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宗修行心法

时间:2024.5.2

禅宗参悟心法

禅宗的参话头是让我们参“念佛是谁”?念佛是哪一个?这躯壳能念吗?躯壳不能念,是我们佛性的作用啊。叫你参,就是让你起疑情,把身心世界都化空,见到你的本性。当疑情起来,截断了妄念,内不能出,外不能入,内里的妄念翻不出来了,外面的境界拉不动你了,到那个时候,时节因缘到来,一下子一念相应,就开悟见性了。

毗舍浮佛说“心本无生因境有”,就是我们的思想本来没有,因为有境界才有,没有境界就没有心。就好比我们参禅参得好,起疑情,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因为我们落在疑情里面了,不对境生心了,所以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等到翻过身来启用了,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所以见性不是落空,是真空妙有。“境无相而心寂”,山不过是山,水不过是水,假相不无,但不黏着。

凡夫的心都是随境跑啊,心一天到晚乱啊,妄念纷飞。你若不住着这些境界就行了,你的心就离解脱不远了。现在禅宗参话头不起疑情,就是因为众生的妄想执着太多,所以不能破参见性。近代的虚云和尚就是参话头开悟的。他在禅堂里打禅七,打禅七要看住话头,照顾话头,时时刻刻地参“这是谁”,念头来的是谁?念头没有了,到什么地方去了?时时在“谁”上琢磨参究。所以他不动心。那时行堂给他倒水,他还是看住话头,那位老兄心粗,开水一浇浇到虚云和尚手上,手一烫,啪!杯子掉在地上,啪!一惊,就把它打开来了。所以达摩祖师说:“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外息诸缘,就是叫我们不要动心。我们的缘很多呀,眼睛看色、看东西是色缘,耳朵听声就是声缘,鼻子闻香臭就是香缘,舌头尝甜酸苦辣是味缘,时时刻刻在缘当中转、兜圈子。禅宗就想了这个办法,用话头使诸缘歇息下来,要看住念头动处,触机遇缘就脱开见性了。

大慧杲祖师指示他的学生说:当你前念已断后念未起,当中那个一念不生时,不是你是谁?那个时候你若猛着精彩,一把擒住,认识他,当下见性你就要开大智慧,它一念不生,无见无闻,无觉无受,没有东西,但是非同木石,那是什么?不要停息住思,有的人想一想,这个是不是我啊,坏了,念头生了,念头一生就乌云遮日了。《坛经》云:“若起思量便是转识”。若心有转识即是妄心。

《楞严经》说,知见立知,即无明本,就是说,我们时时刻刻都是“我知道这样,我知道那样,我很聪明,什么都知道”,有这个知见很坏,这叫所知障,但是凡夫都认为很好,认为是很正确的道理,其实是错误的,因为此时能见能闻能知能觉的都是攀缘心,是依境生心、是妄心,一切相皆为泡影,在这个心上去找我们的真如是找不到的,必须要在断念时,就是前念已断,后念未起,当中一念不生时,才能见到这个无见无闻的这个真性(佛性),它是无相可见的,如同电灯背后的电一样不可见。若你依有见有闻(有为法)去找,找不到,所以说知见立知,即无明本,这就是我们无明生死的根本。知见无见,斯即涅槃,这是后两句,就是说你看这些东西,你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外不攀缘,内不着相,你不着相,才能见到真性,所以此时我们的一念心怀若不见不闻,不住色声香味触法生心,那才是涅槃的根本,你若一着相,就完了,随即启动了十二因缘轮回之力。

见性并不难,实实在在见相就是见性,因为相从心生,没有佛性就没有相,我们自性的影像就得我们的佛性,是大镜子,大镜子现的影像,镜子总不能离开影像吧,你说镜子里没有影像,那就不是镜子,是镜子一定有影像,所以我们的佛性一定会现影子,一定会起用的,所以佛性是用,真如妙体,无相可得,所以说佛性就是真如,真如就是佛性,这是通称。

当我们初步脱开,见到真如佛性的时候,是无相可见,那个时候只有心地法眼可以见道,肉眼不能见。心地法眼,就是无眼之眼。但这不算真见性,要肉眼能见,就是相上见,

才算真见性。因为佛性是可以活泼起用的,佛性不是死的呆的。

我们要时时刻刻地不着相,透过相见性,才是真解脱。我们一切作用都是佛性的妙用。所以见空性只是第一步,在相上见性才叫真见性。我们时时刻刻透过相见性这多少容易啊。

当识得这真性,就晓得相就是性的显现,知道修“不着相”,但是烦恼种子没有动啊。所以还要绵密保任作功夫,保任是两种义,先保护,后放任,保护到家了才能放任,没到家就放任就易犯错,倘若已经打开见到本性了,但你不好好用功销你的习气种子,还是会退转,纵使悟道,你若信根不足,慧根不足,定根不足,也很容易退失,会悟后迷,因为你才悟到一点理,事上你还没有做到,一定要有相当的定力,才能从事上透过去,这就需要作功夫。本来明心见性是靠智慧,不是靠禅定,六祖说:“只论明心见性,不论禅定解脱。”为什么不谈禅定解脱?因为你真正开悟了,一灯能除千年暗,是有大智慧的,认识这个世界宇宙万有都是假相,不是实有,不值得留恋。反过来,认识这是自性所显现的影子,是我的自性,我们还恋什么东西?一切都是我自己,我自己取自己吗?不取。无取无舍,这是很自然的。

一定要真正证到才有力量。没有证到,光是一点理解不行。证悟到了,智慧中就包含着定力,对境才有力量,不致为五花八门的物境所动摇,你自然不执着。说食不饱,遇境即失,不得真实受用。所以,我们要时时反问自己,对境是否心还粘着?是否真的识得本来?假如对境为妄想所左右,产生爱憎取舍之心,那是生死不了的,那就须深自惭愧内疚,痛下苦功,好好地修行。这番功夫有得锻炼,试看六祖大师他悟道之后隐藏在猎人队伍当中一十五年之久干什么,磨练习气,除种子啊,习气可不是一天两天可以去除。《坛经》云:“遂混迹猎人队里,随缘保任一十五年,养成露地白牛,然后出世为人。“这可见贤如六祖,也不是一悟上齐诸佛的。《六祖慧能传》也说:当年五祖传我心法,见悟非悟,知悟如修;但若非在猎人队中磨练,又怎能得知“不在困中,岂能脱困;未曾有迷,岂能有悟”的道理?

法相宗说得好:“发起初心欢喜地,俱生犹自现缠眠,远行地后纯无漏,观察圆明照大千。”这四句话的意思是说,刚刚打开来见到本性时,大多数人还自救不了。比如现在教给大家:“你见相就是见性了,这是你的性啊,你别着相啊,时时刻刻不要着相,这是见性哦。性就是无相的,是无见无闻的,就是前念已断后念未起的当中的无念之念哦。”你认得,你以为这就好了?不行啊,这自救不了啊,因为到事上一练就把你练倒了,所以要好好地除习气。我们八识的种子还在呀,烦恼种子未曾动啊,不是马上就能够超脱轮回生死。把你的习气种子消光,才能将第八识转为第九识--庵摩罗识,翻译成中文就是白净识。

其实我们修学佛法没有难处,因为大家本来是佛。不是说,你本不是佛,把你修成佛,不是的。我们返本还原,返朴归真,把妄念丢掉,剔除掉,真如就现前了。我们若能对境不生爱憎取舍之心,知道这些都是自性的妙用、自性的显现,能透过现象而见其本质,这就是见性!再经过除习气的锻炼,就是保养圣胎。让它发扬光大,即能圆证菩提。我们的佛性是个大宝藏,俱足一切,我们不需要向外追求,你只需向内求法。

净土宗的修行方法和禅宗不同,其实归宿是一样的,修到后面和禅宗走到一条路上去了。一切法门都是为了这个事。念佛,用佛号把你的妄想打掉,把你的妄心转成佛心,叫你认识佛性。参禅也是的,在一念不起时认识自性。净土就是禅宗,念佛一天要念十万八千遍,为什么要念那么多?作用就在隔断妄念啊。用佛念转换你的妄念,让你的妄心转成佛心。就是念佛念到你念不出来的时候,我们妄心不动的时候,心还是有,问自己:这是什么?这是谁?要提撕、体究,你看,这不是参禅吗?所以念佛念到后面就会走到禅的路上去了。提撕,体究就是把它打破,要认识这念佛的是谁。这不是明心见性吗?所以净土宗其实就是禅宗,因此说净土是禅的净土,禅是净土之禅,不分家的。其实所有的佛法,讲来就是一句话:都是为了明心见性下注脚。也就是说,各宗各派的修行目的,也不过是为了明心见性。

所谓宗宗相通,门门相摄,没有什么分别的。

我们要知道,一切现象,都以自性为归;一切修行的方法,都以明心见性为宗旨。这叫“无不从此法界流,无不归还此法界”。正所谓一门通则诸门通,一门不通就门门不通。真正的大修行人,都是能认识到这个根本的人。

何谓修功德

《坛经》六祖忆达摩中记载:达摩初化梁武帝。帝问云。朕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设斋。有何功德?达摩曰:实无功德!又曰:

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 见你本来的自性,见你本有的光明妙性。当你有了功夫,就可以见性。譬如坐禅,初而勉强,久而自然,刚打坐时觉得腿痛腰酸,但当你将腿痛降服战胜,至腿不痛时这就是有功,腿仍痛时就没有功。什么叫“见性”呢?即见你本来的面目,但这要你自己寻找,我不能告诉你。我若告诉你了,这仍是从外边得来的。要你自性自悟才可,可是这要由善知识来印证你是否见性,而不能自封自是国王、菩萨。

平等就没有自私心,一切都平等,无私无偏,对任何人也不自私,而是平等待一切众生,大公无私。你能大公无私,这就有德行。你若念念能不滞塞,不执著,那么就能常见本性。就像六祖大师所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这也就是真实的“妙用”,这就是“功德”。

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若觅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

自性可建立一切万法,一切万法都是由我自性建立的,这就是“功”。你自己心的本体离开妄念邪念,这就是“德”。你常回光返照,见自性常生般若的智慧,这就是“功”。你用般若智慧应用无方,变化无穷,且无所染著,不做不清净的事,这便是“德”。因法身是由功德所成就的。你有功德法身也就有成就,假使你想建立功德和法身,就要依我所说的道理去做,这才是“真功德”。

“善知识。念念无间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善知识。功德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是以福德与功德别。武帝不识真理。非我祖师有过。”

善知识,什么是“功”呢?即你念念存著正念且不间断,念念修行不停止,久而久之就有“功”了,所谓初而勉强,久而自然。你心里能常行平等率直,而没有一切委曲相,这就是“德”。你自己修自己的自性,即是在未见性之前就要自己修性。修性即是不生烦恼,谁打你就当撞到墙一样,谁骂你就当他在唱歌,或认为他在说外国语,像人仰天而唾还反唾在自己脸上。他骂你,你不当一回事,那就等于他自己骂自己一样的。你说若打我,我身痛那怎可不还报呢?这就像在晚间没有灯而一头撞在墙上,那你是否对墙打几搴呢?若打几拳反把你的手弄得更痛。你要是不理它,就像弥勒菩萨所说的:“老拙穿衲袄,淡饭腹中饱。补破好遮寒,万事随缘了。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唾在我面上,凭它自干了。我也省力气,你也无烦恼。这样波罗蜜,便是妙中宝。若知这消息,何愁道不了”。

这多妙!可是不容易做到,这妙中宝不是随便可得到的。自修性就是不发脾气,

自修身就是不做坏事,没有欲心、贪心、嗔心、痴心、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这是修身,也就是“德”。当我们功德修行圆满,就可像佛一样。

善知识,功德是从你自己本身去找,而非向外驰求,不是布施供养三宝便说你有功德了。那没有功德,而只有福。所以“福德”和“功德”是有分别的。“福德”是由你造福业而将来受福报,而“功德”是你直下承当,当时就得到好处。武帝不懂真正的道理,而非我达摩祖师不讲道理说实无功德。当时达摩祖师本想救度梁武帝,但因武帝自视太大,以为自己是位皇帝,已有无量的功德。菩提达摩想破他这种执著,就说他没有功德。武帝一听就不欢喜,而不睬达摩祖师。即使达摩祖师再讲什么法,他也不听,所以达摩祖师就走了。果然过了一段时期,梁武帝被饿死了。若说他有功德,那怎会饿死呢?本来达摩祖师想挽救不叫他饿死,令他生觉悟的心,可惜梁武帝的吾我太大了,所以达摩祖师也不能救他。

禅宗三关的问题

禅宗参悟有初关、重关、末后关(牢关)的三个阶段。

古来说禅宗三关,以清世宗雍正为最露骨。

他在《御选语录》总序上说:“朕深明此事,不惜话堕,逐一指明。夫学人初登解脱之门,乍释业系之苦。觉山河大地,十方虚空,并皆消殒。不为从上古锥舌头所瞒。识得现在七尺之躯,不过地水火风,自然清净不挂一丝。是则名为初步破参,前后际断者。破本参后,乃知山者山,河者河,大地者大地,十方虚空者十方虚空,地水火风者地水火风,乃至无明者无明,烦恼者烦恼,色声香味触法者色香味触法,尽是平等,皆是菩提。无一物非我身,无一物是我己。竟智圆融,色空无碍,获大自在,常住不动。是则名为透重关,名为大死大活者。透重关后,家舍即在途中,途中不离家舍,明头也合暗头也合,寂即是照,照即是寂,行斯住斯,体斯用斯,空斯有斯,古斯今斯,无生故长生,无灭故不灭。如斯惺惺行履,无明执著,自然消落,方能踏末后一关。”

上来世宗的话,忒煞天花乱坠。行人除出格利根,言下相庆之外,其余必须于本参话头,猛著精彩,才能破得初关。破初关后,再加抖擞,然会后荐得常住不动的重关境界。到重关后,偷心死尽,然后荐得寂照同时的末后牢关境界。这是功勋阶段,不容颟顸,世有誉人一镞破三关者,皆属欺人之论。

众生住地无明,无始以来,如乳入水,这三关问题,世宗只说得个“然”却未说得著“所以然”,而且所说重关末关简直无可分别,尚嫌带漏逗乱统之病。笔者以为不如向相宗“八识规矩颂”体会,还双较清朗明白。颂曰:“发起初心欢喜地,俱生犹自现缠眠,远行地后纯无漏,观察圆明照大千。”

首句发起初心喜地者,是说起初发菩提心的修行菩萨(修唯识观的初心行人),在广修福慧二种资粮,正在资粮位、加行位之时,尚潜伏著我法二执现行。由于数数修习观一切法“生空真如”,除灭分别我执。观一切法“法空真如”,除灭分别法执,到相当时期,豁然亲见少分真理,第六识转成下品妙观察智,进入通达位,而登初地,名欢喜地,照见五蕴皆空,心生欢喜故,这即是禅宗的初关。如香岩击竹开悟时,即欣然遥向沩山礼礼拜曰:好在和尚不为我说破,否则无今日之乐!又如灵云见桃花而悟,有“自从得见桃花后,直至如今笑不休”之句,皆可比知欢喜地同于初关。

“俱生独自现缠眠”者,这是说所断还有余障。因初地菩萨,虽断分别我法二障的种子,可是俱生我法二障的“随眠”,非是纯一无漏,仍起现行的“缠”。所谓“俱生”,就是我们无始时来虚妄薰习。内因力故,恒与身俱,不待邪教,及邪分别,任运而转,故名俱生。“俱生我执,”是六七两识,缘第八识所变五取蕴相,若总若别,起自心相,执为实我。但此我执细故难断,在后修道位中,数数修习胜生空观,方能断除。“俱生法执”,于缘识所变的蕴处界相,或总或别,起自心相,执为实法。但此法执细,故难断,至十地中数数修习胜法空观,方能除灭。

“远行地后纯无漏”者,远行地即第七地。名远行者,意思是菩萨累积久“远”的福慧资粮,才“行”得到此地。到这里,功用已极,在菩提路上永“远”前“行”无复退转。俱生我执永伏,虽还有俱生的微细法执,或时现起,而非有漏,故曰纯无漏。至此已舍阿赖耶识我爱执藏。第六识转成中品妙观察智,即同禅宗的“重关”。

“观察圆明照大千”者,八地以上,断尽二障种子习气,第六识转成上品妙观察

智。“妙”,是神用无方,称之为妙。“观察”谓能分别诸法自相共相,复能鉴别众生根性因缘。“圆”谓此时智无方隅,最极圆融,能以无碍辩才宣说妙法,皆令开悟,获大法利。“明”,谓无法不照,如日当空;无机不知,心珠朗耀。“大千”,拣非中小,谓此时现身说法,观机逗教,能广被大千世界。达到观察圆明境界,即同禅宗末后牢关。

如上所举八识规矩颂意,与三关吻合,已极明显。笔者再拿《起信论》真如体、相、用三大来说:初关见虚空消殒,前后际断,是证得“真如体大。”重关见山是山,河是河,法住法位,本无动摇,是证得“真如相大”。体相明了,行人本身,大事辩了,已到百尺竿头;尚须更进一步,踏破末关,手眼圆明,度脱众生,才证“真如用大”。简单来说,破初关犹有住地无明;破重关犹未能致“用”;故古德要破“末后关”然后出世为人。鄙见如此,似可补助世宗之说。

上来笔者将相宗家具来诠释禅宗,或许有人笑我“扯葛藤”。但《坛经》上如:“自性能含万法名含藏识,若起思量便是转识。” 又如 “五八六七果因转”等,六祖亦尝借相宗名言,以相显性了。具眼人,性者相之性;相者性之相。

禅定的意义

我们平时过活都是六识七识作主,并不是佛性做主,佛性它也不做主,我们的第七识是恒审思量,它不停的动脑筋,不停的想,审是考察、分辨,恒是经常这样子,第六识是审而不恒,它也考察,它也思维,它也分析,但是他不是经常,当我们睡着了,第六识就不动了,但第七识还在动,而当我们入定时,第六识也不动了,所以我们能入“意生身”,“意身生”就是我们六根门头清净的身,此时我们的第六识不动,前五识也不动,眼耳鼻舌身打坐时就不会动了,当我们第六识不动,前五识就容易不动,六识不动清净了,第七识就自由了,没有东西压住它,不然的话,第七识这个传达识,当第六识的消息过来,它就接受,接受了就往第八识里面藏,所以我们第八识里的种子多得不得了,一切烦恼都在第八识里面,当这个第六识不动了,没有消息传给第七识了,那么七识就解放出来了,打坐就能入三昧了。所以修定要入正定,第六识清净了和前五识都不动了,第七识自然就解放出来,这叫做“意生身”,此时以第七识为根,第六识的根是第七识。第七识是意根,我们此时是意根(七识)的身体,就叫“意生身”,这个变化很大,第一种意生身叫做三昧乐正受意生身,三昧是正定,就是打坐入定,三昧乐,我们入定的时候这个身体就融化了,溶解了,快乐的不得了。

更多相关推荐:
禅修心得体会

禅修心得体会xyz123321cx7月份参加由卡玛兰迪禅师主持的为期两周四念处禅修营初次参加禅修活动心里既期待又紧张我能参加此次禅修很幸运通过密集的坐禅行禅站禅亲身的实践对于四念处禅修有了更深的认识对身体健康和...

禅修之人的一点学习心得

禅修之人的一点学习心得一直在跟身边朋友在谈我信佛之后心性的改变而后通过修心造化努力考上人们口中所谓的金饭碗职业公务员我觉得有必要分享一下我的读书心得我觉得读书的第一个境界是静静即静心唯有心静你才能把你眼睛看的笔...

动中禅十日禅修心得

动中禅十日禅修心得我是今年一月份才决心开始学佛的在各种机缘下参加过几次单位附近的寺庙举办的周末一日禅活动活动中放映的台湾师父的碟片非常强调按照南传佛教的经典通过四念住的法门对佛法进行一步一脚印的真修实证对于在科...

禅修中心经营策划方案

禅修中心经营策划方案第一部分引言一行业现状国内大城市休闲娱乐设施较为普遍冲击会所经营大多数人的消费观念还未发展到相应层次难以理解会所经营模式大多数城市缺乏成熟正常的商务会所或私人会所定位的目标人群即会员市场会所...

进修心得

进修心得我在广州市妇婴儿童医院为期半年的进修结束了在这半年进修生活里有很多感想和收获掌握了咨询门诊常见问题的遗传咨询及处理原则对地中海贫血的筛查诊断及产前诊断有一定的了解掌握了羊水穿刺取材技术熟悉了绒毛穿刺术及...

进 修 心 得

进修心得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肿瘤科二区陈勇莲为期三个月的进修学习生活已经结束在这短短的三个月内我学到了不少知识感触良多还记得接到进修通知时我内心万分激动十分感激医院和科室给了我这次难得的进修机会去进修之前我就...

进修心得体会

重庆市中医院培训进修心得体会我于20xx年7月4日应医院护理部的安排到重庆市中医院骨科进修培训1月于20xx年8月4日学习完成回院开展工作在短短的1月内收获颇多现将心得体会叙述如下一骨科中医治疗和中医护理特色突...

护士进修心得体会

共享资料护士进修心得体会首先通过此次培训学习我们对xx手外科医院的医院文化发展历史管理规章制度有了系统的了解同时也学习了消防安全等有关知识收获很大其次通过此次培训学习让我们对怎样成为一名合格并且优秀的护理人员有...

进修心得

在鼓楼医院的进修心得神经内科杨玲电话159xxxxxxxx很感谢江宁区人民医院和鼓楼医院给我这个学习的机会记得刚来的时候我对医院的工作环境和同事不熟悉加上较强的工作强度感觉觉得时间过得很慢但随后在护士长和带教老...

护士进修心得体会

护士进修心得体会首先通过此次培训学习我们对xx手外科医院的医院文化发展历史管理规章制度有了系统的了解同时也学习了消防安全等有关知识收获很大其次通过此次培训学习让我们对怎样成为一名合格并且优秀的护理人员有了深一步...

护士进修心得体会

免费护士进修心得体会首先通过此次培训学习我们对xx手外科医院的医院文化发展历史管理规章制度有了系统的了解同时也学习了消防安全等有关知识收获很大其次通过此次培训学习让我们对怎样成为一名合格并且优秀的护理人员有了深...

护士进修心得体会

护士进修心得体会我从事临床护理工作7年了这是第一次外出学习非常感谢护理部和护士长能给我这么一次宝贵的机会通过短短三个月的学习让我受益匪浅感受颇深更加深刻地认识专科护士在临床上的需要在很大程度上开拓了我的眼界认清...

禅修心得(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