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观课有感

时间:2024.4.27

颐和园观课有感

颐和园观课有感

颐和园观课有感

颐和园观课有感

1

一节公开课,台下多少功

——听晓清老师执教《颐和园》有感

今天听晓清上《颐和园》一课,深深地体会到要想真正上好一节公开课的不易。

晓清老师是有一定经验的青年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不断地进步着。从今天的课堂中能够看到她努力的影子。首先,我们会发现,晓清老师上课时,语调从容,仪态优雅,在引导学生时不急不慌,这表现她一个老师长期积淀下来的基本素质。其次,课件制作也很精美,说明老师在备课上下功夫较大。

但总体上来说,存在问题仍有不少。下面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中年段的学段目标体现在识字写字与阅读方面的要求如下:

识字写字方面:要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能规范、端正、整洁地写字。姿势正确。

阅读方面: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默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文中关键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能借助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积累课文中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等。

而四年级上册第五组的教师参考书上是这样写的:

本组教材以“我国的世界遗产”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长城》《颐和园》、略读课文《秦兵马俑》,3篇课文都配有精美的实景或实物图片,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是引领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一扇扇窗口。

教学本组时,要将感悟课文理解内容、认识事物增长见闻、品味语言领悟写法、陶冶情感受到熏陶等方面整合起来,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教师应调动学生已有的阅读积累和旅游经历,??提倡学生建立“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专用资料袋,或将搜集到的资料放入本学期的“语文资料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交流相关的图片画作、诗词楹联、故事传说等,不断感受我国的“世界遗产”的魅力。

教参中,课文简说这样引导我们:这篇课文描绘了北京颐和园的美丽景观,全文层次清楚,首尾呼应,语言生动优美、具体形象,处处洋溢着作者对颐和园的赞美之情。

颐和园观课有感

2

课文移步换景,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课文开头总述颐和园的美丽,结尾与开头呼应,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使学生了解颐和园的美丽景色,进一步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感受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二是引导学生积累语言,学习按照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按照以上要求,执教老师更注重阅读能力的指导。忽略了识字写字的教学及朗读指导,尚不能激发学生对我们的文化遗产的热爱。

我发现学生在生字部分已留有预习痕迹,证明学生课前预习过。那么何不从检查学生词语掌握方面入手呢?这样做既能使学生的预习效果得到检验,也能及时发现存在问题,扫清本节课学习的障碍。

朗读指导确实不够,有很多环节其实可以顺着学生的发言直接指导读一读的,但都被老师直接跳过了。这点儿等一会儿再逐一点出,请晓清自己琢磨。

课的教案是很有思路,也能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但操作过程中完全忘记了应该以学生为主,直接牵引学生接自己课件的内容一步步走。老师的教案中教学过程第二部分是:自主选读,感受美景。如果你是一位游客,你最想在哪儿留影,为什么?这本来是以学生为主的,学生说到哪儿,我们就可以相机学哪儿,但实际的情形是:学生汇报完了,老师才按照自己的课件逐一学习。这样就受了课件的牵制??我认为,课件可以做成超级链接形式,学生说到哪里,出示哪里,学习哪里,就更能体现以生为本了。

1.关于朗读:教师一定要有朗读为主,读中感悟的意识。预习过了,正式学习全篇课文前就应该检查字词掌握情况,展示朗读等,当然也可以让学生在浏览课文后挑选自己喜欢的段落来展示读,读的过程中学生参与评价,边评价边指导朗读。比如学生一开始就说到想在十七孔桥留影,还想看看那里是不是真的像书中说的那样美,完全可以顺势让学生读一读,读出自己的向往之情。另一个学生说想在昆明湖留影,因为昆明湖的水多么美,老师可顺势接一句:那就请你把昆明湖的美景先读给大家听听好吗???

2.开头课件中展示的画面非常美,但在展示过程中教师没有充分把握机会,激发学生对颐和园的热爱,仅仅是静默之中看图片,看完后说两句感受,这样似乎对颐和园这个“我国的文化遗产”还没有真正热爱起来。老师如果准备充分,可以用充满情感的语言,在画面逐一出现时,进行介绍,以引起学生对颐和园美景的喜爱、自豪之情。

3.关于课前准备部分,让学生读了两次第五组的导读,这个内容非常好,对师生的学习是起引导作用的,但读完后再做简单指导,比如说说这段文字要求我们在学习中注意什么:认真阅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留心文章的表达方法。

3

4.关于词语的理解。“耸立”的意思学生说不明白,写出了什么?词的本义是高高地直立,那肯定是写出了建筑物的高大了,要引导学生结合词语意思去,他们说不到点子上的话,老师就要适时指导了。“滑”的理解,结合生活实际,在什么地方才会滑?滑字用在这里到底说明了什么?说明水非常平静啊。引导得当学生是不会说出“硬梆梆”类的词语的。这说明老师本人对这些词语的精妙之处尚未体会到。所以,要引导学生体会词语的用法,老师首先应查查字典,看怎样解释更恰当,更顺畅。

5.板书部分:课文标题“颐和园”,老师把最关键的一个字的左边写成了“大臣”的“臣”。这是不应该的。不仅不应该,还应该引导学生好好认识这个字。

6. 关于课文写作的顺序,其实就是游览的顺序,是空间顺序的一种。为什么非说是地点顺序呢?不规范。请参阅教参内容:课文移步换景,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

7.关于“像??又像??”的比喻句。

“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这个比喻是把一种事物做了两次比喻,写出了昆明湖水的静和绿的特点。而学生所举的例子:“弟弟捏的泥人又像猴子又像人。”并不是比喻。对照比喻的性质,我们可以发现,小作者的意思是弟弟捏的猴子是四不像,并不美观。是与猴子比较,与人比较,既不像人,也不像猴子。你可以追问一句,那这句话中把什么比作什么了?学生肯定会说,把泥人比成人和猴,写出了泥人的什么特点?学生肯定没法回答了,说是写出了泥人很像人,又很像猴?肯定是说不通的。所以可借此告诉学生这个还不是比喻句。当然,这样说的前提是你必须对比喻等修辞有充分的知识储备。

整体上来说,这节课一定是下了很大功夫的,但准备的还是不够。上一节课,可能要准备十节课的时间,在充分准备的过程中,要多查阅一些资料,尤其是课

颐和园观课有感

标、教参、甚至课前导读、课后练习,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选取适合本班学生的

4

内容去用。

其实,从这节课中,我自己也受到很多启发。自己有所意识的地方,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肯定会多加注意,这也是我们要深入评课的意图所在。

5


第二篇:18课颐和园


《颐和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正确读写“长廊、柱子、神清气爽、建筑、佛香阁、金碧辉煌、宫殿、葱郁、掩映、朱红、隐隐约约、堤岸、雕刻、狮子、姿态不一”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4.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教学重点:

1.让学生感受颐和园的美丽景色,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民族自豪感。

2.学习本课按照游览的顺序记叙,抓住特点描写景物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1.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课前准备:

2.颐和园风光图或录像片。

3.学生课前查阅有关颐和园的资料。

教学准备:录音机、多媒体课件、幻灯片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师激情引入,导入新课:

她,构思巧妙,建筑精致,全国各地有名的园林都能在此看到影子,有“皇家园林博物馆”之称;她,被誉为“世界几大文明的有力象征”,是中国的“世界遗产”之一,园内的长廊还被列入“吉尼斯世界记录”之中。她,就是北京的颐和园。今天,我们一起来细细游赏这个美丽的大公园。

板书课题,读课题,认读“颐”字。

一、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先请你们自己跟随课文去游览颐和园。(老师要求同学们带着问题去观赏美景,既游览了美景,又自己解决了问题。)

1.请生自己提出自学的要求,师归纳总结:

(1)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

(2)标出生字在文中的位置,理解词语意思并想办法记住生字。

(3)在文中标出作者描写了颐和园的哪些景色。

(4)有不理解的地方画出来,多读几遍课文,联系上下文,争取通过自己的努力将它弄懂。

2.指名朗读课文,检查自学情况。

3.指名小组合作学习。

(1)议议作者是按什么顺序介绍颐和园的?

(2)认真读每个自然段,想想作者抓住了每个景点的什么特点来向大家介绍?

(3)议议自学中不理解的地方。

4.小组汇报学习情况。

师:说说作者按什么顺序介绍颐和园的?(生说,师板书:长廊——万寿山脚下——佛香阁前——昆明湖) 你怎么知道的?

师小结:文中四个自然段的第一句话都写出要游览的地方,因此这篇课文是按照作者的游览顺序来介绍颐和园的。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和第六自然段。

1.游览了颐和园,你觉得颐和园给你留下的总的印象是怎样的?(板书:大、美)

课文哪一部分很明确地为我们指出来?(引导学生找出第一、六自然段)

2.这是什么写法?(首尾照应)

3. 指导朗读。看到这么大和美的颐和园,你的心情怎样?(生说:惊喜、喜爱)我们就带着这种心情来朗读这两段吧!

三、总结。

同学们真不错,游览也挺仔细的,我们感受到了颐和园的大、美,也从中体会到了作者 心中的喜爱。那你喜欢颐和园那一处景色的景色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四、作业。

巩固要认的字,练习要写的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按游览的顺序游览了颐和园的哪些景点呢?(板书上节课的内容)

作者是怎样向我们介绍这些景点的?今天,我们再一起走进颐和园吧!

二、学习课文

1.师:各位“游客”,带上摄像机或者照相机,让我们一起走进颐和园吧。你最想在哪里“留影”,就把描写那里风景的段落练习有感情地多读几遍吧!

学生自主选择段落,练习有感情朗读,教师巡回指导。

2.师:你最想在哪儿“留影”呢?为什么?(生自由说,师点拨)

(1)有的想在长廊留影,为什么?(出示长廊课件)

师:一进入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来到了长廊,啊!好美呀,你们最想把长廊的哪 儿拍摄下来?(生说:柱子、栏杆、横槛、花木)

这一切都向我们展示了长廊的特点是(板书:长、美),文中用了具体的数字来说明长廊 的这一特点。

谁来向游客介绍这么美、大的长廊?该用什么语气?(喜欢、惊奇)(指导朗读)

(2)有的想在万寿山脚下留影,为什么?(出示课件:佛香阁、排云殿)

用上面学过的方法学习这一段,并突出佛香阁、排云殿的特点(板书:闪闪发光、金碧 辉煌)朗读时读重,表示强调。

(3)有的想在佛香阁留影,为什么?

师:一转眼,我们就登上了万寿山,站在佛香阁前向下望,哇,我留影的背景好美呀,赶快向大家介绍一下吧!(板书:葱郁的树丛,黄绿屋顶,朱红的宫墙,昆明湖的静、绿,古老的城楼,白塔)

师:这些景点按什么顺序来描写的?(从远到近)谁来介绍一处景点,按从远到近的顺序。

师:这些景色中那些词用得好?(引导学生学习一些形容词)

文中“滑”这个动词,为什么不用“划”?

生谈,师引导:“滑”字让昆明湖更静、更美,让人回味无穷。我们来读读。

(4)有的想在昆明湖留影,为什么?

(自学这一处美景,师板书:桥洞多,石柱多,石狮子多,且姿态不一)

3.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游览了颐和园,在各处留影了吧!感觉怎样?我们带着对颐和园的喜爱来读一读全文吧!

4.再次感受颐和园的美。

美丽的颐和园让我们流连往返,我们把刚才拍摄的颐和园的录像,大家一起来共享一下吧!(师放录像)

三、创设情景,拓展练习

这一节课,我们跟随作者游览了颐和园的美,所以作者在课文最后发出感叹“颐和园 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赏。”究竟颐和园还有哪些美丽的景点?你们能根据自己对颐和园的了解,来当当导游,向大家介绍一下,介绍时,请用今天学过的游览的顺序来介绍。

四、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也感受到了颐和园的美景。19xx年,颐和园被列入“世界遗产”,誉为“世界几大文明之一”,那你们还了解哪些“世界遗产”呢?请同学们去了解了解。

五、作业。

1.回家,用游览的顺序,把颐和园介绍给爸爸、妈妈。

2.用游览的顺序,向你的朋友介绍一处自己熟悉的景物。

板书设计:

游览顺序 景物特点

18课颐和园

长廊 长、美

万寿山脚下佛香阁 闪闪发光 (抬头看)排云殿 金碧辉煌 颐和园 葱郁的树丛 登上万寿山黄绿屋顶 (向下望)朱红的宫墙

昆明湖 ——静、绿

古老的城楼、白塔

昆明湖堤岸、石桥、杨柳

小岛、宫殿、十七孔桥、石柱、狮子

秦兵马俑

一、复习导入

1.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请同学们说说你对秦兵马俑有了哪些了解。

(出示:“举世无双的”“享誉世界的珍贵历史文物”??)

2.师:秦兵马俑有什么特点呢?

交流板书:“规模宏大” “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3.师:课文的第三小节为我们揭晓了答案。学到此处,同学们有什么疑问吗?

(交流: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表现在哪?为什么说兵马俑 “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二、教授新知

1.师:同学们提的问题都非常好,那你们能不能靠自己去找到答案呢?请同学们根据所提问题自学课文。

2.交流自学情况:

(1)“规模宏大”(出示课文第2段)

A.指名朗读。

B.师:为什么说秦兵马俑规模宏大?你是具体从哪些词句体会到的?

(从三个俑坑的总面积和兵马俑数量体会:“19120平方米” “7000个”;从一号坑的长、宽、面积和兵马俑数量体会:“长230米” “宽63米” “总面积有14260平方米”“6000个左右”)

师:回忆一下,我们以前所学过的说明方法,想想,作者此时用的是其中的哪种方法? (列数字)

既然这些数字这么重要,那我们在读的时候就应该清楚地告诉听者,请一、

二两组来告诉三、四组的同学一号坑的规模有多宏大,秦兵马俑的规模有多宏大。(一、二组读,三、四组要不要也试试?)

师:同学们读的真好,为了奖励大家,老师就带大家去看看这秦兵马俑到底是什么样的。 (出示三个俑坑的图片)

师:在同学们读的时候,老师发现“足有50多个篮球场那么大”也有数

字,那这里是不是列数字啊?那是什么?(作比较)拿什么和什么作比较?有什么作用吗? (让我们形象地感知俑坑的大)

C.师:除列数字,作比较外,作者还有没有用别的说明方法?

(举例子:一号坑)

师:(出示一号坑图片)书上有许多介绍一号坑的文字,请同学们结合图片,向你的同桌一下一号坑。

(请一位同学作全班介绍)

师:是啊,这一行行,一列列排列整齐的军阵,这恢弘的气势,这高超的制作工艺,都使人们为之折服。让我们再次地去感受一下。

D.师:通过同学们的介绍,老师相信你们都充分领略到了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此时,再看看我们中国所独有的,举世无双的,享誉世界的兵马俑,你有什么感受吗?(骄傲,自豪)让我们带着这一份骄傲,带着这一份自豪再次朗读这一小节。

(2)“类型众多,个性鲜明”

A.师:除了“规模宏大”外,我们知道秦兵马俑的另一个特点是“类型众多,个性鲜明”。现在,请同学们认真地听课文4-10小节录音朗读,思考兵马俑有哪些类型? (朗读) ( 交流:“将军俑” “武士俑” “骑兵俑” “车马俑” “弓弩手” “马俑”)

B.师:兵马俑有很多类型,那人们是怎样去辨别他们的?请同学们用曲线画出文中对他们的外形描写。

C.“将军俑”

出示:图与第四自然段

师:请同学认真地朗读第四自然段,并结合图片,说说将军俑的外形是什么

样的?你觉得它有什么样的个性特点?

交流:

外形:“将军俑身材魁梧,头戴金冠,身披铠甲,手握宝剑,昂首挺胸,站在

队伍前列” “神态自若”;

个性特点:“久经沙场、肩负重任”

D.“武士俑”

出示图片

师:请同学们回忆刚才的学习方法,来介绍武士俑。

(外形:“武士俑高1.8米左右,体格健壮,体态匀称。身上穿着战袍,套着铠甲,脚上蹬着前端向上翘起的战靴,头发一律挽成了偏向左侧的发髻。它们有的握着铜戈,有的擎着利剑,有的拿着盾牌。个个目光炯炯,双唇禁闭,神态严峻”;个性特点:威武凝重) E.“骑兵俑”

出示文字

(外形:“骑兵俑上身着短甲,下身着紧口裤,足瞪长统马靴,右手缰绳,左手持弓箭”;个性特点:勇猛善战)

F.师:请同学们快速略读第4-6自然段,在再次认识这些兵马俑的基础上,思考作者在介绍这三种兵马俑时,写法上有什么特点?(从外貌入手)再请同学们读第7-9自然段,思考作者在介绍“车兵俑”、“弓弩手”、“马俑”时写法上又有什么特点?(从动作入手)

G.“车兵俑”“弓弩手”“马俑”

师:它们各自有什么样的动作?个性特点呢?

(“车兵俑”: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弓弩手”:张弓搭箭,神情专注。“马俑”:形体健壮,肌肉丰满,跃跃欲试。)

H.出示4-8小节:刚才通过对这几小节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将军俑” “武士俑” “骑兵俑” “车马俑” “弓弩手” “马俑”的形态及其个性特点。老师发现,在交流过程中有些句子,我们提到。请同学们把这些句子找出来。(变红色。)

师:思考这些句子写了些什么内容呢?(作者的想象)从画面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作者在介绍各类型兵马俑时几乎都是先写形态动作,然后加以自己的想象。从而更具体地把各类型的兵马俑展现在我们面前。

I.师:那除此之外,作者还有没有向我们介绍其他的兵马俑了?他是怎么介绍的?(“有的颔首低垂??好像??”)

(“有的”后面是??(对兵马俑的描写),“好像”后面??(作者的想象))

师:还有这么多的样子啊,请同学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神态各异”)是啊,这神态各异的兵马俑是那么地吸引作者。以致,当作者“走近它们的身旁”时,不免生出了这样的想象:他说他“似乎还能听到兵马俑清细的呼吸声”)

看到了这么多的兵马俑,看到了这么精美的额兵马俑,同学们,你有什么想对古代的劳动人民说的?(你们太聪明,我们为你们感到骄傲)

(3)师:无怪乎作者说“每一件兵马俑都是极为精美的艺术珍品”啊!古代的人民真是太伟大了。让我们带着这一份敬佩之情一起朗读4-10小节吧。

更多相关推荐:
《颐和园》观后感

颐和园观后感通过看颐和园我充分感受到了现存最完好规模最宏大的古代园林的华丽雄伟气势磅礴颐和园北方皇家园林的杰出代表颐和园原是清朝帝王的行宫和花苑前身清漪园是三山五园中最后兴建的一座园林以杭州西湖风景为蓝本汲取江...

颐和园游后感

颐和园游后感北京颐和园始建于公元1750年1860年在战火中严重损毁1886年在原址上重新进行了修缮其亭台长廊殿堂庙宇和小桥等人工景观与自然山峦和开阔的湖面相互和谐艺术地融为一体堪称中国风景园林设计中的杰作颐和...

游颐和园有感

游颐和园有感五月一号我们一大早起来到了我们向往已久的颐和园八点钟颐和园售票处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大出血地买了张颐和园联票当我们踏进颐和园走到慈福大门时心里一阵慷慨激昂我们就要走进慈禧太后享受的地...

游颐和园有感

游颐和园有感这次学校组织我们春游去颐和园我十分向往皇家园林之美颐和园占地290余公顷主要由昆明湖与万寿山两部分组成19xx年被评为世界上造景最丰富建筑最集中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19xx年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所以...

游颐和园有感

游颐和园我同爸爸妈妈一起坐火车来到了北京颐和园首先我们来到了有名的长廊东起邀月门西至石丈亭长廊的枋梁上还画着许多及其丰富的彩画我看到有唐僧和他的三个徒弟取经的故事还有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的故事这些故事的都被画的...

听《颐和园》有感

听颐和园有感听颐和园有感上一周国培计划20xx城市优质资源进村校项目在我校正式启动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既有校内老师的课堂教学展示也有专家的示范课我有幸聆听了吴慧霞老师讲的颐和园感触颇多一有感于吴老师良好的心理素质...

初中作文-----游颐和园有感

颐和园真无愧于世界上的物质与文化双遗产美名抚今追昔至今仍能留在我心中的今天的天气格外的好天时那么的蓝云是那么的白阳光将所有的光芒一丝不落的透过大气层撒在金秋的古都北京在阳光的照射下刚刚修复一新的颐和园佛香阁显得...

《圆明园》观后感

圆明园观后感作者高明宇班级07级园林1班摘要火烧圆明园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是英法强盗做出的无道德无仁道的烧杀行为见证了西方列强的野心和清王朝的腐败无能大型史诗电影圆明园第一次全景式的讲述圆明园的历史和真实的...

颐和园秋游有感而发

颐和园秋游有感而发闲情雅致走长堤六桥美岛立东西荷花初放分左右半湖秋水映晨曦用心揣摩园林意梦里萦绕山水情花香鸟语仙境地和谐相处共静心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350字

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350字圆明园的毁灭gt读后感350字一读完圆明园的毁灭后我感到无比的愤怒圆明园的毁灭读后感wmdblog丝一般的部落格圆明园坐落在中国北京西郊海淀区与颐和园紧相毗邻它始建于康熙46年1707...

说园读后感

选修课中国昆曲经典赏析论文说园读后感读完陈从周先生的说园一文我感到首先十分骄傲骄傲的是中国的造园艺术竟然如此妙趣横生博大精深但同时又感到非常痛苦现代中国人日常生活所使用的建筑已经非常西化了我们从小在鳞次栉比的单...

园林史(园冶) 读后感

读后感品园冶注释之装折园冶一书是园林设计方面的最佳文献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凡园林设计者均需从此书获取知识与灵感相比较先人口口相传的技巧现在可谓实在方便我在浅读园冶注释之后认为其中关于园林细节之处的设计是最为精妙的...

颐和园观后感(1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