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社会学同游》读书笔记

时间:2024.5.4

《与社会学同游》读书笔记

《与社会学同游》语言比较平实,兼顾不同的对象。行文不如《社会学想象力》那样理论、严肃,运用了大量生动的例证。不过伯格自己也说“本书亦非教科书,无意做系统的理论构建”。前四章主要阐述“社会学家的形象”、“社会学的母题”、“社会控制”(第四章其实应该是跟第五章、第六章成一体的)。第三章是在这一逻辑线索中插入的补充。

第一章“作为个人消遣的社会学”主要问题围绕着社会学家应该拥有怎样的“形象”,最终推出社会学是一种激情,此书作为社会学的入门书,就是对一种“特殊激情”的邀请。

伯格首先辨析,社会学家并不是人们心中的那些形象:他不是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者更多用心理学知识帮助下层人;他不是社会工作者的理论导师,不是从事社会实践;他不是社会改良者,因为“同样的社会学知识可以被用来实现完全相反的意图”;他不是统计数据的采集人,因为权力体制让许多社会学家沉迷小型的经验研究,具有“仪式功能”的统计技巧不可少,但“统计数字本身不是社会学,只有用社会学的理论框架对统计数字做出解释后,它们才能够成为社会学的有用之材”;社会学界也不是超然、冷嘲热讽的观察者,这是严重的扭曲,总体上看这类角色少之又少。

先破后立,作者开始通过之前勾勒出的社会学家的要素来构建其“理想类型”:1、社会学家应以严谨的治学方式“理解社会”,社会学家的“游戏”要有科学规则,必须要关心方法论,但方法论不是目的,只是手段;2、社会学家在“发现”,他对人的所做作为感兴趣,充满好奇心,关注行为本身,在熟悉的世界里发现意义上的变化;3、社会学的首要智慧是:事情并非表面看上去的样子。像探险一样,对人类社会新的生存状况突然洞悉,对过去不以为奇的事物突然感悟。“消遣”一词的含义便明晰,即对人的行为有“兴趣”、“激情”、“好奇心”。没有这些的人,他们不可能把社会学当做“消遣”,则该远离社会学。

第二章“作为意识形式的社会学”,主要谈到社会学意识的四个母题:揭露真相、不敬的态度、中性化的趋势和世界眼光。也就是社会学的追求。1、社会学研究的层次并非官方所揭示的层次,带有“揭露真相”的逻辑必然性,伯格借默顿显功能和隐功能的二分来验证这个母题。即“穿透言辞的烟幕,深入到行为

背后去发现人们不会承认的,而且常常使人不愉快的行为动机;2、“不敬的态度”,思想要摆脱虔诚,才可以更加清楚的观察社会现实。当时在美国社会学称霸的芝加哥学派的特征就是“不恭敬”,伯格也倾向于此态度;3、“中性化趋势”是说,社会学代表的意识是完全中性化了世界的意识,现代社会地理流动和社会流动速度前所未有,文化和价值观都具有相对性。“中性化母题是社会学研究的另一种基本推动力”;4、“世界眼光”是指社会学研究兴趣不能狭隘,“社会学的视野是放眼于人类生活的广播、开放的视野”。

第三章“补记”又名“如何获得预制的过去”,感觉跳脱出书的逻辑体系,做了一个微观层面的补充,即人生思想变化,人如何构建自己的自我形象、人生阅历和世界观。人经历地理流动、社会流动,社会变化贯穿于整个社会,在其中人们不断调整自己的自我形象。当人们进入新的社会情景,每个人就会分享这个具体社会里那些认知和规范的预设,世界观也就随之改变。这章主要是尝试说明“人的生活阅历是在若干具体的社会环境里流动的,所有的社会环境都带有具体的意义体系”,社会学的意识就是让人能这样去感受自己的经历。

第四章“社会学视角——人在社会”,这一章主要讲:社会定位、社会控制、社会分层、社会情景和社会制度。1、“社会定位”——人意识到了自己的社会定位,就成了我们必须遵守的规则的定义;2、“社会控制“——社会控制机制有暴力、初级群体的嘲讽和讨论、社群的道德风俗和礼节、机构的指导和治疗、职业系统的升迁开除和经济惩罚、个人生活圈子的非难、威信扫地、讥讽和鄙视。3、“社会分层”——涵盖阶级体系、种族体制和种姓制度。4、“社会情景”——社会情境是有社会参与者界定的,不仅有当代人,还由先行者决定。仪式化行为已预设好,范围受到限制。5、“社会制度”——制度提供程序,通过这种程序将人的行为模式化,被迫沿着令社会满意的渠道前进。伯格还用社会学视角得出这样的观点:“社会看起来就像是一座庞大的监狱”。

伯格在第四章谈过来自社会的压力后,第五章延续讲囚徒困境,讲的是来自人内心的压力。为什么社会枷锁是容易忍受的?是因为我们的指望正是社会对我们的期望。“我们想要得到社会指派给我们的身份和角色”。这个问题可以用三种理论来解释:角色理论、知识社会学和参照群体理论。角色是对典型期待的典型回应,伯格提到“新军官角色变化过程”,说明身份是社会赋予,并由社会支撑

和转换的。每一次建立社会联系的行为都涉及身份的选择,每一个社会身份的存在都需要特定的社会关系来维持。知识社会学认为思想不是客观的,要结合思想者再到他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发展脉络,任何思想都是植根于社会的,现实是又社会构建的。参照群体理论为以上两种方法论提供了一个相对简单的连接点,参照群体赋予了我们看待世界的某种倾向,构成了我们忠于特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社会关系和脱离社会关系都伴有特定的认知义务。因此,将四、五章结合起来可以解释:我们受制于社会的枷锁,这个枷锁不是我们被征服后套在我们身上的,而是我们和社会合谋打造的。

在描绘了“监狱”和“木偶剧场”这两个晦暗的形象后,第六章告诉我们如何逃离。自由的概念难以把握,经验手段不能验证自由,科学方法也不能验证自由,社会学框架本身不能验证自由。如果社会学家要验证自由,就要向哲学家学习。伯格为我们指出逃生路径:社会变革和革命、超然的态度、“操纵”“巧妙的利用”、“角色距离”、“游离”等。从本章标题“人生如戏”来看,伯格最支持“游戏”的概念,把社交当做游戏可以减轻压力。伯格借用了几位大师的说法阐释什么是不自由,萨特认为人注定是自由的,逃避自由就是“自欺”,海德格尔认为泛化的“人”中失去自我就是不自由。最后,伯格用两面神的比方来说明社会生存既自由又不自由的悖论。社会控制着我们,我们塑造着社会,这些社会规则其实是社会与我们相互妥协的结果。社会规定让我们知道了应该扮演的角色,角色的成功演绎又强化了社会规定。意识形态虽然会对人们的社会认识产生影响,但是当人们都抱有类似的想法时彼此的冲突就能够缓和。伯格把社会比作木偶剧场,我们这些社会舞台上的木偶上演的是剧本中的命运,而停止演出的动作则是我们走向自由的第一步,社会学鼓励人们去不断探索自由的道路。

第七章“补记”将社会学的伦理关怀,指出注重实效的马基雅弗利主义“只不过是一种看问题的方式,本身在伦理上是中性的”,最后高调肯定了马基雅弗利主义的积极意义。他用三个例子说明社会学能有助于人的教化:种族问题、同性恋问题和死刑问题。

第八章呼应该书副标题“人文主义的视角”,他肯定孔德的实证主义,但又反对孔德的唯科学主义,用社会学代替一切社会科学,反对把社会学构建成“道德科学”。在我理解看来,伯格推崇的“人文主义”是指,社会学就是人文学科,

应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首先是从关心不同阶层不同种族的人的特质、境遇,从关心不同的社会、文化、世界出发。他批判唯方法论、唯经验主义、唯技术论、唯社会学主义,社会学也应当向其他学科和不同研究方法开放。

伯格是社会建构论的大师,他认为社会学的任务是发现人类的价值、研究人类自身的状况。伯格视知识社会学为社会学理论的根本,知识社会学的使命是对现实的社会建构进行分析。只是不是一种科学发现,而是一种社会建构。通览全书,可以发现书中处处透露着社会建构论思想,如提到社会学的母题中,指出对于各种日常经验进行拷问之所以可能和必要,是因为在这种“日常经验”里网罗了各种意义,常人总是将他生活的现实和拥有的“知识”视为当然而忽略。社会学家就应警觉其中的意义和日常经验中各种现实之间的差异。知识社会学者的使命就是考察“日常生活中视为理所当然的现实”是如何被构建的。在第四、第五“人在社会”和“社会在人”的章节中,一方面写人建构起来的社会如何规约人,一方面写人如何创造社会。人将自己外化,不断将自己的意识通过行动的展开而在外在的世界中实现,建构了社会,社会成了人的产物;通过服从制度,客观化的知识进入个人意识,通过内化和社会化过程,人成了社会的产物。社会秩序和个人自由相互约束,人构建社会,也让社会塑造自己。知识的生产过程不是个体理性决定的,而是一种文化历史的过程,是社会协商与互动的结国。

结合背景,反实证主义的哲学思潮在社会建构论的形成起到重要作用,即反对从自然科学寻找可以运用于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方法,推崇从个人、主观的动机或体验的人始终寻找认识社会的方法,具有人文主义倾向。

但我认为社会建构主义是有局限的,甚至于容易偏向极端。伯格看来,理论不是经验事实的概括和抽象,而是社会建构。忽略社会的客观性,这一理论是否过于主观唯心主义和相对主义的色彩?

书中还有些地方我存在疑惑,比如在第六章伯格对于“自由”的定义比较抽象,按照他的逻辑,社会对我们的压力是我们和社会共同施加的,这其实符合我们的期望和定位,让我们满足,甘之如饴,那为什么我们还会有意愿和动力去违抗呢,还会有想逃离的冲动呢?命运让我走上那样的生活轨道,也许那就是“本真自我”,如何论证其“自欺”呢?“自由”在这里的意义是什么呢?这些问题是不是只能到哲学领域进行讨论。

伯格在第六章提到,他认为“实证主义只相信能够用科学方法研究的现实的断片,这种实证主义产生的结果必然是这样那样形式的心智愚昧。”第八章提到“社会科学家”尚在一本正经地对待社会学,不苟言笑地使用‘经验’、‘数据’、‘有效性’甚至‘事实’这些术语。其实米尔斯在他的《社会学的想像力》中也这样批判当时的美国社会学界:“他们受制于方法论。所有这些意味着,就其研究结果而言,他们的这些研究堆积琐屑的细节,却对使这些细节形成一定规范形式缺乏足够关注。”可能是因为我个人较偏向“实证主义”,对此观点我不能完全赞同。也许正如伯格所言,所有的认识都有一定的时空相对性,我觉得社会学者使用的定量方法并不像他描述的那般僵化和不恰当。也许在当时美国社会学界因盛行实证主义致使“工具理性”替“代价值理性”,学术荒芜,需要价值重建,伯格的观点很必要,但在当下环境中,过于批判实证主义是否偏颇?

不过,这本书也给了我极大的启发和反思。可能是因为本科的背景让我对于方法论有过多的关注和追崇,认为“方法”才与“学”相关。但通过近期对《社会学的想象力》、《与社会学同游》等书包括Carey对于“新闻教育”和“传播教育”讨论的文献阅读。我逐渐意识到,社会科学研究过程中,我们的确要讲求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但这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探索气象万千的世界才是本来目的。想做人文社科学术的人,应当对人类命运有深切关照和反思,观察时代和社会,提出问题才是最重要的。


第二篇:与社会学同游读书笔记


《与社会学同游》读书笔记

《与社会学同游》语言平实,清丽明白,用例朴实深入浅出的讲述了社会学的前世今生,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学术修养。又在社会学的范畴内点评相关学科流派理论,像我们展示了一个心怀天下理解的 批判的 有人文关怀的社会学。在众多介绍社会学的书目中比较适合初次接触社会学的读者。

一 社会学家的形象

文章利用社会学家不引人注目的模糊形象开宗明义,讲述人们心中几种认为的社会学者形象:①“喜欢与人共事”“做有益于社区的事”的“童子军”,然而现实中他们注定有一丝令人扼腕的悲凉。“行善的兴趣”可能是研究社会学的出发点,但也存在恶意的 厌世的观点。②社会工作者的理论导师,但他们模仿精神病医师只是为了标榜自己助人的合法地位,却不实践。③社会改良者,19世纪法国哲学家奥古斯特·孔德认为社会学是神学的世俗继承者,统驭各门学科,为世人谋福利。虽然社会学在某些情况下为改善人的境遇做出贡献,但持这种观点的人很少了。④行为统计数字的采集人,这是由于美国社会学家一战后转向经验研究,注重研究技巧;且美国学术生活的政治经济水平推波助澜。然而他们对统计学只知皮毛,即敬畏,又无知胆小。⑤以科学方法对人类对人类现象进行解释的人,但他们太过迷恋方法论,失去了对社会的兴趣。⑥超然冷漠的冷嘲热讽者,受权利操纵的“政治角色”,但一切位居现代社会负责岗位的人都有个道德问题,

社会学家也不例外。

那么社会学家的理想形象是什么呢?以科学家的身份尽力客观工作,关注方法论,目地是用方法论理解社会。他们关注熟悉的世界,兴趣十分强烈,永无止境。其首要智慧是事物并非表面看上去的样子。

二 社会学是理解人与社会知识

①作者第二章介绍什么是社会学,它为什么吸引人,对我们理解这个世界有何帮助。就像人们狂热的追求宗教,为生存追求经济,比较稳妥的说法是,社会学是西方特有的思想成果,特别是社会学独特的视角,体现在术语的精细化以及对广泛的研究题材进行一种特殊的抽象上。

社会学家提问时肯定有一个预设:提问者有透过平常接受的人类行为目标去看待更深层的意义,其预设有个基本含义,人间事物有不同的层次。其参考框架有一个内置的方法论,社的现实层次并非官方所解释的层次,它带有揭露真相的必然性。受社会学固有逻辑驱使,社会学有时要揭露社会体系的假象。

每个西方社会都可分为可敬和可鄙两部分,美国社会学虽然很早就和“官方美国”联系在一起,但另有潜流以不敬的目光审视美国,其代表任务是没过社会学的早期代表人物,索斯坦·凡勃伦。但不恭敬不等于革命,且敌视革命,因为它不仅看穿了对现实的幻灭感,且看穿了对虚幻未来的期待。

社会学之所以和当代契合,正因为它代表了完全中性化的世界意识,现代社会的流动前所谓有,知识分子尤其频繁的改变世界观,而

中性化不主张唯一标准。

最后社会学的世界眼光吸引广泛参与,社会学放眼人类生活的广博 开放视野,不歧视任何种群,文化,与上文社会学广泛的研究题材呼应。

②社会学是自己我认知的良药。

对于一个人经历,不同的传记作家争论不修,我们自己也不断反复重申的解释。人们有一种出错觉,历史是固定的,现在是变动的。这不过是“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罢了,现代社会的流动加快,人们都适应特有的社会,在其中成长,也被环境附带的意义改变了其意义体系。那么,问题来了,一次次的改变 重组,却都不是终极的 一步到位的,那么是否有一步到位的特效药呢?答案是不能,但社会学提供了一个有效的解释体系,提供一种显而易见那的洞见:帮助人们避开人生旅途中每一个传教团设置的陷阱。

三 人与社会

人是社会意义的综合体,由各种社会关系组成。人在成长中努力在陌生人绘制的经纬上寻找自己的位置。当人知道如何定位,也就同时意识到对自己命运的无能为力。社会制度提供的程序规定了人们的行为模式,人们只有沿着这回满意的渠道前进。然而人们并不是忙着挣脱社会的束缚,来源于社会的社会观刺激人们在这一过程中追求得到社会指派的角色。社会不仅是外部的客观现象,还是处于内心的现象。不仅社会控制着我们,我们的内心也有许多束缚。

(一)社会从外规定人

从儿童到成人,人一直在把自己与社会地图上给他指定的位置划等号。人在社会里的位置处在特定社会力量的交叉点上,人只能在社会仔细界定的权利和威望体系内活动,忽视这股力量,人就要遭遇风险。那么社会体制是如控制人的呢?①社会控制,即社会迫使桀骜不驯的回归既定轨道的手段,任何一个社会都有,特别是暴力控制这是任何秩序的基石。现代社会常见是法律 经济 政治等控制手段,在不同的团体又有不同的具体表现,如机构企业以“谈话”的形式,家人朋友则会规劝,议论。②社会分层,这是用来解释人在社会的地位的含义,任何社会都互相统属的隶属的阶层,例如印度的种姓制度,美国的种族制度。每一种阶级的环境都产生不同影响,从个人以出生就开始,结果是有的人读大学,有的人进了少管所。③社会情景,社会情景由情景的参与者界定,人受情景指引。列举婚姻模式为例,在我们上场之前剧本早已写好。④制度,即由法律 阶级 婚姻 宗教组成的一套特色鲜明的社会行为。制度提供的程序,让人们的行为模式化。

(二)社会从内塑造人

社会束缚如此之多,社会的枷锁使人压抑,那么为何人还能承受?人与社会的关系不只是对立,人渴望得到社会的角色,渴望参与社会。社会在禁锢我们的行为时,也从根本上改变我们的思想。作者用了角色理论 知识社会学和参照组理论来解释。①角色是对典型期待的典型回应,当社会为一切人提供剧本时,角色提供人在剧本中演出的模式。从社会来看,身份是有社会赋予,并由社会支撑转化的;从个人看,角色不仅从外部调节个人的行为,更改变个人的内在心思。

角色理论让我们看到社会在人身上的存在,从知识社会学这个截然不同的出发点,我们也能看到类似的洞见。②知识社会学是研究思想的社会定位的科学,关注“谁说的”这个问题,指出思想解释,证明并认可具体的社会情景。最典型的就是“意识形态”,即某一为某一即得利益服务的思想。它在隐形的起作用,不认为自己在撒谎,人们在社会中收到潜移默化的影响。③参照组理论,它专注研究各种组织的功能。当人们面对以其为行为取向的参照群体时,渴求被接受。你挑选打交道的人时,也选择了一个世界观。社会不仅死外部的客观想象,还存在于内心世界。

四 逃离的隧道

面对社会无处不在的束缚,人们迫切想弄清自由的概念。然而自己可以感觉到,却不能用经验手段检验。人必须生存在社会里,且每一种社会都需要参与者带进来的意义结构来维系,这就让我们有了逃离的可能,作者指出的有:革命,超然,巧妙地利用,角色距离,游离几种。作者特别喜欢“游戏”这一词,指出人通过游戏取得社会角色,人在社会里恰如在游戏里扮演角色。人屈服于制度就是“自欺”,人能自欺,说明他生活在自由之中。可见同一个社会情景既可能是自欺的陷阱,也可能是自由的契机。自欺与自由的关系让我们看清悖论性质。自由以一定的思想解放为前提,社会给我们提供了温暖的相当舒适的洞穴,而“游离”是走出洞穴,独自面对黑夜的行动。

在这里,我仍有疑问,何为自由?仅凭自由的对立面存在,便肯定自由的存在,那么自由到底是什么?作者的解释很模糊。

五 社会学的伦理关怀和人文视角

马基雅维利主义于政治也好,于社会也好,本身只是一种看问题的方式,是中性的。一旦被缺乏同情心的人利用就带上了负面色彩,但可以肯定的是马基雅维利主义能帮助我们“突围”。社会学家是有道德的,但社会学不是道德的科学。实现主义所梦想的知识是通想权利的观点带有一丝乌托邦色彩,但至少可以获得清晰的见识。社会学的观点都带有伦理意义,在使人养成对社会的现实看法是使人受到一定的教化。作者列举了种族问题,同性恋,和死刑三个例子。种族歧视与同性恋歧视一样,都建立在不稳定的社会结构上,建立在不稳定的种族观和性角色假设上。人们知识确立并仇视一个形象,使自己的身份合法化,借此来“自欺”,逃避自己可以选择的自由。而死刑,是不人道的且对犯罪的威慑并不那么有效。

社会学在自我理解中走向成熟,这种讽刺意味的质疑本身就是人文主义的象标志。社会学家的研究方法的人文气息,他们关注平民生活,仔细倾听,不顾及自己的好恶客观评价。社会学与人文学科的主要研究领域都是人的境遇:都关注人之为人有何意义,具体情景里的人有何境遇。

社会学的人文主义色彩意味着开放性,特别是有历史与哲学交集颇深。社会学家关注当代的同时,也必须关注历史,在欧洲社会学从属史学的观点十分普遍。而哲学可以帮助社会学避免方法论上的幼稚,至少可以避免从非人文的视角利用统计分析法。

当今,大多数社会学家在学术机构供职,大学中竞争也很激烈,

然而大学的学术传统,在不安的良心面前重申自己的追求方式,使社会学的人文冲动有了生存空间。

社会学让人认清社会与人的相互关系,明白自我的存在在于本真,为人们在这个世界提供逃离的契机,让人迈出走向自由的第一步。

更多相关推荐:
读《与社会学同游》有感

读与社会学同游人文主义的视角有感彼得伯格是世界知名的社会学家他主要关注于社会学宗教社会学和神学的研究其著作涉及范围广泛论及当代重大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宗教问题在与社会学同游人文主义的视角一书中彼得伯格以其缜密的...

社会学读后感

今天在一个朋友空间看到这样一句话小学是一个班的小学初中是一群人的初中高中是几个人的高中而大学是一个人的大学有所感悟于是就写下来吧就像那句歌词唱的一样越长大越孤单狂欢是一群人的寂寞寂寞是一个人的狂欢我想很多人都有...

与社会学同游 彼得伯格

第二章作为意识形态的社会学社会一词的适用性不能只用量化标准绝对相反一套复杂关系清楚到足以被用来分析时足以当作一个独立的实体来理解时与同类的其他关系相对照而言社会一词就可以用来支撑这一套关系了社会学问题首先是整个...

与社会学同游读书笔记

与社会学同游读书笔记与社会学同游语言平实清丽明白用例朴实深入浅出的讲述了社会学的前世今生体现了作者深厚的学术修养又在社会学的范畴内点评相关学科流派理论像我们展示了一个心怀天下理解的批判的有人文关怀的社会学在众多...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

读心理学与生活有感刚拿到心理学与生活这本书的时候首先被它的厚度所震惊心想这么厚的一本书得有多少难懂的理论知识要去理解啊但我刚翻了几页就发现它和我想象的那种艰深晦涩的学术著作有着很大的不同首先由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

《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读后感

转变中的法律与社会读后感1213180874张习坤法律要体现社会变革的要求不同的社会状况会有不同的法制模式与之适应而针对当代的社会现实情况应采取何种适应社会变革的法律模式这就是作者在本书中所要阐述的问题在书中作...

《化学与生活》读后感

化学与生活读后感化学与生活教材与社会的联系更加紧密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与其它教材不同的教学方式具体来讲在教学过程中有以下几点感想1注重从各地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化学与生活教材强调的不是...

观《社会学与生活》有感

社会学与生活社会学在我们的生活中究竟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我刚开始觉得很模糊在我看了理查德谢弗的社会学与生活后对这个问题的答案也越来越清晰了其实社会学是一门包罗万象的科学它不但涵盖性别种族阶层年龄等...

心理学与生活 读后感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是一本很实际很基础的心理学入门书籍它能让一个对心理学毫无所知的人有能力一步一步的走进心理学更深奥的世界看了这本书让我发现原来生活真的到处都有心理学这本书有十八章主要介绍了生...

《伦理学与生活》读后感

伦理学与生活读后感公共伦理学是我们班这学期要修的一门课在此之前我对伦理这个词没什么概念当我在上课时见识到各种各样的关于伦理学的案例时我才发现研究伦理其实也是一件蛮有趣的事情而在这个学期中我读了一本关于伦理学的著...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

心理学与生活读后感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是一本很实际很基础的心理学入门书籍如果想了解一些心理学最根本的知识看这本书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是本最普通的心理学书籍里面没有心理测验没有心理故事没有人力资源社会任何一个方面的...

人口社会学读后感

读后感佟新所作的这本人口社会学第4版在封面上就提到这本书是21世纪社会学教材通过阅读以后我发现这本书的内容更多都是理论性解释人口社会学中所涉及到的一些专业名词本书共分四编十五章第一编讲授了人口社会学的基本概念基...

与社会学同游读后感(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