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学习心得

时间:2024.3.27

破茧而出,化蝶而飞

                         ----参加“国培”学习心得体会

石河子143团第一小学   ##

在20##年的金秋九月,我有幸参加了为期三个月的兵团国培计划农村骨干教师培训学习。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礼。”三个月的国培结束了,让我收获最大的是前辈们对我思想上的冲击。每天的感觉是幸福而又充实的,因为每一天都要面对不同风格的名师,每一天都能听到不同类型的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

这次的培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大学教授的理论指导,有专家的讲座,又有学员要完成的作业,还有教师研讨等学习方式。给我既有观念又是一个很强的冲击,使我在理论上也得到了提高;在教学技艺得到了增长。 无论是这些报告还是授课,都让人耳目一新。特级教师幽默风趣的语言,平易近人的教学风范,令人高山仰止。他们“以学定教,关注学生促进发展”,“让反思成为一种习惯”的教学观给了我深深地震撼,他们课堂上那种浑然天成,对比鲜明的教学风格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现在脑海里回应的还是特级教师上课时信手拈来的精妙发问,形象生动的讲解,令人如沐春风。我想这些充分体现了他们平日教学基本功相当过硬,所以才会达到现在教学随心所欲的境界。

现在我将我的学习感悟总结如下,与大家分享,共勉之。

一、先进的理论,指导我们教师能够朝着正确发向发展。

1、先了解学生,再培养学生。

我们的第一堂课是天津师范大学司成勇老师的《我的学生观:视角与观点》。司老师提到教师教学中需要转变观念的问题,以前感觉这些理念很空洞,但在司成勇老师的讲座中,觉得是那样的触手可及。他说要因材施教就是要了解每一个孩子,每一个人都是不同的,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成为数学家,而数学家小的时候也不都是天才。我们的教育不是要把每一个孩子都培养成数学家,社会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他提出数学教育重点是教育,以知识为载体,促进人的发展。司老师的这番话使我对教育以及我所接触的对象“学生”,第一次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我们的首要任务是了解学生、发现学生,培养是第二位的任务。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往往是由其他原因造成的,不完全由于智力的差异。有些被我们判定为“学困生”的孩子,在从事他们喜爱的某项活动或游戏时,他们所表现出来的聪明才智,甚至可以超过某些优等生。可见,只要我们能够真正唤醒这些孩子沉睡的求知欲,使他们象喜爱这些活动或游戏一样地喜爱学习,他们肯定不会比那些优等生逊色多少。

2、简单而不简约,简约而不肤浅。要使孩子离开老师还读书,离开学校还学习。

徐长青老师说:名师不一定是好老师。是的,好老师一定是品德高尚,平易近人,研究型的教师,一定是业务精湛,愿意为学生多花时间,多花力气的教师。徐老师正是这样的一位名师。培训期间,我在天津实验小学万分荣幸的倾听了徐长青老师给我们带来的展示课及报告。不管是课还是报告都非常的精彩,教室中不时的传出孩子和老师的笑声。40分钟过去了,孩子们既然不想下课,意犹未尽。我也深深的为徐长青老师的教学艺术所折服。他在《解决问题的策略—— “退”中的数学》的教学课堂上,以华罗庚的知难而“退”的学习理念贯穿整个教学,启发学生思考如何以“退”为进,让孩子们在欢笑中经历了“退——退——退——,进——进——进——。回头看,找规律。”的学习过程。让我深刻感受到了“数学课堂不是光要教给学生知识,更多的应该教给学生数学思想及其策略”,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传统数学教学,常常采取重结论不重证明、重计算不重推理、重知识不重思想的讲授方法,学生为了应付考试,也常以“类型题”的方式去学习,很难谈得上真正的理解和掌握,更谈不到数学素质的提高。在数学素质的提高上收效甚微。一个学生,虽然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学了多年的数学课,但大多数学生仍然对数学的思想、精神了解得很肤浅,对数学的宏观认识和总体把握较差。而这些数学素养,无论对文科学生还是对理科学生,都会是终身有益的。“数学文化”的主要任务,是讲授数学的思想、精神和方法,是探讨数学与人文的交叉。而史宁中教授指出:“《新课标》中的‘基本思想’应当是整个数学教学的主线,是最上位的思想。”

我想,学生之所以害怕数学,主要原因在于传统数学课程过分强调公式、定理的运用,过多追求演算技巧。如果以数学史、数学家、数学思想、数学观点,数学思维、数学方法等这样一些基本的数学文化内容,作为数学文化教育的切入点,策划从数学问题、数学典故、数学方法、数学观点、数学思想五个角度切入,组织材料,进行教学,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使学生在学会了知识的同时,还学会了怎样思考问题,用什么样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并能自己发现问题。这方面的研究与实践,我还在不断探索中。

在展示课后面的报告中,徐长青老师提出了“简约教学”的教学思想,他说:“学科教学迫切需要从冗繁走向凝练,从紧张走向舒缓,从杂乱走向清晰,从肤浅走向深邃,实现有效的学科教学就要走向—— “简约教学”。

    在新教材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喜欢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喜的是如此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激发了小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弥补了文本教材的不足;忧的是制作这样的课件,教师至少要用上两三天的时间。另外太过精美的画面一定程度上会干扰学生的注意力。

     一节课中小学生的学习精力是有限的,因此选择恰当的学习内容,特别是抓住课的本质内容,就会显得既充实又简约。俗话说:“提领而顿,百毛皆顺”。其实就小学数学学习内容而言,可以化解为三个问题:学什么——怎么学——为何学,三个问题也构成数学课的认知主线。若能抓住这三个问题,课堂内容就相当清爽、简洁。
   “大道至简”,简约的数学课堂必然是美丽的精彩的课堂,理想状态下的简约化数学课堂特质应该是这样的:课堂结构——清晰、明快、整体感强;教学素材——经济、高效、少而精练;节奏控制——匀称、舒缓、张弛有致;活动展开——自然、流畅、环环相扣;教师上课——轻松、自如、胸怀全局;学生学习——愉快、主动、学有成效;……简约是返璞归真,是本色的教学,是摒弃一切不需要的奢华与作秀,但简约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减法”,而是来源于对教材的解读与加工,来源于对学生真切的、真诚的、真实的爱;来源与教师丰厚的修养与教学艺术;来源于教师对教学生活的发现和深刻认识。只有在简约的课堂中,我们才可能给孩子更多的时间、更多的空间,才能给自己更多的解放,把自己从繁琐的教学中解脱出来,在课堂中才可能有“闲暇”去琢磨孩子们的所想所思,去关注孩子的独特发现与另类思考,才可能使自己的心真正地“牵挂”课堂中的主人——我们的孩子,才有可能预约更多的美丽与精彩!

有位哲人说,简单到极致,就是美丽。数学课堂教学只有删繁就简,才能无比丰盈。大道至简,真水无香;简约数学,丰满境界。数学教学就一定会于简单之处见深刻,于平常之处展博远,当“课堂组织与调控能力达到至纯、至真、至善、至美的境地”,我们终将实现简约化数学课堂教学的完美超越,到达数学本色课堂理性回归的美丽彼岸。

3、出错,是学生的权利。  

“正确的解答,可能只是模仿;而错误的解答,却可能是创新。”老师往往在课堂上尽力避免学生犯错,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副校长、数学特级教师华应龙却对学生的差错赞赏有加,并提出“融错教育”的思想。华老师在讲座中提到:“融‘错’是指把教学中的差错融化为一种教学资源,相机融入后续的教学过程中,化腐朽为神奇,变‘事故’为故事。”

在许多课堂里,老师往往满足于学生的一路凯歌,陶醉于学生的尽善尽美,而视学生的差错为洪水猛兽,因而也常常容易忽略另一种精彩:“教与学的错误”,从而也就这样被我们许多教师不知不觉地无情地“挥霍’了。

  在学生眼里,“差错”意味着失败,意味着耻辱。很多学生把错误和耻辱联系在一起,值得注意的认为差错是种耻辱的学生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正因为如此,学生非常担心出错,甚至有学生会产生一种恐惧感很多学生担忧会出错会受到同学歧视,因而不敢在课堂上发言。而在一些教师眼中,也往往会认为学生的差错,是自己教学的不成功。

课堂本来就是学生出错的地方,出错是学生的权利。华罗庚说过:“天下只有哑巴没有说过错话;天下只有白痴没有想错过问题;天下没有数学家没算错过题的。”学生出错是正常的,关键是我们怎样来对待差错。在教学中,我把学生的差错看成是难得的资源,并且加以运用,我们课堂也因差错而变得有意义,有生命力。

我们要充分赏识学生个性,尽量给学生充裕的时间体验、感悟、思考、质疑、探讨、表达。课堂上,我们要实施开“绿灯”的措施来对待学生的错误,提倡“错了允许重答;答得不完整允许再想;不同的意见允许争论;允许自由小议与插嘴”等。  

在教学中,究竟什么是不需要教的地方?学生已经学会了,不再出错的地方就不需要教了。什么是需要教的地方?学生出错的地方就是我们老师需要教的地方,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地方。

  “错误”是一种宝贵的教学再生资源,我们应该让学生在自然状态下探究,给学生出错的时空,甚至可以促进差错的生成。使得学生最终能“拔开云雾见明月”,使得我们的课堂更具生机和灵性!

4、成长的意义在于经历而不是结果。

钱守旺老师,中学高级教师,数学特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国家级骨干教师。他给我们带来了一堂非常精彩的课——《24时计时法》,在这堂课中,钱老师立足学生现实起点,关注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有效利用已有生活经验又重组这些生活经验,设计了相关有教育价值的数学活动,在活动去思考、去交流、去感悟。在一节课40分钟里,学生和我们的收获颇多。

(1)立足学生现实起点,激活学生已有经验,内容的选择既源于教材,又紧扣实际,既高于教材,又用于生活。

【开课】

师:同学们喜欢看电视吗?

        生:喜欢。

        师:请同学们猜一猜是什么节目?(播放新闻联播前的音乐)

        众生齐说:新闻联播。

        问:“新闻联播”是什么时候开始播出的?

        生1:7点。

        生1:晚上7点。

        生3:19点。

        师:到底电视上显示的多少时刻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反馈新闻联播前的画面)

        引:想想看,你还在哪里见过象19:00这样的时刻?(手机、电视、电子表、汽车、银行、车票、飞机票)(出示图片验证)

        指出:为了计时方便、简明不易出错,人们经常采用从0时到24时的计时法,也就是通常所说的“24时计时法”。(板书)

        2、追问:那你都知道以上这些时刻具体指的是什么时候吗?(生说,师板书)

        生:7:00就是上午7:00。

        生:8:13就是上午8:13。

        生:12:00就是中午12:00。

        生:17:00就是下午5:00。

        生:19:00就是晚上7:00。

        生:21:30就是晚上9:30。

        ......

        师:看来孩子们知道的还真不少啊。像这样把早上、中午、晚上几点都说得很具体的计时方法,我们习惯称为“普通记时法”。(板书)

    这是钱老师的开场,《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应该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引导学生人人学会有用的数学。”当熟悉的音乐响起,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出了新闻联播的播放时间是晚上7:00时,钱老师顺势引导学生看屏幕显示时间为19:00,使学生初步感知晚上7:00就是19:00。随后又呈现手机、电视、电子表、汽车、银行、车票、飞机票等用24时计时法表示时刻的学习,让学生凭日常生活经验回答各个时刻具体的说是上午还是下午几时。并发现有两种计时方法。就这样,钱老师从身边的生活素材着手,通过多媒体,从简单通俗的材料中反映了数学问题,自然而然地带领学生进入下面的研究学习之中。

(2)立足学生现实起点,让学生经历学习的过程,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过程简述】

1、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钟面一天的变化过程,结合学生的日常作息时间安排,验证讨论结果。

2、结合演示钟面,师进一步追问:钟面外圈的数表示什么?它和内圈的数有什么关系?从而得出:钟面外圈的数就是时针走第二圈时所对应的24时计时法的时刻,外圈的数和内圈的数相差都是12。

3、及时练习:(小明的一天)这是几时?现在能不能确定钟面上的时刻是几时?(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要注意联系实际)

4、追问:通过钟面,我们认识了这两种计时法是怎样转化的呢?

得出:12点以后的,整时刻数要加或减12,而表示分的时刻不变。

5、师生出题练习。(师生口头出24时计时法的时刻,说出所对应的普通计时法的时刻)

6、自己设计周末一天的作息时间表。

    整节课通过演示钟面指针转动和多媒体呈现具体的情境引导学生经历一天24小时的变化过程,从0时到24时,起床、早操升旗、上课、午饭、课间活动踢球、睡觉等,使学生掌握普通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联系,从而加深对用24时计时法表示各个时刻的理解。从而实现理解和发现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的联系和区别,正确地进行二者的转换的目标。在本课时间的分配上最后特意安排了一个环节:自己设计周末一天的作息时间表。体会24时计时法在生活中的应用,帮助学生建立时间观念,学会合理安排休息时间,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新课标》十分强调数学与生活现实的联系:“人人学有用的数学,有用的数学应当为人人所学,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这里所讲的“有用的数学”就是指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的生活中去。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起来,学习有活力的、活生生的数学。

我们就要让数学的新问题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到生活中去,就要让学生将学到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应用于现实生活,让他们感觉自己学习的东西是有用的,有现实价值的。选择和设计富有现实意义的、来源于生活的、具有一定数学价值的、具备一定探索性的习题,才能更好地实现这一目的。

二、评课讨论,让我们不同学科的教师相互沟通,在教学中有所觉醒。

9月22号,我们参加了天津河东区小学教改大课堂的数学专场,3名优秀的老师为我们呈现了三节精彩的优质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天津市河东区实验小学肖老师的《三角形的分类》这节课。

肖老师的《三角形的分类》这节课,总体来说:课的导入自然贴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增进了师生的亲近感;整节课的设计环环紧扣,水到渠成,显示了授课教师的高素质;肖老师教态亲切自然,学生积极动脑配合,气氛活跃,情趣满满;我最喜欢的就是他的课堂知识点归纳及小结了。从原来的“两基”到现在《新课标》的“四基”,增加了“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其中“基本活动经验”最基本的成分是演绎活动经验与归纳活动经验。由于在我国的数学教学中过分强调“演绎活动”而削弱甚至忽视了“归纳活动”,因此,基本活动经验更加强调关于归纳活动的经验。而肖老师的这节课把“归纳活动”贯彻的淋漓尽致。

《三角形分类》这节课分为“按角分”和“按边分”两种分法,平时教学时,为了孩子们不弄混淆,一般都是分成两节课进行授课,这样孩子能分清楚。但是这样分两节课教学有个不好的后果就是:孩子分开都能弄清楚,放一起就又混淆了。肖老师这节课把两种分法放到一起教学,既使孩子各部分分的很清楚,又使孩子们总体分的也很清楚。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效果,我认为与肖老师及时并且适时的对知识点进行归纳和小结分不开的。在“按角分”这一部分授课结束的时候,肖老师及时的引领孩子们进行了这一部分的小结,得出下图:

                                  三 角 形

国培学习心得

在“按边分”这部分结束以后,肖老师又适时的引导学生进行的本知识点的归纳小结,如图:

国培学习心得

通过这两次系统清晰的归纳小结,使孩子们既对“按角分”、“按边分”这两种分法很清楚了然,又系统的分清楚了这两种方法,不会再混淆。这就消除了平时老师在教学这部分时的顾虑。看来平时在我们课堂教学中要经常适时的对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让孩子们及时对所学知识有系统梳理的过程,这样才能使孩子们对所学内容有更好的掌握。如果说对这两部分知识点的归纳小结清楚明了的话,那全课总结时的归纳总结就是这节课的点睛之笔。肖老师在这节课教学结束的时候,把前面系统明了的板书打乱,引领孩子们走出系统的知识点,站在整节课所有知识点的高度上,重新宏观的进行整理,让已经清楚明了各个独立的知识点相互融合,使这些知识点相互交融的,以宏观的形式在孩子的脑海中形成全课的知识脉络图。数学是一门逻辑性、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但注意将知识概括、总结,还要不失时机地将新知识纳入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系统中,形成良好的整体知识结构。总之,数学课堂总结,是整个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重要的教学环节,数学教师应从教学目标出发,周密思考,精心设计,会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在听课过程中发现 在授课老师的课堂上,几乎所有老师的课堂上都用到了“合作学习”这个环节,似乎这是现在课堂教学中很被推崇的一种教学方式,教学方式本身目的很好,但是大多数的小组合作学习都是没有效果的,这就使很多课堂上运用起来感觉是在“作秀”,怎么样能让合作学习做到有效性呢?在培训过程中,我们来自各地的老师就“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进行了探讨交流。

我们大家认为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的组织形式,它旨在使学生在合作中获得感知,增长技能,愉快发展,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真正学会倾听、学会讨论、学会表达。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促进学生合作意识、合作能力、交往品质等多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理解和操作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理解,所以致使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不高。在我们小学课堂,大多数的合作学习只是有其形式却无实质,学生之间在缺乏问题意识和交流欲望的背景下,按照老师的教学预设,应付式、被动式的进行“讨论”,机械地按部就班地经历合作探究过程的程序和步骤,课堂秩序较混乱,学生七嘴八舌,听不清谁说得不准确,这样的合作探究有作用吗?

那么,怎样的“合作学习”方式才能效果明显呢?经过我们老师的讨论,我们认为,要保证“合作学习“的有效进行,首先要确定小组合作学习每个成员的分工,可以采取轮换制,如组长、记录员,资料员、报告员等由每个成员轮流担任。其次合作学习之前明确学习任务,并根据任务分工进行合作探究,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互相交流,形成小组的学习成果。最重要的是小组交流时教会学生如何倾听他人发言,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如何归纳别人发言的要点,怎样把自己的意见讲清楚。开始时教师可以提供一些表达句式,如“对这句话我是这样理解的”“因为……所以……”“你的意思是说……我的观点……和你的相同,但我认为……”等等。教育学生小组成员之间要相互信任、团结互助、以诚相待、荣辱与共,不计较个人的利益得失,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目标努力。

 “小组合作学习”不仅是创新学习的一种高效的课堂组织形式,还是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课外学习的一个重要途径,它给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空间,让课堂呈现出愉悦和谐的教学情境。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会不断地体验成功的喜悦,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自信心,从而使学生在数学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三、影子培训,享受一线老师的教学风采。

最后的“影子培训”阶段,我进入了天津市实验小学进行“一对一”的培训,听了三周的常态课和公开课,给我印象深刻的是高段课堂教学的“精讲多练”。

课堂教学抓住一个“精”字,注重一个“练”字,实践证明:没有一节课是完全的新课,都是在旧有知识上加上一些新内容而组成了新知识。对新知识应该做到精讲,讲深讲透,同时必须进行练习,只讲不练,成了纸上谈兵。因此,精讲重练才能使学生学得深入扎实。

小学数学学科的课堂教学关系始终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天津实验小学老师们的“精讲”具有针对性、简洁性、启发性,把更多的课堂学习时间留给学生,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学习小学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用自己形象、生动语言,活跃课堂教学气氛,让学生摆脱苦学的烦恼,进入乐学的境界。这样就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小学数学学科课堂教学的质量。讲任何新知识,都一定要明确每节课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重点要突出,难点要突破。只有精讲,学生才有时间练习,否则,课上时间都被教师占用,学生就没有时间练习了。

 “多练”就是在“精讲”的基础上通过练习巩固新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上要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进行练习,在练习中发现问题,教师要对在练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加以辅导。同时“多练”必须要有足够课堂时间作保证,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首先确定哪些知识需要多练,哪些知识需要简练。重点知识要掌握,难点知识要突破,因此需要反复练习,力求学生在练习中真正理解并掌握新知。

练习是手段,培养学生技能与发展学生思维是目的,学生只有在探求知识,并运用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适量练习中,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其实练习应该在解决“会”与“熟”的问题的基础上,设计形式多样,并富有思考性的题目让学生练习,解决懂、活、巧的问题,进而发展学生的思维。

在影子培训的听课过程中,我还发现,几乎每节常规课中,老师在用课件讲完新课,做完练习后,都要引领学生翻开数学书阅读数学书上的例题,我觉得这样做很好,让学生学会阅读,回归教材。数学教材严谨、简洁,没有接受过数学阅读指导的学生很多时候读不出字里行间蕴藏的精髓,更读不出问题和自己独到的体会及创新见解。

    “数学阅读”是为了“用好教材”。目前的数学课堂有两种现象,一是教师上课时用光盘或课件,连学生读题的环节都由电脑代替了;二是课改以来,在“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这一理念的引领下,老师们积极走出了“机械的教材演绎者、执行者”的角色误区,大胆取舍、勇于重组、敢于突破、创造性使用教材。数学教科书是数学课程教材编制专家在充分考虑学生生理心理特征、教育教学原理、数学学科特点等诸多因素的基础上精心编写而成,具有极高的阅读价值。不少教师一节课中都不要用教材,只把数学教材当成习题集,长期这样,学生缺乏阅读数学课本的能力和习惯,似乎阅读教材是老师的专利,对学生只要求听懂就行了。

数学阅读是学生通过自己阅读数学材料主动获取信息、汲取知识、发展数学思维、学习数学语言的重要途径,应该与主动探究、小组合作一样,成为数学学习活动的形式之一。它不仅仅是读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与动手动脑的有机结合、统一协调的过程。由于数学语言的符号化、逻辑化及严谨性、抽象性等特点,数学阅读需要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比如把用符号形式或图表表示的关系转化为语言的形式或进行相反转化;用自己更清楚的语言表述概念或性质规律等。数学语言具有精确性,当一个学生试图阅读、理解一段数学材料或一个概念时,他必须了解其中出现的每个数学术语和每个数学符号的精确含义,不能忽视或略去任何一个词汇。因此,浏览、快速阅读等阅读方式不太适合数学阅读。数学阅读要求对每个句子、每个词语、每个图表都要细致地阅读分析,领会内容和含义。数学阅读中常出现这种情况,认识一段数学材料中的每一个字、词或句子,却不能理解其中的推理和数学含义,更难体会到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学语言形式表述与数学内容之间的这一矛盾决定了数学阅读必须勤思多想,要读写结合,对重要内容常通过圈圈点点作笔记来加强理解记忆,有时要从教材中概括归纳出一些东西,如知识结构框图,或举例、变式来加深理解,可以要求学生以注释的形式写在旁边,以便复习巩固。
  从今往后,我们要重视数学阅读的培养和指导,让数学阅读成为数学教学质量提高的途径和方法,让我们的学生从愿读转变到会读,最后上升为乐读。

四、反思,让我们在学习中有所觉醒。

培训是一个反思进步的过程。三个月的培训学习时间不长也不短,但是给我的记忆和思考却是永恒的。通过这次培训,使我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学到了新的教学理念,找到了自身的差距和不足。本次培训也给我许多思考,深刻的体会到自己有很多东西要去学习。怎样成为一个受欢迎的数学老师呢?怎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建立平等、民主、信任的新型师生关系?怎样才能……?我认为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还需要自己不断的积累,不断的去学习。首先,教育学生,从爱出发。平等的爱,理解的爱,尊重的爱,信任的爱,这些都是老师爱的真谛。不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要给予学生必要的关心和帮助。只要有了问题时及时处理,处理的方法得当,注意和学生沟通,学生就会信任你,喜欢你。爱学生,还表现在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以及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又要注意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区别对待。对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我们老师要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因材施教。师爱要全面、公平。

其次,如何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愈发显得真实、自然、厚重而又充满着人情味,作为数学老师的我更要关注的是蕴藏在数学课堂中那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有身临其境的教师和孩子们才能分享的东西,要关注那些伴随着师生共同进行的探究、交流所衍生的积极的情感体验。我们不但要传授知识,而且要善于以自身的智慧不断唤醒孩子们的学习热情,点化孩子们的学习方法,丰富孩子们的学习经验,开启孩子们的学习智慧。让我们行动起来,做一位有心的“烹饪师”,让每一节数学课都成为孩子们“既好吃又有营养”的“数学大餐”!

最后,我还认识到:一节好的数学课,新在理念、巧在设计、赢在实践、成在后续。一节好的数学课,要做到两个关注:一是:关注学生,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认知需求,关注学生的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是一节成功课堂的必要基础。二是:关注数学:抓住数学的本质进行教学,注重数学思维方法的渗透,让学生在观察、操作、推理、验证的过程中有机会经历数学化的学习过程,使学生真正体验到数学,乐学、爱学数学。此外,我认识到:一节好的数学课,不要有“做秀”情结,提倡“简洁而深刻、清新而厚重”的教学风格,展现思维力度,关注数学方法,体现数学课的灵魂,使数学课上出“数学味”!而教师的“装糊涂、留空间”也是一种教学的智慧和方法。

今后,我会更加努力学习,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感谢天津师范大学为我们提供这么好的学习空间,感谢“国培”为我们提供这么难得的学习机会,更感谢学校领导给我这么好的学习机会,促使我在教育生涯的轨道上大步前进!希望经过这次的培训学习,我的教学管理能力能得到学校、家长、学生的认可,自己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更上一个新的台阶。就像毛毛虫一样,经历蜕变,破茧而出,化蝶而飞!

更多相关推荐:
学习国学心得体会

陈彩云经过此次的学习,让我对国学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感受到国学中的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的经典理论,细细的反省一下,我感觉确实受益匪浅。一、学习国学可以提高自己的素养“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是一切的根本,欲修…

我学习国学经典的心得体会

学习国学的心得体会通过学习国学,我体会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繁荣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原动力。在国学经典的丛林中漫步,使我收获颇多。现根据个人学习情况谈一下两点体会:…

国学培训心得体会

联谊完小张丽娜国学是我们中国人特有的国粹,它载着中华五千多年的文化内涵,它是中华文明的主要载体,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它滋润着中华民族的茁壮成长,培育着中华民族的主体意识,使中华民族以其特有的品质与风貌自立…

学习国学经典的感悟

学习国学经典的感悟“国学经典”是一个民族博大智慧和美好情感的结晶,所载为至理常道,折射着人文的光芒,其价值历久而弥新,任何一个文化系统皆有其永恒不朽的经典作为源头。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学习,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国之所以…

国学经典学习心得

“国学经典与教育”学习心得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国学经典更是蕴藏着中国五千年历史的智慧精髓。国学经典不仅是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印证,也是每一个华夏儿女的立身处世之本,更是我们不可缺少的精神力量。为了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

学习国学心得体会

本学期我参加了教育局举办的国学讲座,感觉受益匪浅。让我深刻了解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繁荣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原动力,…

国学智慧学习心得体会

德、慧、智学习心得体会20xx年的12月x日有幸参加府谷镇的德、慧、智的学习。通过国学会的张会长的指引,我感触于五千年国学智慧的博大精深,古往今来,坚守“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成就了众多伟人,“修身”则是…

学习国学心得体会

学习国学心得体会读国学经典从我个人来说有不少的收获和体会收获可以从两方面来说一提高自身素养为本职工作打好基础我从国学与经典中学习到不少新的理念可以学以致用二从国学经典中学到做人的道理处世的哲学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快...

读国学经典心得体会

读国学经典心得体会紫荆学校廖美琴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精神支柱就等于没有灵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繁荣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原动力是中国人民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

学习国学心得体会

学习国学心得体会子曰quot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孔子说学生在家里孝顺父母在外要敬爱兄长做事谨慎而诚实博爱众人而亲近仁德的人躬行实践之后有剩余的力量再去学习诗书等经典...

我学习国学经典的心得体会

学习国学的心得体会通过学习国学我体会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繁荣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原动力在国学经典的丛林中漫步使我收获颇多现根据个人学习情况谈一下两点体会一学习国学提高了...

我学习国学经典的心得体会

学习国学的心得体会城关镇西街学校宋茂松通过学习国学我体会到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支柱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和繁荣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原动力在国学经典的丛林中漫步使我收获颇多现根据个人学习情况谈一下两点...

国学学习心得(4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