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诗之别】

时间:2024.5.2

一、感性认识

(一)情与景

李白《洞庭湖》

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天南不见云。

日落长沙秋色远,不知何处吊湘君。

黄庭坚《题郑防画夹》

惠崇烟雨归雁,坐我潇湘洞庭。

欲唤扁舟归去,故人言是丹青。

(二)大与小

王昌龄《采莲曲》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杨万里《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三)写景与说理

李白《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苏轼《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唐诗”泛指创作于唐代的诗,也可以引申指以唐朝风格创作的诗。“宋诗”,就其风格而言,是指由欧阳修倡导的,以王安石、苏轼、黄庭坚为代表,注重议论,具有散文化倾向的诗歌体式。宋诗是在唐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又自具特色。

唐诗与宋诗,不仅是两个朝代诗歌的总名,而且代表了我国诗歌史上两种诗法和诗歌,两种风格相异的典范。宋诗是在唐诗的基础上变革、创新形成的,与唐诗相比具有鲜明的区别。本文探讨的两者间的区别,主要针对其风格而非时代而言。当然,唐诗与宋诗都博大精深,风格种类非常丰富,在此是从整体风貌上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二、从总体风格和各自擅长上看,唐诗注重“情”,宋诗侧重“理”。

唐诗重情韵,宋诗重思理;唐诗以感性为主,宋诗以理性为主;唐诗讲究情趣,宋诗讲究理趣;唐诗重形象,宋诗重思维;唐诗主要写景抒情,宋诗一般叙事说理。

“诗分唐宋乃风格性分之殊,非朝代之别。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宋诗多以筋骨思理见胜,??非曰唐诗必出唐人,宋诗必出宋人也”。

——钱锺书《谈艺录》

唐诗以写景抒情为主,即便是要叙事说理,也是将其寓情于景之中,因此唐诗读起来给人一种一唱三叹的感觉。而宋诗以叙事说理为主,即便要写景抒情,也是寓理于景,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苏轼《琴诗》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前诗表现了诗人听闻安史之乱最终被平定后欣喜欲狂的心情,表达了他初闻消息时的惊喜,对和平安定生活的向往,以及急于返回家乡的急切心情。全诗除第一句叙事点题外,其余各句,都是抒发诗人忽闻胜利消息之后的惊喜之情。诗人的思想感情出自胸臆,奔涌直泻,通过朴实直白的诗句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后诗是宋诗中典型的说理诗,诗人通过上下两联的反问,指出如果只有琴或只有人,都无法弹奏出悦耳动听的乐曲,从而说明了艺术需要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的结合,探讨了一个深度的美学问题。诗人通过对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的观察和挖掘,表达他的哲学思考,给人以感悟和启迪。

三、情感:唐诗感情“浓”,宋诗感情“淡”

唐诗感情热烈如火,宋诗感情平淡似水。

“唐诗如啖荔枝,一颗入口,则甘芳盈颊;宋诗如食橄榄,初觉生涩,而回味隽永。”

——缪钺《诗词散论?宋诗》

唐诗在表达感情方面显得尤为炽烈,有着强烈的张力和感染力,在许多方面都可以变现出来,或纵情于山水,相惜于送别或感慨于历史兴衰,百姓疾苦,感叹于爱情的缠绵悱恻。宋诗主要取材于日常生活,以平淡为美,追求“质而实绮,癯而实腴”、“平淡而山高水深”的艺术境界。宋诗或平易淡雅,或冷静沉寂,或中和平淡。而唐诗中香草美人、男女情辞,在宋诗中却很少能见到。宋代主要通过词来抒发强烈感情。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欧阳修《戏答元珍》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前诗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那些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前二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漫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在广阔无垠的时空背景中,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独寂寞苦闷的情绪,两相映照,分外动人,读来酣畅淋漓又余音缭绕。

后诗是作者遭贬谪后所作,诗人对政治上遭受的打击心潮难平,故在诗中流露出一定的迷惘寂寞的情绪,但他并未因此而丧失自信、悲观失望,而是更多地表现了被贬的抗争精神,对前途仍充满信心。首联隐含了对贬谪的不满和无奈,但颔联又着力刻画了富有生命力的景物;颈联转为沉郁,但尾联又自作宽慰。诗歌的整体风格显得中正平实。

四、风格:唐诗风味“艳”,宋诗风味“雅”

唐诗语言华美,宋诗用词典雅;唐诗风格浓艳,宋诗风格清丽;唐诗读之丰腴,宋诗品之硬瘦。

“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诗之美在气骨,故瘦劲。唐诗如芍药海棠,秾华繁采;宋诗如寒梅秋菊,幽韵冷香。”——缪钺 《诗词散论?宋诗》

唐朝的诗人往往更多地用一种诗意的眼光看生活,因而即使在平常习见的生活中他们也发现了丰富多彩的美,所以唐诗显得丰腴,以丰富的想象,奇特的意象及语言,或者炫丽的色彩给世人带来另一种审美效果。宋诗的风格一般平易,带有强烈的文人和书生气息,风格或清新明丽,清丽典雅;或平淡自然,安闲适意。宋诗更多继承了唐杜甫、白居易、贾岛的风格,没有太多华美辞藻、雕章丽句。

李贺《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林逋《山园小梅》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前诗语言峭丽,构思新奇,独辟蹊径,对乐曲本身,仅用两句略加描摹,而

将大量笔墨用来渲染乐曲惊天地、泣鬼神的动人效果,大量的联想、想象和神话传说,使作品充满浪漫主义气息。诗歌传神地再现了乐工李凭创造的诗意浓郁的音乐境界,生动地记录下李凭弹奏箜篌的高超技艺,也表现了作者对乐曲有深刻理解,具备丰富的艺术想象力。

后诗从姿态和香气上把倒映在清浅水中的梅花,疏朗淡雅、错落有致的身影表现得淋漓尽致,传神地勾勒出了梅花的姿态和风韵,更有尾联两句“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平淡之中却表现了梅花高洁的品格。全诗整体风格清新明丽,诗人的感情也真挚自然,与梅花的淡雅高洁相互映衬,达到不辨物我的境界。读者体会到的只有幸喜低吟的清雅,而不是喧嚣热闹的奢华。

五、从表达方式和艺术手法上看,唐诗方式“曲”,宋诗方式“直”。

唐诗浑然天成,宋诗巧夺天工;唐诗一体浑成,宋诗屡经雕琢;唐诗委婉含蓄,宋诗径直直白;唐诗多寓情于景,宋诗多即事说理;唐诗多意象,宋诗多议论;唐诗语言诗化,宋诗语言散文化;唐诗多自然意象,宋诗多人文典故;唐诗是诗人之诗,宋诗是学者之诗。

“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诸公,唯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玲珑透彻,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近代诸公乃作奇特解会,遂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

——严羽《沧浪诗话》

唐诗已经达到了天人相半之境地,出招不循定例,在有意无意之间,又如香象渡河,羚羊挂角,有神韵可味,无迹象可循。宋人无此心境,唯有多创新境,求新求异,而多处于有意之间,欲以人巧夺天工。宋诗除雕琢之外,以散文(尤其是古文)手法写诗,多直接表达观点的议论,多用人文典故,以学问入诗。

王维《酬张少府》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黄庭坚《次韵答斌老病起独游乐园》

万事同一机,多虑即禅病。

排闷有新诗,忘蹄出兔径。

莲花出淤泥,可见嗔喜性。

小立近幽香,心与晚色静。

前诗写隐逸生活的情趣,即景悟情,以问答形式作结,故作玄解,以不管作答,含蓄而富有韵味,洒脱超然,发人深省。诗人着意自述“好静”之志趣,写自己对闲适生活的快意,并表示自己对天地间的大道理有所领悟,已经能达到超然物外的境界。全诗写得静雅自然,没有雕琢推敲的痕迹,动于所动,止于可止,没有直接叙述自己对禅理的理解和对隐逸生活的愉悦。

后诗在写法上更为直白,说理也更加透彻。首联采用判断句式,通过直接议

论表达对世界和禅理的思考。颔联引用了《庄子 外物》中“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的典故,表达对诗歌形式和内容、语言与思想的看法。颈联引用了《坛经》中“若能钻木出火,淤泥定生红莲”的典故,表达对修禅修身的见解。尾联用平白朴实的话语烘托出内心宁静、物我合一的境界。全诗充满这一种理趣和书卷气,与王维相比,黄庭坚更喜欢把自己对佛学禅机的见解与读者直接分享交流,而不是“只可会意不可言传”,由读者自己领悟体会。

六、从格调上看,唐诗“高”而宋诗“低”;唐诗取材于“大”,宋诗取材于“小”

唐诗高调,宋诗低调;唐诗恢宏,宋诗精细;唐诗浑厚,宋诗委曲;唐诗博大,宋诗精深;唐诗大气,宋诗秀气;唐诗着眼于风光气象,宋诗取材于生活琐事。

“譬如修园林,唐诗则如叠石凿池,筑亭辟馆;宋诗如亭馆之中,饰以绮疏雕栏;水石之侧,指亦名卉奇葩。譬诸游山水,唐诗则如高峰远望,意气浩然;宋诗则如曲涧寻幽,情境冷峭。”

——缪钺《诗词散论?宋诗》

唐诗充分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高峰繁荣时期的恢弘气象,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一般带有乐观自信的情绪,读后感到勃勃生气迎面扑来。唐代诗人喜欢取材于大,从大处着眼,表达自己热烈的感情,寄托自己远大的抱负,承载自己浪漫的想象。宋诗则相比风格内敛、收缩,更多体现出一种小家秀气,于细微之处表现诗人对生活的观察、对哲理的思考。宋诗更关注生活,注意细节,体察入微,一般从一件小事入手,引申到哲理禅机,扩展到人生宇宙,精雕细琢,深析透理。

孟浩然《游终南山》

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

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

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

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

即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

杨万里《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前诗以写景为主,通过对终南山景物的描绘,描绘了终南山的雄壮之美、清幽之境,赞美了山居之人的爽直正派,心地坦然。全诗险语惊人,笔力遒劲,气势雄浑,于写景之中寓以深意,言外之意耐人寻味。

后诗是一首清新的小品,自然朴实,又真切感人。全诗从“小”处着眼,生动、细致地描摹出初夏小池中生动的富于生命和动态感的新景象,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之情,通过对小池中的泉水、树荫、小荷、蜻蜓的描写,给我们描绘出一种具有无限生命力的朴素、自然,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生动画面。

七、送始于唐诗相比在题材、意象上的扩展

(一)盛唐时期,诗歌的表现领域显著拓展

1、杜甫“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写战乱民生;“惟歌生民病”

2、孟浩然、王维钟情于山水田园;

孟浩然《秋登万山寄张五》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飞逐鸟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3、高适、岑参对边塞行旅情有独钟。

高适《燕歌行》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4、时至中晚唐,诗人们将表现的范围延伸到细微隐密的情感深处,延伸到自我生活、世俗生活和外在自然的方方面面。

李商隐《月下与君共饮》

楚地空山拂日风,

李室厚土对月空。

今朝有君兴相同,

来日卧马问谁忠。

(二)进入宋代,诗人取材的范围就更广阔了,诗笔无所不包,而较突出的,是在两个方面有相对大的拓展:

1、由于民族矛盾激化,表现抵御侵略、收复失地的爱国主义诗篇急剧增加; 陆游《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更为关注诗歌题材的生活化、日常性,多写生活中习见之物或琐屑之事。 苏轼《有美堂暴雨》

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

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十分潋滟金樽凸,千杖敲铿羯鼓催。

唤起谪仙泉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

因此,宋人的诗,比起历来的诗,更接近生活。宋诗这两个题材方面的新特点,既构成与唐诗的差异,也可以视作是对盛唐边塞诗和中唐以来诗歌日益接近生活之总体趋势的合乎逻辑的继承和发展,其间原本是有着紧密的连带关系。

宋人既求新求变,于是天地万物、嬉笑怒骂皆入文章,独辟蹊径。而唐诗中香草美人、男女情辞,在宋诗中却很少能见到;这主要是唐末出现并在宋代发展

起来的词,其体裁形式适于言情,故宋人的这类情感大多转注到了词中。


第二篇:唐宋诗的比较


答:我认为,唐诗宋诗各有千秋。

从时代背景看。唐代是我国最为辉煌的时期,与之相适应,唐朝初期、中期的诗歌雍容大气,气势磅礴,例如李白就有过大量赞叹祖国大好河山的名篇;到了唐朝的晚期,民不聊生,战火纷繁,则有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佳句......宋代的经济文化生活非常发达,集市夜市兴盛,市民工商阶层兴起,坊市的界限被打破,在人民物质文化得以满足的同时,涌现出大量优秀文人,例如豪放派的代表人物苏东坡、辛弃疾,婉约派的李清照、柳永等等。记得原来在新浪网上看过这样一篇帖子,其中作者对唐诗和宋诗特点的概括让我难以忘怀---- 唐诗:主情、蕴蓄,表现上韵流言外,风格上多比兴,作法上婉而微,词评论方面诗论少。

宋诗:主理、发露,表现上意尽其中,风格上多赋,作法上径以直,词评论方面诗论精。 唐诗为宋诗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与题材。描写边塞、叹息闺怨,表达亲情,描绘祖国河山的秀丽多娇,歌颂正义战争,抒发爱国思想,抒写个人抱负和遭遇的,表达人生悲欢的,还有的从侧面反映当时社会的阶级状况和阶级矛盾,揭露封建社会的黑暗等等。总之从自然现象、政治动态、劳动生活、社会风习,到个人感受,都逃不过诗人敏锐的目光,成为他们写作的题材。在创作方法上,既有现实主义的流派,也有浪漫主义的流派,形成了我国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在形式

上有五言和七言、绝句和律诗。唐代还创造了风格特别优美整齐的近体诗,把我国古曲诗歌的音节和谐、文字精炼的艺术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古代抒情诗找到一个最典型的形式。

唐诗美丽,唐诗的最大特点是生机盎然,气象峥嵘,异彩纷呈,犹如春天,万木竞发,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气象,这就是唐代的生气。唐诗是大唐旺盛生命力迸溅的火花,走进唐诗,犹如走进春天的森林,鸟语花香,清芳扑鼻。唐诗多以丰神情韵见长,字里行间充满一种丰满的、具有青春活力的热情和想象,闪灼着自由和欢乐。唐诗有着生龙活虎的节奏,即使是感叹人生孤独、描写边关征战的诗歌也是流畅、优美、轻快。唐代诗歌的创作顶峰是李白,他靠天才的想象,把庄子的飘逸和屈原的瑰丽融二为一,奏出了唐代诗歌艺术的最强音,被称为盛唐之音,达到了中国古代浪漫文学的极峰。

唐诗代表了诗歌艺术的最高峰,而宋诗则以它的工整和旨趣在诗馀流行的年代里占有了一片天地。

下面我摘录了一些有关唐诗与宋诗区别的鉴赏:

基本上宋诗、唐诗虽是各富风采,但因为宋人以诗馀(词)为先,诗反而成为配角了,因此唐诗不仅数量上胜过宋诗,在素材上也多于宋诗。宋诗有以下特色:

1.从艺术旨趣和风格看,宋诗主要向理想、显露和精细方面发展,这是宋诗较精之处。

2.宋诗倾向议论化、散文化。

3.派别多。

4.诗话多。

5.消失了唐代悲壮的边塞派的作风,但是整鍊规矩,无唐诗有时不工整之病。

6.消失了唐代感伤的社会派的作风,但描写越发细致,无唐诗有时粗率之病。

7.失去了唐代闺怨、宫怨诗的作风,很多诗人描写时特别冲淡,无唐人豪迈意气的作风。

8.不同于唐代缠绵活泼的情诗的作风,宋诗中有一种充满画意的诗(题画诗)。

9.宋诗之弊:模拟、诗话、诗派杂。其中各诗派还成为相互竞逐甚至批判的情形,这与唐诗诗人各派之间相互共融的情形颇为不同。

10.词本作为诗馀却反而越居诗的上位。

总之,唐诗和宋诗都是我国文化史上的明珠,唐诗和宋诗直到今天还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更多相关推荐:
唐诗宋词名句欣赏

唐诗宋词名句欣赏1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3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4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5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

中国经典诗词名句

1天地山水雄鸡一声天下白唐李贺致酒行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唐孟浩然宿建德江野旷沙岸净天高秋月明南朝宋谢灵运初去郡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北齐北朝民歌敕勒歌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唐李白蜀道难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唐钱起陪...

经典唐诗宋词名句

经典宋词名句一画佳句欣赏按笔画顺序出自作者一寸狂心未说已向横波觉六玄令晏几道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青玉案贺铸一场消黯永日无言却下层楼曲玉管柳永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池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浣溪沙晏殊一向年光有限...

唐诗宋词经典名句大全

唐诗宋词经典名句大全一诗中江的描写1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3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4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5竹外...

唐诗宋词经典名句

唐诗宋词经典名句大全诗中江1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夏日绝句2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柳宗元江雪3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杜甫春夜喜雨4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白居易忆江南5竹外桃花三两...

500句经典唐诗宋词佳句赏析

左傳秦晉殽之戰蹇叔哭師三十二年冬晉文公卒庚辰將殯於曲沃出絳柩有聲如牛卜偃使大夫拜曰君命大事將有西師過軼我擊之必大捷焉杞子自鄭使告於秦曰鄭人使我掌其北門之管若潛師以來國可得也穆公訪諸蹇叔蹇叔曰勞師以襲遠非所聞也師...

唐诗宋词名句默写

唐诗宋词名句1云霞出海曙杜审言和晋陵早春游望2闲云潭影日悠悠阁中帝子今何在3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杨炯从军行4春江潮水连海平春江花月夜5江流宛转绕芳甸春江花月夜6人生代代无穷已不知江月待何人7昨夜闲潭梦落花春江花...

古诗词名言名句

读书1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2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3书读百遍其义自见4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5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6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7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8好读书不求甚解每...

中国古诗词名句精选

中国古诗词名句精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屈原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汉乐府民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龟虽寿三国曹操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七步诗三国曹植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饮酒东晋陶渊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

中国古诗词名句精选

中国古诗词名句精选古诗名句分类一刻苦读书1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唐杜甫偶题2作诗火急追亡逋情景一失后难摹宋苏轼腊日游孤山访惠勒思二僧3春江秋月冬冰雪不听陈言只听天宋杨万里读张文潜诗4不求好句只求好意宋欧阳修吊僧诗...

最新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至六年级必背古诗词及名句[1]

人教版一年级至六年级必背古诗词及名句一年级上册一去二三里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咏鹅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画王维远看上有色近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画鸡明唐寅头上红冠不用...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100句名句

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100名句风神初振的初唐诗1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杜审言和晋陵早春游望2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王勃滕王阁3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4春...

唐诗宋词名句(4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