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教育心得

时间:2024.4.30

一点教育小心得

尊敬的老师:

您好!我是一年级(8)班林晓茵的家长。林晓茵的教育一直是家里4个大人(爸爸、妈妈、外公和外婆)共同完成的,我这里只是总结一些个人的小经验,希望对其他家长有启发,也希望通过这样的交流老师能给我一些建议,进一步做好对林晓茵的教育。

1.培养孩子一种爱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茵茵小时候并不是一个大胆表现自己的孩子,甚至有一点内向。刚开始上幼儿园,虽然比较乖,但很少与其他孩子交流,做事自信心也不足,也不善于表现自己。于是,我们开始让她学习不同的东西:跳舞、画画、钢琴、游泳等等。在学习过程中,她开始有意识地选择了自己喜欢的东西,并做得比较好,自信心由此而增强了。如弹钢琴,她从4岁多开始学钢琴,并表现出不错的天分,于是我每天陪着她弹钢琴,她经常受到老师的表扬,而且在不同的比赛里面获得一等奖,并取得了英皇二级考试优秀级别,更是当期考试里广州最高分的学生。在学习钢琴过程中,我发现她的自信心在不断地增强,更开始喜欢表现自己,展现自己的能力,她上台表演不会怯场,并喜欢在众人面前唱歌、跳舞,也开始很主动与其他小朋友交朋友。

我想,培养孩子一种或者两种的爱好,通过表扬鼓励他们去学习,并获得别人的认同,能让孩子增强自信心,并知道只要努力,是能获得成功的,把此道理放到小学学习中,会对学习有帮助,也利于孩子的整体发展。

2.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个人觉得,小学一年级是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最重要的阶段,这是学习打基础的阶段,如果不能培养良好学习习惯,未来孩子无法面对初中、高中的学习。

因此,我们现在要求茵茵每天放学回家必须先做作业,做完作业才能玩或者做其他事情。另外,每天晚上必须自己收拾书包。接下来,希望能培养她自己检查作业的习惯。

林晓茵妈妈

2013.12.7


第二篇:小学语文教育心得


1、册简

中国古代用于书写的材料。多用竹或木制成。简是狭长竹木片。若干简编连起来就成为册。在植物纤维纸流行以前,简册是主要的书写材料。至迟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就已有简册了。周、秦、汉各代都是简、帛并用的。但帛的价值高 ,远不如简册使用得普遍。东汉中期蔡伦造纸以后,纸开始成为重要的书写材料。在魏晋时代,虽然私家已经越来越普遍地使用纸,官府文书仍多用简册。到了南北朝时代,简册才基本绝迹。简的宽度一般在0.5~1厘米左右。长度往往视用途而异。简册通常用丝绳或麻绳编连,以编两道或三道为最常见。一般先把简编成册,然后再书写。每册的简数不一 ,主要取决于书写的内容以及携带、阅读是否方便。收藏简册时,以末简为轴卷成一卷,讲究的还在外面加书囊。简一般只写一行字。可以写几行字的宽木板称为方或牍。书信往往写在一尺长的木牍上,所以有尺牍之名。简牍的书写,用毛笔和墨。删改简上的文字要用书刀,因此古人常以刀、笔并提。

据考古发现的材料,简册可分为简、牍、觚(供数面书写的多棱形木棍)、检(传递文书、信件时的木质封检)、楬(题写簿册和器物名称的宽短木牌)。内容十分广泛,包括官方的文书档案、私人信件、书籍抄件、历谱及专为随葬用的遣册等。有很高的史料价值,又是珍贵的书法艺术资料。已知出土时代最早的简,为湖北随州战国早期曾侯乙墓的竹简,最晚的是新疆罗布泊楼兰古城、民丰尼雅遗址和吐鲁番晋墓的晋简。

古文竖写向左换行的原因

古代的书写技术决定了竖写方式。用刀子在木板上刻字,由于刀尖用力划过会引起木板的移动,因而必须固定住木板。出于简便易行的考虑,古人一般是左手握牢木板,右手持刀刻写。这样,要求木板长以二至三尺为宜,宽不能超过四寸,否则就无法握紧,这就是“牍”。牍既可以横握也可以竖握。当横持牍片时,握牍片的左手掌心向上,掌面前伸,而刻写文字的右手掌面同样前伸,两只手掌夹角小,难以用力。特别是在牍片最左边刻写时,右手将超过左手,几乎无法用力。只有竖持牍片,左手掌心向内,掌面侧横,右手掌心向下,掌面向前斜伸,两手互不影响,显得舒缓大方。由于竖持的牍片较窄,横写每行只能刻写十来个字,很不方便,只有竖行刻写才比较合适。

从牍片的面积来计算,每片牍大概能写下一百多个汉字,基本能满足一般记事记言的需要。如果一次记录的东西太多,就要用到多片牍片,不及时装订起来就会散乱,为以后的阅读带来不便。牍片不容易装订。因此,古人想出了把牍片简化成简条的方法。简条容易编系成册,用耐磨损的细皮条分别拴捆简条两端,就能把许多简条连成一体,并且容易卷折成卷。使用时皮条与简条之间摩擦少,长久耐用。尤其重要的是,只要简条数量合适,卷起来的简册正好能握在掌中,左手可以极其牢靠地握住简册,以便于右手用力刻写。简册的另一大方便之处是便于携带,一个刀笔吏随身可以携带多个简册,足够几天的使用。

使用牍片记录事情,竖写时既可以自左向右换行,也可以自右向

左换行。相对说来,向右换行更好一些。向右换行时,最先写成的竖行留在左边,不会被持刀(笔)的右手遮住,方便查看前文。与此相反,向左换行时先写成的字会被右手遮住,不便于查看前文。问题是古人为什么放弃方便的向右换行方式,却采用了向左换行的方式呢?其实这是由简册的特点决定的。

在简册上写字时,如果向右换行,简册的卷动方式有两种:一是写满字的简条直接从左手腕处向左卷出,这样卷出的简条数量一多,卷出的简条受到左腕的阻挡不能自然下垂而顷斜翅起,使得左手不容易握紧剩余简条,而且前文位于左腕外侧,要想查看则必须倒手,很不方便。二是把写满字的简条直接卷进左手掌中,导致前文被压在掌中,不方便查看。向左换行就没有上述弊端,首先简册自右向左卷起,在每个简条的外面刻写,写满字的简条直接从左手指端卷出,要查看前文时只需持刀(笔)的右手手腕抬起卷出的简条即可。正是这一点,决定了古人向左换行的书写习惯。

造纸术发明以后,虽然纸张代替简册成为书写材料,但由于强大的习惯作用,古人并没有改竖写为横写。直到上世纪中叶,竖写方式正式退出历史舞台。

2、书写材料

在上古时代,祖先主要依靠结绳纪事,以后渐渐发明了文字,开始用甲骨作为书写材料。后来又发现和利用竹片和木片以及缣帛作为书写材料。但由于缣帛太昂贵,竹片太笨重,于是便导致了纸的发明。

据考证,我国西汉时已开始了纸的制作,魏晋南北朝时期纸广泛流传。普遍为人们所使用,造纸术进一步提高。造纸原料也多样化,纸的名目繁多如竹帘纸、藤纸、鱼卵纸……蔡伦造纸的原料广泛,以烂鱼网造的纸叫网纸,破布造的纸叫布纸。

隋唐时期,著名的宣纸诞生。(在宣纸的主要产地安徽宣州有这么一个传说:蔡伦的徒弟孔丹,在皖南以造纸为业,他一直想制造一种特别理想的白纸,用来替师傅来画像修谱。但经过许多次的试验都不能如愿以偿。一次,他在山里偶然看到有些檀树倒在山涧旁边,因年深日久,被水浸蚀得腐烂发白。后来他用这种树皮造纸,终于获得成功。由此可以断定:利用树皮制造宣纸,在唐朝时候就比较盛行了。)

唐代在前代染黄纸的基础上,又在纸上均匀涂蜡,使纸具有光泽莹润,艳美的优点,人称硬黄纸。五代造纸业仍继续发展,歙州制造的澄心堂纸,直到北宋,一直被公认为是最好的纸。到了明清,造纸业又兴旺和创新。各种笺纸再次盛行起来,在质地上推崇白纸地和淡雅的色纸地,色以鲜明静穆为主,如康熙、乾隆时期的粉蜡纸,印花图绘染色花纸等,纸的制作,到了清代,已到了完美绝伦的地步。 造纸的过程)

一般印刷纸的生产分为纸浆和造纸两个基本过程。制浆就是用机械的方法、化学的方法或者两者相结合的方法把植物纤维原料离解变成本

色纸浆或漂白纸浆。造纸则是把悬浮在水中的纸浆纤维,经过各种加工结合成合乎各种要求的纸页。

造纸厂一般需贮存足够用4~6个月的原料,使原料在贮存中经过自然发酵,以利于制浆,同时保证纸厂的连续生产。经备料工段把芦苇、麦草和木材等原料切削成料片(供生产化学浆)或木断(供生产磨木浆),再把小片原料放到蒸煮器内加化学药液,用蒸汽进行蒸煮,把原料煮成纸浆,或或把木断送到磨木机上磨成纸浆,也可经过一定程度的蒸煮再磨成纸浆。然后用大量清水对纸浆进行洗涤,并通过筛选和净化把浆中的粗片、节子、石块及沙子等除去。再根据纸种的要求,用漂白剂把纸浆漂到所要求的白度,接着利用打浆设备进行打浆。然后在纸浆中加入改善纸张性能的填料、胶料、施胶剂等各种辅料,并再次进行净化和筛选,最后送上造纸机经过网部滤水、压榨脱水、烘缸干燥、压光卷取,并进行分切复卷或裁切生产出卷筒纸和平板纸。如果生产要生产涂布印刷纸,则需要干燥中部或生产成卷筒纸后经涂布加工而实现。 除以上基本过程外,还包括一些辅助过程,如蒸煮液的制备、漂液的制备、胶料的熬制及蒸煮废液和废气中的化学药品与热能的回收等。

造纸术,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作出的重大贡献之一,与火药、指南针、印刷术并称为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四大发明而著称于世,它的出现改变了人类的书写材料,使文字有了新的承载体,结束了先祖在石壁、兽甲骨、竹木简和帛上书写的历史。同时,纸也是文房四宝之一。

古书有东汉蔡伦造纸之说,这一说法至今尚有争论。从目前的出土文物及资料来看,在西汉墓葬中已发掘远古的纸张。当时的纸是动、植物纤维的混合体,这些纤维碎末经过再加工就被制成了纸张。自东汉起,造纸技术经过改良,人们仅利用植物纤维就可以制成薄纸。 可以推断的是,东汉时期的蔡伦在造纸术的改良方面有所贡献。他发明了用树皮、麻、破布、鱼网等材料造纸的技术,并将造成的纸献给了皇帝。因此人们又将这种纸称为“蔡候纸”。

造纸术的发明,带动了笔、墨、砚的发展。造纸术传至东南亚、欧洲及阿拉伯国家,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步。

19xx年,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西汉地图古纸,还有陕西西安、挟风及甘肃居延出土的西汉麻纸是否属于纸,学者们为此争论不已。该纸的厚度和纤维分布不均,故被称为麻纸。麻纸在汉至唐近千年间,一直是我国书写绘画的主要用纸。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物质的丰富,造纸的原料逐渐增多。魏晋以后,人们开始采用藤皮草(稻草、麦秆)、橘皮、桑皮、麻竹、荨麻等材料造纸。东晋时,大麻被用于造纸,这种材料造出的纸质地坚韧洁白、耐水浸,这应该是宣纸的雏形。而真正意义上的宣纸要属南朝时安徽歙县等地出产的一种银光纸,当时梁武帝的咏纸诗“皎白如霜雪,方正若布棋,宣情且记事,宁同鱼网时。”足以说明当时的造纸水平。

隋唐是造纸术发展的鼎盛时期。这时的纸品种和式样都基本形成,且出现了对纸的染色工艺。唐代较有名气的纸有扬州麻纸和以青檀树皮

为原料制成的宣纸,还出现了一些新品种,如鄱阳白、澄心堂纸等。笺纸染以颜色,是当时的一大特色,仅四川的蜀笺,就有深红、粉红、明黄等10种色纸。

到了宋代,竹、褚皮取代麻而成为主要的造纸原料。此外,木棉也作为材料用于造纸。随着印刷业的兴起,发明于晋代适宜印书的竹纸大为盛行。此外,纸的加工技术也得到了不断提高,除细琢外,加工中还配以蜡糨、黄檗、胶、矾、颜色、金银辅料,使纸更为光润、平滑、美观。

明清时期,我国造纸业继续发展。笺纸、宣纸的制作工艺日趋精湛。在制作工艺上,除施胶、加矾、加蜡、染色、印花、砾光、洒金银等技术,人们还采用豆板、拱花的印刷方法,制造出各式工艺精美的笺纸。清代,宣纸作为主要书写材料,其产地扩大,名目众多。除玉版宣、罗纹纸、六吉纸、夹贡外,还有不少特制纸,如南禹县布纸、湖南来阳棉纸等,到了清代末年,机器造纸技术引入我国,造纸业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3、了解拓碑文

把碑上蒙上薄薄的宣纸,再用平面布疙瘩沾上炭黑或墨粉,往碑面上扑,刻字的地方,是凹进去的,就不会扑上墨粉了,无字的部位就成了黑色,一张黑白分明的石碑拓片就形成了。

4、活字印刷的优缺点

活字印刷不仅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还有其它一些优点。如发现错字可随时更换,不必像雕版那样要从头开始,也不会产生雕版的虫

蛀、变形及保管困难的问题。只要有了一套活字,便什幺书都可印,大大节省了写刻雕版的费用,又缩短了出书时间。这种既经济又简便的印刷方法,是毕升在世界印刷史上树立的一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丰碑。

5、书的家族发展

结绳记事 沙盘 石刻 兽骨 竹简 木帛 再到纸 改进纸 再到现在的电子纸

6、造纸术的功能

造纸术——尤其是东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又称“蔡侯纸”),是书写材料的一次革命,它便于携带,取材广泛不拘泥,推动了中国、阿拉伯、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的文化发展。 有了文字之后,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个很好的载体。古代埃及人利用尼罗河的纸草来记述历史;在古代的欧洲,人们还长时间地利用动物的皮比如羊皮来书写文字;而中国,在造纸术发明以前,甲骨、竹简和绢帛是古代用来供书写、记载的材料。但是甲骨、竹简都比较笨重,秦始皇一天光阅读奏章,就要整整一车;绢帛虽然轻便,但是成本非常昂贵,也不适于书写。到了汉代,由于西汉的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甲骨和竹简已经不能满足发展的需求了,从而促使了书写工具的改进——纸被发明出来了。造纸是一项重要的化学工艺,纸的发明是中国在人类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上,所做出的一项十分宝贵的贡献,是中国史上的一项重大的成就,对中国历史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7、印刷术的功能

汉代造纸术的发明,使文字载体产生重大变化。在蔡伦造纸之前几百年,中国已经有了纸的原型的出现,蔡伦只是把它完整化、规范化了。纸的出现对文化影响巨大,使得整个魏晋时期的文化有了很大的发展。知识分子对通过精神文化的广泛追求,开始评鉴人品的清浊、思维的高低、艺术趣味的雅俗,向往高山大川的自然和精深的文化创造,如王羲之的书法,到唐代的李世民时还收集了将近两千幅,可见当时王羲之创造才能和创造力是多么惊人的旺盛。

印刷时代也称为印刷的资本主义时代,主要表现为文化世俗化,打破了“经典”垄断文化的权力独断性,突破了只有少数人才能看到文字的记载,破除了“民可以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的基本文化格局;知识分子成为阐释经、阐释历史文本的新的精英集团,并在进行文化启蒙的过程中推动印刷文明的发展。

活字印刷极大地推进了印刷时期的文明,使中国的古籍不再仅仅被少数人看到,而是可以被更多的平民知识分子阅读。可以说,每一项发明,印刷术的每一点进步,都对人类的生活产生了促进作用。文字的发明产生思想系统性,纸张的发明产生思想大面积的保存和传播。印刷术的诞生推进了文化的普及,造成中国越来越多的士人、贫寒的知识分子、普通人都能够看到书,使得手写口传的文明变成了印刷时期的文明经典。印刷文明在宋代就非常发达了,今天我们仍可以看到宋版、明版、清版的很多善本书。而西方的18、19世纪大规模

的印刷文明,对理性启蒙关系重大,甚至可以说,没有印刷文明就没有现代性的精神启蒙。

手写文明有它的弊端:垄断性、传播的缓慢性、贵族性。印刷文明也有它的弊端,就是它的移动性很差,要耗费大量的纸张,造成环境污染。但是人类毕竟是在前进,每一个人都通过阅读文本、阅读文明文化的文本,产生思想的愉悦、传播和收藏形成自己生命当中珍贵的记忆的文本。

8、火药的功能

火药是在适当的外界能量作用下,自身能进行迅速而有 规律的燃烧,同时生成大量高温燃气的物质。在军事上主要用作枪弹、炮弹的发射药和火箭、导弹的推进剂及其他驱动装置的能源。是弹药的重要组成部分。

9、书的演变

图书是人类用来纪录一切成就的主要工具,也是人类交融感情,取得知识,传承经验的重要媒介,对人类文明的开展,贡献至钜。所以,无论古今中外,对于图书,人们总给予最高的肯定与特别的关怀。 手工精制的纸特别适合中国书画之用,分生宣和熟宣两种。

人类许多伟大的创造,大都经过漫长岁月的发展过程,并聚合无数人的心力,时刻成长、壮大,图书也不例外。以我们中国为例,它至少已有叁千五百年以上的发展历史,其间人们所投入的智慧与劳力,更无与伦比。图书在迭次的经过创造改进,才有今天的面貌。大体来说,历史上,除了某些为特殊目的所制作的图书之外,书籍的发展,

略有脉络可寻。最早人们的交往,在彼此示意之时,可能只借手势或音量做为媒介。其后,从经验的累积,进而确定一些固定的音节,来代表某种特定的意义,于是人类跨出了有声无言的时代,迈入到有言无文的社会。

有了语言,人类往往借助于记忆力,把听到的话,牢牢记住,再对别人复述出来;或将心中的理想,个人的经验,借语言加以传播。这种目的及办法,与日后图书的功能相近,因此,可以称之为口传的活书。 人类的记忆到底有限,有时更会走样,口传的活书,必然有许多缺陷,聪明的人类,于是起而发明许多帮助记忆的方法,其中最富代表性的便是结绳。以结绳的大小、松紧、多寡及涂上不同颜色等方式,来表示各种不同的意义,我们可称之为绳书。

绳书能传到远方,也能长期保存,比起语言,自有某些长处。然而终因其式样变化有限,无法满足快速进步中人类社会的需要。于是,人类再着手改进,乃从模仿天性里,描绘外界形像加以简化,使之蜕变成为简单的图像,再用它来做为意象的符号。这种图画,已有文字的雏形,一般人称之为文字画。之后,经过再改良演进,渐渐成为定型的象形文字。又经过长时期的发展,终于成就了无数的字体,供人们应用。文字的出现,既为人类文明开拓了崭新境界,也为图书奠下坚实的基础。

10、雕版印刷

印刷术 我国造纸发明以后,由于出版书籍的需要,印刷术也随之产生。公元6世纪初的隋、唐之际,出现了最早的雕版印刷术。这种印

刷术一般用木材为原料,先在木板上刻反字,再给字板涂上墨,印在纸上。由于节工省时。很快盛行起来。宋代雕版印刷达到鼎盛时期,宋太祖开宝四年 (971年)于成都板印《大藏经》,共印5048卷,雕版达13万块,用了12年的时间才雕印完工。如此浩大规模的印刷,足以表明雕版印刷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在1041--1048年间,雕刻工毕昇又创造了活字印刷术。即用胶泥做成规格一致的毛坯,在一端刻上反体单字,用火烧硬,成为单个的胶泥活字。用这些活字排版,既节省费用,又大大缩短了时间,十分经济方便。活字印刷的出现是印刷史上一项重大的革命。元代王祯又将胶泥活字改为木活字,创造了转轮排字架。此后还出现了锡、铜、铅等金属材料制成的活字。活字印刷术从13世纪后传到朝鲜、日本,到15世纪中叶,欧洲才掌握了活字印刷术。活字印刷术是我国人民为人类做出的又一项重大贡献。

更多相关推荐: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心得体会日子过得真快转眼一学期过去了我已经和孩子们一起走过了一年级看着孩子们一天天的成长一天天的进步我心里很高兴孩子们从不会读题不会做作业到孩子们尝试自己读题独立完成作业的确需要一个过程但只要...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心得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而服务于生活。学习数学要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这样才能学以致用。如脱离生活而只知盲目计算,就会变成纸上谈兵,变成书呆子,闹出大笑话。小学一年级学生爱说爱动,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差,注意力特别容易…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心得体会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心得体会贾川小学裴晓敏从幼儿园到真正意义上的一年级小学生,也许他们还未意识到自己的求学之路已经开始。坐到教室里眼睛不停的张望,打量着老师,抚摸着崭新的书包,我强烈的感受到孩子天生就是来学习的。…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学心得体会

小学一年级阶段是儿童形成各种习惯的最佳时期,在这一阶段重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其能力、性格的发展。浅谈几点。一、注意培养学生专心倾听的习惯专心倾听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小学一年级常规教学的心得和体会

小学一年级常规教学的心得和体会代写论文提供写手上传教学常规作为一项重要的规章制度它可以帮助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学生观念认识教师的角色和地位认识教学常规在工作中的重要性树立常规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

一年级学生家长教育心得

一年级学生家长教育心得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是家庭的希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也是所有父母的共同心愿。在如今社会人口和家庭结构的现实情况下,一个家庭只有一个小孩和一个小孩有二个以上长辈(有的小孩有六个以上的长辈),而…

一年级小学生教育心得

一年级小学生教育心得一年级小学生教育心得学校生活要求孩子们树立严格的集体和时间观念遵守学校纪律一年级的孩子年龄小仅懂得了道理如果不经过反复训练也不一定做到因此从开学起我便对他们进行常规教育对怎样上课下课回答问题...

小学一年级教学的感想

一年级教学有感小学一年级阶段是儿童形成各种习惯的最佳时期在这一阶段重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其能力性格的发展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新教材指出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要...

《如何帮助一年级的孩子适应小学生活》

如何帮助一年级的孩子适应小学生活一位家长分享相信大家都能感受到现在由于幼儿园和小学教育理念的不同导致很多刚升一年级的孩子不适应出现各种令家长头疼的问题如何提前做好准备让孩子在小学一年级不掉队爱上小学生活呢很多妈...

小学一年级学生家长该如何教育和关注孩子

小学一年级学生家长该如何教育和关注孩子一年级二班刘玉言小朋友从幼儿园到小学是他人生的一大转折能不能顺利地实现这一转折将会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产生深刻而持久的影响俗话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那么我们怎样开好头帮...

小学一年级学生家长该如何教育和关注孩子)

小学一年级学生家长该如何教育和关注孩子小朋友从幼儿园到小学是他人生的一大转折能不能顺利地实现这一转折将会对他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产生深刻而持久的影响俗话说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那么我们怎样开好头帮助小朋友很快很好...

一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一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一年级儿童的认识过程与学前儿童还有许多相似之处无意性和具体形象性仍在其中占很重要的地位但是在学校生活和教育的条件下有意性和抽象概括性正在迅速发展一感知的特点儿童入学学习以后有许多书写活动手...

小学一年级教育心得(42篇)