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孤独,恒久如新--《洗澡》读后感

时间:2024.4.20

唯有孤独,恒久如新--《洗澡》闲记 小说《洗澡》主要描写的是一个文学研究社里的若干知识分子形象,时间在新中国成立后,有许彦成和姚宓二人的爱情发展轨迹与知识分子接受以改造思想为目的的洗澡运动两条线索。作者杨绛表示力图在作品中展现那个年代之中的纯洁的友谊,并融入了作者对于人性的思考。这本书是我读过的为数不多的当代小说之一,我认为比较值得推荐,并作此笔记。我的读书笔记当然不可能做很多系统深入研究,仅仅是出于不让自己彼时突然在脑海闪现的一些想法白白流走之考虑而作,凡思维所及,悉数记下,形散神更散,仅作朋友间互相交流探讨之用,内容也不固定于这本小说之内,写法随意,多六经注我式解读,实在算不上争鸣之作。朋友们看完若有一些感触,欢迎分享,对文中的疏漏或不严谨之处,敬请指正。 最美的情愫

抛去道德的因素,单纯看主人公徐彦成和姚宓这对恋人间的那几封信,还是很有韵味的。彦成表现的一片痴心,阿宓开始表现的冷静周全最后又突然意蕴悠长地表示“我就做你的方芳”,真的很感人,确可拿宝玉对黛玉说“你放心”作一比。阿宓的态度从最初的不反应到威胁再到肯为彦成解忧,(也只有她能解开他的心忧了)从冷静的分析再到最后的不愠不火的热烈,极其传神地刻画了她的对爱真挚,心忧他人,理智冷静,然而又恰到好处。

两性关系中,最让人回味无限的大概就是从相互的认识,互放光亮,到彼此艰难的试探,到最终各自将原本小心翼翼保护着的心完全毫无防备地袒露给对方的过程了吧。也许真的会有这样的人,他/她的到来让你改变了对生活的看法,改变了对自己的态度,让从前的生活此时显得残缺而黯淡。他/她能够并欣然地走进你从前的心路当中,怀着极大的热情,像珍惜他自己的记忆一样也对你的世界视若珍宝。每个人都应该是一个完全独立的个体,这没有错,但是,我们确乎需要一种依赖,一种藉此同这个世界发生联系的凭借物。小时候,我们挥动着四肢等爸妈来搂抱。为人父母以后,本能让我们从收集孩子一点一滴的成长足迹过程中分享到无限的欢乐。至于陪伴我们最久的那一个人,最初与我们并没有任何的联系,可是当你能够发现那个原本毫不相干的人与你怀有同样的热情,相似的追求,和谐的节奏,最终是默契的共鸣之时,你怎能不发自内心地颤栗呢,慢慢变得像

语言学家一样的谨慎,权谋家一样的用心计,像诗人一样的神经敏锐,像一个吝啬鬼一样的斤斤计较。如果最热烈的恋情没有能结出果实甚至不能无疾而终,感觉自己就会像被一个吸血鬼吸干了生命力,只留下浑身的无力,与被掏空的感觉。然而,还有比这更恐怖的事情。有些人会因爱生恨,仿佛难以驾驭爱情的力量,反而走火入魔,产生向全世界报复的心理,或者从此郁郁寡欢,失掉了一切生活的乐趣。因此,当我们感受到到徐志摩“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偶然》)这样潇洒的情怀时怎能不长久的被打动呢?读到普希金“但别让这爱再搅扰您的安宁,我绝不想带给您些微忧烦...愿上帝为您选中另一个情人,能像我一样真挚地把您迷恋(《我曾爱过您》)时,怎会不被诗人高尚的情操所感染呢?爱情如果没有把你变得更好,也一定不要让它把你变得更坏,这样才算是对爱的尊重和珍爱人生的一种操守吧。

美丽而无辜的配角:杜丽琳

“她大衣领上的皮毛,头上大围巾的绒毛,软软地拂着他的脸颊。两个人越谈越亲密,一个是痴心,一个是诚恳。一个是爱慕,一个是感激。”单身狗表示看到这里真的很容易想入非非,说明作者勾勒细节的功力很强。表面上看这真的很像是一个比较美满的婚姻的预兆,谁能想到其实包含着不小的问题呢。当局者迷,旁观者又何尝能说得清呢?长久地看我们都是会变的。就算开头再完美再十分安全可靠,天长地久也保不准会生变故。

对于丽琳,首先应该强调的是,她并不是完全出于利益的考虑才选择许彦成的。如果选中他真的只是投资,那么她在选择上会谨慎许多的,必然不会那样自作多情,以至于最后下结论认为许对她也有深深的好感。她是早就想要一个值得托付的男人没有错,可是,这难道不是大多数人的需求吗?而且文中有一处明显的证据,表明丽琳希望许爱他,夫妻吵架时她曾说他许多年以来欠她的三个字云云,明显说明她并非真的只想锁牢一个男人便是,她也有情感的需求,自己更是先倾诉爱意在先。

其实我们看,在文中没有哪一处丽琳是真的惹人讨厌的。事实上,从小说中看,评价她贤妻良母,有见识有涵养并不为过。相反,有一个我觉得很露骨地表示了作者对她的态度的一个场景,姚太太等丽琳走后极没风度地对女儿评价她是个笨蛋,看到这个之后我反而对姚太太有一点看法。我不知道为何爱听西洋音乐就是

高雅,爱听电影里的情歌就是俗气和笨蛋了。

丽琳的不幸,主观上讲最主要是因为她不太谨慎,轻率大意地做出了选择和决定,没有想到彦成在这些事情上还很不成熟。婚姻来的太快,一次沟通就解决了。对于丽琳要他一直对她真诚的要求,彦成一口答应。这个时候的彦成,表现出的只是老实加一丝木讷,只是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对婚姻有信心,他的表现也像个孩子。 爱让一个人的不自信和不安表现到极致。不被爱的时候怎么做怎么说都错。如果丽琳当初看得更清,就少了许多年的辛酸与眼泪,不会让那么多的心力白白浪费了。

很多人都说杨绛是个仁慈的人,在《洗澡之后》给每个人都安排了美满的结局。我觉得在解决三角恋关系这个主要矛盾的方面,杨绛的仁慈主要就是表现在让丽琳主动改变,让她不再钟情于彦成因而不再受被丈夫冷落之苦,据此也可以看出,基本上杨绛不怎么觉得彦成对丽琳应抱有较深的内疚感。许偶尔闪现的歉意和对杜的反感、对姚的痴情投入比较起来太微不足道了。我们从杨先生的爱情观里可以看到一丝端倪:“男女结合最最重要的是感情和双方互相理解的程度。理解深才能相互欣赏吸引,支持和鼓励,两情相悦。夫妻间最重要的是朋友关系,即使不能做知心的朋友,也该是能做得伴侣的朋友或相互尊重的伴侣。门当户对及其他,并不重要。”很明显,作者就像是在指点给读者,你看!像杜丽琳那样根本不能理解徐彦成那样的心地高洁志向远大的人的女人,和人家急匆匆谈一场情就简单粗暴地结婚的女人,是没有好下场的。你再看姚宓这样的真正能理解许的心胸的又并不奢求永远占有她的这样无私又纯洁高尚的女人,才配得上享受美好的爱情。杨绛的爱情观我是非常赞同的,只是,靠拥有这样一个剧情的故事来表现这一点认识,我真不敢说有多推崇。

小说中的形象与时代

作品中主要人物姚宓除了爱扯些东加长西家短有些嘴碎之外几近完美,彦成和丽琳算是比较立体,余楠,姜敏、江涛涛、施妮娜可算是标准的反派,基本上从他们身上看不到明显的优点,善保和罗厚则更属于概念化存在,前者是忠厚老实,后者是仗义机灵,大概也是作品篇幅所限,书中人物多不能刻画的较完整饱满,不过对于了解现实还是多有帮助的。丑恶的现象总是存在的,而且谁都可能会做,不管故意或者无心。无心的过失尽可能原谅,因为自己也必然会犯错,宽容他人

便也是悦纳自己。而对蓄意的恶念要时时怀有戒心。

我从我可能比较幼稚片面的眼光来看,认为那个年代的知识分子大概不会是真像小说写的那样是坏到骨子里的。总没有人天生愿意一直朝着心中的阴暗面生活在社会中。小说一贯的基调是和风细雨式的,偶有阴云也很快散去了,写坏现象也比较浅、轻,但一个彻头彻尾的坏知识分子,即使坏的轻,也总让人觉得不很真实。我想,既然小说能称为半部《红楼梦》加半部《儒林外史》,那么在形象的塑造上或许应该是更完整细腻充实一些。《儒林外史》我不晓得,但《红楼梦》不用说,不仅形象数量丰富地异常罕见,而且性格特征刻画细腻立体的就已经很多了。

“所以关键是要有正确的思想,要用马列主义为指针,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看到了第二部第一章,稍稍了解了一下新中国成立初期那个年代知识分子开会的场景。见到知识分子不得不说上面这样的话来表态的时候突然感觉有点不是滋味。神奇的现象还有很多。专家们搞文学研究工作需要听从首长指示,滥竽充数的人借权力之便凌驾于内行之上耀武扬威。开会的结果需要向领导汇报,评价学者境界高低需要考虑政治觉悟......

从海外归来“投奔光明”的彦成、丽琳夫妇面对新中国此种新局面不知心中会作何感想,当丽琳不得不在文学研究社成立大会上谨慎地表明自己的政治立场时,她又会感觉如何?

可以看到,小说中的学术研究领域并不是一块净土,而是在播种之前就把土壤性质严格控制好了的,如果有不合意的植株冒尖了,当然就要掐死在摇篮里。仿佛一个弱女子换了一个更强硬的丈夫,被霸占了还要被迫歌颂新丈夫的恩德。不过,毕竟只是小说,是艺术化的产物,不必深究。

作品的语言风格

杨先生语言风格犀利而老练,表现力很强,比如有一处写“丽琳撇下这句话,让姚宓自去细细品味她的“临去秋波那一转””,出自《西厢记》张君瑞的唱词,“饿眼望将穿,馋口涎空咽,空着我透骨髓相思病染,怎当她临去秋波那一转”,指莺莺离去时回头眼角含情地顾盼张生一眼,送他根菠菜,是写男女间有好感的眼神,此处却写丽琳面对这个可能会抢走自己心爱的丈夫的假想敌,以她极有风度和贤淑气质的标准美人身份,只给了姚宓秋波一转,非常引人遐思,蕴含丰富,

作者便是没有写到姚宓的反应,读者也可猜到了,很值得回味。还有诸如余照笑他爸爸穿上新制服活像猪八戒变的黄胖和尚,先从外貌颜值上对反派余楠发出嘲讽,诙谐而稍显狠毒。

作者也很善于巧妙制造悬念。文学社成立大会上,余楠搜寻可能和姚宓打无线电的那个男人,书中写“他旁边的许彦成呆呆的注视着他的标准美人”,看起来应该不像是他,可结果怎么样呢?似有疑惑。但从后面的情节知晓后再翻这一节便豁然开朗。彦成定是看到了活泼清新有灵气的阿宓而内心蠢动,自然想起了自己已有的宿命“标准美人”,正不知在那呆呆的注视里蕴含着多少失望和不甘呢。 至于诸如“朋友的友谊往往建立在相互误解的基础上,恋爱大概也是如此。”“据说追求她的人多于孔门弟子七十二,”等等这样睿智的妙语,和以上所说的巧妙的构思一样,小说中俯拾皆是,读来非常有韵味。

闲话:人与书的缘分

读书和识人有个很有趣的共同点,都是要靠一定缘分的。我看到给我推荐《洗澡》这本书的老师在朋友圈中抒发了他与这本书之情分,偏偏我就不能对它产生很多感触。这种东西是不可强求的。套用一句比较流行的话,幸福就是在对的时间里遇见那本对的书。我感觉,能让你看后很久还在脑海中能清晰辨认出它曾经带给你的那种感觉的书真是不多的,甚至可以说读一本少一本。你的阅历,心境都会影响决定你读某本书是否会印象深刻而心有感触。高二时我初读海涅与歌德的抒情诗,天知道那是怎样一种美妙的体验,像是发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神秘而亲切,现在再读却只有重温,几乎没有一点新的触动,认为也不过如此。高一时读到装订非常精美的《契诃夫小说集》,对契诃夫抒情小说中流露出的那种“不能再这样过下去”的社会情绪深深打动着,人生末途的《苦恼》《哀伤》,深切困扰着美好青春的《带阁楼的房子》《在流放地》,搅动中年人不安的神经的《醋栗》,《套中人》,压抑无邪童年的《万卡》,我认为都是契诃夫优秀作品中最动人的佳作,曾经带给我无数的感动,现在却全都变成了只在记忆中才会存在的情感记忆,再也捕捉不到当初那种情绪了。

胡思乱想:《洗澡》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对比

小说中彦成和阿宓的相识和相知来得从容淡定,不慌不忙,大概是比较接近现实的,而互相间内心的大胆吐露也要等到后来秋游放鸽子事件发生之后,而且还是

用信件这样一种温和舒缓的方式进行的,彦成的炽烈和阿宓后来的深情都来得极为省俭。如果我们拿莎士比亚的经典作品《罗密欧与朱丽叶》来比较着读,应该会发现很有趣的差异。事实上,这两部作品之间并没有很多在学术意义上值得对比研究的地方,仅仅是出于有意思才这样做的。来看后者,罗密欧整日徘徊在被凯瑟琳拒绝求爱的阴影中嗟叹,等到了凯普莱特府中参加舞会,一眼撞见新人朱丽叶之后却登时燃烧了:“啊!火炬远不及她的明亮,她皎然悬在暮天的颊上, 像黑奴耳边璀灿的珠环,她是天上明珠降落人间! ......”并确信地道出,“我从前的恋爱似假非真,今晚才遇见绝世的佳人。”再看朱丽叶,“要是他已经结过婚, 那么坟墓便是我的婚床。”远远的四目相接就已经在双方心中燃起熊熊的烈火,而且表达非常热烈奔放。如果说许姚二人的情感交流主要是写信那两章的内容,那么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就来得太快了,就在舞会结束的当天晚上,一个窗前,一个花园中,对白的辞藻更加华丽而且运用丰富的诗句来细腻刻画人物的情感、思想,被后世千万遍的吟诵,真挚热烈而华美。我们读者的心几乎是时刻都在随主人公的对白而激烈地跳荡着的。这样的差别,大概不仅是因为不同的体裁对篇幅和风格节奏的限制,也是因为不同的艺术家对美的不同理解和追求。我们在《洗澡》这样更类似于现实生活的作品中可以细细联想每一个琐碎的细节,捡拾生活中的平凡的美。而在莎翁式的戏剧中则尽可以毫不餍足地寻找最浪漫最动心的场景和最纯粹而彻底的情感体验,像夏夜里做的一个美妙的梦,醒来时还在痴痴呆呆地回想。

命运并不掌握在自己手中

《洗澡》最后有一个看似很平淡的结尾,正像普通人的生活一样,工作的重新分配让彦成与阿宓的恋情无果而终了。虽然作者后来补写了《洗澡之后》,给他们剧中主角们都设立了一个比较完满的结局,但是我不想让为了写结局而写结局的大团圆式的续作影响我对原作意蕴悠长的收尾的美好印象。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有很多原因导致了种种缺憾的产生。彦成在学术研究上可谓天资聪颖,大概在他大学决意把宝贵的时间用在他认为更有意义的事物上时,他感觉命运很大程度上是把握在自己手中的。可是,当姚宓的出现让他情窦初开之时,他大概才感觉到命运的不可操控与幸福的遥遥无期,好似就在眼前,却又如镜中之花般。丽琳是不会心甘被他抛弃的,而且他和阿宓以后再不能方便地来往了。为什么丽

琳当初偏偏是喜欢上他了呢?为什么让他感觉到从前生活为何是残缺的、盲目的因而是不幸的那个人要那么迟才出现呢?为什么他自己在处理这些事情之时从来没怎么像在学术上那么得心应手呢?当某一个阶段你渐渐看出自己的性格和能力将来会如何决定自己未来的道路之时,你会不会有一点失望或者不甘心呢?然而,没有一个人是绝对幸福的。幸福和不幸都是相对的,是比较出来的。起码在小说中看,作为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彦成大概熬过了动荡的历史时期,还活得好好的。这就已经是相当的幸运了。而且起码他得到过另一个人的爱,虽然来的太轻易,因而也没怎么珍惜。我们选择承认这种真实并承受下去,大概就是为了显示我们永不屈服的精神,不在命运的安排下低头。所有一切过不去的都会过去,而那些我们曾经争取到的,拥有过的,都将是我们永远的亲切的怀恋。

身边的景致换了又换,各种繁琐而必要的要紧事来了又去,唯有心中的孤独,却恒久如新。撇开丽琳不说,彦成和阿宓我觉得都符合这样的描述。让我们祝愿两颗同样孤独的心会在人海中相遇,相守,共同诉说过去龋龋独行的经历。正是,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在我们这颗蔚蓝的星球之上,如果有什么东西足以让我们的家园显得卓尔不群,让这颗行星值得被永远铭记,我想,那就是爱,经久回荡不息的、穿透古今的爱。容我引用下不太合适的几句《梁祝》歌词来结尾吧,“碧草青青花盛开,彩蝶双双久徘徊。千古传颂生生爱,山伯永恋祝英台。”


第二篇:读后感新


《修德之功莫大于主敬》读后感

读完康熙皇帝《庭训格言》感触很深。康熙皇帝从5岁登基到一代大帝,其治学、治国之术实在是强。两百多字的修德训言讲出了修德在于主敬、在于日集月累。

主敬就是讲修德要从加强自我抑制能力入手,通过不断学习来提高自我道德修养。毛主席为我们树立的雷锋精神,讲的也是这个道理。雷锋道德修养高,就在于他平时注重学习、注重以纪律和规章约束自己,在学习中进步,最后成为全国乃至全世界学习榜样。

同时,文中提倡任何事都要防微杜渐,大小事务,都要一体留心,要将失误防止在萌芽阶段,不要因为事小就不加防范,小失误积累多了也会变成大事故,小失误萌芽阶段不防止,必定发展到不可遏止的地步。

读过康熙皇帝《修德之功莫大于主敬》格言,细细品味着这篇文章,我感觉我们在工作中也应该按照康熙皇帝文中讲的,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学习法律法规,学习周围同事好的经验。同时,要在这个物欲盛行的社会,加强自我抑制能力,不随波逐流,慢慢积累和提高自身道德修养,做一个道德高尚、专业能力强,有利于家庭,有利于单位,有利于国家的人,这样才能不枉人生。

从现在开始,对公司安排给我的工作,我将按照康熙皇

帝格言中所讲的道理,从抓小事入手,防止工作中的纰漏发展为事故。同时,注意自身道德修养的培养,锤炼自身修养,完成好本职工作。

乔千庆

更多相关推荐:
读XX本书读后感

在我拿起这本书名字叫麦田里的守望者我没有想到这么薄的一本书会产生这么大影响在我心中产生这么大的影响一个少年形象出现在我的脑海中他是大人们眼中的坏孩子因为他所作的所想的一切都不像话他的成绩也是那样的糟糕几乎没有人...

读读后感

读小学生之友有感白马桥乡中心小学六班李诗琦指导老师江芳兰读书使人善于思考读书使人深刻使人睿智书给了人成长与精神的营养这本小学生之友也给了我很多很多的启示与感动谁说伟大的莫言童年是一阵欢笑呢他是一个生活贫困的人嗜...

阅读经典读后感

我心中的榜样读西游记有感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它是明朝末年吴承恩写的这部小说讲述的是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故事在去西天的路上有很多妖魔鬼怪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和挫折终于到达了西天取到了真经在他们师徒四人当中我...

教师读一本好书读后感

教师读一本好书读后感教师读一本好书读后感挤出时间读点书吧只有这样你才能偶尔遭遇好书一个人与一本书之间冥冥中有一种缘份读书对于我们教师学习新的知识来面对新的挑战更是不可忽视的它能提供我们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但是由于...

《怎样读书》读后感

怎样读书读后感看了胡适先生的怎样读书一书得到一些感悟胡适先生在书中提到读书可以有三种说法一要读何书这个问题不易解决因为个人的见解不同个性不同各人所选只能代表各人的嗜好没有多大的标准作用二读书的功用从前有人说书中...

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

关于读后感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或几句名言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读后感也可以叫做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所谓感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

读书读后感

读书读后感篇一今天我是升旗手gt读后感升旗手也许在别人心里只是把国旗升上而已但是在孩子们的心中却是一种荣誉在暑假里我读了今天我是升旗手这本书我被书中的人物情节所吸引住了这本书主要写了主人公肖晓出于军人家庭崇拜英...

名师引读读后感

名师引读谁动了我的奶酪读后感谁动了我的奶酪并不仅仅只是一则寓言故事他更是某些人生活真实的写照书中主要讲述4个人物两只小老鼠嗅嗅匆匆和两个小矮人哼哼唧唧他们生活在一个迷宫里奶酪是他们要追寻的东西有一天他们同时发现...

论语今读读后感

论语今读读后感同济大学附属七一中学周旭峰暑假期间拜读了李泽厚先生的论语今读联系自己的教学育人工作有所触动论语的真谛是要告诉我们怎样才能获得心灵上需要的快乐全书主要讲述了孔子的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世之道立身之道交...

亲子阅读读后感

亲子阅读读后感自从学校开展亲子阅读后我尽量抽时间和孩子一起阅读与孩子一同学习根据孩子的需求或借或买有时候是孩子读我听有时候是我读孩子听有时候是我们一起阅读遇到精彩的部分孩子要求分角色朗读我们读八十天环游地球这是...

读书活动读后感

读我的可爱的日记本有感在老师给我们借了一本阳光姐姐伍美珍写的我的可爱的日记本以后我就开始坚持每天写一篇日记我把握的喜怒哀乐都写在里面还记得我的可爱日记本里面阳光姐姐说的一句话日记是写给自己看的而作文时写给老师看...

和家长读书读后感

我和妈妈读感悟真诚有感在假日里我和妈妈共同阅读了感悟真诚这篇文章让我们深深地感悟到了真诚这个词语感悟真诚主要讲了作者想卖掉家里一副有缺陷的琴爸爸原先有些不愿意但后来还是答应了当买家来了后爸爸拿琴给她示范声音时我...

读读后感(4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