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用来做教师》读后感

时间:2024.5.2

人生的指路明灯

———《一生用来做教师---20位当代教育名家的故事》读后感

本学期学校为我们推荐了《一生用来做教师》这本书。《一生用来做教师》主要选取了当代20位杰出的教育界名家的故事,以简洁的语言概述了他们的主要成就、主要思想等。通过对他们的介绍,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教育的希望,也给我们做教师的指引前进道路。

一、让教育成为一生信仰

作为一名入职不满一年的高职教师,还没能完全适应自己的教师职业,看到“一生”这样的词汇是有点诚惶诚恐的。从事教育事业一年来,我有过挣扎,有过迷茫。在价值观多元化的现代社会,教师这个职业社会认可度有所降低是不争的事实,挣不到,社会地位也不高了,我动摇过,彷徨过。在这个平凡的岗位,在高职院校,我到底能不能实现人生价值呢?在我的迷茫时期,这本书可以说是坚定了我的信念,为我打开了指路明灯。

仔细读了读书里面的每一个小故事,书中的每一个教育名家都是从最普通的教育工作者走上来的,斯霞、霍懋征、李吉林为典型的一线小学教师,而于漪、钱梦龙、魏书生、吴非、孙维刚、李镇西则都是中学教师,就连著名的校长李希贵也是中学老师出身。他们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天赋,但他们正是用“一生”的奉献来恪守自己的本分,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付出,最终成为教育工作者的偶像。这些条件比我们差,基础不如我们,经受了各种责难、困苦的前辈们依靠自己的一步一个脚印取得了今天的成就。我们怎敢说条件苦,怎敢说机会少,怎敢说坚持不下去了呢!

在这个没有信仰的年代,我们关于在乎“眼前”,不敢虚谈“一生”,我们多了浮躁,少了沉淀。我愿意追随前辈,把教育事业作为自己的一生信仰!

二、如何用一生来践行

——用生命思考教育,用视野开阔教育,用行动改变教育

我是在一次部门组织参观学习的途中看这本书的。在车上,我把这三句话读了不下十遍。

用生命去思考教育。许多教育家之所以能成专家,绝不是因为他们拥有高超的技巧,而是因为他们的思想深刻,境界高远,才会逐步锤炼出高超的教学艺术。如:正因为立下了“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的志向,于漪才能做到“心中有两把尺子”,一把尺子量别人的长处,另一把尺子量自己的不足,才能潜心教研,教出自己的个性,才会成为中国教师的集体偶像;正因为认识到“只有爱是不够的,还需要民主”,李镇西才成为优秀的班主任,他和学生一起制定班规,还专设班主任一项,他的“法治治班”“民主治班”,让我深受启发……

既然把教育作为一生的规划,教师与所有人一样,必须回答这样重要的问题:我们将做什么?我们应如何活?这不是科学与理性所能够回答的。教师的人生定位与规划解决不彻底,专业发展就很难有质的飞跃,其教育生命就很难富有精神和活力。作为教师,经济窘迫已属不幸,若是再没有崇高的精神追求,那真是双重的不幸!我们需要自觉自愿的教育理想或信仰――为学生和自己的幸福而教。

只有这种信念、这种决心、这种生命的思考才能产生动力,才能激荡激情,才能做好自己的教育工作。我们高职的孩子其实是单纯的,教学气氛很大程度上来自己与教师自己的激情。用生命奉献教育,学生怎么能不跟着你的节奏?

用生命去思考教育也要把每一个学生当作鲜活的生命个体,要关爱学生,而不是简单的教学关系。师德的核心是爱,深入的了解学生的方方面面则是爱的前提。教育不能想当然,了解学生比什么工作都重要!了解学生,还要理解学生,面对一个个个性十足的90后,需要老师付出极大的耐心,而师德,就体现在这耐心之中!就体现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

用视野开阔教育。教育需要开阔的视野,单纯的爱心和冲动的激情很难转化为有效率的行动,提高教育的实需要开阔视野。于漪老师是全国著名的特级教师,就在20xx年上海为她举办的从教50周年大会上动情情地说:“我上了一辈子课,教了一辈子语文,但还是上了一辈子深感遗憾的课。与其说我做了一辈子教师,还不如说我一辈子学做教师。”于漪老师这样让人景仰的大师尚且如此谦逊好学。更何况我们这等凡人?正如于漪老师所讲:“教师必须与学生一起成长。教育的生命力就在于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教师的真正成长与发展,在于教师内心的深度觉醒。”我愿意与学生一同成长,也愿意帮助学生成长,更愿意收获成长的快乐。要成长,就要不断地学习,我愿意学习新课改的理念、愿意学习新的教育技术,愿意每天读书看报关注时事,接受新事物,始终保持年轻人那种成长的冲动与渴望。

开阔视野需要我们多参加实践。我经常地发现自己照搬某位名师就某一课的思路进行教学,实施的效果与名师执教的效果往往都相差甚远。这充分地说明,经验本身带有个人性,倾向于自我复制,它不太能够移植。那学习别人的经验怎么才能学得好呢?那就要把这些宝贵的经验在自己的实践中来提升。我自己担任的思政课程正是如此,年轻老师很有激情也用很用功,拼命地看视频、听别的老师的课程,可是光靠热情,过不了多久,学生就会没劲了,自己也没劲了。要把

自己的学习和实践结合起来,要做到“知行合一”,教出自己的特色才能有效地开展课程。

用行动改变教育。有了信仰、激情、热情和广阔的视野就需要我们落实于行动。当前,我们的教育急功近利,追求升学率之风愈刮愈烈。这股风不仅在高中校园里猛烈地吹着,还吹到了初中,甚至漫延到了小学、幼儿园。分数,不仅成为学生的命根,还成为了教师的命根,同时还是校长升迁的砝码。只有校长解放了,才能解放我们的老师。只有老师解放了,才能解放我们的学生。虽然我们不是领导,但是我们可以靠自己的行动来影响其他教师。

杨瑞清,一位陶行知式的当代乡村教育家。凭着“让农民的孩子也能接受最好的教育”的信念,在农村坚守了二十多年。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教育发展的不均衡。而这种不均衡最难解决的问题就是师资问题。如果多一些杨瑞清一样“傻”的教师,这个问题的解决就会指日可待。

今天的我们之所以站得高、看得远,是因为我们常常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他们用一生的践行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增添了力量。他们对学生的真心与爱心,工作中的慧心与耐心,永远激励着我们,是我们工作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扶持着我们在教书育人的工作中越做越好!


第二篇:《做好最平凡的自己》教师读后感


做好最平凡的自己

读了霍庆写的《用心做教师——一位草根教师的教育情怀》 ,让我感受很深,这不禁让我想到了自己。其实我也是一位草根教师,我们就在这个城市的边缘,每年都有大批的外来务工子女涌入她的怀抱,这里的孩子随父母外出打工而在这里安家落户,外地孩子的数量高达95%,是一所名副其实的“外来务工子弟小学”。身为一名年轻教师,我缺乏的是老教师那些成年累月积攒起来的资深经验,但我能慢慢的让自己比较耐心的去思索。我想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公平的教育,这也是我作为一位草根教师自己的教育情怀。

我的班上曾经有一个小女孩叫潘琳,又大又圆的眼睛,可爱白净的脸蛋,长得很有章子怡的几分神色。可是,这么漂亮的一张小脸蛋,学校的一位老教师却说“看了她的眼神就觉得瘆人。”没错,这么漂亮的一张小脸蛋,她的眼神却和她的年龄不相符,本来一年级的孩子,她的眼神应该是灵动的,活泼的,但是在潘琳的眼睛中,活泼是很少的,更多的是空洞、呆滞,我不知道为什么,在大家手舞足蹈、活蹦乱跳的时候,她总爱一个人蹲在角落,或者低着头坐在座位上,别人拉他一块玩,她就一下子把手甩开,一个人低着头呆着。我很惊讶,同时也很迷茫,直觉告诉我,应该和她的家庭有关,所以,我开始着手从她的家庭开始了解她。

在新生第一次家长会上,我见到了她的妈妈。这一下子让我记起来我曾经见过她。新生入学报到的时候,她迟到了,直到别的小朋友站好了队,兴奋的张望着围观的家长,她的妈妈慌慌张张的赶来,把小潘琳推到了我的面前。后来有人告诉我,她妈妈很早就和潘琳爸爸结婚了,大约只有18岁。两个人有了潘琳后,一心想要个男孩,就从老家福建莆田来到了青岛,潘琳爸爸在学校附近的木材市场工作,妈妈无业在家。从她的言语模糊、语无伦次来看,她应该没有受到过什么教育,而且,她微隆的肚子和脸上的妊娠斑告诉我她又怀孕了。在后来的进一步接触中,潘琳爸爸说话的那种口气让我隐约感觉他是个脾气暴躁的人。当然,做父母的都是爱孩子的,可是,他们教育孩子的方式我看不惯。动辄就冷眼暴语,拳脚相加,难怪她的孩子性格孤僻,和这不无关系。

她是一个敏感的孩子,这种孩子往往因为任何一点小事,都会触动脆弱的神经,即

使是一件我们看来不值一提的小事。有的时候她迟到了,就会呆呆的站在教室的门外,低着头不言语,如果不是我看见她的位子空着,也许不会到教室外张望一下,因为是潘琳,我也就更加的敏感。换做别的孩子,迟到了以后,经常是惭愧的站在门口,等待老师的质问与盘查,独独她是例外。如何耐心的盘问对她没有用,她不说话。总是皱着眉头,眼里或许有泪水,有惧怕,也或许是怨恨,我猜不透。只能让她赶快坐回位子上去。她听了后往往是很久才做出反应,拖着步子慢慢的挪回到位子上,一点也不夸张。身为一个年轻的老师,刚开始的时候,我很不习惯,心里全是不耐烦的情绪,满脑子“为什么又是你!潘琳!”这么想着,声调一高,潘琳就更加的呆滞了,整堂课发呆。通常遇到一个问题,大家都明白的时候,她不是很理解,就会把头埋下,不爱听课。后来我才慢慢的了解到,她不听课,是由于听不懂,跟不上。因此我很无奈也很自责,对待这种孩子,我应该再多一点耐心和关爱。

有一次,不知道为什么,潘琳蹲在教室外的台阶上不肯进来,王主任和赵主任看见了,无论她俩如何劝说,潘琳抱着腿把头深深的埋着不肯动。最后,两位主任抬都没有把她抬进来,以失败告终。后来,我就让她在外面冷静了一会,没有理她,我怕她是那种蹬鼻子上脸的孩子,故意撒娇不进来。后来,我怕她在外面会出事,于是我就出去试图把她领进教室来。我记得那天,我蹲下身轻声说,潘琳,跟老师进教室吧。结果她抬头望了我一眼,摇摇头。我心里是很着急的,恨不得两下把她提进来。班里有孩子在等着上课,怎么办?后来,我试图牵着她的手进教室,她挣脱了我的手,竟然慢慢站了起来,跟在我的后面,拖着地“踏踏”的挪进了教室。

体育课上,别的孩子出去活动了,我拉着她的手把她留了下来,看着眼前这个有着一年级样子、无论也不像一年级孩子的孩子,我心里既矛盾有怜爱。因为她的性格,学习总是跟不上,所以,这一次就当是补课。在教着她算了几道简单的数学题以后,我一直在夸奖她、鼓励她,表扬她听得认真,表现得好。她的眼神似乎也没有早上那么呆滞了。孩子终归是孩子,可见,潘琳还不是一个太大的难题,她的心底里是愿意上进的!在谈话间,我问起了她的家庭,从她口中得知“我爸爸老打我妈妈。”我很震惊,同是,这似乎也在我的意料之中。孤僻的性格来源于家庭,安全感的缺失导致了她的敏感、脆弱、不合群的后果,那么,这一切的一切,都可以解释了——她缺失安全感,也就是关爱。问道今天为什么不愿进教室,她说“爸爸不给我买彩笔。”我心中的疑团也顿时消失的无影无踪了。就是这么小小的一件事,在孩子心中是多大的影响!没有彩笔,意味着和其他的同学不一样,虽然她是不情愿的,可是,家长的一句话、一个行为,能给孩

子带来多大的影响!身为家长,可曾想到呢?身为教师,我们有没有耐心的听孩子把话讲完,有无耐心的去探究一个孩子的心理世界?我想,这应该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去了解这样的孩子。我对她说,“潘琳,这彩笔你先用着,这一次进步了,就送给你!”她慢慢的点了点头,可以看出她很开心。我告诉她,以后有什么事都要跟老师说说,我就是她的大朋友。

从此以后,我越来越多的牵着她的小手,摸摸她的头,给她梳小辫儿,带着他们一起玩。课余时间,我抓紧空闲时间了解她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我知道,除了安全感,她还需要自信,就让我来为她树立自信吧。慢慢的,我发现了身上的许多优点,她打扫卫生是一把好手,因为添了一个妹妹,成为姐姐的她,要帮母亲分担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了,打扫卫生时一板一眼,一个人能把教室打扫的干净整齐;她写的字很漂亮,不论拼音、铅笔字还是现在的钢笔字,字迹都和她的脸庞一样清秀??

因为生活与学习上的格外关注,潘琳渐渐的回归到了集体当中来。课堂上,因为她,和一些后进生,我要多讲一点。因为他们这些后进生,掌声要多送给他们一点。因为,我不想让一个人掉队。学校组织课外活动时,我会把潘琳叫进去。一年级时的六一儿童节,我编了一个舞蹈,让潘琳也参加,在排舞的过程中,潘琳通过活动在集体中找到了自信与快乐,这正是我想给她的,我想让大家都看到,原本孤僻不合群的潘琳脸上漾满了快乐的笑容。每每看到这里,我的心里都会溢满了感动与欣慰,自己因为有了这份耐心和责任而感到温暖。原来,潘琳的舞蹈竟然可以跳的那么好!

现在,潘琳上三年级了,作业完成的越来越认真,听写生字每次都能得A,课文读得很动听,身为小组长,能带领组员把卫生搞好,虽然,她对作文比较吃力,但似乎并不厌烦,因为,有老师、有同学在不断的帮助她。最近,她的习作《校园秋色》还得了A+呢。虽然,在学习上,潘琳的成绩不靠前,但是,她热爱这个集体,爱她的老师和同学,爱学校,这就足够了。她的转变可以说是成功的,因为她的眼中有了灵气、有了认真,还有什么难的呢?

对于我的付出,不足以谈。我想,我还要感谢她。一个小姑娘让她年轻的老师郁闷过、苦苦思索过,后来又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重拾了自信,难道不应该谢谢这个小姑娘么?每一个人都拥有一颗年轻的心,浮躁过也沉静过,这就是成长,谢谢你,潘琳!

现在,潘琳又添了一个弟弟,潘琳的第三个小跟班又要快出生了,潘琳家算上潘琳就有四个孩子了,针对这样的家庭,我们老师只有拾起自己的责任,既然来到我们的学校,就教好他们吧,或许他(她)是智力偏低的、多动的、单亲的??无论如何,让自

己不留遗憾。每个孩子就是一朵花,每一朵花都有自己开放的时间,有的小花开的会慢一些,但并不意味这朵花就不美丽。也许有的永远开不出花,因为他是一棵参天大树。

多给孩子也多给自己一点时间,耐心的倾听花开的声音,同时也成就了自己,那就是做好最平凡的自己。

更多相关推荐:
致青年教师读后感

感悟教师——《致青年教师》读后感刘慧兰拿到书本,本书的书名让我有很贴心的感觉,一个“致”字,似乎是一位长者在与我们亲切交谈。翻开书本,慢慢地浏览,从“做个有胸襟的教师”、“不要急”、“心里装着学生的心”、“尊重…

《致未来的教师》读后感

《致未来的教师》读后感我时常思考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怎样才能当一名好老师。以前以为教育的目的只是教会他们书本上那些死知识,或者说帮助学生获得社会的认可。读完苏霍姆林斯基的《致未来的教师》,我才感觉自己以前的认识是…

读《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读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最近我认真阅读了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专门为中小学教师写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理论专著我觉得这本专著里面的字字句句都是对我们教学第一线教师的谆谆教诲让我受益匪浅书中有这样一段话中国文化中有一...

教师读后感大全

我在家里认真读了有效教师这本书有效教师关注的是学校教师的素质和能力注重过程我感受到书中字里行间流露着教师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对学生的挚爱散发着教师的智慧的光芒这本书主要是写教师的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对学生的挚爱散发着教...

做一个聪明的教师 读后感

改变教学观念学做聪明教师读教育名著做一个聪明的教师有感在我的教学经历中总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一个孩子A不小心碰到学生B学生B的反应是立即打A而A也会不服输就会去打B就这样事情的结果又是让老师来处理而老师的处理方式...

做最好的教师读后感

做最好的老师读后感读了如何做最好的老师这一教育专著这本书是李老师25年教育教学思想和智慧的精华集粹全方位地阐述了李老师的教育观学生观班级管理思想工作心理教育以及语文教学的理念与实践李老师把他的教育思想教育机智教...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而我们知道的东西又太少了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添加也有用尽的时候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

《致教师》读后感

致教师读后感耿军看过朱永新教授的多部著作简介部分的照片多是单手托腮侧面仰望双目凝神静心沉思的样子细读著作后发现相由心生文如其人读这本书就像在听故事就像在同朱教授面对面相互聊天谈心一位慈祥的长者正施慧于民细细咀嚼...

《塑造教师》读后感

读塑造教师教师如何避免易犯的25个错误有感我记得一篇印象很深的报道一位诺贝尔获奖者说他并没有什么成功的秘诀他只是按照幼儿园老师说的去做饭前便后要洗手有东西要和小朋友分享不随便拿别人的东西可见一位好的教师对一个人...

教师读后感

让爱随行读教师的力量有感每一个学生都有他的老师每一个学生都有和老师的特殊因缘以及故事经年累月之后难忘的不见得是老师的名和姓更多的是这个老师带给他们这一生的影响老师的力量一书收录了文化名家追忆恩师怀念学生时代的文...

《有感于教师的五种境界》读后感

有感于教师的五种境界读后感通过学习有感于教师的五种境界这篇文章我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新的认识教师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而更重要的角色应该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传统意义上的教师就是教给学生文化知识学生只是吸收教...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世纪老人冰心说过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这是一句至理名言读一本好书可以使人心灵充实眼界开拓我阅读了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写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书中深入浅出地把一个个生动的实际事例和精辟的理论展现...

教师读后感(4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