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趣品人生

时间:2024.4.20

推荐序

做一些无用的事

白岩松

此时此刻的中国人,我们,怎么啦?

平静,正前所未有地成为奢侈品,而除了幸福,我们又似乎什么都有;人人匆匆忙忙向前进,又时常困惑:我要去哪儿?

困惑时间长了,就要找一些答案。

喝茶、喝酒、听听琴音,这些事儿有用吗?表面上看,还真没用。

从这个时代的追求来看,升官、发财、出名,要做就要做与此有关的事儿,因为有用,而一个人喝喝茶、喝喝酒、听听琴,实在没用。因为,一个人在那儿,既不创造财富,又不营造关系,于是,孤独的人是可耻的,甚至被当做是可怜的。

太多有用的事把无用的事推到了边缘。人群中,人们只愿意结识对自己有用的人。名片上的身份决定了哪一张因无用而该撕,哪一张又因有用而该留。有用的人被人人需要,人群中有趣的人也就越来越少,甚至时间长了,我们的人生都开始干涩无趣起来。无用的事或人,真的无用吗?

20xx年,海峡两岸交流中的一件大事,是画作《富春山居图》的合璧大展。

年初,我去了浙江小城富阳。那里的人们,人人都在为出自此地的《富春山居图》而骄傲自豪。仔细一聊,这幅大作,是六百多年前的元朝,年过七十的画家黄公望在此山居,用三四年时间完成的。那三四年,我想小城里的人们也在为名忙为利忙,而黄公望与他的画作,不过是一个看似无用的人做了一件无用的事而已。耐人寻味的是,当年这幅画,黄公望正是画给道友无用师的,因此也有人称这幅画卷为《无用师卷》。然而千百年过去,那些一代又一代人做的有用的事,都烟消云散;却是当年那无用的老人,用清静的心和一根又一根磨秃的画笔,留下的画作显赫起来,终成这座城市的象征和最伟大的记忆,并越来越为这座小城带来资金、带来财富、带来关注。一个无用的人送给无用师的画作却真的有用起来。这该是怎样的一个轮回?无用的事,真的无用吗?

远方的事,只是一面镜子;当下的路,还得要我们自己深一脚浅一脚地走。 好像什么都有了,可怎么还不幸福?

有人说,想要幸福,三个词很关键——物质、情感与精神。物质是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山摇。钱不是万能的,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于是,人们都想夯实这个基础,慢慢产生了一个错觉,以为物质目标实现了,幸福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可是走着走着,物质基础不差了,国家的GDP成了世界第二,小汽车的销量也成了世界第一,但钱包鼓起来的人们却不幸地发现:幸福并没有如期而至,反而渐行渐远。问题出在了哪儿?仔细想想,除了物质,情感与精神这两个层面,您关照得够吗?情感可是幸福的依靠,精神更是幸福的支柱。如果物质是正分,还很高,可情感与精神都是负分,加起来,你的幸福总分,会不会是负数? 光做与钱与权与名有关的事,看似都有用,就真的够用吗?

我也是临近中年,才知茶的好处。

如果单为解渴,茶不是最好的选择。急不得恼不得,让情急口渴的人早已弃它而去,三大杯可乐下肚,马上去忙别的。

茶也解渴,甚至更解渴,可你要给自己时间。喝茶喝的不是水,而是滋味,时间长了,甚至喝的都不是茶的滋味,而是内心和人生的滋味。不同季节或一日之中不同的时间,对应

着不同的茶,像极了生命中或凉或暖的时光。不同的是,生命中的平淡时光占大多数,而心静下来,茶里,却总有滋味。

酒,我既讨厌又喜欢。讨厌的是应酬的酒,却也是周围人群中最常见的。这样的酒,往往醉了都不知酒的滋味。端着为感情为态度为利益而要大口闷下去的好酒,都替那酒可惜,好酒被当成了钥匙。

真正好的酒却让我喜欢,那往往是闲来无事或毫无目的之时,亲朋好友间的小酌,没有名头大小排座次,没有利益在酒中,杯中物才润泽了人生。

琴音更是静下来面对自己的妙品。琴为古物,音乐却是到处都有,可太多都是喧闹的背景,有多少是为你的悲喜而响起?

新闻于我,是事业是功名,可从现实的角度看,常常是必须坚持的苦役。如若没有强迫自己闲下来的爱乐时光,没有同样看似无用的喝酒喝茶甚至发呆的时光,苦役早已不堪重负。于是我逐渐明白,正是这些无用的事平衡了生活中必有的苦,甚至有时觉得这些事才是人生中最有用的事。人生是条单行线,如若只为目的而忘了过程,人生,其实才真的是苦役。 到了该多做些无用的事,为无用的事正名也为人生正名的时候了。

道理很多人都懂,但做起来太难,可还是要从道理一点点说起。于丹用她的话语文字,在做这件事。

倒退很多年,她做这件事也许会被人笑话,大教授竟说些无用的事,可今天,面对茶、酒、琴,说历史照当下,却真的该成为教授应做的大事。好的知识分子,应该永远在忧心忡忡中为更好的世态人心做推动。如同好的医生,诊出了病再开药方,虽不一定药到病除,却尽了心力。忙与盲是当下的一种病,做些无用的事,是其中有益的一点儿药方。于丹这件事,做得有用,既反省自己,也提醒众人。在这个时代的折返点上,我们都可以或多或少地受益。当然不一定是所有的聆听者,但哪怕是其中的十分之一,这提醒,这反省,都是功德。 六

茶、酒、琴又或其他,也都只是手段,让心静下来一些,让生命分一些时间给看似无用的事,这才是目标。心不静,幸福来不了;人没有更多与内心对话的机会,生命鲜活不起来。总要有个机会和忙乱告别,那就从看看于丹这些文字开始吧!再然后,把这本书放在一边,把更好的人生拿起来。我想,这也该是于丹做这件事的缘起与期待吧!

一山一水一世界

在当今社会里,相比于成功而言,幸福已经变成了更为奢侈的一件事。人们追逐成功,而成功却无法带给个人生命价值的全部满足。或许我们缺少的只是一点意趣、一点闲情,缺少了与家人共处的那些闪光的零碎的时间。

如果翻开这本书的朋友恰好有点闲暇的时间,我愿意和您一起坐下来,闲聊几句关于生活艺术的感悟,相关于中国人传统生活方式和生活情趣对今天的启发。

我们处在一个有太多选择的时代,每个人对自己的生活都有不同的设计,都怀有不同的梦想,也都在寻找从脚下抵达梦想的那条道路。

不久前,我读到一组颇有意思的数据,来源于20xx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社会心态蓝皮书:20xx年中国社会心态研究报告》。报告分析,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每个人实现自我的动力各不相同,中国人最大的生活动力是对子女发展的期望和对个人利益的追求;追求家庭幸福、追求人际优势、追求一生平安、尽力做好本分、实现自我价值、为社会作贡献,分别位列第三至八位,第九项才是追求生活情趣。

这个数据意味深长。我们对子女的期望、个人事业的追求、健康的保障、建功立业的梦想,都是生活中沉甸甸的重量,但追求生活情趣这个指标或许可以让我们举重若轻。在当今

社会生活中,生活情趣究竟是一种奢侈品,还是一种必需品呢?

今年夏天,我还看过一份《2010—20xx年中国休闲发展报告》。这份由中国国家旅游局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发布的报告,也被称为《中国休闲绿皮书》。报告里说,大约有33.1%的北京市居民没有享受过带薪休假,大约有17.85%的人没有固定的双休日。更有意思的是,80%以上的受访者都表示,如果假期有加倍的薪水报酬,他们宁愿放弃休假而去加班赚钱。 同样是今年夏天,我又得到一组数据,来自于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数据罗列了20xx年各国带薪休假时间排行榜,巴西、立陶宛平均年带薪假期为41天,排名第一。中国年带薪假期是21天,排名最后。事实上,令人更为惋惜的是,连这可怜的21天,还有太多太多的人不能得到保证。

生活的艺术

看到这些数据,让人想起上个世纪初一位著名的大学者,一个以幽默享誉世界的中国人——林语堂先生,他写过一本著名的书《生活的艺术》。

他在书中写道:“美国人是闻名的伟大的劳碌者,中国人是闻名的伟大的悠闲者。”以此来描述中国人和美国人巨大的差异。

在林语堂先生看来,历史上,中国人以悠闲的生活方式著称于世,我们不那么汲汲营营,忙于牟利赚钱;相较而言,美国人过分期望事业的成功,过分讲求效率,过分守时,这“似乎是美国的三大恶习”。

话语中有一些调侃意味,但是,时隔不到一个世纪,中国人在世界上拥有了一个更广阔的平台,而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了。在我们匆忙行走的同时,焦虑和压力与日俱增,林语堂先生曾经坚信:“中国有一种轻逸的,一种近乎愉快的哲学,他们的哲学气质,可以在他们那种智慧而快乐的生活哲学里找到最好的论据。”他甚至依此推导:“假如不是这样的话,一个民族经过了四千年专讲效率的生活的高血压,那是早已不能继续生存了。四千年专重效能的生活能毁灭任何一个民族。”

那么,在二十一世纪这个讲求效率的时代里,中国人轻逸愉快的哲学还能够帮助我们吗?

在《生活的艺术》中,林语堂先生还说过这样一句话:“社会哲学的最高目标,也无非是希望每个人都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

这是一个哲学目标,也是一个生活理想。近两年来,中国政府在整体上追求发展的同时,也提出降低GDP的增长速度,提升幸福指数的社会目标。事实上,在当今社会里,相比于成功而言,幸福已经变成了更为奢侈的一件事。人们追逐成功,而成功却无法带给个人生命价值的全部满足。或许我们缺少的只是一点意趣、一点闲情,缺少了与家人共处的那些闪光的零碎的时间。从这个角度来看,许多所谓成功者的生命版图中填满了头衔和财富,却缺少了灵性和健康。而对我们更多负荷生命重担的普通百姓而言,那些头衔和财富成为了关于成功的简单标签。他们在成为大众心中成功偶像的同时,生命中的荒芜和苍凉却被忽略了。 什么是中国人的理想呢?在林语堂看来,“中国人最崇高的理想,就是一个不必逃避人类社会和人生,而本性仍能保持原有快乐的人”。

我是如此喜欢林语堂先生,如同他单纯而深执地喜欢苏东坡。

上上个世纪末的1895年,林语堂出生在福建漳州一个叫作坂仔村的村落。他的父亲是位牧师,所以林语堂从小就信奉基督教。他在厦门读完中学后,来到上海,进入圣约翰大学。 大学毕业后,这个掌握熟练英语的男孩向父亲宣告,自己放弃了基督教信仰。他说:“如若一个人承认行善的本身即是一件好事,他即会自然而然将宗教的引人行善的饵诱视做赘物,并将视之为足以掩罩道德真理的彩色的东西。人类之间的互爱应该就是一件终结的和绝对的事实。我们应该不必借着上天第三者的关系而即彼此相爱。”

这个情怀柔软博大的中国人,甚至将宗教都看做是阻挡给予世界大爱的一层隔膜。 离开圣约翰大学后,林语堂受聘于清华大学任教,随后又赴美国、德国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他的硕士论文和博士论文都是研究中国古代语法和音韵的。这样一位站在世界思想前沿的学者,却坚持在西洋教育体系下,进行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他一生用英文写出了《吾国与吾民》《生活的艺术》《京华烟云》《苏东坡传》《武则天传》等杰作,真正做到了“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

林语堂先生了解西方思想,热爱中国文化,既是一个人文学者,又是一位科学爱好者,还曾发明了中英文打字机。这样一位了不起的人,他是如何自我评价的呢?

他自称是“西洋的头脑,中国人的心灵”,意指在思维逻辑中,尊重西方的基本思想体系,在心灵的归属感中,他热爱中国——这个悠闲的、睿智的民族。他幽默地建议:“东方人须向西方人学习动植物的全部科学,可是西方人须向东方人学习怎样欣赏花鱼鸟兽,怎样能赏心悦目地赏识动植物各种的轮廓与姿态,因而从它们联想到各种不同的心情和感觉。”今天,当我们重读林语堂先生的《生活的艺术》,会发现他是多么强调中国人的心灵生活啊! 现代人的头脑,充盈着太多太多的知识;现代人的思维,充满了太多太多的逻辑??可是,在心灵的方面,我们也丧失了相当丰富的内涵。

如果翻开字典,找到心字底或竖心旁的字词看一看,就会发现许多耐人寻味的东西。 我们会看到,中国汉字中有如此多的字与“心”有关。比如说思想的“思”,就是“心田”所在;比如说感恩,从心而发,因心而起,才叫恩情;比如说慈悲,也是源自内心。 汉语里还有一些与情绪有关的词汇,也与心有关。比如着急的“急”,思恋的“恋”,焦虑、顾虑的“虑”,还有怀念的“念”、患得患失的“患”、厌恶的“恶”、容忍的“忍”??都是以心为底,都与心有关。

再来看看竖心旁的字词。

憎恨、惭愧、忏悔、恼怒、惶恐、惬意、憧憬、懒惰、懈怠??“心”在旁边站着,说明一切正面和负面的情绪都是心理导致的。这些不是一种状态,而是一种心态。

性情是从心而起的,“心”的外边加个“门”,就是烦闷的“闷”。只要一颗“心”还在,我们就有“思”有“感”,就有“性情”,有自己的“憧憬”。这颗“心”要是“亡”了,那就是“忘”。真正的忘记,是指那件事在心里已经不存在了。

更有意思的是“亡”和“心”的另外一种组合,竖心旁加一个“亡”,大家都知道,是“忙碌”的“忙”。许多人忙忙碌碌,忙得没有时间去体味心灵中那些细微的悸动,去体会生命的美妙,这也是一种心不在此的状态。

这是汉字描述的心灵生活,是汉语的微妙之美,也是中国人的生活情趣所在。

虽然中国古代知识中没有西方现代科学对人体器官功能的精准定义,但是我们有属于自己的感性描述,有很多看似天真的说法,绘声绘色,惟妙惟肖。

中国人恭维人时往往会说,“哎呀,你一肚子学问”,文雅一点儿的说法是“满腹经纶”。看一看,人的整个腹腔都可以用来装学问,是不是很有趣?

中国人发愁时会说“愁肠百结”、“肝肠寸断”,老百姓将“后悔”形象地说成是“悔青了肠子”。在中国人看来,肠子不仅仅是用来消化的,也参与到我们的心灵生活之中。 中国人将真话称为“肺腑之言”,民间说法是“掏心窝子”,肺和心窝不仅仅是用来呼吸和血液循环的,也参与到待人的真诚上。

这就是中国人原本的心灵生活——用五脏六腑支撑着一颗心,如此天真,如此真诚,如此感性。

林语堂在其著作中表达过这样的观点:现实加上梦想,再加上幽默,等于智慧。人们常说,一个人要脚踏大地,头顶天空,就可以去实现理想了。但是,我们恰恰忽略了一个重要元素——幽默。

如果我们顶天立地,生命将不失崇高,但是它轻盈灵巧吗?

如果我们忍辱负重,人生将有所沉淀,但是能举重若轻吗?

我们能否多一点幽默,以化解苦难?

我们能否多一些悲悯,融化僵硬的心灵?

缺少这些元素,无论如何都称不上是智慧。

回头仔细看一看,中国五千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直至上个世纪林语堂所处的年代,中国人经历过一代代沧桑浮沉,甚至经历过民族救亡的抗争,但是那种达观乐天的哲学基因一直蛰伏在血液深处,一有机会就会浮现于从容的生活方式之中。二十一世纪,我们迎来了一个生活中呈现多元可能的大时代,但这也给每个人带来了成功奋斗的压力,带来了精神生活的焦灼和纠结。这似乎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个人成长的代价。“鸭梨老大”,这能成为我们放弃悠闲情趣的理由吗?

许多人会说,社会变化如此之快,工作负担如此之大,个人责任如此之重,容不得一丝松懈,又如何空出大把时间去悠闲?

在我看来,悠闲与时间无关,悠闲是内心的一种发现,悠闲是生活的一种乐趣,悠闲是生命的一种节奏。拿捏得住轻重缓急,忙而不乱,这是一种境界。同样的工作,也许别人力不从心,无法胜任,你却能在重重压力缝隙中闲庭信步,悠然自得,有着不败的从容,这才是个人评价体系中真正的成功。因为从容最大的敌人不是外在工作的紧张,而是内在状态的焦虑。

宁静是一种生产力

清人张潮在《幽梦影》中写道:“能闲世人之所忙者,方能忙世人之所闲。”这句话颇有意味,意思是指大家都在忙碌的事情,你能够悠闲地对待它,才会有时间、有心思去满足自己的闲情逸趣。

别人忙碌追逐的你不追赶,别人置之不理的你用心去体会。这是一个发现的过程。发现什么呢?发现一种生活方式,发现生命的质量。《菜根谭》里说:“性躁心粗者,一事无成;心和气平者,百福自集。”讲的是同样的道理。

宁静有时也是一种生产力。一个人能够平心静气,就能够获得一种智慧的能量,提高生命的质量和效率。

我曾经看过一个小故事。一个木匠带着一帮徒弟干活,干着干着累了,擦汗时挥手一甩,腕上的手表飞了出去,掉在刨花堆里。木工房被刨花堆得满满的,足有半人高,徒弟们停下手里的活儿东翻西找,始终没有找着。

天色已晚,师父说:“算了,先去吃晚饭,明天再找吧!”就带着徒弟们离开了木工坊。 一个多小时后,师徒们酒足饭饱,回到木工房,见木匠的小儿子坐在门口,拿着手表说:“爸爸,我帮你找到手表了。”

木匠很是惊讶:“我们这么多大人,大白天都没有找到,现在黑灯瞎火的,你是如何找到的?”

男孩说:“大家一起找,乱哄哄的。你们走后,我一个人坐在黑暗里,听见手表滴答滴答的声音,顺着声音一摸,就摸到了。”

故事很简单,道理却很深刻。想想看,宁静难道不是一种生产力吗?

《庄子》中说:“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天地万物是可以映照在我们心中的,前提是心要安静,因为水流就是如此。喧嚣的小溪把碎沫拍打在山崖上的时候,澎湃的大海把浪花摔打在沙滩上的时候,它能照见世界吗?它什么也看不见。

一个人的心里有太多欲望,或是过分在意他人的赞誉和诽谤之语,这颗心就会像喧嚣的

小溪碎沫和澎湃的大海浪花,鼓荡着,躁动着,以这样的心看世相和自我,能没有偏差吗?如果不能拥有一份宁静,不能拥有一种闲适,我们能看见生命的本真吗?

安静下来,在中国人本来的生命规律中去发现悠然的欢喜,对今天这个时代而言,也许不只是一件锦上添花的事,说它是雪中送炭也不为过。

“我”到哪儿去了

看过一则中国禅宗公案故事。

有一位公差,押解着一名犯人去京城。犯人是一名犯了戒规的和尚。路途很远,负责任的公差每天早晨醒来后,都要清点身边的几样东西。第一样是包袱,他跟和尚的盘缠、寒衣都在里面,当然不能丢;第二样是公文,只有将这份公文交到京师才算完成任务;第三样是押解的和尚;第四样是自己。公差每天早晨都要清点一遍,包袱还在,公文还在,和尚还在,我自己也还在,这才开始上路出发。

日复一日,偏僻的小路上经常只有他们两个人在行走,很是寂寞,免不了闲聊几句。久而久之,彼此互相照应,关系越来越像朋友了。

有一天,风雨交加,饥寒交迫,两人赶了一天的路,投宿到一个破庙里。和尚对公差说,不远处有个集市,我去给你打点儿酒,今天好好放松一下。公差心思松懈,就给和尚打开了枷锁,放他去了。

和尚打酒回来,还买了不少下酒菜。公差喝得酩酊大醉,酣酣沉沉地睡过去。

和尚一看,机会终于来了。他从怀里掏出一把刚刚买来的剃刀,嗖嗖嗖,就将公差的头剃光了。然后,他将公差的衣服扒下来,自己换上,又将自己的僧袍裹在公差身上,连夜逃走了。

对发生的这一切,公差都浑然不觉,一觉睡到第二天日上三竿。醒来后,舒舒服服地伸个懒腰,准备清点东西,继续赶路。一摸手边的包袱,包袱还在;再看公文,公文也在;找和尚,和尚找不着了。庙里找,庙外找,到处都找不到。公差就抓挠着头皮想:和尚哪儿去了呢?呃?发现头居然是光的!低头再一看,身上穿着僧袍,恍然大悟,原来和尚也在呢! 前面三样都在,第四样就该找自己了。公差又在庙里四处找,怎么也找不着自己,心里就纳闷儿了,和尚还在,我到哪儿去了?

这个故事放在今天来解读,显得格外有意味。

包袱是什么?是我们每个人的物质生活。不管现在的生活水准如何,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得更好,所以,物质生活的改善会伴随我们的一生,它不会丢。

公文是什么?公文是我们的职业。一个人在世界上安身立命,总要有一个社会角色,要通过一种职业建立与他人的关系,实现自己的价值。这份公文也丢不了,会随时带在身边。 和尚是什么?和尚是我们日复一日做的事。当我们的自我还在时,押解和管理着这个囚徒。但是,当我们日复一日地忙碌着,过分专注于一件一件琐碎的事情——自己的事、家人的事、工作的事、朋友的事,就会越忙越忽略自我的感受,不知不觉将自己置换成囚徒。表面上看,和尚还在,日复一日忙碌的事都没有丢,自我却找不到了。

我们忙的到底是什么呢?在我看来,人最想得到什么,就会成为什么的囚徒。有些人特别看重权力,他的精力都用在打通关系、经营人脉上,职位越来越高,官越做越大,到最后就变成了权力的囚徒。有些人特别想挣钱,开始的时候挣钱是为了花,挣到最后它就是个数字,那就变成了金钱的囚徒。有些人一辈子执著于感情,一次又一次地受伤,但痴迷不悟,最后就变成了感情的囚徒。往往是你最看重的,一定会把你裹挟进去,让你变成它的囚徒,这时候,“我”就丢了。

且停亭中且停停

为什么想和朋友们谈一谈生活方式呢?为什么想在当下说一说中国人的闲情雅致呢? 不是为了让我们拿出大把时光去浪掷,不是为了让我们放弃理想和责任,而是希望大家在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不要丢失自己。人生长路漫漫,如何用中国人的方式,从容踏上旅程?悠闲是一种生活姿态,是一种寻找自我的方式,值得去尝试。

大家在路上行走,在公园里散步,会看到很多亭子。“亭”子旁边要加个“人”才是“停”,漫漫路途中,歇歇脚,落落汗,看看山景再出发,亭子就是让身体休息、心灵放松的空间所在。

清代著名戏曲家、大文人李渔,在家乡浙江兰溪建了一座亭子,取名曰“且停亭”。这个名字的来由很有趣。

传说当年李渔在家乡修建亭子时,得到了许多人的赞助,出钱最多的是当地财主李富贵。财主赞助了资金,就定要给亭子取名,叫富贵亭。

李渔觉得太恶俗,就阻拦说:“且停停。”意思是说,你暂且停一下。

财主说:“我给亭子取了名,你不同意,那你说该叫什么?你不是也没取出更好的名字来吗?”

李渔笑着说:“我已说出名字了——且停亭。”

财主还想辩解,李渔说道:“且自在这里停一停,歇歇脚,怎么不能叫且停亭呢?这个亭子就叫且停亭了。”

后来,李渔还为这个亭子拟了一副对联——名乎利乎道路奔波休碌碌;来者往者溪山清静且停停。

人在名利道路上奔忙,到了这溪山清静中,不妨停一停。这种“停一停”能让我们充充电,让我们歇歇脚,让我们静静心,让我们回头看一看出发的起点在哪儿,让我们向前望一望最终目的又是什么。在亭子里喝一盏茶,养一会儿神,回味一下起点与目的之间,过程本身也是意义,这一路上每一步,真实都是风景。

人生路上到底有多少座亭子?也许那并不是一个具体的地方,甚至不是具体的一段光阴,一盏茶、一杯酒、一段琴曲、一片山水意境,都可以走进去,体会生命中的一种从容。 为了上路时走得更轻松,且自停一停脚步,不要丢了赶路的自己。

天地有长风,生命自浩荡

中国古圣先贤,多是鼓励人们风发扬厉、建功立业的。但即便在儒家典籍中,孔子也提出来君子的人格是“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一个人从道义出发,根据自己的道德驻守,要依照仁爱去畅行天下,但他个人的生命游于六艺,要用艺术化的生活陶冶身心,才真正能够在这个世界上无往不胜。

在《论语·先进》篇中,孔子让自己的学生各言其志。子路、冉有、公西华都表达了自己不同的志向,唯有曾皙一言不发,在一旁悠闲地鼓瑟。孔子对他说,你也谈谈自己的想法吧。

曾皙将曲子奏完,然后“舍瑟而作”,起身对老师说:我的想法跟三个同学有所不同。我内心最大的理想是“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这句话用现代语言表达就是:暮春三月,换上春衣,与一帮朋友,带着几个学生,一起去刚刚解冻的沂水边洗洗头发,登上高高的舞雩台吹吹风,敞开心扉,感受大地的生机,然后唱着歌谣,踏青归来。

这样悠闲的梦想,连孔夫子也喟然长叹:“吾与点也!”我的理想和你一样啊!

儒家讲求内圣外王,内心首先要做圣贤,才能将君王之道、治国之道的美政理想施行于天下。内心的操守就是一种涵养,这种涵养很多时候关乎天地,关乎性情。所以,儒家希望

在春风浩荡时,去感受自然山水,而道家“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态度殊途同归。只有天地精神入心入怀,人才会真正明白“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人在自然中,谁说只是一种散淡?在散淡中悟出深深的道理,才能够真正享有这样韶美的时光。

这让我想起开头所说的带薪休假。现在休闲的方式有很多种,茶楼咖啡馆,酒店SPA房,有各式各样方便舒适的设施,都能提供休闲放松的空间,但是,如果从孟子“养天地浩然之气”的角度看,最好的休闲还是归于山长水阔。中国的山水对人的教育和影响,即所谓“破万卷书,行万里路”,读破万卷书,只学得知识,而踏遍万水千山,才能颐养胸襟和心性。

什么是闲适呢?真正的闲适,就是让山水入怀,让自己的生命浩荡。

《礼记·郊特牲》里有这样的记载:“地载万物,天垂象。取财于地,取法于天,是以尊天而亲地也。”也就是说,大地上呈现的万象与苍天呼应,衣食住行等维持生存需要的东西,都是大地生长的,但是社会的法则、人生的规则是要探问于天的。

《礼记》的这个说法与道家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如出一辙。所谓尊天亲地,就是对天要有尊崇敬畏之心,对大地要有亲近爱护之情,不能为一时利益无度索取,这是从《礼记》流传下来的中国人对于天地的看法,也构成了中国人山水观的基础。 阴阳五行说认为,天地山川各有对应,山川分割为地象,配星宿分割为天象,相互映照。“山环水抱必有气”,人游的不仅仅是静穆的山水,而且应该感触到隐隐的山水之气。 孟子提倡颐养的浩然之气来自于天地,一个人只有将自己的性情函养好,才能够做一个顶天立地真君子。这也是一种“内圣”的修养。

人要养气就必须亲山临水,走到大自然中去。因为在行走中,眼随景移,心随景动,胸襟和眼界自会不同。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为什么他会有这样的感慨呢?因为泰山为五岳之尊,站在泰山之巅,天下尽收眼底。大家都有这样的体验,人站在矮处,视野会很狭小,站得越高,就会看得越辽阔。都市空间逼仄,唯有在山水之间,才能得到一种心灵的成全;唯有在山水之间,才能养出博大的胸怀。

苏东坡有词说:“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人在安静时,内心函养了天地浩然之气,就会生命从容;行动起来时,乘风千里,快意人生。“千里快哉风”是何等痛快凌厉!当今人们的种种烦恼,都是因为静的时候不庄严,心里总有些东西放不下,嘀嘀咕咕犹犹豫豫,动的时候自然不麻利,拖泥带水放不开。

儒家、道家,合乎一辙都爱山水,佛家也有一说,叫做“山水礼佛”。中国佛学讲究“戒”,讲究“定”,讲究“慧”,都可以在山水礼佛中得到修炼和参悟。

大家都知道一个佛学三境界的公案故事,讲的是如何在山水之中参悟禅道。第一阶段,觉得看山就是山,看水就是水,没什么不同;然后再去研读佛经,参悟佛理,再看,就觉得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这已是很高的境界了,但还有比这更高的境界。一旦参透禅理,看山只是山,看水只是水,山水依旧,但人的心境已经超越山水。

亲山临水听鸟鸣

王维有诗说:“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这是多么细腻微妙的人生体验:林间小径,天气晴好,而山岚雾气重重,走着走着,衣襟不知不觉中竟然变湿了。

坐在客厅里看旅游风光片,躺在床上翻旅游杂志,能有这样的感受吗?我们在如此干燥、喧杂、空气中充满尾气灰尘的都市中,能有此体会吗?不走进山中林间,怎能知道流淌在你眼前苍翠欲滴的颜色,原来是可以沾湿衣襟的?

王维还有诗曰:“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一首《鸟鸣涧》,写得如此生动美妙。在

都市的汽车喇叭声里我们能听见这样的鸟叫吗?真正的静不是死寂一片,而是幽远之中一声两声山鸟啼鸣,即所谓“鸟鸣山更幽”。

曾看到过一篇新闻报道,说城市里的鸟嗓门儿比山里的鸟要大好多倍。为什么呢?因为在烦杂喧嚣中,如果不提高声调,彼此都听不见。在充满了噪音的都市里,即便依然有鸟鸣,已全然没有了萦旋于山中时的轻盈和婉转。

杜甫说:“一重一掩吾肺腑,山鸟山花吾友于。”这一丘一壑,那一重一掩,就好像我胸中的肺腑;这烂漫山花,缤纷山鸟,都是我的邻人朋友。山鸟山花含情,在生命中须臾不离,连离乱中伤心时都相随相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中国人赏花观鸟是与人同感同乐的。所谓“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鸟儿欢欣起来的时候,人心中也油然有了一种舒畅;而人生更迭,世事沧桑,仍然是青山有知的。所以刘禹锡在《西塞山怀古》中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人生几番更迭,但山水依旧还在那里。

陆游有诗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只有行经山重水复,才会有柳暗花明的感悟。现代都市中,高楼林立,道路繁复,高速路上只有一个又一个收费站,我们还能看见“又一村”吗?与此有同样意境的是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水流尽了,云由此处升起。云烟水流之间,不也是一种妙契自然的更迭变化吗?

苏东坡观庐山,寻常中与众不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题西林壁》实则是一首禅诗。一片峰峦,横着看连绵成岭,侧着看就是孤峰,远看是一种样子,近看又是一种形状,哪个才是它的真面目呢?也许只有跳出来,从更高的角度,才能综观明白。如果“身在此山中”,就永远被“山”所困扰。 诗仙李白也说庐山:“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山上的空气飘浮,眼不能见,却在日光映射下有了颜色,有了生机。远远望去,仿佛紫色轻烟从静穆的香炉中袅袅升起。瀑布是自然水流,跌宕起伏,却被他用了一个“挂”字,刹那凝固,宛如一幅长卷挂在前川。一动一静之间的幻化,是我们从旅游杂志上一帧帧照片中能体会到的吗?是我们道听途说能够感受到的吗?如果不亲山临水,不进云雾庐山,能有这样的切身感受吗?

山长水阔,天高地迥。人走在好山好水里,会有不同的感受。

谢朓感受到“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微茫遥远的天际归舟,有一种特别的温暖,因为在悠悠辨识之间,它承载了你的盼望;隐约的林木似乎和云彩融为一体,别有一番水墨景致。

才华横溢、生性狂傲的李白,从不掩饰对谢朓的热爱。他在诗句中写道:“解道澄江静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白云映水,露滴秋月,李白独上高楼,远眺金陵城外,江天一色,谢朓的名句“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恍然目前,不禁悠然神往。那个数百年前已道尽眼前景心中事、与我心意相通的人,该是怎样丰姿俊朗、风华绝代的人物啊!

李白在宣州谢朓楼上赞叹:“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想一想,诗风俊逸清朗的谢朓如若不在山水之中,又怎会“赏心于此遇”?此等美景,若非亲眼所见,必然不能与心灵融合。

所以,现代人回归自我的途径之一,就是回归自然,循着山水走到内心深处,才能够感觉到与生命有如此亲近而深刻的融合。

“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山水成为沉默见证沧桑幻化的载体。在中国人的宇宙观中,宇是空间,宙是时间,在辽阔的空间中看见了古往今来。

盛唐一个春花烂漫时节里,杜甫站在蜀中楼头上兴慨:“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一眼看见“春色来天地”,是空间转换;“玉垒浮云变古今”,是时间的流淌。

这一时空规律早在春秋时代就被孔子道破,“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他眼前所见,究竟是流水,还是一束永不回头的流光?人的生命光阴就是这样浩浩荡荡,一去不返。 也许,走出书斋,走出都市,也就走出了狭小的自我,给自己一个职业以外的视角,在更广阔的空间才能一眼望断古今。

看见四季的表情

什么是中国人所推崇的意境呢?美学大家宗白华先生认为,“意境是造化与心源的合一”,“是客观的自然景象和主观的生命情调的交融渗化”。“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外在有造化,内心有源头,只有主客观交融在一起,才能称为意境。

国学大家王国维认为,意境可以以我观物,处处皆著我之色彩;也可以以物观我,让自己融入自然。这种意趣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如果不是自己的切身感受,我们又如何能够懂得呢?

在山水美学上,讲究三个必备条件,即所至、所赏、所感。第一步是自己必须身处山水之中;第二步是用你的眼睛和心灵去观赏;第三步是调动全部的生命去感受。

生活需要一点悠闲的情趣来调节紧张的律动,但情趣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从生命中函养而出;情趣也不是在斗室里酝酿出来的,而是在天地间自然滋养而成。情趣的养成,是对生命的唤醒,继而提升个人与宇宙间的通灵与感悟。

什么是山水?苏东坡说得好,山水“虽无常形而有常理”。不同地方,山水亦不相同,而且永远在变,就是所谓“无常形”。但是,它有常理,只要你愿意看,一定能够看出它蕴涵大道。

李白说:“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一个人和一座山峦,可以一直对坐对视到“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人与山川之间,那份凝视永远不会有厌倦。所以,辛弃疾说:“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这是何等的浪漫温柔!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人在山上会感觉高尚,在海边会体味到壮阔。四时不同,山水各异,这样走下来,生命中自然会多出一份情趣。

大家在谈起旅游时,有人提议:咱们上黄山吧!就有人说:黄山我去过了。再有人提议:庐山呢?也许就有人答:庐山还没去过,得去一回!在很多人的观念里,风景名胜,去过一回就不用再去了,还有很多名山大川没有去过呢!

一座山,一条河,去过一次就懂得了吗?

看山游水,四时不同,所蕴涵的寓意不同,你所感受到的情致自然也不同。北宋著名山水画家郭熙有一说法,叫做“春山烟云连绵,人欣欣;夏山嘉木繁阴,人坦坦;秋山明净摇落,人肃肃;冬山昏霾翳塞,人寂寂”。春天山间有烟云,烟云起时,人心中就有一种欢欣,随着烟云一起升腾;夏天山上枝繁叶茂,阴凉之处,有一种磊落,人也坦然;秋高气爽,落叶飒飒,心中有肃穆之感;冬天的山,虽是枯色,恰恰能在寂寥中感受到悲怆的辽远。 山的四时都是有表情的,如同人的心境。春山如笑,夏山如怒,秋山如妆,冬山如睡。 春山如笑。你相信一座山峦会绽放笑容吗?花开了,鸟叫了,万物蓬勃了,流水叮叮咚咚,你不觉得这是春山的表情吗?

夏山如怒。草木疯长,夏花盛放,夏天是充盈的,又是蓬勃的。那蓬勃就是一种怒放,生命到了鼎盛,到了极致。

秋山如妆。四季色彩莫过于清秋。秋天的山斑斓多彩,深深浅浅,浓浓淡淡,宛如美人严妆。

冬山如睡。大地沉默,在积雪覆盖下睡去,休养生息,为来年积蓄能量。山川也沉静下来,在寒风中睡去,酝酿情绪,为明年早春再露出笑容。

你能说四季的山川没有变化的容颜吗?正如王勃在《滕王阁序》中说:“天高地迥,觉

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既然山四时表情都不同,我们千山走遍,心中自然会装着不同的情趣,也就能体会到万物变化的规律。

嚼一嚼菜根的香

山水之间,不仅有人,还有其他各种生命,有游鱼,有飞鸟。“鱼得水游,而相忘乎水;鸟乘风飞,而不知有风。识此可以超物累,可以乐天机。”体味过膏粱厚味之后,《菜根谭》中的这句话宛如细嚼菜根的一点香。

鱼在水中游弋,天天沉浸在水里,不会感觉到水的存在;鸟在天上飞,也不会觉得周围有多少障碍,有多少阻隔。人亦如此,行遍山水,见飞鸟在天,见游鱼在水,领悟了其中的义理,便可以超越种种物累,获得天赋的人生乐趣。释放自我,游于山水自然之后,心也许可以放得更空一些!

《菜根谭》上还有这样一句话:“耳根似飙谷投响,过而不留,则是非俱谢;心境如月池浸色,空而不著,则物我两忘。”在空空的山谷中,风的声音从耳边掠过,不知不觉就飘远了;世间是非,今天夸你明天骂你的流言蜚语,如果你能像置身在山川中,那么任何毁誉都会归于清风,不会侵扰你的内心。月色不在水中,水中也无月,人看水中的月色,最后会忘了水月,也忘了自己,这叫做“物我两忘”。

种种感悟,说出来只是一言两语,我们走进去,却是万般兴慨,而这些不亲临山水怎么会体会得到呢?

我们不是古代的隐士,没有大把的光阴在游山玩水中浪掷,总归还要回到都市与秩序中。我们一次次出发,是为了一次次归来。人走出去是为了寻觅,而归来时必定带着妙悟。当我们从山水自然回到岗位上,回到角色里,心或许就多了一份从容。

“静中静非真静,动处静得来,才是性天之真境;乐处乐非真乐,苦中乐得来,才是心体之真机。”是《菜根谭》中的一段名言。在山里安静不算静,只有回到都市,身处熙熙攘攘的写字楼中,周围都是喧嚣,你心依然安静,那么你就懂得什么是真安静了。大家活得平平顺顺,锦衣玉食时说快乐,不是真乐,能苦中作乐,才算是得到了快乐的真谛。

在喧嚣中保持安静,在坎坷困顿中不失大度,此时此刻,胸襟才算真开阔,闲情逸趣也就养成了。

反观天地,什么叫“取财于地,取法于天”?《菜根谭》云:“天地寂然不动,而气机无息少停;日月昼夜奔驰,而贞明万古不易。”天地是不动的,但它的阴阳之气没有一刻停止过;太阳、月亮一直在流变,但日月更迭之间,光阴若画。个体的小生命、小世界能否合上万古历史、日月天地这个大循环?人能不能让自己变得生机勃勃,让生命气息不停顿,让人格永显光芒?这是天地山川、时间长河给我们的昭示。

“故君子闲时要有吃紧的心思,忙处要有悠闲的趣味。”君子悠闲时心中要有那么一点责任,不能懈怠,要有时不我待的紧迫。但更重要的是,真忙碌起来时,也不能湮没了用以平衡的那一点悠闲的趣味。

这句话说出了一个真意:悠闲是一种趣味,是一种发现内心的能力。通俗一些来讲,悠闲是在日常生活中不失烂漫之心,保持着赤子般的天真,保持着孩子般的好奇,琐细的日子就会熠熠生辉。洪应明在《菜根谭》中说“交友须带三分侠气,做人要存一点素心”,交朋友要交豪爽的人,做人不要失去烂漫天真。这也就是孟子所谓的“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我们在山水自然、日月星辰的更迭中陶冶了性情,最终还是要回到今天。回到办公室,回到家里,我们又看见了喧喧攘攘,又看见了无尽烦扰,又看到了各种心机和谋略,又开始担忧房贷没有还完,担心孩子成绩会挂科,担心自己职位被人觊觎,担忧家庭矛盾如何化解,担忧自己身体的病痛??一切困顿和矛盾并没有因为我们去亲山临水一番而消失。但是,如

果你真正敞开心扉,游历归来,心境定有改变。即使你的生活还是过去的样子,但你已能在生活中发现趣味了。

大家读中学时都背诵过刘禹锡的《陋室铭》。他在小小陋室中怡然自得,不求豪奢,不求改变,而是乐在其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别看这小小的房子,“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点点绿色,让人能够归于自然。更重要的是,富足在于人气,与刘禹锡往来谈笑的人,都有自己的精神操守,都有自己的情趣境界,彼此情投意合。这小小的空间,没有精美的装修,没有昂贵的家具,但是“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这就是最好的住所,最好的岁月,不烦杂,不忙碌,弹一弹素琴,读一读佛经,人生足矣。

这样的日子,这样的人生,上古有之。

孔子要去居于夷狄之地时,很多人就阻止他,说:“陋,如之何!”那么一个粗鄙的地方,你去干吗?孔子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一个地方再简陋,真君子去了,它还简陋吗?这句话有两重含义。第一,君子之心安顿于道德、志向、理想,所以不在乎简陋;第二,即使简陋,以富于情趣的君子之心还不足以改变它吗?所以,君子是富足的人,不在乎钱财;君子是无惧的人,有自己的心灵生活,用自己的心情趣味就可以改变物境。

抓住“不亦快哉”的瞬间

大家熟悉的文学家欧阳修,晚年到了滁州,原自号“醉翁”,后改为“六一居士”,许多人都不解,不知道“六一”到底是何意。他说:“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以来金石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壶。”这是五个“一”,然后他又说:“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还有我这么一个老头,就老在这五样东西里,加在一起就是六个“一”,所以叫“六一居士”。

这是一代文豪晚年所过的日子。他的富奢在于他的藏书,在于简单的琴、棋、酒,加在一起就是他会老于此中的今生,就是他所得意的暮年。之所以可以安闲终老于此,最关键之处就在于他有自得其乐的趣味。

那么,假如我们没有这许多藏书与金石遗文,寻常百姓生活里的趣味何在呢? 在我看来,趣味是一种发现。

大家也许读过金圣叹的三十三则“不亦快哉”,说的是那些让他大喜过望的事情。这都是些什么事呢?我们拣几项来说一说。

“十年别友,抵暮忽至。开门一揖毕,不及问其船来陆来,并不及命其坐床坐榻,便自疾趋入内,卑辞叩内子:‘君岂有斗酒如东坡妇乎?’内子欣然拔金簪相付。计之可作三日供也。不亦快哉!”

有一天,十年不见的老朋友在暮色时分突然造访,开门一作揖,来不及问好,主人就急急地跑到里屋,揪住自己的太太问,咱们家还有酒吗?你能赶紧给我准备出酒来吗?太太拔下头上的簪子说,你拿这个去换酒吧。主人一看这个金簪子,岂止够今天晚上一顿酒,甚至都能喝上三天,所以大喜过望,不亦快哉。他的不亦快哉并不豪奢,无非是突然有朋友来,自己的太太很贤惠,当了首饰换酒,这就足以让他欣喜万分。

“空斋独坐,正思夜来床头鼠耗可恼,不知其戛戛者是损我何器,嗤嗤者是裂我何书。中心回惑,其理莫措,忽见一狻猫,注目摇尾,似有所睹。敛声屏息,少复待之,则疾趋如风,唧然一声。而此物竟去矣。不亦快哉!”

一个人在书房里坐着,正在为夜里闹耗子烦恼,不知道它嘎嘎嘎咬了我什么家具,也不知道它嗤嗤嗤撕了我什么书。正在想时,见到一只大猫在那儿“注目摇尾”,好像看见了什么,突然“疾趋如风”,嗖的一下子冲过去,然后听到小小的“吱”一声,耗子就被叼走了。

哎,如此简单的时刻,居然也让金圣叹“不亦快哉”!

再看一则,“冬夜饮酒,转复寒甚,推窗试看,雪大如手,已积三四寸矣。不亦快哉!”冬天寒夜饮酒,冷得不得了,推开窗一看,原来是下大雪了,哎呀,心中不禁大喜。这是寒冬之快。

“夏日于朱红盘中,自拔快刀,切绿沉西瓜。不亦快哉!”红漆盘子切绿西瓜,一刀下去,听着它嘎嘎裂开的声音,这是盛夏之快。

还有什么“不亦快哉”的事呢?

“推纸窗放蜂出去,不亦快哉!”屋里进了马蜂,推开窗放了出去,心情便高兴,多么单纯的快乐啊。

“做县官,每日打鼓退堂时,不亦快哉!”下班了,难道不应抚掌称快?

“看人风筝断,不亦快哉!”呦,看别人放风筝,放着放着,风筝线断了,也觉得高兴,有着顽童的恶作剧心理。

“还债毕,不亦快哉!”终于将债还完了,自然是高兴。

认真读一读金圣叹的三十三则“不亦快哉”,相信大家都会由衷感动的。贫寒岁月里一些不经意的瞬间,在许多人看来是愁苦不堪的时刻,他居然能拍案惊叹,不亦快哉,是人生的一大境界。

什么是闲情逸致呢?闲情逸致其实很简单。每个人试着给自己布置一道功课,就在当下,选择一个悠闲的假期,数一数自己和家人有多少个“不亦快哉”。不一定是多大的事,也未必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只要那一刻,你真的像孩子一样欢呼了,大笑了,就是“不亦快哉”。

你的现在在哪里

人一生要为自己承载很多意义和价值,要为社会承担许多使命,为家人承担种种责任,但是,总会有一些欢欣的、活泼的瞬间,贯穿于生命中,让我们趣味盎然。我们能够抓住的,往往不过是这样一个个“此刻”而已。所有的过往可以用来追忆,所有的未来可以用来憧憬,然而,我们的“此刻”却常常在惶惶然中悄然流逝了。

给大家讲一个寓言故事。一座古代神像,一张脸面向未来,一张脸面向过去,庄严肃穆,受人膜拜。

有一天,一位过路者不解其意,走过去问他:“为什么你如此受人膜拜呢?”

神像不屑地说:“你连这都不懂啊!我只有一直向前看,才能规划未来;我只有一直向后看,才能够从历史中总结经验。一张脸向前看,一张脸朝后看,难道不是最重要的事情吗?” 那个路人依然很困惑,继续问神像:“你将所有的时间都给了过去和未来,那你的现在在哪里?”

一句追问,神像就轰然倒塌了。“你的现在在哪里?”这句他无法解答的追问,让他承受不起。

人可以憧憬未来,可以缅怀过去,但能够抓住的只有现在,而现在除了有意义,还应该有意思。当下生活,如能添加一些趣味,就会日日欢欣,生机盎然。

中国人的生活情趣是丰富多彩的。“琴棋书画诗酒花”,是文士的雅趣;“柴米油盐酱醋茶”,也不失俗世生活中的佳味。只是,当下的我们却没有足够的闲暇去细细玩味,我个人造诣还欠缺很多,比如棋道,比如书画,不敢妄谈,需要进一步学习和体会。为此,我仅选出生活中最常见的几种物件,比如一生相伴的酒,比如日日常品的茶,比如宛若天籁的琴,与大家一起玩味分享,看一看古人的生活方式能否给今天的我们一点启迪、一点佳趣,让我们在中国人的生活方式中获得一个烂漫今生。

茶之味(上)

无论如何忙碌,手边总可以有一盏茶,除了解渴,还可以养心——在某一瞬间,如坐草

木之间,如归远古山林,感受到清风浩荡。有茶的日子就是一段好时光。

有一个耳熟能详的说法:“书画琴棋诗酒花,当年件件不离它。而今七事都更变,柴米油盐酱醋茶。”“书画琴棋诗酒花”属于典雅的生活方式,而“茶”却和柴米油盐放在一起,这件寻常百姓家的茶事中也有什么佳趣吗?

大家都喝过茶、熟悉茶,但是有没有想过,“茶”这个字是什么意思呢?

“茶”字从笔画构成上讲,就是“人在草木之间”。上有草,下有木,人在草木间,得以氤氲、吸收天地精华,是茶真正的秘密。无论在办公室,还是在家里,即便窗外满眼是都市的水泥丛林,立交桥上车水马龙,只要一盏清茗在手,人就仿佛蓦然走进了草木之间。 《茶录》上有这样一句话,说茶“其旨归于色香味,其道归于精燥洁”。表达什么意思呢?茶从本意上来讲,色香味俱全。表面看来,我们喝的是它的味道,实际上,茶有茶道。这种“道”与一般人理解的泡茶时的繁文缛节不同,而是指向人内心的一种典雅、清静和高洁的大道。

当今社会,无论学习还是工作,节奏都过于紧张。让大家经常去闭关,归隐山林,躲到一个偏僻的地方居住一段时间,对大多数人都不太现实。那么,在紧张忙碌中,有没有成本最低、时间最短的方法,让我们的心灵澄净清澈呢?

也许,那就是喝茶。林语堂先生说,“以一个冷静的头脑去看忙乱的世界的人”,才能体会出“淡茶的美妙气味”。如此看来,品茶训练的不是舌头,而是大脑。

那么如何喝茶呢?一定要喝昂贵的茶吗?

《菜根谭》中说得好,“茶不求精而壶亦不燥”,喝茶不求很昂贵,不求非得是名茶,只要让壶里一直不干就行了。“酒不求洌而樽亦不空”,酒也不一定非得是茅台、五粮液等名贵好酒,只要让酒樽中常有酒即可,喝的就是一个意趣。“素琴无弦而常调,短笛无腔而自适”,弹一张琴,吹一支笛,不一定要非常精到,毕竟不可能人人都成为技艺精良的乐工,只求自适,心里高兴就行了。

人只要能做到这些,“纵难希遇羲皇,亦可匹俦嵇阮”,就算无缘生活在伏羲上皇时的理想时代,至少也可以像嵇康、阮籍那样,啸傲山林,怡情自乐。

在现实生活中,无论喝茶、饮酒,还是抚琴,求得自己心意畅快,自得其乐,就是人间好时节。

鲁迅先生曾说:“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人人都想享“清福”,但“清福”意味着什么,并非人人懂得。其实,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喝茶时心里能将琐事暂且放下。 世人忙忙碌碌,总脱不开眼前这点烦恼。如今大家邀集一起去茶馆,大多是为了谈事,谈到口干舌燥时,喝茶是为了解渴。喝了接着谈,谈了继续喝,远离了品茶的本意。真正的品茶是抛开满脑子浮躁的思绪,保持心思的澄澈,让自己的内心油然升起一种草木滋润的怡然自得。

中国人有一个说法:“茶如隐逸,酒如豪士;酒以结友,茶当静品。”喝酒可以熙熙攘攘、呼朋唤友,而喝茶还真是一件清静的事。

茶圣与《茶经》

谈到茶的缘起,讲到“心思澄澈”,就不能不提及一个人,他就是“茶圣”陆羽。“一生为墨客,几世做茶仙”,是人们对他的评价。一部《茶经》,让他名垂青史,为世人传诵,为后世评说。

从历史背景来看,陆羽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动荡起伏的乱世,经历了唐朝玄宗、肃宗、代宗几代更迭。安史之乱爆发,大唐由盛至衰。从个人的经历看,陆羽身世蹊跷,连自己都说“不知所生”。他三岁被遗弃,“陆羽”之名和“鸿渐”之号,都是成年后自己起的。

庆幸的是,遭父母遗弃的陆羽被龙盖寺老僧智积收养了。如此幼小的孩子,自然无法念

经诵佛。那又能做些什么呢?“茶禅一味”,于是,师父教他烧水、煮茶、识字、念书,学会了很多知识,譬如烹茶辨水。

佛寺的生活清清静静,陆羽在禅茶的熏陶中成长。但随着见识的增加,对外面攘攘红尘难免心存向往。终于有一天,他不告而别,逃出寺外。据说,陆羽走后,师父深感痛心,从此不复饮茶,一来为了怀念陆羽;二来喝其他徒弟烹的茶,喝不出陆羽的那番天真滋味,喝不出陆羽参透的禅茶智慧,毕竟是自己一手带大的徒弟。

离开禅寺的陆羽进了戏班子,做了伶人,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天宝五年(公元746年),他遇到了一位贵人——李齐物。

陆羽的家乡在现在的湖北天门,唐代时称作竟陵。当时谪守竟陵的是原河南太守李齐物。李齐物偶遇陆羽,非常欣赏他,让他离开戏班,还为他聘请老师,教他读书,并由此结识了当时的很多名人。

又过了六年,陆羽认识了被贬官到竟陵的诗人崔国辅,两人一起辨水,共同烹茶,游处三年。这三年中,陆羽才开始真正名扬文坛,开始专注于茶道,开始了自己最热衷的事业。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陆羽南逃,到了无锡惠山,乱离红尘,不碍他徐徐开启了一段游惠山、品惠泉的悠闲生活。

读《茶经》时,我们会发现,陆羽特别注重水的类别。他将全国各地的水分为二十品,足见他静心体味之精深。当他喝到无锡惠山泉水时,对茶的领悟突然被激活了。

随后,他到了浙江湖州,遇到了一生最重要的一位朋友——诗僧皎然,两人成为至交。 皎然不仅诗上功夫了得,对茶道更是有精深的研究。他虽年长陆羽十几岁,但两人因茶而引为知音,“缁素结交”四十余年。陆羽写作《茶经》时,得到了皎然很大的帮助和指导。陆羽后来四处游历,到过湖南、江西、广东等地,经历了多年颠沛流离之后,最后将自己葬在湖州,选下的墓地恰好与皎然塔遥遥相对。

陆羽爱茶、爱水,与他早年在龙盖寺的经历密不可分。他心里头永远无法放下的一个人就是他的师父智积。唐代宗时,陆羽写出《茶经》,名动天下,被迎进宫中,成为皇室奉养的名士。

一次,在宫中品茶聊天时,唐代宗问他:这一辈子还有什么心愿希望我帮助你完成? 陆羽说:平生最愧对之人就是我师父,如果能让我与师父再见上一面,此生无憾了。 于是,代宗就派人请智积和尚到宫里品茶。

智积委婉地回绝:自从陆羽走后,老僧已不复饮茶了。

前来延请的官员坚持说:这可是当今圣上请你,还是去一下吧!

智积万般无奈,只好随行来到宫中,与代宗一起品茶。席间,代宗吩咐最好的御茶师,用最好的茶、最好的水,精心地烹煮。但是,智积和尚只是礼节性地端起茶,沾一沾嘴唇,随即就放下来。他对代宗说:不复饮茶,就真的不想再饮了。自陆羽走后,喝什么茶都不入口了。

代宗悄悄地吩咐,第二泡茶由陆羽来烹煮。闲谈之间,茶端上来,智积和尚仍是礼貌性地沾一下嘴唇,手顿时僵住了,瞬间老泪纵横。他对代宗说,陆羽原来就在宫里啊!就这样,师徒俩劫后重逢,仍然在一盏茶中。

这只是一个传说,并非信史所载。但可以由此看出,一壶茶由什么人来泡,用什么样的心,有什么样的寄托,喝的人是可以知味的。陆羽之所以与众不同,被世人尊为“茶圣”,就在于他泡茶时的用心、专注,以及那份虔诚——陆羽的生命也如涓涓山泉,浸润了茶中最透彻的滋味。

《茶经》分为上中下三卷,一共十章。 一部《茶经》对中国文化之影响无可估量,著名诗人梅尧臣作诗赞道:“自从陆羽生人间,人间相学事春茶。”

烹茶煮茗辨世情

很多人醉心于日本茶道,更有一些哲人和艺术家潜心研究它。

上世纪初,日本有一位精通美术和茶道的艺术家冈仓天心,常年旅居欧美。19xx年,他用英语写下了著名的《茶之书》。他在书中这样写道:“本质上,茶道是一种对‘残缺美’的崇拜,是在我们都明白不可能完美的生命中,为了成就某种可能的完美,所进行的温柔试探。”

他用如此诗意的语言,表达了自己对于“残缺美”的理解。这种“温柔试探”唯有在茶道之中才能完成,因为它必须是静谧从容的。

冈仓天心用颇为浪漫的言辞,来形容充满感情的茶。在他看来,茶“既没有葡萄酒的倨傲自大、咖啡的顾影自怜,也没有可可那种做作的天真”。在他的眼里,茶这种源自东方草木之间的饮料是最能让心思静的。

茶道融合了东方道德伦理、宗教思想的精髓。它讲求卫生,要求保持洁净;它不求排场,讲究在简朴中见到自然;它追求平等,无论身份高低贵贱,只要爱茶,都是真君子,都有自己的品格在其中。

老百姓家家有柴米油盐酱醋茶,茶可以说是“俗中之雅”。喝茶的门槛极低,对人几乎毫不挑剔,只要你热爱它,它就可以让你随时随地清心静气。

有茶这样一个道具,是简约的幸运,寻常的福气。关于人与茶,冈仓天心在书中提过一个有趣的说法。在日本,一个人如果对生活抱有一种宁静宽容的态度,别人会称赞他肚子里有茶水;一个人如果表现得很暴躁,没有生活品位,别人就讥诮说此人肚子里显然没有茶水。 中国人会用有没有墨水来评论一个人的知识,日本人却用有没有茶水来评价一个人的品性。在日本人心目中,品茶这件事与社会民生关联不大,而更多地体现了一种精神状态。 在清寂中慢慢品一盏茶,让我们从袅袅茶香中,寻找中国茶道一路走来的历史脉络。 “从来名士能评水,自古高僧爱斗茶”,文人雅士们不仅在茶里灌注了自己的生命,也在不断改变着茶的仪式。冈仓天心在《茶之书》中有一个很感性的比喻,他说唐代的煎茶是古典主义,宋代的点茶是浪漫主义,明清时的泡茶则是写实的自然主义。

唐代的茶,做出来的是茶饼,泡茶之前有一套繁复的程序。先要将茶饼放在炭火上烤,烤得松软,陆羽说要软得像婴儿的手臂,然后立即趁热放进纸袋里,不让香气四散。冷却下来以后,捣成茶叶末,再用火力强劲、不沾腥膻油腻的木炭来煮。

煮茶的水以山泉水为最上,其次是江湖水,最差的才是井水。茶是活物,林涧之水也是活物,沥沥山泉一泻而下,奔腾流淌时带上了草木芬芳。湖水稍微宁静一些,但更辽阔,能倒映山川的心事。寻常喝的井水是细小、幽深的,无山泉的涌动,也没有江湖宽广的视野,故陆羽说,烹茶一定要用活水。

煮水也颇有讲究。初沸小水泡如鱼眼,水还很鲜活,尚未煮老,此时将刚刚烤软捣碎的茶叶放入最好。边缘如涌泉连珠为二沸,波浪般翻滚为三沸,再煮的话水就已经老了。 唐人喝茶还要加调味品——盐。初沸时加盐加茶叶,刚好在生机勃勃时泡开。第二沸时,水波逐渐大了,要舀出来一勺放置一旁。等到第三次沸腾,水波更大的时候,再将刚舀出来的一勺微凉的水冲回去,避免煮得太熟。

此时回冲水,茶已在里面沸腾,盐也在其中溶化,水表面出现一层白色汤花。“明亮像积雪,灿烂若春花”,这样的茶斟在碗中该有多美啊!唐人喝茶、煎茶的意趣就在于此。 那么,宋人点茶的浪漫主义又体现在何处呢?

宋人泡茶时,要在小石磨里将茶叶碾成细末,再用沸水在碗里冲,冲起来后用竹制的茶筅点茶,让茶末和水生出泡沫,打出汤花来。点点汤花,如同人生绽放在平凡瞬间的细碎花朵。

明清煮茶则是将散茶叶放在碗里直接泡开。既无唐人煎茶的程序,又没有宋人点茶的汤

花,所以冈仓天心不无遗憾地说,茶很写实地回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了。

唐人喝茶喜用越州窑的青瓷碗,泛着淡淡的青,如玉似冰。绿茶倒进去,与淡青色的釉彩相辉映,相得益彰。那浅浅的绿色,让人恍然如归草木山林之中。假想一下,如果用的是白瓷碗,茶汤倒进碗里,颜色就被反衬得过于夸张了。

宋代的点茶讲求汤花,喜欢用厚实的黑瓷碗,黑白相映,是非分明。讲究的是文人情趣,而不是回归自然本真。明代似乎更注重器皿的选择,所推崇的是宣德的白瓷小盏。雪白的薄瓷胎映着茶汤,别有一番美妙。

喝茶的过程一直都在简化,而茶意却越来越入心了。今人难以像唐人一样细细煎茶,因为我们已没有大把从容的流光岁月了。也许不必迷恋那样繁复的仪式,但要在简单的茶中喝出内心丰富的意趣来。

喝出一盏茶的前世今生

烹茶品茗,要有一颗古朴之心。许多人喜欢斗茶,比一比谁的茶叶价高,谁的茶具金贵,这些茶外事已不是茶本来的意义了。

今天,我们还能坐下来悠闲地喝一泡好茶吗?还能静下心来去辨别茶的前世今生吗?还有那份闲情去体味茶所经历的春风雨露吗?茶与水的相遇是一种缘分,真正的好水烹出来的茶,有自然的鲜活。这其中的玄妙,我们还能悟得到吗?

《警世通言》里有一篇小说,题为《王安石三难苏学士》,讲的是王安石与苏东坡的逸事。虽然小说家言,多为杜撰,却可从中看到辨水煮茶的种种意趣。

苏东坡和王安石人生宦海沉浮,二人在改革中的政见分歧颇大,但这并不妨碍作为大文学家、大艺术家的他们引为知音,成为至交。

苏东坡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时,王安石也已到暮年,身体不好,体内痰火郁结。太医给他开了个方子,用阳羡的茶,以长江瞿塘峡中段的水来煎烹,才能消除痰火。

王安石心想,苏东坡是蜀地人,有机会去长江三峡,于是便托付于他:“倘尊眷往来之便,将瞿塘中峡水,携一瓮寄与老夫,则老夫衰老之年,皆子瞻所延也。”意思是说,不管是你还是你的家人往来,路过瞿塘峡,请在中游打一瓮水寄来,我能不能延年益寿,就全靠你了。

苏东坡收到嘱托自然很用心,专程去长江三峡打水。偏偏那天十分困倦,在船上打了一个盹,醒来时船已急流直下,到了瞿塘峡的下峡。苏东坡赶紧从江中取水,无奈中峡已过,逆流而上已不可能,取得的是下峡之水一瓮,亲自送至王安石府上。

王安石将苏学士与水瓮请进来,立刻揭封烹水。阳羡茶备在碗里,只等水开。

水煮沸之后,冲入茶碗,见茶色缓缓泛上来,并非起得很急。王安石就问苏东坡:“你取的是中峡水吗?”

苏东坡说:“正是。”

王安石笑道:“你怎么糊弄老夫呢?这显然是下峡水。”

苏东坡大惊道:“您怎么会知道?”

王安石说:“瞿塘峡之水,上峡水流湍急,水性也急;下峡水流缓慢,水性也缓。唯有中峡之水,急水与缓水交相融汇在一起,不急亦不缓。所以,太医嘱咐我,唯有用中峡之水泡茶才最合适。刚才水已煮开,冲在碗里,茶色缓缓而起,便可断定此水定是下峡的了。” 听完这番话,苏东坡赶紧离席谢罪。

就算这是一个文学演绎的故事,也值得我们玩味一番。今天还有多少人能够喝出这种茶与水的相逢意趣呢?

茶在今天已很少用来治病了,但民间依然有“败火”一说。一些老人,即便是夏天最酷热时,也会静静地饮一盏热茶。在他们看来,一杯热茶比冰冻可乐更能解暑。因为热茶能让

人毛孔里的燥气、暑意散发开来,烫在嘴里,却清凉在心。

且尽卢仝七碗茶

诗人多爱茶,也留下了许多茶诗。茶诗里最著名的莫过于唐代卢仝的《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一天,卢仝在家中睡觉,酣然之时,被一阵敲门声惊醒。开门一看,是好朋友孟谏议的新茶送到。迎进新茶,马上冲泡,细细体会茶中的妙趣,并写出了一首为后世传诵的好诗。 他从茶中体会到了什么呢?卢仝喝了七碗茶,喝出了七种不同的意境。

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

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一碗喉吻润”,第一碗茶喝进去,嘴巴喉咙都感觉滋润了。想必酣然大睡后口干舌燥,醒来喝上口新茶,自然满口生津,满心滋润。

“两碗破孤闷”,第二碗开始喝出好情致。内心的孤单、烦闷在茶里面都融掉了。 “三碗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第三碗喝得人头脑兴奋,想吟诗作赋了。搜肠刮肚,发现在茶水的滋润下,腹中舒开五千卷文字。

“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喝到第四碗,觉得一生不平之事都已随着轻汗发散了。

五碗喝出了“肌骨清”,六碗喝出了“通仙灵”,简直要进入神仙境界。

最神的要算第七碗,“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到此已经不敢再喝了,已感觉到腋下习习吹起了清风。“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玉川子是卢仝给自己起的号,此时他的心思已远离混沌世事,开始思念海上蓬莱仙山了。他自问自答,仙境何在?仿佛已生出翅膀,凭借着茶的清气远远飞去。

这首诗被人俗称为《七碗茶》,常为后世文人所引用。苏东坡就屡屡用“七碗茶”做典,譬如“何须魏帝一丸药,且尽卢仝七碗茶”。

魏晋时风行炼丹养生,当时的名士达人为了长生不老当神仙,常服用一种名为“五石散”的药丸。此丸富含多种重金属,吃过之后,浑身燥热,有不同程度的反应,甚至有人因此丢掉性命。所以苏东坡说,要想成仙,何必吃那些危险的药丸呢,直接喝卢仝的七碗茶就可以了。喝茶就能心归太古,如登仙境。

北宋著名诗人梅尧臣在《尝茶和公仪》诗中也曾写道:“莫夸李白仙人掌,且作卢仝走笔章。亦欲清风生两腋,从教吹去月轮旁。”喝茶时如有卢仝那样的意境,人就已经可以两腋清风,飞到月亮之上了。

喝出生命的澎湃激扬,喝出人生的梦想追求,是中国古人喝茶的最高境界。

我所解读的所有诗句,转述的相关传说,都权当给大家奉上一杯茶。茶不求贵,只要能真正会意,就能喝出内心的清雅、安闲、洒脱。无论如何忙碌,手边总可以有一盏茶,除了解渴,还可以养心——在某一瞬间,如坐草木之间,如归远古山林,感受到清风浩荡。 有茶的日子就是一段好时光。

茶之味

茶禅一味,对于红尘中的你我,倒也不失为一种启发。有心之人,不妨将喝茶当成生活中一个小小的仪式,静心与清茗相随,定然有所体悟。清茶洗涤过的一生,必有不同的滋味。 淡味回甘,总比厚味更隽永。每个人在喝茶的时候都会有自己的一点点感悟。白居易写

过一首《食后咏茶》,讲他吃饱睡足之后在茶里悟出的人生。

食罢一觉睡,起来两瓯茶。

举头看日影,已复西南斜。

乐人惜日促,忧人厌年赊。

无忧无乐者,长短任生涯。

在日影更迭、岁月流转中,不同的态度决定了你对时间长短不同的感受。乐观的人总是会觉得日子过得太快,好日子还没有过够呢,这一天就过去了;而一个忧虑的人,会觉得有干不完的事,有没完没了的苦恼,夜不能寐,就会觉得光阴难捱。白居易说,有人因为快乐而觉得岁月苦短,有人因为忧虑而觉得日月漫长,而我只是一个喝茶的人,既没有那么多的乐,也没有那么深的忧。“长短任生涯”,人生只要有茶相伴,我就能够喝出一份坦然,喝出一味自在的光景。

清醒之茶:洗尽古今铅华

大家都知道,茶让人清醒,清醒之中能让人读懂岁月铅华中的种种道理。

曾巩说:“一杯永日醒双眼,草木英华信有神。”一杯茶喝下去,人心清了,眼睛也就醒了,人心明了,眼睛也就亮了。因为只有心静之时,才能看透纷纭是非。你能说草木之间的这一点灵物,它不神通吗?

与白居易同时代的元稹写过一首有趣的诗,叫做《茶》。这首诗从一个字,两字,三字,四字,一路对仗下来,排列成一座美丽的宝塔。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顶上破题,一个“茶”字,接下来说最好的是什么样的茶?是“香叶”,是“嫩芽”。 这样的茶喜欢什么人呢?“慕诗客,爱僧家”,文人爱它,茶禅一味的僧人也喜欢。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用白玉碾子碾茶,碾碎后用红纱织的细罗筛,然后才可以入水。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铫子是今天人们用来煎药的器具,当时就用来煎茶了。茶铫子里嫩嫩的黄蕊泛出青浅的颜色,冲到茶碗里面,泛起明亮的汤花。

这样一杯茶,入夜可邀约明月,醒来时可面对朝霞。昼夜皆有清茶相伴,岂不是人生一幸事?这样一杯茶,洗尽古今,常喝不倦;那一抹香气,醉了人心,醉了静好的岁月。

欢愉之茶:平淡中的回甘

不同人喝同样的茶,可以喝出不同的况味。不同时期的人,不同境遇的人,只要用心喝茶,都能酝酿自己的人生故事。

西晋名士左思才华横溢,却因出身微寒,对所处世道始终抱有不平之气。他经常质疑,为什么那些“郁郁涧底松”,会被“离离山上苗”遮蔽住,是因为小草长在高山上,青松生在山涧里。自己就是那生在涧底不如意的青松。

左思也写过豪迈的诗章。“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整理一下衣襟,都要站在千仞高岗之上,就算洗个脚,也要在万里的活水长流里。

这样一个志向豪迈的人,却一生困顿坎坷,真正能聊以**的又是什么呢?

左思写过一首《娇女诗》,描绘的是自己的两个小女儿,十分童趣可爱。“吾家有娇女,

皎皎颇白皙”,我家有两个娇滴滴的小姑娘,长得白白净净的。“小字为纨素,口齿自清历”,小女儿乳名叫纨素,伶牙俐齿,一天到晚唧唧喳喳。“其姊字惠芳,面目粲如画”,大女儿字惠芳,长得像画里的人儿一样。“驰骛翔园林,果下皆生摘”,两个孩子打打闹闹,在院子里跑来跑去,树上结的果子,都等不到成熟,就被她们摘了。“贪华风雨中,眒忽数百适”,外头刮风下雨,姐妹俩还要出去摘花,做父亲的慈祥宽厚,看着她们进进出出也不责备。 落笔之处,描写孩子喝茶的情景,更为有趣可爱。“止为荼荈剧,吹嘘对鼎”,跑累了,口渴了,回家想喝茶。茶水太烫,孩子等不及,就鼓着腮帮子,趴在茶炉子旁边,一口气一口气地吹。

这一刻的天真烂漫,在左思的妙笔白描之下,尽显居家日子里的那种平淡温馨。

读到这里,也许大家能发现,喝茶一事可大可小。大到茶禅一味,能参悟佛理;大到如白居易看破长短任生涯,超越苦乐一生;小到小情小景,如左思看见两个不解人间忧伤的姊妹,为喝茶而忙前跑后的可爱模样。无论大小,一瞬镌刻下来,都将成为不朽。 喝茶一事,对每个人而言,只要用心,都能在里面品见自己的味道。

忧伤之茶:冷暖自知

喝茶,有时也会喝出忧伤来。

《世说新语》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西晋被刘聪灭亡之后,司马睿在南京建立东晋,西晋的旧臣名士纷纷渡江而来。“渡江旧臣”在《世说新语》里常常被提及,这些人经历了朝代更迭,心中有所不甘,有失落之志,但又要苟且偷生,所以常常心神恍惚,不知所终。 旧臣南渡,丞相王导在南京旁边的石头城宴请他们。意味深长的是,他摆的不是佳肴美馔,而是清浅的茶宴。

这一泡茶里,百转千回。

以才华过人著称的旧臣任瞻,端茶喝了一口,怅怅地问周围人:“这是茗,还是茶?” 周围人不知所云,心存疑惑地看着他:你到底是想问什么呢?

任瞻仿佛恍然顿悟,连忙说:“错了错了,我想问这茶是凉,还是热?”

故事写到这里戛然而止。试想一想,冷热能不自知吗?显然心思在茶外。茶喝进腹中,感慨萦回心头。冷热之间,有前朝今世的炎凉,有世事人伦的变幻。

有时候,茶中深意可能胜于酒,因为茶香清浅,缭绕不去。一杯茶竟可以喝出无以言表的滋味来。

格调之茶:面对世界的名片

喝茶还能看出一个人的气节,见识一个人的操守。

《晋中兴书》里记载了名士陆纳的一段小故事。陆纳任吴兴太守时,始终保持高旷的人格。当时名动一时的卫将军谢安想登门造访,陆纳并不太以为意,也未做任何准备。

陆纳的侄子陆俶心里暗暗奇怪:谢安何等人物,亲自登门拜访,叔叔怎么不做点儿准备呢?万一来了许多人,给人家吃什么,喝什么呢?于是,陆俶想帮叔叔一个忙,私底下准备了足够十几个人食用的佳肴美馔。

谢安如期到访,陆纳摆上茶宴。席中除了茶,仅有几样果品糕点而已。陆俶见状,赶紧将自己精心安排的佳肴美馔摆上,邀请谢安及随从属下入座。各种珍馐摆满整整一大桌子,大家都吃得酒足饭饱。

谢安一行刚离开,陆纳就将陆俶叫过来,责打四十大板。他痛斥侄子说,你既然不能给叔叔增光添彩,为何还要玷污我平生的清誉,秽我素业呢?言外之意是,我一生清正廉洁,茶宴表明的是我的一种态度,何必多此一举,准备那些世俗的美味珍馐呢?

陆俶给叔叔帮了倒忙,只因为他不懂茶里面的会意。

《世说新语》中有很多关于谢安的记载。谢安骨子里也是一个倜傥名士,不落俗套。名士相见,惺惺相惜,一盏清茶也许比满桌珍馐更能通达彼此心中的会意。

茶里到底有什么?它体现了一个人的生活态度,隐藏着一个人的世界观,甚至是人亮给这个世界的名片。

陆纳打出了茶这张素净的名片,受人赞誉,是在他为官从政之时。而南朝齐武帝身后还想用茶表明自己的姿态,更是一绝。他在遗诏中说,“我灵上慎勿以牲为祭”,嘱咐后人不要再杀牲口来祭奠自己,否则自己心中会不安的。如果要祭奠,用什么呢?“唯设饼、茶饮、干饭、酒脯而已”,一点饼食、茶饮,即可打发阴间的清闲时日了。

遗诏虽是交代身后事,却也是写给活着的人的警喻,仍然是对当世风尚表明的一种态度。 古人以茶喻高洁,以茶显情趣,茶味虽淡,用意深远。

人生之酒

中国人的这一辈子,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酒在生命中出现的频率实在是太高了。 孩子出生,家里就会摆酒庆贺。从满月酒到抓周酒,酒开始相随人生。升学要办拜师宴,婚嫁要喝喜酒。江浙一带有这样的习惯,孩子出生时,如果生的是女儿,就酿一坛黄酒,埋到地下,等她出嫁时取出来,叫做“女儿红”;如果是男孩,同样也会酿一坛黄酒封存好,等他考学成功时开封,名曰“状元红”。

人生轮回,始终有酒相伴相随。最有趣的是迎接新生命诞生时要喝酒,老人过世,入土为安时也要喝酒。在中国人的观念中,结婚生子是红喜,寿终正寝是白喜。

四季流转,中国人的重大节庆也离不开酒。

春节时喝酒,喝的是屠苏酒,祈祷来年平平安安,吉祥安康,少病少痛。这年酒也有讲究,所谓“少者得岁,故贺之;老者失岁,故罚之”。其他场合的酒是从长到幼按辈分喝,唯有屠苏酒则从小往老的顺序喝。一切形式都和祈福祈寿的美好愿望相关。

元宵节要喝酒,三月三上巳节要喝酒,到了清明就更得喝酒。

清明又称“寒食”,这一天是不能动烟火的。人吃了凉食,需要发热出汗,避免积食,所以要喝酒。酒后乘兴登高,放声呼号,慎终追远,来缅怀故人。风清景明之时的美酒,被赋予了更深远的意味。

端午节时喝雄黄酒。传说中白娘子就是因为喝了雄黄酒才现出原形的。

再往后就到了中秋节,要喝桂花酒。朗月当空,一家人手捧桂花酒,聊着与月亮有关的故事传说。月亮上树影婆娑,吴刚在一斧一斧地砍那棵永远不倒的桂树,那桂花在月宫里就成了佳酿,伴着童话洒落人间,还有一番醺然滋味。

九九重阳节登高远眺,民间讲究喝菊花酒。岁岁重阳,黄花遍地,把酒临风,在丰美季节祈祝生命安康。

人生往来,在逆旅之间,离不开的就是这忧乐一壶酒。酒里头有多少心事,有多少传奇,有多少欢喜,有多少悲伤,每个人都自有感悟。

可以说,酒是世上最好的东西,因为它让人诗思烂漫,让人意气飞扬,让人酣畅淋漓,笑傲千古。酒也是世上最坏的东西,那些烂醉如泥的酒鬼,那些无法自持的醉汉,也往往酒后乱性,酒后失言。懂历史的人知道有一种被称作“鸩酒”的酒,混合剧毒,常用于政治权谋之中。宫廷争斗中常有以鸩酒赐死,可见这酒也并非都是善物。

所以,杯中之物,清浊在乎人心。

人心之酒

从先秦的诸多历史记载中,都可以看到酒的力量。

秦穆公是春秋时期一位非常有作为的君王,曾经吞灭了西边的十二国,称霸西戎。《左

传》上记载,秦穆公为了扩张领土,去征伐晋国。两国原本是友好邻邦,成语中的“秦晋之好”就是源于此。

大军来到黄河边,声势浩大,意气风发。秦穆公决定在此誓师。有人递给他一杯酒,但其他将士手中无酒。如果自己独饮,就起不到鼓舞士气的作用。但一杯酒又该如何分呢?束手无策之际,大臣蹇叔提了一个非常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建议:将这杯酒倒入黄河,大家一起饮河水。于是君王与将士共饮一杯酒,如同火种般点燃三军士气,乘兴东进,大获全胜。 他们喝的是酒,还是水?也许都是,也许都不是。酒在这时只是一个符号,酒中所凝聚的那种豪情,那种信念,浩浩荡荡,随着河水直入人心。

秦穆公与酒的缘分还不仅如此。

一次出行路途上,穆公发现自己车右边驾辕的一匹骏马跑丢了,于是派人四处寻找,后来发现是被祁山山阴下一群山野之人抓走了。这些人没受过教化,他们将马宰了,正在烤着吃。

秦穆公手下人都知道他爱马,尤其是钟爱这几匹骏马,现在居然被人宰杀了,如何得了。于是,手下人就将这些人抓了起来,想要杀死他们。

秦穆公不愧为春秋五霸之一的贤明君王,他指着那些山野之人说:“马再好也就是牲口,我们不能因爱惜牲口而伤人的性命吧。马肉那么粗糙,他们就这么烤着吃,恐怕难以消化。这样吧,再送一些美酒给他们,索性让他们吃个痛快。”

这样的举动,一个等闲之辈能轻易做到吗?

春秋战国是一个动荡纷争的时代,国与国之间动辄互相征伐。晋国大旱时,秦国慷慨赠粮。第二年秦国大旱时,向晋惠公求粮,却遭到拒绝。于是,秦穆公下令征讨晋国。

由于连年大旱,秦国兵力不振。韩原大战时,敌强我弱,伤亡严重,秦军节节溃败。就在此时,忽然杀出一支来历不明的三百人的队伍,他们拼死顶在秦军阵前,将晋军杀得溃不成军。

他们是谁?有什么来历?原来就是秦穆公赐美酒的那群山野之人。他们回去后口耳相传,认为遇到了一位真正的明君贤主。当看到穆公有难时,他们奋勇相助,以谢当年的不杀之恩和赠酒之情。

韩原一战,秦国俘虏了晋惠公,对于秦穆公最后的称霸,可谓是关键的一役。可见,喝酒非小事,酒可以得人心,可以定江山。

清醒之酒

一些人酒越喝越糊涂,另一些人则越喝越清醒。这种清醒往往是假装醉意来自我掩饰。 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熟悉一个章回——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曹操是一个胸怀远大之人,二十几岁就立志平定天下。他名义上辅佐汉献帝,实则“挟天子以令诸侯”,自称丞相,拥兵数十万,天下不少英雄都归附了曹操。刘备虽然志存高远,却势单力薄,带着两个结拜兄弟寄人篱下。他知道曹操生性多疑,只得韬光养晦,每天就在后园挑水种菜,做一些不起眼的小事,遮掩耳目。

一天,曹操邀请刘备到府上饮酒。此时梅子由青转熟,以青梅煮酒,别有一番风味。饮到酒酣处,忽然间狂风大作,电闪雷鸣。

曹操说:“你瞧,天上起了龙卷风,咱们就说说龙吧。龙是什么?在天地中,能伸也能隐,如同当世之英雄。你说说看,当今乱世,堪称英雄的有几人?”

刘备揣测着回答:“袁术算是英雄?袁绍算是英雄?刘表该算英雄吧?孙策能算英雄吗?”将当今风云人物一一罗列下来。

曹操笑而不答,突然指着刘备说:“你说的这些人都算不得英雄,真正的英雄,天下只有你我二人。”

刘备一听,以为自己的英雄大志被曹操识破了,心中大惊,手中的筷子啪地掉到地上。 恰巧头顶轰然一声惊雷。借着雷声,趁着酒意,刘备自我掩饰道:“如此大的雷声,吓坏我了。”然后哆哆嗦嗦地将筷子捡起来。虽是酒酣,但刘备内心却十分清醒,故意表现出一种怯弱。

曹操一直注视着刘备。他原以为此人气度不凡,却见他喝酒并不豪迈,一个惊雷都将筷子吓掉了,于是,就断定他也不过是庸常之辈。一个是借酒试探,一个是假醉掩饰,也算得英雄际会了。

今天的酒桌之上,人一旦喝多了酒,也往往会一逞英雄豪气,趁着酒兴说尽自己的凌云壮志,但是没有几人能像刘备般清醒,韬光养晦,留一段英雄气概于蕴藉含蓄之中。

从容之酒

醉酒之后放浪形骸,失言失德,因为人对酒失去了控制。如果能有效控制自己,酒在人生中也不失为一样精彩的道具。

唐朝时,裴度做国相。一天傍晚,公务完结,大家正在聊天,突然有人急急来报:不得了,相印被偷了。遇到这样的事情,一般人会是什么反应呢?立即封闭相府,马上对所有人进行搜查?禁止任何人出入?这都是常人的做法。但裴度却与人不同,他摆开宴席,召集大家一起来喝酒,根本不提相印丢失一事。

属下不知其意,只得按照他的吩咐去做。席间,裴度神色泰然,举座把酒欢歌,一直到夜幕沉沉。众人酒意酣畅之时,有人悄悄来报,相印自己又回来了。

大家满心疑惑,裴度这才解释说:“太平盛世,是不会出大事的。无非是哪个小官吏偷了相印,悄悄地盖什么文书。如果夜晚突然搜查,他一时情急,要么将印扔到河里,要么烧毁了。印要是真没了,事儿才真的大了。所以,不如在这里喝酒,让他感觉到我全然没有察觉,用完后就悄悄物归原处了。”

这件事体现了裴度的智慧和雅量,为后人所称道。裴度失印,是以酒写就的一种从容,是一种面对情急之事的缓冲。

智慧之酒

酒会误国,如纣王嗜酒贪色;酒也可成就一份江山伟业。朝代更迭、社稷变迁中,酒也起过不小的作用,其中以宋太祖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最为人所熟知。

赵匡胤原是后周大将,周世宗去世之后,他继位的儿子年仅七岁,主弱臣强,给了赵匡胤军事政变最好的时机。一次,赵匡胤受命出征,拥有重兵的他走到陈桥就止步不前,被部下黄袍加身,史称“陈桥兵变”。

夺取天下后,赵匡胤时时担心自己的下属也像自己一样兵变夺权。这样的担心也并非多余,他“黄袍加身”不到半年,就有两员大将反叛了。于是,已经成为宋太祖的赵匡胤摆了一席豪奢酒宴,将石守信等一批手握重兵的老将恭恭敬敬地请来。

酒过三巡,宋太祖终于开口了:“今天虽然创建了大宋江山,但是总担心有人夺权,你们说我该怎么办呢?”

石守信一干人听了这话,纷纷表态献忠心:“现在是太平盛世,大家都很安稳,不会出现您所担心的事情的。”

赵匡胤却说:“也许有一天,有人也会找件黄袍给你们披上,这种事情谁能预料啊!”此言一出,在座的将帅们面面相觑,惶惶然不知如何回答才好。

看到大家战战兢兢的样子,宋太祖又徐徐说道:“其实你们说的也对,人间太平是最难得的,如果能置些田产,守着一份富贵,像今天这样,手捧美酒,在自己的园子里喝上几杯,也不失为人生至乐。”

此酒一喝,此话一说,傻子都听得懂皇上的意思。第二天赵匡胤就收到了许多辞呈,石守信等老臣纷纷请辞官位,告老还乡。宋太祖顺水推舟,赠送给他们丰厚的金银财宝、美女良田。

开国打天下的功臣,一旦拥兵自重,功高盖主,就命悬一线了。古往今来,一直如此。春秋吴越之争后,越国大夫范蠡要去泛舟五湖,同僚文种挽留他一起当朝为官。范蠡说:“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话说得很明白,江山已定,还赖在这里,岂不是找死吗?范蠡美人相伴,泛舟江湖,成就了旷世传奇,而贪恋官场的文种,没过多久果真被越王勾践杀了。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一杯酒换来大宋几百年的太平盛世,有他的一份雅量,有他的一种仁慈。其中虽然有心计,但君臣杯酒之间达成的默契,不失为各自最好的选择。

谁说酒中成不了大事?酒中有江山的更迭,酒中有政权的变化,酒中有忠臣的进谏,酒中也有君主的选择。

醉里乾坤

竹林七贤中,酒名最盛的当属刘伶。

刘伶曾经写过一篇《酒德颂》,其中有这样一段:“有大人先生者,以天地为一朝,万期为须臾,日月为扃牖,八荒为庭衢。”写得多么豪迈啊!说有一个气量特别大的圣贤之人,整个天地在他眼中不过是一个瞬间而已,世界是他的门户,八荒四野是他的庭院。这个人干什么呢?“止则操卮执觚,动则挈榼提壶,唯酒是务,焉知其余?”一天到晚喝酒,眼里哪里还有其他事情。

这篇《酒德颂》,可以说是刘伶的自我写照。

刘伶也像阮籍一样,喜欢驾车走在山野之上,但他驾的是很慢的鹿车。乘坐如此慢的车,都干些什么呢?一路上,他边看风景边喝酒。他还带着一个随从,扛着铁锹跟在后面。刘伶吩咐他,自己如果喝死了,走到哪里,就在哪里埋了。这就是名士的不羁,生死须臾,一杯酒就可以安顿。

在家中饮酒时,刘伶就更是放浪形骸。喝到酣处,浑身燥热,他就赤身裸体继续喝。造访的朋友一见,瞠目结舌,责备他太不像样了。刘伶醺醺然回答:“天地就是我的房子,而这座房子就是我的衣裤。现在你跑到我的裤子里来指责我,你才没道理呢!”

看一看,这就是刘伶酒后眼中的世界。

刘伶终日醉意醺醺,夫人就劝他,劝也无用,夫人就哭着将酒坛、酒杯全给砸了。刘伶说:“那好吧!我可以向鬼神发誓以后不再喝酒了。但发誓也该祭祀一下吧?”

夫人只好准备好酒肉,摆在神案上。刘伶对着鬼神都说些什么呢?“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一饮一斛,五斗解酲。妇人之言,慎不可听!”他在说,老天爷既然生下了我刘伶,就是要以酒为名,与酒结缘的。我一饮就是一壶,喝多了,再喝五斗来解酒。这辈子我注定就是要喝酒的,女人说的话怎么可以听呢?边说边喝,结果又是不省人事,夫人也只好无奈作罢。

南宋诗人陆游羡慕刘伶,曾感叹说,这辈子看到这样的人,就知道自己的志向了。“天上但闻星主酒,人间宁有地埋忧”,过去只知道天上有酒星,岂知地上居然也有喝到哪儿、死到哪儿,就埋到哪儿的人。“生希李广名飞将,死慕刘伶赠醉侯”,活着就希望像李广一样做一代名将,死后倘若能像刘伶那样被人称为“醉侯”,那也算是自己最羡慕的境界了。

且尽生前有限杯

盛唐诗篇,李白和杜甫是两座难以逾越的高峰。

与李白奔放飘逸的酒相比,杜甫这一生的酒喝得顿郁沉雄。他在自传诗《壮游》中说自

己“往昔十四五,出游翰墨场??性豪业嗜酒,嫉恶怀刚肠”,十四五岁就出入文坛,诗酒流连,是一个疾恶如仇、性情豪爽的人。早年饮酒为了悟世达行,为了在酒中寄托志向,“饮酣视八极,俗物都茫茫”。

杜甫虽然比李白小十多岁,但二人却是至交。初次相识时,李白已是名士,他还默默无闻,但并不妨碍李白、杜甫、高适这三个人结为好友,一起饮酒赋诗。杜甫有诗云:“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那真是一段瑰奇奢侈的日子。

李白一生豪爽天真,杜甫的生命则充满了寂寞孤郁。读李白的诗,看不到暮年;而杜甫的诗中却很少洋溢青春。

杜甫少有的欢畅都与酒有关。安史之乱后,杜甫流落四川,听说官兵收复了河南河北,他大喜过望,高呼“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这样的豪情甚是难得,大多数情况下,他是“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甚至病到不胜酒力,唯有“潦倒新停浊酒杯”,心意沉沉。

“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他深知一生能喝的酒是有限的,但是身外世相无穷无尽,想也想不完,做也做不尽,自己能把握的不过就是生前有限的几杯酒。这首意味深长的诗篇,有对家国不舍的追问,有不被世人理解的寂寥心事。今天回望杜甫,看到的是“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形单影只,虽畅饮沉醉也依然无法释怀一襟清冷的凝重。

醉吟千古兴亡事

相比于李杜,与之齐名的白居易也同样是一生酣畅。

白居易在家中建有酒库,酒坛子常放在床头。睡觉前最后一件事是喝酒,醒来后第一件事还是喝酒。他一生以酒为富有,以醉为豪奢,有酒便能醉。

他一生游历,四处为官。每到一处都要起一个与酒有关的别号。当河南尹时,自号“醉尹”;任江州司马时,号“醉司马”;后又受聘太子傅,给太子当老师,该清醒清醒了吧,但白居易照样自号为“醉傅”。

他在《北窗三友》中写道:“欣然得三友,三友者为谁?琴罢辄举酒,酒罢辄吟诗。三友递相引,循环无已时。”他还给自己起了个雅号,叫做“醉吟先生”。为此特意写了一篇名为《醉吟先生传》的文章,是酒史上不可多得的妙文。文章结尾处宣称:“既而醉复醒,醒复吟,吟复饮,饮复醉。醉吟相仍,若循环然。”醉了就会醒,醒来就想吟诗,吟到高兴处就要饮酒,饮多了就会酣醉。这样喝喝酒,吟吟诗,既清醒,又陶醉,周而复始,不失为人生一大乐趣。

白居易为官从政的生活也与他人不同,常常一乘小轿,四处游历。轿中左边放琴,右边放书,轿外吊着两个酒壶。书有陶渊明的诗集,有谢灵运的诗集。这是他最爱的家当。就是这样的家当,让他可以于宦海颠沛中,活到七十四岁。人生七十古来稀,白居易算是当时的高寿者,也许与喝酒不无关系。在酒中,他将身边很多不平之气散尽,将自己内心的失意寥落化解。

读白居易的诗篇,能感觉到他的辗转反侧,他历经沧桑的情感波折。《长恨歌》中的“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琵琶行》中的“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这样绵长深沉的情思里,也酝酿着深沉的酒意。甚至在他身后,来洛阳龙门山祭奠白居易的人总不忘浇上一壶美酒,以至于墓前土地常常湿漉漉的,香气不散。

俯仰天地,会心一杯

宋代多风流名士。北宋有苏舜钦、梅尧臣齐名,后人并称“苏梅”,都以诗酒盛名。 苏舜钦满腹经纶,身为大学士,祖上世代为官,但喝起酒来,也不顾场合,不拘形式。他刚成亲时,住在岳父家。其岳父杜衍也是一个大人物,曾官至宰相。

杜衍很喜欢女婿的性情,但是,他发现苏舜钦也太能喝酒了,一个人在书房读书独饮就能喝掉一斗酒。岳父大人有些疑惑了,也没见他往书房拿下酒菜啊,难道他将酒偷出去卖了不成?

于是,他就派下人去偷看,想知道苏舜钦每天靠什么下酒。结果看到了一番有趣的情景:苏舜钦将酒放在桌上,正在翻看《汉书?留侯列传》。读到张良早年在博浪沙用大铁锤刺杀秦始皇,可惜未能击中,他拍案称可惜,“浮一大白”,喝了一大杯,继续往下读。读到张良遇到刘邦,君臣相逢,他自言自语,这是天意,又喝一大杯。读完一篇《留侯列传》,竟连喝了好几杯酒。

下人将所见所闻回复主人,说苏舜钦在用《汉书》下酒。岳父大人大笑不止,他原来有如此下酒之物啊,喝一斗酒也不算多。

所谓文人的疏狂,求的就是千古会意。书读到妙处,确有拍案击节的激情,有为古人“浮一大白”的冲动。隔着千古作一长揖,然后举酒遥敬,古今豪杰雅士一瞬间都相聚酒中。 读书喝酒,如与古人对饮,与天地共酌。如南宋张孝祥在《念奴娇?过洞庭》中所言:“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写此诗时,张孝祥被贬,中秋节独过洞庭湖,席中无酒无菜。此刻他浮想联翩,摘下北斗七星为勺,舀尽西江水作酒,邀山川万象为座上宾客。此乐何及,自然“不知今夕何夕”。这是何等的旷达襟怀啊!

命若琴弦

上世纪80年代,著名作家史铁生写过一篇小说《命若琴弦》。这篇小说为大家所熟知,原因之一,是它被陈凯歌导演拍成了电影《边走边唱》。

小说中写了一位盲人琴师,整日走乡串户,以弹弦说书为生。这位琴师当年跟着师父学艺时,总是问师父:我要怎么样才能看见世界?我还能复明吗?

师父告诉他,能啊,你的琴槽里就藏着让眼睛复明的药方。你要每天认真弹琴,时间长了,琴弦用旧了就会断,断到第一千根琴弦时,就可以从琴槽里拿出那个药方,也就可以看见世界了。

抱着这个信念,盲琴师每天刻苦练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琴弦一根根被他弹断,琴艺也越来越精湛。他将内心的寂寥悲苦和对光明世界所有的想象,都倾注在了琴弦之上。 岁月流逝,沧海桑田,盲琴师已经在光阴里熬得像当年的师父般苍老,终于铿然一声,弹断了第一千根琴弦。他急切地在琴槽里寻找那个药方,结果还真摸到了一张纸。他将这张纸拿出来,让别人读给自己听,心中充满了对奇迹的憧憬。

看到这张纸的人都默然不语,他们不忍心告诉他——那只是一张白纸。

命若琴弦。当第一千根琴弦弹断时,一生的苦辛仿佛都走到了尾声,而生命也在弹断的一根根琴弦中获得了最真实的意义。

大家想想,俞伯牙向“空”中学“移情”,与命若琴弦的盲琴师一辈子以此为寄托,不是如出一辙吗?

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这样的风范一直流传下去,到了东晋末年,一个爱琴的人,一个爱田园的人,带着他夕阳下的菊花走进了我们的视野。他就是陶渊明。

陶渊明说:“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只要懂得琴中的乐趣,还用劳烦在琴上弹出声音吗?

这句话是有来历的。陶渊明辞去彭泽令后,自招魂魄“归去来兮”,并没有隐匿得山高水远,而是依旧回到自己的一方简朴田园。在这个“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的小小空间里,终日“悦亲戚之情话,乐琴书以消忧”。

“委怀在琴书”,琴与书中仿佛有他全部的心灵安顿。

那是一张什么样的琴呢?不是蔡伯喈的焦尾琴,也非司马相如的绿绮琴,而是一张无弦琴。

《南史?隐逸传》中说陶潜不解音律,却“畜素琴一张”。每每有酒便呼朋唤友,一起畅饮。每次都是自己先醉,一边抚琴长啸,一边对大家说:“我醉欲眠,卿可去。” 这是何等的狷狂,无人能听到弦音,可陶渊明却自得其乐。有谁明白琴声何在?

几百年之后,他的知音李太白终于解得了其中奥妙。“陶令去彭泽,茫然太古心。大音自成曲,但奏无弦琴。”如果天地合鸣,天籁在心,还要琴弦干什么?又“何劳弦上声”呢? 此时此刻,琴弦不重要,听者也不重要,“会得无弦琴上意,水流云在已多时”。

酒有知己,琴有知音。几百年流光逝去,李白遥想当年的情形,写出了《山中与幽人对酌》:

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

一句微醺时的口语,经诗人点化,妙趣佳会天成。

再来说说李白。像他这样“且乐生前一杯酒,何须身后千载名”的放达诗人,也会爱清寂之琴吗?他从琴中又能听出怎样的意趣呢?李白曾经写过一首《听蜀僧濬弹琴》,也许从中能探出一些端倪来。

蜀僧抱绿绮,西下峨眉峰。

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余响入霜钟。

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好友濬和尚从峨眉山下来,为他弹琴。挥手之间,千山万壑,松风浩荡,都在弦上。此刻,他的心如在泠泠流水中涤荡过的一样清澈。不知不觉,琴弦上的余响融进带霜的晚钟,人和一座秋山都在音乐中融铸成了永恒。

可以纵横大豪情的人,心中必有大寂静,不如此不足以养气。李白的才气浩荡,是一轮磅礴气场托起了卓绝才情,那些有才无气的人怎么可以比拟?

治世之音,养修之物

“古之学问为己,今之学问为人”,学琴同理,今天人们学琴,往往是学习一种演奏的技巧。而对古人来讲,弹琴更多的是对内心的安顿。

古人制琴,从构造上来说就包含着丰富的义理。北宋时期的朱长文作著《琴史》是现存最早的古琴专著,其中说,圣人制琴必要取象,要观象。古琴的琴面是隆起的,用以象天,因为天圆;琴底是方的,用以象地,因为地方。

“广其首,俯其肩”,头和肩的位置如同人体一样,方成天地人三才之义。

琴头隆起的部分叫“岳”、“临岳”,如同崇山峻岭,可以演绎风雨意象。

古琴的腹内虚空,称为“池”或者“滨”,象征着江海的深邃幽远,可以蟠养灵物。 架着琴弦的地方叫“琴轸”,因为车轸可以行远途,可以负重量,形容志存高远。 缠着琴丝的地方叫“凤足”,有龙凤之相,象征着凤凰来仪。分布两边的叫“凤翅”,琴弦的末端叫“龙尾”,都是取祥瑞之意。

不大的一张古琴,将中国文化的所有义理都包含其中。上有天,下有地,中有人的情意流淌,组合在一起,形成了“合体全箱二足七弦十三徽”的完整样式。

唐代诗人刘长卿说:“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在琴弦上,是听不到太多热闹的,能听到的是松风过处的宁静,甚至是隐约风寒。我们今天的生活,热闹得未免过于喧嚣,能在喧嚣中听见清静的声音真是一种奢侈。由空寂至繁华,是大家的愿望,但在繁华之后,能回

归到心灵的安静,也许是更为高级的一种向往。

苏东坡曾经在《送参寥师》中写道:“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人为什么需要听见安静的声音?是因为我们能在清静中懂得万物变化的义理,能在空明中接纳万物。想通过琴曲寻找内心的清净,陶冶个人情志,就要一个人独弹自听,从本意上讲,古琴并不适合在大庭广众之下演奏。

《琴史》上说琴有四美:一曰良质,材料一定要好;二曰善斫,工艺要精良;三曰妙指,弹琴的指法要精妙;四曰正心,弹琴、听琴是为了让人格更磊落光明,让你拥有一颗方正透彻的心。明太祖朱元璋之子朱权,编了一部名为《神奇秘谱》的古琴谱集,书中写道:“然琴之为物,圣人制之,以正心术,导政事,和六气,调玉烛,实天地之灵气、太古之神物,乃中国圣人治世之音,君子养修之物。”可见,古琴功用在于怡养性情,不仅可以正心,还能修身、治世。琴音寂寂,往来古今,本为静心妙悟,似乎不为热闹的喝彩与掌声。

抚琴七忌,人生庄严

说到静穆,古人抚琴时还讲究“琴容”,要做到“定神绝虑,情意专注”,心神不定时不要弹琴。“无问有人无人,常如长者在前”,弹琴应有恭敬之心,即便身边空无一人,也要如同眼前有一位长者一样,肃穆谦和地弹奏。那份恭敬之心是以一己微躯面对苍天大地的。 其实,我们的生命本真中原来都有敬畏之心,只不过在现实压力下,被喧嚣忙碌淹没得太久,如果能借着琴声唤醒这份敬畏,或许可使我们的生命肃穆庄严,保持柔韧的美丽。 《琴史》中引用唐代贞观时的琴师薛易简的一段话,罗列出弹琴时切忌的七样毛病。 第一样,心思不定。弹琴时眼睛看着别处,左顾右盼。

第二样,摇头晃脑。人弹琴到情深之处,不自觉地前仰后合,会显得浮躁。

第三样,变言变色。弹琴时口出恶言,将心中的愤懑表现出来了。这样也不好,不符合心平气和的弹琴状态。

第四样,怒目横眉。眼中有凶气,喘气粗重,动作和神韵不协调,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 第五样,不解怎么用指,音韵非常杂乱。

第六样,不善调音调弦,弹出来的琴声不准。

第七样,节奏或急或慢,与曲子本来的古意相差甚远。

人生也是一架无弦琴,琴中大忌,往往也是生活之忌。

试想一想,无论是处理一件公务、写一篇文章,还是喝一杯清茶、读一本好书,是否可以都将其想象成是在抚琴澄心,以会妙意呢?

我们如今做事时,常常旁骛分心,常常喜形于色,又或常常患得患失,用弹琴或听琴的心涤荡一下躁气或戾气,渐渐地,也许可以从都市噪音之外静观聆听出天籁清越,自心中漾出大音希声。

更多相关推荐:
《于丹趣品人生》读后感

于丹趣品人生读后感看了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地方就是最后于丹和泽道法师的对话对话中于丹提到了大文人李渔的一个故事他劝诫世人在为名为利的道路上忙忙碌碌走到一个清静之地不妨停一停歇一歇人在途中就是要赶路自然没有错但见到亭...

于丹趣品人生读后感

于丹趣品人生读后感于丹趣品人生读后感慢下来才能快起来读于丹趣品人生有感在奋斗的道路上我们都想快起来快一点成功快一点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可是事实往往会相反你越是着急事情越是做不好要允许自己慢慢来才能重新上路慢下来需...

于丹趣品人生读后感

于丹趣品人生人生是什么如何过好幸福的人生看是简单的问题其实并不好回答而于丹老师的趣品人生则帮助我们回答了这些问题下面我和各位老师交流一下我对这本书的感悟幸福在今天似乎变成比成功更奢侈的一件事很多成功者费尽心机拥...

于丹趣品人生读后感

于丹趣品人生读后感篇一于丹趣品人生gt读后感于丹眼中的人生是什么样呢她认为人生是有趣的所以品位人生也是一件有趣的事于是于丹便有了于丹趣品人生这样一本书人生的趣味在于什么怎样发掘人生中的趣味呢这也是一个范围太大程...

于丹趣品人生读后感

于丹趣品人生读后感2于丹趣品人生读后感于丹趣品人生内容简介幸福在今天似乎变成比成功更奢侈的一件事很多成功者费尽心机拥有了财富名誉权势却蓦然发现自己恰恰丢掉了幸福缺少意趣与闲情的生活方式往往会让我们在忙碌中失去自...

《于丹趣品人生》读后感

让生活多一份宁静于丹趣品人生读后感观海卫镇中心小学童红霞幸福感这个流行而有务实意义的词眼渐渐进入中国人的心灵这是对回归生活的一种呼唤和希冀但是在忙碌的工作与生活中的人怎样去品味幸福感呢我从于丹的趣品人生中找到了...

《于丹趣品人生》读后感

于丹趣品人生读后感于丹的趣品人生一书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这是我读完书后的总体感觉于丹趣品人生分为八大块即一山一水一世界茶之味上茶之味下酒之品上酒之品下琴之趣上琴之趣下感悟生活智慧概括起来就是在说幸福在今天似乎...

于丹趣品人生

推荐序做一些无用的事白岩松此时此刻的中国人我们怎么啦平静正前所未有地成为奢侈品而除了幸福我们又似乎什么都有人人匆匆忙忙向前进又时常困惑我要去哪儿困惑时间长了就要找一些答案一喝茶喝酒听听琴音这些事儿有用吗表面上看...

于丹趣品人生

于丹趣品人生读后感闲暇之余拿来于丹趣品人生一读给人心灵许多启迪与感悟真是让人感到耳目一新眼前一亮是啊如今的我们就好像是上了发条的机器每天只是疲于奔命却常常忽略了自己内心的感受幸福吗快乐吗累了吗值得吗这些感受又有...

生命之趣在于倾听心灵的声音——读《于丹趣品人生》有感

生命之趣在于倾听心灵的声音读于丹趣品人生有感于丹趣品人生从一张琴一壶酒一杯茶着手传递古代名士的生活态度让现代国人找到零门槛的怡情养性方式找回生命本真找回幸福的感觉在这本书中于丹讲述了古代名士富有情趣的生活方式用...

静心于凡尘俗世——读于丹《趣品人生》有感

静心于凡尘俗世读于丹趣品人生有感今年暑假偶得于丹趣品人生看完之后颇是喜爱甚有感悟这书带领着我们去体验了古代名人隐士闲云野鹤般的悠闲生活一张琴一壶酒一杯茶让自己疲惫浮躁的内心停一停静一静重新找回真实的自己找到自己...

《趣品人生》读后感

趣品人生读后感利用课余时间我阅读了于丹所著的趣品人生一书感触很深趣品人生从茶琴酒和山水这四个方面来让我们认识到自己在现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少了些情趣在这个喧嚣的尘世没有享有一份宁静读完之后我深思为什么不能像书中...

于丹趣品人生读后感(1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