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

时间:2024.5.2

九江市庐山管理局

庐山一小 彭裕茜

电话:187xxxxxxxx

在 生 活 中 寻 找 语 文

——提倡语文学习的自主性和生活化

关键词:自主性 生活化

内容提要:被毛泽东誉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的陶行之先生认为,教育这一社会现象起源于生活,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教育应为社会生活服务。陶行之强调说:“教育应以生活为中心,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的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的书本。”因此,我们的语文教科书无论经过几次改版,其教学内容都是越来越强调与生活接近,让生活走入课本。

我们关于对“语文”一词的理解一直以来都有多种定义:如《辞海》中解释为“语言文字”;《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1)语言文字;(2)语言和文学”;而叶圣陶先生理解的语文则是把平时说的话称为口头语言,写到纸面上的为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文就是书面语。以上对“语文”一词的理解似乎都只给出 1

了一个表面解释。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的工具性那是必不可少的,那么“人文性”应该怎么理解,尤其是作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该如何把握呢?

首先,我们必须清楚什么是“人文”。

在历年对人类的研究中,有资料表明:一个人的精神世界有三大支柱:科学、艺术和人文。科学追求的是真,给人以理性,科学使人理智;艺术追求的是美,给人以感性,艺术让人富有激情;人文追求的是善,给人以悟性,人文中的信仰使人虔诚。在语文教学中,我们都太注重语文的工具性,而让它的学习意义失去了本真:那就是让学生将学习与生活联系起来,将学习和感悟结合起来,在教学中找到生活的影象,在生活中发现学习的乐趣。

在课堂上,教师更注重的是学生是否掌握了课文中的生字、词语、语法、定义……学生确实在几年的学习中为以后的语文学习打下了牢固的基础,可也在这种机械式的记忆中渐渐地失去了学习语文的兴趣。我曾经调查过,很多学生一提“语文”二字就不得不联想到:抄写生字、朗读课文、背诵文本。在他们看来,语文课不过是抄抄写写,读读背背。我问他们究竟如何理解“语文”,很少有人把“语文”和情感联系在一起。有些学生一上语文课,表情都是麻木的,给我的感觉是这节课好像和他(她)无关。

2

在教学中如果无法让学生把“语文”和情感升华联系起来,也不能让学生在长时间的语文学科学习中提高对人生的悟性以及改变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那么学生这么些年的语文学习也只能是为了完成学科任务、为了应付考试和不辜负父母的深切希望而进行的学业学习。

如果想改变这一现状,让学生真的能从语文学习中升华个人情感,从生活中发现语文并将语文学习与生活、社会、时代联系起来,我想尝试着这样做:

(一) “诱惑”学生,让他们发现生活的美

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专题是:祖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民风民俗以及节日习俗。

关于这个主题学生很感兴趣但又知之不多,我就借助多媒体教学,让学生观看了与课文相关的视频,比如:北京人如何过春节,又让他们了解了其他地区、其他少数民族的人是怎么过他们的春节;看了藏族传统藏戏;了解了客家围屋的建筑方式、建筑结构和文化因素以及傣族竹楼的建筑布局。更因为我去过新疆,看到过九月的葡萄沟,品尝了葡萄沟的葡萄、哈密瓜,看过维吾尔老乡自编自演的舞蹈。所以我又可以和学生一起谈论我眼中的维吾尔。

当我向他们介绍我从木鲁木齐到敦煌再到天一第一关嘉峪关延途看到的风土人情时,学生无不瞪大眼睛聆听。更有许多同学因为自己也去过很多名胜风景,看过许多风土人情而想跃跃欲 3

试,给大家介绍自己看到过的绮丽风景、民风民俗。而这一单元的作文,完全调动起了学生的积极性,他们利用书籍和网络,再结合自己的旅游经历,找到了大量关于不同地区、不同民族节日风俗的资料,在自己的选择和整理过程中,独立完成了这一单元的作文。

正因为学生能走出去看看的机会很少,只要能利用有利时机和可利用资源“诱惑”他们,为他们打开一窗了解外面世界的窗口,他们会积极配合。

(二) 让学生帮助老师完成阅读

六年级下册还有一个单元的教学是与世界名著有关的学习专题。而在之前,我已经获悉:班级中大部分学生在看世界名著、外面作品。当谈到外国作品的时候,学生们都很自豪地说:他们读完了《鲁滨逊漂流记》、《嘉莉妹妹》、《小妇人》、《呼啸山庄》、《汤姆?索亚历险记》等等外国作品。说句难为情的话,有些连学生都读完了的名著我都因为种种原因要么拜读时半途而废,要么根本没有机会品读。这个时候我也很想借机激发更多学生阅读课外读物的激情并带动自己一起读完没有机会阅读或者没有读完的外国作品。我接下来的工作就是对学生说:“真的吗?你都读完了这部作品,我还没有机会阅读呢,你能给我讲讲吗?我对这部作品的了解还不是很全面。”或者告诉他们:我没有看过这部作品,有机会借我看看,我们再进行交流。这一下子学生可真来劲了,读过作品的都争先恐后地给我讲书中的精彩情节,没有 4

读过的也不甘示弱,回去后想方设法找到书本进行阅读,并在后来的学习时间里找机会跟我谈他对这部作品的理解和对主人公的看法。在要求写读后感的时候大部分学生能对作品的主旨有所体会,并对主人公的事迹进行评论。甚至有学生居然深入地研究了作者写作某一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背景和写作意义。举一例说明:一个学生在写《鲁滨逊漂流记》读后感的时候竟然在文中谈到了封建主义神学和资本主义思想。我问他的见解为何这么深刻,已经不是小学生的思维和理解水平了,他说他深入了解了当时西方国家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变革,他还顺便了解了世界近代史中关于西方资本主义的萌芽以及资本主义与封建主义的冲突。看来,引导学生读课外书的收获不仅仅是提高他们的情感悟性,还可以让他们跨专业学习。让学生帮助我甚至带动我去完成没有完成的阅读,也是激发学生学习文学的好方法。这就是所谓的“教学相长”吧。

(三) 给学生留白,完成情感升华

读高中的时候,我很喜欢教我们的语文老师。在三年的教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他喜欢手持粉笔和我们谈论书中的精彩片段、人物命运……高兴起来拿着书读一段,更高兴时会领着我们一起读一段,然后让我们在书本的空白处就读过的部分写上批注,然后让我们读出自己的心得、感悟。我记得他给我们讲《红楼梦》里的几个章节的时候,他和我们大谈特谈书中贾史王薛四大家族兴衰史,也就是那个时候我才彻底理清了《红楼梦》的脉 5

络和各色人物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以前读书都只是糊里糊涂地读完,除了几个精彩片段,能记住的也不多。有了老师的点播,对读一些大的作品也有兴趣多了。

不过这位老师没有进行专场讲座,谈完了他的看法之后他也会让我们说说对书中人物的评判,对作者这样布置情节用意的自我理解。我们更喜欢做的事便是在书的空白处写上三五行,哪怕是不成熟的见解,只要是我们自己情感深处的领悟,我们都会视为自己在语文学习中的成长。我们甚至将自己的感想写进周记中与老师一起探讨,我们最期待的就是到下次发周记本时读老师的批语。我记得在一篇周记中谈论到本年的春节联欢晚会没有创意,节目让人大跌眼镜时,老师的批语是“英雄所见略同”,我看后很为自己的想法感动高兴,毕竟老师也同意了我的看法。想想当年与老师、同学交流感悟的畅快,我就不禁想到也让我的学生享受这一快感。

以《桃花心木》为例,当我们谈到全文的中心句:“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我要求学生思考,所谓的“人生中的不确定”会是什么?会有些什么不确定?可能对于这一代生活在蜜罐中的孩子们来说,还不知道什么是:生活中的不确定,人生中的不确定。更何况这是一群十一、二岁,不谙世事的孩子。但我尽量让他们根据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对人生的解 6

读和对现实社会的评判来谈论这个深奥的问题。他们会说:

“不确定”是人在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困难,比如:生活拮据、多病多灾,甚至碰到种种天灾人祸。

“不确定”就是自己的理想与现实完全不相符时,自己处理问题和看待问题的心态、方式。

“不确定”是人生十字路口上的确场抉择,面对选择的时候自己如何把握方向,朝理想的目标前进。

不仅如此,我还引导他们谈论了如何“学会生存”,这恰好也是本学期的一个专题作文。学生谈论了“学会生存”的八点:独立自主、自强不息、学会交际、面对危险、自救自护、自然灾害、人为事故、维护权益。

学生其实都很有自己的想法,尽管有些看法很稚嫩,但是因为是他们自己的人生感悟,情感体会,我觉得他们说得就是非常好。

我没有霸占整个课堂,自己滔滔不绝而让学生昏昏欲睡,而是调动了学生的情感细胞,让他们感觉到这是一堂学识与生活交织在一起的语文课。

我个人的一点浅薄看法:就是语文课越接近生活真实面目,越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也能让他们感觉到生活的原生态和语文学习的生活化与人文性。正如陶行之先生所言:“教育应以生活为中心”,真正做到教育为生活服务。

7

8


第二篇:历史研究读后感


《历史研究》读后感

阅读汤因比的《历史研究》一书,源于老师的推荐。作为一名专业知识相对薄弱的学生,这部鸿篇巨制让我读起来颇有难度,但是把上中下三册卷帙浩繁的著作粗略的浏览了一遍,确实让我收获颇多。当然,仅仅凭借对一本书的阅读,很难对某一个人的某些“观念”做出实质性的定论或者评定,在这里我也仅是通过书中看到的一些东西来浅谈自己的理解,其中难免会存在一些有失偏颇的观点,还请老师指正。

1、《历史研究》内容摘要及分析

第一部分作为全书的纲领,指出了历史研究的内容与意义。在陈述了以前不少历史学家以国别史或地域史为研究领域所存在的一些弊端后,提出了一个更加广泛的新的研究单元:文明。为进行研究,提出了三种基本的模式范畴:希腊、中国与犹太三种文明模式,希望以此来理解所有的文明,这种模式的选择基本是可以认可的。提到一个观点:文明的识别标准有一条就是一个社会中一些人脱离经济活动而存在。

第二部分开始尝试解释文明的起源。提出了挑战与应战这种模式作为文明诞生的条件,文明作为一种创造性的成果,在于人类成功地应对了外界的挑战,而不是如平常所理解的观念所说的环境是文明诞生的决定因素。挑战越大文明的发展越大。

第三部分解释文明的成长。提出将自决能力作为文明成长的评价标准,成长不在于取得了多大成绩,而在于文明处于一种动态稳定的发展过程中,创造性地应对了外界不断的挑战。而文明的停滞也是一种现象,原因就在于当一个文明成功应对了外部的挑战之后,却被牢牢地束缚在了某种环境中无法向前发展,无法提供更大的创造力与动力以促进文明的继续成长。

第四部分解释了文明的衰落。首先批评了以前的将决定论、宿命论等一些观点作为文明衰落的原因的解释。文明的衰退在于没有创造性地应对挑战,而是沉醉在对过往成功应战的崇拜中,丧失了创造力。一个社会中能够成功对挑战作出应战的永远只是少部分人,大部分的人都是在少部分人的带领下应对挑战,这就有了机械性的模仿的存在。而当领导者失去了带领大众应付挑战的能力同时又不愿将领导权让给真正有创造性的人时,社会中的许多问题都会出现,文明就此进入衰退。对过往的崇拜有各自形式:对短暂的自我的崇拜、对一种制度的崇拜、对暂时性技术的崇拜、对胜利的崇拜。简而言之,崇拜是衰落的原因。

第五部分解释了文明的解体。文明的衰落并不必然会引起文明的解体,解体包含着两个过程:文明的衰落与文明的重生,有许多文明在衰落之后却仍然长久地维持着,并没有产生出新的文明,也就没有完成解体。在一个解体的文明中,群众失去了领导,必需独自应对挑战,大部分无法成功应对,对现实感到无能为力,无可奈何。此时内省的魔力会逐渐吸引他们,将失败归结为内心精神的控制失败,以此否认对外部世界的无奈感,为此他们会努力内省,最终让他们沉迷在对一种乌托邦的幻想中。但是这种处理方法终究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方法,也不是正确的处理方法。

第六部分分析了大一统国家的一些特点并预测了在以后建立大一统国家的可能性。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并非是一种创造性的存在,而是一个四分五裂的社会重新整合的结果,是文明解体的表征,大一统国家的建立是一个国家统一其他国家的结果,战胜的原因是之前的分裂已经让整个世界分崩离析,无力再争。这样一个国家的建立是一种消极行为,他的目的其实就是维持整个国家的统一与稳定,为此他们会建立交通、语言、首都、文官制度等各种体制来保证其发展。这些体制的建立最终的受益者往往并不是统治者自身,而是宗教教会,不管是交通还是语言还是文官制度都促进了教会的发展,另外外部的蛮族也利用了这些便利条件,正是他们最终摧毁了大一统国家。大一统的国家毁灭的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其内部对挑战的无能为力,暴力压制那些创造性的个体,最终被日益发展的外部蛮族所毁灭。在预测将来 1

世界性的大一统国家的可能性时,作者认为是极有可能的,因为以前的统一都是以武力为依据,但是现在因为核武器的存在,完全的战争将毁掉整个世界,这绝对不是明智的选择。 第七部分分析了大一统宗教。如上一部分所述,教会是大一统国家的最大受益者,但是绝对不应据此认为宗教是大一统国家分裂的毒瘤。同时大一统的宗教也为下一个大一统国家的建立提供了精神力量,但是这也并不是说宗教是文明的蝶蛹,结论主张它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式。同时作者从人类精神需求的不可消灭性论证了宗教是不可能消失的,同时作者也认为宗教不是对幻象的回应,而是对实在的的回应。

第八部分对历史上处于英雄地位的那些蛮族进行了评价,大一统国家的毁灭并非蛮族的胜利,而是其自身的失败,这些蛮族的作用就是扫帚,许多大一统国家被蛮族所毁灭,但是从没看到某个蛮族能够承担起构建另一个文明社会的重任,这说明了蛮族的局限性。他们被尊为英雄,但实际上这只是一种幻象而非真实。

第九部分与第十部分分析了在历史上各种文明相互接触的一些结果并分析了造成这些结果的原因。这种接触分为两上部分:空间上的接触与时间上的接触。空间上的接触就是同一时代文明的接触与融合,而这能否成功有许多方面的因素,但是全套照搬与完全抵制都是造成恶果的原因,在现代信息时代文明的接触更加频繁,这些因素我们必须牢记。在时间上的接触则是指某些已经消失的文明在后来的某一时期再度出现,对这种现象作者认为这种文明复兴是不可能成功的,我们应该关注于现实问题,现实文明。而不尝试去复兴一个已经消亡的文明。

第十部分简单谈了一下为什么研究历史。好奇心是进行历史研究的前提,而历史学家与收藏家的最大区别在于面对历史资料,历史学家尝试去分析解读这些资料,而收藏家只是好奇于收藏,行动是历史学家的根本原则。

2、《历史研究》对我的“历史观”的影响

在未接触汤因比的《历史研究》之前,我的“历史观”一直是通过学校各种历史、政治教材所通用的“经济形态”或者说是“阶级形态”形成的,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到“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并且一旦牵扯到历史的相关知识,首先想到的是国家,是朝代,是民族,是历史人物。

在《历史研究》一书中,汤因比的思想一反西方传统的历史文化观念,企图用一种新的眼光来审视世界历史形式的发展及其意义,揭示人类文明运动的轨迹。汤因比反对把民族国家当作历史研究的单位,认为只有文明才是历史研究相对独立的系统。根据对文明的独特理解,汤因比认为在人类近6000年的历史发展中,共出现了26 个文明形态。其中有21个得到了发展,它们是:西方基督教文明、东正教文明(或划分为拜占庭文明、俄罗斯文明)、伊朗文明、阿拉伯文明(它与前者可以合为伊斯兰文明)、印度文明、远东文明(可分为中国文明、朝鲜-日本文明)、古希腊文明、古代叙利亚文明、古代印度文明、古代中国文明、米诺斯文明、苏美尔文明、赫梯文明、巴比伦文明、古代埃及文明、安第斯文明、墨西哥文明、于加丹文明(又译为尤卡坦文明)和玛雅文明。另外有5个文明停滞了,它们是波利尼西亚文明、爱斯基摩文明、游牧文明、斯巴达文明和奥斯曼文明。有的时候,汤因比还提到一些流产的文明,如斯堪的那维亚文明和凯尔特文明等,从而使文明形态的数目增加到30 多个。当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许多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和哲学家都认为汤因比对于文明形态的划分是没有什么根据的,划分方法是主观的,似乎完全没有什么明确的合乎逻辑的“分类依据”。但是,读完这本书,确实给我的历史观带来了很大的冲击。

要更好的去读一本书,必须了解作者写作的社会背景和现实背景,才能能和作者产生共鸣。我大体了解了一下《历史研究》的写作背景:汤因比开始筹划要撰写《历史研究》的时候是在19xx年,那时他32岁,正作为一名记者,坐在一辆从伊斯坦布尔开出的“东方列车”上奔往巴尔干半岛各地采访,时值希—土战争正酣。眼前这块曾经孕育了西方文化的古 2

希腊文明之地,刚刚不久经历了一场号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大劫和蹂躏,此刻又继续成了人类自相残杀的屠场。这究竟是为了什么?人类的命运,人类的文明,究竟是出于什么原因和力量的推动而诞生、成长、衰落和消亡?触景生情,思绪联翩,年轻的汤因比深深跌入了一种永远也难以以自己的想要质疑人类的命运的神圣的“使命感”之中。当晚,他便在一张便笺上录下了一部历史巨著的撰写提纲,人类历史上从此多了一部鸿篇巨著。读到这里,不仅想起汤因比在《历史研究》的《希腊模式和中国模式》中说:“孔子是位保守主义者,他从未梦想过中国会实现有效的政治统一。秦始皇的事业或许让他震惊,汉高祖刘邦修复统一一事也不见得会使他多么高兴。孔夫子如同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视政治分立为正常现象。”结合汤因比写《历史研究》时所处的背景,不禁想到,在经常打些无义战的春秋时代,孔子或周游列国,或退而办学,一直在推销和传授他的治国方略和仁义礼智的思想,他甚至可以说是一个世界主义者,虽然他是鲁国人。如果有哪个国家同意,他都愿意去推行他的一些想法。他欲以“道德”约之以己,以“礼”约之以君臣人伦,他的着眼点在文明建设,而不在政治性的江山一统。他的以文明为基点的思想,穿越数千年,确与汤因比的思想有某种程度上的相似。

3、《历史研究》中汤因比的“中国观”

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册第一页中写到:“我们现在可以进一步指出,在这二十八个文明中,至少有十八个已经死亡和消失了。其余尚存的十个文明乃是我们自己的西方社会、在近东的东正教社会主体部分、它在俄罗斯的分支部分、伊斯兰教社会、印度社会、在中国的远东社会的主体部分、它在日本的分支部分,还有三个停止了发展的玻利尼亚文明、爱斯基摩文明和游牧民族文明。如果我们再进一步考察这十个现存的文明情况,我们就会发现玻利尼亚文明和游牧文明处于垂死挣扎的阶段,而在其余八个文明里的七个都不同程度上处于被第八个、也就是我们自己的西方文明消灭或同化的威胁当中。此外,在那七个文明中,至少有六个除去爱斯基摩文明,因为它在幼年时期就停止了生长,已经表现出许多衰老和死亡的现象”。

从上述文字中我们可以对汤因比的话得出这样两种结论:第一,除西方文明外,包括中国文明在内的七个文明不是衰落了就是面临死亡。第二,即使还没有死亡也避免不了被西方文明同化或消灭的结局。但是晚年的汤因比却在《人类与大地母亲》一书中对中国的未来寄予了深切的期望,他认为中国有可能自觉地把西方思想与传统文化熔为一炉,“如果这种有意识、有节制地进行的恰当融合取得成功,其结果可能为文明的人类提供一个全新的文化起点”。

4、结语

随着科技的异化和信仰的泛滥,人们越来越注意到文化与文明在人类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而汤因比的理论也被人们重新认识,他看待历史和各个文明的宽广视野,不同于那些将整个人类历史仅仅看作西方历史的狭隘偏见。正如他在书中写到的那样:“我们必须抛弃自己的幻觉,即某个特定的国家、文明和宗教,因恰好属于我们自身,便把它当成中心并以为它比其他文明要优越。”最后用著作中的一句话来作为本文的结尾:被滞留在发展门槛之外或者注定要过早夭亡的命运在等待着每一个内部缺乏发明与创新能力的社会。

3

更多相关推荐:
读XX本书读后感

在我拿起这本书名字叫麦田里的守望者我没有想到这么薄的一本书会产生这么大影响在我心中产生这么大的影响一个少年形象出现在我的脑海中他是大人们眼中的坏孩子因为他所作的所想的一切都不像话他的成绩也是那样的糟糕几乎没有人...

读读后感

读小学生之友有感白马桥乡中心小学六班李诗琦指导老师江芳兰读书使人善于思考读书使人深刻使人睿智书给了人成长与精神的营养这本小学生之友也给了我很多很多的启示与感动谁说伟大的莫言童年是一阵欢笑呢他是一个生活贫困的人嗜...

阅读经典读后感

我心中的榜样读西游记有感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它是明朝末年吴承恩写的这部小说讲述的是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故事在去西天的路上有很多妖魔鬼怪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和挫折终于到达了西天取到了真经在他们师徒四人当中我...

教师读一本好书读后感

教师读一本好书读后感教师读一本好书读后感挤出时间读点书吧只有这样你才能偶尔遭遇好书一个人与一本书之间冥冥中有一种缘份读书对于我们教师学习新的知识来面对新的挑战更是不可忽视的它能提供我们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但是由于...

《怎样读书》读后感

怎样读书读后感看了胡适先生的怎样读书一书得到一些感悟胡适先生在书中提到读书可以有三种说法一要读何书这个问题不易解决因为个人的见解不同个性不同各人所选只能代表各人的嗜好没有多大的标准作用二读书的功用从前有人说书中...

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

关于读后感读后感就是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或几句名言后把具体感受和得到的启示写成的文章读后感也可以叫做读书笔记是一种常用的应用文体也是应用写作研究的文体之一所谓感可以是从书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可以是受...

读书读后感

读书读后感篇一今天我是升旗手gt读后感升旗手也许在别人心里只是把国旗升上而已但是在孩子们的心中却是一种荣誉在暑假里我读了今天我是升旗手这本书我被书中的人物情节所吸引住了这本书主要写了主人公肖晓出于军人家庭崇拜英...

读红色书籍读后感

读红色书籍红岩心得体会我怀着十分崇敬而又激动的心情读完了红岩这本书红岩是一部中国军事文学名著它描写了众多革命英雄成岗临危不惧视死如归许云峰英勇斗敌舍己为人江姐受尽酷刑坚贞不屈刘思扬出身豪门却投身革命渣滓洞难友团...

名师引读读后感

名师引读谁动了我的奶酪读后感谁动了我的奶酪并不仅仅只是一则寓言故事他更是某些人生活真实的写照书中主要讲述4个人物两只小老鼠嗅嗅匆匆和两个小矮人哼哼唧唧他们生活在一个迷宫里奶酪是他们要追寻的东西有一天他们同时发现...

论语今读读后感

论语今读读后感同济大学附属七一中学周旭峰暑假期间拜读了李泽厚先生的论语今读联系自己的教学育人工作有所触动论语的真谛是要告诉我们怎样才能获得心灵上需要的快乐全书主要讲述了孔子的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世之道立身之道交...

亲子阅读读后感

亲子阅读读后感自从学校开展亲子阅读后我尽量抽时间和孩子一起阅读与孩子一同学习根据孩子的需求或借或买有时候是孩子读我听有时候是我读孩子听有时候是我们一起阅读遇到精彩的部分孩子要求分角色朗读我们读八十天环游地球这是...

读书活动读后感

读我的可爱的日记本有感在老师给我们借了一本阳光姐姐伍美珍写的我的可爱的日记本以后我就开始坚持每天写一篇日记我把握的喜怒哀乐都写在里面还记得我的可爱日记本里面阳光姐姐说的一句话日记是写给自己看的而作文时写给老师看...

读读后感(4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