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提亚培训心得

时间:2024.4.27

萨提亚培训心得

袁亚辉

作为一名新上岗的教师,真的很幸运能够参加撒其亚模式课程,为我以后的工作生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萨提亚总结了五种沟通模式,分别是讨好型、指责型、超理智型、打岔型和内外一致型。很少有人能够做到内外一致,在成人的威胁和压力下,我们从小就适应了一种或两种沟通方式,用来保护自己。萨提亚工作坊是从家庭系统方面着手,处理每个人身上所背负的问题,最终让个人达到“身心整合,内外一致”。 可能是自己的生活经验不足,人际关系比较简单,我不太能够从萨提亚这样的模式中联系到自己的生活情景,当然,我是一个很好的聆听者,所以,从老师及其他同伴的讲述中,我也能够学到很多。

她提出了著名的冰山原理:每一个个体生命中能够被外界看到的行为或被个体本身感知到的,只是表面现象,而导致这些行为与感受的真正原因,则是积压在人们体内、不被感知到的“内在”。在课程中,我不断的反思,认真的聆听,收获颇多。

萨提亚模式的助人成长(改变)的要素:1.自我价值:自我价值是我们成长的核心,如何建立高的自我价值,使我们成长的目标;2.关爱和滋养:人在被关爱的环境下,会更好的促成成长,这里的关爱不是“溺爱”,就像我们在做助人的工作时,发自内心地关爱对方,会帮助对方走出困境;3.觉察:觉察是迈向改变的第一步,以前我会直接给人解决方案,现在我更多的是辅导对方看清楚问题的真相和全貌,得到更多的觉察;4.接纳:接纳自己和接纳他人都同等重要,

这也是萨提亚助人的重要环节;5.改变:改变永远是可能的

首先,收获最大的就是自我关爱。我相信自己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人,与其他人有相似也有不同。没有一个人完全像我。所有那些我给予他人的礼貌、爱和能量也都给予自己。因为我是一个独一无二的人,值得欣赏和深深的自我尊重。 同时也要感谢自己,不管曾经多么的怨恨、自卑,不管在这个我的身上有多少连自己都不喜欢不满意的地方,只因为“我”的存在,才能感受世间这样多的喜悲,让自己在一步步的走过之后,发现原来最值得品味的是这一路的过程,与沿路的风景。 其次,对于他人:一个人不能控制另外一个人,也因此不能推动另外一个人,每个人都只能自己推动自己,所以应当给别人一些空间。一个人必须对自己有足够的信任才能信任别人,别人也才能信任他。指责别人是不可能解决任何问题的,相反,它会使问题变得更加恶化,你说能做的就是接纳,接纳他这个人,接纳他所处的环境,只有接纳了,事情才有转变的可能。

然后,从别人讲述的成长经历中,我更加体会到了,家庭对孩子成长及未来的重要性。我觉得,如果把孩子的成长比作一个大树,那么家庭教育则是支撑孩子树干的一部分,学校教育只是使这棵树枝繁叶茂而已。所以,好的家庭教育是相当重要的。那怎样才能有一种良好的家庭教育呢,其实,和谐的家庭关系就是送给孩子的最好礼物。父母的相亲相爱才能让一个孩子感受到“爱”的内涵,一个有“爱”的人,生活才会有意义。这对我以后的择偶与婚姻会有很大影响。 最后,四天的培训课程下来,冰山理论冰山理论是我印象最深刻的,

研究人们行为背后的动机和想法,以便更好的沟通。所谓冰山理论就是研究冰层之下的层次,层层推进,深入人的内心,了解最深的期望,打破沟通的围墙,实现冰下层面和外界的交流。萨提亚的冰山理论,实际上是一个隐喻,它指一个人的“自我”就像一座冰山一样,我们能看到的只是表面很少的一部分——行为,而更大一部分的内在世界却藏在更深层次,不为人所见。冰山理论能让我们清晰的理解自己,实现高效的沟通,构建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未来一段时间里打算把《新家庭如何塑造人》这本书好好看一看。对我而言,每一次的咨询,每一次的家庭雕塑,都应该是一次伴随案主的历险,一次精彩的艺术创作。感谢生命当中所有给我带来痛苦和快乐的人们,更要感谢自己,我的身体每个部分陪伴我这么多年共同经历了那么多风风雨雨。


第二篇:萨提亚课程学习心得汇编(二)


萨提亚课程学习心得汇编(二)

三天改变你和家人的关系

在三天的萨提亚工作坊里,我理解了,为什么每个人内心都涌动无法言说的激动,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泪水,那是转变的开始······

什么是萨提亚?

维吉尼亚·萨提亚(Virginia Satir,1916-1988),美国著名的《人类行为杂志》(Human Behavior)曾将她誉为“每个人的家庭治疗大师”。她创建的家庭治疗模式,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这一治疗模式的特点是:从家庭系统方面著手,处理每个人身上所背负的问题,最终让个人达致“身心整合,内外一致”。她提出了著名的冰山原理:每一个个体生命中能够被外界看到的行为或被个体本身感知到的,只是表面现象,而导致这些行为与感受的真正原因,则是积压在人们体内、不被感知到的“内在”。

一天,苏菲和我分享她参加萨提亚工作坊的感受。她提到了一个个案,“在场的人都哭成一片。”案主是个女孩子,从小被母亲寄养给他人,长大后,她已经视养母为亲生,和生母再也无法亲近。导师让女孩子接纳现实,与母亲做正式告别。女孩泪流满面,哽咽著对母亲说出了“再见!”然而,扮演女孩生母的学员,无法忍受生生离别的痛苦,绝望地大声哭喊:“不要啊!不要啊!”······

我的泪,也汹涌地落了下来。我也不是母亲亲自养大的;如今,我自己也是一个母亲,即使不在现场,对“母亲”所体验到的撕裂般的痛,仍然感同身受。萨提亚工作坊里,还有很多个案的处理,往往让全场人的情绪都被卷入。为什么一个工作坊会有这么多的感动甚至眼泪?如果我去参加,会经历什么?

四月,香港萨提亚导师蔡敏莉再度到京开办工作坊,我报了名。一共30名学员,90%是女性。参加的人来自各行各业,他们中有很多人是第二次甚至第三次参加。

我们将在一起度过三天。工作坊的目标就是透视家庭和我们的成长之间的关系,让我们的“内在”呈现,找到生活的能量。直到现在,我仍感激自己做出了这一选择:它让我踏上我转变之旅。

第一天

游戏,让我们用身体打招呼

1

工作坊从做游戏开始。站在铺著地毯的会议室中,我看到的是一张张陌生的面孔。 “请向你的拍档这样介绍自己,?你知道吗?认识我是你的幸运。我有几百条优点,但今天我只告诉你三个!”这个开场白让我们哈哈大笑。第一次,我们都有了个机会认真地肯定自己。

接下来,老师让我们与每个人拥抱。哗!一屋子30个人像沸腾的水一样。我们互相拥抱。除了特别亲的人,我们中国人可很少这样拥抱陌生人!我甚至没有拥抱过我的父亲!可是,我已经拥抱了两位男学员!继续,蔡老师又让我们用捏鼻子、摸耳朵的方式向不同人打招呼,渐渐地,屋里的气氛产生了神奇的变化。原来拘谨的我们,开始笑了,姿态也都打开了······

最让我难忘的,是“摸手游戏”。在游戏中,大家都闭上眼睛赤著脚在屋里走动,去寻找自己喜欢的一双手。我一直对自己的手很自卑:骨节坚硬、手掌阔大,会有人接纳它吗?我怀著忐忑在人群中不安地移动。一次又一次,我的手被拒绝了······有一双手,我们互相抚摸,长达一分钟。我喜欢这双手,像纯棉,温暖而干净。我真想握住它。但,我又犹豫了:它喜欢我吗?我不能确定。我不敢明确地表达我的喜欢,终于,两只手离开了。就在我们的手分离的刹那,一种钝痛穿过了我的心,与遥远而模糊的童年分离时的情境重叠在一起······ 另一只手找到了我。它整个手掌是潮湿的,并不是我喜欢的。然而,我不敢拒绝。我当时的心态就是:谁接纳了我的手,我就跟谁走!那只潮湿的大手继续感受我的手掌的厚度、温度和它的不抗拒,然后,它加大了紧握的力度,强烈地表达了对我的手的接纳。我怀著感恩的心情把自己的手交了出去······泪水,在不知不觉中溢出了眼眶。

游戏结束,学员M一路哭著跑到台上分享她的体验:“我没想到,我这样难看的手,也有人喜欢······”她说不下去了。蔡老师立即让她的“手拍档”上来,是学员S的妈妈,她在我们中间年龄最长。蔡老师让她们紧紧相握,继续体验接纳和被接纳的感觉。妈妈说:“我握到她的手,感觉很粗,我想这女孩子一定特别地能吃苦,我就喜欢这样的女孩子!”M 感动地抱住妈妈,大哭起来,她哭的声调越来越高,她的情绪决堤了······

在蔡老师的提示下,她一边抽泣一边跟著念:“我感谢你能接纳我。因为你的接纳,我更能接纳我自己,我不会再自卑,我要从内心深处和自己诚实相处!”接著,蔡老师对我们说:“所有想和她握手、想对她表达接纳的学员,你们排好队!”几乎所有的人,都排在了队列里······我摸了M的手,的确比我的手更粗糙,就像老枯树,手心手背全起了皮,我理解了她的激动,也一下理解了,为什么在萨提亚的工作坊里会有这么多的泪水······

2

第二天

你是指责型还是讨好型?

游戏让我们用身体的语言,在工作坊里建立起了不被批评也不被挑剔、没有任何恐惧的安全氛围,更多的人愿意袒露自我,分享个案。

蔡老师邀请学员L表现他的家庭模式,并请他指定一位女学员扮演他的妻子。他和妻子的关系模式是:经常吵架,自己嗓门高力气大,很强势;一旦吵起来,妻女就会躲进房间,不再说话。让我惊异的是:蔡老师让L站到凳子上,气势凌人地伸著胳臂,指著“妻子”,而“妻子”则跪伏在丈夫的面前,一动不动。眼前就像是两尊雕塑,呈现著他们之间极端化的沟通方式。

萨提亚总结了五种沟通模式,分别是讨好型、指责型、超理智型、打岔型和内外一致型。很少有人能够做到内外一致,在成人的威胁和压力下,我们从小就适应了一种或两种沟通方式,用来保护自己。当蔡老师让学员用特定的夸张姿势来体验自己的沟通类型时,我在那一瞬间也了解了自己。姿势都是有寓意的。比如,讨好的身体姿态是:我们一腿跪地,一只手伸出,向上恳求著,另一只手紧紧压在心口。而指责的身体姿态通常都是高高在上,昂首挺胸,手臂伸直,颐指气使地向某一个人。

Y走到台上分享她的感受。她是第二次参加萨提亚工作坊。她真诚地感谢了很多人。显然,在萨提亚的四种沟通模式中,Y属于讨好型。在她感言结束时,蔡老师问她:“你是不是还忘记谢过一个人呢?”Y站在那里,想了很久,才说:“对,我还要感谢一个人,那就是我自己。”我看到,她的嘴唇已经在抖。

蔡老师让一位女学员站到了Y的对面,代表Y。Y面对著“她自己”说:“我想很真诚地谢谢你,我感谢你这么长时间的坚持。一直以来,你都努力让自己的生命更加完美,让你身边的人更加快乐,其实,你真的很出色!”

“讨好已经成了她的性格。让她感谢太容易了!”蔡老师说。她又请一位指责型学员站在Y的对面,让她指责。对于Y,这似乎太困难了。她说不出口。蔡老师就让她跟著自己一句一句地念:“我要向你学习。你们这些指责的人活得这么好,你们何德何能?只是你们骂人时不用内疚,而我纯粹表达自己的感受。你们一样聪明,我骂人的时候比你声音大!我一定比你厉害!”蔡老师又面向我们:“讨好型的人骂人时很爽,当指责型的人不能说话的时候,那就更爽了。”然后,她带著Y继续念:“我善解人意,没有仇人,可你的仇人就多了,你走路小心点!”

3

呵,我也是一个十分讨好型的人,我在底下听著,看著那个指责型的人一言不发地受著讨好型的Y的数落,真的很爽。

第三天:

我终于举起了指责的手臂,对“妈妈”说:“为什么是我?为什么是我被送走?”

“家庭图显示出哪些人涉入了主角的童年,即使这些亲人可能不再存在了;它借此帮助我们学习到我们的内在及外在的现实。”头天晚上,老师给我们留了作业,每人发了三张大白纸,让我们分别画出自己、父亲和父亲的家庭图。

“父亲:王忠利,指责型。母亲:付金秀,讨好型。”我一边画,心里就真实地呈现出这样的情景:父亲站在高处,伸出指责的手,母亲,低低地,像尘埃一样跪著······父母就是一直这样子走到今天,整整45年。亲爱的可怜的妈妈!而我,在成长中,习得我母亲讨好的生存姿态。

带妈妈来的学员S分享了她的家庭图。她是独生女,生活双亲过度的关注下,经历了成长的焦虑和挣扎。和她相反,父母的关注,我几乎没有。三天里,我一直用易感的心听著,看著,几乎没有上去分享过我的体验。这是最后的机会了。我冲了上去,蔡老师为我做了一个最后一个个案。

“我想处理和妈妈的关系。”我说。蔡老师让我挑一个学员扮演妈妈, 我看了看全场,就选了那位学员的妈妈。我非常喜欢这位慈爱的妈妈。

“在我的原生家庭里,共有五个孩子。我是中间的一个。我很小就被送到山东乡下抚养,我需要讨好一切人。直到十岁,回到父母身边。回来后,无论父母还是我,都无法建立天然的亲子关系。成长中,母亲缺席,让我感觉生命中有很多空洞,让我历尽波折。可是,我也明白,她是那么不容易。”

然而,蔡老师却让我指责母亲!她让我伸出指责的食指!

可是,那是妈妈呵!我做不到!蔡老师用她的手臂托著我的手臂,让我做出并保持著指责的姿态,大声地鼓励我对妈妈说:“妈妈,为什么是我?为什么是我被送走?”看著眼前这位妈妈的脸,我眼中的时光列车,已经回到了灰色的过去,被抛弃,被拒绝,被漠视······我再也说不下去了,泪水滂沱而下。

4

我不能再扮演我自己了。蔡老师让Y继续扮演我,我则站在“妈妈”身边,扮演当年的妈妈,回答孩子-----也就是我自己对妈妈的质疑。“当时我在天津,是一个工厂的厂长,你爸爸在部队,我是没有办法才把你送走的。”“你知道吗?送你走的时候,我心如刀绞!”“我非常关心你,但是,我不知道如何表达,我自己,过得也很苦······”我看到Y站在那里,泪流满面。

这时候,蔡老师让我回到自己。对面的“妈妈”对我张开了手臂,她在呼唤我:“孩子,妈妈爱你,你过来!”我扑了过去,紧紧地抱住“妈妈”,把头埋在她的肩胛里······我不知道我在“妈妈”的怀抱里停留了多久。但我知道,从此以后,在心理上,我已经永远地回到了妈妈的身边。

为什么会离婚?看看原生家庭吧!

知道萨提亚的存在,是在同事的一次培训中,简单的说是分享吧。第一次接触这个学问,感受还是蛮深的,想与大家分享下,我所认识的萨提亚!

让我感兴趣的是原生家庭吧,毕竟我觉得家庭在我的生命中是排在前头的,对女人来说,家庭亦是自己生活的重心!先谈谈原生家庭,它是指一个人出生,成长的家庭,一般由父母,兄弟姐妹等家庭成员组成的,通常是父母的关系,对个人的影响最大,最长久。说说我自己的经历和感受:我的家庭比较大,兄弟姐妹多,父母的工作也比较忙,很少有时间来照顾我们,而且又是在农村,重男轻女的现象很普遍,弟弟出生时,我在家里已经没什么地位了,加上父母长期在外,我不得不担起照顾弟弟的责任。我很努力地去做好自己,想要把家里弄得很干净,完美,希望通过这样的形式来引起父母对我的关注。可惜,一直都没有,那个时候,我真的很委屈,很难过,得不到父母的爱,让我感到很孤单、很无助。我一直都不能理解父母这样的行为,心里一直充满着怨恨。于是,在我的现实生活中,我把这种没得到的欲望和期待投射到我的朋友身上,想要从他们身上得到满足!同事说的一句话让我很有感触,在原生家庭中,如果父母双方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时,会有一个子女不自觉的承担起拯救者的身份,也许我就是这样吧。我想说的是,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真的很大,对未来,对一个人的性格都有影响,如何去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是不是我们的父母应该考虑的问题呢?

冰山原理,也是我很感兴趣的话题,我一直都想研究人们行为背后的动机,想要更加了解人们的内心,以便更好地与别人交流,沟通。人就像一座冰山,我们通过表层行为所感知的所了解只是别人的或是自己的冰山一角,冰山理论就是研究冰层之下的层次,层层推进,深入人的内心,了解最深的期望,打破沟通的围墙,实现冰下层面和外界的交流。我没想 5

过自己是用什么样的应对姿态在生活着,这个问题,我想也许很多的人也不知道吧?呵呵,我觉得我自己看待问题很片面,一般都只是看到问题的表面,深层次的就不知道了。很多人都在抱怨,为什么我总是听不明白你在说什么呢,女人真的很难懂…哈哈,人们会用自己看到的事情来作判断,认为这个人就是这样的。而说话的人也会觉得很怨,你怎么不理解我呢。难道是真的不理解吗,还是你不懂得怎么去理解别人,你看不到事情后面的动机,看不到别人想表达的意思,这样的谈话,怎么可能不是失败的。现在的离婚率越来越高,我们做了个调查,调查显示:误会、沟通竟然成为离婚率的代名词了。这说明什么呢,学习了冰山原理,我已经有意识得从人们表面的行为去探索别人身后的动机。你呢,是否也想要自己的人际关系变得更好,家庭更加和睦,事业更成功?我想萨提亚真的能够帮助到你,给自己个机会,让自己有成长的平台吧!

我刚进公司,同事们都告诉我:NLP真的是一种很好的学问!有些东西,特别是心理学的东西用言语来表达很清楚,真不容易。那我就选择相信,去学习,去发现!

对我们普通大众来说,NLP的源头学问萨提亚同样是一门伟大的学问,它会让你重新认识自己,不断成长为最好的自己!

作者:杨婷婷,北京吉利大学心理专业20xx年毕业生,20xx年6月22日进入中国NLP学院工作,以上是我听同事喻律律(萨提亚课程项目负责人)在一次早会上的分享之后的心得,欢迎批评指正!

朴素、专业、一致:我的萨提亚导师林文采

5月份林老师又将来北京讲学,期盼着她的到来。

最早和林文采老师相识是去年年中,那次她专程来北京给John Banmen做助教,那时林老师给我的印象就是朴素、随和、爱读书,我们去故宫游玩,中午去哪里吃,她说随便就好,附近没有什么大餐馆,找了一家小面馆,也就坐下了。长久以来,我很自然地要和权威保持距离(似乎总觉得自己不值得,自我价值比较低),林老师能和我们一起在普通餐厅吃饭,距离一下子近了许多。

20xx年12月,林老师从马来西亚来北京,我做她的助教兼陪同,有了更多的机会交往,对我在学习和应用萨提亚模式方面,她总是有问必答,给我非常清晰的回馈,令我受益多多。之前我参加过很多导师的课程: John Banmen的专业训练课程、Maria的家庭治疗专业训练课程、Maria的家庭重塑课程、Angie的转化式领导力课程、蔡敏莉老师的个人成长、Jerry的个人成长课程、萨提亚国际组织Aventa主席Jean的领导力课程,应该讲每次 6

学习都有很多学习和成长。Angie和林老师是我和导师交流学术问题最多的导师,这一方面是我有一段时间的学习和积累,也能够提出问题了,另一方面她们也愿意花时间和我交流。 林老师对我的点拨很多,之后再上John Banmen大师的专业班第二期的课程,思路也清晰很多。我对John说,我现在可以越来越多体会萨提亚模式的魅力和背后的动力了。我这里摘录一些对我非常有启发的部分:

1. 林老师本身的一致性:

在与我们的互动中,她自己的表里一致也是很好的示范,表里一致很难用语言来描述,给人一种真实、智慧、值得信赖、安全、亲切的感觉。

2. 如何提问:过程性的问题(Process Question)

在督导课上,林老师拿出John辅导Wendy的一段录像给我们看,之后和我们一起分析John是如何提问的。学过萨提亚的朋友都知道,提问题是很见功力的。在萨提亚模式中,人的内在被比喻为一座冰山,冰山有很多层次(行为、应对、感受、感受的感受、观点、期待、渴望、自我),探索内在的过程就是透过一系列的问题来探索冰山,促使人发生改变也和这些问题有关。

怎样提问题才是好问题呢?记得导师讲问问题要贴着对方的冰山走,那怎么走呢? “你们有没有注意到,在萨提亚模式中叫这些问题为?过程性问题?,即Process Question,意思就是对方回答起来没那么容易,需要进入自己的内在,才能够回答的问题。提问人要非常关注对方当下的状态,比如这是眼睛中闪烁着泪水,那可以问?你现在的眼泪在告诉你什么??”

这样一解释,我一下清楚很多,在自己做培训和辅导他人的时候,也很留意自己提问题的质量。

3. 成长是螺旋式的,从萨提亚模式的不同部分都可以进入:

在马来西亚,林老师把萨提亚成长工作坊分为一年10期,学员一次报整个10期,每月每次一个专题(探索原生家庭;影响轮;家庭基本三角关系;人的冰山隐喻;婚姻关系;生命之旅;家庭功能;自我环;面貌舞会;家庭重塑),每一个主题都会对学员的成长有所帮助。

7

4.我很喜欢林老师在工作坊中使用的隐喻,这也是萨提亚模式中的特色,不过林老师讲出神入化的隐喻还是催眠大师埃里克森。记得在辅导一个个案的时候,案主39年来都过得不很幸福,在一系列辅导之后,案主开始有所转化,与自身的能量和资源有所连接,也看到了自己的希望,恰逢此时,林老师让案主想象着“手捧一本书,那是记载你生命的书,书的每一页,记载着你的每一岁,另一只手握着一把彩色画笔,书已经有39页被涂写满了,也许并不令你满意,但是从第40页之后,都是空白的,你可以重新勾画你的生命之书。。。。。。” 因为林老师,我开始重视和喜欢隐喻了。

————————————————————————————

萨提亚学习交流群:122307041

文章来源:中国NLP学院()

8

更多相关推荐:
军训及集中培训心得

立足岗位,尽快成才——军训及集中培训心得20xx年x月x日,我们来到了****有限公司,在几天的休息以后,我们进行了为期八天的军训。军训对我来讲已经不是第一次了,在刚升入高中和大学时都参加过军训,公司煞费苦心…

军训培训心得

军训培训总结时光飞逝,转眼间培训生活即将结束,细细品味,两个月的岗前培训积攒下来的并不全是辛苦与劳累,而是教会我们团结,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经历过这些天的风风雨雨,我终于看到了绚丽的彩虹。在军训中,很苦很累,但…

军训培训心得

培训心得这是一个好时代也是一个坏时代但是他是属于我们的时代题记作为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怀揣着梦想来到天康的大家庭里但是我心中一直忐忑稚嫩的面庞不经磨练又如何能走向职场就在此时公司为我们安排了这次培训它不仅意味着我...

员工军训心得体会

《员工军训心得体会》从“站军姿”、“向左转、向右转”、“行进《员工军训心得体会》正文开始从“站军姿”、“向左转、向右转”、“行进立定”、“步伐变换”这些具体训练项目中,给予我很多启示。从“站军姿”、“向左转、向…

入职军训培训心得

培训心得我有幸作为江苏瑞中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的新员工参加了为期两周的入职培训,学习了很多知识,首先非常感谢瑞中数据的领导能够给我这样一个好的学习机会,同时我自身的综合素质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时间飞逝,很快两周的时…

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军训心得体会

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军训心得体会10月12至10月14日我们中青年干部培训班的全体学员参加了为期三天的封闭式军训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天但给我留下了很多的美好回忆绿色的军装嘹亮的歌声整齐的步伐矫健的军姿同时军训还锻炼了我...

军训心得体会以及工作总结

我听姐姐说:军讯非常艰苦,在他们那个时候,光站军姿就要练七、八天,真正要做到站如松、坐如钟的境界。说实话,虽然我的军训时间比较短,我还是觉得像是魔鬼训练营一样。不过,我也觉得虽然军训很苦,但是苦中有乐,自己也得…

军训心得体会1000字

军训心得体会1000字军训终于在我的期盼中拉开序幕带着几分兴奋几分渴望外加几分担忧终于进入这个特别的军营军训的第一天累军训第二天很累军训第三天特别累也特别疼终于体会到军训并不是块好啃的骨头第四天大腿已明显没有前...

三天军训心得体会

三天军训心得体会我幸运的考入了广州育才实验学校进校的第一周我们就参加了学校举办的纪律作风课课程持续三天正是在这三天里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五班也发生了很大变化三天的第一天里我们举办了隆重的开课仪式在开营仪式上级长贾...

我的军训心得体会1000字

我的军训心得体会1000字军训一个能给人无形的压力的字眼一个能影响人一生的字眼一个很多人都向往的字眼心目中的军训充满教官的训斥心目中的军训是紧张与艰苦的合奏心目中的军训更是无常地响起那集合口哨音但我还是满怀欣喜...

参加军训的心得体会

参加军训的心得体会幼苗不经历风霜洗礼怎能长成参天大树雏鹰不经历狂风骤雨怎能飞上万里苍穹溪流不经历颠簸流离怎能交汇于浩瀚大海而年少的我们不经历艰苦磨炼又怎能成为国家栋梁之材很快的很快的我的军训生活开始了不知道自己...

穗华心的军训心得体会

穗华心的军训心得体会军训心得体会在广州市白云区穗华心素质教育培训中心短暂而又美丽的军训生活来不及回首悄然而逝了但昨日的哨声依然在耳边响起响亮的军歌还在耳边回荡穿着军装的样子依旧浮现在眼前带着紧张带着期盼的心情8...

军训培训心得(4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