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台与戏台——《奥赛罗》读后感

时间:2024.5.4

戏台与看台

——《奥赛罗》读后感

你是否害怕而后退?这是个徒然的恐惧,把一根灯心草指向奥赛罗的胸膛。(第五幕,第二景)

奥赛罗最后终于悔悟了,就像古今千万个马失前蹄的英雄那样,被奸人戏弄,被情爱牵绊,直到最无力、最落魄的时候才懂得回首。他犯下的错太多,他纯洁的内心再也不能容忍他所背负的沉重罪孽。玳思狄莫娜,他挚爱的妻子,竟然会冤死在了自己手下。在悲痛与悔恨之中,他选择了自刎。而伊耶戈,这个十恶不赦的奸滑小人终于在整个事件水落石出之时遭来了报应。他无疑最应该为整一连串的悲剧背负罪责,可惜他却已无力去承担什么了。多行不义必自毙,也许只是剧作家对于观者脆弱心灵所能给予的一点安慰罢了。

我以为悲剧之中只有反派而没有英雄。当所有代表正义与道德的力量都被摧残,都没有勇气与智慧去改变悲剧时,即便是垂死挣扎的英雄也再无颜面被称之为英雄。同时,痛彻心扉的悲剧中也没有赢家,每一个剧中人都在宏大的悲剧中走向没落。孛拉朋丘、洛窦列谷、玳思狄莫娜、奥赛罗,一个个出场时意气风发的人物都陆陆续续地失去了生命,伊耶戈丢弃了所有德行,凯昔欧失去了健康,他们的妻子也必定会禁受痛楚。在他们各自跌宕起伏的命运之中,也许都曾经有些那么美好的憧憬与幻想,如今却皆化作灰烬,归于梦境。悲剧,就是毁灭一切美好的事物,用彻底的悲凉去唤醒世人。而观者当从这悲凉中领悟出作者的深意,从而避免自己重蹈覆辙。

我们的身体是一座花园,我们的意志是个园丁。(第一幕,第三景)

但凡古今悲剧皆是缘起于人。人世间的恩怨纠葛、勾心斗角最是引人生悲。我看到《奥赛罗》这部剧作中尤其鞭挞了人性中的两项污点:愚妄,奸邪。奥赛罗和洛窦列谷,他们的悲哀皆起于愚妄。“我一身的优长,我光荣的称号,我有备无患的心神,会将我正当地显示。(第一幕,第二景,奥赛罗说)”这种过度的自信总是会使人迷茫,甚至屏蔽人的双眼以至于酿成大错。多数愚妄的人都是小有成就而自命不凡的人。他们凭借着优良的生活条件或是偶然得来的机遇轻松地便占尽了人生优势。玳思狄莫娜恐怕仅仅是(据奥赛罗陈述)由于对奥赛罗年轻时无畏而伟大的战场经历的崇拜便委身于他,不免显出玳思狄莫娜和奥赛罗这对夫妇过分的单纯。他们之间确实发生过真正的爱情。然而,他们在结婚之前是否有过真正了解过对方呢?如果玳思狄莫娜早早察觉到了奥赛罗作为一介莽夫的那种武断与愚顽,她是否还会那样毅然决然地与亲人分离,远赴塞浦路斯?而奥赛罗又是否曾细致地观察过妻子的品行,妻子生活中处处体现出的忠贞不移难道还不能打消他的疑虑?

“名誉是个无聊而且最奸诈不可靠的骗子。(第二幕,第三景)”年长有为,又抱得美人归,奥赛罗的愚妄被愈发放大。一方面是对于爱人疯狂的占有欲,另一方面更是由于自己精神上的洁癖:“即令是全军上下,工兵们也包括在内,都尝到她那可爱的肉体,只要我不知道!但如今,永远告别了,那安静的心情;告别了,那满足!(第三幕,第三景)”主人公奥赛罗最终杀妻的行为是其愚妄性格的结下的恶果,他的自杀一样是如此。

作为观者,我们必须看到的是,有时当我们自己觉得愚妄者可笑时,自己却也恰恰正变得愈发愚妄。当我们把一件事物看得过于简单,过于绝对,就已经是

在堕入愚妄的深渊。

奸邪,则是本剧批判的又一种品格。在莎士比亚的文艺复兴时期英国,对于圣经与基督教精神的崇拜实际上是深入人心的,但凡是违背其基本宗旨的行为皆被视为恶。而我认为事实上,文艺复兴时期激进的文学作品并不是在批判上帝与基督教,而是在以基督教的基本精神与价值观,即追求真善美,来批判中世纪以来固步自封的封建神学与虚伪、奸诈的教会传教者,藉以重新树立基督教本身的权威。圣经中所倡导的真、善、美实际上是人类所普遍追求的,而由其衍生的道德、法律、仁义则成为了一直以来评判人之言行的依据。而剧中最大反派伊耶戈,他的奸诈多计,他对于名利虚荣的追求无时无刻不体现在其思想独白之中,但他的语言又每时每刻体现着对于上帝的尊崇与对于身边人的敬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他同那些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作品中的被批判的教士修女、教会骗子一样,是当时人民所普遍仇视的一类人。

人的所作所为取决于人的意志。我想《奥赛罗》这部剧作更偏向于对于每个人(而非某一个特定时代)的意义,其深意在于引导人去成为一个明智理性合乎道德的人。当我们去反思这桩悲剧,最大的冲突便是伊耶戈对于奥赛罗的仇恨与陷害。仇恨所产生的缘由无非是一些名利上的纠纷。缘由虽然简单,同样的故事却始终在一个个时代中循环上演。当我们对于诱惑趋之若鹜,对于爱人满腹狐疑,对于朋友将信将疑时,一个错误的抉择或许就会将我们引入《奥赛罗》的悲剧情节之中。

啊,无聊的夸耀!谁能够控制自己的命运?(第五幕,第二景)”

悲剧的欣赏总是带着些许的无奈。当你已经明知结局已是无可挽回的,却还要眼睁睁地注视这最终悲惨落幕的到来,这对于观众即是一段痛苦的历练。著名学者朱光潜先生著有《悲剧心理学》一书,其中深刻而理性地分析了观者在观看悲剧中的各种心理表现,并从这个角度分析了促使一部悲剧成功的必要元素。从这个层面分析《奥赛罗》这部悲剧,我们亦可以发现一些不同的精彩之处。

对于戏剧这种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需要为读者在阅读(观赏)中提供情节发展所带来的快感。这种快感与两种情绪密切相关:恶意与同情。阅读《奥赛罗》,我们可以明显感受到这两种情绪的并存——对于奥赛罗悲剧的恶意与对于玳思狄莫娜悲剧的同情。首先,作者将奥赛罗设定为非洲西北部一黑人摩尔族贵胄。不得不承认的一点是,在文艺复兴时期乃至当今,在欧洲这个白种人的地域对于非洲黑人是存在“未开化、鲁莽”这样的成见的。因此,当奥赛罗对奸人伊耶戈高度信任并一步步落入其圈套时,实际上对于观者是存在一种幸灾乐祸的所谓恶意在内心作祟的。反观玳思狄莫娜,她被设定为欧洲贵族的千金,文章中反复赞扬了其美貌之动人。这样一位美少女嫁与非洲蛮族,在短暂的幸福过后却要面对丈夫的怀疑,不免令读者心生同情。

《悲剧心理学》中这样解释恶意与同情在悲剧中所分别发挥的作用。一方面,再崇高的人性中总会残留着些许人作为动物的那种好强、残忍、自私的秉性。观众看到一个与自己无关的、面目可憎的摩尔人被戏弄,或许会不同程度地被唤起优越感和安全感,从而满足对于悲剧的欣赏兴趣。另一方面,当我们去欣赏悲剧时往往会将自己与剧中的一位主要人物等同起来,设身处地地为他(她)着想,为他担忧。我们会生发出一种道德上的同情,即希望由自己作为道德与正义的代表来干预剧情的发展,来挽救主角的命运。这又是另外一种观剧的兴趣所在。

我们在这里对于《奥赛罗》的成功之处做出了另一番解读。实际上《悲剧心理学》是一种归纳众多悲剧所得来的理论,我们并不能由它来演绎并创作悲剧。

不过我们确可以从观剧的心理来寻找一部作品成功的原因。文学的精妙之处即在于后人总是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来阅读同一篇作品以获得不同的见解。每一种解读都必有其道理所在,也有其侧重与偏倚。

您不能知道我的思想,即令我的心在您手掌中,更何况那不会,当它还为我所保有(第三幕,第三景)

当我们去琢磨《奥赛罗》这段悲剧,我们才恍然发现,每个人都是在自己的世界中独自思考并挣扎着,而作为看台上的观众只能静静欣赏剧中人的一举一动。或许人与人之间是不可能做到真正相互理解的,人生如戏,我们都只不过是彼此戏剧的看台观众而已。


第二篇:奥瑟罗


莎士比亚——《奥瑟罗》读后感

相对于《罗密欧与朱丽叶》这个两人相爱却以死相守的悲剧故事,我内心更为之悲伤的是莎士比亚的《奥瑟罗》,因伊阿古这个奸徒从中作梗,激起奥瑟罗的妒忌,怀疑妻子苔丝狄蒙娜与副将凯西奥偷情,终于在一个漆黑的晚上亲手扼死苔丝狄蒙娜。

苔丝狄蒙娜是一个美丽娴淑的白人女子,怎么看都应该有一门比嫁给一个黑鬼好得多的婚事。可她,怜悯他的遭遇,同情他的身世,瞒着父亲嫁给奥瑟罗。她劝奥瑟罗重新任命凯西奥,却加深了奥赛罗对她的猜忌,对她怒发冲冠,她却说:我不后悔与他相识,我是多么欢喜他;即使他固执,他的呵斥,他的怒容······“当我读到奥瑟罗的双手扼紧她的脖子时,我多么想让他听见:不要!你会后悔的,你一定会后悔的!直到最后一刻,那位女子依然为亲手扼死自己的丈夫辩解:“谁也没干,是我自己。再会吧,替我向我的仁慈的夫君致意······”

若果没有伊阿古的从中挑拨,他们应该会幸福地生活下去,可是奥瑟罗呀,你为什么不多信任你的妻子一点,难道用书中所言“是一个在恋爱上不智而过于深情的人,一个不容易发生嫉妒,可一旦被人煽动以后,就会感到极度烦恼的人”就可以洗脱你的罪过吗?不,我绝不认同。倘若奥瑟罗一开始就把伊阿古的谗言告诉苔丝狄蒙娜,或许就不会有后来的悲剧发生,追根到底还是因为不信,他对苔丝狄蒙娜不够信任及对自己不够自信。他听伊阿古说苔丝狄蒙娜有不贞的举动,就暴怒地问伊阿古索要证据,听信这么一个旗官的话,却不与妻子坦诚相待;因为他的黑人身份,就觉得自己生的黑丑,年纪颇大,疑她变了心!啊,一个男人为自己的过失找借口是多么地容易,女人的一片痴情却总是落得个遍地开花的下场。

他深爱她,把她比作火焰,一旦熄灭,不知从什么地方寻来那天上的神火,能够点燃她的光彩!把她比作蔷薇,摘下蔷薇,世间不再有那独特的甘美的香气。但嫉妒与愤怒又让他亲手摧毁了她,当真相大白,他在悲痛中了

结了自己的生命,“我在杀死你以前,曾经用一吻和你诀别;现在我自己的生命也在一吻里终结。”

我念着这句话,心里一痛,不再怨恨奥瑟罗,而苔丝狄蒙娜至始至终都

未曾怨恨过他。这出悲剧终于降下了帷幕,他们在天堂一定安详而幸福吧。

更多相关推荐:
《奥赛罗》读后感

读奥赛罗有感奥赛罗是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之一小说以主人公名字命名简明而不乏独特故事讲述的是奥赛罗是威尼斯公国一员勇将他与元老的女儿苔丝狄梦娜相爱但由于他是黑人婚事未被允许两人只好私下成婚奥赛罗手下有一个阴险的旗官...

奥瑟罗 读后感

轻信大于悲奥瑟罗读后感灵杰哈姆雷特的复仇因为自己太过犹豫而害死了自己而奥瑟罗却因为太过于轻易相信别人的话而最终失去了自己那份纯洁的爱和自己的生命当我看完奥瑟罗这部悲剧之时心中久久难以平静不知道像奥瑟罗这样一个英...

(读后感)从莎士比亚《奥赛罗》看现代婚姻悲剧

从奥赛罗看现代婚姻的悲剧变调的爱人们总是热衷于讨论所谓性格悲剧和命运悲剧的分别并将自己所知晓的悲剧进行归类然而我必须说在我眼中奥赛罗的悲剧是个典型的性格悲剧并不是简单基于奥赛罗的性格这或许更多的是出于一种联想因...

莎士比亚-奥赛罗-读书笔记

故事梗概赛尔将军奥赛罗与苔丝狄蒙娜相爱而秘密成婚身份尊贵的贵族苔丝狄蒙娜决定不顾父亲的禁令委身相随但在同一时间旗官伊阿古因自己梦寐以求的职位被奥赛罗给了凯西奥又妒忌凯西奥能被赏赐所以他决意用奸计同时谋害奥赛罗与...

罗密欧与朱丽叶读后感

罗密欧与朱丽叶读后感罗密欧与朱丽叶是威廉莎士比亚著名戏剧作品之一故事讲述二人于舞会一见钟情后方知对方身份最后二人为了在一起朱丽叶先服假毒醒来发现罗密欧自尽也相继自尽因其知名度而常被误称为莎翁四大悲剧之一实为麦克...

罗密欧与朱丽叶读后感

威廉莎士比亚15641616英国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他的代表作有四大悲剧哈姆雷特英Hamlet奥赛罗英Othello李尔王英KingLear麦克白英MacBeth著名的四大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第十...

奥赛罗的后殖民重构

奥赛罗的后殖民重构摘要在西方种族主义者的视域中有色人种都是凶残野蛮的他者是阻碍文明与进步的绊脚石应该加以改造或消灭奥赛罗莎士比亚奥赛罗中的黑人正是这样的一个异类本文从后殖民批评的角度从莎士比亚创作该剧的文化语境...

冲动与多疑是悲剧的起源——读《奥瑟罗》有感

冲动与多疑是悲剧的起源读奥瑟罗有感莎士比亚著名的四大悲剧之一奥瑟罗是一部创作于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爱情悲剧在文学的发展历程中不同世纪的人对这一悲剧有着许多不同的阐释和分析有人把它叫做嫉妒的悲剧奥瑟罗所做的事情都是...

奥德赛读后感

奥德赛这一部小说讲述了奥德修斯在特洛伊战争胜利结束后回依塔克路上所遭遇到的种种磨难吞噬了所有他手下的士兵最终只有他一个人在经历了一切之后回到了自己的家故事里的各种神灵所设置的重重灾难正是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而...

上海富兰克林读书会的《奥莉薇:和外星人弟弟》将给孩子带来什么?

上海富兰克林读书会的奥莉薇和外星人弟弟将给孩子带来什么每周一次课用阅读的乐趣激发孩子的兴趣让不爱看书的孩子也爱上阅读每周一次课让孩子领略人类文明的精华具有自己的思想不迷信不盲从文雅谦和博爱也受人爱每周一次课将美...

上海富兰克林读书会的《奥莉薇:保密》将给孩子带来什么?

上海富兰克林读书会的奥莉薇保密将给孩子带来什么每周一次课用阅读的乐趣激发孩子的兴趣让不爱看书的孩子也爱上阅读每周一次课让孩子领略人类文明的精华具有自己的思想不迷信不盲从文雅谦和博爱也受人爱每周一次课将美德和好习...

上海富兰克林读书会的《奥莉薇:量身高》将给孩子带来什么?

上海富兰克林读书会的奥莉薇量身高将给孩子带来什么每周一次课用阅读的乐趣激发孩子的兴趣让不爱看书的孩子也爱上阅读每周一次课让孩子领略人类文明的精华具有自己的思想不迷信不盲从文雅谦和博爱也受人爱每周一次课将美德和好...

奥赛罗读后感(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