是除草农具。意符“耒”,与农事或农具有关。题:从页,是声,本义是额头。意符“页”,与人头有关。

古汉语通论(六)

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字中是古今字关系的是()

A错措 B睹覩 C置寘 D沽酤

2、属于古今字关系的是();属于异体字关系的是()。

A辟避、B诒贻、C憑凭、D孰熟、E错措、F谕喻、G赴讣、H县悬、I游遊、J修脩

二、写出下面例句中加点字的今字。

1.齐师败绩,知伯亲禽颜庚。(《左传·哀公23年》) .

2.不辟死伤,不畏众强。(《荀子·荣辱》) .

3.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乎?(《孟子·梁惠王上》) .

4.责收毕,以何市而反?(《战国策·齐四》) .

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 .

6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论语·学而》) .

7、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孟子·公孙丑上》) .

8.昔楚灵王好士细要,故灵王之臣,皆以一饭为节。(《墨子·兼爱》) .

9.虽为庶人,取妻必告,死必赴。(《礼记·文王世子》) .

10.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孟子·告子上》) .

三、查阅王力《古代汉语》附录一《繁简字对照表》,写出下面简化字对应的所有繁体。

1.摆——

2.才——

3.丑——

4.冲——

5.复——

6.筑——

7.历——

8.获——

9.台——

10.干——

四、仔细阅读,找出各句中的通假字,写出本字。

1.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史记·项羽本纪》)

2.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归孔子豚。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论语·阳货》)

3.需弱者用,而健者不用矣。(《战国策·秦二》)

4、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荀子·劝学》)

5、临崖濯素手,步水搴轻衣。(潘尼《三月三日洛水作》)

6、逝将去女,适彼乐土。(《诗·魏风·硕鼠》)

7、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诗·小雅·棠棣》)

8.倍韩,攻梁,一举不得,前功尽弃。(《史记·周本纪》)

9、苟富贵,无相忘。(《史记·陈涉世家》)

10、伊尹之状,面无须麋。(《苟子·非相》)

11、张良出,要项伯。(《史记·项羽本纪》)

五、举例说明什么是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繁简字。

答案

一、1、A

2、ADEGH;BCF

二、1.擒 2、避 3、彩 4、债 5、返 6、悦 7.悌 8、燃 9、腰 10、娶 11、曝

三、略

四、(1)蚤一早 (2)归一馈 时一伺 (3)需一懦 (4)生一性 (5)步一涉 (6)逝一誓

(7)务一侮 (8)倍—背 (9)无一毋 (10)麋一眉 (11)要一邀

五、不同历史时期用来记录同一个词的形体不同的字,先出现的为古字,后出现的为今字,古字和今字合称为“古今字”。如“说”和“悦”,在表示“喜悦”的意义方面,“说”和“悦”就是一对古今字。两个或两个以上形体不同而读音和意义完全相同、在任何情况下都可以互相替代的字,叫做异体字。如“岳”和“嶽”就是异体字。在古代书面语言中,有本字而不用,而用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来代替,这种现象叫做通假字或古音通假。在通假中,替用的字叫做通假字。如《左传·季梁谏追楚师》:“故务其三时,脩其五教。”把“修饰”的“修”写成了表示干肉意义的“脩”,“脩”字就是“修”字的通假字。某个汉字简化后,未简化的字叫做繁体字,简化的字叫做简体字。繁体字和其简体字合称“繁简字”。如“體”字简化后写做“体”,“體”是繁体字,“体”是简化字。“體”和“体”就是一组繁简字。

更多相关推荐:
精品参考《冯谖客孟尝君》读后感

文章写他三次用弹铗作歌的方式向孟尝君提出生活待遇上的要求而且一次比一次高以至引起周围人的笑之恶之但他还是我行我素旁若无人直到孟尝君把他一系列的要求都满足了同时也就是孟尝君所谓爱士的这种诚意得到了考验了他才不复歌...

冯谖客孟尝君读后感

冯谖客孟尝君读后感篇一冯谖客孟尝君gt读后感今天我接触了gt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战国策中的冯谖客孟尝君当老师将这篇古文递给我时我惊呆了这是一篇多长的古文啊没想到的是经过1个多小时的学习我们几个同学竟然将它...

《冯谖客孟尝君》读后感

冯谖客孟尝君读后感原创昔者初闻孟尝君大抵战国四君子之论云云余不知其人亦步亦趋今从冯谖客孟尝君读后感觉文章的深刻含义从冯谖客孟尝君谈孟尝君为人昔者初闻孟尝君大抵战国四君子之论云云余不知其人亦步亦趋今从冯谖客孟尝君...

免费最给力《冯谖客孟尝君》读后感

3s冯谖客孟尝君读后感原创昔者初闻孟尝君大抵战国四君子之论云云余不知其人亦步亦趋今从冯谖客孟尝君读后感觉文章的深刻含义从冯谖客孟尝君谈孟尝君为人昔者初闻孟尝君大抵战国四君子之论云云余不知其人亦步亦趋今从冯谖客孟...

精品参考《冯谖客孟尝君》读后感

冯谖客孟尝君读后感原创昔者初闻孟尝君大抵战国四君子之论云云余不知其人亦步亦趋今从冯谖客孟尝君读后感觉文章的深刻含义从冯谖客孟尝君谈孟尝君为人昔者初闻孟尝君大抵战国四君子之论云云余不知其人亦步亦趋今从冯谖客孟尝君...

冯谖客孟尝君

冯谖客孟尝君齐国有位名叫冯谖的人贫穷不能养活自己他让人嘱托孟尝君姓田名文齐国贵族湣王时为相孟尝君是对他的封号素以好养士而闻名与魏信陵君楚春申君赵平原君并称战国四公子说愿意到孟尝君门下充当食客孟尝君问他爱好什么回...

读孟尝君传1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试验学校教案

《冯谖客孟尝君》读后感

冯谖客孟尝君读后感原创昔者初闻孟尝君大抵战国四君子之论云云余不知其人亦步亦趋今从冯谖客孟尝君读后感觉文章的深刻含义从冯谖客孟尝君谈孟尝君为人昔者初闻孟尝君大抵战国四君子之论云云余不知其人亦步亦趋今从冯谖客孟尝君...

读《孟尝君传》翻译

读孟尝君传原文世皆称孟尝君能得士士以故归之而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嗟乎孟尝君特鸡鸣狗盗之雄耳岂足以言得士不然擅齐之强得一士焉宜可以南面而制秦尚何取鸡鸣狗盗之力哉夫鸡鸣狗盗之出其门此士之所以不至也译文世人都称孟尝...

《读孟尝君传》导学案1

房山区南梨园中学导学案

《读孟尝君传》复习课教案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教案

《我们班的博客》读后感

我们班的博客读后感淮河路小学501班伍富强最近我迷上了6本书虽说是6本书但都是一个系列的那就是以博客形式写的书本我们班的博客当我第一次打开这些书的时候就发现非常有趣于是我边看了起来这六本书的大致意思是这样的透过...

冯谖客孟尝君读后感(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