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末篇后感

时间:2024.4.20

读《邓小平文选》第三卷末篇后感

邓小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和指路人,对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巨大,也是邓小平理论的创始人。他不仅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导师,更是一个时代的伟人、民族的英雄。

读过《邓小平文选》第三章最后一篇后,我又对邓小平有了个新的认识,一个伟大的思想家。看他的讲话感觉他是位极其务实,睿智的领袖,他的话往往高屋建瓴,引人深思,却又通俗易懂,这是大智慧的表现,是种实事求是的作风,更是一种严谨的态度。

第三章最后一章中主要有以下六点1、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关键是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2、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不要纠缠于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讨论。改革开放的判断标准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3、发展才是硬道理,要抓住有利时机,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发展经济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科技是第一生产力;4、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5、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要注意培养人,按照“四化”标准选拔人才进入领导层。要反对形式主义,学马列要精,要管用;6、坚持社会主义信念,社会主义在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文章中,邓小平一而再,再而三的提到解放生产力和人民的利益,字里行间透露出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视以及对老百姓的关系,上行下效,官员自然廉洁守法,爱民如子。作为一个务实的领导人,要想发展生产力,要想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就要从体制上改革,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需要,这正是邓小平南方讲话的精髓。但是改革不能盲目,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邓小平在改革同时,将教育与科技的摆在关键位置上,足以看出其远见卓识。他的文章《中国必须在世界高科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在回答一个外国记者提问时说到,制订高科技发展计划是从长远发展的利益着眼,而不是只看眼前。科技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所以,中国必须发展自己的高科技邓小平却已经预见到了未来全世界的发展走向,考虑到了中国要成为一个强国的重要因素,并从长远利益出发,制定了发展高科技的计划。

讲话中,他总是说一些发人深思的指导性的讲话,打开人民的思路,拓宽改革的道路,呼吁人民要“敢于改革,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同时开创性的提出了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样,不仅解开束缚人们心中的枷锁,更是鼓励了人们的热情。

邓小平考虑的方面广泛而又具体,不仅提到发展生产力,同时又意识到在发展的同时,会带来很多资本主义的恶习,比如吸毒、嫖娼、经济犯罪等,这些都

是不可避免的,但同时又是严加打击的。同时,他也清醒的意识到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都要反对腐败。对干部和共 产 党员来说,廉政建设要作为大事来抓。还是要靠法制,搞法制靠得住些。总之,只要我们的生产力发展,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坚持两手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可以搞上去。他也预见到当今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泛滥,后果会极其严重,要在苗头上就应取缔铲除。而提到改革的实施,他又讲到了用人。“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社会主义和改革开放能不能坚持,经济能不能快一点发展起来,国家能不能长治久安,从一定意义上说,关键在人。”他说,“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 产 党内部”,这是句极有深度且意味深长的话。对这个问题要清醒,要注意培养人,要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标准,选拔德才兼备的人。他说到形式主义的问题,电视一打开,尽是会议。会议多,文章太长,讲话也太长,而且内容重复,新的语言并不很多。重复的话要讲,但要精简。形式主义也是官僚主义。要腾出时间来多办实事,多做少说。文章最后他提醒人们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社会主义中国应该用实践向世界表明,中国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永不称霸。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

此篇文章自始至终贯穿着务实、发展的思想,貌似零散的所有著述无不围绕着人民的利益和中国的发展这两点而展开。务实作为一种工作态度,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演绎和表达,发展作为一种社会规律,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和基础,二者相辅相成,辩证统一,既是邓小平同志个人的思维方式和作风,也是《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主旨。他以殷实、富裕的生活代替任何空谈回报他深爱的人民。不拘一格搞好经济建设,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甘当人民的儿子,并深情地爱着祖国和人民。


第二篇:读《邓小平文选》心得


读《邓小平文选》第3卷的心得体会

通过读《邓小平文选》第3卷,给我的最大感触就是邓小平对中国未来经济改革发展的想法、意见以及对实现共同富裕的看法。如果说改革开放是邓小平给我们找的一条发展的路,先富后富,则是为我们找的一条实现人民生活富裕的路。正是由于这条非均衡发展之路,才调动了人民的积极性,改革开放30年过去了,中国的经济可以说是突飞猛进,中国的一部分人民逐步富裕起来,但由此导致贫富差距拉开了,当然,这本属“先富后富论”的题中之义。然而,这种贫富差距却拉开的过大,一部分人开始怀疑起来“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能否实现,“先富”能否带动“后富”?如何带动后富?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与反思。

客观上讲,这条路确实是行之有效,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确实富裕了起来,但随之而来另我担心的却是先富起来的不能忘记没有富裕起来的,而且也不应忘记那些落后的地区和待富的人。邓小平提出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既然是一部分人先富,那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存在贫富的差距是正常情况。但是我们知道任何事物的发展都要有个“度”,超过了这个“度”,就有可能物极必反。同样,在发展过程中贫富差距也要有个“度”,否则就会导致两级分化,这是与共同富裕背道而驰的。因此在“先富”带动“后富”的过程中就要掌握好、把握住这个“度”。而这个“度”则直接体现在贫富差距的逐步拉大这个问题上。

对于贫富差距存在,邓小平实际上已经预料到,在《文选》中我们可以零星的找到一些避免差距扩大以及先富带动后富的一些设想。如“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先富起来的地区多交点利税,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 鼓励和提倡一些人富裕起来之后,自愿地拿出一些钱来办教育、修路等。当然,这要坚持自愿原则,绝不搞摊派;教育人民群众更多地考虑国家利益。“我们从来主张,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国家、集体和个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如果有矛盾,个人的利益要服从国家和集体的利益”; 对一部分收入过高的人要采取征收累进的个人所得税等办法进行调节。对于那些以非法手段发财致富的违法乱纪者,则要按照法律予以制裁。当然,对于当时提出的一些设想,现在我们也正在实施。但是我们也必须充分认识到,这种措施在实际操作中并没有缩小这种差距。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贫富差距不断扩大,我国的居民基尼系数从改革开放之初的0.20扩大到20xx年的0.49 。由此可知中国的收入差距的逐步扩大已成为不争的事实。而经济学家们通常把0.4作为收入分配差距的“警戒线”。可

见中国的贫富差距已扩大到十分严重的程度。诚然,经济的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保障,但是无视贫富差距拉大的现实也是不可取的。只有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充分考虑到贫富之间的“度”,并且把这个“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这样才能维持社会的稳定,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而现实的情况是近年来一些公民却出现了“仇富”的心态,更有甚者竟产生了一种畸形的思维,即:实现共同富裕其实很简单,只要把穷人都消灭了,这样不就实现共同富裕了吗?其实,对于那些有“仇富”心理的人是可以理解的,同样是在社会主义国家,同样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土地上,贫富的差距竟然这么大。当然,其实对于贫富差距的存在,无论地区之间、行业之间、还是城乡之间,人们是可以理解的。之所以产生“仇富”,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相关政策或制度存在不合理之处,另外就是很大一部分人通过非正常收入而富裕起来。而富裕起来的人对弱势群体、贫困人口的漠视与不顾,则直接导致一些人“仇富”心态的产生。

如果说贫富差距扩大问题的产生是改革开放后我国市场经济造成的,未免有些牵强。固然,市场经济的规律本身就有着分化和扩大收入差距的内在动力,但具体到我国来说,分配制度和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对贫富差距的扩大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发展是硬道理”,邓小平“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战略,其本身并没什么,但具体到实际操作上就产生问题,现在许多地方政府官员由于受思维惯性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只强调经济的作用,而忽视了公共服务的职能,结果导致广大人民依然得不到实际好处。

贫富差距扩大的现实使得人们开始思索邓小平当初提出的“先富带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思想的正确性。因为贫富差距已经突破了合理的限度,从基尼系数可以看得出,而且从其趋势来看,贫富差距仍会进一步扩大,虽然目前国家采取措施使得地区间、城乡间、行业间的人们的相对差距有所减少,但绝对差距却在逐渐增大。如果贫富差距继续增大,那么到了一定程度,国家和政府恐怕也难以维持社会的稳定,更别提政权的巩固、共同富裕的实现了。因此关于“先富”能否带动“后富”的问题产生了,“先富”如何带动“后富”的问题更是重新摆在了眼前。当然,时代不同,处理问题的情况也会不同,怎样重新认识和处理这些问题,已成为当前必须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这也无怪乎一部分人对于共同富裕的实现存在顾虑与猜疑。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邓小平提出的共同富裕思想,其本身就包含着“先富”的是要带动“后富”的,而且“先富”是能够带动“后富”的,而不能搞两级分化。邓小平也曾说过:“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如果搞两级分化,情况就不同了,民族矛盾、区域间矛盾、阶级矛盾都会发展,

相应地中央和地方的矛盾也会发展,就可能出乱子。”可见,对于贫富差距过大产生的后果,邓小平是有预见的。而这种后果产生的前提是“先富”没有带动“后富”,最终导致两级分化。因此,在新时期的现代化建设时期,必须重新认识和把握“先富”如何带动“后富”,并且切实实施“先富带后富”战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体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可以肯定的说:先富带后富、共同富裕能否实现,关键在国家和政府。从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经验可以看出:国家政策往哪儿倾斜,哪个地区就能富起来。当初为了实现“两个大局”中的“第一个大局”,国家是举全国之力,帮助东部地区富起来的。邓小平也曾说过:“我们的政策是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以带动和帮助落后的地区,先进地区帮助落后地区是一个义务。”所以说“先富”是能够带动“后富”的,国家此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城乡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的这种贫富差距状况,并且积极采取各种积极措施来控制这种差距的扩大,然后逐步缩小差距,只有这样才能走向共同富裕。如果仅是考虑发展问题,而不注重社会的公平,那发展的成果又怎么能为人民所享有,更别提实现共同富裕了。因此,我们对“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不能太盲目乐观了,要充分认识到在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之。在如何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时,邓小平说过:稳定是前提。没有稳定,就没有发展。如何才能稳定?只有实现社会的公平。而如今收入差距的扩大,明显就是一种不公平的体现,实现不了公平,则发展最终还是会受阻,结果还是会出问题,还是会两极分化。因此国家必须继续深入的进行研究与考量,各个地区、各个部门必须增强政治责任感,想方设法控制住这种扩大的趋势,并逐步缩小之。只有这样,共同富裕的实现才有希望可言。总之,关于“先富”带动“后富”,我们必须重新认识“先富”如何带动“后富”,“先富”在带动“后富”过程中出现的贫富差距拉大的问题。只要我们认真把“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提高到国家战略问题,那共同富裕肯定会实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能充分发挥起来。只有全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共同提高了,国家才能稳定,经济才能发展,最终国家就能走向一个良性的经济循环之中,社会主义的和谐就能实现。

更多相关推荐:
《寄小读者》读后感

寄小读者读后感前几天我阅读了冰心奶奶的寄小读者有感而发她曾经三寄小读者第一部寄小读者第二部再寄小读者第三部三寄小读者他用三部跨年代的著作用亲切的笔调温和的语言编写三部书籍寄与小读者的回复书中写到作者在欧洲游览书...

寄小读者读后感

寄小读者读后感篇一寄小读者gt读后感我读了冰心奶奶的寄小读者我被她深深的吸引住了不仅因为书中字字句句都散发出一股清丽的气息还因为在小朋友的信中那份尊重在信中冰心奶奶从不把小读者看做孩子把自己看做大人这种大人与孩...

寄小读者读后感

寄小读者读后感今天我第一次读冰心奶奶写的这本书从这本书中我体会到了冰心奶奶是多么地喜欢儿童冰心原名谢婉莹生于福建省长乐县一个海军军官家庭19xx年去世享年99岁人称世纪老人冰心是她的笔名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之意母爱...

寄小读者读后感

寄小读者读书笔记再次读起世纪老人冰心奶奶的文章时我已是快40岁的人了依稀记得在念小学的时候读过她的小桔灯再寄小读者孩子毕竟是孩子加上我是偏理科的脑袋对于她老人家的那些作品记得不是很深刻脑海中最深的记忆仅仅是冰心...

寄小读者通讯九读后感Word 文档

寄小读者通讯九读后感读了作者写给父亲的这封家书是我感受到作者孤身一人在外有病时是多么的想念亲人望着B夫人那母爱的后影使她想起母亲想起亲人想起在家时的情景不由得流下了思亲的眼泪另一方面她也感受到了同学们对她的关心...

寄小读者(通讯五)读后感Word 文档

寄小读者通讯五读后感看了冰心奶奶寄小记者通讯五我很感动特别是当我读到有母女二人上车茶房直引她们到我屋里来不觉凭在甬道的窗边临风偷洒了几点酸泪冰心奶奶不怕别人指责而毫不隐瞒的把自己的内心世界给暴露出来我想这需要多...

寄小读者“通讯八”读后感 Word 文档

寄小读者通讯八读后感冰心奶奶独自一人来到异国他乡常常想起家乡的亲人每天盼着远方亲人的书信并告诉她弟弟远离亲人有多么的思念并勉励弟弟要努力学习要多亲近父母珍惜和亲人在一起的欢愉时光最后还没有忘记倘若你们愿意不妨将...

寄小读者读后感800字

寄小读者读后感800字暑假期间闲来无事从桌上随手拿来一本冰心散文翻开书不经意读起了寄小读者中的通讯五读着读着心中竟有一丝丝酸楚冰心奶奶在火车上遇见一对母女那女儿不住地撒娇要汤要水母亲面目蔼然和她谈话的态度似爱怜...

《寄小读者》读后感

寄小读者读后感今天我读了冰心奶奶的寄小读者一书深深被冰心奶奶那种爱的情怀所感动冰心原名谢婉莹生于福建省长乐县一个海军军官家庭19xx年去世享年99岁人称世纪老人冰心是她的笔名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之意在她的眼中一切事...

寄小读者.“通讯十五、十六”读后感doc

寄小读者通讯十五十六读后感今天我又连读了冰心奶奶的通讯十五十六在这两篇文章中是我更感到冰心奶奶那颗永不泯灭的童心那副对小朋友的热心肠她不但热爱中国的小朋友还结交了许多外国小朋友在通讯十六和弟弟的信中更能体会到冰...

寄小读者通讯七读后感Word 文档

寄小读者通讯七读后感通讯七是作者描写离开家乡远游他乡的所见所闻上半篇写了远行的人们带着离愁离别亲人时的心情和场面巧妙地把情融入景中作者把海上见到的景色如画一般的展现在人们眼前可作者还是恨自己不会绘画不能把这美丽...

小桔灯读后感

小桔灯读后感篇一小桔灯gt读后感暑假里我读了小桔灯这篇文章文中主人公的精神让我感动文中主要描写了一个地下共 产 党的女儿当时国民党反动派残酷的逮捕打杀地下共 产 党里的人白色恐怖笼罩在天空中小姑娘的父亲因党组织受到破坏...

三寄小读者读后感(17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