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经典语录收藏

时间:2024.4.28

孔子经典语录收藏

1、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厌烦,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来说有什么因难呢?

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用功读书便忘记了吃饭,陶醉在学问里,便忘了忧愁,不知道衰老要到来。 3、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答: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一定有人可以当我的老师。应当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要注意改正

4、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一个真正的有责任的人,必须具有坚韧的意志,因为他背负的责任重大而实现的道路很漫长。因为以仁为自己的责任,所以是重大的责任。因为以生命的结束作为任务的结束,所以实现仁的道路是漫长而遥远的。 5、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摘孔子《论语》

意:同臆,猜想、猜疑。 必:必定。固:固执己见。 我:这里指自私之心。 孔子杜绝了四种弊病:没有主观猜疑,没有定要实现的期望,没有固执己见之举,没有自私之心。

6、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颜渊感叹地说:“(对于老师的学问与道德),我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看着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直到我用尽了我的全力。 1

7、朽木不可雕也。摘孔子《论语》

腐烂的木头无法雕刻。比喻人不可造就或事物和局势败坏而无可救药。亦作“朽木难彫”。亦作“朽木不雕”。

8、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摘孔子《论语》

孔子从四个方面教育自己的弟子,一、文学,即知名学。研究如何提高知名度,二、行学,规范人们行为,使人们的言行举止有章可循。三、忠学,是修养学。是培养人自觉自愿地做自己该做的事。四、信学,是知人辨事之学,是培养人判断力的学问。

9、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摘孔子《论语》

“君子心胸宽广,能够包容别人;小人爱斤斤计较,心胸狭窄。” 1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摘孔子《论语》

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11、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摘孔子《论语》

他的聪明可以学得来,他的装傻别人赶不上。"

12、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摘孔子《论语》 质:质朴。文:文饰。史:虚浮不实。彬彬:相杂适中的样子. “质朴胜过了文饰就会粗野,文饰胜过了质朴就会虚浮,质朴和文饰比例恰当,然后才可以成为君子。”

1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摘孔子《论语》

“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14、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摘孔子《论语》

鸟快要死的时候,鸣叫的声音是悲哀的;人快要死的时候,说出来的话也 2

是善良的。

15、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摘孔子《论语》 孔子说:中等资质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深奥的道理;中等资质以下的人就很难让他了解深奥的道理了。

16、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17、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人在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性情也很相近。但随着各自生存环境的不同变化和影响,每个人的习性就会产生差异。

1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

19、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20、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

“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到处去传播,这是道德所唾弃的。”

21、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提手与之言,能无说 。

正确的话,能不听从吗?必须认真改正错误,才算可贵。恭顺的话,能不使人高兴吗?

3

22、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庄重就不致遭受侮辱,宽厚就会得到众人的拥护,诚信就能得到别人的任用,勤敏就会提高工作效率,慈惠就能够使唤人。”

23、见得思义。

意思是看到货财,要想到道义

24、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见到好的人、好的事,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做迟了。看到了恶人或做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想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25、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一个真正有学问,以天下国家为己任的君子,只忧道之不行,不考虑生活的问题;如耕种田地,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只忧虑自己的为人,并不担心是否贫穷

26、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外表严厉而内心虚弱,这类的小人,就像是挖墙洞的小偷。

27、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

生来就知道的是最上等的人;通过学习才知道的是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才学习的又是次一等的人;遇到困难仍然不学习的人是最下等的了!”

28、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读书人立志于追求真理,以穿得不好吃得不好为耻辱的人,那就值不得和他谈论什么了。

29、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朱子云:不求诸心,故缗而无得。不习其事,故危而不安。

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做是孔子所提倡的学习方法。一味的读书,而不思考, 4

只能被书本牵着鼻子走,就会被书本所累,从而受到书本表象的迷惑而不得其解。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而只是一味的埋头苦思而不进行一定的书本知识的积累,进而对知识进行研究推敲,也只能是流于空想,问题仍然不会得到解决,也就会产生更多的疑惑而更加

30.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一个人的质朴要是超过他的文采,就未免有些粗野;文采超过他的质朴,又未免有些浮华。只有文采和质朴结合的匀称均衡,才称得上大雅君子。

31.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为政》

君子团结人而不搞勾结拉拢,小人只搞勾结拉拢而不团结人。

32.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为政》 一个人不讲信誉,不知道他怎么可以立身处世。这就好比大车、小车缺乏了关键部件套不住牲口一样,那怎么能驾车走路呢?

33.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雍也》

人能够问心无愧地活在世上,是因为他正值;不正值的人也能活在世上,那是因为他侥幸地避免了祸害。

34.志于道,据于徳,依于仁,游于艺。《述而》

志向在道上,根据在徳上,依靠在仁上,而在礼仪、音乐、射箭、驾车、文字、算术这六艺之中研习游乐来陶冶身心

35. 德不孤,必有邻。《里仁》

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必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同他做伙伴。

36.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子罕》

智慧的人遇事不迷惑,仁德的人不忧愁,勇敢的人无所畏惧。

5

37.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见到贤人,就想向他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在内心自我反省有没有他那样的毛病。

3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

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

庄子经典名言

1.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庄子·齐物论》最有智慧的人,总会表现出豁达大度之态;小有才气的人,总爱为微小的是非而斤斤计较。合乎大道的言论,其势如燎原烈火,既美好又盛大,让人听了心悦诚服。那些耍小聪明的言论,琐琐碎碎,废话连篇。

立身处世,亦不妨从中借鉴。

2.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学习之中。

3.且夫⑴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如果水积的不深不厚,那么它就没有力量负载大船。从大舟与水的关系看,我们至少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求大学问,干大事业,必须打下坚实、深厚的基础.

4.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庄子。大宗师》相互结交在不结交之中,相互有为于无为之中。交友要达到相交出于无心,相助出于无为。这才是"莫逆之交"。

5. 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庄子·逍遥游》厨师虽然不做祭品,主持祭祀的司仪是不会越过摆设祭品的几案,代替厨师去做的。 此谓尽管庖人不尽职,尸祝也不必超越自己祭神的职权范围代他行事。表现了庄子无为而治的思想,成语"越俎代庖"即由此而来。

6

6.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庄子·养生主》以无厚入有隙,所以运作起来还是宽绰而有余地的。说明做事要“依乎天理”,“以无厚入有间”,这是庄子养生论的核心。同时说明了要认识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成语"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这两条成语,都出自这里。

7.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名之曰益多。《庄子·人间世》用火来救火,用水来救水,这样做不但不能匡正,反而会增加(卫君的)过错。假借孔子教导颜回的话,来阐明一种处世之道。成语“以火救火”、“以水救水”出此。

8.物无非彼,物无非是;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故曰:彼出于是,是亦因彼。《庄子·齐物论》世上一切事物,无不存在对立的另一面,无不存在对立的这一面。从另一面看不明白的,从这一面就可以看得明白些。所以说,彼出于此,此也离不开彼。即事物对立的两面,谁也离不开谁。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对立统一规律,是对形而上学和绝对论的否定。比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早2400年。

9.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庄子·人间世》你不知道那个螳螂吗?舞起它那两把大刀式的胳臂,妄图挡住滚滚前进的车轮。它不了解自己的力量是根本无法胜任的,却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的本领很强大。"螳臂当车"的典故由此而来,比喻不自量力。

10.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庄子·人间世》生长在山上的树木,因为自然的需要而被砍伐,膏脂因为能照明而被燃烧,桂树可以食用,所以被砍伐;漆可以使用,因而被割皮。人人都知道有用的用处,而不知道无用的用处。有用有为必有害,无用无为才是福。阐发了常常被人忽视的"无用之用",蕴含朴素的辩证法。

7

老子名言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意思是,可以说出的道理,不是永恒的道理;可以叫出的名称,不是永恒的名称。中国人的真理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是不能用语言表达的。这种态度不利于科学的发展。

2,“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来源于人的永不满足的探索与创造精神,倘若象小农社会“小富即安”,满足于“三分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进取精神没了,那么民族的前景也就堪忧了。

3,“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在人治社会,人权、个人财产权皆不受保护,灾祸不期而至,所以,智者劝戒世人韬光养晦,功成身退。 4,“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它一方面表现了国人的不竞争心理,另一方面不争小利而得大便宜,表现了国人的狡猾谋略。

5,“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中国的学问多是“玄学”,不是科学。 6,“知其雄,守其雌;知其白,守其黑;知其荣,守其辱”–––––此话意即:知道雄大的一面,但自己谨守雌弱的一面;知道光彩的一面,但自己安于暗昧的一面;知道荣耀的一面,但自己宁守卑辱的一面。中国人以柔克刚,太富有计谋了。

7,“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人治社会,注定了人际关系复杂,注定了修身处世学问深厚。

8,“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人治社会一切无保障,为了保护自己,不为天下先,可以理解;但在现代文明 8

社会,中国人就应当有敢为天下先的勇气。

9,“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老子此话的意思是,了解我的人太少了,能效法我的人更难遇到。因此,圣人往往是穿着粗衣,却怀揣着美玉,有货不能为人所识。的确,老子提出以柔克刚、无为而治,很少有人能理解,尤其是接近于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的无为而治思想仅为统治者暴政过后的与民休息政策的依据。

孟子名言

(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译文】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2)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译文】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译文】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译】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5)其进锐者,其退速。【译文】前进太猛的人,后退也会快。

(6)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译文】心这个器官职在思考,思考才能获得,不思考便不能获得。

(7)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译文】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快乐足以使人死亡。

(8)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译文】只有道德高尚的仁人,才应该处于统治地位。?如果道德低的不仁者处于统治地位,就会把他的罪恶传播给群众。

9


第二篇:孔子经典语录


孔子的言论

(甲) 关于道德的

1.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2. 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3.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4.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5. 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

者。不必有仁。

6. 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7. 当仁不让于师。

8. 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可谓知矣。

9. 君子可欺也。不可罔也。

10. 克己复礼。

11.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12. 爱人。知人。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

13. 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

14. 克。伐。怨。欲。

15.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

友其士之仁者。

16. 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

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

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1.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2. 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3. 朝闻道。夕死可矣。

4. 吾道一以贯之。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5. 予一以贯之。

6.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7. 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

8.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9. 德不孤。必有邻。

10. 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11. 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乙) 关于修养的

1. 君子无所争。

2. 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3.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4.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5. 君子泰而不骄。

6. 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7. 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8. 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9. 君子谋道不谋食。忧道不忧贫。

10. 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9]

11.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

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

忿思难。见得思义。

1. 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

2. 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3.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

则勿惮改。

4. 贫而乐。富而好礼。

5. 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6.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

是吾忧也。

9.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10.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

而改之。

11. 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

12. 子曰。主忠信。毋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13. 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14.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15. 孔子曰。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乐道人之善。

乐多贤友。益矣。乐骄乐。乐

佚游。乐宴乐。损矣。

16.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1. 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

在斗。其老也。血气既衰。戒

之在得。

1. 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2. 子曰。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3. 子曰。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无以立也。不知

言。无以知人也。

(丙) 关于处世的

1.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2.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

廋哉。

3. 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4. 子曰。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

有道则见。无道则隐。邦有道。

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1.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2. 贫而无怨难。富而无骄易。

3. 以德报怨。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4. 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

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9]

5.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6.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7. 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8.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9. 君子亦有恶乎。子曰。有恶。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

讪上者。恶勇而无礼者。恶果

敢而窒者。

(丁) 关于教学的

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 子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4.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5. 子曰。有教无类。

6.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7.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8. 辞。达而已矣。

9.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10.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11.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

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

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9]

1. 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2.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3. 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4.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5.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6.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7.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

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8. 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

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

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9]

(戊) 关于诗及礼乐的

1.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2. 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3.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4. 子曰。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

乱。直而无礼。则绞。君子笃

于亲。则民兴于仁。故旧不遗。则民不偷。

5.子曰: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1. 子曰。上好礼。则民易使也。

2.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9]

(己) 关于政治的

1.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2.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3. 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4. 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5.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6. 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7. 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8.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

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

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茍而已矣。

1.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2. 近者说。远者来。

3.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4. 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5. 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

已矣。

6. 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7. 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

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

司。

(庚) 关于批评人事的

1. 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2. 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

其使民也义。

3. 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

4. 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

然后取。人不厌其取。

5.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远人不服而不能来也。邦分崩离析而不能守也。而谋动干戈于邦内。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1.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孔子人格

(甲) 孔子的事迹

1. 俎豆之事。则尝闻之矣。军旅之事。未之学也。明日遂行。

2. 道之将行也与。命也。道之将废也与。命也。

3. 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9][9]

4. 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5. 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6. 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7.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

从吾所好。

8.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

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9. 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9] (乙) 孔子的生活态度

1. 子之所慎。齐。战。疾。

2. 子不语。怪。力。乱。神。

3.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

4. 唯酒无量。不及乱。

5. 食不语。寝不言。[9]

(丙) 弟子时人对于孔子的评论

1. 温。良。恭。俭。让。

2. 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3. 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4.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9]

孔子弟子

其中有复圣颜子、宗圣曾子、亚圣孟子和述圣子思子。

1. 德行。言语。政事。文学。

2. 过犹不及。

3. 临事而惧。好谋而成。

4. 颜回。不迁怒。不贰过。

5. 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6. 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

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7.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8. 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

言。观其行。

孔子弟子的言行

1.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

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

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1. 礼之用。和为贵。

2.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

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3.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

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4.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5. 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 [9]

6.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

7. 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君子人与。君子人也。

8.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9. 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10. 君子思不出其位。

11. 曾子曰。上失其道。民散久矣。如得其情。则哀矜而勿喜。

12.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

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1.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

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

乎无兄弟也。

1.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2. 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

3. 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

更也。人皆仰之。

4. 子张曰。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祭思敬。丧思哀。其可

已矣。

5. 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9]

更多相关推荐:
孔子的十大经典名言

孔子的十大经典名言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2四海之内皆兄弟也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4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5德不孤必有邻6礼之用和为贵7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8人无远虑必有近忧9知者不惑仁者不...

孔子经典名言名句妙语录

孔子经典名言名句妙语录1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篇第一译文孔子说经常学习不也喜悦吗远方来了朋友不也快乐吗得不到理解而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2原文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孔子的经典语录

孔子经典语录解读立志篇三军可夺师也匹夫不可夺志也选自于论语子罕解读数百万军队的主师可以被俘获而一个普通人的坚强意志却是任何力量都不能使他改变的引申为大丈夫无论何时何地豪情壮志不可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选自于...

论语孔子经典语录荟萃

中国5000年历史沉积下来的三千精华语1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2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中庸3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礼记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5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礼记6苛政猛于虎礼记7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易经8...

孔子经典语录

引导语论语记录了孔子一生的精辟言论及见解发人深省分为论仁论礼论孝悌论政论知行论教与学等十二个主题那么孔子最有名的十则语录你都听过吗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孔子说学过...

孔子最新经典语录集锦大全

1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2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3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

孔子经典语录100句

孔子经典语录100句1孔子语录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摘孔子大学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2孔子语录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孔子经典语录

孔子的言论甲关于道德的1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2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3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4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5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6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

经典名言语录集

一百句经典名言民本篇1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左传2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3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老子4制国有常利民为本司马迁5百姓所以养国家也未闻以国家养百姓也王安石6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朱熹7不以一己之利为利而使...

孔子语录系列的中英文对照

孔子语录系列的中英文对照一为人处世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Thesuperiormandoesnotpromoteamansimplyonaccountofhiswordsnotdoesheputasidego...

孔子经典语录

孔子经典语录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同上3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4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同上5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卫灵公6人无...

孔子经典名言解读

孔子经典名言解读提起孔子想必大家都不会陌生我可以说是读着论语长大的从孔子的经典名言中我学会了很多东西受益匪浅立志篇三军可夺师也匹夫不可夺志也选自于论语子罕解读数百万军队的主师可以被俘获而一个普通人的坚强意志却是...

孔子经典语录(2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