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时间:2024.5.8

《陶行知教育名著》读后感

乾安县第一小学:于泉

陶行知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先生如果只“教”或只“教学”,这是把学生当作“容器”,被动地接受知识,调动不起学生的积极性,也不能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先生只有“教学生学”,交给学生学习方法和钥匙,启发他们的思维,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才能“探知识的本源,求知识的归宿”。“因为先生不能一生一世跟着学生,热心的先生固然想将他的所有传给学生,然而世界上新理无穷,先生安能把天地间折奥妙为学生一齐发明?”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在学校里获得一种学习能力比学习知识本身更重要。有了这种能力,即使离开了老师,离开了课堂,他们照样能获取知识。

当今时代知识更新非常快,过去那种在学校里十几年所学到的知识毕业后受用一辈子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教师要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学生只有不断地充电、加油、完善、更新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这也是当今社会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的真正内涵。

“爱满天下”是陶行知先生一生奉行的格言。陶先生不仅热爱儿童,热爱青少年,而且热爱教育、热爱科学、热爱真理、热爱祖国人民、热爱全人类。“爱”是陶先生一生献身教育事业的不竭动力,也是他崇高人格的表现。“爱学生”是教师人格的灵魂。爱心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基础,没有爱心便没有教育教学活动。作为教师,我很自豪在人生的道路上能用自己无尽的爱为孩子们的世界添抹一簇缤纷。

1、播下爱的种子

作为一名耕耘者,自己心中充满爱的阳光,把爱的种子播种在泥土里,就能让娇嫩的幼苗在阳光的沐浴下茁壮成长。

为了教好每位学生,让每位家长放心,我认真完成家长拜托的任何事。有时家长出门在外,托我多多关心他们的孩子,我就会在工作之余找那些孩子聊天,为他们分忧解愁,有时还辅导他们的学习,并定期与身在外地的孩子家长联系。虽然有时我也会因为学生的调皮而埋怨,因为他们的退步而急躁,因为他们的违纪而心烦,但一想到他们还是孩子,我就努力地克制自己心中的不满。陶行知先生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我们

当教师的,在教育中若能始终想着两句话“假如我是孩子”和“假如是我的孩子”,这样的情感体验就能使我们对学生少一份苛求,多一份理解;少一份指责,多一份尊重,学生内心那颗爱的种子便会在教师的精心呵护之下生根、发芽。

2、浇灌爱的雨露

爱是雨露,她能滋润人;爱是夏日,她能温暖人;爱是奉献,她的无私能让幼苗茁壮地成长。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爱,希望得到爱的滋润,爱的温暖,更何况那些生活上有困难的学生,学习和行为上暂时落后的学生。

滴水,可以穿顽石;清泉,可以润心田;爱心,可以拨心弦。通过大家的努力,王芳、邹晓静合格地毕业了。伸展在学生们面前的生活之路也许不是那么平坦,但我想,我们老师可以把爱的雨露洒进每个孩子的心田,做孩子前进道路上的铺路石

3、收获爱的回报

以真诚对待学生,必将收获丰硕果实。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要成为孩子的真正教育者,就要把自己的心奉献给他们。在这里,我想说的是,平日里教师要给予学生适度的关爱,照顾,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受到重视的,那么,在孩子心里就会很满足,很满足,他们也会特别感激你。真情的付出使我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就是王芳和邹晓静这两位学生,在我请产假期间,携手来看望我,拿着家长给她们准备的鸡蛋,带上自己收集废品后换钱买来的水果,她们的心是透明的,她们的真诚至今令我深深感动。当我不经意间向学生嘘寒问暖时,我已赢得了学生的心,学生的爱。在我生病住院时,学生们来看望我,他们告诉我,我不在时,他们也能得红旗。有的学生精心制作贺卡,写上几句祝福的话语“老师,祝您早日康复!”

“老师,收到我的祝福了吗?”虽是寥寥数语,却足以表达他们对老师的爱,那一刻,谁见了都会羡慕地说一声:“当老师真好!”是的,当老师真好!在我看来,无论是那些憨厚的小助手,还是那个在我喉咙沙哑时提醒我轻声教课的有心人;无论是那个花了好常时间编制中国结又将它偷偷塞进我手心的胆怯女孩,还是那几个在我参加排球比赛前不断捡球给我练习、又不断朝我喊加油的调皮蛋,他们的行为都是爱的表现,这份特殊的爱值得我珍藏一生一世。谁说做老师的只有清贫陪伴,我说,我们教师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实践证明,“爱”是教育的基础,教育是“爱”的事业。教师要以广博的爱教育人,以崇高的精神感化人,以美好的心灵塑造人。让我们学习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坚定自己心中“以爱育人”的信念,在教育旅程中抒写最为壮丽的诗篇,奏响一曲激昂的人生凯歌!


第二篇:《看见》读后感


一本《看见》,你读懂多少

“《看见》是扇窗,你得透过这扇窗看见自己,看见你生活的世界。”这是一位朋友对我说过的话,至今还记在心里。文章的标题不是对别人的提问,而是对自己的质问。这应该是我对《看见》写的第二篇书评了,说不清这本书到底有什么力量,每次回家都会不由自主的再翻一翻。我只是想写写《看见》到底教会了我什么。

隐 忧

白岩松在《看见》新书发布会上说过这样几句话:国家图书馆每天上架的新书多达一千多本,但真正有意义的,值得人们去阅读的,却挑不出几本,而《看见》就是这样一本。看了这几句话真不知道是该为我们有这么多的书高兴还是难过。然而我看到的事实是,身边的好多人宁愿去看那些所谓的言情,玄幻,或者“虐心”,都不愿意看这本《看见》,或者其他深刻点的书。“《看见》的一半,看不见的未来”,我曾把签名改成了这句话。在这样一个“娱乐致死”的年代,《看见》的出现显然是“不合时宜”的。不过,还好,听说《看见》在各大书店大卖,身边同学也有些人开始读了,还是有点欣慰的,不是为柴静,而是为他们自己。 看见柴静

这本书是带有一点自传性质的书,所以给人印象最深的肯定是柴静了。“火柴的柴,安静的静”,这是柴静对自己的描述。的确,外边看上去柔弱的她,对新闻却又火一般的心。十年前,因为一句“我关心新闻中的人”,让她走到了今天。从初进央视不懂新闻的女青年,到《新闻调查》里果断睿智的记者,再到如今《看见》里沉静的主持,这是一个不断成长的过程,是一段“不断犯错,不断质疑,不断推翻,不断重建”的经历。

熟悉柴静的人都会发现,柴静的报道很多都是不具有时效性的——华南虎照是事情发生两三个月后采访的,药家鑫案是在药家鑫被执行死刑后拜访的。然而,这正是柴静不同于其他记者的地方,她关注的是事情的真相,事件背后的人,而非事件本身。小崔曾经说:“像柴静,就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同行,她的报道不具有时效性,但她有对真相的坚持,别的记者可能一两遍采访不了就放弃了,她不会,她会继续第三遍,第四遍……”。也因为她关心新闻中的人,她报道中的人并没有像大家想象的那样“只要做了坏事就是坏人”,而是如实的报道出一个个新闻人物不为人知的背后的故事,“那些事情有时比新闻本身更真实”。“采访是什么,采访就是把你放在我的心里,相信他人今天承受的,我必受之。”

熟悉的事

《看见》也被称为“中国社会的十年变迁”,书中柴静写个这十年来发生在中国社会上的一些事,有大有小。从非典到大地震,从虐猫事件到安华事件,从两会到奥运,从卢安克到李阳。“对于这十年,如果说你不是去看见,而只是视而不见,那么你确实是配不上这十年。”——柴静这样评价这十年,其实对于每个人来说又何尝不是呢,只可惜,由于自己的年幼无知,书中的很多曾在身边发生过的事情,都没有认认真真的去经历,不过,还好,有《看见》,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对这本书百看不厌的原因吧。

了解的人

书中,很多人都给我了很大的震撼。无论是为了一元钱的#5@p把铁道部吿上法庭的郝劲松,还是为了土地问题质疑宪法的陈锡文,还是一直坚守的卢安克,甚至是那些被我们定义为“坏人”的周正龙、“虐猫女”、药家鑫。“他们是流淌的,不断的冲刷着已有的模式和坚固的成见,”新闻背后的他们或许才更真实。一个国家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构成的,她由这些人创造并且决定,只有一个国家拥有那些寻求真理的人,能够独立思考的人,能够记录真实的人,能够知道世界并不完美,但是仍不言乏力,不言放弃的人,只有这个国家拥有这样的头脑和灵魂,我们才能说,我们为这样的国家骄傲。

真相自有万钧之力

采访本身就是一个探寻真相的过程。有人试图以金钱、权位来掩盖事实真相,殊不知只是欲

盖弥彰,真相从来不会屈服于任何事物,这就是真相的万钧之力。不管是华南虎照,还是山西污染问题,抑或是“戒毒所卖人事件”,无论有多长时间,纵使是十几二十年,真相总有大白之日。

这让我想起了最近的两个牵动全国的案件:一个是浙江叔侄的十年冤狱案,另一个是朱令案。前者无疑让我们相信,无论如何,真相总是逃不过人们对真理的追求。但对于后者,尽管警方现在已经宣布此案破不了,但我仍会选择相信:迟早凶手会服法,迟早会给朱令家人一个交代。这个过程可能会很长,不否认,也会很难,但我依然相信。

争议中碰撞出的是人性

读《看见》有一个争议我一直忘不了。柴静在《双城》的那期节目最后,因为问到小男孩姐姐的死,小男孩伤心得哭了,柴静于是就为小男孩擦了眼泪。这个擦眼泪的动作在后来引起了很大的争议,而且到现在争议依然存在。一开始我不觉得这个动作有什么好争议,相信大多数人也同我一样。但后来想了想,这里面确实存在很大的矛盾——普通人与记者之间的矛盾。作为一个有情感的人,我相信每个人遇到这种情况,都会上前去擦,这也是很多人一开始不以为意的原因。但作为一个记者,一个报道事实的记者,观众希望你呈现但大家面前的是不参杂个人情感的事实。

这个问题我到现在都不知道该怎样去回答,我相信如果我身处那种境地的话,我确实不知道还怎样做。

柴静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再次被问到这个问题 。“那是个从来没有出现过的镜头。那么我的领导选择了播出,这就是人性的碰撞,做还是不做。我当时问我的同事,应该怎么做?他们说应该什么都不做,什么都不说。其实过了十年,我也没想明白,反反复复的想,该不该擦眼泪?我想该,后来我又想不该。其实就是根据自己的感受来,27的我发自内心觉得应该擦,那就擦,如果37岁的时候还是那样的感受,那还是应该擦。”

看见自己

看完《看见》,我不断问我自己,我是不是做到了像柴静那样看问题,答案是否定的。如果说《看见》教给我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我想应该是到底应该怎么看待问题吧。

把所有的事情归结于政治原因是一种懒惰,更是一种不负责。这个国家是由一个个人构成的,每件事都与个人息息相关,仅仅把事情的责任归结于政治家是不敢担当。

人的本质没有好坏,只有做了好事的人与做了坏事的人,重要的是给每个人说话的权利。尤其是看了“虐猫女”和安华以及药家鑫案之后,我渐渐觉得其实他们也是需要同情、需要社会接纳的人。

我对柴静的期待

“火柴的柴,安静的静”,这么多年,柴静在新闻的路上渐渐成长。白岩松曾说:几年前我曾对柴静说过,她会成为中国最好的记者和主持之一,今天我很高兴看到了,我也相信不久之后她不会是‘之一’。

我对柴静的期待并不是做什么“最好”,而是如同当年陈牤所说“她从不人云亦云”。

离开了《新闻调查》的柴静虽然没有了当年的和新闻正面交锋,但她的节目的话题从来不曾背离当年的那句话“我关心新闻中的人”。

祝福柴静,愿岁月静好。

更多相关推荐:
读XX本书读后感

在我拿起这本书名字叫麦田里的守望者我没有想到这么薄的一本书会产生这么大影响在我心中产生这么大的影响一个少年形象出现在我的脑海中他是大人们眼中的坏孩子因为他所作的所想的一切都不像话他的成绩也是那样的糟糕几乎没有人...

读读后感

读小学生之友有感白马桥乡中心小学六班李诗琦指导老师江芳兰读书使人善于思考读书使人深刻使人睿智书给了人成长与精神的营养这本小学生之友也给了我很多很多的启示与感动谁说伟大的莫言童年是一阵欢笑呢他是一个生活贫困的人嗜...

阅读经典读后感

我心中的榜样读西游记有感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它是明朝末年吴承恩写的这部小说讲述的是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故事在去西天的路上有很多妖魔鬼怪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和挫折终于到达了西天取到了真经在他们师徒四人当中我...

教师读一本好书读后感

教师读一本好书读后感教师读一本好书读后感挤出时间读点书吧只有这样你才能偶尔遭遇好书一个人与一本书之间冥冥中有一种缘份读书对于我们教师学习新的知识来面对新的挑战更是不可忽视的它能提供我们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但是由于...

《怎样读书》读后感

怎样读书读后感看了胡适先生的怎样读书一书得到一些感悟胡适先生在书中提到读书可以有三种说法一要读何书这个问题不易解决因为个人的见解不同个性不同各人所选只能代表各人的嗜好没有多大的标准作用二读书的功用从前有人说书中...

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

关于读后感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或几句名言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读后感也可以叫做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所谓感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

读书读后感

读书读后感篇一今天我是升旗手gt读后感升旗手也许在别人心里只是把国旗升上而已但是在孩子们的心中却是一种荣誉在暑假里我读了今天我是升旗手这本书我被书中的人物情节所吸引住了这本书主要写了主人公肖晓出于军人家庭崇拜英...

快乐英语阅读读后感

快乐英语阅读读后感InthishotbutenjoyablesummerholidayIhavetravelledalotofplaceswithmyfamilyAtfirstwewenttoseashoret...

读执行到位有感

读执行必须到位有感执行必须到位这已经成为世界500强企业公认的理念不能执行到位企业的战略决策就得不到落实不能够执行到位企业就不能生存但是现代企业中却随处可见不到位的影子确保执行到位已经成为众多管理者最苦恼也最迫...

《我爱读书》读后感

读后感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读后感文体特点2明确读后感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写法3学习将感受写具体的方法并初步运用这些方法试写读后感读后感是指读了文章书籍把自己的体会感想写下来就是读后感写读后感读是基础要读懂文章想告诉我...

读妞妞有感

周国平的妞妞读后感这一不是一本书而是一个父亲用感情的一砖一瓦垒筑起来的一座坟周国平是一个哲学家更是一个父亲妞妞生活中真实的伤口周国平后来在书中说到宁可做平庸的父亲不做杰出的哲学家可老天从来是这样他妒忌幸福的人他...

什么叫读书感

所谓感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书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读书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读书而引起的对社会上某些丑恶现象的抨击讽刺读后感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基本属于议论范畴但写...

读读后感(4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