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学读后感

时间:2024.4.14

亚里士多德《诗学》读后感

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的巨著《诗学》是西方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文艺理论著作。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说:“《诗学》是第一篇最重要的美学论文,也是迄今至世纪末叶一切美学概念的根据。”他的说法是十分贴切的。《诗学》虽篇幅短小,但理论精辟,气度非凡,是部值得我们仔细研读的文艺理论著作。

关于《诗学》首先值得我们研析的便是“摹仿说”。亚里士多德把“摹仿”当做是区别诗和自然科学论著的特征,强调摹仿是人的本能,摒弃了柏拉图的“理式”,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也肯定了摹仿的艺术真实性,看到了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统一。在第一章中,他提到,“史诗的编制,悲剧、喜剧、狄苏朗勃斯的编写以及绝大部分供阿洛斯和竖琴演奏的音乐,这一切总的来说都是摹仿。”也就肯定了摹仿是艺术的起源与本质,艺术要表现美,就离不开摹仿。“有人用色彩和形态摹仿??而有一些人则借助声音来达到同样的目的??舞蹈者通过糅合在舞姿中的节奏表现人的性格、情感、行动。”肯定了摹仿要借助一定的形式,同时也要也内容相结合,一切艺术,一切可以称之为美的艺术都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另外,在第二章一开头他提到既然摹仿是表现行动中的人,这些人必然不是好人便是卑俗低劣者,他们描述的人物就要么比我们好,要么比我们差,要么就等同于我们这样的人。”进一步说明了文艺与现实的关系,文艺所表现的人,要么是现实生活中的原型,要么是在其基础上对人物进行更深层次的塑造,不限于单纯的摹仿,在原有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情感,对人物进行升华,才能使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塑造得更有美感,用个别表现一般,通过特殊表现普遍。在第二十五章中,亚里士多德主张照事物或人物应该有的样子去描写,是他认为的理想的创作方法,在创作时要遵循事物发展的内在本质规律,肯定了艺术的真实性,文艺的现实性。描写人物是“合情合理的”,“符合必然律或可然律”,所以在第十五章中,他对人物性格塑造要求性格应该好,应该适宜,应该相似,应该一致,必须始终符合必然或可然的原则。在假定的情况下,把故事写得逼真,让人觉得身临其境,诗人应该像画家一样,在刻画原型的基础上把肖像画得比人更美。因此,亚里士多德关于摹仿的观点,一是强调其真实性,而是强调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三是强调摹仿原型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刻画。

亚里士多德《诗学》还深刻论述了悲剧理论观点。悲剧性是艺术世界中悲剧冲突、悲剧事件引发的一种价值体验。在第十三章中,亚里士多德提到,最完美的悲剧情节应该是单线的、复杂的应该表现人物由顺境转入逆境,之所以不幸是因为犯了某种严重的错误。也就是悲剧主角的“过失说”:悲剧主角的遭遇不是由于命运的不公,而是由于某种过失或弱点,其性格“和我们自己类似”才能使悲剧作品达到完美,做到道德的、逻辑的、审美的辩证统

一。另外关于悲剧他提到了“净化说”悲剧净化哀怜和恐惧两种情绪,“为社会提供了一种无害的、公众乐于接受的能够调节生理和心态的途径。”也就是说,净化的本质是教育和美感的结合。在悲剧中,情节是其灵魂,突转和发现又是情节中最能打动人心的部分。悲剧要表现的思想很重要,其表现媒介言语也同样重要。但是其悲剧说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悲剧的更重要的道德作用还在于它能使人从中认识到人生百态中蕴含的深刻哲理,吸取经验接受教训。

再者,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还强调了艺术是有机的整体,部分与全体密切联系才产生和谐。在第八章里,他论述到:“情节既然是对行动的摹仿,就必须摹仿一个单一而完整的行动。挪动或删减任何一部分就会使整体松节和脱裂。”所以,一部好的艺术作品要把部分和整体紧密地结合起来,才能达到美的境界。在第七章中他也提到情节应该是一个整体,由起始、中段和结尾组成。而由这些部分组成的整体,又要有适当的长度,也就是说,作品也有其黄金比例,只有达到那个合适的度,才能称得上美。亚里士多德也要求诗人是理智的,“诗人应尽量吧所写的情景摆在眼前,把它看得活灵活现,恍如身临其境。”也就是说,创造者要从整体来构思整部作品,不把眼光局限于眼前所看到的。

“雨后的土地总是湿的,但是下雨不是使土地变湿的唯一原因。”别人所认为的美,你没看到,或者说你有另外的评判标准,你不能说它是不美的。

最后要谈到的是,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有其独特伟大的文艺内涵,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其美学观点具有一定的阶级性。在第三章中他写道:“索福克勒斯是与荷马同类的艺术家,因为他们都摹仿高贵者。”他所认为的悲剧主人公都是享有盛名的境遇很好的人,在第十三章他明显涉及到:“最好的悲剧都取材于少数几个家族的故事。”所以亚里士多德的文艺思想具有一定的阶级性,而有时候,不平凡的事往往是平凡的人做出来的。

亚里士多德的文艺理论观点虽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其进步思想还是值得后世学习的。《诗学》不仅是古希腊文艺思想的结晶,也是西方主要美学概念的重要根据,成为后来者的典范,为西方文艺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雄霸了两千余年”。


第二篇:读《诗学》有感


《诗学》心得

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可谓不朽之作,我从前也只是耳闻,上学期上文学概论课倒常看到它里面的话。现在在老师的介绍下,我翻开了这部不朽之作。

《诗学》的内容虽不多,但字字珠玑,不仔细看还真不知道它在说什么。可仔细看,里面的问题也真不少,下面我就举两个我有疑问的例子。

首先,亚里士多德认为喜剧倾向于表现比今天的人差的人,悲剧则倾向于表现比今

知道,在今天的社会

影电视剧挂钩。那我

的人,悲剧倾向于表现

综观它们,你会发现

差劲的人吗?依我看

与众不同的天赋。一

《阿甘正传》中的阿

当家》中的凯文,他

人差吗?再说,如果说

的人结局是悲剧,与

了,颠倒了主流价值

此外,亚里士多

不作的歹徒——滑稽

误,或其貌不扬,但

明喜剧不一定是摹仿

绝顶聪明的人。但我

我也认同他后面所说

带给人们的是暂时的

节奏中,每天沉浸在

若有一些滑稽的事情

人们绷紧的神经也会

剧片那么受欢迎的原

我们喜欢喜剧并

的往往比较受欢迎。

圆满心理,它往往不

多是悲剧,但却不会

都是圆满的,都是顺

团圆,所以其结果往

合中国人的意识形态

容易让大众有对生活

利于群众正确世界观

让人们能更直面生活

反映了先进社会力量

压倒,因而悲剧给人的人好的人。这句话太过于笼统了。我们都电影电视剧是反映生活的。而喜剧也是与电现在看的电影电视剧会是喜剧倾向于表现差今天好的人吗?美国喜剧片无疑很受欢迎,面的滑稽确实令人发笑,可那些人真的会是,他们都是一些大智若愚之人,都有着一些他们的潜力被挖掘,普通人就逊色了。譬如,《摇滚校园》中的杜威·费恩老师,《小鬼都被看做怪人,可他们的表现真的比今天的剧倾向于表现好的人的话,那不间接说明好人有好报背道而施,人们就不会想做好的人? 认为,喜剧摹仿低劣的人,这些人不是无恶是丑陋的一种表现。滑稽的事物,或包含谬会给人造成痛苦或带来伤害。上面我已经表劣的人;相反,喜剧中的喜剧角色恰恰是一些认喜剧滑稽,不然达不到引人发笑的目的,稽的事物不会给人造成痛苦或带来伤害。它笑和放松。乍看当代社会,人们都生活在快利争夺的污泥之中,让人透不过气来,这时生,让人开怀大笑,那种紧张就可以缓和,弛些,岂不快哉!我想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喜吧! 是否定悲剧,。现在的电视电影作品中,外国发现一个特点,外国影片不会只满足观众的讳地反映生活残酷的一面,所以其结局有许响观众对其的喜爱。而中国的电视电影往往大家的意愿好人一定不会死,最后一定是大是能猜到的,比较没有新颖性。不过这也符人说如果我们常常展示一些悲剧性的东西,去信心,不惩恶扬善就不符合道德标准,不价值观、人生观的树立。不过悲剧的好处是对人生有更深沉的思考。由于在悲剧艺术中严重实践斗争中的苦难或死亡,美暂时被丑种特殊的审美感情,即在审美愉悦中产生一天,们比里来旦甘们悲好观德只不低承滑欢名发松因不我避影着往。有失,,在一

种痛苦之感,并使心灵受到巨大的震撼。这就是悲剧的崇高感。

再来就是,《诗学》中提到事件的组合是成分中最重要的,因为悲剧摹仿的不是人,而是行动和生活。它说人的幸福与不幸均体现在行动之中,生活的目的是某种行动,而不是品质;人的性格决定他们的品质,但他们的幸福与否却取决于自己的行动了。所以,人物不是为了表现性格才行动,而是为了行动才需要性格的配合。由此可见,事件,即情节是悲剧的目的,而且目的是一切事物中最重要的。此外,没有行动即没有悲剧,但没有性格,悲剧却可能依然成立。对于这段话我尤其不理解:照它所说,悲剧可以脱离人,它摹仿的是行动和生活,而人只是一个载体,人的品质、性格都只是为行动服务的。这与我们现在的观点是大相径庭。我们现在的艺术都是强调人,突出人,为人服务的。不管是喜剧还是悲剧,它都是突出人的性格。如果只是行动的悲剧,人又怎么能感同身受呢?它还说悲剧中性格的地位次于行动就更不可思议了,我们现在的艺术表现人,突出人,关键就是他们的性格,人与人之所以不同,就是因为性格不同。拍摄一部电影,导演选演员都是根据剧中人物性格甄选的,所以行动才是为性格服务的,通过行动表现人物性格是最直接的方式。最后,它还说。情节是悲剧的目的,照我说,情节只是悲剧实现目的的手段,表现人物性格才是悲剧的目的。情节中少不了人,有人就有性格,这三者是层层递进的关系。

当然,亚里士多德在几千年前就能写出《诗学》这么优秀的著作,有那么独到的见解已经是很伟大的了,再优秀的作品都会有人质疑的,有质疑才有价值,人类的思想才能进步。《诗学》中也有很多我很喜欢的句子:如“事物包含可以实现的潜力,而化潜力为现实的过程,即为实现目的或获取事物本身的自然属性的过程。因此,一个充分发展了的事物,即为实现或获取了自己的phusis的事物”。我想它所说的充分发展的事物,以人为例,大概就是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里的最高一层“自我实现”的境界吧。人脑拥有无穷的潜力,而据调查现在最聪明的人也只是用到人脑的2%到3%的潜力,所以人要是把人脑的潜力都发挥出来,聪明程度是不可想象的。但是我知道那是不太可能的,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多的挖掘。

更多相关推荐:
读《诗学》有感

诗学心得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可谓不朽之作我从前也只是耳闻上学期上文学概论课倒常看到它里面的话现在在老师的介绍下我翻开了这部不朽之作诗学的内容虽不多但字字珠玑不仔细看还真不知道它在说什么可仔细看里面的问题也真不少下面...

亚里士多德《诗学》读后感

美学史上的启明星读亚里士多德诗学有感沈星辰5091309005在高中的时候我对朱光潜老先生非常崇拜那种出世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而对于他致力一生的那个神秘的美学事业也让我十分的好奇因此在这个学期我选读了美学这门课程...

亚里士多德《诗学》读后感

诗的艺术与其说是疯狂的人的事业毋宁说是有天才的人的事业因为前者不正常后者很灵敏照了商务译本才发现把事情亚里士一想得太过简单多德诗学阅读西方经典自然逃不开译本问题罗念生先生译本中亚氏此语初看时感触良多只是参诗是天...

亚里士多德《诗学》读后感

亚里士多德诗学读后感诗学是亚里士多德做诗论诗的学问研究诗歌创作规律的著作主要探讨了史诗和悲剧两大主题身为古希腊哲学家他似乎比任何一位哲学家都更加地敏感多才更为亲切地感受到悲剧的存在他在创作的成就上似乎远远超过了...

《顾城诗全集》读后感言

穿越思想花园的交叉小径顾城诗全集读后感言覃贤茂死了的人是美人死了的人都漂亮19xx年顾城离开人间世的前一年他在鬼进城一诗中写下了这样惊悚而艳绝的句子死亡似乎是终于解决了一切的难题死亡终于使一切的不确定性都固定了...

诗学传薪文章津逮——读《 香菱学诗》 札记

诗学传薪文章津逮读香菱学诗札记戴建华红楼梦第48回quot慕雅女雅集苦吟诗quot一节以quot香菱学诗quot为题入选人教版新高中语文第六册教材编者认为这段学诗故事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极具启发意义可谓深中肯綮...

唐诗风貌读后感

唐诗的美感读唐诗风貌3100102486陈雍医学试验班类唐诗风貌这本书给人的第一感觉是内容丰富涵盖面很广这本书不仅包括了对初盛中晚四唐诗歌的分期介绍同时对山水田园边塞叙事等题材进行单独讨论其中末章的不同诗体的艺...

席慕容诗读后感

席慕容诗读后感一一直以来都很喜欢席慕容的诗和散文尤其是诗字里行间都散发着淡淡的罗兰香清新朦胧如梦似幻她的诗总是带着淡淡的苦涩可却能很好地表现她对生命的热爱对青春的追忆她书写的不只是那种她梦想的绝对的宽容绝对的真...

古诗读后感

古诗读后感我读了古诗我感受到了古诗的丰富含义和诗人的智慧我在小学二年级就养成背诵古诗的习惯我每读完一篇诗就有一个感想于是我就坐在椅子上慢慢地思考下面我就给你们介绍一下我读古诗的方法与乐趣吧相信同学们都听过古人说...

艾青诗选读后感

土地之爱艾青诗选读后感早就听闻艾青是著名的诗人阅读这本艾青诗选前还猜想过他的诗是像毛泽东的一样豪迈还是像徐志摩的一样委婉或是朴素接地气都无从得知这次以一种未知求知的心态看完了这本书心中不禁激起一朵朵涟漪艾青的诗...

艾青诗选读后感

这几天闲来无事翻书柜时瞥见蒙上一层灰的艾青诗选轻轻拂去灰尘翻了几页艾青中国式蓝色的忧郁深深的吸引了我艾青的诗是古体诗的内涵与现在诗的外衣最完美的结合它往往能将大我的豁达小我的卑微淋漓尽致地刻画出来在他的诗中无处...

李白诗选读后感

桀骜的才子不朽的诗篇读李白诗选有感他桀骜不拘他放荡自如他不是一个不求上进的纨绔子弟他也曾满怀壮志力求在政治上有所作为无令管与鲍千载独留名他在事业顶峰曾有贵妃捧墨力士脱靴之待遇但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终究让他与世俗格...

诗学读后感(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