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第七天》读后感

时间:2024.4.20

我看《第七天》

看余华的新作《第七天》是十几天前的事了吧。说来也奇怪,对于余华、王小波、莫言他们的书我一直都是排斥的,说不上原由,莫名的排斥。非要说个所以然的话,最多也就是厌恶他们生活的那个时代吧!

接触这本书,说来十分偶然。同事说最近看了本好书,特别搞笑,也就讲了那么一小段。讲到殡仪馆的人打电话催促他去火化,他想到自己还没有穿寿衣,他为自己净身,当时就想着确实挺搞笑的。后来又讲到他到殡仪馆排队等着火化、讲到普通人和贵宾区的人分别都在谈论自己的寿衣和骨灰盒。贵宾区的人攀比谁的贵,谁的好,普通人们说着自己的怎么划算等等。那一瞬间我觉得这本书我必须看,是本我喜欢的书。

几经周折才下载到这本书,迅速的看完了,其实里面的内容很普通、很日常,但看的时候总是觉得很多地方很感人、很多地方很伤感、很多地方很无奈,眼泪一直流到内容结束才止住。久久不敢再去碰触,总觉得里面说了很多东西,但自己无法清晰、准确的将他们诉诸文字。书的第一天讲了自己到殡仪馆的情况,无论是分区、大家相互的讨论、等候市长火化,前前后后就两个字可以形容,现实。这就是现实,随处可见,愤恨的现实。第二天讲的是自己和前妻的事,爱情与面包的取舍吧!我认为是很真实的反应了女人的心理,每个强势的女人都想有个平凡的温暖的小港湾,有个真心迁就、疼爱自己的老公。但理想、抱负、自己的人生观又不允许自己仅仅做一个不谙世事的小女人,总有一颗想要征服世界的心,爱情与面包的战争就此开始了。后面几天又看到了很多,诸如热门的强拆事件、包养、携款潜逃、鼠族、卖肾等等让人很愤恨、很心酸的现实。但也有很多让人很欣慰,感到很温暖的情节,死者和他父亲之间的父子情,两个小青年的爱情,父亲和朋友的友情等等。

看完之后我推荐给很多人过,但大家要么没有时间,要么不感兴趣,看了的很多也觉得不喜欢,觉得说的太现实了。现实也好,荒诞也好,在我的认知中这是一本好书,一本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的书。那之后我也尝试着看了余华别的书,但感觉就不怎么喜欢了,或许真的也就那么一本书能触动你的心灵吧。就像之前看《狼图腾》喜欢到不行,但后来再看同时代的书就觉得味同嚼蜡了。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能偶尔遇到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来一次心灵的洗礼,你是幸运的。


第二篇:时代的创伤—— 读余华《第七天》有感


时代的创伤—— 读余华《第七天》有感

余华的小说,从《活着》到《兄弟》,承袭的皆是荒诞现实主义风格。笔下立着的人,其悲苦与凄惨似乎已到想像的极点,简短对话延展的情节,其怪诞与荒谬,似乎超出我们时代的承载极限。 触摸真切的时世,不禁会疑惑地问,这是虚构的悲切,还是我们置身其中的年代底色? 《日瓦戈医生》作者帕斯捷尔纳克说过,作家只可能描述真实的自己。当代中国作家中,余华对突进时代的忧思、对人性扭曲的解剖、对小人物苦难命运的独白,通过不同的文本呈现,文字背后是撕裂创伤的真实,是荒谬组合的警世寓言。

读了《第七天》,这种印象更加深刻。有人说,《第七天》比《活着》更绝望,比《兄弟》更荒诞,就像一个怪异的剧场,同一个舞台上半边是众神狂欢的喜剧,半边是痛彻心扉的悲剧。这个潘多拉魔盒,你无法确切地知道打开以后将会面对什么样的情景。也许你是喜剧的看客,也许你就是悲剧的帮凶。

余华说,与现实的荒诞相比,小说的荒诞真是小巫见大巫。《第七天》让人想起果戈理的《死魂灵》,"我",一个走向死亡的灵魂,等待火化的躯壳,在死魂灵的世界里游荡追寻,在阴阳两界来回穿梭,"我"的悲戚与无奈,在更多凄苦背影中显得不再那么急切,在聆听、交流、寻找过程中,"我"体会到了什么叫"死无葬身之地"。

如果有复活的魔力,把"死魂灵"的世界翻过来,"我"在七天中的所见所闻,何尝不是一个活脱脱的现实世界!被强力拆迁掳去家园的小孩,为给女友买手机不惜卖肾的打工仔,这就是我们所能想到和看到的人间悲情。它存在于作家凭空虚构的故事中,但却长在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壤里。

以小说的荒诞嘲讽现实的荒诞,以文学的绝望描摩现实的绝望,以虚构的七天对应生存的每一天,作家要把悲剧舞台上人心的亮度,放到光怪陆离的喜剧舞台上晾晒、镀色,把小说中的荒诞不经,放到现实的淋漓乱象中比对、映照,究竟谁更接近真实,看看文字能否唤醒活着的灵魂。

"我"其实类似于阿来《尘埃落定》中的傻子"我",都是非正常眼光解读世界,没有拘促,没有保留,没有顾虑,谁会与一个死去的灵魂计较失真呢,谁会与一个精神失范的傻子认真交谈呢,而恰恰是他们,戳痛了现世的神经,揭开了繁华时代的创伤。

我们早已告别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腐朽年代,是否还需要接受余华式的伤痕展示?我们在走向繁盛、接近幸福的路途中,是否还需要接受"兄弟"式的劣根反绉?对于看得见的失衡和看不见的挣扎,我们以什么样的姿态来分享艰难?

没有人能够否认"我"之所见所闻已然绝迹,第七天只是众多悲苦人群的断面,还有多少隐藏在我们视线之外的"第七天"?富豪的奢华或许与你我无关,但弱小生命的绝望却不应该被人忽视。 《第七天》是对现实的批判与考问,它指向每一个催化死魂灵的社会细胞,就像一杆锐利的投枪,直插道德与法则的底线。我们所能,不止是唏嘘、哀叹,而是不要成为戳破底线的投手。

更多相关推荐:
余华《第七天》读后感

余华第七天新星出版社20xx年6月版人间的最后一片净土存在于死无葬生之地读余华第七天有感到第七日神造物的工已经完毕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了旧约创世纪主人公男杨飞41岁已死其养父杨金彪已死其前妻李青已死其好...

《第七天》读后感

第七天读后感网上的版本余华新书的名字叫第七天看完整本书后才发现这个名字企图在吻合中国传统的头七虽然书的前面写着了旧约创世纪的句子书的内容看似很荒诞写的是一个死去的灵魂在七天里的见闻和回忆第七天仍然是小人物的故事...

《第七天》读后感

第七天读后感书里写了七天在每一天都讲述了不同的人不同的故事但这些故事并没有在怎么关联起来这就让这本小说几乎成了一个短篇小说集如果说有什么关联的话就是它们所叙述的情感都是关于绝望他们都是这个社会的弱势群体从各个角...

读第七天有感

读第七天有感第七天这本书的内容看似很荒诞写的是一个死去的灵魂在七天里的见闻和回忆第七天仍然是小人物的故事温馨又揪心的爱情分等级的殡仪馆养父子感人至深的亲情刘梅等鼠族的辛酸冤假错案杨飞的这些经历在就像我们所生活的...

读余华《第七天》有感

读第七天感再读余华的第七天依然热泪盈眶书中以我杨飞死后还魂行尸走肉穿梭阴阳追忆过往逼问现实勾勒出一幕幕现实的死憧憬了一幅幅期许的生描绘了一片凄美的世外桃源取了一个讥讽的名字死无葬身之地但看这里有多美水在流淌青草...

《第七天》读书笔记

《第七天》读书笔记,内容附图。

读余华《第七天有感》

观开学第一课有感如果说学校教我们的知识是枝干与叶芽的话那么开学第一课教我们的就是如何伸展好根系一边涉猎更多的养分稳好根基与生长方向梦想无疑就是这样一类东西正如圣经上说信心就像一粒芥菜种种在地里的时候虽比地上的百...

《七天》读后感

七天读后感最近我读了一本叫做七天的书作者是马来西亚的许友彬这本书讲的是一辆校车在雨天突然掉进地洞和外界失去联系车上载着四个同学善良的白荷勇敢的健云娇弱的晓玲和自私的君顺四个同学与司机欧叔在一起开始了一次惊心动魄...

时代的创伤—— 读余华《第七天》有感

时代的创伤读余华第七天有感余华的小说从活着到兄弟承袭的皆是荒诞现实主义风格笔下立着的人其悲苦与凄惨似乎已到想像的极点简短对话延展的情节其怪诞与荒谬似乎超出我们时代的承载极限触摸真切的时世不禁会疑惑地问这是虚构的...

《幸福的七种颜色》读后感

读幸福的七种颜色幸福是一壶醇醇的酒让人品味一口就回味无穷让人从此奋起步伐努力去追寻可能我一向是书的名字来看待一本书这本书的名字挺吸引我的可知其实从内心出发或许我不是一个很幸福的人不然怎么会看其他人的幸福书来让自...

《幸福的七种颜色》读后感

幸福的七种颜色读后感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读书已经逐渐被人们所淡忘再加上五彩缤纷的现代生活对我们的视觉冲击使得我们与书本阅读之间产生了隔阂我本身并不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但在偶然的一次机会中我看到了幸福的七种颜色这本...

《七天》读后感5

七天读后感这是一个有趣的故事一次意外变成了一次历险故事讲的是一辆校车在雨天突然掉进地洞和外界失去了联系车上载有四个学生善良的白荷勇敢的健云娇弱的晓玲和自私的君顺其中白荷和健云之间有着家族恩怨四个孩子与司机欧叔一...

第七天读后感(1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