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心理学复习资料

时间:2024.4.20

心理学重点概括总结

1. 心理是人对客观事物的反应、心理是人脑的机能、心理是在活动中产生、表现和发展的。

2. 心理学研究对象:1.心理过程(指人的心理活动的基本表现形式、包括认识、情绪和意志)2.心理状态(指一段时间内心理活动的特征、如注意、困惑、消沉等)3.心理特征(能力、气质、人格是人的心理特征的表现)

3. 注意是指心理活动或意识对一定对象的指向或集中。

4. 注意分类:1.无意注意(无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其原因有1.刺激物本身特点(刺激物的物理特征、刺激物的情绪特征、刺激物的差异性和刺激物的指令性))2.有意注意(有预定目的、需要意志努力)3.有意后注意(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

5. 注意的品质:稳定性(在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上能持续的时间)范围(在同一时间内能清楚的把握对象的数量)分配(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的对象)转移(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将注意从一个对象或活动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活动上)

6. 注意在教学中的应用:1在教学组织中要区别对待各种注意(1无意注意是教学组织中巧妙利用的对象、包括消极的干扰作用和积极地组织作用,2有意注意是教学组织中主要依靠的对象,3有意后注意是教学组织中争取发展的对象)2在教学组织中要充分发挥各种注意品质的作用(1充分考虑影响注意品质的各种因素2充分考虑到学生注意品质的特点)

7. 感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8. 感觉现象包括:1感觉后像(刺激结束后、感觉印象不立即消失而保留片刻的现象、包括正后像和负后像)2感觉适应(感觉性由于刺激的持续作用或连续作用而发生变化的现象)3感觉对比(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刺激而感受到变化的现象,包括同时对比(几个刺激作用于一个感受器)和继时对比(先后刺激同一感受器))4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不同感觉的相互代偿和联觉(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性质的现象))

9. 知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

10. 知觉与感觉的区别与联系:1都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产生、都是对现象的感性反映2知觉是对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各个方面以及相互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反映,知觉是比感觉更高级更复杂的认知过程、日常都是以知觉的形式反映事物3知觉的在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离开反映事物个别属性的感觉、就不会产生知觉、但知觉不是各种感觉的相加而是各种感觉的有机结合。

11. 错觉是指在特定条件下产生的对事物的不正确的知觉、即知觉在反映外界事物的特征时出现的种种歪曲。

12. 知觉的规律:1选择性(对象的差别率、活动率和组合率以及知觉的经验、需要兴趣和情绪状态)2整体性3理解性(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语言对知觉的的影响:1言语的指导作用2经历3文化4价值观5情境6实践活动7对知觉对象的态度8心向)4恒常性(形状、大小、亮度和颜色)

13. 记忆是指过去经历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包括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三个环节。

14. 记忆的类型:外显记忆与内隐记忆(外显记忆是指有意识的或主动地收集经验完成当前任务的记忆,内隐记忆是指不需要意识或有意回忆的记忆)、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陈述性记忆是指事实事件的记忆、程序性记忆是指对习得的行为和技能的记忆)、形记忆(对具体形象的记忆)、语词逻辑记忆(语义的记忆)、情绪记忆(对情感的记忆)、

运动记忆(对操作过的运动状态的记忆)

15. 影响实际效果的因素:1识记的目的2识记的态度3材料特征4加工深度5理解程度6

识记方法

16. 长时记忆的提取:再认和回忆(再认是指经验过的事物再次出现、有熟悉之感、并能被

识别和确认的过程、回忆指过去经验过的事物不在面前可以重新回想起来)。

17. 遗忘是指对识记过的内容不能回忆也不能再认,或发生错误的回忆或再认。根据遗忘的

程度和性质的不同、可分为遗忘和完全遗忘、暂时遗忘与永久遗忘。

遗忘的规律: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即先快后慢、在识记后的初级阶段、遗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渐变慢、有的识记材料甚至可以永久保持。

18. 遗忘的克服:1做好信号编码、2提高加工水平、3适量过度学习、4各种感官协同记忆、

5合理的复习

19. 思维是脑借助于言语、表象或动作而实现的、对客观事物的概括或间接地反映(概括性

和间接性是思维的主要特征)

思维的过程:1分析与综合、2比较、3抽象与概括、4具体化与系统化

20. 问题解决是由一定的情境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

一系列的思维操作、是问题得到解决的过程

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1采用的策略、2获得的知识经验、3问题表征的方式、4定势、5功能固着、6动机、7情绪、8人际关系

21. 表象又称意象、指曾经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时、在人们头脑中出现的事物的形象。

想象是在头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过程。

22. 情绪是指个体对事物的态度体验以及相应的体验反应。

情绪与情感的联系:1情绪是情感的基础和外部表现、2情感是情绪的深化和本质内容、3情感在多次情绪体验的基础上形成并通过情绪表想出来

情绪与情感的区别:1情绪是与有机体的生理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相关联的体验侧重于生理的反应和外部表现、情绪出现较早、情感是与有机体的社会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相关联的体验、侧重于心理的反应、情感出现较晚。2情绪具有情境性和暂时性的特点、情感则具有深刻性和稳定性的特点、3情绪表现常会喜怒无常、较难持久、情感则是在多次情绪体验的基础上形成的稳定的态度体验、4情绪具有冲动性和明显的外部表现、情感则比较内隐。

23. 情绪的功能:1动机功能、2信号功能、3适应功能、4组织功能

情绪的基本种类:恐惧、愤怒、快乐、悲伤

情绪的基本状态:心境、激情、应激、挫折

24. 情感的种类: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情感的表达:面部表情、言语表情、身段表情

25. 动机是指由一种目标或对象所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它表现出有机体的生存和发展对于客观条件的依赖性是有机体活动的积极源泉。

需要的种类:1自然需要与社会文化需要(按照起源分类)、2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按照指向的对象分类)

26.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归属和爱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

5自我实现的需要

分析:1人的需要是有层次的、2高级需要与低级需要的关系、3低级需要与高级需要的顺序并非是完全固定的

27. 动机与工作效率倒V形关系: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完成、换句话说、动机不足

或过分强烈都会使工作效率下降、另外、有学者指出活动效率不仅仅受动机水平的影响、它们二者之间的关系还因为任务难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即各种不同难度的任务都存在一个最佳的动机水平。

28. 意志是指有意识的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意志行动的基本阶段:1采取决定阶段(权衡行动的动机、确定行动的目标、选择行动的方法、并作出行动的决定)、2执行决定阶段

动机斗争的类型:1接近-接近型冲突、2回避-回避型冲突、3接近-回避型冲突、4多重接近-回避型冲突

29. 意志的品质及其培养:1目的性、2果断性、3坚韧性、4自制性

30. 智力是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等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其中抽象逻辑思

维能力是核心。

智力属于认知能力范畴、但他不是个体认知能力的某一组成部分、而是由各种认知能力有机结合而形成的一个综合能力。

智力是抽象思维的能力、智力是适应新环境的能力、智力是学习的潜能、智力是智力测验所测的能力、智力是完成各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能力的有机结合

31. 智力与智力知识

1、 智力与能力:能力是指属于个人心理特征、是指个体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

的心理特征、根据作用范围、分为一般能力(智力)和特殊能力(在某些专业或特殊职业中表现出来的能力)

2、 智力与知识:

区别:1含义不同、2发展变化趋势不同、3迁移程度不同

联系:1知识的掌握能推动和促进智力的发展、2知识的掌握依赖于其智力的发展

32. 智力的个别差异和群体差异:

1、 个别差异:1发展水平的差异、2表现早晚的差异、3智力结构的差异

2、 群体差异:1性别差异、2种族差异和职业差异

33. 智力的影响因素:1遗传素质与营养状况、:遗传是一种生物现象、通过遗传传递了祖先

的许多生物特性、2环境因素:早期经验、家庭因素、学校教育3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34. 人格是心理学中探索完整个体与个体差异的领域、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

特有模式、这种独特模式包含了一个归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35. 人格的特征:1独特性、2稳定性、3整体性、4功能性

36. 人格的结构: 1气质(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速、稳定性和指向性的一种稳定的心

理特征)、2性格(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相应的行为方式中比较稳定的具有核心意义的个性心理特征)、3自我调控系统(自我认知(自我现象、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 天性无好坏之分。

37. 人格形成的影响因素:1生物遗传因素、2家庭环境因素、3早起童年经验、4学校教育

因素、5社会文化因素、6自然物理因素

遗传决定了人格发展的可能性、环境决定了人格发展的现实性。


第二篇:大学心理学复习资料


第一章 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

一、填空:

1、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包括( )和( )两个方面。

2、心理过程包括( )、( )、和( )。

3、个性心理特征包括( )、( )和( )等。

4、( )年( )心理学家( )在莱比西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开始。

5、心理学研究的原则有( )、( )、( )和( )。

6、采用实验法进行心理学研究时,需要考虑三个变量,第一个是( )、第二个是( ),第三个( )。其中,对( )要严格控制。

7、实验法可分为( )实验法和( )实验法。

8、调查法主要有( )、( )和( )等几种具体方式。

二、名词解释:

1、心理过程

2、心理倾向

3、心理特征。

三、简答:

1、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哪些方面?其研究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2、心理与行为、意识与无意识的关系怎样?

3、心理学研究常用的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

4、现代心理学有哪些主要派别?

5、认识过程与情感过程的关系。

6、认识过程与意志过程的关系。

7、情感过程与意志过程的关系。

8、研究心理学的意义。

四、论述:

思考:心理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第二章 心理的实质

一、名词解释:

1、反映

2、反射

3、意识

4、无意识

5、自我意识。

二、简答:

1、为什么说心理现象是物质长期演化的结果?

2、从动物心理发展的历程说明心理、脑、外部环境三者的关系。

3、意识有哪些基本特征?试对意识结构进行分析。

4、什么是自我意识?阐述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途径。

三、论述:

试论心理的实质。

第二章 心理的实质

一、名词解释:

1、反映

2、反射

3、意识

4、无意识

5、自我意识。

二、简答:

1、为什么说心理现象是物质长期演化的结果?

2、从动物心理发展的历程说明心理、脑、外部环境三者的关系。

3、意识有哪些基本特征?试对意识结构进行分析。

4、什么是自我意识?阐述自我意识形成和发展的途径。

三、论述:试论心理的实质。

第四章 注意

一、选择题:

1、教师上课既要注意自己讲的内容,又要注意时间,还要注意学生的听课反应,这说明注意的( )。

(1)范围广 (2)稳定性高

(3)分配能力强 (4)转移深度快

2、注意从其发生来说,是一种( )。

(1)经典性条件反射 (2)工具性条件反射

(3)定向反射 (4)泛化反射

3、任何人的注意不能以同样的强度维持( )分钟以上。

(1)20 (2)30

(3)40 (4)50

4、“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属于感觉的( )现象。

(1)同时对比 (2)后像

(3)适应 (4)继时对比

二、填空题:

1、注意的功能主要有( )、( )、和( )。

2、鉴别一个人注意品质的主要依据是( )、( )、( )和( )。

3、上课时,突然有人在教室外唱歌,你顺声而望,对它产生了( )注意。

4、人们知觉当前事物时,总是根据已有的( )去理解它,并用词语把它标志出来的特征叫知觉的理解性。

三、名词解释:

1、注意

2、无意注意

3、有意注意

4、有意后注意

5、注意的范围

6、注意的稳定性

7、分心

8、注意起伏

9、注意的分配

10、注意的转移。

四、简答题:

2、注意的外部表现。

3、引起无意注意的条件。

4、有利于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

5、影响注意范围的因素。

6、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

7、注意分配的条件。

8、影响注意转移的因素。

9、概述注意的主要功能和神经机制。

10、无意注意、有意注意和有意后注意具有哪些主要特点?并分析它们产生的原因。

11、注意的范围、稳定性、转移和分配受哪些因素的制约?

五、论述题:

如何利用注意的规律来进行教学?

第五章 感觉和知觉

一、选择题

1、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叫做( )。

(1)反映 (2)感觉

(3)知觉 (4)直觉

2、人脑反映客观事物的最简单的心理过程是( )。

(1)认识过程 (2)感觉过程

(3)心理过程 (4)知觉过程

3、能够引起感觉的某种刺激物的最小刺激量叫做( )。

(1)绝对感觉阈限 (2)差别感觉阈限

(3)绝对感受性 (4)差别感受性

4、人感受性的大小是用( )来衡量的。

(1)感觉阈限 (2)差别感受性

(3)绝对感受性 (4)差别感觉阈限

5、某一分析器刚刚能够察觉出刺激物之间最小差异量的能力称为( )。

(1)感觉阈限 (2)绝对感受性

(3)差别感觉阈限 (4)差别感受性

6、同一分析器接受不同的刺激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 )。

(1)感觉对比 (2)联觉

(3)同时对比 (4)继时对比

7、当刺激物持续地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从而使人的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做( )。

(1)感觉对比 (2)感觉能力

(3)感觉适应 (4)感觉阈限

8、直接接受刺激作用而产生兴奋的神经装置叫做( )

(1)感受器 (2)中枢

(3)分析器 (4)传递神经

9、人能够分出事物的不显著的特征,并能从中看出它和其它特征相联系的能力叫做( )。

(1)观察 (2)观察力

(3)认识能力 (4)知觉理解性

二、填空题

1、从承受的角度来分,感觉可分为( )、( )和( )三种。

2、感觉的对比分为( )和( )两种。

3、并不是任何刺激物都能引起人的感觉,要使感觉产生,必须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和( )。

4、感受性的大小是用( )的值的大小来度量的。

5、感受阈限和感受性之间存在着( )关系。

6、在一系列弱光的持续作用下,致使感受性不断提高的过程叫( )。

7、在一系列强光的持续作用下,致使视觉感受性不断下降的过程叫( )。

8、当几种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个感受器所产生的对比现象叫做()

9、当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个感受器时产生的对比现象叫做( )。

10、一般根据知觉对象的性质,把知觉分为( )、( )和( )。

11、空间知觉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 )的知觉,它包括( )、( )、( )、( )和( )。

12、运动知觉是指人脑反映物体( )的知觉。

13、时间知觉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的( )和( )的反映。

14、看见花时,认识到这是“红颜色的花”,这是( )觉,而不是( )觉,因为这是对事物( )的认识,而不是对事物( )属性的反映。

15、歌德说:“我们见到的只是我们知道的。”说明知觉具有( )性,它是在过去( )与( )的基础上产生的。

16、胖人宜穿带竖条的衣服,瘦人宜穿带横条的衣服是为了利用( )觉改变他人的印象。

17、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 )和( )。

三、名词解释

1、感觉

2、感受性

3、绝对感受性

4、绝对感受阈限

5、差别感受性

6、差别感觉阈限

7、感觉的适应

8、知觉

9、真动知觉

10、似动知觉

11、知觉的选择性

12、知觉的理解性

13、知觉的整体性

14、知觉的恒常性

15、观察

16、观察力

26、时间知觉

四、简答题

1、知觉选择性及其制约条件。

2、感觉与知觉的关系。

五、论述题

1、结合实际论述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2、如何利用感知规律来进行直观教学?

第六章 记忆

一、选择题

1、记忆过程包括( )几个基本环节。

(1)再认和回忆 (2)保持和遗忘

(3)识记、保持和遗忘 (4)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2、当作用于感官的刺激停止作用以后,我们的感觉映像并不立刻消失,而是在一个短暂的时间内保持着,这种只停留瞬间的记忆,叫做( )。

(1)瞬时记忆 (2)短时记忆

(3)长时记忆 (4)遗忘

3、在头脑中保持的客观事物的形象叫做( )。

(1)后象 (2)想象

(3)表象 (4)保持

4、有预定目的、经过一定的意志努力,并运用一定方法的识记叫( )。

(1)机械识记 (2)有意识记

(3)意义识记 (4)无意识记

5、仅仅依据材料的外部联系,靠简单重复而进行的识记叫( )。

(1)机械识记 (2)有意识记

(3)意义识记 (4)无意识记

6、识记过的事物不能再认、回忆,或错误地再认、回忆,叫做( )。

(1)无意识记 (2)不随意识记

(3)无意回忆 (4)遗忘

7、曾经感知过的事物不在眼前,而在头脑中把它们的映象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叫做( )。

(1)识记 (2)保持

(3)再认 (4)回忆

8、曾经感知过的事物重新出现在眼前,能够熟悉识别的过程叫做( )。

(1)识记 (2)保持

(3)再认 (4)回忆

9、没有预定目的,只是在一定刺激的作用下,自然而然地想起过去的某些知识和经验叫( )。

(1)有意识记 (2)无意识记

(3)有意回忆 (4)无意回忆

10、根据预定目的,自觉地去回想以往的知识和经验叫( )。

(1)有意识记 (2)无意识记

(3)有意回忆 (4)无意回忆

11、先前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叫( )。

(1)前摄抑制 (2)倒摄抑制

(3)干扰 (4)抑制

12、后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先前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叫( )

(1)前摄抑制 (2)倒摄抑制

(3)干扰 (4)抑制

13、记忆的信息加工理论认为,记忆是人脑对外界信息的( )。

(1)识记和保持过程 (2)储存和提取

(3)接受和储存 (4)编码、储存和检索

14、“触景生情”是一种( )。

(1)有意回忆 (2)无意回忆

(3)再认 (4)识记

15、学习后立即睡眠比学习后继续活动保持的效果好,这是由于( )。

(1)过度学习 (2)记忆的恢复现象

(3)无倒摄抑制的影响 (4)无前摄抑制的影响

16、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的概念是和哪种学说相关联的?

(1)干扰说 (2)反响回路说

(3)衰减说 (4)定位说

17、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理解性和逻辑性的一种记忆是( )。

(1)形象记忆 (2)语词记忆

(3)情绪记忆 (4)动作记忆

18、具有鲜明、生动、深刻和情境性等特点的一种记忆是( )

(1)形象记忆 (2)语词记忆

(3)情绪记忆 (4)动作记忆

19、决定材料是否从瞬时记忆阶段转移到短时记忆阶段的重要因素是( )。

(1)年龄 (2)材料的难度

(3)对材料的注意 (4)材料保持在瞬时记忆中时间的长短

20、学习一种比较复杂的材料,其开头部分往往遗忘较少,这是因为没有受到( )的影响。

(1)前摄抑制 (2)倒摄抑制

(3)分化抑制 (4)消退抑制

21、一个人虽然有丰富的知识经验,但到用时就是不能及时地从记忆仓库中提取出来,这说明此人的( )差。

(1)记忆敏捷性 (2)保持的持久性

(3)记忆的准备性 (4)回忆的精确性

22、具有容易保持和恢复特点的记忆是( )记忆。

(1)语词 (2)形象

(3)情绪 (4)动作

二、填空题

1、根据内容的不同,记忆可以分为( )记忆、( )记忆、( )记忆和( )记忆。

2、短时记忆的容量约为( )个组快。

3、记忆是人脑对( )的反映。从信息加工理论的观点来看,记忆即指对输入信息通过( )、( ),并在一定条件下进行( )和( )的过程。

4、在记忆中所保持的客观事物的形象,称为( )。

5、表象具有( )、( )和( )的特点。

6、根据信息在记忆中保存的时间的不同,我们可以把记忆分为( )、( )和( )三种。

7、瞬时记忆又叫做( )。

8、记忆包括( )、( )和( )三个基本环节,( )。

9、根据识记有无明确的目的,我们可以把识记分为( )和( )两种;根据识记的材料是否有意义或学习者是否了解其意义,我们又可以把识记分为( )和( )两种。

10、第一个对遗忘现象进行系统研究的心理学家是( )。

11、遗忘的规律是( )。

12、联想一般遵从以下几个规律;( )、( )、( )、( )、( )和( )。

13、记忆的品质包括( )、( )、( )、和( )

14、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做( )。

15、( )是把某类事物的共同的最有代表性的特征集中于某一具体事物上,从而形成新的形象的过程。

16、对短时记忆中的信息加以( ),就进入长时记忆。

17、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故复习要( ),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8、对材料的识记达到成诵程度后还继续进行的学习叫( )。

19、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最为经济且记忆效果较理想的学习程度以( )为宜。

三、名词解释

1、记忆表象

2、无意识记

3、有意识记

4、机械识记

5、有意识记

6、前摄抑制

7、倒摄抑制

8、遗忘

四、简答题

1、影响识记效果的因素。

2、遗忘的干扰说。

3、影响遗忘进程的因素。

4、过度学习

五、论述题

有效、合理地组织复习。

第七章 想象

一、选择题

1、阅读文学作品时,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情景好象浮现在眼前,这种心理现象是( )。

(1)感觉 (2)想象

(3)表象 (4)幻想

2、工程师根据图纸想象出建筑物的形象,这种想象属于( )。

(1)创造想象 (2)无意想象

(3)再造想象 (4)理想

3、鲁迅在小说《祝福》中创造了祥林嫂的艺术形象,他是把旧中国许多妇女的遭遇集中后创造出来的形象,这种形象的构成方式属于( )。

(1)综合 (2)夸张

(3)拟人化 (4)典型化

4、人在头脑中创造新形象的基本材料是( )。

(1)感知 (2)记忆

(3)想象 (4)表象

5、幻想是( )的一种特殊形式。

(1)再造想象 (2)创造想象

(3)无意想象 (4)空想

二、填空题

1、想象是人脑对已有的( )进行加工而创造出( )的过程。

2、想象的心智操作主要有( )、( )和( )。

三、名词解释

1、想象

2、有意想象

3、无意想象

4、再造想象

5、创造想象

第八章 思维

一、选择题

1、儿童在思维时,常常把思维活动与触摸摆弄具体的物体结合起来,这种思维是( )。

(1)动作思维 (2)形象思维

(3)抽象思维 (4)分析思维

2、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可把思维分为( )。

(1)动作思维与形象思维 (2)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

(3)集中思维与发散思维 (4)常规思维与创造思维

3、找出两类事物之间的相同点、不同点的思维过程( )。

(1)抽象概括 (2)系统化

(3)比较 (4)求异思维

4、在儿童思维的发展过程中,最先发展起来的是( )。

(1)形象思维 (2)抽象思维

(3)创造性思维 (4)动作思维

二、填空题

1、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 )、( )反映,它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 )及其( )。

2、根据思维的不同形态,可以把思维分为( )、( )和( )。

3、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可以把思维分为( )和( )。

4、根据思维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可以把思维分为( )和( )。

5、思维的基本过程是( )与( )。

6、分析与综合有三种水平,一是( )水平上的分析与综合,二是( )水平上的分析与综合,三是( )的分析与综合。

7、在教学中,常用的比较方式有( )、( )和( )三种。

8、解决问题的四个步骤是( )、( )、( )和( )。

9、提出问题的主观条件是( )和( )和( )。

10、检验假设的两种途径是:一是( ),二是( )。

11、衡量发散思维品质的三个维度是( )、( )和( )。

12、思维的品质有( )、( )、( ) 、( )和( )。

13、( )是把抽象概括出来的原理、理论,用来认识新的具体对象的思维过程。

14、发散性思维质量的高低,通常从流畅性、( )和独特性三个方面加以衡量。

15、人们面临新的问题,新的事物和现象时,未经有意识的逻辑推理过程,而对问题的答案突然领悟或迅速作出合理的猜测、设想的思维叫( )。

16、发散思维质量的高低,通常从流畅性、( )和独特性三个方面加以衡量。

17、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是从( )开始的。

三、名词解释

9、思维

10、聚合式思维

11、发散式思维

12、分析

13、综合

14、比较

15、分类

16、抽象

17、概括

18、具体化

19、概念

20、定势

四、简答题

1、问题解决的思维过程。

2、创造思维的特点。

3、创造思维的过程

4、影响推理正确性的心理因素。

五、论述题

1、结合实际论述在教学条件下影响学生掌握科学概念的因素。

2、结合实际论述影响问题解决的心理因素。

3、结合实际论述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

第九章 情绪和情感

一、选择题

1、一种较为持久而又微弱的情绪状态是( )。

(1)心境 (2)激情

(3)应激 (4)热情

2、出乎意料的紧张与危险情境所引起的情绪状态是( )。

(1)心境 (2)激情

(3)应激 (4)热情

3、一种强烈的、暴风雨般的、激动而短促的情绪状态是( )。

(1)心境 (2)激情

(3)应激 (4)热情

4、情绪的认知——评估说是由( )提出的。

(1)詹姆士——郞格 (2)凯农

(3)阿诺德 (4)沙赫特

5、某学生犯了比较严重的错误,想去向老师认错,但怕受批评丢脸;又怕被揭发后受更大的处分,这学生此时的动机冲突形式属于( )。

(1)双趋冲突 (2)双避冲突

(3)趋避冲突 (4)分析冲突

6、一个人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言行的意志品质是( )。

(1)自觉性 (2)果断性

(3)自制性 (4)坚韧性

7、沙赫特提出的情绪三因素说中( )是主导因素。

(1)刺激因素 (2)情绪经验

(3)生理因素 (4)环境因素

8、人们对科学研究进程中出现的新现象产生好奇感,这种情感属于( )。

(1)道德感 (2)美感

(2)理智感 (4)认识

9、持久而微弱的情绪状态称作( )。

(1)心境 (2)激情

(3)应激 (4)热情

二、填空题

1、( )是个人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

2、情绪是以( )为中介的一种反映形式。

3、马斯洛把需要分为( )、( )、( ) 、( )和( )五个层次。

4、情绪、情感一般是通过外部( )来体现。表情可分为( )、( )和( )。

5、情绪状态可分为( )、( )和( )。

6、高级的社会性情感可分为( )、( )和( )。

7、情绪和情感具有( )的特点。

8、意志行动中克服的困难有两类,一类是( ),一类是( )。

9、动机有( )、( )和( )的功能。

10、根据动机的起源,可分为( )和( )。

11、意志行动的心理结构一般包括( )和( )两个阶段。

12、动机冲突的形式大致可分为( )、( )和( )三类。

13、意志的品质包括( )、( )、( )和( )。

14、一种强烈而短促的情绪状态是( )。

15、( )是意志行为的中心环节。

16、表情可以分为面部表情、身段表情和( )三种。

17、( )是一种微弱、平静而持续时间较长的影响人的整个精神活动的情绪状态。

18、人类的原始情绪有( )、( )、( )、和( )。

三、名词解释

1、情绪

2、心境

3、激情

4、应激

5、道德感

6、美感

7、理智感

8、需要

9、表情

10、意志

11、动机

12、意志的自觉性

13、意志的果断性

14、意志的自制性

15、意志的坚韧性

四、简答题

1、情绪与情感的关系

2、情绪、情感的两极性及其表现

3、意志行动的特点。

五、论述题

1、如何对不良情绪进行调控?

2、结合实际论述学生优良意志品质的培养。

第十章 意志

一、解释:

1、意志

2、期望

3、抱负水平。

二、简答题:

1、意志与认识、情绪的关系怎样?

2、、怎样分析意志过程?

3、抱负水平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在意志行动中我们应确定怎样的抱负水平?

4、心理冲突有哪些类型?在心理冲突时怎样衡量一个人的意志品质?

5、失控后会有哪些行为反应?

6、什么是优良的意志品质?

第十一章 个性——个性倾向性

一、选择题

1、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心理学家是( )。

(1)马斯洛 (2)艾宾浩斯

(3)巴甫洛夫 (4)斯皮尔曼

2、( )是人的活动、行为的基本动力。

(1)需要 (2)动机

(3)兴趣 (4)信念

二、填空题

1、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是( )。

2、按照马斯洛的观点,在一般的情况下,强度最大的需要是( )。

3、由活动的目的、任务或活动的结果而引起的兴趣叫( )。

4、( )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

5、根据需要的起源,可以把人的需要分为( )和( )。

三、名词解释

1、需要

2、兴趣

3、动机

4、直接兴趣

5、间接兴趣

6、兴趣效能

四、简答题

1、动机的功能

2、何谓叶克斯——道得生定律?

五、论述题

论兴趣的作用

第十二章 个性——个性心理特征

一、选择题

1、体液气质说是( )提出来的。

(1)巴甫洛夫 (2)希波克拉特

(3)克瑞其米尔 (4)谢尔顿

2、与强、平衡、灵活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对应的气质类型是( )。

(1)胆汁质 (2)多血质

(3)粘液质 (4)抑郁质

3、与弱型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对应的气质类型是( )

(1)胆汁质 (2)多血质

(3)粘液质 (4)抑郁质

4、与强、不平衡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对应的气质类型是( )。

(1)胆汁质 (2)多血质

(3)粘液质 (4)抑郁质

5、与强、平衡、不灵活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对应的气质类型是( )。

(1)胆汁质 (2)多血质

(3)粘液质 (4)抑郁质

6、个性中最重要、最核心的组成部分是( )。

(1)能力 (2)气质

(3)性格 (4)动机

二、填空题

1、德国精神病学家克瑞其米尔提出了( )气质说。

2、高级神经活动的兴奋和抑制有( )、( )和( )三种特性。

3、气质的四种基本类型是( )、( )、( )和( )。

4、( )是英国心理学家培因提出的性格学说。

5、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把性格类型划分为( )和( )。

6、德国心理学家斯普兰格将人的性格类型分为六种,它们分别是( )、( )、( )、( )、( )和

( )。

7、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属于强、平衡、不灵活的人,其气质类型是( )。

8、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的性格类型学说叫( )。

9、具有精力旺盛、坦率刚直,情绪易于冲动等特征的人,其气质类型是( )。

10、气质具有( )、( )和( )的特点。

三、名词解释

1、气质

2、性格

四、简答题

1、气质与性格的关系。

2、气质在人类生活中的意义。

3、气质与性格的关系。

4、性格的结构

5、影响性格形成的因素。

五、论述题

1、论气质与教育的关系。

2、论性格的培养。

第十三章 能力(个性心理特征之一)

一、选择题

1、下列中( )是一般能力。

(1)节奏感 (2)记忆力

(3)曲调感 (4)色彩鉴别力

2、下列中( )是特殊能力。

(1)记忆力 (2)注意力

(3)节奏感 (4)思维力

3、一个儿童的智商是100,表示其智力处于( )。

(1)中等 (2)较低

(3)较高 (4)超常

4、能力的群因素说是( )提出的。

(1)桑代克 (2)斯皮尔曼

(3)塞斯顿 (4)吉尔福特

5、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提出的能力结构理论称为( )

(1)二因素说 (2)智力结构三维模型

(3)群因素说 (4)能力层次结构理论

二、填空题

1、智力的核心成分是( )能力。

2、吉尔福特认为,内容有5种,操作有6种,产品有6种,共有( )种智力。

3、能力是与( )紧密相联的。

4、为了完成活动任务的各种能力的独特结合就是( )。

5、根据能力所影响的活动性的性质,可将能力区分为( )、( )和( )。

三、名词解释

1、能力

2、一般能力

3、特殊能力

四、简答题

1、能力的个别差异。

2、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3、斯腾伯格的智力三元理论。

五、论述题

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

第十四章 心理卫生

一、选择题

1、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 )。

(1)华生 (2)弗洛伊德

(3)冯特 (4)马斯洛

2、少年期是指( )这一时期。

(1)8、9-12、13岁 (2)、11、12-14、15岁 (3)7、8-10、11岁 (4)、10、11-15、16岁 3、下列不属于个体心理发展过程特点的是( )。

(1)不平衡性 (2)、顺序性

(3)差异性 (4)、跳跃性

4、( )是心理发展的根本动力。

(1)环境 (2)遗传

(3)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 (4)生理成熟

5、下列不属于认知方法的是( )

(1)认知重建术 (2)心理应付技术

(3)解决问题技术 (4)系统脱敏法

6、人本主义心理辅导方法在具体辅导实践上,( )的影响最大。 (1)罗杰斯 (2)马斯洛

(3)罗洛梅 (4)弗洛姆

7、按问题的性质,心理辅导可分为( )、支持性辅导和日常辅导。

(1)危机干预 (2)系列辅导

(3)系统辅导 (4)个别辅导

8、传授有关社会活动和礼仪的知识,训练和培养一定的社会活动技能属于( )

(1)学习辅导 (2)职业辅导

(3)人际交往辅导 (4)一般生活辅导

9、条件反射建立的主要条件是( )

(1)模仿 (2)强化

(3)移情 (4)观察

10、下列不属于非言语性技巧的是( )

(1)目光 (2)体态

(3)声音的物理变化 (4)共情

11、下列不属于行为性方法的是( )

(1)阳性强化法 (2)消退法

(3)行为塑造法 (4)认知重建法

二、填空题

1、个体心理发展既有连续性,又有( )。

2、心理年龄特征具有相对稳定性和( )。

3、个体心理发展可分为八个阶段:乳儿期、婴儿期、( )、( )、少年期、( )、( )、老年期。

4、个体的心理发展既有( )的一面,又有( )的一面。 5、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因素可分为两大类,一是( ),二是( )。

6、初中生的思维处在从( )思维到( )思维的过渡阶段。

7、心理辅导的具体内容按心理行为的性质可分为认知和智能辅导、( )、( )、学习辅导、( )、( )等。

8、学生心理辅导资料可分为团体资料与( )、( )和(综合资料、定量资料和( )等。

9、心理辅导要遵循发展、( )与( )相结合的原则。

10、行为主义提出了著名的( )公式,以之作为解释人类行为的原则。

11、心理辅导的基本原理包括三个方面:关于心理的基本理论、( )和( )。

12、认知重建技术包括三种辅导方法:( )、( )、( )。

三、名词解释

1、心理健康

2、心理年龄特征

3、一级预防

四、简答题

1、挫折和心理卫生的关系。

2、心理健康的标准。

3、如何增进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

4、个体心理发展过程的特征。

5、简述心理发展的条件。

6、常用心理预防方法有哪些?

五、论述题

1、论述少年期学生的个性和社会化的发展。

2、联系实际,谈谈青年初期学生的个性和社会化发展特点。

3、论述心理辅导与心理咨询、心理治疗的关系。

更多相关推荐:
学习大学心理学的心得体会

学习大学心理学的心得体会20xx11221807我认为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就是对生活和学习有乐观的心态有正确的自我主观意识能很好地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同学们关系和谐很好的融于集体能很好的适应环境心理咨询是指咨...

大学心理课学习心得与体会

大学生心理健康心得20xx-06-1015:10通过上大学心理健康课程,让我了解了许多关于心理方面的问题,也使我更好的认识了自己,懂得了心理健康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心理健康对一个人的成长是很重要的。然而,不少大…

学习大学生心理学的感想和体会

学习大学生心理学感想和体会我认为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就是对生活和学习有乐观的心态有正确的自我主观意识能很好地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同学们关系和谐很好的融于集体能很好的适应环境通过这学期对大学心理的学习我对心理知...

大学心理课学习心得与体会

大学生心理健康心得通过上大学心理健康课程,让我了解了许多关于心理方面的问题,也使我更好的认识了自己,懂得了心理健康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心理健康对一个人的成长是很重要的。然而,不少大学生自己意识不到自己的心理危机…

大学生心理学的感想和体会

学习大学生心理学感想和体会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是一本很实际很基础的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入门书籍这对于我们这些想了解最根本的心理知识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大学生而言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这是本最普通的心理学书籍里面没...

学习大学生心理学的感想和体会

机械108班顾文义这门课给我的第一感觉是一门很实际很基础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课程这对于我们这些想了解最根本的心理知识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大学生而言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它能让一个对心理学毫无所知的人有能力一步...

心理学心得感想学后感

心理学的收获心理学是探究一个人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纪律的科学学习心理学对于维护我们自身的心理健康和身体健康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不管别人怎么样反正就我个人而言我觉得学过心理学之后我的很多方面都发生了或多或少的变化心理...

跨专业考上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的经验

凯程考研辅导班中国最强的考研辅导机构考研就找凯程考研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认可跨专业考上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的经验自我介绍一下武汉中南民族大学09年考取的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家乡是河南南阳初试总分388其中政治69英...

大学生心理学期末感想

好久没有考虑成长的问题了可是进入大学后想了好多关于成长的事渐渐发现我变了前几天在路边买橘子的时候发现那个摊主竟然作假可是我并没有拆穿她后来跟同学们说不要在外面买东西了我也不知道做的对不对就是觉得自己可以独立了可...

大学生军事理论课学习心得体会

大学生军事理论课学习心得体会扛起保卫祖国的大旗最近一段时间我与全校同学一起学习了军事理论课通过国防大学的老师们生动形象的讲解我对在中国共 产 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历史现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段时间的理论课对我来...

军事理论学习后感

大学军事理论学习后感进入21世纪国际战略形势继续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但战争的危险并未消除这就决定了军事的重要地位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了解现代国防是国家为防备和抵抗侵略直至武装颠覆包...

军事理论学习心得.

军事理论学习心得学号11070222文旅学院11级2班刘凤萍上了大学接触了军事理论这门课程首先对这门教学老师较感兴趣的因此也增加了对这门课程的兴趣诶由于也原来没有接触过以前对这个也有个误解认为那个是男孩应了解的...

大学心理学学习心得(49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