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路中国读后感

时间:2024.4.18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读《寻路中国》有感

“当美国的新兴城镇刚刚开始成型时,第一拨居民往往是商人和银行家,跟他们一起来的还有律师。当人们还在住帐篷的时候,当地的第一份报纸已经刊印。最先修好的永久性建筑物一般是法庭和教堂。然而,中国的新兴城镇里存在的,只有商业这一样东西:工厂、建筑材料供应点、手机卡销售商店等等。自由市场决定着发展初期的雏形,娱乐项目很快就出现了,却很少有社会组织现身此地。”这段让我茅塞顿开的言论正是出自《寻路中国》作者的笔下。

《寻路中国》是上海译文出版社今年一月出版的新书。也是今年的两大话题书籍之一。该书主要讲述了作者何伟在20xx年到20xx年驾车漫游中国大陆的经历。作者彼得·海斯勒(Peter Hessler),中文名何伟,曾任《纽约客》驻北京记者,以及《国家地理》杂志等媒体的撰稿人。读完该书之后,让我想起苏东坡《题西林壁》里的那句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不得不承认,自己从未料到一个外国人竟能如此了解中国。甚至比许多中国人更了解中国。

该书分为三条线索:《城墙》、《村庄》和《工厂》。它首先叙述了作者由东海之滨沿着长城一路向西,横跨中国北方的万里行程;另一条线索集中讲述了一个因中国汽车业的高速发展而发生巨变的乡村,特写了农民魏子淇一家由农而商的变化经历;最后,则是中国东南部小镇浙江丽水的城市生活场景。书中所描述的这种由农而工而商、乡村变身城市的发展,正是19xx年改革以来中国所发生的最重要的变化。从19xx年至20xx年,十年时间,中国历史的面貌开始变化,海斯勒说:“大规模的政治事件与强力领袖开始从中退却。相反,中国巨变的推动者变成了普通人——走向城市的农民、边学边干的企业家,他们的能量与决心是过去这十年中的决定性因素。”

从小生活在城市里的我,在这本书中看到了很多不一样的中国。而这却是大部分人生活的中国。作者字里行间充满了幽默和诙谐。例如在《城墙》这一部分,作者逐一描述了:“可怕”公路告示牌——“前方路段已经死亡33人”,通往内蒙古草原的高速公路上整齐排列着一个个假警察的雕像。透过他的描写,我发现原本习以为常的种种,其实是如此可笑,而我生活在其中,却浑然不觉。书中还提到:“在中国,很多驾驶员使用道路的方式直接沿用行人使用道路的方式——人们怎么走路,就怎么开车。他们还擅长于即兴发挥。他们可以把人行道作为超车道使用,如果能够快那么一点点的话,他们可以在环岛交叉路口逆向行驶。收费站也可能十分危险,因为多年排队的经验,使人们形成习惯,总在不断地估量什么才是最佳选择,并以此快速做出判断。驶近收费站时,驾驶员们喜欢在最后一刻变换车道,因此事故频发。”

同时他又调侃了中国驾驶考试的试题:“

352题 如果别的驾驶员停车向你问路,你应该:

a) 不告诉对方。

b) 耐心细致地予以回答。

c) 给他指一条错误的道路。

这类东西方差异的冷幽默无时无刻充斥在全书的各个角落。

如果认为作者只满足于调侃一下中国,那就太小瞧作者的功力和《纽约客》的用心。作者对中国的了解远远超过绝大多数的中国人。

事实上作者十分客观,不像通常西方人评论东亚的那种居高临下的语气。十分中立和客观的描述改革中的中国。通过它的描述和分析,对于同样的问题,我意识到自己看待问题有

点过激。可以说这本书改变了我的价值观。让我更中性的看待目前中国的缺陷和不完善的地方。作者认为目前中国的一些不良现状正是经济飞速发展和改革所必需付出的牺牲。中国之所以和美国发展过程不同的原因,正如本文开头所引用的一样,而不是中国比美国差。

除此之外,作者还一针见血的挖掘出了中国的很多现实问题:

说到“温州模式---经商策略很简单:低投入,低质量,低盈利”(P276),而作者却看到“??根本的问题似乎是缺乏一套完善的体系。工厂没有设立管理委员会,没有制定投资计划,没有人在乎法律契约,也没有人在乎预先订好规约”(p349),而且,“在经济开放区,没有人想什么长远的事情,也没有人反思过什么事情”(p348)”

“在中国,整个国家的崛起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外来务工人员和中小创业者的积极性,而这些私人投资者正好充当了抵御金融危机的缓冲器。他们在心理上已经做好了应对经济衰压力的准备:大家见惯了动荡和艰难时世,心里都很清楚,机遇总会有来有往”“中国人已经在改革开放时期学到了很多新的技能,他们变得反应敏捷、足智多谋、善于思考。不过,他们也会耐心等待---这是他们所具有的一种古老的品德,跟这个国家一样历史悠久”(p405)

从这本书上我不仅看到了中国年的变迁和发展,也在这中间感受到了中国人的一些特质和社会现象,它是真真实实存在的,通过这本书我了解了一个立体的中国。它正处在变革之中。虽然有着诸多不足之处,但这都是快速变革当中必须要经历的。有进步必然要有牺牲。中国的崛起将带给世界一个全新的格局。因为近两百年来,都是欧美在领导整个世界。然而近年来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正在飞速发展。据高盛公司的数据显示到20xx年,中国将达到美国的经济总值。而包括中国在内的这些亚洲国家占据世界总人口的1/3,这么多人正在走向发达和进步,这是世界近代史上从未有过的,必将带来世界重大的变革。处在这样变革时期的中国年轻人,我时常问自己,我的能力是什么?我能为这个社会做些什么?该做些什么才能顺应这种变革?这也是此书除了开阔了我的视野以外,更引人思考的内容。变革中的中国,你准备好了吗?


第二篇:寻路中国读后感


关注城市背后的农村

公司文化月,团里推荐了一本名叫《寻路中国》的书,在网上看了下简介,觉得 甚是有趣,便在下班回家之后饶有兴致的读起来。

作者是一名美国记者,名叫何伟,他驾着一辆在北京租到的’city special’完 成了他的中国之旅。他记录了一个我们每天都面对的客观现实的中国,讲述了他在 2001到20xx年间驾车漫游在中国城市和农村之间的见闻,读了他的关于中国农村的 描述,想到了一些关于农村的现状,也想到了遇到的很多事情,有过的很多感受。 我大概5,6岁的时候,村里来了一个扎着小辫,戴着墨镜,拿着照相机的记者,我 和周围的小伙伴一直跟在他的屁股后面,关注着他的一举一动,因为我们从来没有 见过那么大那么高级的照相机,也没见过扎着辫子的男人,这个记者的出现足以让 我们讨论好几天都不够。

我的一个堂弟,在到市里上初中的第一天,哭着回来。为什么,因为他跟不上英 语老师讲课的进度,其他市里的同学早在小学一年级就开始学英语,我弟弟则是第 一天知道ABC怎么读。

我上段时间身体不适,回家看病,在医院和我同病房的一位妇女,要做手术,却 拿不出手术费,我问他现在农村不是也有合作医疗可以报销吗,他说有是有,限制 特别多,在当地的县级城市还可以报销70%,如果到稍微大一点的城市就只能报不到 一半,他的病在县级市是做不了的,而且钱要自己先付上,等出院了再到家里报销 点凭票报销。

跟城市比起来,农村的各个方面不仅落后,而且差很多,尽管国家现在已经对农 村进行了改革,但是城乡差距还是越来越大,或许在大力发展城市建设,关注楼房 高度,道路宽度的时候,应该也去关注一下农村,关心一下他们的生活。

作者在他的文章中多数篇幅都在描述中国农村,而对于北京上海这种的大城市却 很少提及。当记者问他原因时,他回答说,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已经很发达了,他 们跟中国农村的区别太大了,他们不能代表中国大多数普通人的生活。

我们刚刚实施网络实名售票时,很多农民工因为不会上网买不到回家的票急的哭 了。

我们家隔壁有个80岁的老太太,他的儿子儿媳在广东打工,经常一年也不回来, 有时候过年赶上春运过年也回不来,老人家一个人在家无依无靠很可怜。

中国这些年发生了很多翻天覆地的变化,加入世贸,香港回归,举行奥运,世博 展览,在这样的大时代里,每天都发生着大故事,大变迁,可这些大变化跟农村太 遥远了,我奶奶甚至不知道奥运是什么,或许我们应该反思一下,在城市发展如此 迅速的同时,能否为农村带来什么?也让农民真真实实的感受到,与城市比起来 他 们还不算太差。国家这几年也对实施了很多惠农政策,不过,这条路还很长,还需 要对农村投以更多的关注。

解决方案—赵天玲

更多相关推荐:
《寻路中国》读后感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寻路中国读书报告读这本书时深夜寂静的气氛营造了一种很强的画面感仿佛坐在CitySpecial上在听魏子淇叙述他的想法作者的语言很精致再通过完美的翻译后不可置疑的他的语言不得不让地道的中国人称赞例...

寻路中国读后感

在路上寻找中国的真相读寻路中国有感我读的这本书叫寻路中国它的副标题是从乡村到工厂的自驾之旅它引发了我关于中国在短短三十余年间如何从一个最大的农业国到最大的世界工厂的无穷想象我想知道这些深刻重大而又细小微妙的变化...

寻路中国读后感

读寻路中国有感我的老家在浙江绍兴虽然不在浙江南部不过温州丽水我还是有些了解的我的很多高中同学都是温州或丽水人甚至距离嵊州只有十多公里所以寻路中国的第三部分所描述的情况相对于前两者对于我来说更为熟悉近年来大量外来...

寻路中国 读书笔记

寻路中国读书笔记这本书叫寻路中国它的副标题是从乡村到工厂的自驾之旅该书主要讲述了作者何伟在20xx年到20xx年驾车漫游中国大陆的经历作者彼得海斯勒PeterHessler中文名何伟曾任纽约客驻北京记者以及国家...

读寻路中国

读寻路中国有感姓名李翠翠学号20xx3620xx4谈谈我读完寻路中国后的理解吧着实这本书读完后让我感悟挺深的书里写的是作者自己驾车从祖国东部一路开往西部的所见所闻以及所感很真实很朴实的语言但是却是很动人的故事书...

中国,再启动 读后感

中国再启动读后感高一四班傅钰越来越多的人在说中国最重要的问题是信仰缺失龙永图和白岩松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他们二人的思想在中国再启动一书中有着淋漓尽致的表达这是一本龙永图白岩松的思想合论一位是经济学家一位是主持人两...

中国震撼读后感

中国震撼读后感褚良中国震撼的作者是张维为教授他曾做过邓小平等领导的翻译现任日内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他走过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到过冰岛以外的所有发达国家在这本书中他凭借丰富的经验以客观和全面的视角分析了中国...

走遍中国读后感

走遍中国观后感今天我观看的电视节目走遍中国中国是一个资源丰富美丽富饶的文明古国它有优美的云南资源丰富的海南历经沧桑的北京幽静美丽的澳门走遍中国这个电视节目让我更了解了祖国顾名思义它向人们介绍的就是中国历史文化名...

《中国震撼》读后感

中国震撼读后感首先感谢郭伶俐老师为我们推荐并使我们有机会读到这本书我个人习惯在看一本书之前先了解作者作者张维为先生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外文系曾经做过邓小平的翻译现在是日内瓦外交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日内瓦亚洲研究中心...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读后感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读后感这本书写于19xx年正是国共内战即将分出胜负新中国即将成立的时候在这样不平静的时代王亚南先生沉下心来对中国官僚政治进行了思考王先生在自序中提到了对中国官僚政治的研究态度官僚政治在历史上已经...

《高原,我的中国色》读后感

读完高原我的中国色我感慨万分我深深为文中的主人公所折服更为自己是一个炎黄子孙而自豪作者是一位军人黄土高原上仅有的一位军人在其他人眼中他微不足道在粘稠的黄土大地上他是遗落在这儿的一根草浑黄的天地间走来一个黄皮肤的...

中国教学的奇迹读后感

中国教学的奇迹读后感拿到中国教学的奇迹后我翻一下目录目录就一下子吸引了我震憾了我他的教学之法让他创造了中国教学的奇迹是一位有智慧的教师是值得我学习和敬佩的教师今天有很多人在问或是自问什么是幸福孙维刚认为一个人来...

寻路中国读后感(2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