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文的发展史

时间:2024.5.14

中国白话文发展史 中国白话文发展史

在谈论白话文发展史之前有必要先搞清楚:什么叫白话文?什么叫“文言文”?

白话就是以现代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

白话文以现代中国人的口语为源泉。通俗地说就是我写我口,白话文是一种民间文学的文体,白话文的历史,可追溯到唐宋年间。白话文它是和古代正统的古文文体——文言文相对立。

什么叫做“文言文”?文言文目前学术界的正统观点就是以古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

而笔者不认为这样,实际上文言文从一开始就与当时人们的口语语言脱节,所以从古至今“文言文”一直叫做“文言文”而不叫“语言文”。

为什么要这样说?因为科学研究表明:人类的诞生已经有至少一两百万年的历史,无论汉语起源于我们这个龙的故乡,还是来之世界其它什么地方,或是来之地球的上一届文明,作为世界各种语言中一支最有生命力,世界使用人口最多,世界最优秀的语言汉语,我们想她的诞生不管当初的情况怎样 ,她应该也有至少一百万年的历史,因为否则使用汉语的祖先一百万年来将会是没有思维的哑巴。

科学研究还表明:汉字这个世界最古老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无论源头来之我们这个龙的故乡,还是世界其他什么地方,其年龄不会超过一万年,因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苏美尔文字诞生于公元前3500年,而埃及的文字诞生得要比苏美尔文字晚,中国的象形文字考古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是在6000-8000年前,中国的文字之神相传是4000年以前的黄帝之史仓颉,到公元前1500年中国才开始使用系统的表意文字汉字。也就是说汉语在诞生至少100万年后,汉字才刚刚露出很不成熟的萌芽,

文言文目前学术界的正统观点还认为:在秦汉时期文言文与当时的语言基本一致的,所以把文言文看着为古汉语。研究还表明白话文在唐朝时期已经出现。从中我们看到按照文言文目前学术界的正统观点的逻辑推理:100万年来汉语发展来发展去还是没有转变成现代汉语,而在她零头不到的时间距今20xx年左右时间的秦汉时期开始一直到距今1000年左右的唐朝为止的1000年左右的时间里完成了古汉语向现代汉语雏形的转化,这似乎有点让人觉得有点牵强,因为我们知道语言的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具有继承性和渐变性,用一百万年的时间实现继承基础上的渐变让人感到可信,符合逻辑,而用一千年的时间来完成这个突变过程让人觉得不太可信,有点不符合逻辑。

那么文言文目前学术界是如何形成这样的正统观点的呢?最大的可能是根据在秦汉时期不同的地方,不同的人写的文言文的格式基本相同这点,就判定文言文是这一时期古代人的语言,由于文言文与现代汉语也就是白话文的不同,就认为文言文表述的是“古代汉语”。

其实这个逻辑就像将来的人(假设现在还没有发明录音设备)看到世界不同地方上的人,用相同的计算机编程语言来编写程序,就误认为这是当时人们使用的是“古共同语”。

事实上当时的文言不一定代表当时的语言的,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当时的汉语已经发展了至少有一百万年的历史,相对汉字要成熟得多,而汉字是在汉语发展至少有一百万年后

1 / 5

中国白话文发展史 出现的,由于汉字刚发明时字数很少,再加上使用的是笔画繁多的繁体字,加上没有现代书写工具—笔和纸,书写工具笨拙,书写成本很高,效率很低,因此不能用白话文的方式来记录语言,只能发明一种简略的形式来记录语言要表达的意思,就好像以前在电话和手机未普及前打电报成本高,人们打电报时会用一种缩略形式来代表用某种语言要表达的意思,例如:“赶快回来”人们会缩减成“速归”一样,久而久之人们就发明了一种用汉字来记录语言的缩略体,这种体由于与语言体有一定的距离,因此慢慢就形成了不同于语言体的文言体,古代人应该已经注意到了这种与语言体的不同,所以把这种体写的文章叫文言文,而不叫语言文,应该是很准确的,由于文言文不是当时的语言文,不表明任何语气,因此文言文不用表明语气的标点符号,现代人给文言文进行句读加标点符号,纯属不了解古人文言文不属于古代人的汉语这一点。

由于文言文当时是自发的一种白话的缩略体,各地方言不同,每一个个体表达方式也不一样,久而久之就形成各个地方的文言体,这样势必影响了更大范围的信息交流,这一情况的改变只有在中国成为一个统一的国家,通过国家的统一文言文的书写标准才能够改变,所以现在看来秦始皇的“车同轨”“书同文”中的“书同文”,不仅仅是汉字的统一,而且是文言文的表达方式的统一。这不仅仅是因为可能而且是必须的,因为否则对信息的解读会成为问题。就像计算机编程虽然使用的都是英文,但仍然要规定语法——编程的规范,否则计算机自身编译会出错,更不要说在不同计算机之间的移植运行。

秦汉时期由于国家已经统一,因此国家有能力有需要对文言文的写法进行统一标准,由于各个地方的文献都用统一的文言文格式来书写,因此,给后人造成了表达的就是当时人们讲的“汉语”的错觉,其实要知道中国形成统一的国语是最近几十年的事,在没有现代化广播电视的条件下,当时的古代人不可能有统一的全民族语言,所以这更加印证了,当时的文言文不代表当时的“汉语”—“古汉语”。

中国的白话文正式走上正统地位,是五四运动“我写我口“的 结果 。

19xx年“五四”运动前后从北京推向全国的一场划时代的文体改革运动。它提倡书面语不用文言,改用白话或语体。白话文运动先在“文学革命”的口号下发动,进而在“思想革命”中发展,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环节。运动的提倡者主要是胡适(1891~1962)、陈独秀(1880~1942)、钱玄同(1887~1939)、鲁迅(1881~1936)等。他们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以北京大学进步师生为主力,同形形色色的文言维护者开展论战,赢得了白话文的胜利。

白话文运动的历史背景:文言文原是古人口语的摘要,早在先秦时代就已经出现。到西汉,封建统治者独尊儒家学派,记载这些经典的文言文也就成了不可更改的万古楷模。越到后世,文言文同实际口语的距离越远。这种情况是不能适应社会和语言的发展的。从唐宋以来,白话文书面语逐渐兴了起来。先是采用比较接近口语的“变文”、“语录”一类文体,传播佛教教义,后来随着资本主义因素的萌芽和市民阶级的抬头而出现了用当时口语来书写的明清章回小说。不过直到清代末年,白话文还只是局限在通俗文学的范围之内,未能改变文言文独尊的局面而作为通用的书面语。

历代不少学者为了让更多的人看懂书面文字,都主张书面语同口语相一致。1861年,洪仁玕(1822~1864)根据洪秀全的指示,颁布《戒浮文巧言谕》,提出了改革文体的方针:“不须古典之言”,“总须切实明透,使人一目了然”。又过了二三十年,资产阶级改良派为宣传变法维新、开发民智而提倡白话文。如黄遵宪 (1848~1905)引俗话入诗,宣称 “我手写我

2 / 5

中国白话文发展史 口”(《杂感》);裘廷梁(1857~1943)认为“白话为维新之本”,发出了“崇白话而废文言”的口号;陈荣衮第一个明确主张报纸应该改用白话文;王照更声明自己制定的官话字母,只拼写“北人俗话”,不拼写文言。同时,他们还积极写作通俗浅显的文章。梁启超(1873~1929)最先向霸占文坛的桐城派古文挑战,创制了“新文体”,用的虽还是文言,但平易畅达,杂以俚语、韵语及外国语法,已向着白话文迈出了第一步。接着白话书报在各地涌现,日见兴盛,其中白话报纸有10多种,白话教科书有50多种,白话小说有1500多种。可是直到辛亥革命(1911)之前,还没有人自觉地去实现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这个重大的变革。从清代末年到民国初年,接连出现了几件可以决定文体改革方向的大事:一是科举制度的废除(1905);二是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皇帝;三是粉碎了袁世凯称帝迷梦(1916),《新青年》发出提倡科学和民主、打倒孔家店的号召。思想的解放带来文体的解放,觉醒了的广大人民群众,掀起了民主主义的浪潮,为白话文运动打下了群众基础。

白话文运动的经过:19xx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发表题为《文学改良刍议》的文章,这是白话文运动的公开信号。文中提出:白话文学为文学之正宗。这个纲领性的意见,很快就得到陈独秀的响应。钱玄同也及时发出打倒“桐城谬种”、“选学妖孽”(《寄胡适之》,1917)的口号,最先把反对文言文同反对 “独夫民贼”、反对弄坏白话文章的“文妖”(《尝试集序》,1918)联系起来,并在陈、胡强调“文学革命”的时侯,第一个考虑到应用文的改革。19xx年 1月,《新青年》实现自己的主张,全部改用白话文。 5月,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狂人日记》,标志着白话文运动在文艺方面首先突破,显示实绩。年底,李大钊(1889~1927)、陈独秀创办白话周刊 《每周评论》, 北京大学学生傅斯年(1896~1950)、罗家伦 (1897~1967) 等创办白话月刊《新潮》。不久,鲁迅指出,白话文应该是“四万万中国人嘴里发出来的声音”(《杂感录五十七·现在的屠杀者》),这就把白话文放在现代中国人口语的基础上。

白话文运动的各种口号提出以后,遭到一些支持文言文的学者的猛烈攻击。如古文家林纾(1852~1924)攻击白话文为“引车卖浆者言”,南京东南大学教师胡先骕(1894~1968)认为白话文“随时变迁”,后人看不懂,等等。当时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1868~1940)等据理驳斥,引起一场关于白话文和文言文的论战。

19xx年反帝反封建的“五四”运动爆发,白话文运动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一年之内,白话报至少出了400种。19xx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命令,小学教科书改用白话文。新文学的团体如文学研究会、创造社等也相继成立。

19xx年以后,胡适去“整理国故”了。胡先骕的《学衡》杂志、 章士钊(1882~ 1973)的《甲寅》周刊,为迎合封建势力复辟,先后对白话文进行反攻。共 产 党与国民党合作,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在文化上以《向导周报》、上海《民国日报》等为阵地,共同反对文言文,提倡白话文。在这种形势下,鲁迅先后发表了《估学衡》(1922)、《答KS君》(1925)、《再来一次》(1926)等文章,大抵采取“以毒攻毒”的方法,用古书作法宝,证明鼓吹文言的“学衡”派和“甲寅”派实际自己也做不通古文,错用典故;白涤洲(1900~1934)、唐钺(1891~1986)也在《雅洁和恶滥》(1925)、《告恐怖白话的人们》(1925)等文中给以批驳,这才把那批反对派打退了。

白话文运动的成就:白话文运动的结果,是使白话文在文学作品和一般学术著作的范围内取得了合法的、正统的地位。它的成就首先表现在白话文理论的建设上:①关于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学说。 这学说的框架有3条:a.白话为文学之正宗。为打倒文言文的正统提供了历史的根据。b.用白话作各种文章。让白话文成为通用的书面语,为白话文的推行提出了奋斗

3 / 5

中国白话文发展史 的目标。c.白话文以现代中国人的口语为源泉。为白话文的建设指出了正确的方向。②关于文体改革的具体规划。主要在散文、应用文、诗歌 3个方面。第一,对散文文体改革的要求,胡适概括为 4条主张:a.要有话说方才说话;b.有什么话说什么话,话怎么说就怎么说;c.要说我自己的话,别说别人的话;d.是什么时代的人,说什么时代话(《建设的文学革命论》)。第二,对应用文文体改革的意见。钱玄同在《论应用之文亟宜改良》(1917)里,提出不少切实可行的主张,如改用白话(国语);选取最普通的常用字;多义字只用最普通常用的一义;不许用倒装移置的句法;“书札之款式称谓,务求简明确当。删去无谓之浮文";文中加标点符号;数目字改用阿拉伯字,“用算式书写”;改右行直排为左行横排;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印刷之体,宜分数种”等等。第三,对诗体改革的主张。分为两派。一派由钱玄同、胡适带头提倡"自由体"。另一派由宗白华(1897~1986)、闻一多(1899~1946)带头主张“格律体”。这两派对新诗的形式,都作了认真的探索。

白话文运动的成就,主要表现在白话文的作品上。白话文能不能代替文言文,要看写作实践。“五四”时期,白话论文在表现新思想、批判旧思想上,发挥了巨大的威力。如李大钊、陈独秀、鲁迅、胡适、钱玄同、刘半农等人的论文,虽在语言上有不同的风格,但在说理上都有明白、清晰、准确、富有逻辑力量的特点。这就叫那种不宜说理的文言文相形见绌。在文学上,散文、小说、诗歌等文体,都开了新生面。特别是19xx年,鲁迅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的发表,郭沫若诗集《女神》的出版,为白话文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阿Q正传》更是中国现代白话文学中赢得世界声誉的第一部杰作。

“五四”白话文运动,是一个活泼的、前进的、革命的运动,它在文艺语言上宣告了文言文时代的结束、白话文时代的开始。数千年来,中国通用的书面语没有白话文的合法地位,只有与口语脱节的文言文才算正统。直到“五四”时期,才把这种反常的局面翻了过来,开辟了一个白话文学的新纪元。 这正好与中国社会在“五四”期间实现了从封建向民主的转变相适应。

白话文运动的影响:由于历史的局限,白话文运动不可能迅速彻底完成它的任务。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政府的公文、法律,报纸的新闻等等,仍用文言或半文言。在文学作品上取得“正宗”地位的白话文,也夹杂着脱离人民口语的文言腔。但从“五四”开始,白话文的推行,已成了时代的潮流,历史之必然。30年代又进而发起大众语运动。19xx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报纸、公文和法律都一律采用白话文。

到今天白话文是不是完全实现了呢?没有!就像胡适在五四运动中所说:“等到很远的将来发明出汉语的拼音文字后,我写我口的白话文运动才算真正实现,到那时现在的我写我口的运动只不过是它的铺垫。

那么如何真正实现白话文呢?要真正实现全国全民族的统一的我写我口的白话文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条件:一、要有全民族的共同语。二、要在书面语的语体上实现文言一致的语体,也就是用平时习惯的口语来写文章。三、要用拼音文字来写,是写口中的音而不是直接用表意的汉字来写,通过以词为单位的音表达词义进而表达语义,就像人们平时听人说话一样,通过听他说话的音就能明白他说话的意思。

以上第一条已经实现,第二条通过五四运动的“我写我口”也已经实现,剩下的是第三条到目前中国还没有实现,因为到目前为止我们用的还是表意的汉字,而不是表音的拼音文。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在美国没有诞生计算机之前,只要是拼音文就行,但到了现代由于计算机发明后,26个拉丁字母组成的字符已经成了计算机标准信息交换代码128个ASCII码中

4 / 5

中国白话文发展史 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想真正与世界计算机信息技术接轨,必须采用26个拉丁字母来组成自己的拼音文。

但是,谈何容易,由于汉语的语音很特别,它带有声调,这样就给汉语拉丁化拼音文的设计带来了很大困难,因此以前所有的汉语拉丁化拼音文方案,要么声调是非字母化的,如《汉语拼音方案》等,要么干脆取消声调,比如中国的北拉方案,国外比如越南,越南它的语言也是有声调的,在进行拉丁化改造时干脆取消声调,可见声调字母化的难度之大,所以近三百多年来尽管很多仁人志士为了振兴中华提出走世界拼音化道路,由于始终未能发明出用且仅用26个拉丁字母来有效地拼写汉语信息的技术,因此这个目标一直未能实现。

恩格斯说:需要是发明之母。当时间的脚步跨入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门槛的时候,在世界信息化浪潮的强烈冲击和鞭策下,以武汉著名作家蔡大鹏先生在武汉《主力军》杂志上发表的报告文学《与古老的方块汉字说声再见》和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诞生为标志,一项用且仅26个拉丁字母拼写汉语的语音编码技术终于诞生了,它的诞生意味着中国也可以同世界大多数国家一样,有办法用且仅用26个拉丁字母来有效全息地拼写自己的语言了,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成功地实现了这个伟大理想。

同时她也标志着表达中国汉语信息的字符也实现了包含在计算机标准信息代码——ASCII码之内的伟大构想,从战略角度看其深远而又伟大的意义在于:她标志着汉语信息处理技术从今以后开始可以与世界国际通行标准接轨,从此英语和英文在电脑中能做的事汉语和汉文从此也能做到,由于汉语的语音音节结构比英语更简捷规整,因此甚至可以比英语做得更好。

由于目前全世界使用汉语的人口近10个亿,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一种语言,也是人类最悠久、最优秀、最特殊的一种语言,因此历史将表明:这次汉语与世界国际通行标准的成功接轨,将是人类文明发展历史上的一次最最重大最最伟大的事件之一,历史将表明:其对中华民族和世界发展的贡献和影响将远远超过中国历史上的活字印刷和造纸术的总和;历史还将证明她是一个加速人类文明发展进程改变人类文明进程方向的一次重大事件,也是中国古老的伟大的仓颉精神在现代中国的又一次发扬光大!

也许还有人会问:有了这项技术是不是以后汉字和《汉语拼音方案》将被替代,答案是否定的,这里我们特别需要指出的是与历史上其它国家发明字母拼音文后逐渐废弃象形文字不同,由于这次革命恰好发生在信息革命的浪潮中,借助于现代计算机技术人们可以方便地实现汉字、汉语拼音文、汉语拼音方案之间的转化,并且在需要时以汉语语音的形式输出,有关这方面软件也已经本人成功地开发实现过,这样就使得汉字、汉语拼音文、汉语拼音方案可以长期共存,根据人们的需要在不同的场合选用不同的表达汉语信息的方式。这也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的福份,在选择现代化的同时又保留了我们中华民族最传统的东西,使记载我们五千年的中华文明的历史文献不仅不会因此产生断裂,而且还会更方便更有效率地代代相传,所有的一切要归功于我们这项新技术诞生的时机恰到好处。

在汉语拉丁拼音文破土而出的时候,我们为这棵幼苗的出现而感到欢欣鼓舞,我们期待着这棵幼苗,为中国的白话文运动的最后取得完全成功,为向世界传授华语和传播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立下不朽的历史功勋,也祝愿这棵幼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历史贡献!

5 / 5

更多相关推荐:
研究性学习报告-钟表的发展史

研究性学习报告时间的印迹钟表的发展史一零九中学高二一斑组员张茜孙艾爽李瑞静王梦洁20xx929一目录1引言2我国古代计时器2最早的钟表3钟表的发展历程4钟表的种类5怀表6瑞士名表档案7手表五大运转结构介绍8总结...

钟表的发展演变

钟表的发展演变公元1300年以前人类主要是利用天文现象和流动物质的连续运动来计时例如日晷是利用日影的方位计时漏壶和沙漏是利用水流和沙流的流量计时东汉张衡制造漏水转浑天仪用齿轮系统把浑象和计时漏壶联结起来漏壶滴水...

钟表常识之钟表的发展

公元1300年以前人类主要是利用天文现象和流动物质的连续运动来计时例如日晷是利用日影的方位计时漏壶和沙漏是利用水流和沙流的流量计时东汉张衡制造漏水转浑天仪用齿轮系统把浑象和计时漏壶联结起来漏壶滴水推动浑象均匀地...

简谈钟表的发展与原理

简谈钟表的发展与原理作者李淑娟工作单位陕师大数学系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摘要钟表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逐渐向微电子技术与精密机械相结合的石英化发展机械钟表由原动系传动系擒纵调速器指针系和上条拨针系等部分组成机械钟表利用...

世界钟表工业的发展

世界钟表工业的发展沙漏公元1300年以前人类主要是利用天文现象和流动物质的连续运动来计时例如日晷是利用日影的方位计时漏壶和沙漏是利用水流和沙流的流量计时东汉张衡制造漏水转浑天仪用齿轮系统把浑象和计时漏壶联结起来...

中国和美国的网络广告发展情况

答一进入Google搜索关键词搜索引擎优化1在Google搜索引擎输入搜索引擎优化2点击搜索输出结果搜索引擎优化别名网站优化技术是针对搜索引擎对网页的检索特点让网站建设各项基本要素适合搜索引擎的检索原则从而使搜...

透过经济看美国广告的发展

透过经济看美国广告的发展学院新闻传播专业广告学学号20xx013983年级08姓名白思倩目录摘要关键字正文一前言二美国早期广告一二南北战争之前的美国经济发展特色及其广告的发展工业革命时期美国的经济发展及其对广告...

美国广告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美国广告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摘要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广告业最为发达的国家有人说在美国扔一块石头都会砸到一件与广告有关的事物广告已无孔不入渗入到美国人生活的方方面面并对整个美国社会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关键词美国广告历...

二战后美国广告发展史

二战后美国广告发展史19xx19xx年世界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使大批的商品出现了过剩问题企业的经营观念从生产导向型转向销售导向型企业开始关注消费者和市场广告业在此形势下日益兴盛起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的...

美国广告发展史

1美国第一则报纸广告刊出的准确日期无法确定但人们习惯上将费城报的出版人本杰明富兰克林称为美国广告之父1841年帕尔默在费城开始创办广告贩卖店酬金由广告主从付给报社的广告费中提取25帕尔默的这种手续费制一直延续至...

美国广告发展史

美国广告发展史关键词美国广告发展广告公司广告业广告媒介广告教育学说发展内容摘要美国是世界上广告业最发达的国家也是现代广告的发源地在最早的报纸广告出现后美国的广告业在历史的变迁中迅速发展广告媒介不断的更新升级对于...

美国广告发展史

美国广告发展史1美国广告的发展是从近代报纸广告开始的第一份刊登广告的报纸是波士顿新闻通讯于1704年4月24日创刊刊登了一则广告商们推荐报纸的广告其内容是关于报纸的发行量问题2美国第一家具有现代广告代理业雏形的...

钟表的发展史的总结(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