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对人行为的影响

时间:2024.5.2

态度对人行为的影响

边剑飞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工商管理学院物流管理0901班

学号:0815090101

摘要:

态度和行为的关系研究从拉皮尔所做的那个“言行不一”实验开始已经有相当一段长时间了,社会心理学家最初对态度和行为之间的微弱相关感到惊奇,而转向研究内在态度在多大程度上,并在什么条件下,会影响我们的外在行为。本文综述了之前关于态度是否能预测行为的经典实验和社会学家据此得出的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下态度对行为有较大的影响,并提出未来的态度和行为的关系应该充分考虑内隐态度测量。 关键词:态度;行为;行为预测

正文:

1 引言

态度是社会心理学中最为经典的一个研究理论,在也是当代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的一块基石。而态度对人类社会行为活动预测,或者说态度对我们行为活动的影响更是社会心理学家积极关注的焦点问题。最初,社会心理学家认为:研究人们的态度就是为了预测他们的行为。然而态度真能预测我们的行为吗?日常生活中,我们深信着这一观点。在某些行为上,我们却似乎表现得有些“伪君子” 。如在一些许多颂扬以增强健康和体能为宣传口号的体育竞技赛背后,有很多卷烟等有害健康产品的广告,而且广告内容本身也是自相矛盾的;又如我们知道也害怕巧克力的高热量,却总抵制不住美味的诱惑。这就像罗伯特?埃布而森所说,我们“精通并擅长为自己的行为找原因,但却非常不善于做我们已找到原因的事。”

2 关于态度的概述

2.1什么是态度

我们认为所谓社会态度,是指一个人对某一特定对象所持有的较为一贯和稳定的评价和行为倾向。对于态度的定义,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首先,态度是一种在后天的社会生活中获得的内在心理倾向。人们通常认为态度总是显露在外部表情、谈吐与举动中,这称为态度行为。其实态度也可以不以外显的形式表现出来或藏于心中。而且态度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经过丰富社会实践才形成的,是一种人的后天心理反应倾向。态度不是与生具有的,而是在后天的社会交往和互动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其次,态度总有一定的对象。态度的主体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群体,如民族、种族或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民众。态度的对象指的是与态度主题相联系的、被主题所指向的具有社会性的人、事、物、关系、价值等。他们一旦成为态度的对象,就称作态度客体。任何一种态度总是对一定的客体而发生的,它反映了主体和客体间的关系。

再有,态度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与持续性。它一旦形成,就不会轻易改变,这叫态度的抗变性。但并不意味着态度就是一成不变的,它会是随着人们社会互动的对象以及互动范围和生活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这里所说的稳定性与持续性是指它不易改变。

最后,态度是一种综合性的心理反应倾向,它在其它心理过程基础上综合而成,包括认知、情感、意

向三种心理过程。因此,态度作为“心理反应倾向”,会有不同的内容。有以认知和情感为主要内容的价值倾向,如社会理想,对某人的看法等;也有以意向和情绪为主要内容的动机倾向,如赞成或反对的态度。

2.2态度的构成因素

尽管心理学家对态度概念众说纷纭,但绝大多数人都同意弗里德曼的态度组成理论:态度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三种成分。认知成分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包括感知、思维、理解等。认知成分是态度其余部分的基础。情感成分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情感成分是态度的核心与关键,既影响认知成分,也影响着行为倾向成分。行为倾向成分则指个体对态度对象企图表现出来的行为意图。

三种构成成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统一体。

3 态度与行为预测

不用多说我们都知道态度与行为是紧密相连。通常,我们假定态度能够至少是部分决定人们的行为。对此,在上个世纪30~40年代,西方学术界曾掀起以态度为中心的研究热潮。

3.1态度能预测行为吗

只有通过研究真实社会情景中的人的行为,才能可能测量一个人的社会态度。

3.2态度何时能预测行为

通过态度预测行为时,应考察三个变量:态度的激活、态度的特性、行为的情景界定。

(1)态度的激活:每个人有成千上万中态度。在多数时候,特定的态度并不进入我们的意识域,并且许多时候我们的行为也是无意识的或自发的,即我们无思而行。而某一态度要影响行为,它就一定要被激活,从记忆中进入意识域。态度要被激活的一种途径是安排一定的场景,呈现态度对象。当然不同的态度被激活的容易程度不一样,也就是它们有不同的态度可及性。一些态度如刻板类型可及性高,只要态度对象呈现即会被自动激活。而一个态度可及性越高,它对我们太度对象的分类、判断和我们的应为影响也就越大。态度的可及性通过激活速度来测量。

(2)态度的特性:态度的特性影响态度与行为的关系:①情绪-认知关系的一致性。态度的情绪性涉及对态度对象的情感评价,而认知成分指有关态度对象的一种信念。这两者之间一致性越强,态度与行为的联系就越强。在面对队里说服信息时,高一致性态度持有者往往会贬低对立信息的重要性,从而增强态度的抗变性;②直接经验。在与行为的一致性上,直接经验的的态度往往比间接获得的态度一致性要高。这是因为直接经验的态度大多数根源于过去的行为,建立与过去行为体验基础上的态度在将来的重复发生的概率要高;③强度。建立在直接经验上的态度,其强度高,态度与行为的关系紧密(也就是说,某态度的经验强度高,态度行为一致性高)。一个态度的情绪度高,或与个体自身利益关系高导致态度的重要性和确定性提高(它们都是态度的结构强度变量),那么,它对行为的预测性就好。

(3)行为的情景界定:我们的行为不仅受到自身态度所影响,而且受他人的行为、他人发现我们的行为动机的可能性、情景限定等影响。情景限定指的是他人了解你的行为并作出积极或消极的反应的可能性。情景限定会影响人们的行为。再有他人互动的场合、群体压力场合或参照群体的场合,个体与他人对立态度尤其是弱态度与行为的一致性关系弱化。

另外,内在态度结构与行为预测也有密切关系。内在态度被激活的结构层次没有必要与个体决定要怎样行动的结构层次一样,也就是说,在同一时点,态度评价和实际行为结构可以不一样。但只有两者结构一致,例如这两者的认知层面、情绪层面结构上是同质的,有态度的结构去预测行为的可能性才高。 4后记

我们所表露的态度和做出的行为各自受很多因素的影响,而且它们两者之间也会互相影响着另一方。我们的态度能够预测我们的行为:如果把“其他因素的影响”最小化;如果态度与预测的行为紧密相关,比方说投票;如果态度是强有力的,被某事提醒我们牢记这点,或通过直接经验意识到这一点。这些情况下,我们所想所感与我们的行为会紧密相关。让我们下一个结论,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就像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理论源于实践,但又高于实践,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同时,理论要接受实践的检验,也就是理论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态度行为的关系是:态度源于行为,态度高于行为,态度对行为有指导作用,同时,态度要接受行为的检验,也就是,态度要在行为过程中不断创新。也即:行为决定态度,态度反作用于行为。

态度与行为的这种 “扑朔迷离”关系能给我们很多启示。对于“好”的态度,赶紧去付之行动。对于“不好”态度,我们只要付出一点努力就能克服它。就实际应用而言,态度决定一切更有实际价值,良好的态度总是能带来良好的结局。这是我们就要不断的提醒自己,树立良好的人生态度、工作态度,不断的纠正自己的行为、习惯,从而达到改善自己的行为方式,进而形成好的、有利于自己发展的习惯、性格,使自己走向更大的成功。

参考文献

[1] 戴维.迈克斯.社会心理学.第八版.北京:人民电邮出版社, 2006.98-102.

[2] 朱启臻,张春明.社会心理学原理及其应用.北京:北京社会出版社, 2002.147-152.

[3] 罗伯特著 白学军等译.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4.388-397.

[4] 张乐.态度形成的理论与实验—基于评价性条件反射范式的研究.士学位论文. 2008:8-9.

[5] 李林. 态度与行为关系的预测因素考察. 闽江学院学报. 2006, 27(1):116.

[6] 张红涛,王二平.态度与行为关系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心理科学进展.2007

[7] 刘鸣. 社会态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中山大学学报论丛. 1997,(06):174-176.

[8] 乐国安.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社会心理学新进展.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 2004.70-71.

[9] 孙式灵.高职学生成就目标、学习态度与学习成绩的关系. 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8:


第二篇:性格指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性格指人对现实稳定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个体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受到客观环境的各种影响,并通过自己的认识、情感、意志过程保留在心理结构中,逐步形成一定的态度体系。它对个体的行为方式起着调节和影响作用。如一个人在劳动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逐渐形成了勤劳的性格特点,而经常偷懒的人便会养成懒惰的性格特征。像勤劳、懒惰、坚毅、怯懦、慷慨、正直、谦虚,它们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人的性格。

性格展现了人的多种性格特征的总和,性格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性格的态度特征。如热爱与不爱,关心与不关心,守纪与散漫,热情与冷漠,尊重与无礼可见前者更加有利于人的交际。

(2)性格的理智特征。可分为主动型与被动型,主动型更能把握交际的主动权。

(3)性格的情绪特征。指强度、稳定性等,如有的人保持饱满精神,处于欢乐愉快情绪中;有的人则总是郁郁寡欢,情绪消沉。

(4)性格的意志特征。如镇定与慌张、果断与武断、勇敢与怯弱。 人的态度特征表现在他们的日常交往活动中。因此一个人是否热情待人和诚实,有无同情一,是否尊重他人,对工作是否认真细一学习是否刻苦、用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此人的生活、学习,特别是与人交往上。良好性格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古时有一句名言:“播种思想,收获行为;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因此要想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网,首先必须从自身的点滴行为开始,逐步形成自己稳定的性格特征,才能在人际交往中立于不败之地。

更多相关推荐:
环境对人有影响作用的名言

论环境对人影响的名言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战国荀况荀子劝学意思是君子居住必定选择风俗醇美之乡交游必须接近贤德之士荀子是性恶论者他强调人的后天学习改造的重要性他认为环境对人有重要影响所以主张居必择乡游必就士认为选择良师...

关于环境对于人起一定用的名言警句

关于环境对于人起一定用的名言警句20xx03051822提问者最最聪明Y浏览次数4674次有人说逆境使人成才有人说顺境使人成才请你积累一些环境对人起一定作用的名言警句结合自身经历谈谈你的体验我来帮他解答满意回答...

环境对人有影响作用的名言

环境对人有影响作用的名言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战国荀况荀子劝学这两句大意是君子居住必定选择风俗醇美之乡交游必须接近贤德之士荀子是性恶论者他强调人的后天学习改造的重要性他认为环境对人有重要影响所以主张居必择乡游必就士认...

环境对人的影响

环境对人的影响董霞敏环境对人的成长具有不可抗拒的影响作用并且这种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尤其是人在幼年时期对环境的影响更为敏感因此我们作为教育者应该认真细致地考虑孩子所处环境的各种因素对一些明显的有害因素予以消除或控制...

关于环境保护的名人名言

关于环境保护的名人名言八年七班侯宇蓬1没有一个清洁的环境在优越的生活条件也无意义曲格平2大自然是善良的母亲也是冷酷的屠夫雨果3我们不要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恩格斯4我们违...

保护环境应以自然为本的名人名言

反方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自然自然是自然形成的是符合客观规律的是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没有了自然那生于自然回归自然的人类不也就不复存在了吗皮之不存毛将附...

影响中国青年的100句人生名言

影响中国青年的100句人生名言新鲜出炉五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要远一点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牛顿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我的最高原则是不论对任何困难都绝不屈服居里夫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人生的价值并不是用时间而是...

影响中国青年的100句人生名言

影响中国青年的100句人生名言精神食粮20xx060120xx5d56b7b40100detq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战国末期诗人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无产阶级革命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

影响中国青年的100句人生名言

影响中国青年的100句人生名言以下为摘录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生活的理想就是为了理想的生活张闻天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

影响中国青年的100句人生名言

影响中国青年的100句人生名言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

名人名言,20xx名人名言大全-影响人生的哲理名言

1做前可以环视四周做时你只能或者最好沿着以脚为起点的射线向前2最常见的勇气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做到诚实和正直能够抵制诱惑敢于讲真话表现自己真实的一面而不要虚伪造作3走得最慢的人只要他不丧失目标也比漫无目的地徘徊的人...

人生的名言

人生的名言有眼界才有境界有实力才有魅力有思路才有出路有作为才有地位政从正来智从知来财从才来位从为来观念比能力重要策划比实施重要行动比承诺重要选择比努力重要感知比告知重要创造比证明重要尊重生命比别人看法重要方向比...

环境对人的影响的名言(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