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丽塔》小说主题内涵的后现代式嬗变

时间:2024.4.14

《洛丽塔》:小说主题内涵的后现代式流变

一《洛丽塔》的划时代意义

早在19xx年,佛克玛就根据学术界比较一致的看法,将同样出生在1899年的两位文学大师博尔赫斯和纳博科夫加上贝克特奉为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 虽然纳博科夫本人对淹没作家个性的任何流派划分都非常反感,但他引起轰动的杰作《洛丽塔》19xx年在美国的出版对后现代主义来说具有的标志性意义,却是他始料未及的。

站在文学史的高度俯瞰,不难发现:1857年绽放的两朵奇葩——波德莱尔的《恶之花》与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象征着现代主义文艺出场,一百年之后,差一点胎死腹中又历经磨难才“修成正果”的小仙女《洛丽塔》甫一降临人间便立刻让世人为之神魂颠倒,她的出现则宣告了文艺发展史上一个新时代的开端——后现代主义文艺的出场亮相。

在西方文学发展史上,现代主义经过百年发展以后衍化为学术界认定的后现代文艺。从文化诗学角度考察,《包法利夫人》与《洛丽塔》两个“妇人”在文坛上引发了两次“地震”,她们的“放荡”引起同样的轩然大波,也同样让“卫道士们”乃至善良人士寝食难安,在同样被严重误读、同样遭受“道德审判”而被查禁命运的两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小说背后,同样潜伏着非同寻常的文化诗学意义与一条前后相继的小说发展的“纯艺术”轨迹。她们俩最大的相似之处在于同样打破了读者的“阅读期待”、颠覆了“常规”的小说美学原则、冲破了时代可以接受的“道德底线”。二者的最大区别在于,《洛》施展出童话世界中常见的魔法,给她的创造者——穷困拮据的纳博科夫带来了出乎预料的巨大财富与国际声誉,“高雅”艺术与商业运作这两种看似根本不可能产生化学反应的“物质”竟然在后现代社会语境的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一种威力惊人的“新化合物”,而艺术与商业的奇妙联姻正是后现代主义现象的一个典型表现。

说《洛丽塔》的出版标志着后现代文艺的全新开端,除了文学史的时间发展与文化诗学的角度观照以外,其实还有一个更为内在、更有说服力的隐秘原因,那就是,《洛丽塔》集中体现了后现代文艺区别于以前文艺的全新特征——主题内涵的后现代式嬗变。

二 《洛丽塔》——主题的“能指滑动”

传统小说应该具备的最根本的要素之一是有明确的主题思想,哪怕是现代主义作品,其内容虽然晦涩含混,但在种种隐晦叙事的背后,却潜伏着一个较为共同的主题:存在的荒诞与人的异化。而到了《洛丽塔》这里,习惯了传统美学原则的人们恼怒地发现,《洛》的小说主题看起来似乎是传统“爱情”题材的“现代发展”,但批评家在做实际的“主题认定”之时,却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局之中。

《洛》正是一本泛主题的空灵之物,是纳博科夫最为大胆的美学历险:他故意越过传统的“道德底线”,选择一个牵动众人道德敏感神经的“乱伦”题材,然后居然可以气定神闲地在最有可能成为众矢之的危险禁地里,最大限度利用语言自身无限的艺术空间辗转腾挪,而且成功地“迷惑”了读者的“是非判断”。小说的奇特之处在于:其主题的“能指”是漂移不定的,小说似乎是传统“爱情”的延伸,恶棍亨伯特对小仙女的“痴情”几乎可以“催人泪下”,但你绝不能因此将其归入“爱情小说”之列,《洛》似乎又是在对精神恍惚的亨伯特进行“道德”审判,但小说的“道德冷淡”和对“道德问题”的戏谑性叙事恰恰让读者忘记了文艺“应该具有”的“教益”功能。纳博科夫刻意营造的此类似是而非的含混与多层诗性架构让批评家无所适从,他们费尽心力想要“挖掘”出《洛》的“真正主题”,于是有人宣称《洛》是“衰老的欧洲诱奸年少的美国”的象征,或“年轻的美国人诱奸老美国人”的寓言,这些猜想自然遭到纳氏本人的无情嘲笑。

在评论界对《洛》这样一部毫无先例可循的“反小说”原创作品混沌不明的特质众说纷纭之际,被公认为是“传统”批评大师级人物的屈瑞林撰写了长篇评论《最后的情人: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洛丽塔〉》,探寻《洛》震惊文坛的内在奥秘。

屈瑞林指出,《洛》引起震惊的原因是其具有多重歧义性质。首先它选择了一个中年人对一个仅有12岁的小姑娘的疯狂爱情的禁忌题材,“在异性之间性爱的可能范围内,这种性爱属于少数几个由我们的天性确定的禁区之一”,而且,随着阅读的深入,我们会在不知不觉间从内心深处给予恶魔般的亨伯特理解与认同。另外,《洛》的主题混沌不清,作者的创作意图既不在探索心理变态,也不

在颠覆道德观念,更不在讽刺美国生活上面,那么,《洛》的主题到底是什么呢?屈瑞林最后只好将此归结为“不是关于性爱,而是关于爱情”的,只是这种“爱情”的描绘在文学史上前所未有,那是一种“与婚姻无关、不会存在于婚姻之中的爱情。”①

屈瑞林注意到了《洛丽塔》主题的混沌性质,尤其是这部作品中的“道德流动性”让读者在不知不觉间“入其彀中”,“我们对纳博科夫给我们呈现的情景的反应是震惊。而让我们发现自己更为震惊的是:在阅读这部小说的过程当中,我们居然渐渐地宽恕了其中的越轨行为。”②屈瑞林最后石破天惊地表明,《洛丽塔》标志着现代派作家在向他的“最后情人”告别。 这种“告别”的意义恰恰就意味着《洛丽塔》是“现代主义”的完美终结,同时自然也成为后现代主义文艺的雏声。《洛丽塔》主题的“能指滑动”宣告了小说主题内涵的“后现代式”嬗变,《洛》因此成为研究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转变的“后现代范本”。

三 纳博科夫:主题内涵的“后现代式嬗变”

那么到底该如何解读《洛丽塔》的主题呢?对比现代主义的始祖之一福楼拜与后现代主义始祖之一的纳博科夫的艺术理想,我们就可以清晰地把握住小说主题内涵嬗变的内在发展根由。现代主义文艺始祖福楼拜有一个著名的百年艺术梦想:

我觉得美的,我想写的,是一本无所谓的书,一本没有外在的沾著的书,用它文笔内在的力量支持自己,犹如地球不需扶持,停在空中,一本差不多没有主旨的书,或者可能的话,至少看不见主旨。最美的著作具有最少的物质;表现愈切近思想,字愈胶着在上面,这愈美。我相信艺术的未来在这些道路上。③ 纳博科夫在对小说艺术追求和小说主题内涵的认识上体现出与福楼拜惊人一致性。纳博科夫在论及最为理想的小说作品时说:

我想,我期望自己的书在结尾之处产生这样的感觉:书中世界向远处回退,最后在某个地方停住,像梵·波克的作品《艺术家的画室》那样的画中画悬在远方。④

由此可见,两位艺术大师都想解除传统小说赖以生存的“主题思想”的束缚,而让小说艺术自身像地球悬在太空中一样“自己支撑自己”,也就是,小说

的主题应该尽量的“空灵”或“泛主题化”,即远离“外在的沾著”,也就是超越“正宗”小说中一向看重的社会、经济、文化、道德等“外在价值”,将小说创作指向艺术审美本身,也就是将长期被“真”与“善”“边缘化”的“美”摆到中心位置上来,这才是小说未来的发展方向。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后现代文艺的主题表现与传统小说“主题”说之间存在的巨大鸿沟:后者要求小说是由编造完整情节故事、复杂人物关系等手段来表达某个中心思想或“主题思想”,而纳氏以为,小说的主题应该是艺术表现本身,即寻求超越时空存在、形成片段化、零散化、复杂化、内在时空的错乱表征形式的诗性组合物。这就有效解释了为什么我们总是难以把握住纳氏小说中的“主题思想”,其内在原因就是,我们试图以解读“典型性小说”的方式去解读纳氏作品,因而造成了纳氏小说“主题漂移不定”的现象。

纳氏自己对小说“主题”是如何认定的呢?身为大学文学教授的他曾担任讲解俄罗斯小说和西欧小说的课程,他自己就面临如何向学生讲解小说“主题”的问题。在这一点上,他并没有走正统文学史讲解的老路,即将重点放在“主题思想”与“艺术手法”(内容与形式)二分的分析上面,而是力图保持原作的艺术原生态。他也将一部小说分成若干个“主题”,但他所谓的“主题”不是从哲学、经济、社会、文化背景等角度得出的“主题思想”,而是站在纯艺术的角度对作品的艺术风格和艺术内在构成等方面析出的艺术表征小单元,因而,他的“主题”实际上可称为“艺术表征主题线”,即小说中诗性组合物单元。以他分析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的文学讲稿为例,他提请学生注意,福楼拜这部小说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小说,实际上是一部以散文的面目出现的绝妙诗作。“果戈理称他的《死魂灵》是一部散文诗;而福楼拜的小说也是一部散文诗,而且是一部写得更为出色、更具有紧密、细微肌质的散文诗。”⑤ 他引导学生将注意力集中于小说主题线、风格、诗性与人物等诗性结构上面,因为“福楼拜的小说表现的是人类命运精妙的微积分,并非社会环境影响的加减乘除。”⑥小说能达成如此精妙的艺术效果,作者依靠的是“艺术风格内在力量,靠的是形式的各种艺术手段,比如,从一个主题转移到另一个主题的多声部对位法(counterpoint),预示与呼应的对位法等。”⑦

在纳氏,各种叙述主题线的交织与转换是诗性组合物的结构方式,因而,他

所谓的“主题”与我们通常理解的概括小说中心思想的“主题思想”有着本质的区别,它的内涵更多地指向小说诗性组合物的叙述单元和叙述结构,这表明了纳氏从一般小说对思想性的追求向小说内在诗性追求的转化,也就是将小说的主题空灵化,他寻求各种叙事主题线的内在交织与交叉,那就是为什么我们在他的小说中难以寻找到“确定、清晰”的主题思想,然而在他滑动、漂移的主题当中,却能处处感受到审美狂喜的根本原因。纳氏最为心仪的“主题”是与自然诗性相对应的无关厉害计较的纯美、纯诗本性,如同自然的拟态及其伪装形成了它们自己的主题,就像谜语和各种游戏那样形成自己的主题一样,纳博科夫小说中的主题也像精美花园里的阡陌纵横交错。他不止一次地提到,最为理想的小说叙事是美得让人心醉神迷而又虚无缥缈的海市蜃楼和彩虹叙事,是让人着迷而充满好奇的谜语叙事,是魔术师变戏法骗人一样的魔法叙事,在这些叙事当中,各种叙事手段如戏仿、文字游戏、互文性、套盒结构、双关等无不被用到极致。

也就是,小说完全达到诗歌一般如梦如幻的纯美和空灵,除了“美”与“狂喜”是它自己的主题以外别无主题,纳氏早在小说《天赋》中借小说人物之口道出了他心目中未来小说的理想模式——达到艺术极致的诗歌般的散文作品: ??我拜读过您非常出色的诗集。实际上,不用说,它们只不过是您未来小说的雏形。

??对,将来我会写出‘思想与音乐相互融合,犹如睡梦里生命的褶缝’的散文体作品。⑧

很明显,纳氏小说的建构试图探入意向性现实中那个神秘的非理性、非显性、非逻辑性的充满诗意的艺术彼在世界,就连他写的自传都体现出这样的美学追求,他完全将自己的生活故事虚拟化和背景化了,使得他的自传显得另类,既像小说,更像诗歌短章。

依赖将主题空灵化的后现代式美学追求的方式,纳氏在自己最为钟爱的《洛丽塔》身上几乎完美实现了福楼拜百年艺术梦想,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说明问题:第一,本书堪称诗歌意象的集合体,以诗歌手段使主题空灵化。第二,依赖艺术语言和艺术风格本身而不是动人心魄的社会历史主题来支撑作品自身。

纳氏成功地通过一个卑鄙无耻的恋童癖和杀人犯的生花妙笔,将本来龌龊、恶心的行径和场景巧妙地衍化为充满诗情画意和层层意蕴的种种审美意象,成功

地将散文句式转化为无韵和有韵的诗行,充分展现出作者精妙绝伦的艺术之功。纳氏在这一点上追求与福楼拜相同的艺术理念,他极为推崇《包法利夫人》中爱玛烧毁自己的婚礼花束一段的描写,引述福楼拜自己评述说:“散文中真正美妙的句子应该像诗歌中的一行诗句,不可更易一个字,而且如同诗歌一般节奏明快,音韵铿锵。”⑨而在《洛丽塔》中,这些诗行般的句子和意象构成了统领全书的压倒性文体风格。小说是这样开头的:

洛丽塔,我的生命之光,我的欲念之火。我的原罪,我的灵魂。洛-丽-塔:舌尖依次完成三步行程,由上颚至牙龈,第三步落在牙齿上。洛。丽。塔。(英语原文:Lolita, light of my life, fire of my loins. My sin, my soul. Lo-li-ta: the tip of the tongue taking a trip of three steps down the palate to tap, at three, on the teeth. Lo. Lee. Ta.)

在早上,她就是洛,天然去雕饰的洛,4英尺10英寸穿一只袜子的洛。穿着宽松裤子时,她是洛拉。在学校里,她是多丽。在签名线上,她是多洛雷斯。然而在我的怀抱中,她永远是洛丽塔。

小说一开头,亨伯特就是一通“感人至深”的“挚爱”表白,读者一开始就被美妙无比的诗歌般的妙文所惑,而且这种基调贯穿全文始终,让我们在享受盎然诗意的迷狂中忘记了“应该”具有的“道德判断”与“主题辨析”。小说一开头就完全符合福楼拜那种“诗歌一般节奏明快,音韵铿锵”的艺术理念:在英语原文中,纳氏非常注重词语本身的韵律与蕴含的诗性,我们拿第一段为例,除了完全具备诗歌的节奏以外,他更是将英语诗歌常用的“头韵”发挥到了极致。在三个短短的句子中,以字母“L”打头的单词有七个(字母“L”与女孩Lolita的名字一致),以字母“T”打头的更多达十四个,以“O”开头的单词四个,以“M”开头的三个,“S”开头的三个,“头韵”的如此频繁的使用,就连在诗歌中都比较罕见,无怪乎几个句子读起来是那么音韵铿锵,琅琅上口,成为现代小说经典开局之一。乃至有批评家指出纳氏“几乎倾注所有注意力沉迷于措辞、音韵、节奏与词语内涵”,连男女主人公的名字都是经过精心策划的,女孩的名字明显来自于“bee(蜜蜂)”,男主人公的名字是“bumbert(大黄蜂)”的变体,而纳氏对此并不正面否认:

我需要一个带有抒情性音律的爱称给我的小仙女,英语中最清澈透明的字母

之一就是“L”。后缀“-ita”饱含拉丁语的柔情,这也正是我所要求的东西?? 我认为,(亨伯特·亨伯特)双重隆隆声响非常令人讨厌而含义丰富,这是一个给可恨之人起的一个可恨的名字。它也是一个王者之名,我的确需要一个具有王者霸气之名表达‘暴戾者亨伯特(Humbert the Fierce’和‘卑贱者亨伯特(Humbert the Humble)’。⑩

由此可以看出,纳氏是多么精心地构筑他艺术的精美花园和海市蜃楼,他从艺术细节的细微之处着手,大到一个句子、小到一个单词甚至一个字母的选择都要精心谋划。与他热衷于对文学艺术的探险一致,纳氏热衷于在语言的极地进行探险,他想知道,语言的边界到底在哪里,她神奇的组合能够产生出来怎样巨大的艺术效能,文学语言的诗化可以在怎样的程度上表征存在的真相与事物的本相等。

在探险过程中,他深感语言的缺陷给他带来的痛苦,而他却不得不自己制造一艘语言的豪华巨轮跨越承载着文化与存在重荷的母语与英语之间相隔着情感与文化的大西洋。《洛丽塔》的成功令人信服地说明,在他进行语言历险的过程中,他能够从”旁观者清”的角度开掘出操母语者早已麻木与“审美遮蔽”的语言宝藏,将语言艺术推至一个全新的境界。

在书中,纳氏调动一切可能的诗性手段来构筑他的精致迷宫和谜语叙事,文字游戏、互文、双关、歧义、戏仿、戏谑等等随处可见,他化腐朽为神奇的才华从他可以把一串枯燥无味的学生名字衍变为一首美丽的诗中窥见一斑:亨伯特爱屋及乌,早已将洛丽塔班上所有学生的名字当一首诗牢记心头,40人的名字从字母A到W排列好后,亨伯特惊呼:

一首诗,一首诗,千真万确!在这些名字的特殊凉棚里发现这个‘多洛雷斯·黑兹’(她!)是多么的奇妙和甜蜜:两朵玫瑰(指排在洛丽塔前面一位的Mary Rose与排在她后面一位的Rosaline,二人名字都含有rose,即“玫瑰”之意——引者注)前呼后拥——俨然一位由两个宫女侍奉的美丽公主。我试图分析这一堆名字里这个名字让我椎心刺骨地狂喜的原因。是什么使得我心情激荡几欲潸然泪下(诗人与情侣们流下的滚烫、乳白、稠密的眼泪)?到底是什么?是这个名字严肃面纱(“Dolores”)掩饰下的那温情脉脉的匿名人呢,还是姓与名在位置上的交换,就像一副新手套或一副面具?“面具”就是关键词么?是因

为在这半透明的神秘与飘动的围巾中我总能体验到狂喜,透过它,你独自被挑选出来的肉体与眼睛知道微笑单独向你传递?抑或是因为我尽可想象出色彩缤纷的教室里围绕在我悲哀而朦胧的心上人周围的人:格雷丝与她成熟的粉刺??然后就是她了,湮没于同学中间,咬着铅笔,被老师们讨厌,所有男生的眼睛都盯在她的头发和玉颈上,我的洛丽塔。[11]

亨伯特对洛丽塔这种如火的“诗性柔情”促使他做出令人瞠目结舌的疯狂举动,乃至将谋杀情敌也演绎成一场精妙的“审美狂喜”,哪怕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对洛丽塔的“爱情”之火依然热烈。虽然他的“爱情”里的成分更多的是虚妄的狂想,更不能丝毫掩盖他骨子里的自私和暴虐,但“你总可指望一个杀人犯那生花妙笔般的散文风格” [12]。乃至他的临终“忏悔”并非是对自己的深重罪孽的幡然醒悟,而是在想这场轰轰烈烈的畸恋主角洛丽塔的永恒形象会依靠艺术的魔力永驻人的心中:

人们想让亨·亨多活至少几个月,好使他让你(洛丽塔)活在未来几代人的心里。我正在想欧洲野牛和天使,在想颜料永不褪色的秘密、先知的十四行诗、艺术的庇护所。这便是你和我可以共享的唯一永恒,我的洛丽塔。[13]

这何尝不是纳博科夫自己隐藏于心的艺术理想:依赖小说本身的内在诗性而非传统的具重大意义的主题,即最大限度地利用小说自身魅力无穷的文体风格“淡化”与“消解”小说的外在价值,由此让艺术自身的颜料如同海市蜃楼和彩虹般的虚幻而绚丽,且历久历新、永不褪色。

注释:

① Lionel Trilling: The Last Lover:V. Nabokov's 'Lolita'. In ' Encounter” , 11 October, 1958. pp 9-19.

② Norman Page: Nabokov, the Critical Heritage(《纳博科夫:批评文集》. London ; Boston : Routledge & Kegan Paul, 1982. p93.

③李健吾:《福楼拜评传》, 湖南人民出版社19xx年版, 第377页。

④⑩V. Nabokov. Strong Opinions(《直言不讳》)。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mpany.1973. pp73-74;pp25-26

⑤⑥⑦⑨Vladimir Nabokov. Lectures on Literature《文学讲稿》. New

York : Harcourt Brace Jovanoch/Bruccoli Clark, 1980. p171; p126; p147;p140.

⑧Vladimir Nabokov. The Gift(《天赋》). London : Weidenfeld & Nicolson, 1963. p71.

[11][12][13]V. Nabokov: On a Book Entitled Lolita. In Lolita(《洛丽塔》)(英文版).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p55; p9; p327. 本文中引文的英文汉译全部由笔者本人完成。

更多相关推荐:
《洛丽塔》读后感

读洛丽塔有感11级护理2班柳婷11804120xx洛丽塔我的生命之光我欲念之火我的罪恶我的灵魂洛丽塔舌尖向上分三步从上颚往下轻轻落在牙齿上洛丽塔这段情话是中年教授亨伯特的内心自白也是洛丽塔的开篇之语这本书又名一...

《洛丽塔》读后感---学生会读书笔记活动

洛丽塔读后感历史与社会发展学院20xx级历史二班王康手机187xxxxxxxx内线9340219xx年美籍俄裔作家弗拉基米尔那博科夫出版了小说洛丽塔故事描述一位中年教授汉勃特不可救药的爱上了房东12岁的女儿洛丽...

《洛丽塔》读后感

踏上欲望的旅程洛丽塔我生命之光我欲念之火我的罪恶我的灵魂洛丽塔舌尖向上分三步从上颚往下轻轻落在牙齿上洛丽塔在早晨她就是洛普普通通的洛穿一只袜子身高四尺十英寸穿上宽松裤时她是洛拉在学校里她是多丽正式签名时她是多洛...

洛丽塔书评 读后感

洛丽塔她的笑容在海边的小木屋里绽放洁白的蕾丝裤边和女孩的青春一样甜蜜美好她的死亡是所有灾难的开端美好的事物背后似乎总是隐藏着巨大的破坏力和毁灭性洛丽塔我生命之光我欲念之光我的罪孽我的灵魂洛丽塔舌尖向上分三步从上...

洛丽塔读后感英文Law or Morality

LaworMoralityThisisastoryaboutredemptionJeanValjeanConvictedforstealingaloafofbreadtofeedhissisterssevenstarvingchi...

《洛丽塔》观后感

洛丽塔观后感人有三样东西是无法隐瞒的咳嗽穷困和爱你想隐瞒越欲盖弥彰人有三样东西是不该挥霍的身体金钱和爱你想挥霍却得不偿失人有三样东西是无法挽留的时间生命和爱你想挽留却渐行渐远人有三样东西是不该回忆的灾难死亡和爱...

《洛丽塔》观后感

中国语言文学系专业课程作业封面20xx至20xx学年度第一学期科目心理学题目洛丽塔观后感专业班级中文系1101班学号20xx01001114姓名肖军军洛丽塔观后感看完这部影片我只能浮现两个词伦理与压抑突然觉得我...

洛丽塔观后感

洛丽塔观后感洛丽塔这部话剧绝大部分篇幅是死囚亨伯特的自白叙述了一个中年男子与一个未成年少女的恋爱故事描述一位从法国移民美国的中年男子亨伯特在少年时期与一14岁的少女安娜贝儿发生了一段初恋最后安娜贝儿因伤寒而早夭...

巴别塔读后感 英文

BuildingABebalToHeavenBLCU赵擎IntheBiblethestorybebalisveryshortanditdoesntseemtostandoutamongtheinterestin...

读后感:读《契诃夫短篇小说之一》有感:遗失了的幸福

遗失了的幸福读契诃夫小说万卡有感如果不是读了契诃夫的万卡我正的无法体会到九岁的男孩万卡的悲惨童年和那个时代的黑暗阴森剥夺了这个穷孩子的童年虽然有许多类似的电视或许生动的图画更能形象的表达出这种效果但是由图象表达...

短篇小说读后感

短篇小说读后感篇一契诃夫短篇小说选gt读后感契诃夫是世界文坛上一位罕见的艺术家他的小说经受了百年的时间检验依然闪耀着独特的艺术光彩契诃夫的着眼点总是平凡的人的日常生活他是个描写日常生活中的最平凡事情的现实主义者...

契科夫短篇小说读后感

契柯夫短篇小说选读后感托马斯曼断言毫无疑问契柯夫的艺术在欧洲文学中是最有力最优秀的一类契诃夫是世界文坛上一位罕见的艺术家他的小说经受了百年的时间检验依然闪耀着独特的艺术光彩契诃夫的着眼点总是平凡的人的日常生活他...

洛丽塔小说读后感(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