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面管教

时间:2024.5.8

“正面管教”---第一阶段的第一节课后总结

今天上午去参加正面管教第一阶段的家长培训,本着学习的心态加入到这次的培训中,整整一个上午的学习还是有相当的收获首先学习了正面管教用于安抚情绪的三个工具

A 积极的暂停角

B 行动大于语言

C 抱抱

首先,我们一起来了解正面管教的第一个工具 A 积极暂停角

所谓“暂停角”,是指成人或者孩子情绪均不佳时,可以选择让自己的情绪平复或冷静下来的一个地方,对于“暂停角”的理解,有一个关键之处,那就是不能够用于惩罚,只能够安抚情绪。所以,我们在着手暂停角的时候,就需要向孩子解释暂停角的作用是安抚情绪!

对于成人的暂停角,自己率先使用的时候,要让孩子看到效果,比如从暂停角出来的妈妈情绪已经恢复平静,不是刚才那个处于怒火中的妈妈!

成人使用暂停角时,记住要告诉孩子“(1)我生气的时候,情绪不好的时候我会使用暂停角。(2)使用以后我的情绪会变得好一点。(3)我的情绪变好以后,我会对你更好!”

对于孩子的暂停角,需要由孩子选择、布置、起名,孩子参与越多越好!

和我们的孩子坐下来,共同创造一个“暂停地方”,我们要先对孩子解释:“有时候我们会生气,这是正常的情绪。这时候我们需要点时间冷静下来。咱们来建个特殊的地方吧。不是惩罚你的地方,而是一个你喜欢的地方,你在那儿能冷静下来,能感觉更好,因为通常人们感觉更好,才能做得更好”(对于这段话,每个家长都可以根据自己与孩子沟通的方式进行改写)

鼓励孩子给这个暂停角起个名字,如果孩子不习惯这种新方式,家长首先要以身作则,让孩子看到你在自己的暂停角平静下来,感觉更好,并且行为更好。这个“暂停角”是家里“情绪安全”的开始。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暂停角”的使用方法,大家进行了角色扮演,很真实的还原了争吵中的夫妻双方(1)坚持争吵到底(2)有一方提出我现在很生气,我要离开冷静一下选择暂时回避,两种状态下双方心理的状态与变化!角色扮演不愧是最为高效的理解吸收工具,第一次的角色扮演,大家对于A工具有了很深刻的印象!因为从暂停角回来的夫妻双方内心里都有了明显的变化,双方的火气降

温,情绪中出现了内疚,考虑对方感受的良性思维状态,说明“暂停角”这一工具的使用是非常行之有效的,不仅是对孩子,夫妻之间的矛盾处理中也相当实用!

然后,我们再一起来了解正面管教的第二个工具 B 行大于言

对于B,本期的讲师梁良通过一个小游戏很直观的解释了什么是行大于言:梁良的手放在下巴上,但是嘴里发出的指令是手放在额头上,大部分的家长都是看到梁良的动作后放到了下巴上!这个例子说明,孩子吸收和模仿的是我们的行动,而不是我们的语言,所以家长要时刻记得身体力行,多做少说!

或者这个部分是大家都能够有切身体会的内容,所以,大家并没有在关于“行大于言”的问题上过多展示,但是“Less Talk More Action 少说 多做”这句话被放大印在了我们的教材上!

最后,大家一起学习的是正面管教的第三个工具 C 抱抱

这个部分是我在今天的课程内容中体会最为深刻的一个部分,梁良采取的依然是引导和角色扮演的方式带领大家来体会第三个工具的作用!

在课程正式开始的时候,梁良的一张大表分成了两个部分,一栏为现在的挑战,一栏为人生成功的性格,梁良请大家在现在的挑战一栏中描述我们认为现在孩子存在的问题,不仅是自己的孩子,包括我们周围看到的其他孩子存在的问题,开了个头,大家的思维马上就被调动起来,脑海中所能够想到的不良特性都跃于纸间,很快,现在的挑战就写得满满的了。看着满满的一栏,我的内心甚至有些安慰,因为满栏的挑战里,我的孩子并不具备太多,同时,我也发现,周围的孩子共同的问题真不少,看来家长们面临的很多问题是类似的!这一部分在大家描述完后,就被盖起来了,直到今天课程的最后内容,才重新又翻到大家面前。

在与大家一起分享了暂停角与行大于言两个工具以后,大家的心态似乎比刚才平各了些,带着前面的收获,我们一起进入了最后的这个部分。对照着开始提出的挑战,梁良请大家再提出我们对孩子的期望,也就是人生成功的性格有哪些,美好的词语成为挑战的鲜明对照,满满的期望又列满了,面对着我们的期望,梁良并没有给出太多的解释,我们开始分组的角色扮演。

两两一组,一方为妈妈,一方为孩子,扮演孩子一方的人必须要蹲下来,妈妈角色选择生活中容易爆发的恼火对着孩子一方发出来,双方开始激烈的矛盾冲突,一番激烈的争吵以后,作为孩子角色的一方说出对妈妈刚才怒火的感受。

随后妈妈角色的一组离开教室到门外,因为梁良要教妈妈角色一句话。加到教室里,大家再次就刚才的冲突进行角色扮演,在激烈争吵后,很多组出现了拥抱的场面,原来,梁良教给妈妈角色的一句很重要的话就是“来,妈妈抱抱!来,让妈妈抱抱吧!”

妈妈在双方矛盾解决不了的时候停止一切话语,只对孩子说:妈妈抱抱!然后所有孩子的角色再次表达自己感受到妈妈拥抱后的感觉,一切都不同了!妈妈爱的拥抱成为平息情绪的要素!

大家对于妈妈用爱来拥抱孩子有了深刻的体会,那么妈妈情绪不好的时候,向孩子索取一个爱的拥抱,会有什么感受呢?角色的扮演再次开始!

孩子情绪不好的时候妈妈给予拥抱,妈妈情绪不好的时候,也可以寻求孩子的拥抱,再次通过角色扮演让大家深刻体会到了换位以后的感受,扮演孩子的一方表达出了很多积极真面的内心活动,上到这里,我的内心有些柔软起来,双方的拥抱真的是一个非常好的工具!

随后大家就拥抱以外的亲密接触方式展开了描述,突然发现,无数的动词被写在了黑板上,我也听到了很多与孩子亲密接触的方式,通过前面扮演后的感受,大家得出一个结论,通过与孩子拥抱和亲密接触,除了缓和孩子的情绪,还能够和孩子间建立密切的联系,达到培养孩子平和,温暖,自信等等我们期望的气质!

大家突然发现,先前在纸上写下的期望人生成功的性格,即希望孩子具有什么样的性格,通过拥抱和与孩子的亲密接触其实就能够实现很多,那么大家还苦恼于什么样的育儿手段或者方法呢?其实最简单的育儿方法就在自己的身上,多给孩子一些爱的拥抱,多和孩子有一些亲密的接触,如果我们希望二十年后我们的孩子依然能够拥抱我们,能够让我们亲一亲,亲一亲我们,那么我们先要让孩子能够拥有我们最温暖的拥抱!

课程的最后内容,家长互助环节,有一位妈妈提出了今天最需要解决的问题,罗列出问题周围会围绕的人物,大家纷纷扮演起了她家庭里的各种角色!扮演过后,各个角色描述在事件中自己内心里的第一情绪反应和心理活动!这位妈妈,也在这一环节中发现自己原来内心里的想法并不是最真实的,她家庭里的其他成员心理活动和她最初的理解有差异!妈妈深深体会到了角色扮演的力量!

今天的所有课程就在大家的满足中结束了,我很期待着下周三的内容,因为我开始爱上“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第二节课课后总结(1)

在今天的课程正式开始前,大家一起分享了我们在上节课学习的“暂停角”与“抱抱”实践情况,有的妈妈通过运用行大于言,让孩子看到了从暂停角里出来的妈妈情绪有了好转,有的妈妈通过抱抱的方式让孩子体会到了妈妈的爱,良好地进行了情绪的安抚,让孩子感受到了妈妈平静的心态,听到这些积极的例子,我确实很感触,虽然我自己与豆拉的交往过程中并不存在太多的情绪不稳定问题,但是,通过“抱抱”的方式,让女儿也更深切地感受到了我对于她的爱与信任,通过与她拥抱,让她感觉到自己的被爱,让她感觉到不管什么时候,我都会在她身后支持与鼓励她,所以,我也由衷地感谢“抱抱”法,让我变得柔软,让我和豆拉之间更为亲密和平和!

言归正转,今天是正面管教的第二节课,课程开始,大家一起分享了节选自《遇见未知的自己》里面的一段话,这段话是描述婴儿出生时一系列的感受,我今天也将这段长长的话念给了豆拉听,她听得很认真,并要求我再次重复,也许是因为她有些感同身受吧!这段话最终有一个重要的结尾:“我们每个人天生有很多无名的恐惧,这种难以名状的不安全感和分离感,变成了一种存在性焦虑,成了我们每日生活的背景音乐,不停地播放。”

通过这句话,我们了解到情绪是天生的,所以,我们要接纳孩子的情绪,因为与生俱来的情绪不是想控制就能够控制住的!

阅读过节选后,我们大家一起进入情绪识别的学习中:

我们首先在写满了负面感觉的词语中挑选自己或者孩子常有的情绪

“Negative”Feelings“负面”感觉

愤怒 悲伤 愤恨 无奈 不安全 恐惧 不安 骄傲 忧伤 自卑 恼怒 彷徨

绝望 痛苦 孤单 惧怕 仇恨 嫉妒 难过 不满 生气 讨厌 无助 委屈

后悔 挣扎 懊恼 腼腆 焦虑 压抑 郁闷 失落 愧疚 饥饿 烦躁 着急

害羞 苦恼 不平 崩溃

“Positive” Feelings“正面”感觉

平静 高兴 舒服 美好 舒畅 轻松 喜乐 有趣 快乐 幸福 满意 和谐

被爱 平安 和平 愉快 自然 放松 自由 温馨 贴心 温柔 柔和 温暖

自在 安全 光荣 自豪 清爽 甜蜜 美好 得意 满足 开心 兴奋 自信

轻松 甜美 充满希望 爽

对应着我们的负面感觉和正面感觉,我们会作出的行为有哪些呢?

Behaviors行为

指责 唠叨 催促 大吼 沉默 离开 怒视 打人 干家务 假哭 真哭 吃东西

购物 睡觉 聊天 上网 旅游 迁怒 运动 听歌 砸东

西 撕 搓 画 听歌

看一看负面感觉时候我们的行为,再看一看正面感觉时候我们的行为,我们会发现,不论是负面情绪下还是正面情绪下,我们的很多行为方式是一致的,在这里,我们得出了一个结论: 感觉是天然的,感觉会产生,也会消失,没有对或错的感觉! 一样的行为,背后的情绪可能是不一样的!

了解了正面与负面的情绪后,大家一起分享了一段关于“情绪诚实”方面的问题,孩子天生“情绪诚实”,他们自然真实地表达自己,但不让孩子情绪诚实的问题从孩子很小就开始了,家长或老师常常鼓励孩子做出和情绪相反的行为,比如,孩子感觉难过了,却被要求微笑;孩子感觉不服,却被要求道歉;孩子没有感觉,却被要求说“谢谢”;孩子感觉不公平,却被要求“不要埋怨了!”

渐渐地,我们学会了停止将自己最诚实的情绪表达给周围的人,甚至于我们自己,因为我们内心里认为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感觉和想法不会有好处。

我们孩提时代,即使受到很多其他鼓励,但唯独没有“情绪诚实”,父母就看不到真实的我们,当我们离开父母独立生活后,我们会尽量避免和父母来往,即使来往也是出于责任或内疚,我们小时候,父母对待我们的“情绪诚实”方式,基本就是我们长大后对待自己情绪的方式。

很多父母对孩子的行为觉得苦恼、不解:“我真不明白你怎么会这样!”这些父母深深相信自己“从头到脚”了解孩子,但孩子却不认为父母“了解我”(理解我)。

当我们的情绪被认可时,我们就不会担心因为自由表达了自己的感觉、想法、质疑和观点,而被拒绝或被惩罚,我们就会觉得“可以自由地做自己”。父母也能了解更真实的我们。

当那个真实的我被接受后,我们就会产生强烈的安全感,因为我们的安全感增强了,别人是否认同我们的想法,可能也变得越来越不重要。接下来,这样的自信气质,也会吸引同样拥有强烈安全感的人,最后,随着成长,我们周围会有越来越多安全、自信、坦诚的人。

创造“情绪安全”的主要方法是“情绪认可”

正面管教——第二节课课后总结(2)

了解了情绪问题后,那么我们面对情绪的问题,该如何解决呢?情绪发生时,其实就是一场战争,那么要消除战争,我们首先要做到的是共情,这也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第一个工具

(1) Reflection“照镜子”(共情)

关键——接受孩子的负面情绪,并教会孩子他们的感觉没有错,但行为不可以

技巧——找到负面情绪的开始点

识别孩子负面行为后面的情绪

事实描述引起孩子负面情绪的原因

猜孩子的愿望(不是希望)

在这个工具中,我们一起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来练习如下语句:

“妈妈看得出来(知道/明白??),你现在觉得______(感觉词汇),是因为_______(孩子相信的原因)。我猜,你但愿______(孩子的愿望??)

例如:“妈妈看得出,你现在觉得既气愤又郁闷又难过,是因为你特别不想做作业只想看电脑,但妈妈不让你这样做,我猜,你希望能永远不用做作业,想什么时候看电视就看,而且妈妈还不管。“

认可,接受孩子的情绪和骄纵并不同,你明白孩子希望无节制的看电视,不代表你会让孩子这样做。

共情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以往的生活中,我确信我自己是没有那么丰富的情绪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感受的,所以,在与孩子的交流过程中,我们能够运用的情绪词语也是相当贫乏的,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在与孩子共情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没有办法找到共情点的情况,那么不容易通常有两个原因:第一,感觉得到可说不出来,找不到合适的词,第二,平时对孩子的观察不够,对孩子的深层性格了解不深。两个情况都是很普遍的,不是家长的错。

那么针对第一种情况,家长要不怕错,多表达,多说,多猜测,很快就能迅速准确地表达,一语中的。

针对第二种情况,和孩子有更多“高质量”的时间,对孩子的了解自然就深了,这样,“共情”的语言,会很快成为家长的“自然语言”。

共情是在情绪战争爆发时,消除战争的一个手段,与上一节课提到的“抱抱”工具有些类似,那么情绪暂时消除了,如何解决问题呢,很多妈妈都觉得,跟孩子下达指令,通常都是无效的,比如叫孩子来吃饭,喊着“快过来啊,怎么还不过来?”结果是孩子完全不理睬,或者孩子要求吃糖,无论妈妈怎么讲,孩子都是一句话“我就是要吃糖,我就是想吃糖!”孩子吃饭的时候不停地跳来跳去,无论妈妈如何喊减“跟你说了停下来,怎么还不停下来呢?”结果还是孩子自顾自地想跳就跳!面对这种种类似的问题,归结到一点上,是因为我们使用的指令是无效指令,那么如何下达有效指令呢?我们大家一起分享了今天要学习的第二个工具:

(2) Positive Language正面语言

关键——态度坚决,不是强硬,也就是正面管教所强调的坚定而温柔 技巧——清楚、具体的语言

有条件的许可

用孩子明白的暗号、手势

决定自己应该做什么,并且做

对于“清楚、具体的语言”这一点,大家有一个角色扮演留给我的印象比较深刻,有一组妈妈和孩子,吃饭的时候,孩子就一直在旁边跳来跳去,妈妈角色重复了五遍请你像妈妈这样坐下来,当询问到孩子角色内心的感受时,饰演孩子角色的妈妈表示,在听到对方说到第三遍的时候,内心里就已经开始有所动摇了,也就是说坚定是很重要的,我们不能够因为说了一遍没有效果而放弃!那位妈妈角色,在重复像妈妈这样坐下来的时候,身体同时作出了肢体语言,意味着有了清楚,具体的方式,孩子其实是很容易理解的!

“有条件的许可”则在我们要学习的下一个工具中会有详细的阐述,这是一个关于给孩子部分选择权的问题!

“用孩子明白的暗号、手势”,我看到了一个不错的事例分享,一位家长为孩子的一些不良行为头疼,总爱打断父母的谈话,总爱插嘴。可当大家停下来听她说的时候,她却说不出个所以然,家长后来通过共情,与孩子聊天,表达理解孩子觉得无聊,想要人陪的这个想法后,两人约定了一个“心形暗号”,这样,不用打断大人说话的情况下,孩子做一个暗号或手势,意味着“我想说话”,妈妈看到暗号后也会回应相同的暗号,意思是“我知道了,请稍候!”两人愉快地约定让事情有了相当好的发展,孩子后来在遇到类似的情况时,也会告诉自己的朋友“小朋友最好不要打断大人的谈话,这样做不礼貌!”然后会摆出一个自己的暗号来!

我们经常苦恼于孩子的各式不良行为习惯,那么试着与你的孩子做一个约定,准备一个暗号,看到孩子的行为时,你也可以做出相当的动作,让孩子知道你的提醒,他们会停下来,因为这是一个相当有趣的方式!

最后,大家一起来学习本节课的最后一个正面管教工具

(3) Choices选择

关键——给孩子部分自由和权力

技巧——家长和孩子都能接受的选项

头脑风暴

富有孩子气和创造力

关于“家长和孩子都能接受的选项”,是指家长要想好自己的底,提出一个孩子与妈妈都接受的选择

以孩子不愿意过来吃饭为例,你可以给孩子的选择是,

如果你现在过来,你可以选择愿意坐在爸爸身边还是妈妈身边? 你是愿意转着圈过来吃饭还是愿意直线跑过来吃饭?

你是愿意五分钟以后过来还是十分钟以后再过来吃饭?

其实事情的控制权最终还是在家长的手中,但是,我们给予了孩子部分选择的权力,孩子的内心里是能够接受的,我们要记得:当孩子感觉好的时候才能做得更好!

本节课的三个工具大家分享完毕了,在最后的PHP(家长互助)环节中,我们进行了一个角色扮演,这是一个关于叫“干妈”的小事件:

妙多要和妈妈去见妈妈的一位蜜友,妈妈和朋友的关系非常好,但是妙多对这样朋友却并不太熟悉,诚然妈妈事前已经告诉过妙多这是妈妈一位非常好的朋友,也是妙多的“干妈”,但是,妙多对于这个并不常见的“干妈”显然不是太接受,聚会的地方到了,可是面对着妈妈再三告诉妙多这是干妈,叫干妈吧,妙多完全不给面子,就是不叫,甚至还喊着要回家,不愿意再待在这里!三位家长的表演很精彩,完毕后,大家开始分析这场“干妈”事件中各个角色的感受:

妈妈:不好意思,被孩子讨厌,怀疑,担心

女儿:莫名其妙,害羞,害怕,烦,讨厌,无奈,逃避

干妈:无奈,不好意思,对于妈妈一再要求孩子而反感,失望,不满,生气 在各个角色总结的感受中,我们发现,三个角色中,其实有些情绪都是相同的,那么,面对着这样的一个场面,和孩子这样一个状态,我们如何解决孩子不爱打招呼这个问题呢?大家一起来了一场头脑风暴,提供了很多打招呼的方式:

1、妈妈小声说,孩子大声说!

2、和妈妈跑过去看看谁先到给阿姨打招呼!

3、和妈妈一起说!

4、把手做成喇叭状作为打招呼!

5、向对方微笑或者挥挥手代替打招呼!

6、使用各种语言打招呼!

7、选择多种方式,比如说拥抱!

8、用“肚子”说话,孩子不愿意表达出来,就告诉孩子在肚子里,在心里打招呼!

不折不扣的头脑风暴啊,在大家如此多的选择项下,妙多妈妈对于打招呼这件事情想必是有了其他解决办法吧!

正面管教——第三节课课后总结(1)

上世纪70年代,托马斯格登在给孩子做心理辅导时提出了“我”句式,和“你”句式相对。19xx年他将这个概念加入了他的《PET父母效能训练》书中。“我”句式通常用来表达自己的主观判断和想法,而不会对听者造成冒犯和对立。“我”句式也可以用来表达建设性的批评。

大家先一起来看一看“你”句式:

报告还没写好吗?你动作真慢。

这么简单的作业也不会写么?你是有点笨么?

大家可以思考一下,也许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我们在对面孩子做作业慢,拖拉等问题的时候,因为火冒三丈时有可能会脱口而也上述的“你”句式,但是,当我们将这样的“你”句式列举出来,自己念出来的时候,自己也能够感受到那种指责,冒犯的情绪与态度,这不是正面的情绪,孩子听到,内心里不会愉快!

大家再一起来看一看“我”句式:

当??时(引起你感觉的原因),我觉得??(你的感觉)。我希望??(你的目的)。

我觉得??,我不太喜欢??(问题),因为??(问题的原因或引起的后果)。我们一起解决好吗?

我们可以将上述的“你”句式,使用“我”句式的方式表达出来,例如:

当你作业(报告)一直拖拉写不完时,妈妈觉得很(着急、烦燥、不安、无奈、沮丧??),我希望你现在能够将注意力集中在作业(报告)上,因为时间非常宝贵,我知道你也想尽快完成报告,你现在是否感觉有困难,我们可以一起解决!

针对改写“我”句式,大家一起进行了AB角色的扮演,妈妈通过表达我句式与孩子之间交流,孩子一方情绪上明显愿意接纳与配合!

“我”句式是一个相当不错的工具,这个句式实质上也是前两节课中共情工具的延续。

通过共情的方式让孩子的情绪平和下来,自己的情绪也能够平静下来后,我们接下来需要做的就是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在这里,我们一起学习了“一起解决问题”的六个步骤:

1、“我有件事想跟你谈谈,就是_____。我希望咱们能一起找到解决办法。你愿不愿意谈一谈?妈妈保证不发脾气、不生气,咱们都保证不互相指责?”

在这第一步中,大家不难看出,这句话的关键句子在于红色标部分,关键句子的表达,意味着给孩子一个安全的语言环境,而这一点,在准备与孩子交流的时候,非常非常重要!

而____部分,我们需要向孩子陈述的是事件本身,不要带有任何的评价。

2、如果孩子不同意,告诉她/他:“好,我明白。等你准备好了咱们再谈。” 如果孩子同意,问:“你对这件事有什么想法?你的感觉是什么?”听孩子说完后,用“共情”重复孩子的话。

第二步中,孩子如果拒绝了我们,我们要说出红色标注的部分,因为我们需要给予孩子尊重。

3、然后问孩子:“你想不想听听妈妈的感觉是什么?妈妈的感觉可能和你的不一样,这很正常,每个人的感觉都不一样。”然后,诚实地告诉孩子你的感觉(不容易,多练习)

4、感谢孩子:“谢谢你听我说。”也谢谢你告诉我你的感觉。

在这六个步骤中,我们需要用四个步骤来与孩子共情,从而达到情绪安全,第二步与第四步传达出的信息是对孩子的尊重与平等,上述四个步骤完成以后,我们进入到第五步

5、问孩子:“你觉得你/我们能做些什么,来个问题/困难?”听孩子说,或/和孩子一起头脑风暴。不批评、点评、否定孩子提出的建议。可点头、微笑、“嗯”等表示听到了。

6、与孩子共同选择最可行的方式,最好由孩子自己选择。

前两节课中,我们曾经讲过给予孩子部分选择权,而在这第六步中,显然孩子的选择权更大了,其实孩子是知道什么方式是可行的,那么,充分体会到自主选择权后的孩子,自信会越来越多,被尊重,充满希望,平和,愉快等正面感觉会慢慢展现出来。

在基本的六步完成以后,梁良给大家提出了一个建议,加入了第七步

7、我们先试试看,可以试行一周(一个月,三天??),如果方法不合适,我们再来改。

解决问题的办法看起来步骤很多,事实上只是一场对话而已。占用的时间并不多,形成习惯后,这样的对话会非常自然。多练习。

在接下来的内容里,大家AB角色开始演练解决问题的六个步骤,我首先列举一下我自己这一组的AB角色对话内容:

“我有件事情想跟你谈谈,就是关于你早上不想起床的问题。我希望咱们能一起找到解决办法。你愿不愿意谈一谈?妈妈保证不发脾气、不生气,咱们都保证不互相指责。”

孩子同意了,我接着第二步:“那么你对于你早上不想起床这件事情有什么想法,我叫你起床的时候你不愿意起来,你当时是什么感觉呢?”

孩子回答我:“我很睏,我就是想多会儿,没睡够,很累!”听完孩子的话,我回答:“我非常理解你那时感觉睏,很难受,因为我叫你起床而不满的心情,我也能够体会到那种感觉很不舒服,那么你想不想听听我的感觉是什么?妈妈的感觉可能和你的不一样,这很正常,每个人的感觉都不一样。我早上叫你起床,你还一直不起来的时候,我会为些而着急,当因为你不起床而时间不够的时候,我会感觉很不满,因为早上的时间确实很紧张,出门前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完成!我很感谢你能够告诉我你当时的感受,也很高兴你愿意听听我的想法,那么我们俩一起想想,有什么办法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呢?”

孩子告诉我:“她想再多睡五分钟”“嗯,还有吗?”“请奶奶来帮我穿衣服!”“嗯,还有吗”“??”孩子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办法,听完后,我询问“那么请你选择一个你认为当前最可行的方式吧!”孩子选择了“请奶奶帮助穿衣服!”,“嗯,那我们先试试看吧,如果这个方式不合适,我们再改进!”

在这里,有妈妈提出了一个疑问,如果孩子作出的选择是我们不能够接受的,我们该怎么处理呢,那么我们可以从解决问题的办法第三步重新再进行一轮,直到引导孩子作出双方都能够接受的选项!

在这个环节里,我听到了不少让我相当有感觉的事例,就我个人而言,由于该解决方式也基本是我与孩子之间交流与解决问题的模式,所以,我自己的角色扮演中我的感触并不明显,但是当我听到(1)玩IPAD,(2)解决夫妻间不做家务的矛盾(3)解决孩子与老人之间矛盾的扮演练习时,我的感触倒是颇深。

针对玩游戏的问题,通过以上七个步骤的扮演,最终的结果是孩子从每天三个小时的游戏时间自己愿意缩减到40分钟,而愿意作出这个改变的重点部分,

我感觉在于妈妈表达出了自己对于长时间玩游戏会造成眼睛视力下降,不利于健康这样一个后果的焦虑,担心,不安等情绪,让孩子体会到了妈妈对自己的关注与爱,那么如何和妈妈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从而化解妈妈对自己的焦虑,担心,不安情绪,孩子会选择对双方更为有利的一种选择,而且,孩子扮演一方确实也是从内心里顺着妈妈的引导就自己提出了缩减时间的解决办法。

针对夫妻间做家务的矛盾,丈夫爱玩游戏,对于妻子交待的家务总是忘记,双方进行了以上七个步骤的模拟扮演,当妻子表达出自己能够体会到丈夫在这里没有朋友,不熟悉环境,所以希望通过上网来缓解自己的无聊与苦闷时,丈夫的内心有了变化,于是,在提出解决问题的时间,丈夫提出了妻子底线内的很多可行性解决办法,双方的语气与态度由最初的不满转化为最终的接纳、体谅和愉快,确实情绪上有了一个质的变化。

针对孩子不尊重老人的问题,通过七个步骤的扮演,孩子表达出了自己处事的原因是什么,妈妈表达出了自己因为女儿这种行为而产生的内疚、不安、焦虑等一系列负面情绪,了解到妈妈的这种种情绪后,女儿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几个办法,其中涉及到需要妈妈与老人后续沟通问题,那么该工具将再次被使用于与老人的沟通中。

相当好用的六个步骤,大家在初期使用的时候会感觉很不习惯,梁良请大家十指交叉,一手拇指在上,一手拇指在下,如果让两个拇指交换一下方向,开始我们确实会非常不习惯,但是,大家练习了五次以后,慢慢有点习惯了,这个小游戏告诉我们,反复地练习,才能够习惯成自然。

正面管教——第三节课课后总结(2)

今天的课堂是一个互相较多的课堂,因为我们刚进行过扮演,又要开始一个游戏,需要大家站一圈,然后一个人抛出一个公仔,连续抛出七个,不能够递到对方手中,要保证公仔全部在大家的圈内飞行,最后公仔不落到地上,能够全部回到抛公仔的人手中,有些类似于杂技中一个人抛多个球的意思吧!那么面对着大大小小的公仔,课堂上的所有家长开始想办法,从开始的制作规则,到抛公仔的距离调整,到解决最小的一个公仔很容易掉下来的问题,在多次尝试后,最终大家成功了,七个公仔能够有序地在所有家长中抛来抛去,不掉下来,然后回到抛出者的手中,那么我们为什么成功了呢?大家纷纷总结了刚才的经验:

1、 大家在游戏的过程中建立了规则

2、 重复练习

3、 有默契

4、 具体而清晰的任务

5、 照顾到了最差的情况是什么

6、 控制了节奏,减慢了速度

7、 可以犯错,可以改进,并且改进的机制非常民主,没有互相间的责备 8、 大家一起合作

如果我们将孩子的吃喝拉撒睡,做作业等一系列日常生活中都需要遇到的问题想像成这七个公仔,那么,我们如果让这些行为习惯有序地在我们的生活中飞起来,以上成功的原因,就是值得大家参考的了!我们不能够埋怨孩子日常行为和生活存在种种问题,我们需要思考的是我们有没有和孩子一起想办法让这些问题不再是问题,而是有序地在一日的生活中流转呢?

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A person who never made a mistake never tried anything new.”我理解为一个从不犯错的人,也绝不会有任何创新。

错误并不可怕,相反,错误是约好的学习机会,大部分情况,原因要么是已经过去的事情,要么是不能控制的别人,我们需要关注的不是原因,而是关注解决办法。

我们都会犯错,错误并不可怕,那么如何从错误中恢复呢?

1、 意识到自己在这次问题中的部分或责任

2、 和孩子“心连心”

3、 和解,道歉

4、 解决问题,关注解决方式而不是追究责任

我们不必害怕错误,但是我们需要学会从错误中恢复,当孩子也不惧怕错误的时候,孩子就会敢于创新与尝试。

在面对我们与孩子的战争时,我们需要思考,在这次“战争”中,我是否有做错的地方(意识)?问孩子,愿不愿意一起坐下来,因为“妈妈/爸爸想跟你道歉”(尊重)。简洁真诚地道歉,孩子通常会说“没关系”。问孩子,愿不愿意一同找到解决方法?他/她有没有什么好主意?

最后部分,今天的家庭作业,和孩子一起制订生活规律表:

孩子需要并渴望明确的生活规律,因为规律给孩子安全感,帮助他们发展自律的性格。人类会惧怕很多事情。“未知”最容易让人产生担心和恐惧。

在每天都会发生大大小小变化的生活中,规律,是让家庭和孩子觉得和平、安全、轻松的最理想方式。容易理解、完成,同时又具灵活性的规律表,会让孩子茁壮成长。

让孩子参考制作他们的日程表,会提高他们的归属感和成就感,也能够通过给予他们掌握自己生活权力的方式,减少和家长的“权力之争”;更因为是他们自己参与建立的规则,而能够提高他们遵守的愿望。

正面管教——第四节课课后总结(1)

在前面三节课中,我和大家一起学习了如何消除战争,如何解决问题,今天,我们需要了解的是正面管教中的另一个工具:鼓励!

在开始该项工具的学习前,我们先一起进入一个游戏的环节,每个人的脑门上都被贴上一张标签,我们并不知道那标签是好还是不好,贴完以后,大家互相看,然后使用肢体语言来表示对方的标签,很快,大家站成两列,好的标签,不好的标签,而且,100%正确。

在现实的生活中,不论是成人还是孩子,被贴上标签的情况屡见不鲜!那么,什么是标签:社会学中,人们普遍理解和认可:“标签”的通用功能,是帮助人们区别不同事物、产品。而用于评价人时,“贴标签”是一种将人分类、对人下定义的方式。很多人认为这是歧视和偏见的表现。——维基百科

说到这里,引入了一段分享,大家一起回忆自己被贴标签的经历:有自己认为好的标签,有自己认为不好的标签,在分享的时候,讲师梁良还分享了自己的标签故事。曾经被贴上是脾气特别好的标签,结果,让自己想发火的时候会压抑自己的情绪!种种的大家分享的实例,最后的结论是,没有100%的好标签,有时候即使是当时听起来好的标签,在某些时间也会成为自己情绪的阻碍。

即然没有一个100%的好标签,那么我们对待孩子需要称赞或鼓励的时候,我们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比较合适呢?

今天要学习的新工具——鼓励表扬(而不是赞美)

赞美像糖果,可以偶尔使用。大部分人喜欢糖果,但是太多会令人上瘾,对“自我价值”的深刻认识和创造不健康。

鼓励帮助人们对自己性格的长处和能力得到发展和信任。

关键态度——主角不是家长,是孩子(在向孩子表述的时候使用“孩子,你??”不要使用“我觉得你如何”)

使用技巧——(1)不贴标签,不比较

(2)对孩子的行为结果“照镜子”,就事论事,不就事论人

(3)关注孩子的感觉,不是大人的感觉

(4)指出孩子的小进步(即使再糟糕的情况,也有值得称赞的地方)

(5)客观描述孩子值得赞赏的行为,然后总结为一两个“标签”词

鼓励表扬,在养育孩子过程中比任何方面都重要。孩子几乎所有的不当行为的原因,都可以认为是缺乏适当的鼓励表扬。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没有受到鼓励的孩子。受到的鼓励越多的孩子,行为和性格会越好越健康——《孩子:挑战》

接下来,大家一起分享了摘自《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里面的一些实例,共同学习与体会关于鼓励这一工具的使用技巧

鼓励孩子可以让他们更愿意合作并更努力:

1、 汉斯从不主动做家务,让我很苦恼。他已经9岁了,我觉得他应该承担责任。星期二晚上,我让他收拾桌子。通常,他总是需要催好几次才行,可这次我没提醒他就去做了。我对丈夫说(也故意让汉斯听见):“弗兰克,看见汉斯干什么了吗?他收拾了桌子、盘子、盛沙拉的碗、餐巾纸、银器,还提醒你的啤酒!很尽职尽责。”当时没有看出汉斯有什么明显的反应。 后来,我上楼去哄小孩子睡觉的时候,我让汉斯15分钟后过来。他说:“好的。”15分钟后,他上楼来,躺在床上,我说:“我让你15分钟过来,你15分钟后就过来了。这就叫做说话算数。”汉斯笑了。

第二天,汉斯晚饭前,进厨房来说:“妈妈我来收拾桌子。”我简直吃惊极了,对他说:“我没叫你,就过来了,我真的很感激!”

从那以后,我注意到他的很多变化。一天早上,他主动收拾床,又有一天早上,他早饭前就穿好了衣服。似乎我们越是看到孩子做的好的方面,孩子就在这方面做得更好。

在以上的事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妈妈的鼓励方式使用到了鼓励技巧中的(4)

(5),总结出了尽职尽责,说话算数的标签词语!

2、 周末早上,我和丈夫多睡了一会儿,孩子们并没有像往常来吵醒我们。我起床后,走到他们跟前说:“布莱恩(6岁),不进爸爸妈妈房间来,一定挺难的,需要很强的控制力。”布莱恩说:“我知道什么是控制力!意思是你想叫醒爸爸妈妈时,你知道不应该,所以不去!”

在以上的事例中,妈妈的鼓励方式使用到了鼓励技巧中的(3)(5),总结出了“控制力”这一标签词语。

3、 麦克第一次把床收拾好,叫我进他房间。他激动得上蹿下跳。我没有告诉他枕头露在了床单外面,也没说订单两边不一样齐。我只是说:“哇,床单差不多都把床盖上了!”

第二天早上,他又叫我进去看:“看,我把枕头盖上了,订单两边一样齐。” 我也非常吃惊。以前认为,让孩子进步,一样需要指出他的错误。但是是现在我觉得告诉孩子他做对的地方,他就会想办法提高自己的。

在以上事例中,妈妈的鼓励方式使用到了鼓励技巧中的(2)(4)

孩子的行为不尽如人意时,仍然可以鼓励孩子,以激励他们做得更好

1、 我开车带孩子回家。6岁的詹妮弗想打开一袋爆米花,结果撤了一车。当时我脑子里的反应是:“贪吃的孩子??难道就不能等到我们回家再吃吗???看看你干的好事!”但我没能这样说,而是用新学到的技巧描述:“爆米花到处都是,我们需要吸尘器吸一下。”我们回到家,詹尼弗立刻拿来吸尘器。但又不小心一盆花,土撒了一床。对一个6岁的孩子来说,这确实不好处理。她开始噼里啪啦掉眼泪。

一开始,我不知道该怎么办。试着安抚她的心情:“真是太麻烦了!??多让人丧气啊!”她平静下来,开始处理车里的东西。她清理完车子后,让我出来看。我没有赞美她,只是说:“刚才还到处是爆米花,现在一个也没有了。”她对自己很满意,说:“现在我去清理你的床。”

2、 去年,丽莎三年级时,她的书法课十分糟糕。老师和我提起,我觉得就像自己被批评一样,每天晚上指责丽莎马虎,写得不工整。几个月后,丽莎写了一张便条给老师,便条上没有签名。我提醒丽莎还没有签名,她说:“老师一看这么差的字,就知道是我写的。”我被她的话震惊了!孩子竟然觉得这已经是不可改变的事实了:她写字很差。

我学习以后,重新开始。每天晚上,丽莎给我看她的作业。我不再责备,而是去发现写得工整的一句话,一个字,甚至一个字母。几个月我都没有批评她,而是给她小小的鼓励。结果,她的书写有了100%的进步!

正面管教——第四节课课后总结(2)

在学习了以上的事例以后,大家对于如何鼓励表扬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么我们再一起来看一看在日常生活里,我们会遇到的一些问题:

1、 可以用“我真为你感到自豪!”来表达赞赏吗?

假设你为了一次又难又重要的考试用功学习了一周,成绩拿回家以后,你不仅及格了,而且还考得不错。当你把这个消息告诉你的一位朋友时,她说:“我真为你骄傲!”你会是什么反应?我想你会感觉到,问题的焦点从你的成就感转移到她的骄傲上了。你或许更愿意听到:“这真了不起!你一定为你自己感到骄傲!”

2、 怎么赞赏一个孩子做了他本来就应该做到的事情?

我大儿子在全家出行时总是让所有人都很烦燥,闹得大家都不开心。但上周他表现很好。我不想说:“你表现得好。” 或:“终于能像样了。”但我想肯定他的行为。怎么做才能不打击他?

描述你对他行为的感受不会错。你可以告诉他:“我今天无得好高兴。”他会知道为什么的。

3、 上周我儿子在游泳比赛中获了奖,我告诉他:“我并不吃惊。我早就知道你肯定能行。”他奇怪地看着我。我觉得自己在增强他的信心,有什么错吗?

当一个家长说:“我早就认为你能做到”时,他赞赏的是自己的全知全能,而不是孩子取得的成绩。孩子甚至会想:“连我自己都不知道我一定会赢,我爸爸怎么知道?”

对孩子取得的成绩,这样的表达会更好:“这个成绩是你前几个月努力的结果!”

4、 我正学习与以往不同的赞赏方式,但有时会脱口而出:“太棒了!”怎么办?

不必压抑自己的第一反应如果你是真诚地在说“太棒了!”,那么孩子能从你的声音听出你的热情,也会接受到你所表达出的感受。你可以在你的第一反应后面,用描述来补充对孩子的赞赏:“在外面上了一整天的班,回到家里,看见院子里整理得这么干净。我觉得像是收到一份礼物!” 加一点具体的描述,你就进步了!

通过上述一些实例的学习,我们对于鼓励的技巧有了一定的了解,下面,我们要进行实例分析,这个环节真的不容易,因为鼓励的技巧虽然我们学习并了解了,但是,找到实例中鼓励的落脚点,真的相当不容易。在这一部分里,我们大家基本通过头脑风暴的方式来实例分析,集中大家的智慧,找到鼓励的内容!

实例分析:

1、 莉莉3岁半,入园一年,她入园很顺利开心,老师说各种表现都好,生活自理没问题,也有自己的朋友。在家活跃,但是,在外遇见同班小孩,对方开心地叫她,她却不理,见到爸爸妈妈的朋友同事也不主动打招呼。有什么好办法呢?

在这个实例中,有人选择了解决问题的七个步骤,找出不想找招呼的原因,然后和孩子一起找到替代的办法,当孩子作为改善,向对方微笑或者用其他方式有所表示时,我们需要及时给予鼓励。

在该实例的角色扮演里,扮演孩子和妈妈的两个角色通过演绎后,孩子表示自己在听到妈妈的鼓励后,因为被鼓励而有了开心的感觉,愿意去改变!

2、 妈妈不想让多米多吃糖。执行“笑脸计划!”—她执行了今天的吃糖数量,就会得到一个“笑脸”。有段时间米米不吃糖了。但没过多长时间,她又非常渴望吃糖。妈妈跟她约定了“一天吃一颗”。但她看到别的小朋友吃糖,就会跑去要。妈妈该怎么办?

在这个实例中,我们分成两部分来分析,首先,是多米和妈妈一起执行了笑脸计划,其次,是看到别人吃糖,就会跑去要!那么,我们的鼓励就可以从这两个方面着手!

对笑脸计划的执行,我们可以进行鼓励,例如:孩子,这个计划我们这一次执行到**天了,你就快要成功了,上一次,我们只执行到了**天,这一次,我们有进步了!通过这样的鼓励,让孩子拉长笑脸计划的执行时间。

对于跑去要糖吃,我们需要首先关注孩子的感受,对她想吃糖的想法给予理解,对她能够主动表达需求,与人沟通的想法给予肯定!

通过以上鼓励让孩子在自控方面有所进步!

3、 因为小茉经常不收拾自己的书和画笔,所以妈妈让她的小画笔“离家出走了”,并告诉小茉,她只有自己收拾玩具,小画笔才会回来。第二天,妈妈下班一进门,小茉就立刻汇报,“妈妈,我把书都收好了!把我的小画笔还给我吧。”妈妈说:“亲爱的,小画笔也很想念你呢。不过它现在正旅游呢,你坚持一个星期都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养成了这个习惯,它就回家了!妈妈相信你能做到,一起努力吧!

针对这个实例,我们可以进行怎样的鼓励呢?大家头脑风暴了一番,大家总结出,可以从主动性,条理性和时间性几个方面给予鼓励,比如

你今天主动就将房间收拾好了!

今天我只提醒了你一遍你就去收拾好了!

你挺有条理的,能够自己将所有的物品归置好!

前天你还有遗漏的玩具没有收拾,今天就能够全部都收拾好了!

你上一次花了**时间来收拾,这一次速度加快了,只花了**时间就收拾好了,进步了!

4、 为了鼓励四岁的贝贝学会保护自己,妈妈常跟贝贝玩一个“危险工具”游戏。妈妈和贝贝学习使用平时贝贝非常好奇、但被大人放得高、贝贝够不着的工具,例如:不太锋利的水果刀、普通剪刀、针、订书器。不知道好不好?要怎么继续提高?

在这个实例中,大家想出了很多鼓励的点

行大于言,先向孩子进行示范操作

指出孩子使用方法正确并给予鼓励

对于孩子注意力集中进行操作给予鼓励

对于孩子的劳动成果给予鼓励

对于孩子的好奇心(想动剪刀针线等)给予鼓励

对于孩子能够模仿,观察力提高给予鼓励

对于孩子操作过程中的谨慎和细心给予鼓励

通过以上的实例分析,我确实发现了在孩子生活中,其实有许多值得鼓励的亮点,只是有时候我们自己没能想到,或者我们忽略掉了,通过这节课关于鼓励的技巧学习,在后面的日子里,我自己需要不断努力的,是发现值得鼓励的亮点!

课程进行到这里,我突然想起在书华与简文群里听到的讲座,你想要孩子朝哪个方面努力,你就将孩子往那个方面夸,两者是实质上是同样的方式,鼓励,真的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需要好好学习的一项技巧!

今天课程里最后的内容是关于“爱之杯”与“特殊时光”

关于爱之杯:

选择了一个家庭成员以及身边的人最多的家长为大家演示爱之杯。

不同的各个塑料杯代表的分别是自己的身边的人:三个孩子,老公,保姆,月嫂,父母,朋友等,然后开始往各个杯里注水,每个杯里注入的水代表着她对他们分别投入的正能量,多少由她自己决定。

在每一个杯子都注入后,那个代表自己的大杯子里还剩下一点水,代表自己还留有一些正能量。

然后各个塑料杯中所代表的正能量再投入回代表自己的大杯子中,投入多少也根据她自己的感受来确定。代表对方回报给她的正能量。

这是一个幸福的家庭,最终各个塑料杯倒回的正能量几乎快要填满代表自己的大杯子,但是和最初满满的正能量相比,还是流失了一点。

通过这样一个小游戏,我们可以体会到我们正能量的付出与收入,看看自己的能量到底在哪里流失掉了!

爱之杯:

正面管教

特殊时光:

从各项正面感觉中找到对自己最重要的三个,哪些事情可以让自己/和孩子/和全家体会到以上三个重要的感觉呢?

可以分为六个类型

1、 自己做,不花钱就能够获得那三个感觉

2、 和孩子一起做,不花钱就能够获得那三个感觉

3、 和全家一起做,不花钱就能够获得那三个感觉

4、 自己做,花钱就能够获得那三个感觉

5、 和孩子一起做,花钱就能够获得那三个感觉

6、 和全家一起做,花钱就能够获得那三个感觉

在这六个类型中我们做的事情,就被称之为特殊时光!

进入这个讨论,大家都非常兴奋起来,因为头脑风暴的状态下,大家发掘了很多很多的事情共同分享!大家可以参照以上的六个类型,寻找属于自己的特殊时光,寻找我和孩子的特殊时光!

找到了自己的特殊时光,找到了我和孩子的特殊时光,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更有色彩。我们会发生,生活中有许多值得我们期待和关注的活动与游戏,有很多带给我们开心的内容和事情,所以,我们需要去发掘出来,找到它们,让我们的生活有阳光,有爱!

更多相关推荐:
《正面管教》读后感

正面管教读后感寒假里我读了简尼尔森的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正面管教该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涉及孩子心理行为认知教育等方面的经典理论使我受益匪浅尤其是书中第7章讲述的有效地运用鼓励让我...

正面管教读后感1000字

正面管教读后感一暑假在家读了美国教育学博士心理学家简尼尔森的让数百万孩子家长和老师受益终身的经典之作的正面管教这本书该书深入浅出地介绍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涉及孩子心理行为认知教育等方面的经典理论使我受益匪浅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读后感

正面管教读后感首先不可否认的是这本书我读了很久其实直到现在我仍旧不能一字不落的记得术中提到的内容及案例不是自己的记忆力大不如前只是这本书对我更像一本工具用书而不仅仅作为参考正面管教的方法早先也略知一二但是否能运...

《正面管教》读后感

读正面管教有感不管是对自己孩子的培养还是对学生的教育都离不开正确的管教很难得有这样一次机会可以让我静静地拜读由美国的简尼尔森写的正面管教这本书作为一名从事教育事业的年轻教师来说这的确是本好书它教给我从另一个角度...

正面管教读后感

正面管教首先第一感觉是这是一本非常有实际价值的书作为家长或者老师都能在书中找到教育与沟通的方式也从孩子的角度阐述了孩子不良行为的产生原因虽然每个人都知道对孩子吼叫打骂是错误的管教方式但当孩子淘气犯错的时候还是会...

正面管教读后感

正面管教读后感二B组商小芳读了正面管教真的受益匪浅不管是对自己孩子的培养还是对学生的教育我都从中学到了不少可操作性的而且非常有效的方法我觉得值得我在以后的工作中借鉴的地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

正面管教 读后感

正面管教一书由美国教育学博士心理学家简尼尔森编写提倡一种既不惩罚也不骄纵管教孩子的方法他认为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

正面管教读后感

和善与坚定并行读正面管教有感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骄纵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气氛中才能培养出自律责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学会使他们受益终身的社会技能和生活技能在这本书中让我印象...

正面管教读后感:很幸运,结识了正面管教

正面管教读后感很幸运结识了正面管教正面管教gt读后感很幸运结识了正面管教也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在去年夏天在三号别院听了一场贝妈的公益讲座说实话刚一听贝妈说正面管教这四个字我就有些排斥居然对小朋友管教而且还自诩为正...

心理健康书籍读后感大赛获奖名单

心理健康书籍读后感大赛获奖名单一等奖邹盼盼教育与心理科学学院心理0902张骥曹笑陈苗苗王春二等奖赵玉玲马桂宁秦晓祥李相松漫步云端读登天的感觉有感法学院法学0904多维成长活出立体人生读我是我自己有感管理学院工商...

教育书籍读后感

教育是慢的艺术读后感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慢需要平静和平和慢需要细致和细腻慢更需要耐心和耐性教育作为一种慢的艺术尤其需要合理地对待学生的不足缺陷甚至错误教育作为一种慢的艺术需要留足等待的空间和时间作为教师的我们今天...

教育书籍读后感

玫瑰教育的理想之园读玫瑰与教育有感不管何时何地谁收到玫瑰花都会怦然心动你看一朵有一朵的吉义比如1朵代表我的心中只有你18朵是真诚与坦白99朵是天长地久现在我已用玫瑰的含义要求自己像6朵玫瑰那样对待同行努力做到互...

正面管教读后感(12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