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教育名言

时间:2024.5.4

陶行知教育名言

1、教育是什么?教人变!教人变好的是好教育,教人变坏的是坏教育。活教育教人变活,死教育教人变死。不教人变、教人不变的不是教育。

2、逃避现实的教育不是真教育,真教育必与现实格斗。

3、教育就是教人做人,教人做好人,做好国民的意思。

4、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5、教的人尽义务,就能和学的人发生一种很宝贵的友谊。

6、好教育应当给学生一种技能,便他可以贡献社会。换言之,好教育是养成学生技能的教育,使学生可以独立生活。

7、教师对学生,学生对教师,教师对教师,学生对学生,精神都要融洽,都要知无不言,言地不尽。一校园中,人与人的隔阂完全打通,才算是真正精神交通,才算是真正的人格教育。

8、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于教学,而在于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先生不但要拿他教的法子和学生学的法子联络,并须和他自己的学问联络起来。

9、教员的天职是变化的,自化化

人。

10、教育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所以不能解决问题的,不是真教 育。

1、 教育是立国之本

2、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3、人生办一件大事来,做一件大事去。

4、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5、与其把学生当天津鸭儿添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锁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

6、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7、农不重师,则农必破产;工不重师,则工必粗陋;国民不重师,则国必不能富强;人类不重师,则世界不得太平。

8、所谓健全人格须包括:一、私德为立身之本,公德为服务社会国家之本。二、人生所必需之知识技能。三、强健活泼之体格。四、优美和乐之感情。

9、手和脑在一块儿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10、乡村师范之主旨在造就农夫身手、科学头脑、改造社会精神的教师。

11、活的乡村教育要教人生利,他要叫荒山成林,叫瘠地长五谷。他教人人都能自立、自治、自卫。他要叫乡村变为西天乐园,村民都变为快乐的活神仙。

12、想自立,想进步,就须胆量放大,将试验精神,向那未发明的新理贯射过去;不怕辛苦,不怕疲倦,不怕障碍,不怕失败,一心要把那教育的奥妙新理,一个个的发现出来。

13、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

14、要把教育和知识变成空气一样,弥漫于宇宙,洗荡于乾坤,普及众生,人人有得呼吸。

15、破即补。污即洗。劳即谦。乱即理。债即还。病即医。过即改。善即喜。行即思。倦即息。信即复。帐即记。

【教书育人篇】

1.“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

——陶行知

2.“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陶行知

3.“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陶行知

4.“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陶行知

5.“智仁勇三者是中国重要的精神遗产,过去它被认为‘天下之达德’,今天依然不失为个人完满发展之重要指标。”

6.“教育工作中的百分之一的废品,就会使国家遭受严重的损失。” ——陶行知

7.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陶行知

8.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它关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可以实现。

——陶行知

【为人师表篇】

1.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陶行知

2.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

——陶行知

【因材施教篇】

1.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教育,这叫“因材施教”。

——陶行知

2.人像树木一样,要使他们尽量长上去,不能勉强都长得一样高,应当是:立脚点上求平等,于出头处谋自由。

——陶行知

【教学方法篇】

1.活的人才教育不是灌输知识,而是将开发文化宝库的钥匙,尽我们知道的交给学生。

——陶行知

2.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

——陶行知

3.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陶行知

4.教育中要防止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是将教与学的界限完全泯除,否定了教师主导作用的错误倾向;另一种是只管教,不问学生兴趣,不注重学生所提出问题的错误倾向。前一种倾向必然是无计划,随着生活打滚;后一种倾向必然把学生灌输成烧鸭。

——陶行知

5.教育不能创造什么,但它能启发儿童创造力以从事于创造工作。

——陶行知

【成功教育篇】

1.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你别忙着把他们赶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轮、点电灯、学微积分,才认识他们是你当年的小学生。

——陶行知

【创新与实践】

1.我们发现了儿童有创造力,认识了儿童有创造力,就须进一步把儿童的创造力解放出来。

——陶行知

2.中国教育之通病是教用脑的人不用手,不教用手的人用脑,所以一无所能。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手脑联盟,结果是手与脑的力量都可以大到不可思议。 ——陶行知

3.要解放孩子的头脑、双手、脚、空间、时间,使他们充分得到自由的生活,从自由的生活中得到真正的教育。

——陶行知

4.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使手脑联盟。 ——陶行知

【养成性教育】

1.生活、工作、学习倘使都能自动,则教育之收效定能事半功倍。所以我们特别注意自动力之培养,使它关注于全部的生活工作学习之中。自动是自觉的行动,而不是自发的行动。自觉的行动,需要适当的培养而后可以实现。

——陶行知

2.集体生活是儿童之自我向社会化道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为儿童心理正常发展的必需。一个不能获得这种正常发展的儿童,可能终其身只是一个悲剧。 ——陶行知

3.把自己的私德健全起来,建筑起“人格长城”来。由私德的健全,而扩大公德的效用,来为集体谋利益??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教育是立国的根本。

※教员的天职是变化的,自化化人。

※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

※做个真正的人,第一就要有思想。

※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的本领,也无甚用处。并且,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愈大,就能为非作恶愈大。

※教育就是社会改造,教师就是社会改造的领导者。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纵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他的校长。 ※教育就是教人做人,教人做好人,做好国民的意思。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到心的深处。 ※教的人尽义务,就能和学的人发生一种很宝贵的友谊。

※我要有一句话奉劝办学同志,这句话就是“待学生如亲子弟。”

亲民亲物亲赤子,问古问今问未来。

※为了苦孩,甘为骆驼。于人有益,牛马也做。

※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自己在民主伤风上精进不已,才能以身作则,宏收教化流行之效。

※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不在做上用工夫,教因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

※好教育应当给学生一种技能,便他可以贡献社会。换言之,好教育是养成学生技能的教育,使学生可以独立生活。

※教师对学生,学生对教师,教师对教师,学生对学生,精神都要融洽,都要知无不言,言地不尽。一校园中,人与人的隔阂完全打通,才算是真正精神交通,才算是真正的人格教育。

※只有校长、教师、学生、工友团结起来,共同努力,才能造成一个民主的学校。 ※??教师们应该花一些时间到农民中间去体验生活,向他们学习,和他们同甘共苦。

※??要和学生家庭联络。??把学校与家庭构成一体,彼此可以来往,教师不再孤立,学校也不再和社会隔膜,而能真正地通出教育的电流,碰出教育的火花,发出教育的力量。

教师的服务精神系教育的命脉。金钱主义,最足破坏教师职业的尊贵。

※全校教职员要偕同旧生以身作则,拿全副精神来同化新生。??教职员一定要和学生共甘苦,共生活,共造校风,共守校规,断不能有一个例外。


第二篇:陶行知教育故事


陶行知教育故事

1 稿费的故事

陶行知是我国近代人民教育家。他有一句名言:?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他非常重视国民教育,认为?教育是共和国的保障?,因此,他把毕生精力都投入到?教育?这一大事中来。

19xx年,他组织了平民教育促进会,编写《平民千字课》,奔波于全国十几个省市,致力于平民教育。他把《平民千字课》作为教材,送到平民百姓家里,劝家家户户都要识字读书。他活动的经费多数都是自己写书得的稿费。

一次,他得到了1万多元稿费,拿回家锁在柜子里,承担着所有家务的妹妹看见了,问他:?家里有老有小,钱也不多,能不能留1/4给家里用??陶行知想了想,温和地说:?我要去南京劳山脚下办晓庄师范,这钱要作为办学的经费。我们家虽穷,粗茶淡饭还能维持。中国34000万农民非但没有饭吃,更没有文化。用这钱去办学校,是为农民烧心香,是尽我们的绵薄之力去帮助他们。你在家里省着点用,算是帮我去办大事吧!?妹妹理解了他,默默地点了点头。

19xx年,陶行知办起了晓庄师范学校,开展乡村教育活动。19xx年4月,国民党反动政府武力封闭了这所学校,还通缉陶行知。 19xx年,陶行知在上海先后创办了?山海工学团?、?晨更工学团?、?劳工幼儿园?,继续推行中华普及教育运动。

2 拜人民为老师

早在办晓庄师范学校的时候,陶行知就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等理论,教导师生们与劳动人民相结合,?教人民进步者,拜人民为老师?。

山海工学团刚成立的时候,农民的孩子有了读书的地方,烧香拜佛的红庙成了教室,可是没有孩子们用的桌椅。上课的时候,同学们带来自己的凳子,有大有小,高低不一。一星期以后,学校请来了木匠师傅,他闷着头做凳子,一天能做好几个。陶行知走过来,看见木匠师傅满身是汗,就递给他一杯水,说:?我们不是请你来做凳子的。?木匠疑惑地望着陶行知:?那叫我来做什么??

?我们是请你来做‘先生’的。?

?我可不识字。?木匠慌了。

陶行知笑着说:?我是请你来指导学生做木工的。你如果教会一个人,就可得一份工钱。如果一个也没教会,那么就算你把凳子全做好了,还是一文工钱也得不到。?木匠显出为难的样子。陶行知亲切地说:?不要紧,你不识字我们教你。我们不会做木工,拜你为先生。我第一个向你学。?说着,陶行知拿起一把锯,对准木板上划好的线就?吭哧??吭哧?地锯起来。

第二天,广场上摆着木匠工具,老师带着孩子们来学做凳子。有个小朋友嘟囔着:?我们是来读书的,不是来做木匠的。?一个大人看见孩子拿起工具,不小心就很容易弄破手,也皱起眉直摇头。这时,陶行知笑着说:?我有一首诗读给大家听听:‘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你们看写得如何??小朋友都拍手说好,那个大人也不好意思地笑了。

从此,每天孩子们都学做凳子,他们也当?小先生?,教木匠师傅认字。3个月后的一天,教室里的50个孩子,都坐着自己做的凳子。讲台上还有孩子们自己制作的杠杆、滑车等玩具和仪器。家长们挤在窗口、门外,信服地点头叫好。陶行知在讲台前,念起了一首刚写好的诗:?他是木匠,我是先生。先生学木匠,木匠学先生,哼哼哼,我哼成了先生木匠,哼哼哼,他哼成了木匠先生。?孩子们看看坐在他们身边一起听课的木匠,大家都笑了。

姚文采是陶行知的同乡,陶行知请他到晓庄学校教生物课。第一次上课,陶行知就让他先把书本摆到一边去,要?随时教育、随地教育、随人教育?。姚老师教了10多年生物课,从来没有不带书本去上课的时候,他弄不懂陶行知是什么意思。傍晚,他看见陶先生与两个叫花子在亲热地交谈。陶先生和那两个人谈完话,就叫学生领他们去洗澡,然后告诉姚文采:?这是我从南京夫子庙请来的两位老师,来教大家捉蛇。晓庄附近有许多蛇,经常咬伤人,让蛇花子来教大家捉蛇,你看怎么样??姚文采没说话。 蛇花子开始为晓庄师生上生物课了,课堂就在山里。几天以后,最胆小的女孩子也敢捉蛇了,她们说:

?只要击中要害,蛇并没有什么可怕呀!?大家还懂得了蛇没有脚为什么跑得快,蛇没有耳朵怎么听得见声音,以及蛇是老鼠的克星等知识。姚老师终于理解了陶先生的用心。他带领学生采集辬本;把挖草药的老农请来教认草药;请种花木的花匠来教种植花木的方法;请中国科学社的专家来教怎样辨别生物科别及定学名。晓庄附近的花草树木都挂起了学名牌,生物课从此上得生动活泼。

陶行知身为高等学府的教授、全国著名的教育家,却没有一点架子,时时注意拜普通的劳动人民为老师,他是我国千百万教师的楷模,更是知识分子最早和劳动人民相结合的先驱。

3 烧#9@k牌

陶行知教育师生有一句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他希望自己的学生除了在学业上不断进步,还要多学本领,追求真理,成为国家需要的人才。

在育才学校,学生们每天上午上文化课:语文、外语、数学、哲学。下午上专业课:文学、音乐、戏剧等,还要进行劳动、军事训练和社会调查,日程总是排得满满的。有一段时间,有的学生厌烦了这样紧张的生活,在自习时间偷偷地打#9@k。老师发现了,上前劝阻,他们还说这是?有劳有逸?。一天晚上,陶行知走过男生宿舍,顺便进去看看,正赶上有七八个男生在打#9@k,玩得很带劲。陶行知没作声,站在旁边看着。一个同学突然发现了陶校长,急忙推旁边的同学,几个人慌忙放下#9@k,羞愧地站起来,低着头等着挨批评。陶校长一句话也没说,沉默了一会儿就转身走了。

第二天,陶校长在全校会上讲述了抗日战争形势后问:?抗日需要人才,将来建国需要人才,你们难道可以浪费自己的时间吗?你们有多少本领要学啊!我要你们自觉地把#9@k牌交出来,像烧鸦片烟一样地把它烧掉!要知道,时光是最可宝贵的。?孩子们低着头,把一副副#9@k牌放在台上,堆成一垛。陶校长用火柴点燃了牌,又温和地对孩子们说:?有人说‘有劳有逸’,‘逸’就只能玩#9@k?你们可以练琴、写诗、作画,也可以打球、下棋……只有多学一点本领,将来才能建设国家。时光可贵,一去不回啊!?从此,学生们都珍惜时间,勤奋学习了。

4 不要做井底之蛙

育才学校文学组办了几十种壁报,还在重庆开诗歌朗诵会,很受大家欢迎。他们成立了?榴火诗社?,陶校长专门为诗社题词,文学组的学生们有些飘飘然了。有的人留起了披肩长发,有人特意穿破衣服,自视为艺术家的派头。也有的人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说话尖刻,爱讽刺人。除夕夜,陶校长把文学组学生召集起来,一面吃瓜子,一面对他们语重心长地说:?一个文人应是灵魂干净、品格高尚的人。衣服脏得很,破了也不补,这是乞丐,决不是文人应有的样子。?他又摸着一个男同学乱蓬蓬的头发说:?这是茅草山。我要放一把火,叫‘放火烧山’!?几个留长发的学生不好意思地笑了。陶校长拿起剪刀,亲自给他们剪了发,并耐心地给他们讲?要认真做学问,不要做井底之蛙?的道理,学生们听得心服口服。

5 宁为真白丁,不做假秀才

对自己的孩子,陶行知同样严格要求。他的二儿子晓光没有正规学历。19xx年夏,晓光经人介绍去成都一家无线电修造厂工作。厂方要看他的学历资格,他拿不出,就写信给育才学校副校长,请他寄一张晓庄学校的毕业证书来。证明刚刚寄到,陶行知的急电也到了,严厉阻止用这张证明,并要晓光立即将证明寄回。接着,又是一封快信,信中说:?我们必须坚持‘宁为真白丁,不做假秀才’之主张……总之,‘追求真理做真人’,不可有丝毫的妥协。你若记住这七个字,终生受用无穷。?以后,?追求真理做真人?七个字,便成了晓光的座右铭。

19xx年7月25日,陶行知因突发脑溢血逝世。他的一生百折不挠地?为中国教育寻觅曙光?,他把全部身心献给了祖国的教育事业。毛泽东为他写了挽词:?痛悼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千古!?宋庆龄的挽词是:?万世师表?。周恩来的话代表了千千万万革命师生的心声:?陶先生放心去吧,你已经对得起民族,对得起人民。你的未了的事业会由朋友们,由你的后继者们坚持下去,开展下去的。你放心去吧!?

6 培育革命的后代

陶行知先生办的育才学校,招收了许多失去父母的孤儿,他以慈母般的胸怀,热情的关心爱护着孩子们。与此同时,对于革命的后代,他也是义不容辞地收留下来,加以保护并给以精心的培育。有一位越南革命者的女儿,名叫慕罗,圆圆的脸盘,一双机灵的眼睛,一副天生清亮的嗓子。陶先生把她分到

音乐组,对她说:?你就学音乐吧!?慕罗在音乐组接受革命思想和专业知识的教育,各个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当她的祖国吹响了解放斗争的号角时,她对陶校长说:?祖国需要我回去战斗!?陶先生说:?你回去吧,用你的声音,为祖国的解放歌唱。你到育才学校,为的就是这一天!?朝鲜革命者的几个孩子,因父母抗击日本侵略者,战斗在中国的土地上,他们也被长辈送到了育才学校。陶校长语重心长地对他们说:?你们学社会科学吧,这是你们祖国最需要的。?19xx年,失踪的著名新闻记者萨空了,突然在北碚出现,他被剃光了头,在犯人的行列里,被人押解着做苦役。原来萨空了先生从广西被秘密押解到重庆集中营来了。陶行知闻讯心急如焚,连忙告诉沈钧儒,通过救国会,向国民政府交涉,这样,起码可以使特务机关不敢轻易动手秘密杀人。救国会的朋友通过多方面的关系,打听到萨先生被关押在五云山顶戒备森严的?教导团?里,而且13岁的小女儿苦荼也住在集中营。陶行知先生非常痛心,正在成长的幼苗,怎么可以失去人间最宝贵的自由呢?他托人萨空了捎话:?把孩子交给我吧!?经过一番周折,陶先生终于把小苦荼接到了育才学校,见她头上长满了虱子,身上长满了疥疮,不由难过得掉下了眼泪。陶先生急忙叫校医帮她治疗,还为她洗了个澡,换了一身干干净净的衣服。从小苦荼的诉说中,陶先生知道她还有个姐姐苦茶也失散了,便设法打听苦茶的下落。不久,萨空了也多方托人终于找回了失散的大女儿苦茶,也把她送进了育才学校。陶先生让苦荼学习她最喜欢的音乐,让姐姐苦茶进社会组学习。还有一个孩子李远芃,是革命烈士李硕勋的儿子,周恩来邓颖超等考虑到既要保护烈士遗孤的安全,又要教育培养他们成人,能承担如此重任的,只有陶先生办的育才学校。所以,毅然决定把12岁的远芃送到育才交给陶行知先生。陶先生找李远芃谈了话,了解一些情况,就启发他专攻社会科学,以继承父亲的遗志。李远芃分到社会组后,很快对社会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常常和班级的同学谈论形势,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育才期间,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人来接李远芃去和母亲赵君陶团聚。赵君陶是当时战时儿童保育院院长,为了抢救成百上千的战灾儿童,工作非常繁忙,不能有更多的时间和儿子一起。李远芃虽然很想念妈妈,但为了不影响妈妈的工作,他很懂事地安心在育才学校学习,接受教育。直到党做出安排,他才告别陶校长,离开育才到了延安。李远芃就是后来曾担任共和国总淼睦钆簟?/SPAN>19xx年他曾写下一段怀念恩师陶行知的话:?陶行知先生是我的老师,虽然我受他直接教诲的时间甚为短暂,但他的为人、思想、作风和对中国共 产 党的感情之深,确给我当时少年的心灵留下深刻的印象,使我受益非浅。?

7 大树底下小树长不好

张宗麟先生原是晓庄学校的生活指导老师。19xx年暑假,他约戴自俺一起去广西桂林师范工作。戴自俺在晓庄追随张先生学习幼儿教育,现在能跟老师去?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工作,禁不住心驰神往,立即欣然同意。事隔几天,陶行知先生约戴自俺谈话:?现在河南需要一个人,你愿意去吗???到河南去干什么???一所省立省乡村师范要请我们派一位晓庄同志去担任研究实验部主任。原是请张宗麟先生去的,他将去广西。我的意思,你去河南怎么样??戴自俺认为跟着张先生去广西比较省力,便不加考虑地拒绝了,说:?我想,能再跟张先生学习一段时间,对我比较合适。?陶先生耐心地说:?科学家是分开来,他去广西,你去河南。?戴自俺还是不大愿意,他低头想了一下说:?一个人单枪匹马地干有胆怯,我干不了,还是请张先生还我一段时间为好。?陶行知笑了:?原来你是想着大树底下好遮荫呀!??正是。我想先跟张先生学几年,再自己单独去闯。现在我可不敢一个人去干,一定干不好。?陶行知先生沉默了一会,忽然指着窗外说:?你看,那边有两棵树。?顺着陶先生的手,戴自俺看见了不远处的山坡上,有一株高大楝树,挺拔坚实,在晚霞中尤显得英气勃勃。在大树的下边有一株小树,被笼罩在楝树的浓荫之中,显得苍白瘦弱,一副可怜的样子。小戴不明白陶先生的意思,用疑惑的目光望着这两株截然不同的树。陶先生说:?这棵小树躲在大树底下,阳光、水分、雨露都受到一定的限制。大树底下,小树是生长不好的。同样一棵树,小树没有一块自由生长的土地,就显得多么苍白无力!?他停了一下,深情地望着自己的学生说:?把这棵小树从大树的荫影下移出来,换一个地方栽,它也会长成参天大树!?戴自俺听了若有所悟,他明白了陶先生的良苦用心,是为了让他能独当一面地去接受锻炼,在实际工作中培养自己独立工作的能力。但是,他自己还是觉得没有十分把握。于是他又有些犹豫地问陶先生:?这样重的担子,您看,我能行吗??陶先生拍拍戴自俺的肩膀,进一步鼓励他说:?我看可以。你忘了吗?天赋两个宝,双手与大脑。宁做农与工,联合辟荒岛。晓庄同志应该有这种开疆拓土的精神!?陶先生越说越兴奋:?去吧,你大胆地去吧!我们的同志,只要有一个人到了一个新的地方,就会出现一个新的晓庄。晓

庄的种子一定会撒辫全社会!?离开上海那一天,戴自俺去向陶先生告别,想再听听老夫子的?临别赠言。?陶先生笑笑说:?没有什么可说的了,这里有一首新写的诗《水铭》,送给你参考吧。?戴自俺将诗接过来看:杯方水方,杯圆水圆。可以穿石,可以灌田。分出氢焰,化铁之坚。会合众川,白浪滔天。居高临下,马力万千。流血流汗,开新纪元。带着这首寓意深刻的诗,带着陶师的殷切期望,戴自俺离开上海,奔赴河南百泉,走上了乡村教育的道路。

8 “新安旅行团”的故事

19xx年的一天,上海大厦大学校园内,一群群大学生正向着大礼堂走去。他们三三两两地议论着今天将要举行的报告会:?听说是一些小孩子来演讲。??是的,叫‘新安旅行团’,听说是苏北淮安新安小学的学生,大的十五六岁,小的才十二岁。??小孩子来跟我们讲课,能讲什么呢?不是开开玩笑吧!??去听听吧,听了再下结论嘛!?大学生们向礼堂走去,带着好奇、怀疑。会场里渐渐坐满了人。讲台上出现了一位戴眼镜的先生,中等身材,穿着学生装。有人认出来了:?是陶行知先生。?陶先生开始讲话:?诸位都是大学生,也许会说,叫他们听小孩子讲课,真是笑话。这七个小孩子从淮安一路演讲到上海。‘没有父母带,先生也不在’,靠演讲旅行,作抗日宣传。这个儿童旅行团的价值,是新时代之无价宝,如果一定要定个价值,或者姑且定为万万万万金元吧。这样伟大的宝藏,世界上谁也没有,都为新安小朋友所得。而‘新安’不敢占为私有,愿公诸天下后世。讲得如何,请大家一试。?不同凡响的开场白,激起了会场上的一片掌声。小玉站在讲台前,他穿着浆洗得干干净净的粗布衣服,圆圆的小脸因紧张而涨得通红,两手十个手指下意识地搓来搓去。陶先生轻轻地拍了他一下,在他耳畔说了几句话,就走下台去了。小玉定了定神,开始讲起来:?我的老家在凤阳,凤阳是个穷地方,十年倒有九年荒。妈妈生了八个孩子,死了六个,只剩下我和姐姐。爹爹被抓去当壮丁,活活折磨死了。妈妈活不下去,流着眼泪把姐姐卖给了人贩子……?孩子的脸颊上滚动着泪珠,他抽泣了一下,悲愤地接着说:?我们为什么这样穷,为什么这样苦?我们曾经问爷爷奶奶,我们曾经问爸爸妈妈,他们的回答是:我们命苦啊!可是,学校的老师告诉我们:根本就不是什么命苦,是我们的国家太落后,外有列强,内有国贼,生产落后,经济衰败,这一切是帝国主义、反动派造成的啊!?清脆的童声震动了每个大学生的心,一些人激动地站了起来,大声附和:?说得好!?会场上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接着,另一个孩子小林走上讲台:?爷爷奶奶,叔叔阿姨,大哥哥大姐姐们!我们国家落后,列强就要欺侮。日本帝国主义就侵占了我们的东三省,苦难的中国人民身上又加上了侵略者的铁蹄,这样的痛苦我们还能忍受吗?有良知的中国人是决不愿意做亡国奴的,大家一致起来,要反抗万恶的侵略者,要用我们的血肉筑成一道新的长城!?全场爆发出更加热烈的掌声,有人带头高呼:?打倒侵略者!??团结抗日,一致对外!?陶行知先生走上台,把孩子们抱在一起,连声说:?讲得好!讲得好!?他带着孩子们走下讲台,问身边的一位教授:?小孩子讲得如何??教授风趣地说:?讲得比我们好,几乎把教授的饭碗打破!?陶先生哈哈大笑说:?小孩子能教大学生,几乎把教授的饭碗打破,这虽然是千古奇闻,但却是事实啊!?陶行知接连几天安排新安旅行团的孩子们去中小学演讲,去光华、沪江、震旦大学演讲,所到之处,无不引轰动。陶行知逢人就说:?在这些小孩子的铁证之下,时代是分成了两个:一个是瞧不起穷光蛋和小孩子的时代,那已永远成为过去;一个是新时代,穷光蛋和小孩子有不可抵估的力量。?他特意写诗称赞:一群小光棍,数数是七根。小的十二岁,大的未结婚。没有父母带,先生也不在。谁说小孩小,划分新时代。在陶行知先生的鼓励下,淮安新安小学在19xx年又第二次组织了?新安旅行团?,在抗日的大后方,宣传抗日,宣传爱国,走辫了全国十几个省市,行程五万里,足迹辫及城市、农村、草原、边疆,被人们称为?民族的小号手。?

9 要又学又问

19xx年夏天,有人介绍一位青年诗人到育才学校半工半读,介绍信上写道:?刘文伟,诗人高歌的学生……?陶行知一看,风趣地说:?喔,文――伟,你诗文伟大呀??青年忙说:?不,相反――很渺小,我已经把伟字改成苇,芦苇的苇。?

陶行知笑了,说:?对呀,不要自封为伟大,要大众承认才是真伟大。你愿意做芦苇,好,芦苇做成船,也可以渡人到达彼岸呀!?

过了一会,陶行知又说:?你是高歌的徒弟,一定是个小详诗人吧??

青年人答:?不,我是土人,从小是孤儿,做过童工,爱唱劳动号子,自己编词儿,是地道的‘杭唷’派?。

陶行知?哦?了一声说:?那我们是同志呢,我也是‘歌谣派’,你读过我的诗么??

青年人说:?读过,很喜欢。听说你跟唐代诗人白居易一样,写了诗先读给老妈子听。我还喜欢唱您编的歌。如,《锄头舞歌》、《镰刀舞歌》、《手脑相长歌》等等。?

陶行知立刻喜欢上了这个叫刘文苇的青年人,对他特别关心,经常问他学习、生活的情况。

当时小刘才18岁,学习兴趣很高,而且爱好广泛。在育才学校,他感到什么都新鲜,样样都想学想问。陶行知工作很忙,平时住在北碚,到学校来一趟不容易,要处理的事很多。但小刘见缝插针,一有机会就去向陶行知请教,陶行知也总是热情耐心地回答他的问题。

有人责备小刘?不懂事?,但陶行知鼓励小刘说:?做学问就是要学要问。我过去写过一首诗:‘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学问,学问,光学不问只是一半,光问不学也只是一半,又学又问才是完整的学问。好比一个人,不能光有右手右脚,也不能光有左手左脚,要左右配合才是完整的人。?

陶行知的教诲给小刘很大启发,他也写了一首诗,题为《学问》:

学问学问,既学又问。光学不问,半截理论,死啃书本,用时不灵。

光问不学,一半是零,不成条理,低级水平。又问又学,真正聪明,

又学又问,才是完整的活的学问。

在陶行知和育才学校文学组主任艾青的帮助教育下,小刘后来成为我国著名的诗人。

10 四块糖的故事

一天,陶行知在校园里看到学生王友用泥巴砸自己班上的男同学,陶行知立即制止了他,并让他放学后到校长室去。

放学后,王友早早地来到校长室门口准备挨训。这时,陶行知走过来了。他一看到王友,就掏出一块糖果递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了,而我却迟到了。?

王友惊愕地接过糖果,目不转睛地看着陶行知。这时,陶行知又掏出一颗糖果递给王友,说:?这块糖果也是奖给你的,因为当我不让你再打人的时候,你立即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我应该奖励你。?

王友更惊愕了,他不知道校长到底想干什么。

这时,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果放到王友的手里说:?我已经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不守游戏规则,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证明你很正直善良,并且有跟坏人作斗争的勇气,应该奖励。?

王友听了非常感动,他失声叫了起来:?校长,你打我吧,我砸的不是坏人,而是自己的同学呀!? 陶行知满意地笑了,又掏出一块糖果递给王友,说:?你能正确地认识错误,这块糖果值得奖励给你。现在我已经没有糖果了,你也可以回去了。?

陶行知的教育让王友明白了,不管在什么时候,都要换个角度想想问题。可见,父母应该教育孩子经常问自己:?要是我处在这种情况下,我会怎么想呢?又会怎么做呢???我现在应该为他做点什么,他的心里会感觉好受一些呢??这样,孩子往往会看到问题的另一面,从而产生宽容的品格。

11 点石成金

陶行知对少年儿童求知学习的方法,经常有所指点,最为突出的就是"点石成金"的故事,这也可以说是少年儿童求知学习的最首要、最关键的方法。

在一次育才学校的晨会上,陶校长上汉去讲了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位很有本领的道人,只要他用手一指,面前的乱石立即会变成黄金。一天,他让众徒弟坐在他四周,自己用手指点着地下一堆石块,立刻石块都变成了黄澄澄亮光光的大小不等的金块。从徒弟看了又惊又喜,个个拍手叫好。道人对徒弟说:"每人选一块金子,拿去买点吃用的吧!"徒弟们都扑到黄金堆里去翻拣,有的要选一块颜色最黄的,有的要拣一块亮光最足的,有的想找一块最大最大的,大家东翻西找忙个不停。这时却有一个徒弟,他没有去拿金块,只是呆呆地站在道人旁边,两只眼睛睁得大大的紧盯着师傅点金的手指看,边看边思考。道人问他:"你为什么不去挑选你最喜爱的一块金子呢?"这徒弟回答说:"金子虽好,但一用就完,我看中了师傅那个点石成金的指头。"讲到这里,陶校长突然停住了。学生们急于要知道故事的结局,都催促他:"校长,你讲下去呀!""快点讲下去呀!"

陶校长不再讲故事,却一转话题,进行了一番评述,他说:世上有多少人被闪闪发光的金子迷惑,

而忘记了点石成金的指头。同学们,你们在学校求学,可不能光想要得到老师和书本传给你们的现成知识,这些知识虽好,但仅仅是世界上人武部知识的一个部分,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现成知识会不够用的,有的会用不上了,有的会显得陈旧了。有些同学拼命把老师和书本上的知识死记硬背,即使你能人武部背出,你在追求学问(真理)的大道上还会碰到许多新事物、新问题,到那时你能责怪老师没教过、书本上没见过吗?死记硬背不思考,是书呆子的学习方法,这些学生,老师"教多少",他就"记多少",这亲,是赶不上时代、超不过老师的。一批批的学生都比老师差,那末,我们的国家就会一代不如一代。我们求学必须要学会寻找知识的途径和方法,这就是要拿到开发文化宝库的金钥匙(也就是这只点石成金的指头)。这样,你们自己就可以一辈子毫无止境地去探求知识,你们就能超过老师,我们的国家就能一代更比一代强。

同学们听到这里才恍然大悟,懂得了陶校长讲故事的意图。从此,大家不再死记硬背,各自努力探索寻找知识的途径和方法。老师们也不是片面地向学生传授现成知识,而是创造各种各样的学习条件,帮助学生学会"学好各门学科的方法和能力"。

12 人才、大才和天才

育才学校招收的学生百分之九十五以上都是战灾流浪儿童,他们虽然离开了故乡、失去了爹娘,但是他们都是一群天真活泼、富有聪明才智的孩子,他们都各有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有的爱演戏、有的善唱歌、有的喜爱科研、有的乐于写作。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剥夺了这些孩子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陶行知把他们招收进育才学校后,在"因材施教"和"爱"的教育下,经过了一二年的学习和训练,他们的才华就明显地表现出来了:音乐组的孩子非但善弹奏、能演唱、会作曲,还能经常为老百姓表演或到大剧院去举行音乐会;戏剧组、舞蹈组的孩子,非但能演戏、跳舞,而且还能自编、自导、自演,用精彩的戏剧与舞蹈反映出抗日的形势;绘画组的孩子们竟能在重庆城市里举办儿童抗敌画展,多么了不起呀!周恩来同志称赞这些孩子们说:"一代胜似一代。"冯玉祥将军为这些孩子的成长鼓掌。但是,也有那么一些因循守旧、自己不愿进行教育改革的"学者"们,却在那里阴阳怪气地非议陶行知,说什么:"陶行知丢掉了普及教育来搞'天才教育'了。"

陶行知并没有因为这些非议而动摇了他"为今天培育抗日的人才,为明天培育建国的人才"的决心。他一心为国育才,因此他理直气壮地对这些"非议者"给予了答复,他说:我不是办天才教育,我办的是人才教育。按照每个学生的特长才能、爱好,对他们提出一定的要求,加以定向培养,进行因材施教。这些'人'才在正确指导下经过'一'番努力,就转化成'大才'('人'字上加一横就成'大'字)。对'大才'再进行深入的诱导,学生们自己再出'一'身力,流'一'身汗,'一'定时间之后,'大才'也就成为'天才'了('大'字上加一横就成'天'字)。真正的天才是师生经过共同的教学实践活动,不间断的乐教乐学而培养出来的。若能为国家、为人民培养几个'天才'又有什么不好呢?"看!陶行知回答得多么好呀!从陶行知的教育思想中我们得到启发,天才决不是天生而成的,除了白痴以外,每一个孩子只要培养、引导得当,社会关心、环境适宜,再加上他自己的不断努力,都可以成为天才。陶行知对于培养天才的解释多么有道理呀!

13 让学生找重点

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陶行知的教学手段非常有新意。

众所周知,中国古代史的内容非常烦琐,各种文史资料、插图、题注,学生们往往眼花缭乱,甚至无所适从。因此,陶行知老师在教?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时,他一反以前先讲述课本内容再分析重难点的做法,而是说:?同学们,请大家先把本课要讲习的内容浏览一辫,把你认为是重点的地方辬出来,十分钟后我们开始讲课。这十分钟里,你们可以自由讨论。?

学生们开始埋头阅读课本,并时不时有学生交头接耳一番。

十分钟后,陶先生说:?好了,大家都看完了吧?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隋唐时期一课,哪位同学回答一下:隋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结果怎样??

一位学生站了起来:?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是因为隋阳帝的暴政,而结果是在隋朝统治土崩瓦解的形式下,唐朝建立起来。?

陶先生赞许地看着他的弟子:?对。隋朝灭了,江山落入李氏父子手中,公元618年唐朝建立,唐朝从太宗时期开始进入繁荣阶段,史称‘贞观之治’。到玄宗前期进入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今天

将学习唐朝前期这一段我国封建社会极盛时期的历史。那么,同学们,在这段时期,你们认为影响最重大的是哪一段??

另一学生举手:?陶先生,我觉得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最重要了,因为在这两个时期唐朝正处于鼎盛时期。?

这回立即有学生表示反对:?不,我觉得贞观之治才是重中之重。?陶先生微笑地看着这位反对者:?你的理由呢??

或许是被陶先生的微笑感染了,该学生的音调立即壮了不少:?因为唐朝正是从这个时期开始兴旺的。?

陶先生依然微笑着:?可以说的具体一点吗??

对方沉思了一会:?唐太宗李世民借鉴了隋朝灭亡的教训,比较注重各方面发展,这样唐朝从他开始兴盛起来,才会有后来的开元盛世。?

陶先生点头道:?说的不错,这确实是个重要阶段。那么,为什么历代王朝第一位君主往往都比较重视社会生产呢?待会儿我们会详细讲述。苏珊同学,你刚才认为开元盛世也是个重点,你的理由呢??

那位叫苏珊的立即站了起来:?这段时期不仅是唐朝的全盛时期,也是我国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盛世时期,理所当然是一个重点了。?

陶先生笑逐颜开:?有道理。那么,除了这两个重点,大家谁还有不同意见?百花齐放呵,大家有话尽管说。?另一女生举手道:?老师,武则天统治的时期是不是也是一个重点呢??

陶先生笑道:?问的好,贞观之治是一个开端,但开元盛世并不是直接在贞观之治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所以说武则天在位的这段时期也不容忽视。唐高宗时武则天掌权,后来称帝,是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她统治期间,继续推行唐太宗的政策,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可以说她在位的时期上承‘贞观’下启‘开元’。下面我们开始详细讲述这三个时期。?

带着自己找出来的几个重点,学生们顿时有了明确的方向感。

一节课快到尾声时,陶先生问:?谁能说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立即有很多同学举手,其中一个答道:?我发现,如果把我们前边分析过的几个重点串起来,就是这节课的一条线索。?

陶先生十分满意的点点头,哈哈笑道:?说得对,既然大家都这么聪明,那么,以后课堂的重点和线索就交给你们自己去找了!?

14 连环教学法

20年代,为了唤醒民众,改良社会,挽救国家,陶行知以极大的热情奔走于祖国的大江南北,宣传、组织、提倡、推动了这个平民教育运动。当时推广贫民教育,最初的困难就是没有教材。陶行知自编了《平民千字课》。平民千字课编成后,陶行知拿它到北京、南京的平民学校中试用,结果很满意。陶行知还把《平民千字课》拿到家里试用。当时家里办了一个?笑山读书处?。他家共7口人:母亲、妻子、妹妹和桃红、小桃、三桃3个儿子,母亲已57岁,妻子和妹妹初通文字,桃红8岁上学,小桃和三桃分别为5岁、4岁,没到入学年龄。桃红很喜欢这本书,里面有许多有趣的课文。桃红每天都要把这本书拿来读一会儿。有一天,在一边玩的弟弟小桃也被哥哥读的书吸引过来。他坐在哥哥身边,跟哥哥读书。哥哥读一课,弟弟也跟着读一课,哥哥读完了一册,弟弟也读完了一册。

母亲操劳了大半生,没有机会读书,行知也送给母亲一本《平民千字课》母亲笑着对儿子说:?我又不识字,你送我书做什么?行知说:?教母亲读书啊!?母亲说:?我都57岁了,还能读书??老太太经过儿子的劝导,很快也捧起了《平民千字课》。行知又动员妹妹文美教母亲识字,桃红和小桃也不示弱,他们也成了祖母的小先生。有一天随美国科学家推士来华进行教育考察的推士夫人到陶行知家做客,见到小桃教祖母读《平民千字课》的情景,非常惊奇,她立即抓拍了一张祖孙同读书的照片。

陶母读了16天《平民千字课》的时候,陶行知正在张家口推广平民教育。他便用16课中所学过的字给母亲写了一封信,母亲居然能完全看懂。陶行知听说后高兴得不得了,他即兴赋诗《慈母读书图》。更使他高兴的是:从哥哥教弟弟、女儿教母亲、孙子教祖母读书这件事上,发现了自己寻找了很久的开展平民教育的有效方法——连环教学法。

陶行知的连还教学法,使陶行知如获至宝。他的朋友成了他推广的对象。他这种锲而不舍、坚忍不拔的精神宣传、推广平民教育。他在给他妹妹陶文美的信中写道:?最近,我足迹所到的地方,就是平民

教育所到的地方。店里、家里、学校、旅馆里、私塾里、甚至于和尚庙里,我都去劝平民教育,并且很有灵验,很有乐趣。我过几天还要到军队里、工厂里、清洁堂里、监狱里、去推广平民教育。?连车夫、佣人、厨师也不例外。

15 背着爱人游泳

?人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这句话正是他为人类、为教育事业奉献一生的宣言。

19xx年,陶行知在重庆创办?育才学校?,这所学校是陶行知创办的成绩最大的学校,学生主要是保育院的难童,对学生不收学费和生活费,因而经费非常困难。有人问陶行知?你何必背着石头过河呢??,陶先生说?我背的不是石头,是爱人?。这是对学生的爱,对学校的爱,对教育事业的爱,对劳动人民的爱,对中华民族的爱。

陶先生有四个字?爱满天下?。不仅爱人类,而且爱生物,反对把生物弄死来做辬本,把生物学变成死物学,这是人世间最伟大的爱。推广这样的爱,可以教导人们不再互相残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16 撰联谈教育

陶行知先生是一位坚强的民主战士,同时也是一位人民教育家。他经常用对联形式宣传改革教育的思想主张。

19xx年,陶行知先生为了推行?改革全国乡村教育?的主张,创办了晓庄师范。3月15日举行开学典礼那天,他为典礼会场撰写了一副对联:

和牛马羊鸡犬豕做朋友; 对稻粱菽麦稷棉下功夫。

这副对联,表达了他一贯主张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改革宗旨。他不但这样主张,而且身体力行,脱下长袍马褂,穿上布衣草鞋,和师生一起开荒生产,挑粪种地,睡地铺,住牛栏。在此期间,他还写了两副对联:

从野人生活出发; 向极乐世界进军。

这副对联,通过形象的比喻,反映了他将求实精神与远大目辬结合起来的教学思想。另一副是他挂在自己办公室的对联:

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半根草去。

字里行间,都闪耀着一位人民教育家为了人民的教育事业不谋私利,鞠躬尽瘁的高尚精神的光辉。 为了丰富农民业余学习生活,陶行知先生还在南京某农村办了一个中心茶园,让农民一边喝茶,一边听书、讲时事、放留声机等。他还特地为茶园撰写了三副对联:

为农民教育之枢纽; 是乡村社会的中心。 多谢你来帮助;

少了我也不行。 嘻嘻哈哈喝茶; 叽叽咕咕谈心。

17 一首歪诗的风波

育才学校音乐组的壁报《小喇叭》又一期出刊了。壁报前人头攒动,越涌越多。一定有一两篇有水平的创作发表了,同学们边看报,边议论,外围的人向里挤,里面的人不愿让,有人建议:"读一下,读一下吧!"只听得一个油腔滑调的声音开始朗诵了:"人生在世有几何?何必苦苦学几何。学习几何苦恼多,不如学习咪嗦哆!"歪诗不胫而走,传辫了全校,引起了争论,多种评价,褒贬不一。

陶校长知道了此事,也观看了小诗。次日,陶校长邀请小作者促膝谈心,和作者研究人生与数学的密切关系。从吃饭、穿衣谈到音阶频率的振动,直到国家大事,哪一件都少不了数学,离不开数学。因此,人人要学数学,数学对人们就象人们离不开空气、水分、阳光、营养品一样的重要。小作者听到陶校长的谆谆诱导,连连点头说:"校长,我这下真的明白了你为什么要我们同学把学好语文、数学、外语、科学方法论这四门功课作为开启文化宝库的'四把钥匙'的道理。我检讨,……"陶校长马上接过话头说:"现在我们是民主讨论,不是榫会,你能认识问题,提高思想,就是进步。"小作者连连点头说:"我们音乐组不少同学都有这种思想,让我去说服他们!" 陶校长眯着双眼放心地说了一句:"好啦!我们今天的民主探讨到此结束。"

18 陶行知出计算题

抗日战争时期,国内十分混乱,通货膨胀,物价飞涨,于是许多狡猾的商人便开始想出馊主意,他们首先在粮食上搞囤积居奇,投机倒把。不仅如此,他们还故意在粮食里掺杂了大量的石子、砂粒、稗

子和霉烂的米,真是可恶极了。把这样的粮食卖出去,坑苦了广大老百姓,他们自己却大把大把地赚起了昧心钱。 育才学校也买了不少这样的粮食。师生可就倒霉了,不吃又不行,吃了这样的米,又不能消化,得肠胃病的师生越来越多。看到这一情况,陶行知先生十分焦急。为了保证师生们健康,他不得不规定每天早晨用20分钟时间上一堂?选米课?,全校师生人人动手,把米里面的杂质——剔除。但尽管如此,米里面的小砂子仍然很多,学生们吃饭时还是不时地咯牙,有的学生一嚼到砂子,立刻把一大口饭都吐了出来,食堂的餐桌上每天都可以看到一堆一堆的饭粒。 陶先生看到了这个情况,摇了摇头,深深的叹了口气:?唉,这样下去怎么行呢?为了几粒砂子,吐出一口米饭,也太可惜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啊!?一天,等大家吃完然饭后,陶先生一个人留在饭厅里,走到每张桌子前,把米饭一颗一颗计了数,再按桌子分别包成小包,写上数字,带走了。 第二天晨会上,陶先生很严肃地站到了讲台上,他扶了扶鼻梁上那副深灰色的眼镜,环视了一下台下的师生们,语重心长地说道:?现在抗战已到了最艰苦的阶段,国家混乱,加上奸商的捣乱,使我们衣食就更加困难了!?陶先生不无内疚的说:?我这个校长没当好,让大家受苦了,请大家能够原谅!?接着,他话锋一转,有点气愤地说道:?我们的粮食已经很少了,但是,我们有些同学却还是不知道爱惜,吃到砂子就把一大口饭都吐了出来,我看了 很痛心。昨天午饭之后,我数了一下每张饭桌上散落和饭粒,少的90多粒,最多的已经超过了600粒,这样下去,怎么行呢??听到这里,台下的同学们有的低下头,有的涨红了脸,……陶先生接着出了一道算术题,让大家一起来计算,他说:?我们吃饭时浪费的米粒每张饭桌上300粒计算,那么我们每顿饭浪费了多少粮食?如果把这些粮食算成钱以后,可以买多少发子弹?这些子弹又可以消灭多少个日本鬼子?请大家认真算一下。?同学们在下面算呀算呀,当他们算出答案时,都不禁伸了伸舌头,低下了头。 陶先生又带着大家背起了李绅的诗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接着说:?同不们,现在粮食更是来之不易,是农民们冒着侵略者的炮火用生命种出来 的,也是前方将士浴血奋战夺来的啊!我们怎么能随便浪费粮食呢?有米饭吃已经很不错了,我们这样随便糟蹋粮食,那就太对不起前方的抗日战士和后方辛苦劳动的农民伯伯了!? 同学们听了后,似乎一下子懂事了。从此以后,同学们在吃饭时遇到砂子,总是特别小心翼翼地只把砂子吐出来,而把米饭仍然吃下去。餐桌上再也见不到饭粒了。

19 陶行知向小学生认错

19xx年,国民党反动派查封了南京晓庄师范学校,师范附属小学被迫停课。附小的同学们自发办起了?儿童自动学校?,由学习好的学生当老师,连校长、工友也由学生担任。整个学校秩序井然,书声朗朗。

消息传出,教育家陶行知写了一首诗称赞说:有个学校真奇怪,大孩自动教小孩;七十二行皆先生,先生不在学生在。

受到赞扬,同学们都很高兴。可是有个年仅八九岁的小同学却找到陶行知,毫不客气提意见:?照先生的写法,我们学校算不上‘真奇怪’。?

陶行知一点都不生气,反而和颜悦色地问:?小朋友你只管说,我的诗错在哪里呀??那孩子指着第二行说:?小孩就不能教大孩吗?我们学校里,就有年小的成绩好,做大龄同学老师的。要是像先生写的只是‘大孩自动教小孩’,有什么‘真奇怪?’?。

?说得对,说得对。?陶行知诚恳地认错检讨说:?小朋友,非常感谢你的指正,我马上就改。?说完,把?大?字改作?小?字,成了?小孩自动教小孩?。然后又问:?这样改行不行??

小孩咧嘴笑了:?先生改得真快真好!?

20 站在教室外面听课

陶行知自幼聪明好学,邻村的一位塾师认定这孩子长大后必然能成就大事,就让他免费入塾读书。有一天下大雪,当陶行知赶到塾馆时老师已经开讲。他怕影响老师讲课和其它同学学习,硬是站在门外专心致志地听老师把课讲完。这种学习精神感动了塾馆里的每一个人。

陶行知有两句重要的名言,一句是:?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另一句是:?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把毕生精力,都投入到?教育?中去,确实做了一件?大事?。而他自己,却?不带半根草去?。只留一世英名,光照中华大地。

21 报童工学团

上海静安寺附近车站,一群衣衫褴褛的报童在高声叫卖:?新闻报,大公报!?穿长袍马褂的先生呵斥:?走开,小瘪三!?小姐掩住鼻子说:?脏死了,滚远点!?

陶行知在等车,一群报童围住他。陶先生笑咪咪地掏出钱,向每一个报童买了一份报纸,报童纷纷找钱给他,他摇摇手:?不用找了。?他拉着一个孩子的手问:?你们是逃荒来的吧??孩子点点头,他抚着孩子的头说:?国家穷得连灾民都接济不上了,苦了你们这群小朋友。?这时,来了一个外国巡捕,用警棍驱赶报童。陶行知用英语与他交涉,巡捕走开了。报童们感激地向他道谢,他和蔼地说:?不用谢,你们快去卖报吧!?

几天后,静安寺的一条弄堂里,报童卖完了报都坐在地上。陶行知走来,孩子们齐声亲热地喊起来:?先生!先生!?陶行知与他们一起坐在地上说:?报都卖完了??他拍拍身边一个孩子的脑袋又问:?你们什么时候有空???早上卖《申报》、《大公报》,晚上卖《晚报》,只有中午有空。??应该把中午的时间利用起来,学习文化。要过好日子没有文化可不行。?一个报童怯生生地靠近陶行知,陶将他挽着坐在身边说:?孩子,你们不会一辈子卖报,将来会有好日子过的。有空学点文化,识了字人家就不会再欺侮你们。??读书?可我们没有钱买书和笔!?陶行知伸出手指说:?看,这就是笔。?他用食指在地上写了一个?人?字,大人小人的人,做人的人。一报童说:?没有书怎么办???你们每天卖的报纸就是书。你们识了字,会读报上的新闻,介绍报纸的内容,人家听了会喜欢买你们的报纸。??没有老师怎么办呢??陶行知想了一想说:?我每天早上提前几分钟来,教你们识字。谁识的字多,学得快,我就多买他的报纸。?从此,陶行知每天在静安寺附近的车站上教报童识字。

后来他请陈挺夫、方明来当小先生,在梵皇渡路荣庆里办了一个报童工学团。在报童工学团,这些穷苦的流浪儿学识字,学文化,懂得了不少做人的道理。有一些报童在陶行知先生的关心教育下,后来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22 劝喻轻生者

于长江南岸的燕子矶,是?金陵名胜?之一。也许是大江东流一去不返的苍凉寥廓景象,易引发人生短暂的感伤。有些厌世者就选择这儿告别人间。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在劳山脚下创办晓庄师范学校,那儿离燕子矶不远。有一天,他听到人们在纷纷谈论,燕子矶下又浮起了一具女尸,并且是个学生。他极感不安,立即到学校木工场找来两块木牌,在上面写了几句话劝喻轻生者,并把它立在矶头上。一牌上写?想一想?三个大字,下边写了几行小字:?人生为一大事来,当做一件大事法。你年富力强,有国当救,有民当爱,岂可轻生??另一牌上则写?死不得?三个大字,下写:?死有重于泰山,或有轻于鸿毛,与其投江而死,何如从事乡村教育为中国三万万四千万同胞努力而死!?

其时陶行知先生有个朋友辛甫在燕子矶旁边开了一家小小的茶酒馆。竖立木牌后,陶行知就请他暗中留意,一是酒不要多出卖,最多卖一两,以免喝醉了更加悲从中来;二是看见有人在矶头徘徊不去,就赶快上前劝说。此后,不少来到这儿打算自杀的人,看了木牌,听了劝说,终于停下了投江的脚步。

19xx年,当时88岁的复旦大学陈子展教授撰文回忆说:?我在南京上大学时得了胃溃疡。一次我正在读书,一阵阵剧痛袭来,简直使我要发疯了。便无可奈何地来到燕子矶,想跳江了却一生。我抬头望去,只见木牌上写着‘想一想’、‘死不得’,我猛醒,终于打消了轻生的念头。?有像陈教授这样经历的人一定为数不少。

23 陶行知以诗教子

教育家陶行知非常注重对孩子的教育,常劝孩子在少年时代要勤奋学习,莫误好时光,曾作诗赠给孩子:

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蹉跎悔歧路,为一大事来,

做一大事去,多少白发翁,寄语少年人,莫将少年误。

24 稿费的故事

陶行知是我国近代人民教育家。他有一句名言:?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他非常重视国民教育,认为?教育是共和国的保障?,因此,他把毕生精力都投入到?教育?这一大事中来。

19xx年,他组织了平民教育促进会,编写《平民千字课》,奔波于全国十几个省市,致力于平民教育。他把《平民千字课》作为教材,送到平民百姓家里,劝家家户户都要识字读书。他活动的经费多数都是自己写书得的稿费。

一次,他得到了1万多元稿费,拿回家锁在柜子里,承担着所有家务的妹妹看见了,问他:?家里有老有小,钱也不多,能不能留1/4给家里用??陶行知想了想,温和地说:?我要去南京劳山脚下办晓庄师范,这钱要作为办学的经费。我们家虽穷,粗茶淡饭还能维持。中国34000万农民非但没有饭吃,更没有文化。用这钱去办学校,是为农民烧心香,是尽我们的绵薄之力去帮助他们。你在家里省着点用,算是帮我去办大事吧!?妹妹理解了他,默默地点了点头。

19xx年,陶行知办起了晓庄师范学校,开展乡村教育活动。19xx年4月,国民党反动政府武力封闭了这所学校,还通缉陶行知。

19xx年,陶行知在上海先后创办了?山海工学团?、?晨更工学团?、?劳工幼儿园?,继续推行中华普及教育运动。

25 陶行知洗衬衫

19xx年7月,中国正是抗日战争时期。陶行知在四川重庆附近的合川县为难童创办育才学校,在普修课外,为一些有特殊才能的儿童,开设音乐、戏剧、绘画、文学、社会、自然、舞蹈等课,培育人才。这个学校办得有声有色,为国家培养了不少专门人才。当时政治形势紧张,经济非常困难,为了把学校办下去,陶行知经常要为募集资金四处奔波,自己的生活也非常艰苦。

盛夏的一天,学生高缨听说书店到了一些好书,想去看看。可是自己不认识路,就想请陶行知陪他一起去。他来到先生窗前,那情景使他吃了一惊:先生打着赤膊,脸上、身上流淌着汗水,正在伏案疾书。高缨不好意思地把自己的来意告诉先生,没想到陶行知很快地回答:?现在不成。?高缨失望了,他很奇怪,先生平时最喜欢和学生在一起,也最愿意帮助人,今天是怎么啦?陶行知好像看出了他的疑惑,手指着晾在窗外的衬衫说:?我很高兴陪你去书店,可是我的衬衫还没有干。过一个小时你再来,好吗??高缨望着那还在滴水的白衬衫,心想:先生找借口吧?他说了一句?那就算了?,不高兴地回去了。

过了一个小时,陶行知穿着还没干透的白衬衫,笑嘻嘻地来找高缨。高缨还躺在床上生闷气呢,见了先生,忙起身一起上街。后来,高缨还是想不通,就去问副校长马侣贤。马先生说:?大家都知道陶行知是个名人,可是有谁知道,他为了你们这些孩子,几乎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为了坚持办学,他把自己的大衣和呢裤子都送到当铺去了,换来的几文钱解决了一天的菜金。夏天,他只有一件像样的衬衫,这也不稀奇呀!?高缨听着马先生的话,眼圈红了,他的耳边又响起了陶先生上课时讲过的话:?为了劳苦大众,我们吃草也干;为了受苦小孩,我们要饭也干!?他的眼前出现了陶先生和同学们一起喝稀饭,鼓励大家?勒紧裤带共度难关?的情景,他仿佛明白了:为了办学,先生舍得一切。

26 救援共 产 党员

刘季平是晓庄师范地下党支部书记,晓庄被封闭后他是最早被捕的同志之一,后来他组织难友一起越狱逃跑到上海。19xx年6月,刘季平第二次被捕,正在上海的陶行知先生知道后心急如焚,为了筹钱请律师,他找了好多朋友,甚至当掉了自己的一些衣物,终于在四个小时内筹集到500元大洋,立即去律师事务所,请了一位知名的律师赶在当天下午出庭辩护。由于律师的据理力辩,法庭未判刘季平死刑,改为终身监禁,并转送东烟台监狱。陶先生又立即写了一封亲笔信,派徐明清送到泰山面交冯将军,因为当时山东省政府主席韩复渠原是冯玉祥部下。陶先生在信中写道:?焕章吾兄:晓庄学生刘季平被捕,近已解往济南。敢仗鼎力救援。倘蒙援手,感同身受。弟知行拜上。?冯玉祥见信后,立即找了韩复渠,尽力营救。韩复渠虽不敢贸然放人,但又不敢得罪冯玉祥,对狱中的刘季平也就没有多为难,拖了几年后便让刘季平出狱。徐明清也是晓庄师范地下党支部负责人之一,曾任晓庄共青团支部书记。19xx年春天,她在上海搞地下工作,没有适当职业掩护,生活相当困难。她求助于陶行知先生,陶先生毫不犹豫,通过朋友介绍她到?上海一?二八难民工厂?任教育科长。当时,上海各界募捐给难民的物资很多,但却被厂方克扣私吞。徐明清发动难民职工与厂方进行斗争,发展了革命力量。厂方恼羞成怒,借故把徐明清辞退了。她离厂时,难职工列队送别,表示对厂方的抗议。陶行知先生知道此事后,赞扬徐明清干得好,是正义的行动,并交给徐明清一个新的工作,叫她在上海北新泾筹办一个新的工学团——晨更工学团,还对她说:?你们与山海工学团比赛,看谁办得好。?徐明清因此又有了一个公开的合法的身份,有利于进行党的工作。不久,敌人开始监视晨更工学团,而且要准备下手了。党组织决定让徐明清转移。经陶行知先生介绍,徐明清又到上海女青年会劳工部办的女工补习学校当教员。徐明清继续在女工中宣传革命道理,发展革命力量。19xx年,由于叛徒告密,徐明清不幸被捕。陶行知先生立即设法营救,并

派了晓庄学生陆静霞与陈露薇两人到拘留所探望徐明清。后来,徐明清被押解到杭州监狱,陶先生因营救工作增加了困难而十分焦急。时已仲秋,天气转凉,陶行知担心徐明清无衣物御寒,他就托女工朱冰如到杭州去送衣物。过了一些时候,冬天降临,陶行知又让朱冰如到杭州探望,说:?天冷了,再送点衣物去吧,国民党监狱里是很苦的。?当徐明清再次接过了陶先生托交的衣物时,不禁感动得泪流满面。陶行知为了营救徐明清,四处奔波,多方联系,作出了很大的努力。同时,地下党组织也通过各方面的关系积极营救。19xx年6月徐明清终于出狱,并到了革命圣地延安。戴伯韬是晓庄师范地下党员。19xx年他跟随陶行知参加了育才学校的创建工作。皖南事变后,国民党反动派加紧反共,戴伯韬得到组织通知要赶快撤离。戴伯韬等五、六人隐蔽在隐行知住所的阁楼上。每天一早,陶先生出外买一包面条回来,请他们吃。有一天,陶行知回来告诉他们:?今天早上我碰到余仲箎(原晓庄学生),他已经爬到国民党少将特务的位臵了。他认识你们,你们不要再出去了!?风声越来越紧,重庆不断传出共 产 党员、进步人士被捕被杀的消息。陶行知先生觉得再住下去,难免要发生危险。其他几个人陶先生都托朋友设法转移出去,就剩下戴伯韬。特务正到处寻找戴伯韬的踪迹,怎么办呢?他想到老朋友冯玉祥将军。一天晚上,陶行知把化了装的戴伯韬悄悄带到巴蜀中学冯玉祥公馆。陶行知把伯韬介绍给冯玉祥:?他是我的学生白桃,国民党要抓他,他没有地方住,想在你这里住一阵,你看行吗??冯玉祥非常相信陶行知先生,他毫不犹豫地说:?欢迎!欢迎!?陶行知在告别戴伯韬时,紧紧握住他的手再三叮咛:?你要处处小心,一切听冯将军的安排。希望你到了光明区以后加紧努力,但愿将来我们还有见面的一天!?他说完转身向冯玉祥拱手告别:?焕章兄,一切多多拜托!?冯将军豪爽地笑道:?你的学生也就是我的弟子,我会安排好的,你尽管放心。?戴伯韬在冯公馆住了一个多月,后来,冯玉祥派了一个师长,让伯韬装作士兵混在打猎的队伍里护送出去,使他脱离了虎口。戴伯韬终于辗转到达了苏北解放区。

27 情系难童育英才

七七事变后,日军大举进攻中国,国民党军望风而逃,大片国土沦丧,难民如潮水般涌向大西南,其中有很多是少年儿童。

一天,陶行知和戴伯韬一同去查看重庆一所战时保育院。只见吃饭的时候,大小孩子挤在一起你争我抢,大的吃饱了,小的一口也没吃到,乱哭乱叫。在一间阴森潮湿的房子里,一群生病的难童躺在地上呻吟着,有几个死去的小孩还躺在病孩中间。在保育院天天都有达官贵人前来挑选难童去做干女儿、干儿子。他们当着小孩面评头论足,使身体有缺陷的难童身心受到极大摧残。陶行知感到痛心极了。

陶行知想起此前在汉口一所临时保育院的见闻。他在那里看到一名害癞痢头的难童正在指挥小孩们唱歌,表现出与众不同的能力,而且十分聪敏。当即,与陶行知一同考察的任光教孩子们唱他新谱的歌曲《高粱红了》的开头几句。随后便问:?谁能用谱把它记下来??沉默了一会儿,又是这个癞痢头难童举起手来,他准确地把刚唱的两句歌曲的旋律写在黑板上,任光感到很惊喜。陶行知认为,难童中,确实有许多天才儿童,只是这些幼苗缺少阳光、雨露。他下决心开办育才学校,为国家民族选拔人才幼苗,从难童中挑选有特殊才能的儿童加以特殊培养。

育才学校开办后,陶行知发现那个害癞痢头具有音乐天才的难童没有选上,便找来负责招生的常学墉老师,向他介绍这个难童的特征,叮咛常老师无论如何要把他找到。后来,常老师经多方打听才知道这位小朋友叫陈贻鑫,在大田坝第一保育院。原来,育才学校招生时,陈贻鑫正患疟疾,所以错过了机会。陶行知知此情况后,即刻写信给该院院长罗叔章,请他派人把这个难童送到育才学校来上学。罗叔章派一位姓袁的老师,带着陈贻鑫翻过金剑雪山,渡过嘉陵江,经北碚到北泉,交由一位育才学校的老师护送到古圣寺。陶行知见到他十分高兴,安排他到音乐组学习,还写信告诉远在新加坡的作曲家任光:?你在汉口赏识的秃头小朋友已经由我们迎接来了。?

渐渐长大的陈贻鑫,因害癞痢头情绪低落。陶行知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曾专门请皮肤病专家给他治疗,但效果不明显。后来,陶行知听说距重庆一百多里的荣昌县,有一位刘医生擅治此病,于是就拜托冯玉祥将军与青年会干事黄次咸邀请刘医生来校为陈贻鑫治疗。治疗期间,陶行知来到学校亲自为陈贻鑫熬药。在陶行知的关怀和精心照顾下,陈贻鑫光秃的头上终于长满了黑发,成为一位身材颀长、眼睛聪慧、充满自信和音乐才华的英俊少年。

陈贻鑫现在是中央音乐学院指挥系主任,国内知名的音乐家。

28 晴蜓的故事

一天午后,一群小小孩子在田间的小路上奔跑,追逐着一只蜻蜒。蜻蜒闪着绿莹莹的大眼睛,颤动着翅膀,惊慌地上下乱飞。也许是被追赶得昏了头,突然,猛地撞在树干上摔了下来。翠贞扑上去捉住了它,几个孩子抢着要,叫着嚷着,闹成一团。

陶行知恰好从村里走出来,孩子们看见了他,齐声欢叫:?陶先生!陶先生!?陶先生停下脚步,见他们的捉蜻蜒玩,便慈爱地抚着翠贞的小辪子问:?翠贞,你知道蜻蜒吃什么吗??

翠贞想了一下,回答道:?吃虫子。?

?吃露水?。另一个男孩说。

孩子们七嘴八舌地抢着说:?吃草,吃树叶,吃泥土!?

陶先生拉着孩子们坐在田埂上说:?还是翠贞说得对。蜻蜒吃虫子,苍蝇、蚊子、水里孑孓它都吃,你们说蜻蜒是不是我们的好朋友??

翠贞点点头。陶行知从她手里取过蜻蜒,高高举起,阳光下,蜻蜒的圆眼睛一闪一闪的,尾巴一撅一撅的。陶先生又问:?蜻蜒尾巴有什么用,谁知道??

?蜻蜒用尾巴在河里点水。?

?尾巴是指方向的。?

陶行知将蜻蜒小心地翻过去,指着它的尾巴说:?你们看,它的尾巴是一节节的,又细又长。它用尾巴保持平衡,调整方向。在它饿极时,会将自己的尾巴吃去一截,不过,以后又会长出来。?接着他将蜻蜒的头部对着孩子们说:?它的眼睛很大,结构很复杂,有成千上万的小眼睛构成的,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虫子……?

孩子们入神地听着,一个小男孩伸出小手,小心翼翼地抚了一下蜻蜒的尾巴。陶行知将蜻蜒举在眼前,用商量的口吻说:?蜻蜒是吃害虫的,它是人类的朋友,放了它,让它为我们去消灭害虫,好不好??说着把蜻蜒还给翠贞。翠贞看看小伙伴们,孩子们纷纷说:?放了它,放了它,让它回家去!?翠贞张开小手将蜻蜒往上一送,蜻蜒忽地坠落下来,在地上挣扎了几下,又展开翅膀向空中飞去。

陶先生说:?孩子们,我们观察生物,切不可将它捉来弄死。一只蜻蜒一年可以为人类消灭成千上万只蚊子。你们看,它在大自然中飞来飞去,多么自在,多么活泼!?

蜻蜒在空中飞了几圈,很快飞到流水潺潺的河面上,俯冲上升,盘旋翻飞。孩子们注视着它,欢呼着:?嗬,在跳舞呢,看!?

陶行知便由此想到许多学校的生物课,都是将活生生的东西弄死,做成辬本,他多次指出:?生物课不要变成死物课,‘生物陈列所’不要变成‘僵尸陈列所’,更不要在无意中培养孩子们残忍的天性。?他主张把孩子们带到大自然中去。要认识青蛙,可以到河边去观察,要认识小鸟,可以到树林里去。这样,才能观察到真正的生物,孩子们才能学到真正有用的知识。

29 陶行知的两只口袋

陶行知是一位既有言教,更有身教的人民教育家,他律已甚严,以身作则。

古人曰:"吾日三省吾身",而陶行知则"每天四问"。19xx年7月,他在重庆育才学校三周年纪念会上提出"四问"的内容,就是每天要反躬自问身体、学校、工作和道德上有没有进步,进步了多少。他认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越大,就越会为非作歹,残害人民。他曾大声疾呼,要全校师生"建筑人格长城"。

他自己就是用他的实际动来"建筑人格长城"的。在育才学校,就流传过一个关于陶行知的两个口袋的故事。

育才学校是陶行知和全校师生赤手空拳办起来的,有时全校师生几乎无以举炊,陶行知东张西罗,左支右绌,迫不得已就停止体育锻炼,每天改吃两顿稀粥,以勉强维持生活。在这样艰难困苦中,有人劝陶行知把育才停办了算了,但他坚决不答应。他发动全校师生走街串巷,向社会各界热心人士募捐,度过一个又一个难关。

陶行知带头外出募捐,并宣布一条纪律:募捐来的钱涓滴归公,在任何情况下,任何人不得借故挪用分文。他自己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他的上衣缝有两只口袋,一只袋公款,一只袋私款。有一次他到远处去募捐,走访了好多地方,募捐了不少现款,袋里装得满满的。在归途搭车时,忽然发现放私款的那只口袋里一分钱也没有了,他当时就有一个坚决的想法,决不那用公家一分钱,尽管一天奔波下来,

既疲惫不堪,又饥肠辘辘,但仍坚持从十里外步行回校。

当育才学校师生听到这个消息后,都非常感动,赶到陶行知先生的住处慰问时,陶行知亲切地、深刻地跟大家讲起韩非子在《喻志》中所说的一个比喻:"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在现实生活中,小漏洞往往可以酿成大灾祸,千万不要以小失大。陶行知就是这样"以教人者教已",在"建筑人格长城"中做到不留一点空隙。

30 一次别开生面的演讲

陶先生非常善于演讲,他的语言幽默风趣,生动形象,谁听了都会被他深深吸引,为他演讲中强大的逻辑力量所折服。在他一生无数次的演讲中,有一次别开生面的演讲,更是令人拍案叫绝,直到今天仍然令人回味无穷。

那是陶行知19xx年在武汉大学做的一次演讲。那一天,大礼堂里挤得满满的,不仅全校师生都来听,连附近学校的师生和各界人士都闻讯赶来。他们都知道,陶行知先生是著名的教育家,都想来一睹他的风采,并听他说些什么。

会议开始后,有几位先生先后上台作了演讲。轮到陶行知时,会场上响起了一阵热烈的掌声。只见他不慌不忙地夹着一个皮包走上了讲台。他戴着眼镜,穿着西服,未曾开口,先向全场扫视了一辫。大家屏息凝神,都望着他,等他开口说话。有的人还打开速记本,准备把陶行知讲的每一句话都记下来。

出乎大家意料的是,陶行知并没有讲话。他从包里抓出一只活蹦乱跳的大公鸡。公鸡喔喔地乱叫。台下听众一个个目瞪口呆,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接着,陶行知从口袋里掏出一把米,放在桌上。他左手按住鸡的头,逼它吃米。鸡直叫不吃。陶行知又掰开鸡的嘴,把米硬塞进去。鸡挣扎着仍不肯吃。接着,陶行知轻轻松开手,把鸡放在桌子上,自己后退了几步。只见大公鸡抖了抖翅膀,伸头四处张望了一下,便从容地低下头吃起米来。

这时,陶行知说话了:?各位,你们都看到了吧。你逼鸡吃米,或者把米硬塞到它的嘴里,它都不肯吃。但是,如果你换一种方式,让它自由自在,它就会主动地自己去吃米?

陶行知又向会场扫视了一圈,加重语气说:?我认为,教育就跟喂鸡一样。先生强迫学生去学习,把知识因硬灌给他们,他们是不情愿学的,即使去学也是食而不化,过不了多久,他还会把知识还给先生的。但是,如果让学生主动去学习,充分发挥他的主观能动性,那么,效果一定会好得多!?

陶行知讲完,把公鸡装进皮包,又向大家鞠了一躬,说:?我的话讲完了。?便退下场去了。

听众们一时还没有反应过来。但只是过了一会儿,会场上便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很多人边鼓掌边喊:?好!陶先生讲得好!讲得好!?

31 学校里谁也无权搞特殊

南京晓庄师范开办时,学校聘请了一位高姓校工。陶行知很喜欢这位校工,觉得他虽不识字,却耿直率真,颇有诗人气质。当时曾有人建议解聘该校工,对这一提议,陶行知断然拒绝,并说?他也是我们当中一个,决不可招之即来,挥之即去。?但是,当听说这位校工不听调度后,陶行知即刻写一信给他,真诚地奉劝他要尽本份、守职责。

陶行知说道:?我们主张人类平等:校长和校工一律看待,吃一样的饭,一样的要尽本分。校长不尽本分,校长的饭碗便要打破;校工不尽本分,校工的饭碗也是要打破的。?又说:?您倘若诚实到老,尽本分,听调度,帮人忙,和气待人,那您便是我们晓庄理想的校工,也可以说是校工中之圣人,保您有个铁饭碗,永远打不破。您要不信我的话,那便是瓷器饭碗,随时可以打破的。?

在主张人人平等的同时,陶行知很重视培养学生的互助品质,引导学生在说话做事中学习如何商量合作。?自己要说话,也让别人说话,最好是大家商量。自己要做事,也让别人做事,最好是大家合作。?互助即自助,一个人如果没有互助的习惯,他在社会上也是断难生存的。陶行知曾在他所创作的一部引人入胜的寓言小说《古庙敲钟录》中,诗意地表达了他对平等互助重要性的认识。?你若是办一个工场,如果你同时注意到工人之长进的机会与平等互助的关系,便立刻变成一个有意义的工场了。你若是办一个学校,如果你同时注意到师生之生产的机会与平等互助的关系,便立刻变成一个有意义的学校了。你若是在改造一个社会,如果你同时注意到各分子之生产与长进的机会,便立刻变为一个有意义的社会了。?

19xx年,陶行知在《中华教育界》上发表长文,明确指出中华民族及其教育的出路在于平等互助。?不但我们民族的出路是平等的互助,即世界人类的出路,也在平等的互助?,?教人建设平等互助的世

界?是学校组织必须履行的重要使命和责任。陶行知对我国文化传统中根深蒂固的?等级?意识予以批判,提倡人人平等,每个人都享有同样的受教育权利和机会,?我们应当知道民国只有人中人,没有人上人,也没有人下人。?学校里的一切成员,无论教师、学生,还是行政管理人员、后勤人员,都是平等的,谁也无权搞特殊。

32 伍豪事件

19xx年2月,国民常特务在上海炮制了一个所谓《伍豪等脱离共 产 党启事》,并强令各报必须刊登。当时《申报》总经理史量才也收到了这份启事。他知道伍豪是周恩来先生的化名,事关重大,他一时难以决定,便立即找来陶行知先生商议。这时陶先生应史量才之聘正担任《申报》总管理处的顾问,协助《申报》实行革新计划。史量才说:?这启事来头大,不登恐怕不行。?陶先生将启事反复看了几辫,发现这个启事称?二百四十三人脱党?,而具名只有?伍豪?一人,有明显的漏洞。陶先生果断地说:?压两天再说,你看如何??史量才点头同意。上海各报都被迫登了这份启事,人们争相传说,一时议论纷纷,莫衷一是。特务见《申报》不登,气势汹汹前来责问,再三施加压力,史量才左右为难。这时陶行知先生已经从上海地下党负责人潘汉年处得悉,周恩来先生其实早已离开上海到达中央苏区根据地瑞金,反动派炮制假声明,完全是为了混淆视听,扰乱人心,妄图瓦解地下党组织。为了揭穿这个阴谋,地下党巧妙地拟了另一则启事,交陶先生送《申报》作为广告刊出。陶先生又立即与史量才商议,在登出《伍豪等脱离共 产 党启事》的同时,把地下党拟的一则启事一并刊出,这则启事的内容是:?伍豪先生鉴:承于本月十八日送来启事一则,因福昌公司否认担保,致未刊出。?细心的读者由此可以看出,所谓脱党启事中的伍豪并非伍豪本人,乃另有其人。过了几天,地下党组织又托人请《申报》常年法律顾问法国巴和律师,代表周少山(周恩来的别名)发表重要启事,交陶先生送《申报》以醒目大字辬题刊出:?兹据周少山君来所声称:渠撰投文稿曾用别名伍豪二字,近日报载伍豪等二百四十三人脱离共 产 党启事一则,辱劳国内外亲戚友好函电存问。唯渠伍豪之名除撰述文字外,绝未用作对外活动,是该伍豪之名除撰述文字外,绝未用作对外活动,是该伍豪君定系另有其人,所谓二百四十三人同时脱离共 产 党之事,实与渠无关。……至此,国民党反动派阴谋遭到彻底破产。

33 诚挚的友谊

翦伯赞是著名的历史学家,抗战期间他困居重庆,贫病交迫。陶行知先生向他伸出援助之手,请他担任育才学校的历史老师,生活上也对他非常关心。翦伯赞住在一间斗室里,天天埋头写《中国史纲》,经常写到深更半夜。为了提神,他有了吸烟的嗜好。但生活贫困,买不起好烟抽,劣质烟呛得他拚命的咳嗽。夫人关心他的身体,一直劝他戒烟。为此,夫妻俩还闹了别扭。有一次,翦伯赞夫人淑婉要求陶行知先生来劝他戒烟,陶先生深知翦伯赞的脾气,委婉地说:?都这么一大把年纪了,我看就不必逼着他戒烟了,就让他抽吧,不过要尽量少抽点。?翦伯赞非常感激陶先生的体谅,高兴地说:?知我者行知也!?陶先生自己是从不抽烟的,也谢绝朋友敬烟。但为了能让朋友翦伯赞抽上几支好烟,他开始接受别人的敬烟。有一次,一位外国朋友敬了陶先生一支烟,陶先生一看,是大名鼎鼎的骆驼牌香烟,他高兴极了,立即用白纸包好,并写了一首小诗,托人送给翦伯赞先生。这首诗写道:

抽一支骆驼烟, 变一个活神仙。写一部新历史,流传到万万年。

翦伯先拿起这支骆驼牌香烟,心里非常激动,他由衷地感激陶行知对他的关心和鼓励。以后陶等待经常给他送来香烟,目的是希望他能好好工作,为人民多写出一些好文章。抗战胜利后,两人约好一起到上海,陶先生对他说:?上海的民主气氛浓厚,上海的青年也富有朝气,我们还是大有可为的。?陶行知先回到上海,讲好第二天派学生到车站接翦伯赞夫妇。但当翦伯赞夫妇到达上海北站时,在出口处迎接的却是陶行知。陶先生亲自领他们到一个朋友家里暂住,这里的房子宽敞舒适,翦伯赞很满意。过了几天,翦伯赞夫妇去看望陶行知时,却见他住的那间小房子才十几平方米,摆了一张大铁床和一张方桌后,剩下的空间已很狭小。加上窗户朝西,房间闷热,实在让人难以久留。但陶先生对此毫不在乎,只一个劲问翦伯赞夫妇住的地方是否称心。陶先生心里只想着朋友,唯独没有自己,翦伯赞的眼睛不由的有一点湿润了。不久,夏天到了。翦伯赞夫妇觉得住在别人家里总有点不方便,怕给人家带来难处,便一起想办法找房子。但手头没有资金,哪里找得到合适的房子!这时的翦伯赞由于贫困,缺少营养,已得了黄疸病,心情十分烦躁。一天,翦伯赞夫妇去看陶行知先生,想诉诉苦,解解闷气。到了那里,翦伯赞一坐下就大发牢骚:?我们在上海简直是多余的人,上海人不需要文化,只需要黄金!?陶先生笑着

问:?你是不是为了房子的事不耐烦??翦伯赞夫人淑婉把最近找房子的情况说了一通,陶先生说:?其实你在我朋友家中多住几天也没有关系。?淑婉又说:?主要是天气热了,总有些不方便,怕人家讨厌。?陶行知开始说笑话了:?没有结婚以前,一加一等于二,结婚以后,一加一等于一,你们虽然是两个人,不是等于一个人吗!?接着陶先生又说:?不要着急,房子会有的。时局好了,当然会有房子住;时局坏了,也会有房子住。?翦伯赞感到奇怪,问:?时局坏了,怎么也有房子给我们住呢??陶先生笑着说:?时局坏了,你和我都要去坐牢,不是也有房子给我们住吗??翦伯赞听后?扑哧?一声笑了出来,心头的愁闷也烟消云散了。后来,翦伯赞终于病倒了,第一个打电话问候的是陶行知;住进医院后,第一个派人来看望的,又是陶行知。从住院到陶行知逝世的前一天,陶行知每天都打电话给翦夫人淑婉询问病情,而且每隔两天,总要派人到医院看望翦伯赞。当他听说翦伯赞没有蚊帐,便将自己用的一顶旧蚊帐和?滴滴涕?送去当听说没有钱交医药费,又先后送去法币40万元(其中20万元是冯玉祥和一些朋友捐助的),一直到陶行知逝世前两天,还派自己的二儿子陶晓光送去十包?幸福牌?香烟。陶行知突然去世后,翦伯赞怀着沉痛的心情买了一个花圈,在夫人和医生的搀扶下,赶到殡仪馆,他哭倒在陶行知灵前……

34 请木匠当老师

山海工学团刚成立的时候,农民的孩子有了读书的地方,烧香拜佛的红庙成了教室,可是没有孩子们用的桌椅。上课的时候,同学们带来自己的凳子,有大有小,高低不一。一星期以后,学校请来了木匠师傅,他闷着头做凳子,一天能做好几个。陶行知走过来,看见木匠师傅满身是汗,就递给他一杯水,说:?我们不是请你来做凳子的。?木匠疑惑地望着陶行知:?那叫我来做什么??

?我们是请你来做‘先生’的。?

?我可不识字。?木匠慌了。

陶行知笑着说:?我是请你来指导学生做木工的。你如果教会一个人,就可得一份工钱。如果一个也没教会,那么就算你把凳子全做好了,还是一文工钱也得不到。?木匠显出为难的样子。陶行知亲切地说:?不要紧,你不识字我们教你。我们不会做木工,拜你为先生。我第一个向你学。?说着,陶行知拿起一把锯,对准木板上划好的线就?吭哧??吭哧?地锯起来。

第二天,广场上摆着木匠工具,老师带着孩子们来学做凳子。有个小朋友嘟囔着:?我们是来读书的,不是来做木匠的。?一个大人看见孩子拿起工具,不小心就很容易弄破手,也皱起眉直摇头。这时,陶行知笑着说:?我有一首诗读给大家听听:‘人生两个宝,双手与大脑。用脑不用手,快要被打倒。用手不用脑,饭也吃不饱。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你们看写得如何??小朋友都拍手说好,那个大人也不好意思地笑了。

从此,每天孩子们都学做凳子,他们也当?小先生?,教木匠师傅认字。

3 个月后的一天,教室里的50 个孩子,都坐着自己做的凳子。讲台上还有孩子们自己制作的杠杆、滑车等玩具和仪器。家长们挤在窗口、门外,信服地点头叫好。陶行知在讲台前,念起了一首刚写好的诗:?他是木匠,我是先生。先生学木匠,木匠学先生,哼哼哼,我哼成了先生木匠,哼哼哼,他哼成了木匠先生。?孩子们看看坐在他们身边一起听课的木匠,大家都笑了。

35 活的生物课

晓庄一带草丛里蛇很多,经常有人被咬伤,不仅农民怕蛇,师生们也怕蛇,迷信的人还说是?蛇娘娘?作怪,碰不得的呢。

晓庄学校的生物指导员姚文采找到陶行知:?我想要进行一次蛇的教学做,让大家会辨别有毒无毒的蛇,懂得预防和救治的方法,打破恐惧和迷信的心理,你看怎样??

陶先生很赞同:?好的。我想,师范生将来出去都要到乡村办学,乡村蛇多,怕蛇是不行的。我们不仅要交给师范生蛇的知识,还要让他们学会捉蛇的本领。文采,你试试看吧!?

姚文采专程到夫子庙请了两位?蛇花子?来给大家上课。?蛇花子?把师生带到山里,只见他们仔细地观察草丛,一发现动静,飞快地扑上去用手按住?七寸?,然后一手抓住蛇尾,拎起来用力摔几下,没有几分钟,刚才还吐着血红舌头、狰狞可怕的蛇就散了架,成了软绵绵的一根绳子。反复几次以后,胆大的学生开始跟着学捉蛇,石俊同学学得很快,一个人就抓了几条蛇。原来,只要击中要害,蛇并没有什么可怕的。

大家把捉的蛇带回学校,?蛇花子?又接着讲了毒蛇和无毒蛇的区别,讲了常见蛇的种类,什么青竹蛇、火赤链、眼镜蛇、蟒蛇、水蛇等,还讲了被毒蛇咬伤后怎样自救和急救,用哪些药来防治等。

许多人听得很有兴趣,提出不少问题:

?蛇没有脚,为什么跑得那么快??

?蛇没有耳朵,怎么听得见声音??

?蛇怎么能吞得下大老鼠呢??

?蛇怎么生小蛇呢??

……

?蛇花子?抱歉地说:?这些我们就说不清楚了,还是请教你们的先生吧。?

姚文采忙叫大家安静下来:?刚才提的问题都很好,以后我们一起来研究解决。关于‘蛇’的学问还真不少呢!?

以后,他们又上山捉了好几十条蛇,并分别放在笼子里,写上名称、特点、有没有毒和被蛇咬伤后的防治方法,还举办了?蛇展览?,供大家参观。

来看?蛇展?的农民很多,他们问:蛇是不是神怪?有没有‘白蛇娘娘’?看见两头蛇会不会倒霉?师范生都做了回答。石俊同学还把蛇围在脖子上,缠在腰里戏耍,解除人们对蛇的恐惧心理,既破除了迷信,又普及了科学知识。

……

晓庄的生物课教学真是既丰富又有趣。陶先生说:?这才是真正的活的生物课!?

36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陶行知先生经常用柏拉图(公元前427—347)的?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名言勉励学生,并处处为学生作表率。

有一次,有学生给他的诗歌、文章提出修改意见,他听了特别的高兴。其中,有位小学生把他的诗句?大孩自动教小孩?改为?小孩自动教小孩?,把?读了书,不教人,甚么人?不是人?中的最后一句改为?木头人?,他知道了不仅不生气,还给与肯定,说:?这也证明小孩子有创造力?。陶先生就是要用自己的行动向他人表明:真理才是唯一可追求的,在老师与真理之间,首先要尊重的应该是后者。

37 小孩自动教小孩

晓庄师范学校被封闭后,几所乡村小学与幼儿园也被关闭,许多农村孩子又失学了。

19xx年8月,晓庄的孩子们听说陶行知要在上海办一所让贫困孩子学习的乡村工学团,他们高兴极了,就一起给陶行知写信,希望能来?工学团?学习。

陶行知很快回了信:?你们来了,但你们的同学怎么办?晓庄有成千的孩子怎么办?为了你们都可以上学,我教你们个办法,那就是自己干,会的教人,不会的跟人学,边教边学,这样不是一所很好的学校吗??同时,陶行知还写信请当地的农民陈金禄、董云龙等来帮助小朋友自己办学。

就这样,孩子们开始自己办学了。他们推选了胡同炳、陈云金、陈仪珍等10位同学担任小先生,农民们也推选了陈金禄等10位老农帮助管理学校。19xx年9月4日,以孩子们当老师,古庙当教室,农民当?校董?的一所学校诞生了。开学那天,就来了80多个学生。

陶行知听到这个消息,很是高兴,马上派人到晓庄来看望孩子们。当他得知学校办得井井有条,很受孩子们和农民的欢迎,兴奋极了,马上提笔写信鼓励他们:?你们不要小看自己做的事,你们这个学校是教育史上的一个了不起的大创举。?还特地写了一首诗:

一个学校真奇怪,大孩自动教小孩。七十二行皆先生,先生不在学如在。

陶行知还亲自为学校取了个名字,叫做?儿童自动学校?,还写了两幅字,一幅是《手脑相长歌》,一幅是《自立歌》。

收到陶先生的来信,孩子们高兴地抢着传看。有个孩子提出:?大孩自动教小孩,难道小孩不能教大孩吗??后来陶行知知道后,他在发表这首诗时把?大孩自动教小孩?改为?小孩自动教小孩?了。

?儿童自动学校? 办起来后,学生不断增多,学校规模也大了,陶行知就把10位小老师编成两组,轮流到上海的?工学团?学习深造,农民们说?陶先生还叫种田娃‘留洋’呢!?

在学校2周年校庆时,陶先生还派人给送来了2000多册儿童读物和一台收音机,并专门请人到晓庄

来放电影,3周年校庆时,陶行知还特地写来了祝词:

紫金山为笔,青天为纸,乌云为墨,动手来写字:

?立大志,求大智,做大事。?

38 拆表的故事

有一天,一位朋友的夫人来看陶行知先生。陶先生热情地让她坐下,又倒了一杯茶给她,问道:?怎么不带儿子一起来玩??

这位夫人有点气乎乎地说:?别提了,一提就叫我生气。今天我把他结结实实打了一顿。

陶先生惊异地问:?这是为什么?你儿子很聪明,蛮可爱的哩!?

朋友的夫人取出一个纸包,里面被拆得乱七八糟的一块手表。这表成色还很新,镀金的表壳打开了,玻璃破碎,连秒针也掉了下来。她生气地说:?陶先生,这表是才买的,竟被我儿子拆成这样,您说可气不可气!他才七八岁,就敢拆表,将来大了恐怕连房子都敢拆呢!所以我打了他一顿。?

陶先生听了笑笑说:?坏了,恐怕中国的爱迪生被你枪毙了!?

夫人有点愕然:?为什么呢?难道我这样做不对吗??

陶先生摇摇头。

夫人又接着问:?陶先生,您是大教育家,您说对这样的孩子该怎么办呢??

陶先生把拆坏的表拿过来,对夫人说:?走,我们上你家去,见见这个小‘爱迪生’。?

到了朋友家里,陶先生见到那个孩子正蹲在院子的大树下,聚精会神地看蚂蚁搬家。夫人一见又来了气,正要骂他,陶先生立即劝住了。

陶先生把孩子搀起来,搂在怀里,笑嘻嘻地问:?你为什么要把妈妈的新表拆开来呢?能告诉我吗?? 孩子怯生生地望了妈妈一眼,低声说:?我听见表里的嘀嗒嘀嗒的声音,想拆开看看是什么东西在响。我错了,不该把手表拆坏,惹妈妈生气。?

陶先生说:?想拆开看看是什么东西在响,这没有错。但你要跟大人说一声,不能自作主张。来,你跟我一起到钟表店去好吗??

孩子又望望妈妈,说:?去店里干什么??

陶先生说:?去看师傅修表啊,看他怎么拆,又怎么修,怎么装配,你不喜欢吗??

孩子高兴得跳起来:?我去!我去!?

陶先生拿着那只坏表,带着孩子一起到了一家钟表店。修表师傅看了看坏表,说要一元六角修理费。 陶先生说:?价钱依你,但我带着孩子看你修,让他长长知识。?师傅同意了。

陶行知和孩子站在旁边,满怀兴趣地看师傅修表。看他怎样拆开,把零件一个个浸在药水里;又看他加油后,把一个个零件装配起来。从头到尾,整整看了一个多小时。全部装好后,师傅上了发条,表重新发出清晰的嘀嗒声。孩子高兴地欢叫起来:?响了,响了,表修好了!?

陶先生临走又花一元钱买了一只旧钟,送给孩子带回去拆装。孩子连声说:?谢谢伯伯!谢谢伯伯!伯伯真好!?

陶先生把孩子送到家后,孩子立即跳呀蹦的跟妈妈说:?妈妈,伯伯买了一只钟,让我学习拆装呢!? 那位朋友的夫人不解地问:?还让他拆啊??

陶行知笑笑说:?你不是问我对这样的孩子该怎么办吗?我的办法说是,把孩子和表一起送到钟表铺,请钟表师傅修理。这样修表铺成了课堂,修表匠成了先生,令郎成了速成学生,修理费成了学费,你的孩子好奇心就可得到满足,或者他还可以学会修理咧。?

陶先生停顿了一下,接着说:?孩子拆表是因为好奇心,孩子的好奇心其实就是一种求知欲,原是有出息的表现。你打了他,不是把他的求知欲打掉了吗?与其不分青皂地打一顿,不如引导他去把事情做好,培养他的兴趣。中国对于小孩子一直是不许动手,动手就要打手心,往往因此摧残了儿童的创造力。我们应该学习爱迪生的母亲,那么理解、宽容孩子,那么善于鼓励孩子去动手动脑,这样,更多的‘爱迪生’们就不会被打跑、赶走了。?

夫人听了恍然大悟,她不好意思地笑了一下,诚恳地说:?陶先生,您说得对,太谢谢您了,我今后一定照您的办法去做。?

更多相关推荐:
陶行知教育教学名言

陶行知教育教学名言教育名言篇1教育是立国之本2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3人生办一件大事来做一件大事去4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5与其把学生当天津鸭儿添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锁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

陶行知教育格言

陶行知教育格言自我警醒1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2教育是立国之本3人生办一件大事来做一件大事去4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5与其把学生当天津鸭儿添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锁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

陶行知教育名言录

陶行知教育名言录20xx1023233803转载标签分类教学资料杂谈1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2教育是立国之本3人生办一件大事来做一件大事去4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5与其把学生当天津鸭儿添入一些零碎知识不...

陶行知教育名言

陶行知教育名言名句大全时间20xx1127来源名言警句关键字作者赶路人点击2573次陶行知简介陶行知1891101819xx725汉族徽州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民主主义战士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爱国者是中国...

陶行知教育名言

终身学习是新时期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理念之一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如果仅靠自己在学校所学的知识是无法满足教育教学实践的需要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要学的东西太多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

陶行知教育名言

陶行知教育名言摘录1与其把学生当填鸭儿添入一些零碎知识不如给他们几把锁匙使他们可以自动去开发文化的金库和宇宙之宝藏2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3把自己的私德健全起来建筑起人格长城来...

陶行知教育名言

陶行知教育名言1教育是什么教人变教人变好的是好教育教人变坏的是坏教育活教育教人变活死教育教人变死不教人变教人不变的不是教育2逃避现实的教育不是真教育真教育必与现实格斗3教育就是教人做人教人做好人做好国民的意思4...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一句名言

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有一句名言quot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quot说的就是教师首先要教育学生要做一个真诚的人而学生的学习也应该首先学做人学做文明之人学做社会中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做到quot爱国守...

陶行知教育理论读书笔记

陶行知教育理论读书笔记陶行知教育理论蕴涵着深刻的哲理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按照陶行知先生的说法quot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是生活决定教育从效力上说教育要...

陶行知教育名言

陶行知教育名言名句大全时间20xx1127来源名言警句关键字作者赶路人点击2573次陶行知简介陶行知1891101819xx725汉族徽州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教育思想家民主主义战士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爱国者是中国...

陶行知_苏霍姆林斯基教育名言

陶行知名言警句教书育人1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学生不应该专读书他的责任是学习人生之道2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3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名言研究

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名言研究摘要陶行知老先生是我国具有世界知名度的教育家之一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可观的贡献多年以后的今天他老人家的得众多话语对我们实行教育研究仍然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他也是最具有批评精神和创造精神的...

陶行知教育名言(3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