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女潇潇》与原著的关系及观后感

时间:2024.5.13

逃不出的人生桎梏

——《湘女潇潇》与原著的赏析及观后感

在学年进行了一半的时候,我们在《影响与中国文学》课上已经观摩了不少的中国电影和他们各自的原著。我看到过“林家铺子”的兴衰荣辱,感叹旧社会下“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的残酷阶级压迫;我也在“早春二月”和萧剑秋一起在石桥上徘徊、踌躇与痛苦、迷茫;我还在张爱玲的“倾城之恋”中体味浪漫爱情中的冷峻现实。但是如果说,这八周中令我的心灵震撼的还要说是沈从文的《萧萧》以及由它改编而来的谢飞导演的处女作《湘女潇潇》。

在高中就学习过沈从文的《边城》,对他笔下那民风淳朴,却又封建礼教的湘西小城印象极为深刻。在我心中,那是一个现代社会所无法理解的小镇,人人之间没有勾心斗角,没有谄媚陷害,可能使我们感到唯一残酷的只是那祖宗礼法。正像沈从文在 《从文小说习作选 代序》中写到的那样,他所描写的是一种“优美,健康, 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目的是为人类的‘爱’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

《萧萧》的写作背景正是这样的文化寻根的乡土悲情。年仅12岁的小姑娘潇潇被嫁到了这个湘西小镇,她睁大好奇的眼睛,觉得一切都那么新奇。可是森严的礼教没给这个小姑娘反抗的机会,甚至是适应的时间。不过当了妻子的潇潇还没脱孩子气,常在苦涩的生活中自寻其乐。她白天带着比自己还小几岁的丈夫玩,夜晚要哄丈夫睡觉,还要帮婆婆洗衣、喂猪。人总是会长大的,尤

其是处在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思想成熟的程度已经远远的赶不上了身体发育的速度,“萧萧十五岁时已高如成人,心却还是糊胡涂涂的心”。已经被婆婆缠上胸布的萧萧对家中劳力花狗产生了一种不能称为爱情的爱慕。两个懵懵懂懂的年轻人终究“干了坏事”。可是现实总是比浪漫的来得慢,但却来得那么汹涌澎湃。怀孕的萧萧不知所措,她痛苦,她挣扎,花狗不负责任的出走更是让这道德谴责全部都附加在柔弱的小小肩上。“萧萧拉着伯父衣角不放,只是幽幽的哭。”不读“子曰”的伯父终究还是不愿将她沉潭,但也残酷的选择了第二天解决方法“嫁人做‘二路亲’了”。也许是上天,也许是命运,萧萧在等买家的期间“坐草生了一个儿子”,于是大家“吃蒸鸡同江米酒补血,烧纸谢神”。“二路亲”的事也就没有谁再提。

其实沈从文就是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而已,甚至这个故事都没有高潮与矛盾。可是,这篇不足万字的小说如何给后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我想是他的思想性,是他那平铺直叙中的波澜壮阔,是那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以至于后人都无时无刻的在关注着它,影评家,电影导演,话剧导演都在自己的心中有一个“萧萧”。我国第四代导演的领军人物谢飞在19xx年与乌兰合作拍摄了由《萧萧》改编的电影《湘女潇潇》。

电影讲究事情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尾。原著中并没有十分激动人心,扣人心弦的高潮,也没有激烈的矛盾的冲突。但是在电影的表达中显然不能这样,编剧张弦先生为作品加入很多有血有肉的场景。电影一开始萧萧在被抬到夫家时,竟在半路上想要上厕所,这是多么

有趣的行为。它体现了萧萧的天真无邪,她也许那时还不知道这一去究竟意味着什么,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她的紧张。在电影的第一高潮处,着重体现了“干了坏事”的场景。影片中在水磨坊里,花狗和萧萧赤裸相对,哗哗的水声既是花狗为了掩饰而特意选的环境,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主人公内心中激扬澎湃却还是有些负疚感的矛盾。在影片中还加入了一对偷情的男女,让萧萧和花狗能够亲眼目睹男人被打断腿,和女人则被无情的“沉潭”,这一残忍而又激烈的处决方式极大的刺激了二人,以至于后来花狗毫无征兆的出逃和萧萧不择手段的打胎。 在阅读完原文后才发现改编原著是多么富有挑战性的和极富争议性的工作,如果只是像新版《红楼梦》那样照搬原文,甚至连人物的话语都一字不动,那么电影无疑将会晦涩难懂,人物缺少灵性。但是如果改编幅度过大,正如新版《西游记》一样,且不论演员的表现力如何,单是就剧本而言,使人们认为这不是西游记,剧中那个没有那个人们熟悉的孙悟空。而我认为《湘女潇潇》的改编还是比较成功的,首先他没有更改原文,没有加与原文风马牛不相及的情节,反而增加几处故事是从侧面来表达改编者对原著的理解,这是多么精妙的手法啊!

说到这部电影,正如我题目中所说的“逃不出的人生桎梏”,《湘女潇潇》给人的感觉就是思想的固化,人性的抹杀,表现的是封建礼法对人性的桎梏与摧残。在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小山村里,在一群思想顽固的人们中间,人们就是得按着固有的宗族制度活着,没有什么现在所谓的民主与自由,甚至连个人的愿望也被压制在人的内心深处

难以实现,而令人悲伤的是甚至没有人知道这一点。在这样一个封闭小环境下的成长,是一种原生的、自然的成长,萧萧没有读过书,对于身处其中的婚姻制度、礼法制度从来没有过也不可能有过自觉的反抗。最令我感触深的是当一家人在庭院中谈论城里的女学生,萧萧一脸好奇:“女学生是什么人?好看吗?”爷爷说到她们的奇装异服,“露着膀子和大腿给别人看”,“她们成天只知道读洋书、唱歌”,“这叫做自由”。爷爷问一脸懵懂的萧萧:“自由好不好?”萧萧本能点头曰:“好”,转念一想“不好”。从这里可以看出萧萧的内心还是向往自由的,但宗法制度长期的浸淫使得她已经接受不了自己的心声。她只知道符合礼法的就是正确的,但不知道礼法之外的世界是否也很精彩,是否也能尝试。

人生啊,人生,难道我们就一味的责备萧萧,爷爷和那看似残酷和无情的礼教吗?难道我们现在的社会就是适合他们的吗?难道当今那些崇尚品牌,热衷明星的女生,那些满嘴淫词秽语,不学无术的男生就是自由的,就是健康成长的吗?我无法再去批判那些宗族制度,因为我更无法安心的面对如今的价值观取向,孰对孰错?也许这才是我们应该真正思考的。


第二篇:《湘女潇潇》观后感


观《湘女潇潇》有感

影片《湘女潇潇》讲述了童养媳潇潇的故事。潇潇12岁嫁到湘西边远小山村杨家坳,她是懵懂的天真的亦是对苦涩的生活充满了希望与乐观。6年之后,潇潇是一个美丽的大姑娘,她听到人们讲镇上女学生的新鲜事儿,一颗沉睡的心萌动她亦希望过上自由平等的生活。后来潇潇与长工花狗相爱并且有了爱情的结晶,按照族规,男方要被打断双腿女方要被沉潭。胆怯的花狗惧怕惩罚不辞而别,而潇潇求神拜佛吞食香灰乃至连夜出逃都无济于事,最后因为族人的迷信和家人的善良,生了儿子的潇潇被接纳为家庭成员。影片的最后,潇潇也按照乡俗,为她十岁的儿子娶了一个大媳妇。

看完影片心情是沉重的,曾经天真烂漫的潇潇成了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的殉葬者。我们无法去评价这是谁的过错,是一代又一代绵延下来的封建思想灌溉了族人重男轻女的思想,禁锢了心灵的自由。环境造就一个人,当周围的人都告诉你女子生来就是不如男人,一个女子必须是从一而终的操守妇道,什么自由的思想追求所谓的幸福都是不对的一个女人只要照顾好家庭为自己的家族传宗接代就是值得歌颂赞美的事情时候,那么就算曾经执着的想法终会被慢慢改变腐蚀。所以潇潇的转变亦是在情理之中的,她接受这些思想也终于屈服于命运,我们怎么忍心怪她最后的冷漠与麻木,她经历过期盼甜蜜恐惧最后她因为生下了一个儿子而得到地位与保护,这是她的悲剧,她最终无法得到想要的生活无法与心爱的人终身厮守,甚至她还应感谢诞下的儿子与族人家人的迷信宽容让她好不容易捡回一条命,她是封建思

想的一个受害者与传递者,也是无数受封建思想迫害的妇女的缩影。 花狗,故事的男主角。这样一个幽默风趣的阳刚男子,符合一个女子豆蔻年华情窦初开之时所有浪漫幻想,潇潇与他的爱情也似春日阳光是最美好的景色。气愤他的不辞而别,他为何不带着潇潇一起远走高飞呢或者为什么不陪着她一起面对呢,为什么让一个女子孤独地面对这一切。好一个不负责任的负心男子,可是,仔细想,他如何有这份能力呢?他只是一个长工,他靠他的双手与勤恳吃饭,他或许还有一个年迈的母亲要赡养他或许承担着一个家庭的重任。他何尝不是有过矛盾与挣扎的呢,又何尝不是爱着潇潇的,离开的时候何尝不是不舍与担忧的,只是爱情在封建思想面前变得昂贵,让人无力承受。付出两条双腿的代价吗付出生命的代价吗,这样之后的爱情还是美好的吗珍贵的吗。只能说,是生活是这种封建思想逼迫着他放弃了这份爱情。

封建思想是可怕的,在当今的生活中仍有或多或少的这种思想存在,且不论在荒僻的农村,在大城市中仍有婆婆因为媳妇生的是女儿而不加理睬这种事例存在,如何去改变,这只能靠科学的教育和一代代思想的转变吧。

在这个故事中谁都只是封建思想的一个受害者或是传承者,短短一个半小时的片长,足以引发人们深深的思索,我们感叹潇潇的悲惨命运也同样应该严厉抨击封建思想。

湘女潇潇》观后感

我只造希腊小庙,这庙供奉的是人性。 ——沈从文

《湘女潇潇》给人的感觉就是思想的固化,人性的抹杀,表现的是封建礼法对人性的桎梏与摧残。在一个几乎与世隔绝的小山村里,在一群思想顽固的人们中间,人似乎就是得按着固有的宗族制度活着,没有丝毫的民主与自由,就连个人的愿望也也被压制在人的内心深处永远也难以实现,而这一切都在那个愚昧、落后不被人知的小山村里面持续着,人性被压抑的永远不能见天日。

在这样一个婚姻制度、礼法制度下成长起来的潇潇,就成为了制度的牺牲者和受害者。萧萧的成长,是一种原生的、自然的成长,她没有读过书,对于身处其中的婚姻制度、礼法制度从来没有过也不可能有过自觉的反抗。当一家人在庭院中谈论城里的女学生,萧萧一脸好奇:“女学生是什么人?好看吗?”爷爷说到她们的奇装异服,“露着膀子和大腿给别人看”,“她们成天只知道读洋书、唱歌”,“她们不要彩礼,不要媒人,找的都是同她们一起的男学生,喜欢谁就跟谁好”。这必然引起姑婆们的唏嘘:“真造孽啊,这祖宗的礼法就不要啦?”爷爷总结道:“这叫做自由”

爷爷问一脸懵懂的萧萧:“自由好不好?”萧萧本能点头曰:“好”,转念一想“不好。从这里可以看出萧萧的内心还是向往自由的,但宗法制度长期的压制使得她不敢将自己的心声表达出来,人性已被扭曲。人们只知道符合礼法的就是正确的,但不知道礼法本身也有不符合时代要求的时候,缺少文化教育或许是这个小山村一直愚昧无知的根本原因,这里的人们需要重新确立新的观念,新的制度,他们需要的是民主与自由。

萧萧也是因为没有受过教育,她没有强烈的贞洁观。萧萧是近乎完全自然的,听从的是自然人性的召唤。但是成长中的自然的人性,却与制度不可避免地冲撞在一起。萧萧心中蕴涵的性本能的莫大冲击力,以至于促使她冲出中国几千年根深蒂固的封建伦理道德约束的“禁地”,完成了心灵、心理、生理的超越。相比之下,与鳏夫寡妇为偷情而被乱棍打断了双腿,被扒光了衣服,头戴磨盘,庄严地扔进了大潭萧萧的命运来说,萧萧却带有这样大的偶然性,她仿佛是幸运的,可她的一生却只能服从于外在力量的摆布,从来没有过对于自己的命运的

自主的权力。而影片中屡次出现,奠定基调的水木杵又似乎是这种外在力量神圣不可侵犯的象征。当水把一端的漏糟注满,杵桩一端便被压起;水漏光时,杵桩又照例砸下。那沉重而又缓慢的节奏,象征性地说明了我国封建社会的漫长和封闭。它只允许人们在内部调整,决不允许你怀疑它的制度。影片的结尾,更增加了一种莫名其妙的宿命色彩,给人感觉这样的故事永远也说不完,人性永远被压抑。

更多相关推荐:
什么是观后感

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或连续剧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所谓感可以是从作品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观看而激发的决心和理想也可以是因观看而引起的对社会...

观后感大全

观后感大全中央电视台近三年每天都在热播一则公益广告广告讲的是一位年轻母亲在给自己的儿子讲小鸭子的故事讲完后母亲去给孩子的奶奶端洗脚水洗脚那个年幼的孩子见了便跑到卫生间当妈妈给孩子的奶奶洗完脚回到自己的房间里时发...

观后感

安全是个圆没有起点和终点最近公司组织全厂职工进行了一次安全培训其间观看了一个关于安全故事的短片我选择了视而不见这无疑是给我们的安全思想又敲响了一次警钟是我们再一次深刻体会到安全的重要性纵观这些事故案例一幕幕触目...

观后感

药房观后感5月10日这一天是我们第一次出去参观药房仓库对于我们来说这是一次很好的机会这不但与我们的专业相符而且这次活动给我们增长了不少见识也让我们发现这药仓库管理员也是一个很好的岗位而这次算是给我们开了一个眼界...

观后感

观后感听了全国道德模范孔祥瑞的事迹后我明白了职业无贵贱就算是普通的码头工人也可以有杰出的成绩成为为一名享誉全国的蓝领专家听了全国道德模范孟佩杰的事迹后我明白了孝顺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孟佩杰付出的是孝心赢得的是尊重...

观后感作文指导

作文指导如何写电影观后感一什么是观后感观后感就是看了一部电影或电视剧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所谓感可以是从作品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作品中的内容启发而引起的思考与联想可以是因观看而激发的...

如何写观后感 怎样写观后感

如何写观后感怎样写观后感一要将重点放在一个感字上不少同学开始写观后感往往将观的内容写得很长总爱把故事情节从头到尾加以介绍生怕读者不知其内容而发表感的文字却很少如一个同学在写一个独生女的故事观后感时先将整个故事从...

观后感

读千年美文做当代君子五年级张功瑞随着音乐铃声我们又进入了经典诵读的陶醉中在课前我们接受着教育也了解了许多的知识和道理在古代人们教育子孙非常严厉我也忍不住向老师要了一本有关经典诵读的书我回到家里仔细地翻阅了这本书...

观后感

心灵捕手观后感一影片中的男主角太帅了这就是传说中的天才甘于平庸的奇才不管被人怎么说如乐觉得这就是心灵的自由不拘于环境不随波逐浪跟着自己的心走才不会错也是最踏实最快乐的心灵捕手观后感二事实上影片中主人公的这种心态...

观后感

观高山下的花环有感117分钟的电影在雷军长的敬礼下打下了剧终两字只是画面中还在拉放着那一堆堆光秃秃的山头埋葬着那些在战争中流尽了鲜血不畏牺牲的烈士们高山下的花环就此落下了帷幕看完了这部电影深深地被电影中的那些人...

观后感

微电影生命观后感上寨小学六年级刘天乐生命是宝贵的我们都要好好保护热爱自己的生命今天老师让我们看了一个名叫生命的微电影它让我更加明白了生命的意义这部电影讲得是一位武警战士因一次意外事故高位截瘫终身不能站立他曾经有...

社区故事 观后感

社区故事观后感根据学院党委的安排建筑学院党支部积极组织党员认真收看十集电视情景剧社区故事整个剧情以朴实的语言真实的故事情节向我们讲述了团结社区饱含热情充满情感的年轻社区书记杨海超主任热孜万远程教育干部小袁工作人...

的观后感(3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