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传》读后感

时间:2024.5.2

没有伟大的人格,就没有伟大的人

——读《名人传》有感

真正的英雄是诞生于孤独之中并勇于和苦难抗争的人;真正的英雄是直面痛苦、“懂得生活而且热爱生活”的人;真正的英雄是不畏牺牲、敢于为终极真理奋斗的人。

扼住命运的喉咙

“脸上肌肉鼓了起来,青筋暴突,眼神更加粗野得吓人,两片嘴唇也在不停的哆嗦,像一个巫师招来了魔鬼,却被魔鬼制服了。”“就像是李尔王。”这就是贝多芬。贝多芬诞生在莱茵河,那个被雾气包裹的莱茵河,他始终心系那片土地,在生命结束的那一刻,他还梦想着与它相逢。贝多芬的童年是充满苦难的,他在他父亲的暴力下学习音乐,他不快乐,甚至厌恶了音乐艺术。但渐渐的,贝多芬喜欢上了音乐,不仅仅是表面,他用自已的魂感受音乐,用魄创作音乐,他对音乐倾注了全部。但往往命运对待他是不公的,在他27岁时,他的耳聋就已有了征兆。他凄凄惨惨的活着,只能在凄惨的隐匿中听任命运安排。他听不见,但他不愿让别人知道,别人朝他大吼,他只在心里咒骂自己。他唯有隐忍,但却是多么可悲的逃避啊!

在他肉体痛苦之外,又增加了另一种痛苦。“他以儿童般的纯洁走完了一辈子,从未有过任何缺德需要忏悔。”然而,这样的人是注定要被爱情欺骗和伤害的,他对朱丽埃塔·居奇亚迪倾注了激情,但朱丽埃塔,这个自私、风骚的女人把他的心灵折磨得非常脆弱,以至毁灭。那崇高、支撑着他生命的勇气都消失了。若不是因为他那决不屈服的性格,他几乎就要终结自己的生命了。

“??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它永远不能让我屈服??啊!要是可以千百次的享受人生,该是多么美好!”是的,贝多芬坚强的性格是不可能被挫折打败的。

爱情已经破碎,但他有力量,他的力量在艺术中,爆发了,冲破了,他正破茧成蝶。他创作音乐,忘记了整个世界,忘记了自己,穿越千年,远远地超越当代文明。那巨人的爆发力和疯狂的激情足以让人窒息。“我是酒神,为人类酿制琼浆玉液。我给人们的精神世界带来神圣的狂热。”没错,一个醉了的人在创作,更是一个陶醉于力量和天才的人。

但很不幸的是,他还是如此贫困,而且他的耳聋愈加厉害,最后他什么也听不见了,他快疯了,他快崩溃了,他快死了。生命的沸腾掀起了音乐的终曲。他的灵感、他的力量、他的命运,全部封杀在这个无声的世界。但是他这个无法驯服的力量,努力与病魔在斗争着。贝多芬是胜利者,是战胜人类平庸的胜利者,是战胜自己命运和痛苦的胜利者。但是,死神最终没有放过他。呵,多么“喜剧的结局”啊!

他以自己的苦难在铸就欢乐,用苦痛换来欢乐,就足以浓缩了他的人生。在我的人生羁旅上,虽没有贝多芬般的苦难,但种种困难在所难免。从贝多芬这位英雄的身上,我学会了:只要给自己无限的勇气,再可怕的敌人也可以打败。

越使我痛苦的,越让我喜欢

忧愁是他的乐趣,苦难是他的依托。米开朗琪罗,永远是少数最高尚的艺术大师之一,他与莎士比亚或贝多芬一样,最深刻也最广泛地表达了人类的悲剧体验。他是无与伦比的画家、雕塑家、建筑师。他留下的艺术杰作,四百多年来一直使观众蔚然惊叹。千般欢乐也不比一番苦恼更有价值。他使我们离永恒更近。米开朗琪罗目光开阔、才华横溢而又豪放不羁,他对他们那个艺术圈子是不屑一顾的,他瞧不起他们那种做作的心态、平庸的写实、伤感的情调以及病态的精雕细琢。他有一种宗教的,古老的,近乎野蛮的观念。如他所言,他将“为了它而被卖做奴隶”。他整个就是用这种迷信和狂热的湿软泥土构造的。米开朗琪罗有不同于他本人的气质:那是一个征服者,侵入他的内心,将他囚住了。他坚定的意志对此也无能为力,甚至,连他的精神与心灵对此也束手无策。这激发了一种狂热,一种可怕的生命力,他的身心过于柔弱,根本就无法控制。 在创造的不断冲动中,他除了夜以继日的工作,除此以外什么都不想。“我拼命的工作,直到精疲力竭,从来没有人像我这样工作”。他在继续不断的兴奋中生活。他一生致力于艺术的创造,试图把真善美保存到永恒。他狂野,他不羁,他高贵。他欣赏自己,赞赏自己,他不答应别人把他当艺术家来看。他认

为,天才这个词都不配于他。他的父亲也劝告他不要劳作过度,但是劝告并不起作用。他从不肯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得更合人性些。他只以极少的面包与酒来支持他的生命。这般疯狂地干活,对他肉体造成了巨大影响,不过,这远远比不上对他的精神所带来的影响。他生活在“一种忧郁或者是癫狂的状态”。长此以往,他竟爱上了痛苦,找到了一种苦涩的乐趣,他在他诗里说:“越使我痛苦的,越让我喜欢。”“我的忧伤,就是我的快乐。”

米开朗琪罗总是孤单的,他恨人,也遭人恨。他爱人,却无人爱他。爱情永远没有眷顾过他。周围是夜一般的漆黑,它的炽热的思想如流星般匆匆穿过,那是他的欲望与狂乱的梦幻。米开朗琪罗也脆弱,因为他的胆小与谨慎。跟亲王们在一起,他害怕,但是,那些在亲王们面前唯唯诺诺的人,他又瞧不起。他也恐惧,因自己的胆怯而感到羞耻;他也鄙视自己,厌恶自己。他一生都在创作,艺术倾注了自己全部的精力,他在他的作品中溶入人的情感,人的尊严,人的价值。1495年春天,他雕塑了著名的《熟睡的丘比特》,被时人评为颇具古派的狂热。随后,他又雕塑了《醉酒的巴克科斯》,《垂死的阿多尼斯》和巨型的《丘比特》。而在《耶稣之死》中死去的耶稣躺在永远年轻的圣母膝上,似乎睡熟了。1501年春,一块巨型的大理石交给了米开朗琪罗,硕大的《大卫像》由此诞生。1544年夏天,他深切爱念的人——维多利亚去世了。在这严肃而平静的友谊中,米开朗琪罗完成了他最后伟大的绘画与雕塑作品:《最后的审判》,保利内教堂的壁画和尤利乌斯二世的陵墓。他在雕刻着不朽的灵魂。他散发的气息虽然让人觉得难受,但他却无比纯洁。

黑夜逐渐降临,米开朗琪罗孤独的留到了最后。他终于休息了,他达到了他所企盼的目标:超越了时间。“他有力量,他有幸生来就是为了奋斗,为了征服的,而且他也征服了——他不要胜利。那不是他所企望的。”他是精神贵族,是天才,然而他被天才所困扰,连他的精神与心灵也无能为力。这种疯狂的激发存在于一个过于柔弱的躯体和心灵中无法控制它的可怕的生命。从中我看出,他的一生是神圣痛苦的,但是他相信只要自己的灵魂能够坚忍果敢,不因悲苦而一味沉沦,那么就一定会冲破精神上的束缚,他在斗争和舍弃中,献出了毕生的精力创造表现真善美的不朽杰作。伟大的心魂有如崇山峻岭,我不说普通的人都能在高峰上生存,但一年一度他们应上去顶礼。在那里,他可以变换一下心中的呼吸与脉管中的血流。在那里,我们将感到更迫近永恒。以后他在回到人生的广愿,心中就充满了日常战斗的勇气。

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

“一百年前,俄罗斯一位伟人为我们这一代点燃了一支最纯真的火炬,照亮了我们的青春。”他,就是列夫·托尔斯泰。托尔斯泰是一个激情满怀的人,当他爱着的时候、相信的时候,都以为自己是初次相信、初次的爱,并且以为自己的生命是从此时开始的。开始,重新开始。在他心中,同样的危机和挣扎,发生过多少次啊!托尔斯泰有美满的婚姻,温馨的家庭,安逸的生活,似乎一切都很完美,似乎一切都一帆风顺。但事实上,他不满足这一切,这一生他都在苦苦追寻着人生的价值。但追寻的过程中是如此艰辛:他的思想不被世人理解,他甚至被东正教开除教籍;他的思想也不被他那些文学界的朋友接受,屠格涅夫和高尔基都曾批评过他;他甚至无法被家人理解,似乎与家人也无法沟通。但他有因此停滞不前而放弃自己的理想吗?(他的理想是建立新式的基督教,实现博爱的法则,造福于人类)。没有!他至死也没有!他临死前还这样说:“大地上有千百万生灵在受苦,你们为什么都在这儿照顾一个列夫·托尔斯泰呢?”

他曾亲吻一匹老马,为了曾经使他受苦而求他原谅。此时他未来的才华已露出端倪:他有想象力,常为自己想象的故事伤心落泪;他那从不休息的大脑总是努力去思索人们内心之所想;他早熟的观察力和记忆力;他锐利的目光,能在丧礼参加者的脸上看出他们是否真的悲痛。他五岁时便已经第一次感到,“人生并非一种享乐而是十分沉重的苦役。”他的成绩平平。他称自己的少年时代为荒漠时期:“一片黄沙,吹来阵阵炽热的狂风。”他很孤独,头脑总处于狂热状态。他自知长得丑,为了和别的“体面人”一样,他也去赌博,糊里糊涂得欠了一身债。“那真是彻头彻尾的放荡。”“绝对的真诚”救了他,在他行为最放荡的时候,他也能头脑清醒地对自己作出毫不留情的批判。他,开始了对虚无的思考,对死亡的思考,对生命的思考,对人类的思考。托尔斯泰就这样那样深的命题开始了那样深的思考,并且他也几乎战胜了虚无、死亡,理解了生命、人类。人们无法评论他的思想,因为他从来就不是统一的。每当人们试图分析

在他的思想中顽固催在的各种矛盾时,就会发现他们一会儿是同盟,一会儿又是死敌。在托尔斯泰身上,绝对不存在心灵和思想的统一。

艺术与生命是相互统一的。托尔斯泰的作品总是与生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一点无人能及。1852年,托尔斯泰的天才初次开花结果,他写出了:《童年》、《一个地主的早晨》、《袭击》、《少年》。《童年》对他的成名颇有帮助。而凌驾在这一切作品之上,成为这第一道山脉最高峰的作品,是托尔斯泰最美的抒情小说之一,也是他的青春之歌的高加索诗篇——《哥萨克》。正如他自己所说:“青春万能之神,逝而难再的冲动。”从这一点来看,此书是独一无二的。 托尔斯泰的婚姻美满,使他在十到十五年间尝到了多年没有的和平与安宁。于是,他在爱情的庇护下从容考虑和实现他脑子里的杰作——十九世纪小说之牛耳的鸿篇巨制《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宁娜》。在随后的作品中,托尔斯泰又将这些保持精神健康的训诫加以补充。《我们该怎么办?》,《我们的信仰是什么?》,《艺术批评》,《什么是艺术》??一种以爱来缔造人类的联合,另一种则向爱的人敌人作战,他写下了:《伊万伊里奇之死》、《民间故事集》、《黑暗的势力》、《克莱采鸣奏曲》和《主与仆》。这个艺术创作阶段的巅峰和终极,出现了《复活》。“仿佛一座又两个塔楼的圣母院,一个象征着永恒的爱,另一个象征着对世界的憎恨。”《复活》是他晚年最大的成就,此时托尔斯泰已经七十岁。在弥留的床上,他哭了,不是哭自己而是哭天下不幸的人。于是,19xx年11月20日早上,他称之为“解脱”的时刻来了,“死亡,值得赞美的死亡??”

托尔斯泰的一生是一首安魂曲、一支哀歌,一阕送葬曲。托尔斯泰,这位大地上火光闪亮的俄罗斯的伟大灵魂,在十九世纪末那阴霾浓重的日暮黄昏时抚慰人的星辰,他用他强而有力的笔杆写出一部部能让我们一步一步地紧跟着托尔斯泰那冒险生涯的矛盾经历的作品。这些作品的描写除了当时社会的阴暗,对神的信仰是他坚持不懈地用笔尖向人间播撒爱的种子。我深深地体会到,他为真理和正义坚持信念,为真理和正义谱写人生。生命的全部力量,所有罪过和德行都参与了这场既光荣又具有悲剧性的混战。——一切罪过,除了一种,就是他穷追不舍,即使到了最后的避难所也不肯放过的谎言。

读罢《名人传》,让我真切感受到了“没有伟大的品格,就没有伟大的人”。 《名人传》就犹如向我们谱写了一首“英雄交响曲”。在如今一个物质生活十分丰富的时代,可这个时代的精神生活相对贫弱,在一个人们躲避高尚,告别自甘平庸的社会里。《名人传》给予我们的也许是更多的尴尬,因为这些巨人的生涯仿佛是一面镜,使我们的卑劣渺小纤豪毕现。让我们燃起希望的火把,向这三位英雄学习,吸收英雄之魂,英雄之气,英雄之灵,不管前方的路有多么曲折艰险,也要用毅力和信心走下去,去实现心中的理想。


第二篇:名人传读后感


名人传》读后感

古今之成大事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

——题记

名人传》由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组成,它们均创作于二十世纪初期,无论在当时是在后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这三部传记中,罗曼?罗兰没有拘泥于对传主的生平做琐屑的考述,也没有一般性地追溯他们的创作历程,而是紧紧把握住这三位拥有各自领域的艺术家的共同之处,着力刻画了他们为追求真善美而长期忍受苦难的心路历程。罗曼?罗兰称他们为“英雄”,以感人肺腑的笔墨,写出了他们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和担荷全人类苦难的伟大情怀,可以说是为我们谱写了另一阕“英雄交响曲”。

用苦痛换来欢乐

世界上曾经有一位音乐家,由于不出众的外表,他不常与人亲近,但由于他特有的性格和那属于他的思想方式,造就了一位世界级的音乐大师——路德维希·冯·贝多芬。

回想起他的音乐,悠扬而深情,充满着忧郁气息的色彩:有轻快舒展的,像《田园》;有深情浓郁的,像《命运》;有悠扬振奋的,像《英雄》……每当听起这些蕴藏深长的交响曲,不由地感叹贝多芬那超乎常人的思维与独特的理解,就因为这些才缔造出那么多发人深省的旷世音乐。

这位音乐大师却是在那鲜为人知的过去中磨练出来的。他的童年可谓悲惨,他的命运可谓坎坷。在创作名曲时,他几乎都是呆在黑暗的小阁楼。内心的孤独,生命的苦楚,这些都成为他的创作来源,不是吗?在生命中挣扎,在痛楚中创作,谱写着非同于凡人的命运,讴歌着苦痛换来的欢乐。贝多芬大师的一生,只是为了艺术牺牲罢了。让人铭记于心的是久传于世的乐章。

愈使我痛苦就愈让我喜欢

米开朗琪罗,这位大师的一生都在忍受着政治、教皇、家庭的胁迫,性格上的优柔寡断更使得他无力反抗。自闭,使得他无法主宰自己,而且否定了自己,摧残自己。他的天才与一个在背叛他的心灵结合在一起。性格上的脆弱造成他一生的悲剧情节。然而他用一种极为谦卑的爱来爱着自己的亲人。但,终生陪伴他的只有永远的孤独。回望过去,他创作许多应该给他带来希望与自豪的作品,但他无法聊以自慰。他做了他可能做的一切,但他觉得自己虚度了一生。可怜白发生!

怀着怎样一种沉重的心情读完他的一生,我知道他一定要用一种轻蔑的眼神注视着我想要对他表示关怀与同情。悲悯的一生。他以怎样一种勇气叩问这个丑陋的世界。也许值得同情的是像我们这些卑微的以他人的伤痛搜刮快乐的根本不懂得生命的人。

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

在我小学的读书生涯,列夫·托尔斯泰这位老先生可谓我的指明灯:史诗般的恢弘气魄与明亮诗意的《战争与和平》,波澜与不安骚动的《安娜·卡列尼娜》,还有悲天悯人的《复活》。

这位老先生坚持不懈地用笔尖向世人播撒爱的种子,然而讽刺的是他为了寻求真理客死异乡,且无亲朋好友在他的身边。为什么他会在耄耋之年独自踏上火车之路,尔后不治而逝?哎,还不是他的思想与家人之间的不同,使得其沟壑越来越深,终于……

漫天花雨,是你们高贵灵魂的祭。

《名人传》非常好地印证了一句中国人的古训:古今之成大事业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贝多芬的“在伤心隐忍中找栖身”,米开朗琪罗的“愈受苦愈使我喜欢”,托尔斯泰的“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无不表明伟大的人生就是一场无休无止的战斗。我们的时代千变万化,充满机遇,我们渴望成功,但我们却不想奋斗。我们要的是一

夜成名。浮躁和急功近利或许会使我们取得昙花一现的成就,但绝不能让我们跻身人类中的不朽者之列。

因此,读读《名人传》也许会让我们清醒一些。

“富人享有特权者,僭越了艺术的专利权。他们依了自己的欢喜,立下艺术的标准。在离开穷人的时候,艺术变得贫弱了。”不靠工作,而生活的人所感到的种种情操,较之工作的人所感到的情操要狭隘的多。现代社会的情操可以概括为三:骄傲,肉感,生活的困倦。这三种情操及其分枝,差不多造成了富人阶级的全部艺术题材。它使世界腐化,使民众颓废,助长淫欲,它成为实现人类福利的最大障碍,而且它也没有真正的美,不自然,不真诚,是一种造作的肉的艺术。

伟大的心灵犹如崇山峻岭,风雨吹荡它,云翳包围它,但人们在那里呼吸时,比别处更自由更有力。纯洁的大气可以洗涤心灵的秽浊;而当云翳破散的时候,他威临着人类了。 我不说普通的人类都能在高峰上生存。但一年一度他们一个上去顶礼。在那里,他可以变换一下肺中的呼吸,与脉管中的血流,在那里,他们将感到更迫近永恒。以后,他们再回到人生的广原,心中充满了日常战斗的勇气。

早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名人传》就由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先生译成中文,一流的传主、一流的作者加上一流的译者,使这部作品很快即成为经典名著,时至今日仍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二十世纪的前半期是人类历史上风云激荡也苦难深重的时期,罗曼?罗兰创作《名人传》,傅雷先生翻译《名人传》,都是有感而为,是要从这些伟人的生涯中汲取生存的力量和战斗的勇气。傅雷先生说,“在阴霾遮蔽了整个天空的时候”,他从《名人传》中得到的启示是:“惟有真实的苦难,才能驱除浪漫底克的幻想的苦难;惟有克服苦难的壮烈的悲剧,才能帮助我们担受残酷的命运;惟有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的精神,才能挽救一个萎靡而自私的民族……”

那么,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名人传》又能给予我们什么呢?在一个物质生活极度丰富而精神生活相对贫弱的时代,在一个人们躲避崇高、告别崇高而自甘平庸的社会里,《名人传》给予我们的也许更多是尴尬,因为这些巨人的生涯就像一面明镜,使我们的卑劣与渺小纤毫毕现。我们宁愿去赞美他们的作品而不愿去感受他们人格的伟大。在《米开朗琪罗传》的结尾,罗曼?罗兰说,“伟大的心魂有如崇山峻岭,我不说普通的人类都能在高峰上生存。但一年一度他们应上去顶礼。在那里,他们可以变换一下肺中的呼吸,与脉管中的血流。在那里,他们将感到更迫近永恒。以后,他们再回到人生的广原,心中充满了日常战斗的勇气”。对于我们的时代,这实在是金石之言。

读《名人传》最大的感悟就是人人都向往着成功,都想要成为伟人,失败了,都只会埋怨别人或找出种种稀奇古怪的理由来替自己辩解,却从不会从自身角度出发找缺点,没有付出何来回报啊!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都经过了多少的努力和奋斗才获得了今天伟人的称号啊!

就像是《囊莹映雪》的故事。晋代车胤年少时家贫,苦学不倦,夏天晚上捉去数十只萤火虫装在口袋里,用来照明,晋代孙康聪明好学,家贫不能点灯,冬天就利用照在地上的反光来读书。不管家里多么的贫穷,还是用功读书,最后还是用自己的努力换来了一份满意的人生答卷,成为名传千古的伟人。

“不要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人生就像是一场战斗,我们每个人都在为自己以后的生存作斗争,不要存在侥幸心理。要相信,雨后才会有彩虹。

“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这句话真的很对。石灰不经历一次粉身碎骨的磨打,怎能造福任内?怎能让世人都无法离开它而歌赞他呢?树木不忍耐一年又一年的风吹雨打,怎能在它们的年轮又刻上一笔又一笔呢?让人们来惊叹它的年岁呢?

美好的未来是靠现在的锤炼来构成的,没有现在的次次考验,和能看见明亮的未来的道路呢?

面对生活中别人的责骂、白眼、不理解,不应该愤怒的反抗,而应有调不絮的看待、解决;遇到生活中难以逾越的坎,不应气得跳脚而乱转悠,应静下心,慢慢思考??

生活,一个人人都要面对的,她很公平。若先苦而后甜,若先甜而后苦,一切都看自己的选择了。只要我们体会到《名人传》给我们心灵崇高的升华,使英雄的鲜血呈现在我们面前,英雄的红旗在我们的头顶上飘扬,我们就慢慢地感受到,在这个人们躲避崇高、告别崇高而自甘平庸的社会里,我们的灵魂也被所升华为一种崇高。

更多相关推荐:
《名人传》 读后感

名人传读后感读完名人传这本书我感到名人的精神是震撼人们的心灵的这本书里的英雄不是走遍天下无敌手的江湖豪杰也不是功盖千秋的大伟人这里面的英雄具有一种内在的强大的生命力使他们勇敢地与困难作斗争这本书写的都是名人他们...

名人传读后感600字

名人传读后感600字最近我读完了一本书书名是名人传这本书是我所看过书中最喜欢之一是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的著作全书分为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作者罗曼罗兰在全书中描述了这些名人为追求辛福生活追求理想和困难...

《名人传》读后感

一我从贝多芬身上学到了许许多多崇高的精神特别使我佩服的是他那种顽强地与命运抗争的精神贝多芬全名叫路德维希冯贝多芬贝多芬的童年是痛苦的人生对他来说就好像是一场悲惨而残暴的斗争父亲急于想开发他的音乐天分使用暴力迫使...

名人传读后感1000字

名人传读后感1000字心向善爱自由高于一切就是为了御座也绝不背叛真理贝多芬愈使我痛苦的就愈让我喜欢米开朗琪罗我哭泣我痛苦我只是欲求真理托尔斯泰名人传描述了处于不同时代不同民族的三位伟大艺术家的精神力量和心灵之美...

名人传读后感六篇

贝多芬传读后感贝多芬,相信很多人都知道,他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他所创作的《第九交响曲》,是乐坛的巅峰之作,使人们听了之后,无不赞叹的歌曲。但是,自从我读了《贝多芬传》这本书之后,我认识到,不只是贝多…

名人传读后感范文

名人传读后感阅读了罗曼罗兰的名人传深有感触罗曼罗兰是20世纪法国著名作家他的作品是人们强大的精神支柱名人传写的是贝多芬米开朗基罗和托尔斯泰的故事他们经历了各种的磨难却没有向命运屈服在生命的最后一秒仍不屈不挠的抗...

《名人传》读书笔记

名人传读书笔记一这本书的作者罗曼罗兰是法国思想家文学家音乐评论家1866年生于法国中部高原上的小市镇克拉姆西15岁时随父母迁居巴黎1899年罗曼罗兰毕业于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校通过会考取得了中学教师终身职位的资格...

名人传摘抄与感悟

名人传摘抄与感悟初三二班杨启鹏目录一摘抄P1米开朗基罗P2贝多芬P3托尔斯泰二读后感P5贝多芬P6托尔斯泰米开朗基罗1他是孤独的他恨人他亦被人恨他爱人他不被人爱人们对他又是钦佩又是畏惧晚年他令人发生一种宗教般的...

读《名人传》有感

千锤百炼才见英雄本色读名人传有感作者李姗姗指导教师孙晓燕这几天我再次用心阅读了罗曼罗兰的名人传读完这本书我的心灵一直被震撼着久久难以平静书中的英雄也成了我强大的精神支柱本书里的英雄是贝多芬米开朗基罗和托尔斯泰这...

名人传读后感2篇

名人传读后感2篇名人传gt读后感一古今之成大事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题记听着命运交响曲我读完了名人传贝多芬传合上书闭了眼贝多芬那不屈于命运的面庞又浮现在我的脑海里令人不由得肃然起敬贝多芬上帝造人的失误当...

名人传读后感

名人传读后感俗话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暑假里我看了许多有意义的书籍然而最令我感动的是名人传人们常说一本优秀的传记不仅能让我们认识世界还会让我们更深刻地了解人生名人传即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托尔斯泰传三篇传记他们的主...

《名人传》读后感500字

如你想要拥有完美无暇的友谊可能一辈子找不到朋友名人传读后感名人传由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组成它们均创作于二十世纪初期无论在当时是在后世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这三部传记中罗曼罗兰是紧...

名人传读后感(3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