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的寓言读后感

时间:2024.4.30

《蜜蜂的寓言》读后感

老师在课堂上提到过曼德维尔这个名字,其最最为引人注目的著作就是《蜜蜂的寓言》这本书。

事事都有其正反之面,与此同时也熟知了曼德维尔这各名字,以及他影响社会经济发展最为著名的观点:“把公众利益理解为社会经济,并表明在强制性的行为限制中,个人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可能会推进整个社会的福利。” 还有这著名的“曼德维尔悖论”:在他看来,如果从道德的角度看,受自利驱策的商业社会是应该受到谴责的,但如果想以“公共精神”为基础而建立起一种充满美德的繁荣社会,那纯粹是一种“浪漫的奇想”。

曼德维尔曾经被人们辱骂着,1723年,当《蜜蜂的寓言》出第三版时,英国一个郡的地方法院还专门为此书立案,判定此书是“在扰乱社会秩序”,是一种“公害”。 英国一位学者克拉布·鲁滨逊曾说,曼德维尔的《蜜蜂的寓言》是一部“用英国语言写出的最邪恶、最聪明的书”。尽管如此,这部书在西方思想史上的影响却经久不衰。它不仅影响了无数的普通学人,而且影响到休谟、亚当·斯密和哈耶克这些思想大师。《蜜蜂的寓言》核心是道出了西方思想史上著名的曼德维尔悖论:“私人恶德即公共利益。”但从人是自私自利的这一基本认识出发,曼德维尔坚持认为美德与商业社会的动力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紧张矛盾。

《蜜蜂的寓言》中,他比同时代的其他人都更明确地阐述了古典经济学家用于建构其体系的若干基本假设和信念。18世纪道德哲学的主要贡献是建造一座桥梁,一端搭在自利的经济人上,另一端搭在“社会福利”或“公共利益”上,并表明在强制性的行为限制中,个人追求自身利益的行为可能会推进整个社会的福利。曼德维尔就是这其中的主要建筑者之一。当社会承认“私人恶德”换成斯密著名的“自利”之时,我们同样就可以从《蜜蜂的寓言》中获得斯密关于“商业社会”的根本概念:如果让每个人去合理地追求他自身的利益,那将会增加整个社会的财富,促进社会的繁荣。通过把自利观念、经验主义、劳动分工和人类发展的长期历史结合起来,曼德维尔得以解释了商业社会的运行和物质进步。当把这些思想的大多数运用于国家事务时,曼德维尔解释了如何给这种社会提供指导。

在伦理学上,“曼德维尔悖论”迫使他的批评者们不得不关注功利主义。在经济学上,曼德维尔关于劳动分工的论述,构成了斯密分工理

论的重要来源;他还是第一个为奢侈行为进行辩护的经济学家,以及自由主义经济学的哲学基石——个人主义的重要奠基者。从实践层次上看,《蜜蜂的寓言》有助于人们正视某些现实问题,思考如何改善谋利活动主体的道德形象。

曼德维尔认为:“人生来就是一种自私、难以驾驭的动物”。人类的行为,不论是出自生命自保的冲动,抑或是为荣誉而产生的善举,其动机都发端于利己心,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消灭人类的这种自利本性。“最高的对称性就是最多的不对称可能性。”从原始生命到如今,人类就是在这不对称可能性中创造着、演变着,经历了太多的磨难,经济作为生存的主导永远永远站在第一的位置之上。

“人类的最高理性,就是人们能够认识到自己理性的有限性。”满足于温饱后精神生活质量的提高让我们反省,哲学、文学、宗教、音乐、绘画等被称为艺术随影而现,其从最朴实、最真实的一面反映着人类的阴暗之面。我们的心在颤抖、我们的灵魂在无助之中越发的失去了逻辑。生命、生存、生活的意义让我们永远无法找到确定的答案。人性是自私的,即便我们意识到了却因为利益的趋势和现实的残酷,贪婪的脚步从未有停止过。社会在这种意识中发展着,经济社会下淡漠的是灵魂,公众利益与社会的繁荣在谈判桌上达到了共识。曼德维尔为我们所描述的就是一幅清晰而真实的近代社会的图像。

在社会主义国家个人利益是要服从与集体及国家利益的,市场经济的发展却从根本上也打破了这一点,但有一点需要指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并不是说为了个人利益的获得就可以破坏他人以及集体、社会的利益。社会公共道德是我们应该也必须要去遵守的,但也有人指出: “人类的最高道德,映照在人们的私人恶德之中。”也因此我们在这经济社会下也质疑着,当道德与自私的动机相违背时,当自私的结果给某些人带来利益也同时损害了某些人的利益之时,我们是坚持传统的伦理信念还是相信曼德维尔的思考会给我们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第二篇:蜜蜂的寓言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恶德●公众的利益》

经济学院基地088班 张玲玲 2020108324

第一次翻开这本书,看到“私人的恶德●公众的利益”时,我原以为这是一本关于社会学的书,但当我开始阅读后,发现它包含的远远不止社会学,甚至囊括了经济学、哲学??虽然我并没能读懂其中全部的文字,但它所表达的观点却令我耳目一新,很震撼,但也不乏认同感。

作者看待这个社会、描绘它的语言和方式,很开放也很大胆,他从一个正面的角度去认识人性、认识自我,揭露其中的阴暗面,这么直接的方式是很多人所无法接受的。但我想,这与作者的生长背景有很大的关系。17世纪的荷兰,经过商业革命的洗礼,人们的意识和眼光日渐开放,摆脱精神桎梏后,能以大胆的态度、以海洋文化特有的包容,反过来认识自我,接受残缺甚至有些丑陋的自我。经济的发展,使人的思维逐渐开阔,直到足够以开拓商业的精神开发自我,这是一种进步,不管发崛出来的东西是好是坏,能认识自我总是一件好事。

这本书我并没能读得很深,或许是自身能力的局限性问题。但是当作者用简短的诗歌赤裸裸地将人性展示在我们面前时,不得不承认:我动摇了,甚至一度怀疑自己的价值观以及曾经认为全部正确的东西是否仍有坚持下去的必要和意义。

曼德维尔在本书中解释了个人行为和社会利益的关系。个人行为有善行有恶行,其相应地受美德和恶德驱使。

1

读书笔记

辨别什么是善什么是恶,需要回归到道德范畴。而所谓的道德,不过是统治阶级制定出来为保障统治秩序的一些规范化的东西。但是为什么它能发挥如此大的功效呢?因为人们并没有完全真正认识自我,不知道:我是谁。只知道:我应该怎么做。正如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的统治方式,以儒学或其他学说思想规范人们的生活乃至思想,文官的议事态度便是将一切上升到道德层面,再从书籍中搬出一堆呆板甚至有些可笑的理由,如修堤筑坝本应是科学范畴内的问题,却假以鬼神之说。正是因为我们未曾认识“我是什么”,只是被教条式地教导:我应该怎么做。这是社会的悲哀,也是其停滞不前的阻力,社会要发展,人民要开化,其手段并不是隐藏一切真相而是将真相以科学方式昭示世人。从另一个层面讲,道德是社会进步的产物,能约束社会成员的行为,但另一方面,它何尝不是牺牲品的集中营和埋葬地。

在曼德维尔看来,人性是自私的。人的一切行为均是出于自利的目的,这何尝没有依据?那些拥有人们眼中所认为的恶德的人就不用说了,但是那些拥有美好品德的人呢?未尝不是如此,雷锋式的人物因其骨子里根深蒂固的教化思想,善行只是对这种思想的服从和执行。为了向圣人这一目标靠拢,获得自慰。这仍是自利的行为,通过思想改造,以道德的名义和结果的利他性掩盖其利已的本质动机。这种行为具有正外部性,其社会成本便是对其虚荣心的满足,获得社会荣誉和地位。这实质上是一种交换,而社会和个人相得益彰,也是一种人生博弈,但最终的受益者永远是统治阶级。

在他看来,有实力的人都是骄傲的人,而不够完美的人是因为不

2

读书笔记

够骄傲。而让他们引以为傲的资本客观上促进了社会的发展,这也是主观目的和客观结果不一致性的表现之一。利已的出发点,客观上促进了社会的繁荣,这是制度自动运行的一种产物。如从事赌场经营的人,他所上缴的税收收入会成为道路等公共设施的资金来源,并非他有善心行善举,只是这一切是制度自动运行的结果。

人的自利性促进了社会繁荣,这也是社会分工的结果,在分工基础上,专业化使社会总财富增加。分工是一种必然的社会现象。正如每一场官司都有诉讼双方,总有人代表正义有人代表邪恶,但为什么会有人愿意涉入黑暗,承担骂名?无非是社会分工的差异和追求利益的结果。

造假卖假的人是恶,童叟无欺的人也未必是善,以诚信为本无非是为了吸引更多顾客上门,究其根本,无非是战略眼光的差异性,长期和短期利益的较量,但到底是为了利益,客观结果并无法掩饰其主观动机。

曼德维尔所展示的社会和人性的阴暗,虽然赤裸但是真实,正如我们阅读明史时,黑暗、无力、挫败,但却真实得让人毛骨悚然。历史本无对错,不过是一些事实的集合,但因写史人的个人观点掺杂了个人思想,而使历史产生了对错,错综复杂。其实是人思想的交锋,谁都想成为正义的代表消灭黑暗,但这样的人往往容易是披着羊皮的狼,那些敢于承认自己阴暗面的人却反而真实,这也印证了老子的“物极必反”。

人们最终对恶德的承认与面对,实际上是一种宽容,而这种宽容

3

读书笔记

并不是来自美德的教化,而是对恶德的深入解剖和了解,因了解而理解。

美德的教化某种程度上会使人吹毛求疵,眼睛里揉不下沙子,当人们一贯坚持的美德遭到冲击时,如果因其思想冲击而一蹶不振的这些人对社会而言是成不了大事的;而受恶德熏陶的人更容易发现世界的美好,这些人的创造对社会的影响往往更大。这也是为什么人们不表扬好学生取得的微小进步而表扬坏学生。当一个好人犯错误时,更多的人看到的是他的坏而不是他的好,因为在人们的印象中,他的好应该是那样,但他不是;而坏人做了好事,却能将功补过,且功大于过,所以人们更容易接受坏人的改正,却难以对好人的错释怀,所以才会有浪子回头金不焕的说法吧?这也说明了边际报酬递减的规律。

凡事都有其两面性,但不管是正面还是负面,种种描述均是人的自我认识,也只有真正认识自我才能促进个人和社会的进步,教化式的教育无非是东施效颦,只会阻碍社会的进步。

主观动机和客观结果的关系实际上也是个人利益和社会发展之间关系的一种缩影,但我们始终不能忘的是孔子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先人后及、由已及人。

4

读书笔记

参考文献:

《大国崛起》唐晋 主编 人民出版社20xx年1月出版

《万历十五年》黄仁宇 著 中华书局20xx年6月出版

《明朝那些事儿》(六)当年明月 著 中国海图出版社20xx年6月出版

《道德经》陈忠 译评 吉林文史出版社 19xx年3月出版

5

更多相关推荐:
蜜蜂的寓言 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恶德公众的利益经济学院基地088班张玲玲20xx108324第一次翻开这本书看到私人的恶德公众的利益时我原以为这是一本关于社会学的书但当我开始阅读后发现它包含的远远不止社会学甚至囊括了经...

《伊索寓言》读后感:寓言,一颗璀璨的明珠

伊索寓言读后感寓言一颗璀璨的明珠伊索寓言读后感寓言一颗璀璨的明珠寓言能使人获得哲理寓言能打开人的思维寓言还能帮人获取知识寓言是一曲清脆悠扬的乐曲吹奏了婉转的小调寓言是一条涓流不息的河流滋润了人们的心田寓言是一朵...

克雷洛夫寓言读后感

克雷洛夫寓言读后感我今天看了一本克雷洛夫寓言深受启发这本书出自于俄国克雷洛夫笔下寓言是一篇故事告诉人们的道理而克雷洛夫寓言里写得全是非常容易理解的寓言大道理因此我十分喜欢看克雷洛夫寓言其中有一篇文章很有意思我来...

克雷洛夫寓言读后感

读克雷洛夫寓言有感每则寓言就是一块金子今天我就把金子买了回来一本克雷洛夫寓言翻开书书中一个个酸甜苦辣的故事映入眼帘我看得津津有味这本克雷洛夫寓言好像我家里的那本小故事大道理一样克雷洛夫寓言里有没看过的故事也有看...

整理精品伊索寓言读后感

伊索寓言读后感父亲感言这是一部流伟整个世界的古老寓言集几乎每一个孩子都看过这本有趣的书今年在这个寒假我也和女儿一起拿起了这本书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伊索是公元前六世纪希腊的寓言作家传说他原是贵族的奴隶后来获得了自由...

英文版寓言读后感

1Aesop39sfablesthroughshortlittlefabletoembodyindailylifethosewhodonotperceivethetruthforustheselittlestoryeachhasi...

蜜蜂公主读后感

蜜蜂公主读后感144班黄媛童话蜜蜂公主作者是法国著名作家阿纳托尔法郎士这个童话故事中我最喜欢的人物是蜜蜂我最喜欢梦中来到现实这一章讲的是蜜蜂公主与思念已久的妈妈在梦中相见了看完后的我特别开心书中讲了蜜锋和乔治王...

《荔枝蜜》读后感

荔枝蜜读后感杨朔的散文荔枝蜜读后很受启发是啊蜜蜂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这东西就是又香又甜的蜂蜜它是蜜蜂辛勤劳作的结晶也是它奉献和给予的集中体现它给我们人类以深刻的启示蜜蜂是渺小的在大自然...

《蜜蜂和蚂蚁》读后感

蜜蜂和蚂蚁读后感假期里我怀着好奇的心情一口气读完了蜜蜂和蚂蚁这则寓言寓言里讲到过路人常常称赞蜜蜂的勤劳然而看到蚂蚁却露出了鄙夷的神情蚂蚁受到人们的冷落又苦恼又纳闷便迷惑不解地问蜜蜂你酿一滴蜜要采一万朵花而我蚂蚁...

蜜蜂的读后感1

蜜蜂的哲学读后感我始终认为人的一辈子要多些读书因为读书有一种特别的美感让人浑身充满了书卷气并拥有知识的气质是涵养与内在的魅力的结合自古就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说法只要是能读进去的书都可以读只要读了自然就会有收获蜜蜂...

蜜蜂与苍蝇读后感

通过阅读蜜蜂与苍蝇的故事分享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相对于苍蝇来说蜜蜂是聪明的是智慧的动物然而结局确是可悲的相对于蜜蜂来说苍蝇是愚昧的是完全不懂脑子完全是碰运气但结果确是成功的对比说明聪明的不一定是胜者愚昧的也不一定...

读《蜜蜂的赞美》有感

读蜜蜂的赞美有感我读了我国作家秦牧的蜜蜂的赞美这篇文章这篇文章写蜜蜂采蜜和提炼最后写了我们要学习蜜蜂的精神作者眼里的蜜蜂有许多优点特别是蜜蜂采蜜的辛勤和那种精神令我激动最让我激动不已的一句话上蜜蜂这小小的昆虫人...

蜜蜂的寓言读后感(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