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博弈》读后感

时间:2024.4.20

读《伟大的博弈》有感

“博弈”,何为博弈?是棋局中的争执?还是赌博中的心计?在我之前的理解之中,博弈不过就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进行竞争,进行较量。可是要到怎么样一种程度,博弈才能被称为是一种伟大的博弈?

在读了《伟大的博弈》这本书之后,了解了一代金融帝国的成长史。华尔街教会了我什么才叫做真正的博弈,怎么样的博弈才能被称做“The Great Game”。

在华尔街还不是华尔街的时候,在纽约还是一个殖民地的时候,荷兰爆发了一场金融泡沫,这是人类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次金融泡沫,被称为“郁金香泡沫”。在16世纪中期,郁金香被从土耳其引入欧洲,不久,人们对这种植物产生了狂热。到了17世纪初期,一些郁金香的品种被卖到了不同寻常的高价,而富人们也竞相在他们的花园里展示最新的和最稀有的品种。到了17世纪30年代初期,这一时尚导致了一场经典的投机狂热。人们购买郁金香已经不再是为了其内在的价值或观赏之用,而是期待其价格能无限上涨并因此获利。在这种博傻理论的作用之下,终于在1635年以后,一株稀有品种的郁金香可以卖出天价。

然而,泡沫终究有一天是要破灭的。当某一个时刻,某一个人发现了这种投机并没有创造出来多少财富,而仅仅只是转移了财富的话,这个泡沫就该面临着破灭的危险。当某一时刻某一个人,卖出他所有的郁金香时,其他人又会跟随,很快的,卖出的狂热就会跟此前购买的狂热不相上下。于是,价格会崩溃,成千上万的人就会在这种崩溃中一无所有倾家荡产。

而导演和参与了这一切的一群人,他们正是纽约最终能成为一座世界性的商业都市和金融中心的鼻祖。他们最早的发明了操纵股市的技术,比如,卖空,比如洗盘,比如对敲。

郁金香虽然是一场泡沫,可是在这个案例里面所显示的商业精神,确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没有对追求财富的执着,怎么会有购买的狂热;没有对市场信息的敏感,又怎么会有卖出。

不过显而易见,在郁金香泡沫这整个流通环节中,缺少了一个重要的角色——市场干预者。现在,我们更习惯称之为中央银行。不过,郁金香横行的这个时代,很少有人会有试产干预的想法的。只有在1650年前后,真的出现了一个人,用他自己的方法干预了市场,缓解了一场通货膨胀。这个人叫做弗雷德里克·菲

利普斯。

在1650年前后,印第安人对金币和银币一无所知,认为他们一钱不值。他们要求欧洲人也用他们惯用的“真正的钱”——贝壳串珠来进行日常交易。1650年,6颗白色珠子或者3颗黑色珠子值1个斯图弗。可随着通货膨胀的发生,到了1659年,16颗白色珠子才值1个斯图弗,给当地的经济带来了严重的破坏,日常交易变得一片混乱。政府的价格控制也被市场忽略不计。而在这个时候,菲利普斯开始买进贝壳串珠,并把它们囤积起来,减少了市场上贝壳串珠的流通量。在几周之内,他就控制了市场,成功的抬高了串珠的市场价格。到了1666年,3颗白川主就相当于1个斯图弗。

在这一过程中,菲利普斯毫无疑问的获得了客观的利润,狠狠赚了一笔。在他获得了高额利润的同时,也在无意中通过控制货币供应抑制了通货膨胀,起到了中央银行的作用。

试想,当时没有菲利普斯买进贝壳串珠,那一场通货膨胀的结局会是如何?在不摧毁贝壳串珠的价值体系的前提下。

不论什么,当它还是默默无闻的时候,总是不会有人记起来它的存在,可是当它变得有价值时,又会为众多的人追捧,成为炙手可热的被争抢物。而在一群对经济对利益、对财富有着绝对执着的最早的一批纽约人,在他们的可贵的商业精神的指导下,纽约也变成了这样炙手可热的被争抢物。

在18世纪,北美殖民地的经济呈现飞跃式发展,纽约更为发展的迅速。终于,英国政府在羡慕嫉妒心的驱使下(或者是别的什么深层次的原因,我们暂且说他是羡慕嫉妒吧。)想要对其征收税费。不过,人在一个习惯根深蒂固之后,想要突然改变,总会接受不了的。这些纽约人也是如此。在英国政府要向他们征税的时候,他们奋起反抗,人们把这些反抗称为“独立战争”。我们常说一句话,说是“乱世出英雄”。早美国的独立战争中,有一个叫亚历山大·汉密尔顿的年轻人,成为了乔治·华盛顿的幕僚,就是他,后来为美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更是对纽约后来成为美国乃至世界的商业和金融中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独立战争刚结束的时候,汉密尔顿打算做三件事情:1、他寻求建立一个完善的联邦税收体系,以保证国家有一个稳定的财政来源;2、他想用美国政府

信用作为担保,以优厚的条件发行新的债券,去偿还旧的国债,以及战争期间几个州的债务;3、他想按照英格兰银行的模式建立美国中央银行,来代替政府管理金融并监管国家的货币供应。

后来,汉密尔顿的计划也得偿所愿的实现,不过,在政治对手(伟大的人总会有记得敌人的)的极力反对下,纽约失去了作为美国首都的机会(当然我们无法预料如果纽约真的成了美国的政治经济以及文化中心的话,美国会怎么样发展)。

当汉密尔顿的计划开始实施之后,纽约的各种金融活动开始大大的活跃了起来。纽约也准备好了成为一个金融中心,毕竟,纽约人可是继承了他们的荷兰祖先的各种投机技巧,他们足够大胆,足够狡诈,那哪能不发财呢?

汉密尔顿的计划无疑为纽约成为金融中心产生了深远影响,而19世纪中叶的铁路的出现以及发展,电报的产生,让纽约一举确定了美国金融中心的地位。

不过,在1848年,在加利福尼亚州发现了金矿之后,引发了全美国的淘金狂热,大量的黄金支撑着美国经济迅速发展。华尔街也因此再度繁荣了一把。可是,就如同“郁金香泡沫”的发生与结束一样,这次的淘金狂热也再次的以一场大奔溃收场。华尔街上的银行和经济商开始破产,世界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金融恐慌开始爆发。

就像人生一样,在挫折中成长的生命往往比一帆风顺的生命更加坚韧。华尔街就是一条坚韧的生命。在这场淘金狂热引发的灾难的硝烟散去的时候,纽约的一般经济商已经破产了。而华尔街上的弄潮儿们也在这场硝烟中受益无穷。

在这场硝烟过后,当人们审视这个被疯狂的投机者和腐败的立法者搞得混乱不堪的博弈场时,终于意识到了需要立法来健全上市公司的股票发行制度,尽管相关的法律并不是那么容易变革。最终,一直到19xx年,美国才终于颁布了《联邦证券法》。

正如作者所说,他不是一个经济学家,他只是喜欢研究经济史,喜欢讲故事,喜欢讲真实的历史和人物。《伟大的博弈》就是一本故事书,一本有着浓重的历史色彩的故事书。讲了华尔街在漫长的发展中,多灾多难怎样成为了它的代名词。不过,在华尔街并没有沉沦在灾难中(否则我们也看不到现在这么繁华的商业中心),而不断的从灾难中吸取教训以防这种灾难再次发生。

有人说,只要这个世界有人需要资本,而又有人能够提供这些资本,在曼哈顿岛南端的这个伟大的金融市场——华尔街就不会消失,会有无数的人来到这里,实现他们的梦想。

在金融这一博弈场中,华尔街无疑扮演了一个博弈者的角色。它的成功、它的伟大是在它多灾多难的发展史中一步一个脚印中走出来的,并不是空穴来风。

华尔街的伟大,伟大在目标。从一开始,华尔街的居民就确定了他们的目标,即追逐财富,不论过程,只在于对目标的执着;华尔街的伟大,伟大在创新,在一场灾难中,华尔街总是会寻找到新的方法来解决它遇到的困境;华尔街的伟大,伟大在精神,不论在什么情况下,总是坚持着他们荷兰先祖的可贵的商业精神。

华尔街的伟大,伟大在方方面面,并不是哪一句话哪一个事件就可以淋漓尽致的表达。

仅从成就来看,华尔街是同一个时代的博弈者中的胜利者,成就了金融历史上前无古人的一段传奇,为金融市场上的后来者,提供了难能可贵的可借鉴的经验。所以,华尔街无疑是伟大的。而华人街在金融市场这个博弈场上的表现,也可为一个“great”所表达。


第二篇:《伟大的博弈》读书笔记


《伟大的博弈》读书笔记

《伟大的博弈》讲述以华尔街为代表的美国资本市场发展历史的著作。以华尔街的形成、起起落落和发展为主线展示了美国资本市场发展的全过程。展现了以华尔街为代表的美国资本市场在美国经济发展和腾飞过程中的巨大作用。在现代经济生活中,资本市场不仅提供了企业筹集资本的场所,也是实现社会资源配臵的工具,并且起到了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作用。

在美国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华尔街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承担了不同的历史使命,它支撑了美国联邦政府在南北战争中的战争融资,推动了美国由铁路带来的第一次重工业化浪潮,扩大了美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获得的巨大经济利益,也实现了美国在实际80年代后向新经济成功转轨的进程。华尔街本身也伴随着美国经济的发展而成为全球金融体系的中心。

华尔街的成长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市场做庄、上市公司欺诈、内幕交易等层出不穷,关于腐败、国民经济的周期波动和战争都给资本市场带来了接连不断的冲击。但从长期来看,随着各方力量的成长和对自身利益的追求以及技术的发展,“看不见的手”不断修正资本市场这个巨大的博弈场的游戏规则,并逐步改善了资本市场的外部环境。人类都是从不断失败中吸取教训的,19xx年泰坦尼克号在北大西洋沉没,1500多人葬身大西洋底。英美两国举行了听证会,于是才有了《北大西洋冰层巡逻制度》,90多年过去了,虽然人类也发生过其他的海难,但再也没有发生过轮船与冰山相撞并沉没的事件。

华尔街的作用在不断丰富和深化,投资人在华尔街追逐自身利益的同时,“看不见的手”实现了社会资源的高效率配臵。在我国,集中统一的证券市场对于打破要素市场分割,实现资源的跨行业、跨地区、跨产业优化配臵具有特殊作用。我国的投融资体制目前仍以间接融资为主导,金融体系中直接融资比例的增加,将有利于优化配臵金融资源,分散金融体系的风险,提高金融体系对国民经济的服务效率。

前言

早在1818年,当法国不得不向银行举债来偿还战争欠款时,路易十八的首辅大臣黎塞留公爵感叹:“在欧洲有六大强权:英格兰、法兰西、普鲁士、奥地利、沙皇俄国,以及巴林兄弟银行”。他说得并不是一句戏言。如今,金钱的威力比其在19世纪初期远为强大,而国家控制世界经济——也就是金钱的能力却被大大削弱,所以,不要怀疑华尔街已经成为一个可与超级大国比肩而立的超级金融帝国。虽然,在地理上,他并不占有多大的面积,仅仅是位于“一块墓地和一条河流之间”的6个狭窄的街区(纽约拥有北大西洋最优良的海港,也秉承了荷兰移民世俗爱财的传统)。

第一章 人类本性堕落的大阴沟

在荷兰占领北美大陆后,纽约被命名为“新阿姆斯特丹”,到 1650年,这个建立30年的港口变得非常繁荣,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也是最优良的天然海港之一,同时也是荷兰人对外贸易的前站。

荷兰殖民者为防止英国人从陆地进攻,遂在城市北部建立了一道防御城墙,但1664年英国人用海上舰队从南部入海口驶入这个城市。随即这个城市被命名为新约克郡(New York)以此作为献给约克公爵的生日礼物。那道防御墙被拆除,墙后的一块30米长的空地被保留下来用于调动军队,但曼哈顿的交通问题使得这块空地成了一个十字街口,这条街不可避免的被命名为“墙街”(Wall street)。

对其他殖民者来说,他们每到一地所能想到的也是首先要做的,就是在山丘上修筑一个金碧辉煌的城市,建立一个虔诚和美丽的为别人所追随的首善之区。荷兰人在他们全新的殖民地开始经营的时候,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赚钱。他们如此全神贯注地追逐财富,以至于在17年内都没有建造一座合乎体统的教堂。当最终修建了一座教堂时,他们将它命名为圣尼古拉教堂,从此圣诞老人成为了纽约不太为人关注的守护神。纽约继承了荷兰人的商业精神,早在17世纪初期,荷兰人就发明了现代资本主义制度。因此,当该城市被英国人接管时,纽约的市民们仍旧保持着他们一贯的那种只对金钱有兴趣的传统。

纽约港优越的字让条件无与伦比,长达数英里的海岸线,水位很深,费城在1680年建立后不久,就成为了富庶的宾夕法尼亚领地唯

一的港口。波士顿是人口稠密的新英格兰地区的港口,查尔斯顿港口也靠出口大量的大米和靛蓝而繁荣。在18世纪,北美殖民经济呈现飞跃式发展,出口的生铁占世界的1/7,拥有世界第二大商业船队,仅次于英国。但从很多方面看,他还是一个粗糙的经济体,英国政府禁止在殖民地设立银行,这里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货币供应。很难见到英格兰银行发行的纸币,包括其他国家的硬币、殖民政府发行的纸币以及一些临时被用作货币的东西(烟草公司的收条等)。最常见的铸币是西班牙的里雅尔银币,经常被切成两块、四块、八块来找零钱。这就是为什么直到今天,纽交所还是以一美元的1/8为最小单位来报价,而不是1/10。

在1776年开始的独立战争期间,纽约被英军占领7年,1783年11月25日美国人收复了纽约。战后,纽约宽松的专心经商的社会氛围吸引了很多新居民。1790年,首次全美范围人口普查表明,纽约的人口已经超过了费城。

汉密尔顿:

9岁的汉密尔顿就开始在商栈工作,他极高的天分和远大的理想给老板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3岁时就开始管理客栈,并在2年后资助汉密尔顿前往纽约。在国王学院(现在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法律,在独立战争期间成为华盛顿的幕僚,随后成为财政部长。

1787年制宪会议在费城召开,草拟了新宪法。1789年美国联防政府成立,乔治华盛顿就任第一届美国总统。当时大陆会议不能在国内发行足够的国债来筹资以支援战争,他们签发借据强征各种物资,

并发行“不兑现纸币”,这引起了严重的通货膨胀。

汉密尔顿作了三件事情:

1. 寻求建立一个完善的联邦税收体系,保证国家有一个稳定的财政来源(在此之前,联邦政府没有征税的权力,只能被迫向各个州要钱);

2. 用美国政府信用作为担保,以优惠的条件发行新的债券,去偿还旧的国债;

3. 按照英格兰银行的模式建立中央银行,来代替政府管理财政并监督国家的货币供应。

到1794年,美国已经在欧洲市场获得了最高的信用等级。到18世纪90年代,尽管费城的发展速度远远低于纽约,但他依然是美国的金融中心。美国第一家银行——北美银行是在费城成立的;美国的第一家股票交易所(费城股票交易所)在1790年成立。在此后10年内费城仍是美国的首都,华盛顿那时尚在建设中,因此汉密尔顿的中央银行——合众国银行业与1791年在费城成立。

美国建立起了一个信誉良好的、统一的货币供应体系,币值不再向以前那样变化无常。商人们对信贷、保险和其他金融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

第二章 区分好人和恶棍的界线

随着汉密尔顿财政方案推动经济快速增长,华尔街的商业区很快 就挤占了华尔街的官邸大楼。海港上的船只所需要的各种服务带动了这里的商业发展。经济人(Broker,法语原意指把一桶酒分装成一杯一杯后再卖出的人)在17世纪以前一直特指零售商和批发商。到这个时期,经济人逐渐演变为:将买方和卖方撮合在一起,并对促成的交易收取佣金的人,同时在很多不同的领域里撮合交易。

汉密尔顿的计划导致了大量可交易的证券突然涌现,包括国债、新发行的州政府债券、刚刚设立的银行发行的股票和保险公司的股票。这些都增加了一般经济人的证券业务量。欧洲的公司开始向美国输送大量的代理人和资金,漂洋过海来参与这个新生的市场。卖空和看涨期权在美国被首次应用,这大大增加了投机的可能性,交易量也日益增加。

此时,大多经纪人在当地的咖啡屋进行交易,但往往没有足够的经济业务占据他们所有的精力,但渐渐一些更为成功的经济上开始在他们的办公室里举行定期的证券拍卖。随后,1792年一些人决定在华尔街22号建立一个拍卖中心,并称之为股票交易所。意欲售出者将想卖的股票存放在交易所,拍卖人根据交易量收取佣金。经纪人或为自己或为自己的客户参加拍卖,购买股票。但这个体系很快就崩溃了,许多外围的经纪人参与拍卖会只是为了获知最新的股票价格,他们随后在外面售出同样的股票,但收取更低的佣金。这迫使场内经纪人也经常不得不在场外进行交易。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场内经纪人试

图签订一个协议来制止场外交易,他们同意建立一个新的拍卖中心,并进一步达成协议,“我们,在此签字者——作为股票买卖的经纪人庄严宣誓,并向彼此承诺:从今天起,我们将以不低于0.25% 的佣金费率为任何客户买卖任何股票,同时在任何交易的磋商中我们将给予会员以彼此的优先权。”这就是众所周知的《梧桐树协议》,21个经纪商和3家经纪公司签定了这个协议。它一向被认为是纽约股票交易所的起源,事实上这是一个操纵市场价格的卡特尔,他是一个封闭的俱乐部,只吸纳纽约最有钱的经纪人,以保证内部人受益,而外部人被排斥在外,这个运作模式维持了长达175年之久。而纽约股票交易所还要再等25年才会正式成立。

在纽约最初发生股灾时,是由一部分上层社会有钱人的破产而引起的,这并不可怕,但群众对市场的信心的降落足以摧毁刚刚建立的交易体制。汉密尔顿迅速采取行动,保证恐慌不会摧毁基本上还完好的交易体制,以免无辜的投资者(而不是投机者)受到伤害。他下令财政部购买价值几十万美元的联邦证券向市场注资,对市场进行支持,并且要求银行不要收回贷款。此外为了缓解货币供给的短缺,它允许商人可以用期限为45天的短期票据来支付海关进口关税,正如汉密尔顿所说,只要这些金融机构保持完整,任何真正的公共性灾难就不会发生。

在随后的杰斐逊政权中,他们认为所有参与股市的人皆有投机目的,应由他们自己承担股市坍塌带来的灾难。他们摧毁了汉密尔顿构建的体系,从此,华尔街将在一个权力真空中发展,它所仅有的领导

机构和调节机制只会来自于它的内部。华尔街不得不自己建立规则,自己设计运作程序。这时的华尔街作为一个金融市场比世界上其他市场要自由得多。但是一个没有监管的自由市场在本质上是不稳定的,在压力面前它很容易崩溃。

公司制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一项发明,它对资本主义体系乃至现在社会的发展都是至关重要的。虽然任何人都可以成立一个合伙企业,但只有政府才能批设一个法人。纽约州在1811年首先实行了普通公司法(该法案明确了在某些特定的情形和规则下,一些公司不需要特别的法令批准就可以成立),其他州则纷纷效仿。直到19世纪中叶,“有限责任制”这一对现代公司发展至关重要的制度才被推广到所有的公司。

由于拥有大银行,费城依然是国家的金融中心,但合众国银行在1811年被关闭了。1812年,由于与英国开战但却只能向私人乞求认购国债以维持战争,1816年,国会终于批准建立了第二合众国银行,也是唯一能够跨州经营的银行。当然,它的总部设在费城。

为1812年战争而发行的巨额联邦债券推动了经纪业务在美国的发展,大部分业务仍集中在费城,因为这里有很多大银行和结构完善的证券交易所。纽约的主要经济人当时仍然按照粗糙的《梧桐树协议》进行运营。1817年,纽约的主要经济人于2月25号起草了一个跟费城交易所一模一样的章程。分属7个公司的28名经纪人成为经济人董事会的首任会员,很快经纪人委员会更名为纽约股票交易委员会。

章程要求交易所总裁和助理来主持每天的拍卖;至少具有一年经

纪业务经验的经纪人才有资格成为新的会员,并且要由现有的经纪人投票决定是否批准其加入;三张反对票就可以将一位候选人拒之门外;除特殊情形外,委员会要求次日交割证券以防止过度投机。

第三章 舔食美国商业和金融蛋糕上奶油的舌头 在美国这个新兴国家西部开发的大潮中,交通运输成为了最大的瓶颈。1825年,伊利运河历时8年修建成功,于是,美国西部丰富的物产可以通过五大湖和伊利运河沿水路源源不断地运动到纽约,也是纽约成为了美国最大的经济中心。而修建运河所显现出的巨大经济效益,也直接引发了人们对运河股票的狂热追捧,并启动了华尔街历史上的第一次大牛市。1800年,美国的外来商品大约只有9%通过纽约港进入美国,到了1860年,这个比例已经跃升到了62%。

在牛市行情中,许多经纪人发现他们可以将精力集中在收益更高的股票和债券上。投机不仅是不可避免的,也是顺应市场要求的。卖空,逼空等操作层出不穷。随国家财政盈余的增多、经济的繁荣,一向厌恶欠债的杰克逊总统决心偿还所有国债,它的这一政策使得市场上可供交易债券数量锐减,加剧了对剩余证券的需求从而抬高了这些证券的价格。到1835年,交易量创下了历史纪录,但当时的拍卖并不像今天这样连续拍卖,会员们坐在各自桌边的座位上(现在交易所“席位”正出自于此),等待交易所总裁或主持人举行每天两次的拍卖,总裁或主持人会一次叫出每一种证券的名字。此时,大部分的股票交易还发生在场外,交易所理事会对会员的苛刻要求将许多人排斥在外,股票交易的节奏和价格仍然是由理事会来决定,而街头交易多在下午,非会员经纪人通常挤在交易所门口,争取在第一时间听到最新的价格。

19世纪20年代,马里兰州和宾夕法尼亚州的证券市场和华尔街

在规模和活跃程度上都相差无几,这两个市场允许公司,甚至是州政府,通过不断去贷新款和发行新股票来筹集资金,以支付利息和股息。市场对新证券的需求不断增加,但有关公司和证券的法律尚在襁褓之中,每个经纪人都能很容易地将那些价值令人怀疑的股票卖出。而纽约州法禁止这种庞式骗局的融资方式,这对于未来华尔街能够最终在各个证券市场的竞争中胜出并占据统治地位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到1837年,这轮泡沫似的繁荣不可避免地落幕时,这一点就显现出来了。

随西部大开发运动,银行数量剧增,发行的债券数量也不断刷新,许多州的银行立法很仓促,许多新银行经营不善,普遍资本金不足,监管不严,对未来过度乐观。同时他们还允许以土地这种流动性最差的资产进行贷款,投机者接着去买土地,最终银行券还是回到了银行,在这个过程中仅仅是充当将宝贵的土地转移到投机者手里的工具。每一次投机都酝酿着更大的一次投机。当政府决定阻止全国的投机活动的时候,杰克逊总统于1836年7月11日签署了《铸币流通令》,它要求,除极个别情况外,8月15以后购买土地都必须用金币或银币支付。但这些措施的效果远不止于阻止投机活动,它对美国经济起了紧急刹车的作用。由于对铸币的需求激增,银行券的持有者开始要求用银行券换取金银铸币。银行为了筹集急需的钱,不得不尽快收回贷款。那些实力较弱的银行,黄金储备较少,但却发行了大量的银行券,所以纷纷开始破产。那些需要贷款的商人也因此步履维艰。股市开始下跌。同时,国外利率升高,国外投资者不再愿意将钱投入到美国的

证券上,这对华尔街证券市场无疑是雪上加霜。

美国历史上的首次大牛市终于被首次大熊市所代替,但交易量仍然保持很高。到1837年5月底,还没有破产的银行都终止了金币兑付。关闭了第二合众国银行,使得原先造就费城金融市场繁荣的威力不复存在,同时,费城的银行都是以州政府债券作为储备的,所以州政府违约对他们的打击跟大萧条的打击一样严重。宾夕法尼亚州政府发现他没有能力偿还2000万的巨额债务,所以只能拖欠债务的本金和利息。但在纽约,一些经营的比较好的银行仍然幸存了下来。这样。纽约在金融业务总量上奠定了第一的位臵,同时,“华尔街”作为美国金融市场的代名词进入了美国人的字典。

第四章 除了再来一场大崩溃,这一切

还能以什么收场

1837——1857年,对人类社会影响重大的两项技术出现了:铁路和电报。铁路对世界的影响是非常直接和迅速的。铁路所受的地理条件的限制更少,他把无数小规模的地方经济连接在一起,越来越多的产品的生产实现了规模化;同时,铁路对于钢轨、机车、车厢和煤的巨大需求也推动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批重工业企业的发展。同时,铁路修建需要巨额资本,由此产生了巨大的融资需求,铁路证券成为了华尔街投资的主要品种。电报的发明也对华尔街证券市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纽约股市开盘价格传递到费城所需的时间从30分钟锐减到几秒钟的巨大变化过程中,华尔街对于其它地区性证券市场的影响力大大增加,这些地区性的证券市场被迅速边缘化,纽约从而一举确立了作为美国金融中心的地位。

19世纪中期,黄金在世界金融体系中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英格兰银行在1821年采用了金本位制,可以按照一定比价对黄金和英镑进行不限量兑换,在19世纪英国主宰世界经济的背景下,英格兰银行很快成为了事实上的世界银行,英镑也成为国际贸易的基准货币。大部分国家只得实行盯住黄金的汇率制度,至少因为国际贸易的原因它们也不得不如此。金本位制带来的好处就是,经济几乎不可能发生通货膨胀。如果纸币发行太多就会贬值,黄金就会从国库里流出,货币供应会受到在背后支持货币发行的黄金数量的限制。在英格兰,只有英格兰银行有权发行纸币,因此国家很容易控制货币供应。

但美国联邦政府并没有自己的中央银行,因此也没有发行纸币。联邦政府的货币供应仅限于各种铸币,所谓的“纸币”只是有数以千计的各州批准的银行发行的银行券,但这些银行良莠不齐,无所不有。通常这些银行发行的银行券离它们的发行地越远就越贬值。

1848年,在加利福尼亚州发现了金矿,引发了全国的淘金狂潮。大量的黄金支撑着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华尔街也因此再度繁荣。外国投资者也一窝蜂地开始购买美国铁路债券和政府债券。股票交易量大幅上涨,尤其场外交易市场,但此时股票价格并没有随着经济的恢复而上涨,其中主要原因是这段时期美国证券的供应量迅速增加。但到1857年中期,各种衰退的迹象开始显现,到这个阶段加利福尼亚的黄金产量已经趋于平稳,曾经大大刺激美国出口的克里米亚战争和欧洲谷物的歉收也已经结束。雪上加霜的是,在夏季和秋季,资金往往会流出纽约的银行,这是由于在这个季节,西部的农场主为了支付收割机偿还贷款的费用,会从当地的银行提走它们的存款,从而迫使这些银行将它们存在纽约的银行里的资金调回。华尔街上的银行和经济上开始破产,恐慌扩散到伦敦和巴黎。当英格兰银行和法兰西银行开始保护自己的货币时,欧洲市场上的利率立刻飙升。因此,欧洲投资者立刻抽回投资与美国证券的资金,以购买更安全的国内证券。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世界金融恐慌开始爆发。而华尔街的一些革命性的变革即将在这短暂的消沉之后来临。

第五章 浮华世界不再是个梦想

1857到1867年,南北战争在给美国带来巨大灾难的同时,也带来了战争融资的巨大需求并因此推动了美国资本市场的发展,使之一跃成为仅次于伦敦的世界第二大资本市场。在一个无比繁荣的牛市中,“浮华世界不再是个梦想”。

战争是由银子堆出来的。战争的最终胜利几乎总是属于那些能够将其经济实力有效转化为军事实力的一方。为大规模战争进行融资有三种基本方法。第一,政府提高税收;第二,开动印钞机大量印钞,联邦政府发行了绿钞,虽然法律规定了绿钞和金币可以平价消费,但“劣币驱逐良币”,人们总是首先选择适用绿钞。但金币在某些流通环节中是必需的,例如缴纳关税。于是华尔街上立刻出现了黄金交易和黄金投机。因此先在场内允许交易黄金,后又在场外设立了黄金交易场所。1864年国会颁布法令规定在经济商办公室以外的任何地方买卖黄金都属非法。这条法令带来的一个主要后果就是加大了黄金和绿钞之间的差价。随后,这条法令就被废止了。第三,借款,年轻的银行家库克为北方政府筹集到了足够的资金,它改变了以往把债券私底下出售给银行和经济商,这些银行和经济商再将这些债券作为储备持有的传统模式。这一次,库克在报纸和传单上广泛宣传要发行的债券,并说服财政部将这次发行的债券面值缩小到50美元。他在报纸上讲了很多故事,告诉美国普通的工薪阶层购买这些债券不仅仅是一笔很好的投资,也是爱国的表现。 在南北战争前,美国持有证券的人数远不到总人口的1%,但是库克使得有5%的北方人口购买了国债。

尽管股票市场在战争爆发时狂跌——股票市场几乎总是这样,但投资者随后开始意识到战争将旷日持久,不仅可交易证券的数量将大大增加,而且政府大量的支出将流向诸如铁路、钢铁厂、纺织厂和军工厂等公司,而这些公司产生的利润将流入华尔街,与此同时这些公司也要从华尔街获得急需的资本。华尔街历史上最繁荣的牛市即将开始。

在这疯狂的增长之中,纽约股票交易所依然在每天的上午10:30和下午1点举行两次竞价拍卖,这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巨大的交易需求了。其他的交易所也相继涌现出来,吸收这些过剩的交易量。包括煤洞、矿业、石油交易所,为了满足经纪人在紧张工作中吃饭的需求,快餐店第一次出现了,从此快餐店成为了每一个美国城市商业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由于同时有很多交易所进行交易,经纪人和投资者数量也不断膨胀,对市场的监督和管理几乎根本不存在。南北战争前华尔街还只是一个小地方,每个人都相互认识,并不需要很正式的市场监管,大家自觉遵循同一规则。

第六章 谁能责备他们——他们想做什么

就可以做什么

股市操纵者们肆意操纵股票,立法官员们与他们狼狈为奸,而当时美国社会政府腐败屡见不鲜,证券法规也严重缺失。在股市硝烟过后,当人们重新审视这个被疯狂的投机者和腐败的立法者搞得混乱不堪的博弈场时,终于意识到需要订立法律来健全上市公司的股票发行制度,尽管相关的法律还需要经过更多的股市阵痛才会真正来临——19xx年股灾后,美国于19xx年颁布了《联邦证券法》,不过那已是70多年以后的事情了。

与此同时,华尔街的经纪商也希望看到变革。他们从事这个行业已经很久,但只能通过收取佣金赚一点点小钱。而投机商们,其中很多人本身就是公司管理层,则总在伺机等待下一次暴富的机会。华尔街上两个最大的机构——纽约股票交易所和公开交易所开始了合作,因为交易所意识到交易所的会员和客户都需要了解上市公司发行股票的确切数目,那时在交易所占主导地位的经纪商们当然很乐意为他们的客户买卖那些可能有问题的股票,因为这并不影响他们赚取佣金。但有时他们也要以这些股票为质押向客户提供贷款,那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如果一个公司的股票数量随时可以增加一倍或减少一半,那么谁知道这些股票的真正价值呢?

1869年,公开交易所和纽约股票交易所合并,组建了可以主宰整个华尔街的交易所。随着两个交易所的合并,对于经纪商来说,能否成为交易所的会员关系到他们的生死存亡,这在历史上还是第一

次,因此他们不得不遵守监管条例,这些条例不但在数目上逐渐增多,而且在执行中也越来越严格,华尔街因此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科学技术的进步也推动了股票交易业务的繁荣,尤其是大西洋海底电缆的投入使用和股票自动报价机的发明。在合并后的两年里,纽约股票交易所传统的一周两次的股票拍卖和公开交易所的连续拍卖继续分别进行,但是到了1871年,前一种方式最终被取消了。至此,从1868年起开始可以被出售的纽约股票交易所的席位完全变成象征性的了。

第七章 黄金投机和股市繁荣的衰退

由于南北战争的影响,美国此时还没有实施金本位制,尽管随着北方军队的胜利,绿钞和黄金的差价已经大大减小,但还没有完全消除。1873年,曾经为北方政府成功发行债券的库克陷入了严重的财务困境中,欧洲市场显然对美国证券越来越没有兴趣,更多的铁路陷入了财务困境,政府丑闻相继爆出。从9月中旬开始,股价一路下跌,恐慌通过大西洋的海底电缆迅速传给了欧洲,欧洲市场也应声崩溃。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华尔街对整个世界的影响力正在与日俱增。由于此时还没有中央银行,联邦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受到很大的限制,只能在市场上买入联邦债券以此向市场注入新的资金。这次大崩溃给整个经济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南北战争后的繁荣景象完全消失了。六年之后,这次衰退才最终结束,美国经济才逐步恢复过来。那个时候,华尔街将大大地成熟了。

第八章 你需要做的就是低买高卖

19世纪70年代发生的市场崩溃不可避免地再一次导致了美国股市的萧条。欧洲投资者一直是美国这个新兴国家主要的国际资本来源,此时也对投资美国望而却步。但股市崩溃对于正在兴起中的美国的影响也不全是负面的。大洋彼岸的欧洲人在美国股市崩溃中往往会将他们持有的美国证券低价抛售给美国人,美国人因此得以变相地洗劫了此时还远比他们富足的欧洲人的财富。同时,股市的周期性崩溃也将经济繁荣时期积累下来的泡沫挤出了经济循环,使得经受了考验的经济体变得更加健康,增强了免疫能力。

19世纪的最后20年,由于各种因素的推动,美国完成了规模宏大的工业化进程,这是迄今为止,世界经济史上最为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1878年,在纽约股票交易所上市的公司里还没一家以制造业为主,但到了19xx年,工业股票已经迅速成长为华尔街的股票主体。在史无前例的工业化进程中,J.P.摩根和他所代表的华尔街人为美国一举成长为世界最大的经济实体筹集了所需的巨额资金,与此同时,他们还重塑了华尔街在美国公众中的形象。

第九章 您有什么建议

1889年11月,一场可怕的恐慌席卷了伦敦,声誉最好、实力最强的英国私人银行之一——巴林兄弟银行因投资失误支撑不住了。伦敦的投资者马上也开始抛售美国证券,特别是原先被巴林兄弟银行看好的证券。

随着货币体制逐步回归到金本位制,美国财政部在1873年开始停止铸造银币。这一政策被称为“1873年的罪恶”,遭到了美国西部和南部地区人们的强烈反感和怨恨。1878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布兰德——埃利逊法案》,它允许更为自由地将白银铸币。不管市场价格怎样,16盎司的白银都相当于1盎司的黄金,这实际上相当于随意增加了国家的货币供给,是制造通货膨胀的经典做法。

当美国在1879年全面完成金本位制的时候,美国南北战争中“绿钞时期”标志性的通货膨胀也开始消退了,取而代之的是漫长的通货紧缩期。但随着西部地区持续以空前的速度开采白银,银价开始下跌。同时,由于银币的面值远高于它们所含白银的市场价格,通货膨胀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因此,人们便开始使用白银而将黄金藏起来,于是黄金如涓涓细流从国库中不断流出。

在整个19世纪80年代,当政府每年都有巨额财政盈余的时候,这种神经质的货币政策的恶果还被掩盖着。但是在1893年市场崩溃的打击下,外流的黄金从涓涓细流变成了滔滔洪水。美国国内外的公众已经开始对美元失去了信心,他们要的是黄金。尽管政府通过发行债券来购买黄金,以维持国库的黄金储备,但是国库中的黄金存量却

依然日渐干涸。1894年,随经济衰退进一步加剧,国库的黄金储备不断从国库流走。几家华尔街投资银行共同为财政部承销黄金债券,但依然阻止不了下滑趋势。因为联邦债务的本金和利息都需要用黄金来偿付,而一旦到期的债务不能偿还,将不可避免的导致利率飙升。这对于已经处于严重衰退中的经济无疑将是雪上加霜,整个国家面临着一场灾难。摩根愿意到欧洲去筹集1亿美元的黄金储备,并以此阻止美国国库的黄金外流。另外,有一项法律允许财政部在紧急情况下可以用债券购买铸币,摩根还采取了套利、从伦敦拆借英镑然后将其在纽约市场出售来支持美元。

19世纪90年代是华尔街的转型期,他在这个时代构筑的商业运作框架和模式将在接下来的80年里发挥作用。华尔街的银行早在几十年之前就建立了支票清算所,但是直到1892年才最终建立起一个大型清算所,为大的经纪商提供方便、快捷的证券交割服务。另外一个进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就是股票市场平均指数。在美国经济生活中还有另外一个巨大进步,那就是现代会计制度的出现。事实上,华尔街的银行和经济行是推动现代会计职业产生,以及在美国上市公司中强制实施公认会计准则的主要力量。1896年,纽约州通过立法奠定了这项职业的法律基础,并使用“注册会计师”这样一个称号来表示这些人是符合法律标准的会计师。

第十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

19xx年,美联储成立,威尔逊和他在国会的同盟加快制定个人所得税法,并由威尔逊在19xx年10月23日签署通过。刚开始的时候这个法案似乎无关紧要,它仅仅影响到2%的家庭,只是对民主党内主张“劫富济贫”派的一种安抚,而不像是一项严肃的税制改革,但它却有着深远的影响。

如果说19xx年是美国金融史上的分水岭的话,那么19xx年也是。 19xx年6月28日,一名狂热分子刺杀了奥匈帝国的王位继承人——费迪南大公。欧洲的政治家们都试图利用这一政治事件,但是局势发展越来越糟,政治家们骑虎难下,全欧洲的军队都被动员起来,整个事态失去控制。

19xx年7月底时,世界政治局势风云突变。7月25日,英国提议几个国家一起召开会议解决巴尔干地区问题,而奥地利此时正想利用大公被刺的事件,逼迫塞尔维亚在这个问题上让步。法国和俄罗斯很快接受了英国的提议,但是德国和奥地利断然拒绝。奥地利担心这样一次会议将是他无机可乘,而德国决心要支持他的奥地利盟友。

7月27日,星期一,华尔街的股价开始放量下跌,同时对黄金的需求大大增加。第二天,奥地利队塞尔维亚宣战,全球的股票市场大幅下跌,而黄金价格一路上扬,许多市场不得不暂停交易,越来越多的交易所关门。次日,对黄金的抢购仍在继续,开始的交易所日渐减少,即使在开始的交易所里也只能看到疯狂的抛售。7月31日,

伦敦交易所宣布将暂停交易,华尔街随后也宣布暂停交易。

9月,欧洲西线的运动战已经停止,无休止的痛苦的壕沟相持阶段开始了。到年底,处于安全考虑,黄金又开始流入美国。从那以后,这些黄金中的大部分就一直留在了美联储地下26米的金库里。

到9月初,一些头脑冷静的认识开始重新审视这场战争对美国经济的真正影响。当时的全美制造业协会主席看到了美国在这场战争中的巨大商机。他大胆预测,战争结束时,美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纽约将成为全球金融之都。他无疑是对的。

第十一章 这种事情经常发生吗

19xx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对美国和华尔街来说,这是一次历史性的机遇。到19xx年战争结束的时候,美国超越了欧洲强国,纽约则超越了伦敦。

在战争一触即发的7月底,全球股票市场全线下跌。由于海底电缆已经将世界主要的证券市场联系在一起,当伦敦交易所宣布暂停交易时,全世界所有的卖单都集中到了纽约,华尔街别无选择,只得闭市。在纽约股票交易所的历史上,这是第二次。在8月份,人们普遍估计全球特别是美国经济将迅速崩溃,这一判断被证明是大错特错。尽管在战争初期,美国对欧洲的出口活动受到严重的影响。但是,战争创造了对军需品和农产品的巨大需求,订单源源不断地飞向大西彼岸的美国,这将美国带入了自南北战争以来最大的经济繁荣,而华尔街,也在经历了战争刚刚爆发的短暂恐慌之后,迎来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牛市。

战争是由银子堆出来的。战争的最终胜利几乎总是属于那些能够将其经济实力有效转化为军事实力的一方。美国政府中立的态度给他带来了巨大的收益,到后来美国政府最终也决定向协约国提供直接贷款。四年的战争使得美国从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变成了最大的债权国,至此,美国不仅在实业上,而且在金融上,成为了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美国经济体系中受益最大的莫过于华尔街了,它一举成为了世界金融体系的太阳,而包括伦敦在内的世界其它金融市场,从此成为围

绕这个太阳旋转的行星。19xx年,战争的突然结束给美国带来了一次短暂而急剧的衰退,而华尔街最著名的10年——20世纪的20年代即将开始。

在金融体系中,没有比不确定性更令人烦恼的东西了。而同时,金融市场之所以得以存在,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人们希望通过金融市场减少不确定性。金融市场可以每天现在已经可以做到实时——将投资者持有的证券的真实价值告诉投资者,而期货市场则可以帮助他们锁定利润或者减少风险。

19xx年11月11日,战争突然结束,这突然降临的和平不可必买年底带来一些问题。由于战争订单的结束以及欧洲农业生产和民用制造业开始增长,从19xx年开始,美国经济经历了一次短暂而急剧的衰退。

第十二章 交易所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

进入20世纪20年代的纽约股票交易所,虽然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股票市场,但是就其制度和运行方式而言,却和1817年刚刚建立的时候没有太大的差别。从本质上讲,他仍然是一个私人俱乐部,其宗旨仍然是在为交易所的会员谋取利益,而不是保护共总投资者的利益,在大部分情况下,“交易所想做什么就可以做什么”。

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经济蒸蒸日上,亨利福特开创了汽车时代,财政部长梅隆推定的低所得税的政策使得居民收入大大增加,一战的结束导致社会出现了广泛的放纵现象,电力的运用使得生产率大大提高,并购浪潮风起云涌,信用支付手段使得中产阶级一夜之间拥有了前所未有的购买力。

华尔街再次伴随美国经济的繁荣而起飞了。在此前的繁荣期,华尔街股市的涨幅和美国经济的增长基本同步,但这一次华尔街的步伐明显快于美国经济本身,在这个时期,美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了不到50%,可是道琼斯指数上涨了3倍。

当时的投资者只需支付10%的保证金就可以购买股票,其余由经纪人支付。联储银行从美联储贴现窗口以5%的利率借出资金,然后倒手以12%的利率借给经纪人,而经纪人又转身以20%的利率借给投资者,而在这个不断飙升的股市中,人们已经忘记了什么叫风险,银行、经纪人和投资者对于如此高的利率背后所隐藏的风险臵若罔闻。20年代轰轰烈烈的牛市将向“泰坦尼克号”一样,正在走上一条不归之路。终于,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股市崩溃——19xx年的股

灾拉开了帷幕。

经过了19世纪30年代不正规的,以自我调节为主的童年时代,又经历了南北战争期间无法无天的青春期,到了20世纪20年代,美国股市已经开始逐步摸索出了一整套保证市场有序而稳定发展的制度和程序。随着交易所在华尔街建立起独一无二的地位,并且将这些规则付诸实施,投资者们就不必再担心会受到欺骗,而能放心地寻找投资机会了;而经济商们,至少是那些有商业头脑的经济商,从长远来看就有赚钱的希望。

到了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在此前40年的快速发展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爆炸式的增长,使得纽约股票交易所一举成为世界上最大、也是最有影响力的交易市场。但是从制度上讲,他和1817年刚刚正式成立时几乎没有什么区别,也就是说,它仍然是一个私人俱乐部,交易所的宗旨仍然是为了他的会员们的利益,也就是那些细微拥有者的利益。像大多数私人俱乐部一样,纽约股票交易所在内部管理方面毫无民主可言。

在交易所中,寡头集团的权力并不是按照会员的比例平均分配的。尽管大经济公司都有合伙人在交易所拥有席位,但是有大约一半的席位由专门经纪人和大厅交易员控制,而后面这两个集团也拥有交易所中地位最为显赫的交易所管理和法律委员会中2/3的席位。

专门经纪人为特定的股票做市,他们的工作就是维持一个“公正、有序”的市场。每一个专门经纪人手中都有某一支股票的所有买单和卖单的详细记录,当股票价格符合买家或卖家的要求时,他们就执行

这些买卖订单。这样他们就处在最有利的位臵,能最先知道市场消息,并从中牟利。在20世纪20年代,没有任何规定禁止这些专门经纪人从他们做市的股票上谋取私利,也没有办法阻止他们将内部信息泄露给别人来帮别人赚钱,而自己从中提成。

大厅交易员则与他们不同,他们只为自己的账户交易。与那些只能不断出没于经纪人办公室以获取一点可怜信息的普通投资者和投机商相比,他们拥有两个巨大的优势。首先,由于可以在交易所大厅交易,它们能够得到有关市场变化的最新消息,并以闪电般的速度进行买卖。其次,他们不必支付经济代理费,因而他们可以随意买进卖出股票和债券,利用价格的轻微波动来牟利,这很像今天在因特网上买卖股票的即时交易者所做的那样。

第十三章 股灾及相应的经济及股市规范调整 历史上最著名的股灾发生在19xx年的秋天。9月5日,市场开始下跌,10月29日,道琼斯指数一泻千里,跌幅达22%,创写了单日跌幅最大百分比。华尔街持续下跌势头知道11月才最终止住。到19xx年,道琼斯指数叫19xx年的历史最高点下降了89%。

股灾之后,美国进入了长达几年的大衰退,这一次空前绝后的衰退,造就了“大萧条”这样一个专用名词,特指这一段历史时期。也许是由于两个事件在时间上相隔如此之近,许多人认为是19xx年的股市崩盘引发了美国经济的“大萧条”。但是,这两者之间并没有这样必然的因果关系,它们背后共同的原因是美国实体经济长期高歌猛进后的必然衰退以及胡佛政府的错误政策。

股市崩溃和“大萧条”虽然是美国历史上的一次惨痛经历,但也给美国经济和华尔街一次重塑自我的机会。19xx年,罗斯福总统开始着手实施历史上以他名字命名的“罗斯福新政”,大幅度地改革美国的经济政策,并着手对岌岌可危的华尔街进行改革,以恢复市场的信心。这一年,美国取消金本位制,并通过了《银行紧急救助法令》,《联邦证券法》,《格拉斯—斯第格尔法》等在内的一系列法律。这些法律决定了现代美国金融的格局。其中《格拉斯—斯第格尔法》又称《19xx年银行法》,根据该法案,美国成立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对5万美元以下的银行存款提供担保,以避免公众挤提的事件再次发生。同时,该法案严格限制金融机构不得同时从事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业务,摩根银行被一拆为二。这一分也格局直到六十多年后才随着

《格拉斯—斯第格尔法》的废除而得以改变。

第十四章 华尔街就是主街

第二次世界大战和随后的经济繁荣巩固了华尔街作为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美里尔开创的美林帝国使得股票深入到千家万户,而证券分析的手段使得理性投资成为可能,这一切,都为华尔街最终的起飞奠定了基础。

美里尔革命性地将连锁店的运营模式引入证券经纪业务,创建了美林公司,使之成为一个触角遍及全美甚至全球的超级金融机构。他同时严格培训他的客户经理们,使他们成为具有金融知识和诚信意识的新一代经纪人,从而一举改变了华尔街经纪人的形象。更为重要的是,正是这些人将股票第一次引入到美国中产阶级家庭。在格雷戈姆之前,华尔街没有股票定价的标准,人们只知道做庄和投机,格雷厄姆通过自己的成功向人们证明了基本面研究的重要性。它使得“投资”这个概念最终在华尔街出现并逐步取代“投机”而成为主流。他同时开创了现代证券分析业,公司运营资本和现金流等概念被他们首次提出。

19xx年,华尔街在一次迎来了长达10年的大牛市,华尔街滞后了多年,但终于在股市上反映了美国实体经济在战时和战后的高速成长。而更为重要的是,包括一大批养老基金、共同基金在内的机构投资者开始在证券市场出现,并逐步占据主导地位。同样,也是在这一时期,高科技的发展使得交易所的技术装备日新月异,新的股票自动报价机和数字计算机开始使用。

为了防止今后单一的金融风险再次扩散为系统的金融风险,纽约

股票交易所于19xx年第一次建立了风险基金。在华尔街的历史上,交易所和经纪人委员会曾一致采取行动抑制过渡的投机行为,投资银行也曾一致要求上市公司出具年度报告和独立的会计报表,这一次,华尔街的参与者们再一次团结一致,他们再一次意识到,他们有着超越各自利益的共同利益,需要大家共同维护。

第十五章 19xx年——19xx年美国经济

60年代初期,牛市结束。此后的华尔街进入了一个大变革的时代,以共同基金为代表的机构投资者迅速崛起,彻底改变了市场的投资者结构,市场的交易量也逐年增高。而公众投资者在市场交易量中所占的份额逐步下降,它们转而将资金委托给专业理财的基金经理们,明星经理在市场中声名鹊起,身价连城。

激增的交易量使得华尔街的后台运作系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在这个时代突飞猛进的计算机技术有效地改善了这一情况。19xx年,交易所将自动报价机与电子显示屏连接,使得所有在交易大厅里交易的人们能够第一次同时看到股价。19xx年,一个中央证券存放机构成立,试图解决华尔街内日益严重的文件周转问题,但收效甚微。一些实力稍弱的经纪公司由于无力应付庞大的交易量而频临破产。

对资本金的更高要求,也使得华尔街上证券公司不向公众出售股份的百年管理终于被打破。为了增加资本金以迎接华尔街的新时代,一些华尔街的证券公司开始放弃了合伙人制,19xx年,美林证券业成为了第一家上市的交易所会员公司。

在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到70年代初期,美国正在经历一个充满了不确定性的时代,通货膨胀、越南战争、石油危机以及伴随而来的股市低迷,使得华尔街再一次陷入困境。但是,在一片哀声之中,那些将会给华尔街带来巨大繁荣的变革正在悄悄地发生。

华尔街经纪人的固定佣金制和《梧桐树协议》一样古老,长期以来,它是华尔街至高无上、不可动摇的铁律。随着机构投资者力量的

壮大,迫于其它市场的竞争压力,纽约股票交易所最终与19xx年放弃了长达183年的固定佣金制,这标志着纽约股票交易所的“私人俱乐部”时代的彻底终结。

19xx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证券法修正法案》,该法案要求将全国的证券交易所和三板市场连接起来,形成统一市场。19xx年,跨市场交易系统投入运营。在这个扩大了的无形的电子交易平台上,纽约股票交易所利用其长久积累下来的影响力,保持着巨大的竞争优势。而悄然兴起的纳斯达克市场,渐渐对纽交所形成了挑战。而今,纳斯达克已经成为唯一可与纽交所抗衡的交易系统,它培育了微软、斯科、甲骨文等美国经济中新的龙头企业。

第十六章 这种趋势会不会继续下去呢?

进入20世纪80年代的华尔街,技术的巨大进步使得人类在短短几年之内就实现了全球化,并使得世界金融市场实现了一体化。90年代的股市,则更是一路高歌猛进。

19xx年8月25日,道琼斯指数达到了顶峰,随之而来的是一次股市崩盘。尽管这一次股市崩溃来势凶猛,而且金融市场的全球化使得世界其他金融市场也受到波及,但是人们的命运却并没有那么悲惨,与60年以前的人们不同,它们已经实践了分散投资的原理,在股市中的投资知识他们资产组合中的一部分。

19xx年的股市危机期间,联邦政府坚决地介入其中,以免股市危机演变成为全国性的恐慌,这与1792汉密尔顿的做法一脉相承。而在这两者之间漫长的195年中,面对每一次金融危机,杰斐逊主义者放任自流的思潮一直占据着上风。

在挽救此次危机的行动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是此时刚刚登上历史舞台的格林斯潘。他所做的正如60年以前的斯特朗所说的那样,“对付任何此类危机,你只需要开闸放水,让钱充斥市场。”市场恐慌果然很快结束了。

互联网的出现给资本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网络股的兴起、在线交易的出现是华尔街所能感受到的最直观的变化,但是,互联网这一新生事物的出现对已经在加速进行之中的全球金融一体化的进程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对未来跨越国界的金融市场的联合监管会提出怎样的挑战,我们现在还不得而知。

通货膨胀——汇率调整——提高贴现率——利率升高——企业利润减少——失业率提高。

尽管有数不清的海难,人类依然扬帆出海,同样的道理,尽管有数不清的海难,人类依然扬帆出海,同样的道理,尽管有无数次股灾,人们依然会进入这个市场,辛勤地买低卖高,怀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将手里的资金投入到股市,去参与这场伟大的博弈。这和人们去探险——去看看地平线以外的未知世界,是一个道理,他们都是我们人类本性无法分割的一部分。事实上,在资本市场博弈和到未知世界去探险都源于我们人类的同一种冲动,因为市场的地平线之外也是一个未知世界——未来。

正是通过这样一个过程,通过人们参与这场伟大的博弈,并在游戏规则内不断追逐他们各自的利益,人类不停地推动着一只“看不见的手”——是这个世界变得更加富足,更加丰富多彩。

历史总是不断地重复着自己——上个世纪90年代笙歌一片的华尔街,在新的千年刚刚来临的时候,随着网络股泡沫的消散而又沉寂下来。人们对此似乎也已经不再感到惊讶,而真正让世人瞩目的是,经历了无数磨难和崩溃的华尔街从这次衰退和随后的两次沉重打击中以如此之快的速度恢复过来。也许,在这场伟大的博弈中,历史将不再是简单地重复自己了。

中国与美国,15年与200年,各自的发展和成熟不可同日而语。需要为中国证券市场提供前车之鉴,让它少走弯路,让我们共同促进它的壮大与成熟。

更多相关推荐:
《伟大的博弈》读后感

伟大的博弈读后感浅谈资本市场的投机活动戈登先生通过伟大的博弈一书向我们描绘了以华尔街为代表的美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历史读这本书我们可以以历史旁观者的身份去见证华尔街的诞生成长成熟到现在的繁荣去看一个又一个金融大鳄掀...

伟大的博弈读后感

伟大的博弈读后感读伟大的博弈概括伟大的博弈这本书是一部讲述以华尔街为代表的美国资本市场发展历史的著作此书时间跨度350多年以华尔街为贯穿全文的主线展示了美国资本市场从发展繁荣衰落之间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着重讲述在...

伟大的博弈读后感

伟大的博弈读后感本书介绍了华尔街的发展史描述了美国金融市场从建立发展到成熟的辉煌历程更是美国200多年发展的一个缩影古人云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350年的发展历史一段跌宕起伏的成...

读《伟大的博弈》有感

致敬金融英雄读伟大的博弈有感在读完前两本书之后我拿起了伟大的博弈这本备受推崇的名著伟大的博弈是一本有关华尔街金融发展史的书籍在我的印象里史学书籍都很枯燥但这本书却异常生动有趣引人入胜这本书有着确凿的史料和翔实的...

伟大的博弈读后感

Game戈登风雨中飘摇的华尔街自由市场给美国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自由是相对的中国在这一方面就缺少这种自由世界强权新生国家荷兰的殖民统治带来的商业价值投机郁金香泡沫尽管有数不清的海滩人类依然扬帆出海同样的道理尽管...

伟大的博弈读后感

读伟大的博弈有感伟大的博弈这本书描述了华尔街350多年的历史详细的为我们介绍了华尔街的崛起历程展现了华尔街上投机者与投资者执法者和投机者的博弈讲述了人性随着利益的变化而疯狂在货币利益的驱使下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这...

伟大的博弈读后感

伟大的博弈读后感风云变化的华尔街金融当第一次看到这本书的题目时觉得应该比较有趣所以就开始阅读这本书作者约翰S戈登是美国经济历史学家毕业于范德比尔特大学其家族多人在华尔街从业自幼便浸淫华尔街文化翻译者祁斌清华大学...

《伟大的博弈-华尔街金融帝国的崛起》读书笔记

读伟大的博弈这本书就像在看一本金融小说而现实往往比小说更精彩伟大的博弈这本书中股市的弄潮儿比小说更曲折和戏剧性这本书写了华尔街从诞生到21世纪300多年来的历史也描写了每个时期弄潮儿的故事伟大的博弈相当于华尔街...

伟大的博弈.读后感

伟大的博弈读后感350年的发展历史一段跌宕起伏的成长轨迹恐慌投机上涨下跌崩盘技术财富希望未来所有的这些令人激情涌动的因素构成了华尔街由一条名不见经传的小街发展成为现今美国乃至世界规模最大效率最高的金融中心的点点...

伟大的悲剧读后感

篇一伟大的悲剧读后感600字南纬90度冰雪覆盖的南极点神秘而又美丽它吸引了一批批为之疯狂且勇敢的探险家而他们不是知难而退就是葬身冰原一度成为骇人听闻的死亡地带但在19xx年底挪威探险家阿蒙森与英国探险家斯科特一...

悲剧的诞生的读后感

悲剧的诞生的读后感悲剧的诞生是尼采的第一部著作他提出了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日神的光辉使万物呈现出美的外观制造一种幻觉酒神象征着情绪的放纵它的一种状态是一种痛苦与狂喜交织的颠狂状态我们都很喜欢听音乐而音乐正是日神与...

《悲剧的诞生.》读后感

悲剧的诞生读后感作者来源家园论坛时间20xx03281638评论0条悲剧的诞生的最大的成就在于它是一个总领的提纲虽然是尼采的处女作却几乎贯穿和概括了他本人所有的美学理论和哲学观点其以后的诸多作品则都只是对悲剧的...

伟大的博弈读后感(2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