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

时间:2024.5.8

上一篇下一篇:唐伯虎经典作品--...

一、

1.《诗经》是 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最初称为《诗》 或 《诗三百》 ,由于孔子曾以为教导学生的教材, 汉代 学者因之奉为经典,遂称为 《诗经》 。

2.《诗经》的基本句式是 四言 ,间或杂有二言直至九言的各种句式。《诗经》常常采用 叠章的形式 。重复的几章间,意义和字面都只有少量改变,造成 一唱三叹 的效果。这是歌谣的一种特点。

3. 由屈原开创的 楚辞 ,同《诗经》共同构成中国诗歌乃至中国文学 浪漫主义和现实 主义两大源头。

4.屈原 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首创 香草美人 的象征性意象。

5.《论语》是 孔子弟子及后学记录孔子思想、言行的 著作。

6.《宋史》中有“半部论语治天下” 话,强调了《论语》古为今用的巨大功效。

7. 中国历史散文 是中国小说产生的主要源头,这正是中国小说区别于西方小说的一个鲜明的民族特色。

8.司马迁《史记》被鲁迅先生誉为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9.建安诗人们还发展了诗歌在抒情方面的优势,使内涵丰博的思想内容与简短精致的艺术形式更为和谐地结合起来,诗歌的功能更趋全面。面对动乱的社会和苦短的人生,诗人们大胆 抒发建功立业的抱负,形成了 “慷慨悲哀” 的时代风格,这就是后世称道的“建安风骨”。

10.曹丕的 《燕歌行》 则开创了 七言 新诗体,在诗歌发展史上有重要地位。

12.所谓“ 田园 文学”,是指魏晋时期最杰出的文学家陶渊明自成一派的创作,包括诗歌、文、辞赋等多种形式。田园诗派的开创者陶渊明,其诗风 自然朴素 清简平淡 。

13.根据唐诗的发展情况,可将唐诗分为“ 初 、 盛 、 中 、 晚”四个时期。

张若虚 的《春江花月夜》被誉为 “孤篇盖全唐” 。该诗以 “月”之升落 为线索。

14. 王勃 杨炯 卢照邻 骆宾王 等人在文学创作上有一致的审美取向,提倡刚健、有骨气的作品,他们的诗歌题材较广,气势壮阔,初步体现了唐诗的面貌,被称为“初唐四杰”。

15.盛唐诗人的杰出代表是 李白 杜甫 。以 王维 孟浩然 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人,继了陶渊明、谢灵运的传统,借描绘自然风光表现闲适隐逸的情趣。高适、岑参 等人的边塞诗歌描写边地奇异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风物人情,表现 建功立业 的豪情壮志,大气磅礴,慷慨豪迈,充满昂扬进取精神,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

16.白居易、元稹等人继承古乐府精神和杜甫写实传统,提倡 新乐府运动 ,重视诗歌的政治功能,诗风通俗浅易。

17.晚唐杜牧为晚唐 七绝圣手 , 李商隐 擅长写无题诗。

18.唐诗形式 多样,各体 兼备 ,即继承发展了古体诗,又完善了近体诗。

古体诗又称 古风 ,对音韵格律的要求较宽,句无定数,篇章可长可短,能自由换韵。近体诗音韵格律要求严格,故又称 格律诗 ,包括绝句和律诗。

19.宋词风格一般分 婉约 和 豪放 两派。这一分法始见于 明人张綖的《诗余图谱》

20. 柳永 是专力作词的第一人,宋词在其手中发生了重大变化。他创作了大量 慢词 。 21宋代文学的集大成者 苏轼以雄大的才力、开阔的胸襟进入词的创作领域,大大开

拓了词的题材、意境、风格与表现手法,主张 “ 无意不可入 无事不可言 。其命名自己词集为 《东坡乐府》 。

22.苏门文人① 秦观 情感细腻,独具词心,其词感怀身世,幽丽深婉,与② 周邦彦 的富艳工、③ 李清照 的清新跌宕如天际三峰,俱臻婉约词之极致。

李清照在 《词论》 中提出词“ 别是一家 ”的观点。

24.被称为元曲四大家是关汉卿 王实甫 白朴 马致远。

25. 元杂剧 是中国戏剧的成熟形式。 宋元南戏 与 元杂剧的形成是中国戏曲艺术发展到成熟段的重要标志。

26.王实甫所创作的 《西厢记》 ,是中国古典戏剧的杰作。剧本描写了 崔莺莺 和张生的爱故事,歌颂了他们追求自由婚姻、反抗封建礼教的精神,提出了“ 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 的主题。

27.临川派是 明 代万历时期出现的戏曲文学流派,其开创者 汤显祖 为临川人。其代表作《丹亭》大胆构思,演绎主人公 杜丽娘 和 柳梦梅 的痴情幻梦的情感历程。

28.《金瓶梅词话》是中国小说史上第一部由 文人独立 创作的长篇小说。作者 题兰凌笑笑生

29.郭沫若的诗集 《女神》 以惠特曼式的雄浑和豪放,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自我的崇尚、对然的礼赞和对民主理想的热切呼唤,显示出彻底破坏和大胆创造的精神。

30.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代表作:顾城《一代人 》、 舒婷《 神女峰 》

31.以徐志摩为代表的 “新月诗派” ,借鉴国外象征主义诗歌,意欲在诗歌中去处散文成分用诗的思考方法和表现方法进行“纯诗”的追求,提出了诗歌的“三美” 主张,强调艺术上的“和谐”、“均齐”,着意于主观情绪的客观化,并尝试了多种诗歌体式,为新诗尽赋形的历史使命。

32. 鲁迅 是中国现代小说之父,他的 《狂人日记》 是中国现代小说的开山之作。鲁迅的小数量虽然不多,但他的小说集 《呐喊》 和 《彷徨》 则无可争议地成为现代小说成熟的标志显示了文学革命和思想革命相结合的实绩。 33达夫的抒情小说采用“自叙传 ”的形式。 34.世纪30年代,在北方,“京派”作家的创作非常活跃。京派小说统一的审美情感是诚实、从容宽厚,题材新鲜,结构完整,文字流丽。 沈从文 是京派小说的开创者,也是京派小说最优秀代表人物。他小说的价值在于他的 “湘西” 主题。

35.朱自清散文名作有 《背影》 《荷塘月色》 《春》

36.30年代报告文学的成熟之作是夏衍的 《包身工》 和宋之的 《一九三六年春天在太原》

37. 贾平凹及其主散文刊物 《美文》最先亮出了弘扬“大散文”的旗号。

38. 曹禺 的《日出》以20世纪30年代半封建半殖民地都市为背景,以 陈白露 的活动为中心展示了当时上层社会和下层社会、“鬼”与人的两种完全不同的生存状态。

39《伤逝》主要人物是 涓生 和 子君 。《爱,是不能忘记的》作者是 张洁 (注意其它作品

41. 卢梭 是18世纪启蒙文学的先驱者之一。

42.19世纪俄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托尔斯泰的代表作有 《战争与和平》 《安娜。卡妮娜》 《复活》

44,乾隆年间产生的《聊斋志异》和《红楼梦》分别把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的创作推向顶峰。 45,通过意象化的抒情来表现微秒的内心感受,传达丰富的象征内涵,已经成为新诗的一个重表现形式。

46,19xx年,《新青年》4卷4号上刊登了七则“随感录”其中六则以白话写成,它们标志着正意义的现代散文的诞生。

47,老舍曾因创作《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48,关汉卿的代表作《窦娥冤》是元杂剧中最著名的悲剧。

50.话本开辟了小说创作的新局面,成为后世演义小说和白话小说的雏形。

51.明代文人创作的小说代表性作品有《三国演义》、《金瓶梅》、《水浒传》、《西游记》等

52.《伦语》为语录体

54.每首词都有相配和的曲调,曲调的名称叫做“词调”或“词牌”

55.18世纪,元杂剧《赵氏孤儿》曾流传到欧洲。

56.宋元南戏和元杂剧的形成是中国戏曲艺术发展到成熟阶段的重要标志。

57.杜甫被誉为“诗圣”

诗歌鉴赏技巧

表达技巧有三个层面的内容:修辞方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文艺表现方法)、篇章结构。题目类型: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

变体:这首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或就某一面提具体问题。

答题要领:分析表达技巧,就是分析诗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首先要区分鉴赏要求,即试卷题是要我们从修辞角度,还是表现手法角度,还是篇章结构,还是兼而有之。

(1)必须准确的指出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或何种技巧。 其次才是对相关表达技巧的具体的鉴赏

(2)结合相关诗句说说这个手法的内容,在诗歌中的具体运用。

(3)说说作者采取这种手法的原因。 再次,解释

(4)这种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传达怎样的旨趣。运用该手法的好处。在鉴赏过程中语言表述必须是将诗歌的意境解释和形式技巧的鉴赏结合在一起的流畅优美的赏析。 解题格式:

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

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常见错误:解答这类提问时,常犯的一个错误是对诗歌某个局部的修辞手法进行阐述。这是不的。但在阐述具体某句诗时,可以谈及修辞手法的运用。

1、修辞方法:

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作用,更加生动感人。

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或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

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自己把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

反问――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

借代――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物的作用。

用典――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能够起到含蓄、洗练、委婉和联想翩翩等作用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在增强了作品意蕴的同时,也给阅读造成了一的影响。古诗词中的用典有以下几种情形:①点化前人语句②引用神话故事③运用历史故事。点化(化用) ――对前人书面作品的语言和群众的口头创造,进行再加工再创造,赋予它新的内和意境。可分三种:字词点化、内容升华、意境开拓。

互文――“互文”即古代诗文的相邻句子中所用的词语互相补充,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是古汉语中一种特殊的修辞手法,在古诗词中的运用一般有两种表现形式:A为了避免词语单

重复,行文时交替使用同义词,这种互文的特点是在相同或基本相同的词组或句子里,处于相位置的词可以互释。这样可以从已知词义来推知另一未知词义。B是出于字数的约束、格律的制或表达艺术的需要,必须用简洁的文字、含蓄而凝练的语句来表达丰富的内容,于是把两个物在上下文中只出现一个而省略另一个,即“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以收到言简意繁的效果理解这种互文时,必须把上下文保留的词语结合起来,使之互相补充、彼此映衬才能现出其原意故习惯上称之为“互文见义”。

反复――叠字叠词叠句: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更加生动形象。想感情的表达更为绵密曲折,音节流美,增强语言的音乐美、修辞美。

排比――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

双关――在有些诗歌尤其是民歌中,作者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往往采用隐语、双的修辞手法。

列锦―― 所谓列锦,就是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经过选择组合,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图象,用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达情感的一种修辞手法。运用此修辞可达到的术效果是:①凝炼美。诗词有时故意让成分残缺,从而达到简洁凝炼的效果。②简远美。所谓远,是指选取那些具有概括性的事物,经过作家巧妙的艺术处理,使之凝聚丰富深广的思想内和情感。③含蓄美。含蓄,就是不把意思直接完全说出来,而是委婉地道出,从而收到良好的达效果。

2、表现手法:

⑴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表达方式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我们要了解一些常见的艺术手法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 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情与景关系: 诗人写诗来表达他的思想情感。为了达到这侧目的,他需要写景——自然界的或周围阙景,来引起情,把情感传达给读者。情与景的处理很重要,如果处理得恰当,他就会激读者的感情,使读者与他发生共鸣。这样的诗就写得好,能动人。

抒情手法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

直抒胸臆——直抒胸臆就是诗人在其诗作中袒露襟怀,不假掩饰地抒发激情、快意或愁绪。这方式比较直观。

间接抒情――诗人们往往借助多种修辞艺术,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分为借景抒情、托言志,情景交融。

借景抒情:诗人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 、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或借物抒情。

情景交融: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借对这些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摹刻画抒发感情,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情景交融包括三种形式,一是景中寓情,二以景结情,三是缘情写景。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松竹梅兰、山石溪流、沙漠古道、边关落日、月清风、细雨微草、芭蕉残荷、梧桐细雨、飞蓬浮萍、鸿雁闲鹤、长亭短亭等等,常常是诗人以抒情的对象,这些景物也就不再是纯粹的自然之物了,而是承载传递了人们极为丰富复杂的想情感。

注意乐景与哀景的关系:诗歌中只要有景语,就一定与作者的情感有关,即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关于情景交融的鉴赏,关键在于情是何情,事实上也就是要求我们品味出景是何景了——哀景乐景、愁景?一般情况下,是乐景写乐情,哀景抒哀情,但也有以乐景衬哀情或哀景写乐情的法。以乐景写哀情或以哀景写乐情,可以起到一倍增其哀乐的效果。

托物言志和借景抒情区别: 借景抒情是通过对景物的描写,抒发的是情感,表现的是情绪,诗人在诗中表达的是含蓄的感受,所以它有乐、哀、愁,但我们绝不会把这种情绪看成是一种思想借景抒情的“情”专指热爱、憎恶、赞美、快乐、悲伤等感情。托物言志,更重要的是诗人要

过描写的物来表明心迹,以及人生的态度和对人生的感悟。托物言志常常借助于某物的一些特性托物言志的“志”可以指感情、志向、情操、爱好、愿望、要求等。

描写技巧:烘托与对比、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声色结合、笔勾勒、白描工笔等。

渲染与烘托—-渲染与烘托本都是中国画中的一种技法,渲染是指国画中,在需要强调的地方用水墨或淡的色彩涂抹画面,,显出物象阴阳向背,以加强艺术效果,这样一种加浓形象的手法诗歌中则是指对环境、景物等做多方面的正面描写形容,以突出形象。烘托是用水墨或色彩在象的轮廓上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诗歌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所要的事物鲜明突出。也就是不说本意,只说与此有关的其他事物,达到突出本意的目的。对同事物,可以从正面渲染,也可以从侧面烘托。

衬托与对比――衬托就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事物的表现手法。它可以使被陪衬的事物显得更加突出、形象。分正衬和反衬。正衬就是利用物的相似的条件来突出主体。反衬就是主体与衬体相反,衬体从反面作背景,衬托主体。对比是把不同的两个事物或一个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进行对照,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对比的方法,揭示了矛盾,对比鲜明,反差强烈,具有震撼人的力量。

虚实结合――定义:在诗歌欣赏中,虚与实是相对的,如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是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等等。在中国画的传统技法中,虚,是指图画中笔画稀疏的部分或空白的分。它给人以想象的空间,让人回味无穷。诗画同理,诗歌借鉴了中国画的这种方法。诗歌的“虚是指直觉中看不见摸不着,却又能从字里行间体味出那些虚象和空灵的境界。具体说来,诗歌的“虚”包括以下三类:一神仙鬼怪世界和梦境。诗人往往借助这类虚无的境界来反衬现实。就叫以虚象显实境。二已逝之景之境。这类虚景是作者曾经经历过或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景象但是现时却不在眼前。设想的未来之境。这类虚境是还没有发生的,它表现的情将一直延伸到来而不断绝。故写愁,将倍增其愁;写乐将倍增其乐。“实”是指客观世界中存在的实象、实事实境。简单说,“虚”的方法,其实也就是作者想象联想的方式,从我们读过的作品来看,主有两种:一是遥想,二是梦境。而眼前之景之事则为实。“虚实相生”是指虚与实二者之间互联系,互相渗透与互相转化,以达到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境界,从而大大丰富诗中的意象,拓诗中的意境,为读者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充实人们的审美趣味。虚景和实景的关系,有时相反相成形成强烈的对比,从而突出中心的;有时则是相辅相成形成渲染烘托,从而突出中心的动静结合——在中国古代诗歌里,诗人们为了创设意境,特别注意动态描写,动静结合是常用一种写景手法。在这种手法的运用中,独出心裁,“每着一字”,而使“境界全出”。作为动结合的写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并且往往是以静为主,以动衬静的方(这里的“动”含动与声:如“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喧”为声,“动”为动),形成境和形象的和谐统一。因此,动静结合的写景手法,与衬托又不可截然分开。

正侧结合――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对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侧面描写的方式给读者留下更多的想象余地。

点面结合――万事万物都是彼此相互联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被描写的景物也一样,它们总和周围的景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我们在写景状物时,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写主体物,必须写主体物周围的联系物,点面结合,烘云托月,使主体形象更丰满,更有特色。往往得到出一点,隐括全面的效果。

细节描写――中国古典诗词一般篇幅短小精悍,这样就不象叙事性作品那样有过多的细节描写但是,即使是短小的篇章哪怕是抒情小品,也同样不能忽视了其中的细节描写。这一点特别需加以注意。文学作品中真实生动的细节描写,也能获得“见微而知著”的效果。

观察角度的变化――描写要有层次性——由远到近或由下而上等。看同一景物,观察者所处的

位不同,角度不同,俯视,仰视,远眺,近看,视觉形象会呈现千姿百态,变化万千。从不同度描写,会使读者对所描写的景物产生更加全面的认识,获得更完美的感受。

白描工笔――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之一,大致接近西洋画法中的速写或素描,其特点是用练的墨色线条来勾勒画面,赋形写意,不事烘托,不施色彩。这种画法引入到诗歌的创作中,就是不用形容词和修饰语,也不用精雕细刻和层层渲染,更不用曲笔或陪衬,而是抓住描写对象用准确有力的笔触,明快简洁的语言,朴素平易的文字,干净利素地勾画出事物的形状、光暗(响)等,以表现作者对事物的感受。工笔,原是一种绘画的笔法,后指精雕细刻、重彩浓墨的绘。

以少总多、以小见大―― 以少总多应具有以下特征: 概括性:所表现的事物所具有的共性、然性,能够启发读者的联想。具体性:指所表现的事物具有个性、偶然性,体现为感性的,能限制读者的联想。以小见大是以局部见全体、以有限见无限,通过典型和象征,借助于人们的活体验,达到以小见大的艺术效果。在古代诗歌中,常常表现了窗中观景的艺术趣味,通过有联想到无限,"物小蕴大",意趣无穷。同样,竹中观日、镜中映景、水中倒景,同样具有这种术效果。特点:一诗歌抓住具有典型特征的小景物,可以在读者的脑海里唤起大的境界,所谓以小景传大景之情"。二写社会生活,也是借具有典型意义的生活细节来表现重大的社会内容,句尤适宜用这一手法。

诗中有画 ――就是在写景诗歌中,运用工笔手法,描写出一个个画面,表现一种意境。苏东坡称道王维的诗是“诗中有画”,这评语十分中肯。王维的山水田园诗,总是勾勒一个画面,透一股空灵微妙的意蕴,

文艺表现方法 :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等。

比兴手法――比喻本是一种把一事物比成另一本质不同的事物的修辞手法,运用在诗歌当中,称比兴。诗词当中经常运用这一手法以达到形象生动和化实为虚的艺术效果。比喻使描写化实虚,形象更生动,情感更浓郁。如果通篇贯穿着这种比兴的意象,则是象征。

铺陈――即《诗经》表现手法中的“赋”。“赋者,铺陈其事而直言之”,指的是不厌其烦地角度地进行铺叙陈述。

象征――象征是通过特定的容易引起联想的具体形象,表现某种概念、思想和感情的艺术手法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例如烛,光明磊落,焚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具体形象,可以使我们联想到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因蜡烛是舍己为人的象征。象征手法的作用,首先是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的形象其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物,寄托深远之意。

象征是中国诗歌的生命线,“犹如心脏之于躯体”,“没有象征,诗歌就将失去力量”。例如龙象征皇上最高权力,凤凰象征皇上的德行,麒麟是长治久安的象征,猿声是旅人离分时的伤的表现,鹤是永生的化身,蝙蝠跟西方相反,则代表着幸福,鸳鸯是爱情的象征,大雁给分离情人带来消息,知了象征复活之后便是死亡,梧桐常在描写秋天的诗中出现,杨柳表示别离,花是纯洁的象征,牡丹是富贵的标志,“梅”象征高洁、清秀、淡雅、素朴; “菊”象征高洁傲霜斗雪的坚强,被称为“隐逸之花”; “兰芷”象征名贵、孤芳、清高等等。

联想和想象 ――多为浪漫主义诗人所采用。如李白常把现实与梦境、仙境,自然界与人类社会打成一片,他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以飞越的神思结构全诗,诗人的想象犹如天马行空,所描的梦境、仙境,正是他所向往追求的光明美好的理想世界。“小时不识月,呼着白玉盘”、“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郞西”、“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都是奇思遐想与自然天真相合的神来之笔。大胆丰富的想象也常表现为夸张手法的运用。所谓夸张即故意地对事物进行夸或缩小的描写,借以表达诗人异乎寻常的情感。在浪漫主义诗歌中,夸张的手法随处可见。如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天台四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该句就运用了夸烘托的法来表现天姥山的巍峨高峻。又如李贺的《梦天》“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在

人的眼中茫茫中国大地上的九州成了微不足道的尘烟九点,浩淼无边的东海成了杯中之物,通想象和夸张的手法,抒写了诗人对人事沧桑的深沉感慨。

抑扬关系―― 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以达到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的目的。有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

[欲扬先抑]欲扬先抑又叫先抑后扬,即文势先下抑后上扬,或文意先贬抑后褒扬,犹如登山,谷底到山顶。

[欲抑先扬]欲抑先扬又叫先扬后抑,即文势先高扬后下抑,或文意先褒扬后贬抑,好像瀑流,高处飞泻而下。

[似贬实褒]对值得歌颂的对象不正面褒扬,而寓褒于贬,正话反说,用贬抑的语气来褒扬,看贬抑实为褒扬

[似褒实贬]对应该贬抑的对象不直接贬抑,而寓贬于褒,反话正说,用褒扬的语气来贬抑,看褒扬实为贬抑。

借古讽今或借古抒怀

借古讽今或借古抒怀:借古人抒发自己的抱负,表面回忆历史,叙述古人,实则抒发自己对人物的认识。

3、篇章结构:首句标目、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首句标目――开宗明义,直接点题。白居易说:“首句标其目”(《新乐府序》)。这个“目就是文章的中心论点,运用这种方法开头,就为全文指明了“航标”。开门见山――文章开头进入正题,不拐弯抹角。

曲笔入题――不马上就触到本题,开头先来一个发端。运用的好,会使文章有跌宕起伏之感,成悬念,吸引读者。

伏笔――是在文章的故事发生前对将要出现的人物或事件做出某种暗示性的铺排,当事件发展一定的时候,再予以“回应”的写作技巧。好的伏笔能起到暗示、点题、沟通文章内部联系、转人物关系等作用,使文理通顺、合情合理,往往能让人产生会心一笑、心灵共鸣或意外感悟阅读惊喜;同时能使文章出色生辉,具有独特魅力。

照应――照应是篇章间的伏笔照应,又叫呼应。一篇文章要有头有尾,前后内容要有内在联系前面交待过的话,后面得有照应;后边要照应的话,前边得先有个交待。这样,文章前后才能串,使读者容易掌握全文的脉络。照应的作用。照应能使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溱。 卒章显志――诗人往往在诗歌的结尾表达自己的心志或情怀,点明主旨。

以景结情―― 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使得诗歌“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

铺垫――在情节发生前的交代、暗示。

画龙点睛――用一两句精彩的话点明主旨。

浑然天成――结构非常完整,如同

小说鉴赏

(一)人物的鉴赏

1.从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来把握人物 总体而言,文学塑造人物不外概括性表现(或称直接现)与戏剧性表现(或称间接表现)两种类型。概括性表现就是作者对人物的思想倾向与性格特征行直接评论,甚至明确地解释人物动机;戏剧性表现就是通过人物自身的行为过程来暗示,犹戏剧演出一样让观众在人物自身动作的展览中获得某种启示。因此,从作者对人物的介绍与评这种概括性的叙述去把握人物,也就成为我们鉴赏小说人物最为直接的一个步骤。

2.从人物的语言、行动和心理描写来分析人物 小说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是通过描写人物的言、行动和心理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的。俗话说:“言为心声”,即人物语言是人思想性格的直接表白,至于作者对人物心理活动的描写,就更不待言了。另一方面,作品中人的行动,又是人物思想性格的生动表现,同样不能忽视。比如阿Q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孔乙己自己偷书所作的辩解,华威先生到处赶着开会,说起话来满口官腔,等等,都很好地表现了人的个性特征,要仔细分析。

3.从人物活动的社会历史背景来理解人物 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活动的鉴赏人物,如果离开了人物活动的社会历史背景,就不可能正确地理解人物,更不能理解人物象的社会意义。这不仅是因为人物的个性形成与他的生活环境有关,更重要的是,作者每塑造个人物,都是把他作为一定历史时期的典型人物来塑造的。或者说,一个人物形象的成功与否不但要看他是否有鲜明的“个性”,还要看他是否具有广泛的“共性”。而对人物“共性”的分析,必须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去考察。 前面我们谈到对人物语言、行动和心理描写的分析这是侧重在个性方面的,但是,如果只分析人物的个性而忽视共性,我们也就不能从中发现更的人,这样的鉴赏就未免失之肤浅。反过来,如果只分析共性,把活生生的人物解剖成一个空架,也难以说明典型的普遍性,不过是一个时代精神的“躯壳”而已。

4.从多种不同的角度对人物作面面观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对小说人物的鉴赏与分析直停留在固有的静态的和单一的线性思维上,而且它几乎成了我们的审美鉴赏“习惯”。这主要根植于特殊的社会环境,小说人物塑造几乎成了某种政治宣传的需要,因而人们鉴赏这类小说不是甚至也不可能是从审美的角度去欣赏,这是不正常的。只有当我们对一个成功的人物形象多角度的观照,诸如心理学的、社会学的、政治学的、美学的等,我们对这个人物的理解也就再是那么浅薄、那么单一和那么乏味了。

5.从神魔鬼怪形象中悟出人情 中外小说都起始于远古的神话和传说,从而便开创了小说的神题材。神魔鬼怪形象在中外小说里面,均占有自己的一席地位。如何认识像志怪小说中的太乐妓《西游记》中的孙悟空、猪八戒等这一类艺术形象,应是小说人物鉴赏的一项不可忽视的内容马克思曾经说过,神话是“通过人民的幻想用一种不自觉的艺术方式加工过的自然和社会形式本身”(《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113页)。这就说明了神话的虚幻性与现实的真实性的辩证一,或者也可以说,小说中的神魔鬼怪形象均应是生活中人物的变形,其本质是相通的。我们赏小说中的神魔鬼怪形象,应当努力从中悟出人情才对。要理解神、兽、怪与人和谐地统一在起的审美特点,注意把他们放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之中去分析,切不能将他们排除在现实之外而立地去欣赏,否则就难以探求作者的真意。

(二)情节的鉴赏

1.找出线索,理清情节的来龙去脉 一般而言,故事情节从发生到结局,前后是有着某种内在系的,这种内在联系也就是贯穿在整个作品中的情节线索。只要找到了这条贯穿整个作品的线索情节的来龙去脉也就容易把握了。这当是我们鉴赏情节的首要任务。不过,小说情节线索并不指我们一般所说的时间线索或空间线索,而是指作品里的基本矛盾冲突所构成的情节发展线索例如鲁迅的《祝福》,祥林嫂与鲁四老爷的矛盾冲突,这就是构成情节的主要线索。由于作品幅长短的不同以及作品内容的特点,小说情节线索又有主线、副线和明线、暗线之分。鉴赏小情节,如能抓住情节的线索,把握其来龙去脉,将有助于我们在分析作品时统观全局,全面地握作者的意图。

2.由事见人,看情节发展如何为人物塑造服务 情节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是作为人物运的形式出现的。所以,鉴赏情节应该由事见人,将人物性格与情节联系起来分析。我们仍以《乙己》为例。孔乙己到酒店喝酒,周围的人对他嘲笑、与他争辩的情节,正是要表现孔乙己偷窃迂腐的坏毛病;孔乙己教“我”“茴”字的四种写法和分豆给孩子们吃的情节,又是表现孔乙己的傲和善良的品性;孔乙己被丁举人打断腿后爬着到酒店喝酒,又谎称腿是跌断的情节,则表现

受欺凌的悲惨命运和讲面子的弱点。小说就是通过这一系列的情节描写来完成孔乙己复杂性格的刻画的。阅读赏时,要逐一分析,挖掘情节的意义。

3.见微知著,从场面和细节分析情节对表现主题的意义 作品的情节是由若干个场面构成的,场面是由很多个节组成的。分析场面和细节是鉴赏情节的进一步深入,同时也只有这样的情节鉴赏才显得具体、充分和中肯。看老作家魏金枝对《阿Q正传》的一段情节分析:“写一个犯人在最后受判时画押,通常总是迟疑地颤抖地执笔,无可奈何地画上一笔就算,鲁迅写阿Q的画押就大大不同,他写的画押却是独一无二的阿Q式的:一面是尽平生的力气画圆圈?;而另一面却是?这可恶的笔不但很沉重,并且不听话,刚刚一抖一抖的几乎要合缝,却向外一耸,画成瓜子模样了。?我看,即使没有看过《阿Q正传》全文,不知道阿Q平生为人,单就这一节画来看,阿Q的麻木、无知以及精神胜利法,岂不是都尽情地表露出来,然而那只是一个最后判决的场面描写由此抓住场面和细节的情节鉴赏就不是浮光掠影地阅读了,应对我们有所启示。但有人阅读小说,只顾看热闹单纯追求故事情节紧张曲折,而不想想作者通过一定的情节究竟提出了什么问题,这些问题有何社会意义,又如何解决的,等等,这就不得要领了。

4.赏析技巧,注意发现作者组织情节的艺术匠心 小说情节的生动曲折、波澜起伏和扣人心弦,应该说是所有秀小说的显著特点。什么地方是伏笔,什么地方是照应,什么地方是有助于塑造人物的精彩描写,哪些地方是离于情节之外、荒诞不经的“噱头”等等,都要细细加以赏析。例如《红楼梦》刘姥姥三次进荣国府的情节,即看出它具有复沓回旋、含意深远的特点。这三次均是写同一个人物进荣国府,但每次却是各不相同。一进,只刘姥姥见了王熙凤,借此给读者展示了荣国府这个诗礼簪缨之族、温柔富贵之乡的豪奢;二进,刘姥姥见了贾又是饮宴,又是饱览,让读者见到了荣国府也有各种矛盾,由此埋下了贾府即将败落的伏笔;三进,则那位曾刘姥姥伸出援助之手的琏二奶奶也不得不向她呼救了,一层更深一层。鉴赏这样的情节,我们不仅要注意情节身的变化,还要注意发掘情节所寓示着的主题意义。同时,又可看到,作者在组织情节时所显现出的胸有全豹高屋建瓴的艺术特点。

(三)环境的鉴赏

1.分析环境对主题思想的暗示 环境描写不管它的直接作用如何,最终是为表现作品主题服务的。明末文学家夫之曾说:“一切景语皆情语”,即一切描写景物的文字都在于写作者之情意。所以,我们鉴赏小说,就应注意环境描写中揣摩作品的主旨。 在更多的情况下,环境描写可能主要是为展示人物的行动和命运以及刻画人物性格创造必要的条件,提供生动的衬景,但同时也是以间接的形式表现主题。在《红楼梦》中,作者写蘅芜院环境:“阴森透骨”,屋外长着“愈冷愈苍翠”的“奇草仙藤”,屋内“一色玩器全无”,像“雪洞一般”。这样的环境正衬托出带着金锁而高唱“妇德法”的薛宝钗阴冷无情、装愚守拙的性格特征。这一性格特征的揭示,不仅透露出者对薛宝钗其人的思想倾向,同时也可看出封建礼教虚伪性的一面,而这正是作品主题的内容之一。 环境描一般是写实的,但有时也可能带有象征或隐喻的性质,这样也就自然地对主题起着一种暗示作用。

2.分析环境对人物形象的烘托 小说环境,不论是社会环境还是自然环境,与小说人物的思想与行动均有着密的联系,而且因为小说是以写人为中心,环境描写对人物形象的烘托始终是最为基本的任务。鉴赏小说的环境写,不能不注意理解环境与人物的关系,努力发掘它深刻的思想意义。环境描写对人物的烘托可以是正面的,可以是反面的,前者叫正衬,后者叫反衬,这里不再细述。

3.分析环境对小说氛围的创造 小说感染读者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作家特别注意创造一种特有的小说氛围,而造小说氛围的主要手段就是通过环境描写的渲染、创造和加强的。鲁迅小说《药》的开头是:“秋天的后半夜,亮下去了,太阳还没有出,只剩下一片乌蓝的天;除了夜游的东西,什么都睡着。”在华老栓为儿子买“药”走在上时:“……街上黑沉沉的一无所有,只有一条灰白的路,看得分明。”这样的自然环境给人以死气沉沉、非常抑的感觉,使人感受不出一点生命的活动。联系小说的时代背景,我们还会进一步感受到19xx年革者秋瑾被害后的那种沉寂冷肃的氛围。 4.分析环境对小说情节的推动 因为小说以写人物为心,而人物与环境的紧密关系,又导致特定的环境可使人物产生某种相应的行为动机,从而推故事情节向前发展。在反映更为广阔、复杂的社会生活的小说中,环境是人物命运形成和演变客观条件和原因,特别是西方批判现实主义小说,更是强调“这一个”环境中的人,强调环境对物及情节的影响和决定作用,因而环境在小说中的这种推动作用会更加明显。

(四)主题的鉴赏

1.从作者背景看主题 要正确理解一部作品,有必要了解作家的思想感情、思维方式,以及他处的社会环境、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背景。小说是社会生活在作家头脑中的反映,也是作家想感情的表现。一部作品所反映的主题,总是与作家的身世、生活、思想感情以及他所处的时环境分不开的。因此,我们在理解小说主题时,必须“知人论世”,这个很重要。 鲁迅先生指出《水浒传》与《施公案》《彭公案》《三侠五义》的思想内容之所以不同,是和时代有关的。“《浒》中人物在反抗政府;而这一类书中的人物,则帮助政府,这是作者思想的大不同处,大概因为社会背景不同之故罢”(《鲁迅全集》第8卷第352页)。如果不理解时代背景对作者的影响从而造成对题材处理上的这一不同,也就不可能理解《水浒》的深刻主题。

2.从人物塑造看主题 小说作者运用各种艺术手段,都是为了完成人物形象的塑造。人物形象作者生活经验的结晶,也是作家的生活态度的形象体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柯察的形象,《红岩》中的许云峰与江竹筠的形象,等等,无不体现着作家对生活的认识和情感态——他认为生活是这样的,人应当这样地去生活。当然,在这里,我们不难从作品对人物的刻中,琢磨到作家打算让我们体会到的东西;这里,也正是我们理解小说主题的一个重要方面。沫在《谈谈林道静的形象》一文中,曾详细介绍了她塑造林道静这个人物的意图。她说:“我知在文学作品中,表现这种主题和思想可以从多方面,用种种不同的方法来进行。而我只能从我己的比较熟稔的生活,用我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来表现。因此,我选择了林道静,写像她这样个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怎样改造成为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过程。”这段话,较为明确地表明了人与主题的紧密关系。

3.从情节发展看主题 小说写人不能离开人物活动的形式——情节,而情节又是通过一系列具因果关系的故事来完成的。当然,故事的中心必须以某些矛盾为内容,矛盾怎样发展、怎样解决无不体现作者对这些问题的看法。从这些看法中理解主题同样也是小说鉴赏中被经常运用的方法。例如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是以追求人身自由、婚姻自主的小二黑和小芹同金旺兄弟代表的封建恶霸势力,以及二诸葛、三仙姑为代表的封建落后意识的矛盾为主要内容的,这一体矛盾最后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得到了解决,小二黑他们获得了胜利,这就表达了作者对封建信思想、包办婚姻的看法。抓住了这一点,主题也就好理解了。

4.从语言的情感色彩看主题 小说的主题,虽然作者极力使它不显露出来,但作者在行文中是要对自己所揭示的矛盾,以及所描述的人物等表现出一定的褒贬倾向或情感色彩。判断作者这种情感色彩,是理解作品主题时所不可缺少的一环。孙犁的《荷花淀》这篇小说,是歌颂白淀人民群众积极抗日的,但这种情感作者始终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通过故事的叙述来暗示,行文中也有所透露。如当敌人的大船追赶水生嫂她们时,作者写道:“幸亏是这些青年妇女,白淀长大的,她们摇的小船飞快。小船活像离开了水波的一条打跳的梭鱼。她们从小跟这小船打道,驶起来,就像织布穿梭,缝衣透针一般快。”“她们奔着那不知道有几亩大小的荷花淀去,一望无际的密密层层的大荷叶,迎着阳光舒展开,就像铜墙铁壁一样。粉色荷花箭高高挺出来是监视白洋淀的哨兵吧!”在这里,作者的赞美之情溢于言表,我们是不难看出的。

5.从整体倾向看主题 在小说的主题鉴赏这个问题上,有一个最为根本的原则我们必须永远记住——整个作品,包括作品中的每一个标点和作品里总的气氛在内,都是主题的体现——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我们可以把整个作品看作是表现主题的具体的象征物!我们应当懂得,小说的主题,它并不是一个孤立的现象,而是与小说诸要素紧密相关的整体体现。正因为如此,理解小说主题的方式方法也不仅仅限于以上谈到的几个方面,而应当是多侧面的、多角度的,小说的方方面面无不闪耀着主题的光彩。一部优秀的小说,其含义——即主题——总是全面渗透在整个作品中的。

更多相关推荐:
感恩节祝福语

写给父母的感恩节祝福语1常回家看看关心父母要做到多做点家务抱抱老婆博一笑向朋友问好经常联系友情牢向生活微笑善待自己让幸福围绕2朋友是生命的丛林是心灵歇脚的驿站是收藏心事的寓所是储蓄感情的行囊不管人生路上几多风雨...

20xx七夕节祝福语大全

20xx七夕节祝福语大全七夕送给女朋友的祝福语七夕情人节对你的思念太重压断了电话线烧坏了手机卡掏尽了钱包袋吃光了安眠药哎可是我还是思念你祝你七夕情人节快乐水拍沙滩一行脚印代表我们的缠绵月穿层云一阵轻风见证我们的...

感恩节来学英文 词汇+祝福语+名言汇总

感恩节来学英文词汇祝福语名言汇总据360教育集团介绍每年11月的第四个星期四是美国最具特色的重要节日感恩节最初感恩节没有固定日期由各州临时决定直到美国独立后感恩节才成为全国性的节日1863年美国总统林肯宣布每年...

感恩父母的祝福语大全

感恩父母的祝福语大全1母爱如水似水温柔父爱若山如山巍峨母爱似风细语呵护父爱象海宽广隽永母爱细致丝丝入扣父爱博大深沉坚定祝福爱我至深的双亲感恩节快乐2感激上天创造了一个感恩的节日让我有机会献给您们最真的祝福祝父亲...

感恩父母的祝福语

感恩父母的祝福语1母爱如水似水温柔父爱若山如山巍峨母爱似风细语呵护父爱象海宽广隽永母爱细致丝丝入扣父爱博大深沉坚定祝福爱我至深的双亲感恩节快乐2感激上天创造了一个感恩的节日让我有机会献给您们最真的祝福祝父亲母亲...

经典的教师节祝福语大全

经典的教师节祝福语大全1送上一份祝福愿你的生命中有良师相伴在黑暗中为你闪耀星光照亮你的前方收获一片灿烂的星空教师节祝你幸福无边2我虽然不是你最好的学生但你是我最好的老师我虽然不是你最好的学生但你是我最好的老师祝...

送父母温馨感恩节祝福语

送父母温馨感恩节祝福语gtgt虽然古语有quot至亲不谢quot今天我要特意的说一句quot谢谢您爸爸妈妈虽然您们不轻易表露但我知道您们一直都在关心着我您们无时无刻都在为儿女们着想亲爱的爸爸妈妈谢谢您们祝您们感...

新年、教师祝福语

新年贺卡祝福语晨曦出现的第一缕阳光是我对你的深深祝福夕阳收起的最后一抹嫣红是我对你的忠心问候在除夕来临之际送上我真挚祝福新年快乐如期而至的不仅仅是节日还有幸福和快乐日渐增加的不仅是年龄还有友情和健康我的心里一如...

15条有关于教师节的祝福语

15条有关于教师节的祝福语来源高分网在第28个教师节就要到来之际同学们都在精心准备着送给老师们的礼物哪怕是一张小小的贺卡或者是一句深情的祝福这些都是表达对老师们最高的敬意世界上有一种情超越了亲情友情那就是老师对...

教师节贺卡祝福语100条

教师节贺卡祝福语100条1两鬓挂霜五指染白终日辛苦不辞双腿僵直脊背累弯一生苦口婆心老师您辛苦了我们了解我们理解我们衷心的祝愿您节日快乐2两只鬼讨论教师节送什么礼物小鬼我送一束花大小鬼你这样不把你老师吓坏才怪发条...

新年、教师祝福语

新年贺卡祝福语晨曦出现的第一缕阳光是我对你的深深祝福夕阳收起的最后一抹嫣红是我对你的忠心问候在除夕来临之际送上我真挚祝福新年快乐如期而至的不仅仅是节日还有幸福和快乐日渐增加的不仅是年龄还有友情和健康我的心里一如...

教师节赞美和祝福老师的英语名人名言

洛基英语Rocky打造国内最大的英语教育平台洛基提醒英语学习已经进入互联网时代老师他们在三尺讲台前默默的奉献自己的一生春去秋来年复一年每年都是新脸孔老师见过的学生不计其数也许有一天他们会忘记自己学生的姓名但是学...

古语祝福语(1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