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资本论第一版序言

时间:2024.5.2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版序言

现在我把这部著作的第一卷交给读者。这部著作是我1859年发表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的续篇。初篇和续篇相隔很久,是由于多年的疾病一再中断了我的工作。

前书的内容已经概述在这一卷的第一章中。这样做不仅是为了联贯和完整,叙述方式也改进了。在情况许可的范围内,前书只是略略提到的许多论点,这里都作了进一步的阐述;相反地,前书已经详细阐述的论点,这里只略略提到。关于价值理论和货币理论的历史的部分,现在自然完全删去了。但是前书的读者可以在本书第一章的注释中,找到有关这两种理论的历史的新材料。

万事开头难,每门科学都是如此。所以本书第一章,特别是分析商品的部分,是最难理解的。其中对价值实体和价值量的分析,我已经尽可能地做到通俗易懂。(1)以货币形式为其完成形态的价值形式,是极无内容和极其简单的。然而,两千多年来人类智慧在这方面进行探讨的努力,并未得到什么结果,而对更有内容和更复杂的形式的分析,却至少已接近于成功。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已经发育的身体比身体的细胞容易研究些。并且,分析经济形式,既不能用显微镜,也不能用化学试剂。二者都必须用抽象力来代替。而对资产阶级社会说来,劳动产品的商品形式,或者商品的价值形式,就是经济的细胞形式。在浅薄的人看来,分析这种形式好象是斤斤于一些琐事。这的确是琐事,但这是显微镜下的解剖所要做的那种琐事。因此,除了价值形式那一部分外,不能说这本书难懂。当然,我指的是那些想学到一些新东西、因而愿意自己思考的读者。

物理学家是在自然过程表现得最确实、最少受干扰的地方考察自然过程的,或者,如有可能,是在保证过程以其纯粹形态进行的条件下从事实验的。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到现在为止,这种生产方式的典型地点是英国。因此,我在理论阐述上主要用英国作为例证。但是,如果德国读者看到英国工农业工人所处的境况而伪善地耸耸肩膀,或者以德国的情况远不是那样坏而乐观地自我安慰,那我就要大声地

对他说:这正是说的阁下的事情!问题本身并不在于资本主义生产的自然规律所引起的社会对抗的发展程度的高低。问题在于这些规律本身,在于这些以铁的必然性发生作用并且正在实现的趋势。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

撇开这点不说。在资本主义生产已经在我们那里完全确立的地方,例如在真正的工厂里,由于没有起抗衡作用的工厂法,情况比英国要坏得多。在其他一切方面,我们也同西欧大陆所有其他国家一样,不仅苦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而且苦于资本主义生产的不发展。除了现代的灾难而外,压迫着我们的还有许多遗留下来的灾难,这些灾难的产生,是由于古老的陈旧的生产方式以及伴随着它们的过时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还在苟延残喘。不仅活人使我们受苦,而且死人也使我们受苦。死人抓住活人!德国和西欧大陆其他国家的社会统计,与英国相比是很贫乏的。然而它还是把帷幕稍稍揭开,使我们刚刚能够窥见幕内美杜莎的头。如果我国各邦政府和议会象英国那样,定期指派委员会去调查经济状况,如果这些委员会象英国那样,有全权去揭发真相,如果为此能够找到象英国工厂视察员、编写《公共卫生》报告的英国医生、调查女工童工受剥削的情况以及居住和营养条件等等的英国调查委员那样内行、公正、坚决的人们,那末,我国的情况就会使我们大吃一惊。柏修斯需要一顶隐身帽来追捕妖怪。我们却用隐身帽紧紧遮住眼睛和耳朵,以便有可能否认妖怪的存在。 决不要在这上面欺骗自己。正象十八世纪美国独立战争给欧洲中产阶级敲起了警钟一样,十九世纪美国南北战争又给欧洲工人阶级敲起了警钟。在英国,变革过程已经十分明显。它达到一定程度后,一定会波及大陆。在那里,它将采取较残酷的还是较人道的形式,那要看工人阶级自身的发展程度而定。所以,现在的统治阶级,不管有没有较高尚的动机,也不得不为了自己的切身利益,把一切可以由法律控制的、妨害工人阶级发展的障碍除去。因此,我在本卷中用了很大的篇幅来叙述英国工厂法的历史、内容和结果。一个国家应该而且可以向其他国家学习。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但是它能缩短和减轻分娩的痛苦。

为了避免可能产生的误解,要说明一下。我决不用玫瑰色描绘资本家和地主的面貌。不过这里涉及到的人,只是经济范畴的人格化,是一定的阶级关系和利益的承担者。我的观点是: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同其他任何观点比起来,我的观点是更不能要个人对这些关系负责的。

在政治经济学领域内,自由的科学研究遇到的敌人,不只是它在一切其他领域内遇到的敌人。政治经济学所研究的材料的特殊性,把人们心中最激烈、最卑鄙、最恶劣的感情,把代表私人利益的复仇女神召唤到战场上来反对自由的科学研究。例如,英国高教会宁愿饶恕对它的三十九个信条中的三十八个信条展开的攻击,而不饶恕对它的现金收入的三十九分之一进行的攻击。在今天,同批评传统的财产关系相比,无神论本身是一种很轻的罪。但在这方面,进步仍然是无可怀疑的。以最近几星期内发表的蓝皮书《关于工业和工联问题同女王陛下驻外公使馆的通讯》为例。英国女王驻外使节在那里坦率地说,在德国,在法国,一句话,在欧洲大陆的一切文明国家,现有的劳资关系的变革同英国一样明显,一样不可避免。同时,大西洋彼岸的美国副总统威德先生也在公众集会上说:在奴隶制废除后,资本关系和土地所有权关系的变革会提到日程上来!这是时代的标志,不是用紫衣黑袍遮掩得了的。这并不是说明天就会出现奇迹。但这表明,甚至在统治阶级中间也已经透露出一种模糊的感觉:现在的社会不是坚实的结晶体,而是一个能够变化并且经常处于变化过程中的机体。 这部著作的第二卷将探讨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二册)和总过程的各种形式(第三册),第三卷即最后一卷(第四册)将探讨理论史。

任何的科学批评的意见我都是欢迎的。而对于我从来就不让步的所谓舆论的偏见,我仍然遵守伟大的佛罗伦萨诗人的格言:走你的路,让人们去说罢! 卡尔·马克思 1867年7月25日于伦敦


第二篇: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讲解


《资本论》的体系和结构

(1)《资本论》的体系

马克思最初所拟定的政治经济学体系,比现在的《资本论》体系要大很多。他在1844年开始计划写两本大书:一本批判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另一本则批判资产阶级的政治经济学说,但未能实现。后在1851年他又拟定写三本书的计划,一是批判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二是批判空想社会主义;三是论述政治经济学史;也没有实现。此后他既专心从事政治经济学理论部分的研究,在他的1857—1858年的经济学手稿的“导言”中,把他所拟定写作的政治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分为下面各篇:“〔1)一般的抽象的规定,因此它们或多或少属于一切社会形式,不过是在上面所阐述过的意义上。(2)形成资产阶级社会内部结构并且成为基本阶级的依据的范畴。资本、雇佣劳动、土地所有制。它们的相互关系。城市和乡村。三大社会阶级。它们之间的交换。流通。信用事业(私人信用)。(3)资产阶级社会在国家形式上的概括。就它本身来考察。‘非生产’阶级。税。图债。公共信用。人口。殖民地。向外国移民。(4)生产的国际关系。国际分工。国际交换。输出和输入。汇率。(5)世界市场和危机。”

后在1859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又把他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修改如下:“我考察资产阶级经济制度是按照以下的次序:资本、土地所有制、雇佣劳动;国家、对外贸易、世界市场。在前三项下,我研究现代资产阶级社会分成的三大阶级的经济生活条件;其它二项的相互联系是一目了然的。” 在1859年《政治经济学批判》出版后,继续修改稿子,在他的1861—1863年手稿中,又将以前拟定的整个体系改变,以相当于第一卷部分而论,又修改为:“(1)导言;商品,币。(2)货币转化为资本。(3)绝对剩余价值(a)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b)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c)绝对剩余价值,(d)争取正常工作日的斗争;(e)同一时间的工作日 。剩余价值额和剩余价值率(大小和高低?)。(4)相对剩余价值: (5)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结合。雇佣劳动和剩余价值的比例。劳动对资本的形式上的隶属和实际上的隶属。资本的生产性。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6)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原始积累。 (7)生产过程的结果。(占有规律的表现中的变革可以在第6点或第7点小考察。(8)剩余价值理论。(9)关于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曲理论。”

——马克思自从在1861—1863年经济手稿中拟定了全部《资本论》的理论体系后,就按照这个体系进行撰写。他将其全部手稿分为两大部众一部分是“理论部分”;另一部分是“理论史部分”,

或“历史批判部分”,或“历史文献部分”,计划分册出版。他先将理论部分编好并出版了第一卷,在第一卷第一版的序言中说:“这部著作的第二卷将探讨资本的流通过程(第二册)和总过程的各种形式(第三册),第三卷即最后一卷(第四册)将探讨理论史。”(第12页)后来恩格斯编辑时,基本上是按照这个体系,只是将原稿的第二册,整理改编为《资本论》第二卷,题名为《资本的流通过程》;而将原稿的第三卷整理改编为《资本论》第三卷,题名为《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至于原稿的第四册关于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史部分,则由考茨基改编,书名为《剩余价值学说史》,分三册出版。所以《资本论》的全部体系,共分为四大卷,前三卷是关于政治经济学的理论部分;即通常所称的《资本论》部分;后一卷则是关于政治经济学说史部分,书名《剩余价伦理论》。 关于《资本论》理论部分的全部体系,马克思在第三卷第一篇第一章的开始—段文章中,曾作了详细的总括说明。他说:“在第一卷中,我们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身作为直接生产过程考察时呈现的各种现象,而撇开了这个过程以外的各种情况引起的一切次要影响。但是这个直接的生产过程并没有结束资本的生活过程。在现实世界里,它还要由流通过程来补充,而流通过程则是第二卷研究的对象。在第二卷中,特别是把流通过程作为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媒介来考察的 。第三篇指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就整体来看,是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至于这个第三卷的内容,它不能是对于这个统一的一般的考察。相反地,这

一卷要指示和说明资本运动过程作为整体考察时所产生的各种具体形式。资本在自己的现实运动中就是以这些具体形式互相对立的,??因此,我们在本卷中将要阐明的资本的各种形式同资本在社会表面上,在各种资本的互相作用中,在竞争中,以及在生产当事人自己的通常意识中所表现出来的形式,是一步一步地接近了。”

这就是此马克思著作《资本论》,是按照资本这个经济范晚在资本主义现实的经济关系中所反映的运动过程,作为理论的全部体系,而撰写出来的。

因此,《资本论》的第一卷是《资本的生产过程》。研究资本的直接生产过程,仪括它的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研究剩余价值的生产和资本自身的生产。在这个场合,暂时将流通过程存而不论,而把它作为既定的过程从资本的运动过程中抽出来,留在以后分析。

第二卷是《资本的流通过程》,研究资本在直接生产过程以外,即在生产开始之前关于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购买过程,以及在生产结束之后关于所生产的商品的销售过程,亦即是研究剩余价值的实现与资本的流通。在这里形式上虽然没有包括生产过程在内,但亦把它作为既与的过程存而不论,而专门分析流通过程,借以作为生产过程的补充;同时在这里还研究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

第三卷则是《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是研究在生产过程、流

通过程和分配过程的统一上所表现的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以及在此基础上资本所具有的各种具体形式例如产业资本,商业资本借贷资本和土地资本等;实质上亦即是研究剩余价值的分配、及其所表现的各种具体分配形式如象产业利润,商业利润,利息和地租等,这是资本主义生产现实的总过程和总结果。根据资本的整个现实运动过程,就形成了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整个理论体系。

此外,关于第四卷《剩余价值理论》,则是系统地批判十七世纪中叶以后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各派学说,从而论述了剩余价值理论的建立过程。

实质上,资本运动的目的,是资本家无偿地剥削和占有雇佣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而资本的实质就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所以《资本论》的全部理论,就是揭露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关系和阶级矛盾。这正如恩格斯所指出那样“马克思的整本书都是以剩余价值为中心的”。它揭示了剩余价值的生产、流通和分配的全部过程。

他还指《资本论》的全部体系是;“第—卷表明,资本家怎样从工人那里榨取剩余价值,第二卷则表现这个最初包含在商品里的剩余价值怎样实现为货币。可见前两卷所谈到的剩余价值,只是它在第一个占有者即工业资本家手里的情形,然而剩余价值只有一部分留在这个第一个占有者的手里;随后它就以商业利润、企业主收入、利息.地租等形式在各个有关方面的人中间进行分配;

第三卷所阐述的就是剩余价值的分配规律。”“第四卷将对剩余价值理论作历史的批判性的极述。”

—马克思为什么把他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经济理论的巨著以《资本论》为书名呢?

最主要的理由是因为马克思认为“资本”这个经济范畴,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占统治的范畴,起决定作用的生产关系”。为资本是会自行增殖的价值,是资本家用来无偿地剥削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的手段,是资本家从事生产活动和发财致富的手段也就是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进行剥削和统治的手段。资本家不外是资本的人格化,而资本则不外是资本家的物化。资本和劳动的关系成为资本主义全部社会体系依以旋转的轴心,所以“资本”这个经济范畴体现着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根本实质,反映着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剥削和被剥削的关系,它在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分配过程中所发生的作用,完全标志着整个现实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切经济活动和经济现象的内容与规律,因而以“资本”达个经济范畴作为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主队就能掌握住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其矛盾的主要方面。

由于资本的实质是剥削剩余价值的价值,因而《资本论》的研究主题,虽然在形式上是“资本”这个经济范昧但在实质上必

然是以剩余价值这个经济范畴为其所研究的中心内容。全部《资本论》三卷体系的构成实际就是以剩余价值的生产、实现和分配三部分构成的。因此剩余价值理论成为贯串《资本论》全书的一条红线,形成为它的整个体系的实质,从而把全书三卷紧密地相互联系和相互配备建立为体系完整和结构严密的统一体。

(2)《资本论》体系的特点

《资本论》的整个体系是以“资本”为主,根据资本的运动规律和过程,亦即是根据剩余价值的运动规律和过程将《资本论》的理论划分为三卷,具有种种特点:

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里,资本的运动首先必须表现为“资本的生产过程”,

第一, 即它首先必须在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中发现其固有的和

根本的职能,生产剩余价值,即资本对雇佣工人剥削剩余劳动,使资本价值实现增殖,因而《资本论》就必须首先研究这个问题,这就必然的构成为它的第一卷的研究主题;其次,则表现为“资本的流通过程”,即在生产过程中生产出来的剩余价值还包含在所生产的商品体内,必须将这个商品投入流通过程进行交换,由资本价值的商品形态转化为货币形态,并把包含在商品体内的剩余价值实现为一定数量的新增的货币,才能成为现实

的剩余价值;在这个过程里,资本的价值亦将实现形态变化,并形成为资本的循环和周转的运动,而社会总资本进行再生产和流通,所以《资本论》就必须研究这些流通过程的问题,这就必然的构成为它的第二卷的研究内容。最后,资本的运动还表现为“资本主义生产通的一般生产过程,是实现一般的物质资料生产,也就是一定产品的使用价值的生产 。但是《资本论》体系所阐述的生产是指资本主义的生产,也就是专门地分析资本主义这个历史社会的特定的生产。它的生产过程,不仅是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并且还是生产商品的价值和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是这两个过程的统一。因为它“不仅要生产使用价值.而且要生产价值;不仅要生产价值,而且要生产剩余价值。”(策211页)

第二,《资本论》体系特别显著的特点,就是它具有强烈的阶级性。2006-4-26

由于《资本论》是阐明资本主义全部社会体系依以旋转的轴心的资本和劳动的关系的伟大革命经典,所以全书的整个体系,都在于揭示资本对劳动的残酷压迫和无偿剥削的关系,也就是揭露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的剥削关系与阶级斗争。第一卷就是揭露生产过程中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而第二卷则是揭露流通过程中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阶级关系;至于第三卷亦是揭露分

配过程中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阶级关系,并且是以指导无产阶级起而推翻资产阶级,实行社会主义革命为目的。它的阶级立场是极为鲜明的。也正因为这个原故,充分表明这个体系是革命的和进步的。

第三,《资本论》体系的另一特点,就是根据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观点,对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都用历史观和发展现来考察,

因而它把各种经济范畴都看成是过渡性的不断变化的,是基源于它们本身内在的矛盾发展而不断地演变的,亦即是“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部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第24页)也就是说,《资本论》主要在于阐明资本主义这个一定社会的有机体的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以及它由另一个高级社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所代替的历史规律而没有把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看成是永恒的和不变的社会制度。在《资本论》中所论述的各种经济范畴亦都是如此。

第四,《资本论》的理论体系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高度运用唯物辩证法,把资本主义的一切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都视为矛盾的对立统一,从而对它由表及里,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以及由抽象上升到具体地进行辩证分析。

例如首先在分析商品时,则把它当做是一个矛盾物,因而分析出

商品是由使用价值和价值两因素达对矛盾所构成;进而再分析商品的属性,认为它是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达对矛盾所形成。其次,在分析劳动时,则探讨出劳动的二重性,认识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抽象劳动则凝结为商品的价值。又从商品的表现形式的交换价值,探索出它的内在实体的价值:再次,如对资本的分析,则揭示出它在生产过程,则形成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矛盾对立统一;而在流通过程,则形成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矛盾辩证关系。至于在分析商品价值形式时,则科学地考察了商品价值形式由简单的价值形式,到扩大的价值形式.以致一般的价值形式的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又如对由简单到复杂的分析,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先从简单商品的考察,进而研究复杂的资本主义商品;对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历史过程的分析,也是先从简单协作,进到复杂的机器工厂大生产的发展;还有对于再生产的分析,也是先从简单再生产,进到扩大再生产的复杂过程。最后,关于《资本论》第一卷和第二卷的体系对第三卷的关系,正是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典范。 。

第五,《资本论》的体系更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的形态转化论,亦即是许多经济范畴由内在的实质形态转化为外在的具体形式,虽然二者在表现外形上有所不同,但在内部本质上都是一样。

《资本论》中关于一定的经济范畴的形态转化问题第一卷里先有

关于商品在流通过程中的价值形态变化,即商品内在的价值通过交换过程,最初由商品形态,转化为货币形态,再由货币形态转化为商品形态,已经有所说明。以后在第二卷里关于资本的循环和周转,更是以资本的形态转化论的原理来深刻论述,说明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到商品资本的形态变化。在第三卷里关于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以及剩余价值的具体形式再转化为企业利润、商业利润、利息和地租等等,更是形态转化论的重要例子。正因为这样,《资本论》的理论,才能无可疑议地阐明这些经济范畴的一般的内在实质和它的具体的特殊形式之间的辩证关系,而《资本论》的体系也才能完整无缺,成为统一的有机体。

(3)《资本论》的结构

关于《资本论》结构问题,可以概分为狭义的结构和广义的结构二种。

《资本论》本身.虽然共有三卷之多,但其阐述的内容.皆属于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而不涉及其他,所以它的体系结构,属于狭义的范围。

此外另一种结构除了现行的《资本论》三卷之外,还包括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发展史部分,也就是包括剩余价值学说史,这就使《资本论》的全书结构较广。马克思关于《资本论》著作的原计划,

就是如此。 后来, 末完成这个计划,只有第一和第二卷关于阐述经济原理部分是以《资本论》的书名出版,而论述剩余价值学说史部分的原稿,由考茨基编辑以〈剩余价值学说史》的书名单独出版。虽然如此,但在论述关于《资本论》结构问题时,仍然应将它合并在总的《资本论》结构之中,才与马克思著作《资本论》的原意相一致。

现行《资本论》全篇三卷的全部体系是:第一卷论述“资本的生产过程”,实际上是从资本主义的直接生产过程,探讨剩余价值的生产;第二卷分析“资本的流通过程”,中心是从资本的循环、资本的周转,以及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和流通的过程,考察剩余价值的实现;第三卷研究“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则是在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统一基础上,论述剩余价值转化为产业利润、商业利润、利息和地租等具体形态,在产业资本家,商业资本家,借贷资本家和地主等剥削阶级之间进行分配的问题。 至于广义的《资本论》,除上述《资本论》三卷外,还包括它的第四卷,标题《是剩余价值理论》,又名《剩余价值学说史》,其内容是围绕着剩余价值学说史,对十七世纪中叶以后各派资产阶级经济理论进行分析和批判,从而论述了剩余价值学说的理论体系的建立过程和发展历史,因而它形成为剩余价值理论的“历史部分”。现在这一卷按照原来手稿,改编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6卷,分为三册出版。第一册介绍和批判李嘉图以前的政治经济学说;第二册分析和批判李嘉图学说体系;第三册主要

说明李嘉图学派的瓦解过程和批判庸俗经济学的反动谬论。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讲解

《资本论》第一卷重点问题

一、商品的价值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的统一体。而价值则是商品的本质因素,因此,研究商品要看望研究商品的价值。商品的价值具有质和量两个方面的规定性。

从质上看,商品的价值不是由使用价值即商品的效用决定的,或由机器、生产资料等资本创造的。劳动者的抽象劳动,是形成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这种劳动,不是正在进行的劳动,而是已过去的劳动,它物化在商品里,凝结在—定的物体中。商品价值所体现的,就是在商品与商品交换中所体现的劳动与劳动的交换关系。所以价值不是物,而是凝结在—定物体内的抽象社会劳动,它表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商品的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是在一定社会条件下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从量上看,既然价值的实体是劳动,因而价值量就表现为一定的劳动时间。但是,商品价值不能由个别劳动时间来决定,而只能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如果生产某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变,这种商品的价值量也不变。但是,生产某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会随着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如果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单位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就会减少,反之亦然,因此,商品的价值量和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力成反比。

二、劳动二重性学说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

商品的二因素来源于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古典政治经济学虽然也曾把价值归结为劳动,但由于他们弄不清劳动具有二重性,所以不能把劳动价值论贯彻到底;马克思指出;“经济学家们毫无例外地都忽略了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既然商品有二重性;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那末,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也必然具有二重性,而象斯密、李嘉图等人那样只是单纯地分析劳动,就必然处处部碰到不能解释的现象。实际上,这就是批判地理解问题的全部秘密”(《马克思思格斯<资本论>书信集》第250页)。

劳动二重性学说是马克思第一次批判地论证的,它是理解政治经济学的枢纽。只有掌握劳动二重性学说,才能正确理解商品的二因素,才能正确分析价值实体、价值量、价值形式和价值的本质,才能建立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同时,掌握劳动二重性原理,又是分析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不了解劳动二重性,就无法区分劳动过程和价值增值过程,不能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也就不能科学地说明剩余价值的来源和本质。如果不理解劳动二重性,不能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那么,对资本有机构成、资本积累、社会资本再生产、平均利润、地租等一系列问题。也都不能正确理解。

马克思也正是在劳动二重性学说的基础上,第一次解决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完成了政治经济学的彻底革命,创立了完整、科学和革命的无产阶级政治经济学。

三、商品不是物,而是被物的外壳掩盖着的社会生产关系

在商品生产条件下,商品生产者之间的人与人的关系,被蒙上物的外衣,表现为物与物即商品与商品之间的关系。由于生产关系的物化,使商品具有神秘性,从而产生了对商品的好感,即商品拜物教。马克思通过分析商品拜物教的性质,透过物的外壳揭示了商品价值的社会性和历史性,从而说明商品不是物,而是披物的外壳掩盖着的社会生产关系,商品价值所体现的社会生产关系,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价段的产物,不是永恒的,是一个历史范畴。

四、货币的起源和本质

货币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交换过程的矛盾发展必然产生货币。商品内在的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决定了商品交换的必然性。只有通过交换,私人劳动得到社会承认,实现为社会劳动,价值才得以实现。当商品转到购买者手中,商品的使用价值才进入消费过程,使用价值才能实现。

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矛盾表现为交换过程的矛盾。在交换的长期发展过程中,随着价值形式的不断发展,为解决商品交换中的矛盾,就要求在众多商品中确定一种商品作为一般等价

物,使一切商品部同一般等价物发生关系,并用它来表现自己的价值。而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

货币作为商品,它具有一般商品的使用价值,又具有作为货币的特殊使用价值,即起一般等价物作用。货币这种特殊的使用价值就是货币的本质。

五、劳动力商品的买卖,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

资本最初表现为一定数量的货币,但货币并不是资本,作为货币的贷币和作为资本的货币有着本质区别。在商品流通中,货币只是充当交换的媒介,而资本流通的结果则是价值增殖,即得到了剩余价值。因此,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但是,剩余价值不会在流通中产生,即无论是等价交换或不等价交换,都不能说明整个资本家阶级如何获得剩余价值,因此资本总公式和等价交换的价值规律发生了矛盾。

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中产生但又不能离开流通。因为在流通以外,:商品生产者只是和自己的产品发生关系,因而商品生产者不能靠剥削自己得到剩余价值。

既然剩余价值不能在流通中产生,又不能离开流通而产生,那么解决资本总公式矛盾的唯一办法,就是货币所有者必须购买到一种商品,这种商品具有特殊的使用价值,它的使用,不但是价值的源泉,而且能创造比自身价值更大的价值。这种特殊商品只能是劳动力。因此,劳动力商品的买卖,就成为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

六、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劳动力就是人的劳动能力。劳动力只有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才能成为商品:第一,劳动力的所有者是自由的人,不存在对他人的人身依附关系,从而可以把自己的劳动力当做商品出卖结他人。第二,劳动者没有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只能靠出卖劳动力为生。 劳动力商品和其它商品一样,也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劳动力的使用价值就是劳动,它是价值的源泉,这是劳动力商品的突出特点。

劳动力商品的价值也和其它商品一样,是由生产和再生产它所必要的劳动时间决定的。劳动力存在于活的人体中,因此生产劳动力的劳动时间就可以化为生产这些生活资料的劳动时间。它包括三个方面的支出:第一、维持劳动者本人生活的费用。第二,劳动者养活家庭和子女的费用。第三,劳动者一定的教育费用。

七、价值增殖过程是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本质特征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作为资本主义劳动过程,它生产了一定使用价值。但是资本家从事经营的目的,不是为了生产使用价值,也不仅仅是为了获

得价值,而是要取得剩余价值。因此,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同时又是价值形成过程和生产剩余价值的价值增殖过程。

在价值形成过程中,产品价值包括:第一,生产中消耗的原料等劳动对象的价值;第二,生产中消耗的劳动资料的价值;第三,生产中耗费的活劳动的价值。价值形成过程结束时,产品的价值和资本家预付的资本价值相等。但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成为商品,劳动力的价值积劳动力在使用中创造的价值,可以是不同的量,后者可以大于前者。这样价值就可以增殖,剩余价值就可以生产出来。在生产过程中,劳动力的使用所创造的价值,超过劳动力本身的价值后,就使价值形成过程转化为价值增殖过程。

资本家购买工人的劳动力,并在生产过程中加以使用,归根到底就是为了取得劳动力耗费所创造的价值大于劳动力本身的差额。正是资本主义生产中的这种价值增殖,体现了资本剥削雇佣劳动的关系,因此也就成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本质特征。

八、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意义 在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生产中,资本表现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个部分。生产资料是生产的客观条件,它的价值只会保存和转移,不会发生价值增殖。劳动力的使用就是劳动,它不仅能创造出补偿自己消耗的劳动力价值部分,还能创造出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部分,即剩余价值。马克思根据资本这两个组成部分在价值增殖过程中起的不同作用,把它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不变资本是剥削剩余价值的必要条件.可变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直接源泉。

马克思以前的经济学家从未科学而明确地提出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的概念,这两个科学范畴是马克思最先使用的,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是理解资本主义生产实质的关键。它说明,不变资本只是剩余价值生产的条件,只有可变资本才能带来剩余价值,只有工人的劳动才是剩余价值的唯一源泉。由于有了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的区分,所以就为计算剩余价值率,揭示资本对工人的剥削程度提供了理论前提。

不变资本可变资本的区分,使马克思建立了资本有机构成理沦,从而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九、剩余价值率的正确公式

马克思在说明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在价值增殖中的不同作用,说明了剩余价值是可变资本价值变动的结果后,提出了正确计算资本对劳动力剥削程度的剩余价值率。

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讲解

这三个公式都是表现资本对劳动力剥削程度的正确公式,但考察的角度不同。前两个公式从价值形式考察,后一个公式则从流动劳动的形式考察。

十、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相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两种基本的剥削形式

资本主义具体的剥削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但就基本形式来说,无非是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两种。

把工作日延长到生产补偿劳动力价值的必要劳动时间以上而生产的剩余价值,是绝对剩余价值,没有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即工作日长度不超过必要劳动时间以上,就没有剩余价值的生产,也就没有资本主义的存在。因此,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一般基础。 在劳动日不变的前提下,靠相对减少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应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叫相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生产,作为资本主义的一种基本生产方式,是以提高劳动生产力为基础的。只有社会劳动生产力率的提高,才能缩短必要劳动时间.从而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因此,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资本家提高劳动生产力的直接目的,既不是为了社会进步,也不是为劳动者谋福利,而是为了取得更多的剩余价值。 十一、资本主义生产劳动的科学定义 在第五篇考察简单劳动过程时,马克思曾给生产劳动下过一个最初的定义,即它是生产物质资料的劳动。但在考察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时,这个定义就不够了。一方面,从物质规定性说、生产劳动的概念扩大了。由于生产过程中,劳动分工和劳动协作日趋细密,在物质产品的整个生产过程中,有的工人直接参加生产,有的工人则间接参加生产,就是直接参加对物质产品生产的工人,每人也只是从事某一部分或某一操作过程的劳动,由于他们都是在物质生产中共同作出贡献,因此他们的劳动就部属于生产劳动,另一方面,从社会规定性说,生产劳动的概念又缩小了。追求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所以在资本家看来,只有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才是资本主义生产劳动。这个规定性,对资本主义生产劳动来说,是更重要、更带有实质性的内容。

十二、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最低限额

不是任何一个货币额都可以转化为资本, “这种转化的前提是单个货币所有者或商品所有者手中有一定的最低限额的货币或交换价值”(第341页)。

不能直接把资本的剥削、价值的增殖和剩余价值生产划等号。货币要转化为资本,除了要有生产剩余价值这个质的规定外,还必须有量的规定。要使货币转化为资本,货币所有者成为资本家,剩余价值的生产就要达到一定的限额。达到这个限额后,货币所有者的生活水平比工人优裕,而且还有一部分剩余价值可转化为追加的资本,同时使货币所有者完全脱离生产劳动。因此,要使货币能够转化为资本,货币所有者必须拥有最低限度的货币额。

货币转化为资本的最低限额,在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不同时期,在资本主义生产发展同一时期的不同生产部门,都是不同的。

十三、剩余价值生产的自然前提

剩余价值的生产要以一定的自然条件和劳动生产力水平为前提,但是,产生剩余价值的原因却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剩余价值的生产,要以一定的劳动生产力为基础和前提,如果劳动生产力低下,劳动者的产品只能满足他本人及家属的生活必需,就无法提供剩余劳动和剩余产品,也就无法提供剩余价值,从而也就不会有包括资本家在内的剥削阶级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剩余价值的产生要有自然基础。然而,良好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发展积累起来的一定程度的劳动生产,只是资本关系、剩余价值生产的基础和前提。而只有在资本的强制和支配下,才能决定劳动者创造的剩余产品和剩余价值归资本家所有。剩余价值产生的根源只能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把良好的自然条件和较高的劳动生产力看做资本和剩余价值产生的原因是错误的。 十四、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剩余价值理论的前提是劳动力成为商品,资本家购买的是劳动力而不是劳动。但工资形式给人以假象,好象工人出卖的是劳动而不是劳动力,工资是劳动的价值或价格,好象工人得到了全部报酬 这样,资本主义工资就掩盖了剩余价值的剥削。

马克恩在科学地区分了劳动和劳动力的基础上揭示了工资的实质。马克思指出,如果工资是劳动的价值,那么劳动就应该是商品,因为只有商品才有价值。但是劳动不是商品,因而就没有价值。第一,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实体和内在尺度,劳动本身没有价值。第二、劳动不是独立的实体,不能作为商品出卖。第三,如果把劳动当作商品,不但违背等价交换的价值规律,也消灭资本主义生产的基础。因此,劳动不是商品,劳动力才是资本和工人之间买卖的商品,工资的本质只能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对工资本质的正确说明,使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在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得以完成,所以工资理论又成为剩余价值理论的补充和完成。

十五,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的基本特点 任何社会的生产活动都必须连续不断地进行,即都是一个再生产过过程,通过对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过程的研究,可以发观从孤立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所看不到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某些新特征。

第一,从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可以看出,不仅资本家占有的剩余价值是工人创造的,而且资本家付给工人的工资也是工人生产的。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以货币工资形式取得报酬,它表现为由资本家预付可变资本的形式,这是在资本主义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当把资本主义生产当做不断重复的过程来考察时,就可以看到,资本家用来支付工资的货币,是工人以前生产的产品出售后得来的。可变资本由资本家预付只是一种假象,实际上,工人在取得劳动基金以前,已经付出了劳动,生产出了产品。

第二,不仅可变资本是工人生产的,而且资本家的全部资本部是工人创造的。假定资本家最初预付一部分货币作为资本,每年得到的剩余价值全部被资本家用于个人消费,那么,经过一个或长或短的时期,原预付资本既会全部被资本家消费掉。因此,资本家的全部资本都是由剩余价值转化而来的。如果说资本家消费掉的是剩余价值、原资本价值仍旧保存下来,这只是一种无理的辩解。

第三,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同时也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劳动者同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的分离,是资本主义剩余价值生产的起点,从资本主义生产连续进行的过程看,这种资本关系又作为资本主义生产的结果,不断被重新生产出来。—方面,工人创造的物质财富不断被资本家占有;另一方面,生产过程结束后,二人依然是一无所有的无产者。因此,资本主义的再生产不仅生产商品,生产剩余价值,而且还再生产出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十六、资本积累的实质

资本实质上是资本家剥削雇佣工人的生产关系。因此,分析资本积累的实质,也就是分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扩大再生产过程的特点。把剩余价值重新转化为资本就是资本积累。因此,追加的资本从一开始就是资本剥削的产物。在资本积累中,资本家用无偿占有的工人无酬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购买更多的生产资料,购买更多的劳动力,去进一步扩大占有更多剩余价值的条件,去加强和扩大对工人的剥削。这就是资本积累的实质。

十七、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

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是商品生产者以自己的劳动为基础,直接占有自己的产品,并按等价原则交换商品的规律。资本主义占有规律是劳动和所有权分离,资本家无偿占有雇佣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规律。

在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即资本积累中,资本家不断将剩余价值投入市场,购买生产资料和雇佣劳动力,虽然在这种购买过程中遵循着等价交换原则,但资本积累的结果,是资本家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加强和扩大了对雇佣工人的剥削,使资本家得到了更多的剩余价值,即运用无偿占有的无酬劳动去榨取更多的无酬劳动。因此,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在资本积累的过程中;就必然转化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

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转变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的根本条件是劳动力成为商品,商品生产成为普遍的、典型的生产形式。资本主义占有规律产生并发生作用,不是对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的否定,相反,是商品生产所有权规律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的应用。

十八、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

马克思指出: “社会的财富取执行职能的资本越大,它的增长的规模和能力越大,从而无产阶级的绝对数量和他们的劳动生产力越大,产业后备军也就越大。可供支配的劳动

力同资本的膨胀力一样,是由同一些原因发展起来的,因此,产业后备军的相对量和财富的力量一同增长。但是同现役劳动军相比,这种后备军越大,常备的过剩人口也就越多,他们的贫困同他们所受的劳动折磨成反比。最后,工入阶级中贫苦阶层和产业后备军越大,官方认为需要救济的贫民也就越多。这就是资本主义积累的绝对的、一般的规律”(第707页)。马克思对资本主义一般规律的表述说明,资本越积累,失业就越多,工人就越贫困。

这个规律揭示了资本积累的对抗性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较少的人力可以推动越来越多的生产资料,这是一个普遍规律。这个规律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却表现为,劳动生产力越高,工人就越过剩,因而他们的就业压力就越大,生存条件就越没保证。资本积累在引起社会生产力提高的同时,必然引起相对的人口过剩,使工人阶级贫困。这正是资本主义积累的对抗性质的表现。

十九、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

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就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

作为资本主义历史起点的所谓资本原始积累,意味着对以个体私有制为基础的直接生产者的剥夺,这种主要以暴力为手段的剥夺是残酷的,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巨大灾难.但这是历史的必然。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定后,资本主义生产本身的内在规律的作用,决定着通过资本的形式,发生一种新的剥夺,即少数资本家对多数资本家的剥夺。这个过程的发展,使生产力发展近一步社会化,使资本更加集中到少数大资本家手中,使无产阶级受奴役、被剥削不断加深,无产阶级力量日益壮大和反抗不断增长,从而使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不断尖锐,通过暴力革命消灭资本主义私存制的客观物质条件和阶级力量日趋成熟。因此,通过广大人民群众对少数掠夺它的剥夺,资本主义私有制必然被社会主义公有制所代替,就成为资本主义积累的必然的历史趋势。

更多相关推荐:
《资本论》读后感

资本论读后感在中学时代学历史时就已经对马克思和恩格斯有所了解知道了有资本论这本书知到书中有剩余价值理论这个概念其余的就不了了之了直到今天经过一个多月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课程学习才让我对资本论进行重新审视经...

马克思资本论读后感

马克思资本论读后感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原创含义劳动价值论是指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批判地吸收了资产阶级古典经济学家价值论的合理内容建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原创含义可高度概括如下一是...

资本论读后感5000字

重庆邮电大学实践教学经典阅读报告学院专业指导老师组长组员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杨志20xx年4月资本论读后感资本论读后感1867年9月14日资本论第一卷在德国汉堡正式出版这一巨著的问世不仅实现了政治经济...

马克思资本论读后感

马克思资本论读后感马克思资本论gt读后感一偶然的机会在一个网站里发现了资本论的电子书于是便把它保存到了自己的电脑中我喜欢这种阅读方式多读点书总没有什么坏处两周之后我把它大致读完了感觉这本书不适合在这样寒冷的季节...

马克思 读书笔记资本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院系班级学号姓名指导老师资本论读书笔记虽然以前早就听过资本论这部伟大的著作的名字但是始终没有看过这本书接触这本书还是在本学期开设了马克思基本原理概论课老师上课提过之后看了一些也查了不少资料去了...

读马克思《资本论》有感

读马克思资本论有感资本论是马克思倾注毕生精力完成的科学巨著是他一生恪守崇高信念从事科学研究的结晶它是以阐述马克思自己对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发展灭亡的规律的学说为主题同时也对资产阶级的经济学说进行必要的批判我利用大学...

马克思《资本论》读后感

读资本论有感虽然我没有完整的读过资本论这本光辉灿烂的科学巨著但是我从图书馆以及网络上了解到了许多关于资本论的资料看后感想颇多这部巨著第一次深刻地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全部发展过程以数学般的准确性证明这一发展的方向必然...

资本论读后感

资本论辩证的精神摘要资本论是马克思唯物辩证法的经典演绎通过阅读研究资本论我们应形成积极使用唯物辩证法于现代社会经济的意识并尝试辩证分析解决随时代发展而产生的问题关键词资本论马克思辩证正文卡尔马克思作为十九世纪最...

资本论读后感5000字

重庆邮电大学实践教学经典阅读报告学院专业指导老师组长组员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电子信息工程杨志20xx年4月资本论读后感资本论读后感摘要资本论全称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是西方哲学大体系缔造者中的最后一人卡尔马克思经济...

资本论读后感

资本论读后感在读马克思的经典名著资本论前觉得很难因为觉得它很恐怖高不可攀可现在它成了一项任务在这面前我只有硬着头皮读了可没想到越读越有滋味到了大致读完的时候却发现没有那么恐怖那么高不可攀现在就来首先分享哈可能大...

资本论读后感

1资本论读后感在中学时代学历史时就已经对马克思和恩格斯有所了解知道了有资本论这本书知到书中有剩余价值理论这个概念其余的就不了了之了直到今天经过一个多月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课程学习才让我对资本论进行重新审视...

《资本论》读后感

资本论读后感老实说如今的一代已经很少有人再去关注马克思主义了因为大家认为它只是一个虚无的东西离我们很远是个可有可无的东西而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了解也是仅仅知道马克思写过一本资本论而已至于里面写的什么中学课本没有涉及...

马克思资本论读后感(4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